臺灣歷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臺灣歷史,在文獻記載以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
在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台灣與亞洲大陸連結的陸橋(今澎湖水道海域)有澎湖原人生存;距今3萬年前 ...
臺灣歷史
歷史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介紹的是台灣各面向的歷史。
關於1911年成立之中華民國的歷史,請見「中華民國歷史」。
此條目序言章節可能需要重寫。
(2020年9月19日)請在條目討論頁討論此問題。
參考序言排版指導以確保該部分遵循維基百科規範,並包含所有必要細節。
臺灣歷史[a],在文獻記載以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
在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台灣與亞洲大陸連結的陸橋(今澎湖水道海域)有澎湖原人生存;距今3萬年前的臺東長濱文化是考古所知的臺灣最古文化[1],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有南島語族的考古遺跡[2]。
事實上,臺灣因地處南島語族活動範圍的最北邊,也被認為是南島民族在語言及遺傳上可能的發源地[3],亦是分布區域的最北端[4]。
臺灣歷史、臺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1661-1683
清治時期1683-1895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迄今
其他政權
時期分類宋治澎湖 ·元治澎湖 ·明治澎湖 ·法佔澎湖 ·荷治雞籠地區分類淡水國 ·雞籠國 ·魍港十寨(諸羅外九莊) ·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勢力名分類
大肚王國中部 ·蛤仔蘭 ·卑馬巴 ·
·大龜文 ·加祿堂 ·崩山八社 ·普卡爾 ·斯卡羅酋邦 ·大明永和 ·林氏天運順天 ·陳氏天運 ·鎮海光明 ·張氏天運 ·戴潮春政權 ·大南澳政權 ·臺灣民主國 ·鐵國山 ·大靖政權 ·大明慈悲國
臺灣專題史
政治史(憲法史-外交史-軍事史-戰爭史)經濟史(貨幣史-鹽業史-糖業史-農業史-漁業史-林業史-建築史(百大建設-十大土木史蹟)-工業史-礦業史-煤礦史-茶業史-彩券史)文化史(文學史-藝術史-電影史-攝影史-漫畫史-動畫史-臺語文史)媒體史(報業史-電視史)交通史(鐵路史-航空史-公路史-古道史-郵政史-通訊史)體育史(棒球史-賽馬史)教育史社會史(人口史-猶太人史)科學史(地質史-地圖史-氣象史-天文史-鳥類學史-昆蟲學史)
臺灣地方史
臺北史(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史-桃園史新竹史-苗栗史-臺中史彰化史-南投史-雲林史嘉義史-臺南史澎湖史-高雄史-屏東史花蓮史-臺東史-小琉球史綠島史-蘭嶼史-龜山島史
歷史列表
臺灣歷史年表臺灣古蹟列表-臺灣遺址列表臺灣第一列表臺灣舊地名列表臺灣城市歷史人口列表臺灣行政中心列表臺灣歷代行政機關職稱列表臺灣社會運動(黨外-臺獨-學運-環保-勞工運動)臺灣統治者(總統)史前臺灣歷史年表荷治臺灣歷史年表西治臺灣歷史年表明鄭臺灣歷史年表清治臺灣歷史年表日治臺灣歷史年表戰後臺灣歷史年表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列表
其他史料
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新帝國主義-臺灣抗日運動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臺灣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本土化運動臺灣問題-臺海現狀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族群-經濟-交通地理-文化-教育-法律政治-政府-軍事-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閱論編
臺灣本島各段歷史時期示意圖(1624年起)左起:荷西、明鄭、清治、日治、中華民國(至今)等時期,框內數字為大約的統治時間(年)
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中國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可做為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的轉運站。
在17世紀,臺灣中部曾有一超越一般部落規模的大肚王國,而荷蘭帝國及西班牙帝國則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殖民統治。
之後,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並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分。
1661年4月,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大軍及數百艘戰艦圍攻荷臺首府熱蘭遮城,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臺灣進入明鄭時期,漢人於此期間大量移民臺灣。
1683年,明鄭鄭克塽在清軍攻臺時向清將領施琅投降,臺灣進入清治時期。
[2]1894年,大清與大日本帝國爆發甲午戰爭[5]。
隔年,雙方在馬關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予日本,台灣進入日治時期[6]。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中國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戰敗。
日本簽署的《降伏文書》中接受同盟國的《波茨坦宣言》,並於其中接受《開羅宣言》之要求:將臺灣、澎湖、滿洲歸還予中華民國[7]。
1945年9月2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在中國(除滿州)、臺灣以及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的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蔣中正投降,並命令日本及其控制之軍事及民間政權協助同盟國佔領日本[b]及其控制地區[8]。
蔣中正委派陳儀將軍接受在臺日軍的投降後,隨即片面宣布臺灣光復[9][10]。
美國和英國等同盟國則不同意中華民國片面宣佈恢復對臺灣的主權,並表示臺灣主權之處理必須等到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時才能決定[11][12]。
日本也表示,接受了《波茨坦宣言》和《開羅宣言》的《降伏文書》只具有休戰協定的性質,不具有處分領土的性質[13],一直至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時,臺灣才脫離日本[14],並表示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只聲明放棄臺灣而未表明其歸屬,臺灣的歸屬須在將來由同盟國決定[15]。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國共內戰中渡江,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失守,同年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臺[16]。
1991年起,臺灣與澎湖、金門、馬祖四地公民自1991年起以選舉決定全數中華民國國會議員席次;1996年起,直接選舉產生中華民國總統。
但認為中華民國在臺灣不合法的人士則依據國際法主張中華民國政府並不能藉由選舉而在臺灣就地合法[17]。
不曾統治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聲稱擁有其主權。
此外,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也是引發主權爭議與臺灣獨立運動產生的原因[18]。
目次
1早期臺灣
1.1台灣原住民史
1.2對外關係
1.2.1古中國
1.2.2日本
2原住民政權
2.1大肚王國
3荷西時期
4明鄭時期
5清治時期
5.1治臺前期
5.2治臺後期
6臺灣民主國
7日治時期
7.1初期
7.2文官總督時期
7.3後期
8中華民國時期
8.1政治發展
8.2外交及海峽兩岸關係
8.3經濟變化
8.4社會變遷
8.5文化
8.5.1文學
8.5.2美術
8.5.3戲劇與音樂
8.5.4電影
8.6大眾傳播
9相關條目
9.1台灣專門史
10註釋
11參考資料
12延伸閱讀
13外部連結
早期臺灣編輯
主條目:臺灣史前時期、臺灣原住民族、臺灣島史和臺灣考古遺址列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台灣考古館
台灣原住民史編輯
距離現今三百萬至一萬年的更新世冰河期期間,臺灣曾數次與亞洲大陸本土相連。
[19]當兩地相連時,大陸的生物及古代人類可能來到臺灣定居。
澎湖水道海域所撈獲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澎湖原人的原始人類具備直立人的特徵,生存於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20]。
目前臺灣已知最早的現代人類,是在臺南市左鎮區一帶挖掘出的原始人類骨骸,被稱為左鎮人。
但目前在左鎮地區尚未發現相對應的文化。
[21]然而,根據「臺灣血液之母」林媽利教授關於臺灣人血液成分之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的祖先是在1萬5000年前冰河時期結束之前,從東南亞島嶼等地遷徙至臺灣。
[22][23]此外,在臺灣原住民的傳說中,如賽夏族的矮靈祭或排灣族的,有些故事描述可能是關於矮黑人(尼格利陀人),但是迄今尚無相關考古證據。
[24][25]
左鎮人想像復原頭像
在挖掘數處考古遺址後得知,臺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26]。
以現有的證據而言,目前臺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以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挖出了大量的粗製石器及骨角器[27]。
從日月潭的孢粉分析顯示,從11000年前到4200年前止,就有大量的燒山林開墾的痕跡,這一期有大量種植稻米的遺跡[28]。
雖然長濱文化與現今中國南方的文化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然而以目前的考古學證據而言,尚不能確定臺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是哪一種族群的人類所留下的。
臺灣原住民族與廣泛分布的南島語族關係密切
卑南遺址,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拍攝
臺灣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的文化與舊石器時代文化關聯性不高,較著名者有新北市八里區的大坌坑文化及十三行文化、臺北盆地的圓山文化及植物園文化、臺東縣的卑南文化等遺址。
其中部分遺址中曾出土來自中國的錢幣等物品,說明部分文化可能與臺灣以外地區有所接觸[29]。
目前已能確定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臺灣南島語系民族所遺留[29]。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曾表示:「今日在臺灣被視為原住民的諸民族之間,不乏證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頭傳承。
自史前時代起,在本島即有近20種的先住民族。
」[30]此外,也有部分文化可能是今日原住民的祖先,例如十三行文化人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不過目前的考古證據還不能完全確定臺灣原住民與新石器時代文化間的對應關係。
臺灣原住民族的呈現多元而複雜,中華民國接續日治時期研究分類當作官方認定的族群有:泰雅族、賽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和達悟族等9族[31]。
21世紀後,新增認定族群有: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7族,此等7族今日多居住在山地與東海岸縱谷,其文化特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31]。
除了官方認定的族群之外尚有:凱達格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8族不等,主要出自於傳統所謂的平埔族群[32]。
臺灣原住民族過去沒有文字,因此只能藉由外來者撰寫之古籍記載及考古證據來推斷原住民族的早期歷史,其中重要的歷史文獻包括《新港文書》、《東番記》、《蕭壠城記》[33]等。
對外關係編輯
古中國編輯
臺灣與古中國的政治聯繫情況,學者間有不同解讀,但清康熙23年(1684年)以後被納入大清帝國版圖是無爭議的[34]。
在康熙之前,這個後來名為台灣的島嶼有數十個到數百個原住民族各部落林立,十七世紀後有荷蘭和西班牙殖民統治部分的地區,古代中國最早將臺灣納入版圖並實際統治係南明時期的明鄭東寧國政權,而在清朝時期康熙將臺灣納入版圖前,臺灣從未被視為中國領土[35]。
此處所說之台灣不包括澎湖群島。
中國古代史書,包括《三國志·吳志》、《隋書·流求傳》及《文獻通考》中,被認為有疑似臺灣的記載出現。
例如《隋書·流求傳》記載:「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36]。
」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部分學者主張這是臺灣與中國早期聯繫的證據[37],不過一些觀點主張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文獻中描述的就是西太平洋眾多島嶼中的臺灣,部分學者認為史書所記載的是琉球群島[38]。
日本編輯
室町時代以來,日本人開始以高砂、高砂國、高山國稱呼台灣。
安土桃山時代文祿2年(1593年),豐臣秀吉派遣使者原田孫七郎諭令高山國納貢,但是因使者找不到可傳遞文書給高山國的人而無功而返[39]。
江戶時代慶長14年(1609年),德川家康任命有馬晴信曉諭土番納貢。
元和2年(1616年),德川家康任命長崎代官村山等安征服台灣,等安以次子村山秋安率領2、3千人征台,為規模最大的一次,但因遭遇風災無功而返。
[40]寛永18年(1641年),鎖國制度完成,交流漸次減少。
不過在明鄭時期,台灣與鎖國時期的日本仍保持相當的貿易和政治往來,台日雙方的貿易量在1665年到1672年達到高峰[41][42]。
請參見日本乞師。
原住民政權編輯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明朝澎湖與台灣本土大肚王國
16世紀歐洲的臺灣古地圖,16世紀前的臺灣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
政權
類型
別稱
統治範圍
起迄
統治者
代數
主體民族
記載
流求國?[43]
王國
不詳
?-610年
歡斯渴刺兜
不詳
疑似巴宰族或琉球族
隋書列傳
淡水國
酋邦
北台灣
不詳
不詳
不詳
凱達格蘭族
馬尼拉手稿[44]大肚王國
酋邦
米達克
中台灣
不詳
白晝之王
不詳
拍瀑拉族
甘為霖《福爾摩莎地誌》[45]蛤仔蘭
酋邦[46]:84
卡貝蘭灣、噶瑪蘭
北台灣
不詳
不詳
不詳
噶瑪蘭族
甘為霖《福爾摩莎地誌》[45]大龜文
酋邦
塔卡波德
南台灣
不詳
不詳
不詳
排灣族
甘為霖《福爾摩莎地誌》[45]斯卡羅
酋邦
琅𤩝十八社
南台灣
不詳
不詳
不詳
排灣族
甘為霖《福爾摩莎地誌》[45]大肚王國編輯
主條目: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是一鬆散的部落聯盟,在1645年左右所統轄的範圍主要是今日大肚溪流域,大約是大甲溪北岸的臺中市后里之南至烏溪(大肚溪)流域。
荷蘭在1638年知道大肚王國為是統治了台灣中部原住民族的政權。
是由27個村社[c]的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組成的一超部落王國,共主稱為「大肚王」[47][48],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在大甲溪流域。
該王國在1644年荷蘭人武力入侵後降服,1645年4月荷蘭人召開南部的地方會議,大肚王國的甘仔轄·阿拉米跟荷蘭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臣服,不過直到1662年荷蘭人離開臺灣為止,大肚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
[49]大肚王國雖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善,但從未歸順鄭氏王朝,甚至頑強抵抗鄭軍,導致鄭成功等人認為他們受到荷蘭的煽動。
1661年鄭成功取得部分臺灣統治權。
由於實施「兵農合一」政策,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鄭氏王朝和大肚王國發生數次武裝衝突。
鄭氏政權滅亡後,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出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在其《臺海使槎錄》一書中記載:「大肚山形,遠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長名大眉。
」雖寥寥數語,卻說明17世紀的臺灣中部確實有一個超部落的王國。
1731年(雍正九年),清廷官吏對原住民族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族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翌年遭鎮壓,各族人陸續逃離原居地,遷往埔里[d]一帶,大肚王國終告瓦解。
荷西時期編輯
主條目:台灣荷西時期和福爾摩沙人
1626年葡萄牙人所繪荷蘭人在福爾摩沙(大員)台江內海一帶之活動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2]。
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50]。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航行距離,世界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6]。
在海權爭霸國際環境下,臺灣進入歷史時代。
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臺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臺灣。
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據有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51]。
《大員港市鳥瞰圖》,收藏於荷蘭米德爾堡哲烏斯博物館(澤蘭博物館)
荷蘭人在遠東的商業目的原以明朝為重要對象,但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帝國的抵制,荷蘭人只好轉向澎湖,先後在1604年、1622年兩度進占澎湖[52]。
但因澎湖為大明帝國領土,所以明政府亦兩度派兵驅離荷蘭人。
1604年沈有容出兵澎湖驅逐荷蘭人,歷經8個月不分勝負,荷蘭終而議和。
在議和訂約中,明政府要求荷蘭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占領對面的「化外之島」臺灣,明政府則無異議。
經此議和,荷蘭人遂在1624年進入南台灣,建「奧倫治城」,後又改建為熱蘭遮城。
後因郭懷一事件,於1653年建普羅民遮城[52]。
《熱蘭遮城與長官官邸鳥瞰圖》約翰·芬伯翁/約1635年/73x103cm/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藏
荷蘭人統治臺灣的第3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菲律賓馬尼拉派兵占領臺灣北部[53]。
他們先後佔據雞籠、滬尾一帶,並建造聖多明哥城,與南部的荷蘭人展開殖民與商業競爭,但情況不佳[53]。
此外,西班牙統治者在金山、三貂角(SanDiego)等地都建有天主教教堂,試圖向原住民傳教[53]。
西班牙神父也研究原住民語言,著有《臺灣島淡水語詞彙》(西班牙語:VocabulariodelalenguadelosIndiosTanchuienlaIslaHermosa)。
1642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佔領了二城[54]。
古荷蘭語和新港文(右)並列的《馬太福音》,寫於1650年左右。
荷蘭統治臺灣前後共約38年。
其極盛時(1650年)的統治範圍包括嘉南平原為主的地區,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二城和以及今臺東沿海一帶。
荷蘭人對原住民族(福爾摩沙人)採取安撫、鎮壓、教化兼施的方式治理,採行「地方會議」(Landdag)制,從各村選出長老,每年集會以宣導荷蘭當局時政措施,地方會議分北路、南路、淡水和卑南四區,長老須向荷蘭當局宣誓效忠,擁有荷蘭當局授予的藤杖後在社內行使司法權。
荷蘭人還廣泛宣傳基督新教的加爾文教派,在傳教同時推廣文教工作,新港文書是為其範例之一[55]。
約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1640年繪。
當時,移居臺灣的漢人也已有一定數量,也有部分漢人被招募來臺開墾。
漢人在很多方面扮演輔助荷蘭人統治的角色,包括擔任「社商」(包稅商)等[e]荷蘭東印度公司利用競標方式將某社的商業交易權外包給出價最高者,並且分四季向社商收稅,藉以增加財政收入,稱為「贌社」[56]。
但因為賦稅沉重、人民無土地所有權,田地均為王田,歸荷蘭國王所有,導致部分臺灣人民對荷蘭統治者時有不滿。
1652年,因甘蔗減產與人頭稅加重,爆發了郭懷一事件[2]。
此外,1629年與1636年也分別發生麻豆溪事件與蕭壟事件兩次大型的福爾摩沙人原住民族反抗活動。
1662年荷蘭人所繪福爾摩沙
經濟方面,荷蘭人引進了許多新物種,包括芒果、釋迦、甘藍菜、大豆、胡椒、菠蘿蜜、呂宋菸草、豌豆、蕃茄等等,同時也引進了黃牛[57]。
當時荷蘭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摩爾亨」(Morgen),相當於「甲」[f],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荷蘭人在臺灣發展貿易,並以臺灣作為轉口站,臺灣成為明朝、日本、南洋、歐洲等地的貨物集散中心[58]。
此時的臺灣已躍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貿易體系,有別於傳統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式小農經濟。
不過,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畢竟是剝削式的統治,1650年左右,荷屬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每年淨收入約40億荷幣(約4噸黃金)[58]。
明鄭時期編輯
主條目:明鄭
樹立於安平古堡的鄭成功像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
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
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
1661年,鄭成功率領軍隊約25,000人先抵澎湖,然後進入臺灣,迅速攻佔各地,展開對荷蘭人之熱蘭遮城的進攻,終在翌年攻下熱蘭遮城,擊敗了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政權,佔領了南台灣建立台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6]。
鄭成功佔領後,改臺灣為東都明京。
1662年,在得知永曆帝死於昆明後,鄭經改東都為「東寧」。
此後,鄭成功祖孫三世始終皆以「大明延平王」的郡王爵位,並沿用桂王登基後的永曆年號,禮遇眾多明朝宗室。
佔領臺灣之初,鄭成功設立京畿承天府,並以新港溪[g]為界,北路為天興縣[h]、南路為萬年縣[i]。
鄭成功由於島內糧食不足,鄭氏軍隊各營各鎮部隊,分批在嘉南平原、屏東平原上屯田開墾,故該地區留下帶有「營」、「鎮」、「勁」、「協」等稱號的地名(例如左營、前鎮、柳營等),延用至今[59]。
1662年,三十九歲的鄭成功病逝之後,因亂倫而被罷黜的王世子鄭經從思明州率軍返回東寧,打敗了叔父鄭襲,由於無法再得到明朝皇帝的敕令,於是自行嗣延平王位及大明招討大將軍之職。
鄭經稍後將所有留守廈門的鄭氏殘存勢力撤到臺灣,將天興、萬年二縣設為州。
與鄭經有密切政經往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以「臺灣國王」(TheKingofTyawan)作為其外交稱謂[60]。
「全臺首學」臺南孔廟
在參軍陳永華的輔佐下,鄭經經營與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的貿易,並取得武器彈藥的補給。
主要的出口品是蔗糖。
英國東印度公司也一度在臺設立商館,但經營並不理想[60]。
此外,鄭氏政權也有計劃的在臺灣植入漢文化,鄭經在陳永華的建議下,於1665年在臺南建先師聖廟,設國子監,是為漢文化的「全臺首學」[61]。
沈光文則成立了臺灣最早的詩社「東吟社」[62]。
1669年鄭經以比照李氏朝鮮事例、世守臺灣、稱臣朝貢等條件和大清談判,因大清堅持鄭氏須剃髮易服,談判破局[63]。
1674年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等發動三藩之亂。
鄭經率兵響應,渡海攻打大清治下的福建與廣東,奪下泉、漳、汀、潮、惠數州府。
1680年,鄭經海戰失利,棄守閩粵,撤兵回臺[62]。
翌年,鄭經去世,鄭氏政權兵變,要員馮錫範弒監國世子鄭克𡒉,立其弟鄭克塽,國政日劣,人心渙散。
1683年,由明鄭投奔大清的施琅率軍攻臺,海戰失利,鄭克塽向大清投降,結束鄭氏三代在臺23年的統治[62]。
清治時期編輯
主條目:臺灣清治時期
《臺南地圖》作者不詳/十九世紀
治臺前期編輯
參見:渡臺禁令、渡臺悲歌、台灣分類械鬥、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
從荷蘭治台時期所引進的西方生產方式、生產項目加上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稻米一年二熟、三熟。
台灣又盛產蔗糖及茶;在水產有烏魚,每年所生產的烏魚子是世界名產,全世界僅有俄羅斯所生產的魚子醬可與比擬;在礦產上又有金、煤、硫磺等;在林產上有極為高貴的檜木木材及樟腦,故在經濟上有極重大的利益存在。
大清雖領有臺灣,但剛開始對臺灣並無強烈的領土野心。
部分官吏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倒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因此皇帝有意放棄臺灣,後因率兵攻臺的將領施琅力爭,才將臺灣併入大清帝國之版圖[64]。
清治初期,與福建廈門合署臺廈道,道署下設一府三縣,即臺灣府、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隸屬於福建省[65]。
但是,自從朱一貴事件後,清政府於雍正元年(1723年)不但將臺灣與廈門分署,從臺廈道升格為臺灣道,又在諸羅縣北部增設淡水廳與彰化縣[66]。
雍正五年(1727年),正式於臺南運作的臺灣道行政區劃之下,除既有一府四縣一廳外又於澎湖群島增設澎湖廳[65]。
嘉慶十七年(1812年),在宜蘭地區增設噶瑪蘭廳[65]。
大清統治臺灣共計212年(1683年—1895年),儘管其最後並未放棄臺灣,但早期對臺灣仍採取「為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態度,為節省行政、治安成本限制人口成長,規定官吏不得攜家帶眷;駐軍採班兵制[67],三年輪調換班,家眷不得隨軍來臺。
根據「台灣編查流寓令」中有關渡臺限制有三:一、渡行台灣者必須事先取得許可,密航者處以懲罰。
二、渡行台灣者不得攜眷,已渡臺者亦不得接取家族。
三、廣東屢成海盜淵藪,因積習未改,其住民不許渡臺(即渡臺禁令,因為粵東人在中國屢次幫助鄭軍對抗清軍)[68]。
嚴禁閩粵漢人無照移民臺灣,且不准攜帶家眷;但閩粵人民因山多田少,資源有限,乃不斷湧入。
他們或正式持有墾照入臺,或買通船頭偷渡,冒「黑水溝」之險前往臺灣。
漢人與清廷在臺灣所實際控制之區域
禁渡措施對臺灣的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數次強制非法移居臺灣者返回原戶籍地;由於禁帶家眷,導致臺灣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因此不少漢人男子娶平埔族女子為妻,造成平埔族人口減少;並產生童養媳等問題。
大量無業的單身男子(被稱作羅漢腳)游手好閒,亦因公權力不彰,社會由豪強門閥把持,漢人移民多輕視官府與法令,使社會治安敗壞,械鬥頻傳。
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才奏請解除該禁令[69]。
定居來臺的漢人,著重於土地開墾和水利建設。
土地開發的區域呈現為「由南而北,先西後東」的順序。
今日臺灣尚有大量帶有「股」、「份」、「結」的地名,如五股、頭份、五結等,顯示當時已有墾戶股份或結首制的形式來開發土地[70]。
為了提高農作物收成,開始興修大量水利設施,著名的如位於今彰化縣的八堡圳、今臺北市的瑠公圳、今高雄市的曹公圳等。
農業生產的主要作物則以稻米和甘蔗為主[71]。
同時,經濟的發展伴隨了港口與商貿的興起,隨著貿易量的發展,在臺灣府城之後,又有鹿港、艋舺等口岸發展興起,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平埔族之一的西拉雅族人物畫像。
右圖男子用鼻子吹簫,是其一大特色。
由於臺灣官府社會掌控力較低,仰賴土豪協調地方,在大清統治臺灣的兩百多年間,臺灣民變迭起。
班兵制度三年輪調,兵員素質低而擾民[72];清政府的政策無法有效約束臺灣移墾社會的發展,部分臺灣民眾乃因之起而反抗,發生反抗事件,較大規模者有70多次。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俗諺乃形容清領二百多年,臺灣社會動亂頻繁的情況[73]。
其中最著名的大規模民變有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等。
除了反清變亂之外,各族群內部也經常發生分類械鬥,其中既有不同族群間的(如頂下郊拼、閩粵械鬥、漳泉械鬥)、不同姓氏間的(如同治年間竹塹北門的蘇黃二姓械鬥)、職業團體間的械鬥和因商業利益而起的械鬥等[74]。
清政府將原住民分為「生番」(以高山族為主)和「熟番」(以平埔族為主)兩類,其中對生番採取封山隔絕政策,劃定「土牛溝」為界,嚴禁漢人越山開墾以避免番漢衝突,而熟番和漢人之間常因土地問題衝突,不少平埔族的土地被漢人違反禁令用欺騙或搶占等方式占有[75]。
部分平埔族因此開始進行大遷徙,進入蘭陽平原、埔里盆地、東部山區,或則日益漢化。
治臺後期編輯
參見:牡丹社事件、開山撫番、劉璈和劉銘傳
億載金城,為1875年沈葆楨延請法國工程師設計建造,建築仿巴黎要塞。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j]和雞籠[k]二港。
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機會與政府稅收,一些新的城市也紛紛興起[76];同時也導致原住民族被迫東遷、客家人地位上升、買辦興起與水土環境被破壞等社會和環境影響。
西方文化伴隨著臺灣開港再次傳入臺灣。
在西方各教派中,以基督教的長老教會影響為最大,著名的來臺傳教士有馬雅各、馬偕、甘為霖、巴克禮等[77]。
同時,各國的勢力也紛紛進入臺灣,1867年(同治六年),發生了羅發號事件,十幾名美國船員在恆春一帶被原住民族殺害[78]。
最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恆春半島十八社首領簽訂了《船難救助條約》,這等於否定了清政府在番地的管轄權,為其後大日本帝國出兵臺灣提供了理由[78]。
1871年,54名琉球人因颱風而漂流到恆春半島,被原住民族所殺。
日本派代表要求清政府處理,而清政府以「生番係我化外之民」[79]為由拒絕,結果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大日本帝國派兵攻打臺灣南部牡丹社的原住民,是為牡丹社事件。
之後清政府照會日方,要求日本撤軍,並承認此行動乃「保民義舉」,日方認為這等於放棄對琉球王國的宗主權,而清廷則認為「保民義舉」是指日方提出的受害漁民中有4人為小田縣人。
[l]同時自此以後,為因應國際局勢的變化,清政府於是積極擬定經營臺灣的方針。
1884年10月,中法戰爭時,法國海軍將領孤拔也曾佔領基隆,進攻淡水,並下令封鎖臺灣[80]。
劉銘傳肖像。
1875年,沈葆楨以大清帝國欽差大臣身份再度抵臺,儘管他在臺灣僅停留不足一年,卻對臺灣近代化有所建樹。
他推行開山撫番的政策,下令開北、中、南三路通往後山,鼓勵漢人入山開墾,至此臺灣東部才逐漸納入大清帝國的領土,但在以武力開拓東部的過程中,也殺害了不少原住民族[81]。
此外廢除渡臺禁令,積極推動近代化建設,如機器採煤;在安平建新式炮臺億載金城等。
沈葆楨數度奏請調整臺灣行政區劃。
次年增設臺北府、恆春縣、埔里社廳、新竹縣、淡水縣、基隆廳,並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諸羅縣為嘉義縣及增設卑南廳,全臺至此共被分為二府八縣四廳[69]。
之後經營臺灣的是福建巡撫丁日昌,他繼承了沈葆禎的現代化政策,修建了臺灣最早的電報線。
光緒七年(1881)八月劉璈任職分巡臺灣道,即臺灣實際統治者。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
劉璈率軍積極抗戰,創下碩果纍纍。
[82]。
連橫在其所著的《臺灣通史》中亦稱他為「有經國之才」的能吏「[83]。
為冒領功名,擊其政敵,劉銘傳誣告劉璈十八款。
[84]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清政府感到了臺灣的重要性,提升臺灣的行政層級,將隸屬於福建省將近兩百年的臺灣獨立出來,改設為行省,並任劉銘傳為首任臺灣巡撫。
伴隨臺灣建省,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全臺從南到北分為三府(臺南府、臺灣府、臺北府)、一州(臺東直隸州)、十一縣(淡水、新竹、苗栗、臺灣、彰化、雲林、嘉義、安平、鳳山、恆春、宜蘭)、三廳(基隆、澎湖、埔里社)[65]。
劉銘傳在臺灣積極實施建設,在1891年有了大清帝國第一條官辦客運鐵路(基隆—新竹),南北普設可通福州的電報線,同時也設立郵政與新式學堂,臺北城的街頭亮起了路燈。
在劉銘傳的積極治理下,臺灣成為當時大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行省[85]。
其後的臺灣巡撫邵友濂、唐景崧也繼承了其政策方針,不過由於經費緊縮,建設步伐相對放緩。
但是,臺灣建省還不到十年,由於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失敗,清廷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清領後期的樟腦為台灣特產,是合成塑膠的原料,19世紀後期國際需求量大增,使台灣產量曾達到世界第一。
臺灣民主國編輯
臺灣民主國國旗
臺灣民主國發行的郵票
主條目:臺灣民主國和乙未戰爭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
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
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務大臣。
同時,臺灣民主國制定「藍地黃虎旗」為國旗、刻有「臺灣民主國寶印」文字的國璽、並以「永清」為年號。
發表《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向各國通告建國宗旨,希望能藉此引發國際干涉,使臺灣免於被日本統治。
[86]臺灣民主國於臺北成立當天,下著細雨,當時已有雨傘和人力車,外頭還放著鞭炮,許多富商也來參與總統就職大典。
[87]1895年5月29日,日軍在基隆附近的澳底登陸時並未受到強烈的抵抗,接著攻打瑞芳時有個小型的接觸戰。
日軍於6月3日攻佔基隆時扼守獅球嶺砲臺的清軍已撤走,因此很容易便推進到汐止(水返腳)紮營,準備進入臺北城。
根據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的吳密察的研究,此時的臺北城已陷入無政府混亂狀態,因為唐景崧等滿清官員已於6月4日爭先恐後倉皇逃回中國,留下來的清軍紀律很差。
傳統的軍人,就是穿著軍服的強盜、穿了制服的土匪。
這樣的軍隊在主帥相繼遁逃後就很容易變成亂民,這些清軍軍隊丁潰散後四處劫掠、遍地積屍。
治安敗壞,臺北人心惶惶,臺北民眾閉隘閘以守禦自保。
所以當時在大稻埕的外國人就打電報到日本部隊,要求日本軍隊趕快進入臺北城;臺北城內的有錢仕紳富商們也希望日軍能及早進城維持社會秩序[88]。
雖然他們不知道日軍是好是壞,但那時臺北城的清軍已成了人人畏懼的亂民強盜[89]。
留守士人紳商乃集議請日軍進城,以保全居民生命財產,並先後派辜顯榮與外籍人士代表等赴基隆見日本人並一路引領日軍進臺北城。
日軍於6月7日未發一彈即順利進城。
日軍入城後即布告安民。
17日,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舉行「始政式」。
日軍在進臺北城時沒受到什麼抵抗;渡過淡水河向南方推進不久,在三峽、在大溪都受到了真正的抵抗。
[90][91][92]6月下旬,臺灣民主國餘部在臺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第二任大總統。
為籌措經費,劉永福曾發行紙幣、郵票等。
有些學者將劉永福在臺南所建的政權稱之為「臺南共和」(TainanRepublic)[93]或「第二共和」(SecondRepublic)[94]。
此後三個月,臺灣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例如八卦山之役。
但到了10月下旬,劉永福也棄守逃亡,日軍佔領臺南,結束臺灣民主國184天的歷史[95]。
日治時期編輯
主條目:臺灣日治時期
1895年日軍進臺北城的想像圖,遠方城門為北門-承恩門。
初期編輯
參見:後藤新平、西來庵事件和六三法
臺灣民主國瓦解後,日本基本上已控制全臺,但各地仍常有抗日事件。
早期著名的抗日領袖有簡大獅、柯鐵虎、林少貓等。
之後的重要抗日事件有1907年發生的北埔事件、1912年的林圯埔事件,1913年的東勢角事件、苗栗事件、1915年余清芳領導的西來庵事件與1930年莫那·魯道領導的霧社事件等[96]。
後期的抗日運動除西來庵事件外普遍規模較小,且在密謀階段就被剿殺。
因死傷慘烈,轉變為社會政治運動。
其中原住民族的抗日行動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
也有日軍主動出擊剿滅原住民的戰爭,如太魯閣戰爭。
西來庵事件被捕人士頭戴竹籠,自臺南刑務所押至臺南地方法院受審
1896年,日本公布《六三法》,授權臺灣總督得頒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97]。
早期總督都是武官,權力極大,融行政、立法、司法、軍事權於一人。
前三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的任期都不長;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任期則長達8年,但實際治理臺灣的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98]。
基於「生物學原則」,後藤新平借用了源自中國的保甲制度並加以重新制定,並且在兒玉源太郎任總督時,廢除由前任總督乃木希典所頒布的三段警備制,將全台納入警察管轄[98]。
通過特別法,日本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99]。
在公共事業方面,日本在台灣建立詳細的戶政與地政檔案、統一度量衡、設立臺灣銀行、日台同步幣制,以及大興電信事業[98]。
至1919年,全臺已有7,146支電話與6條電報線。
交通方面,1908年西部縱貫線鐵路(基隆-高雄)通車,同時基隆港和高雄港也被加以修建。
農業上推動綠色革命,使臺灣成為「米糖王國」。
而在文化上,則施行同化懷柔的策略,對臺灣人教授日語,並實行日本人、漢人和原住民族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98]。
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在任時開始對原住民族施行理蕃政策,以使原住民順應接受日本的統治[100]。
社會方面,總督府致力廢除「三惡」,即鴉片、纏足與辮髮。
同時加強衛生體制,改造下水道並進行捕鼠工作。
改農曆為公曆,在街頭放置時鐘,培養臺灣人的守時觀念。
推行市區改正計劃,對後來臺灣城市的營建影響深遠[101]。
文官總督時期編輯
1923年臺北小學生於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問臺灣時群集總督府前
參見:嘉南大圳、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霧社事件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102]。
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
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03]。
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臺灣開始通用日本的民法、刑法與商法。
1920年,全臺行政區劃改為州廳、郡市與街莊三級制,並推行有限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上,臺灣陸續完成了數個大中型基礎設施建設,如桃園大圳、嘉南大圳、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等[104]。
米糖產業也進一步發展,特別是蓬萊米於1922年研發成功大大提高的稻米產量[105]。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員合影
日治中期,臺灣社會受到各種新思想的啟迪,民智已開,一些留日人士大力推行政治、社會文化運動,力求平等待遇。
1914年,林獻堂奔走成立台灣同化會[106],追求台灣人與日本人的地位平等,但成立不久即被勒令解散。
1920年1月,留日臺灣青年在東京發起新民會,推舉林獻堂為會長,主張改革臺灣政治體制[107]。
並有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社會政治運動的展開,要求臺灣自治[108]。
1921年,蔣渭水等人在台北成立了台灣文化協會,藉著對台灣文化活動的關心,增進台灣人的知識及對政治的關心,以求喚醒台灣人的覺醒,啟蒙台灣人的意識,尤其想要喚起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政策的批判。
蔣渭水於1927年7月10日成立臺灣民眾黨,台灣第一個政黨宣告誕生[109]。
1935年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開票日
總督府終於在1935年和1939年在臺灣舉行州會議員和市會議員的選舉,這是臺灣人首次擁有選舉權。
同時,農工運動也蓬勃展開,簡吉成立臺灣農民組合[110],是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農運團體。
1928年,蔣渭水指導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發動勞工罷工以爭取權益;同年,臺灣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主張臺灣獨立[111],但被總督府認定為非法團體。
面對農工運動的蓬勃展開,臺灣總督府開始進行全面鎮壓。
1929年2月12日,臺灣農民組合與臺共數千名成員被捕,是為二一二事件。
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查禁,附生於民眾黨的臺灣工友總聯盟也趨於式微。
之後,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也在1937年7月自動解散,日本治臺進入緊縮階段。
[112]
嘉義街外/陳澄波/1926/畫布、油彩/64×53cm/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
1930年10月27日,霧社地區原住民族因不滿日本政府的統治,在莫那魯道為代表,爆發霧社事件,砍殺了各地警察及霧杜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136名,輕重傷百餘人。
日方隨後進行武裝鎮壓,殺害霧社原住民族近千人。
而後日方的檢討報告顯示,起事原因有對原住民族壓榨勞力、一些日警對原住民族婦女始亂終棄及不當的男女關係、原住民族想要回到傳統生活。
時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等官員因此而下臺。
[113]隨著社會運動的展開加上西方文化與當時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臺灣的文學、美術、繪畫等方面開始走向與日本和中國都不同的方向。
臺灣新文學運動在1920年展開,領導者有黃朝琴等,他們主張使用白話文,認為文學的目的應是啟發民智,其中賴和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114]。
1933年,臺灣作家與日本作家組建臺灣文藝作家協會,刊行中日文並用的《臺灣文學》雜誌[114]。
之後,又成立完全由臺灣作家組成的臺灣文藝聯盟[114]。
這一時期令人矚目的畫家則有陳進、林玉山、郭雪湖、陳澄波和廖繼春等。
雕塑藝術上以黃土水成就最大,代表作為〈水牛群像〉。
音樂家則以江文也等人為代表。
電影和廣播也在這時進入臺灣。
後期編輯
參見:皇民化運動、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和台北大空襲
1936年,隨著中日關係惡化,自第17任總督小林躋造起,台灣總督復由軍方將領擔任。
在這期間,日方推行對台灣人的皇民化運動、台灣產業的「工業化」、使台灣成為執行「南進政策」基地的「南進基地化」三大政策[115]。
在日治中期蓬勃開展的社會與文藝運動也逐漸停擺。
台北大空襲中,盟軍炸藥在台北城範圍內的彈著點。
皇民化運動展開後,總督府大力推廣講日語,在各地設立國語講習所。
並取消報紙中的漢文欄,廢止學校中的漢文課。
1940年2月,總督府公布改姓名辦法,准許臺灣人改為日式姓名[116]。
最初臺灣人對此並不熱心,但後期在獎勵政策下,不少人改用日本姓名。
同時,總督府大興日本神道,廣設神社,強迫學生參拜,同時壓抑臺灣民間信仰,裁併地方寺廟,這引發不少臺灣人的反對[117]。
日本以「農業義勇團」等名義招募臺灣人從軍,人數達12萬人以上、同時前後對原住民族進行八次動員,計有四千名左右的高砂義勇隊前往戰場[118]。
1942年,總督府實施志願兵制度,總督府前後三次招募男子志願軍,總數為16,000人[118]。
1945年1月,全面實施徵兵制度。
臺灣籍日本兵總計207,183人,陣亡30,304人[118]。
1941年4月,日本政府成立皇民奉公會,其與皇民化運動不同,是以皇民為口號達到戰爭動員的目的,但總體來說成效有限。
1936年,總督府成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積極推動臺灣工業化,扮演「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角色[119]。
1935年在高雄港成立煉鋁工廠。
1937年,臺灣總督府推動第一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增設水力與火力發電所[58]。
1939年,臺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58]。
珍珠港事變後,臺灣總督府又在1942年推行第二次生產力擴充五年計劃,力求臺灣工業自給自足[5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看中台灣的戰略位置,開始請美軍做台灣研究,並出版《台灣民政事務手冊》[m],作為訓練占領台灣之軍政治理人員之用。
當時美國認為,只要控制當時的日本殖民地台灣,就能牽制日本,以及華南沿海的日軍和菲律賓[120]。
1944年10月起,美軍開始轟炸臺灣,大量官署和工廠被炸,各項生產事業幾乎停頓[121],工業產量急劇減少。
臺灣人在軍事管制、經濟統制金額、消息封鎖下,自由全無保障。
日本軍方控制了報紙、廣播等事業,戰爭真相消息全被禁絕,但是民間依然流言不斷,人心浮動。
全臺各大城市都籠罩在戰爭的炮火下,人民經常需要「跑空襲」,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不少都市居民被迫遷徙到鄉間[12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0月25日,末任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台北公會堂簽署降約,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宣告結束[2]。
中華民國時期編輯
依據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一般命令第一號》第1條規定,命令在臺日軍向盟軍投降。
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典禮,受降典體台上懸掛同盟國英、中、美、蘇四國「同等大小」的國旗,以及聯合國旗(四國國旗的前面上端,未呈現於畫面中)。
主條目:台灣戰後時期
政治發展編輯
參見:中華民國政治、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白色恐怖和解嚴
版畫家黃榮燦於1947年描述二二八事件的版畫──《恐怖的檢查》。
領導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戒嚴凍結憲法的行憲後第一、二、三、四、五任總統蔣介石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
日本在《終戰詔書》、《降伏文書》中聲明接受四大盟國的《波茨坦宣言》,等同於間接接受[來源請求]《開羅宣言》,而《開羅宣言》要求將台灣、澎湖、滿州歸還中華民國[7]。
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在中國(除滿州)、臺灣以及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之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蔣介石投降,並命令日本及日本控制之軍事及民間政權協助同盟國佔領日本[b]及日本控制之地區[8]。
蔣介石委派陳儀將軍於該年10月25日赴臺接受在臺日軍的投降後,隨即片面宣布臺灣光復[9][10]。
否定光復論者則認為當時的中華民國只是依據麥帥《一般命令第一號》代表同盟國軍事接管臺灣[122][123][124][125]。
而後國民政府設立與中國大陸省級行政體制不同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由陳儀出任台灣行政長官[126]。
因國民政府接管官員貪污腐敗問題嚴重、軍隊紀律敗壞、濫印鈔票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失業問題嚴重,陳儀本人大權獨攬。
政府藉由統制經濟的實施,透過專賣局與貿易局壟斷台灣的經濟命脈、扼殺民間工商企業界的商機,還將台灣的各種民生物資運往中國支應中國內戰,導致台灣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終至民不聊生;又文化及語言上的隔閡,中國移民相對於台灣人在社會地位及工作職位上具高度優勢的不平等待遇,掌握資源者又對台灣人民進行種種歧視與打壓,如此一年多來累積了龐大的民怨,導致在1947年初,因一起緝菸血案,以及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掃射抗議群眾,終於爆發蔓延台灣全島反抗政府的行動,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史稱「二二八事件」[127][128]。
一週後,國府增援兵力抵台鎮壓,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台籍菁英與百姓無故被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
此事件揭開了19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高壓的序幕,並埋下後來族群對立態勢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129]。
194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在台灣展開了大規模逮捕槍決學生的行動,該事件被稱為「四六事件」。
二二八事件後,國民政府調整台灣地方政治制度,廢除台灣省行政公署,改設台灣省政府,由文人出身的魏道明任首屆省主席,縮小公營事業範圍[128]。
1949年,陳誠就任台灣省主席,改變幣制(舊台幣以四萬比一的比率兌換新台幣),實行三七五減租[130],通貨膨脹形勢得到緩解。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戒嚴法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檢肅匪諜條例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路線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北平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自廣州、重慶遷移至臺灣[131]。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改變對台政策。
6月27日,杜魯門命令美國第7艦隊開進台灣海峽[132],以防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動渡海攻擊台灣,或中華民國國軍進攻大陸。
[133][134][135][136][137][138]中國國民黨新敗抵臺初期,堅持反攻大陸,但美國無意配合,只能發起一些小規模戰役,直至八二三炮戰雙方暫時停火後,反攻都未能實現[139]。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透過《戒嚴令》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法令,以穩定、維護中華民國政府為優先,暫停憲法條文實施,並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壓制,鞏固獨裁的一黨專政體制[129]。
但這造成許多人因實際或被捏造的反對言論或行動,甚至無故被指為共產黨「匪諜」而受到非法迫害與殺害的案件,即白色恐怖[129]。
無黨籍台南人吳三連(左二)於1951年1月7日獲悉以65.5%高票當選首都臺北市第一屆民選市長後在辦事處與支持者舉杯同歡。
自由中國雜誌封面
蔣介石之子,去世前一年宣布解嚴的第六、七任總統蔣經國
1950年1月初,美國總統杜魯門與國務卿艾奇遜曾表示台灣從歷史角度來看是中國的領土[140],但在6月下旬韓戰爆發後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恢復,對日和平解決方案的成立,或經過聯合國討論後,再作決定。
」[141]同年,台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縣級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及省議會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1950年-195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的不少當選人與參選人成了其後各縣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物。
[142]1950年代起雷震等知識分子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批評時政,要求民主。
1960年,雷震等人士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很快就被政府鎮壓[143]。
在政府解除戒嚴之前,台灣的黨外運動團體一直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誌,醞釀對中華民國政府進行大規模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12]
成立於東京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國旗
1956年,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於二二八事件第九周年紀念日成立,公布獨立宣言,廖文毅博士獲推選就任大統領。
[144][145][146]1961年,「蘇東啟案」計畫以武力號召臺灣獨立。
[147]史明於1962年完成日文版《台灣人四百年史》,其後又花了六年完成中文版。
[86][148][149][150]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彭明敏與學生謝聰敏和魏廷朝於1964年共同起草「臺灣自救運動宣言」,因而被中國國民黨判刑八年,並於1970年1月在重重特務監視下逃抵瑞典。
[151][152]同年2月8日,陸軍軍官學校學生江炳興等政治犯受鼓舞而策畫共同劫械起義欲武裝推翻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泰源事件」。
[153][154][155]1972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後,實行「革新保台」政策[156]。
在組閣時積極起用李登輝等本省人,以期化解省籍矛盾,開始部分推行本土化[156]。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去世,國民黨對社會的控制力亦開始下降。
1979年5月,政府解除了1978年發布的停止雜誌登記的禁令,黨外人士掀起了創辦雜誌的熱潮,知名的有《八十年代》、《美麗島》等。
這些刊物對國民黨展開前所未有的抨擊,與執政當局矛盾日益激化,終於釀成1979年12月的「美麗島事件」,黨外人士遭到大規模逮捕[157]。
1986年9月28日,黨外人士在圓山大飯店成立民主進步黨,國民黨未予取締。
1987年6月三七事件破案法辦後,蔣總統宣佈自7月15日零時起,台灣本土和澎湖地區解除戒嚴(不含金門、馬祖等外島),黨禁、報禁相繼解除,並於11月2日進一步開放兩岸探親。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2]。
參見:臺灣選舉、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中華民國國會在臺灣之全面選舉與罷免和公民投票法
2016年立委選舉席次分布圖
經由「狂飆年代」中不斷的民眾運動,民主意識深植民心,隨著三月野百合學運的和平落幕,民主政治在台灣的推行速度也進一步加快。
在國民大會代表超過四分之三絕對多數決下,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被廢止,總統李登輝宣佈自1991年5月1日零時起,結束施行長達44年的「動員戡亂時期」,恢復憲法條文之適用[2]。
李登輝繼承蔣經國的民主化與本土化政策,並予以深化,但也有黑金政治與派系政治的包袱[158]。
李登輝在總統任內陸續推動六次修憲,萬年國會在1991年宣告退職,並在1996年舉行首次正副總統公民直選。
[159][160]
2018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國民黨15席,得票率48.79% 民進黨6席,得票率39.16% 無黨籍1席,得票率11.30%
2000年3月18日總統大選,由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中華民國第10任正、副總統,是臺灣第一次中央政府和平政黨輪替。
2004年,陳水扁及呂秀蓮在總統大選再度當選連任,泛藍陣營就陳水扁當選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但經驗票無誤[161]。
2005年,任務型國大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國會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這有利於兩黨政治的形成[162],並廢除國大採單一國會制,立法院成為唯一的國會。
2008年1月12日,國民黨在立委選舉中取得81席。
在同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選舉中,因為總統陳水扁的多起貪污案,致使大半台灣人民,對執政黨(民進黨)喪失信心.國民黨的馬英九、蕭萬長以765萬餘票取得勝利(得票率58.45%),民進黨則再度成為在野黨。
2012年馬英九改和時任行政院長吳敦義搭檔連任。
2013年馬英九發動與立法院長王金平之政治鬥爭。
2013年因國民黨政府欲強行通過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起學生於2014年春發動佔領立法院與佔領行政院的太陽花學運創記錄抗爭,迫使馬英九政府讓步。
[163]同年底的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泛綠與泛藍分別獲得14席與8席。
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中,民主進步黨之得票率(37.08%)亦超越中國國民黨(36.86%)。
選舉挫敗迫使行政院長江宜樺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相繼辭職下臺。
2016年總統選舉由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並同時得到國會的多數席次。
外交及海峽兩岸關係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舊金山和平條約 1953年,台灣台東鹿野鄉敬老會全體合影。
背後建物以超過兩人寬的中文字體由右至左書寫「反共抗俄」字樣。
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60年6月18日訪問臺灣台北時與蔣中正總統搭敞篷車前往圓山行館途中接受熱情群眾夾道歡迎。
蔣總統伉儷親至松山機場迎接,艾森豪總統並於傍晚在總統府前廣場對50萬群眾發表演說。
兩國總統發表聯合公報,穩固邦誼,譴責中共對金門隔日砲擊之惡行,也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共同抵禦中共在本地區之挑釁」。
主條目:台海現狀、台灣問題、海峽兩岸關係和台灣地位未定論
1943年底,《開羅宣言》發表,表示日本所從中國佔據的地方臺灣和澎湖等要歸還中華民國,並於1945年《波茨坦宣言》再次重申[164]。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164]。
盟軍最高統帥命令在臺日軍向盟軍將領蔣介石投降。
1945年10月25日盟軍將領蔣介石委任陳儀將軍在臺北公會堂接受在臺日軍的投降並接管台灣[164]。
1951年,日本正式簽署《舊金山和約》,但因國共內戰中國情勢不明,和約並未註明台灣主權歸屬[165]。
在1952年的《臺北和約》第二條中,日本依據《舊金山和約》,重申放棄對台灣、澎湖、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但從未提起台灣主權的最後歸屬[165]。
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並片面宣佈《臺北和約》失效,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訂《中日聯合聲明》[166]。
在開放探親與解嚴之前,中華民國政府從早期的「反共抗俄」國策,演變成「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來對抗中共的統戰攻勢[167]。
1987年蔣經國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後,台灣與中共當局關係曾有過一段「蜜月期」,1993年於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可謂最高點[168]。
但在千島湖事件、李登輝1995年訪美及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一連串事件的影響下墜入低潮。
其後雖有所回溫,不過在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後跌倒冰點,此後台灣與中共當局關係長期處於「政冷經熱」的狀態中。
2005年中,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等政黨先後訪問中國大陸,緊張的情勢有所緩解,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仍充滿不確定性。
2008年,國民黨取回政權後,以「不統、不獨、不武」[169]為原則,加上台灣與中共當局關係融冰,在北京舉行的吳胡會後,台灣與中共當局關係又到了另一個階段[170]。
金門大膽島上留存的標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1986年8月金防部司令趙萬富上將令烈嶼師長龔力少將興建,翌年同因三七事件去職。
另有一面設於二膽島哨牆上。
關於台灣的政治地位,或曰台灣與中國大陸是否走向統一,亦或是持續相互獨立狀態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稱:「無論從歷史、政治還是國際法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在統一無望以及某些其他前提下,不放棄以武力解決」。
而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人士則認為:由美國、日本等國家所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並未指出台灣的主權歸屬,而且台灣的未來走向應由全體台灣人民自主決定,不容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威脅[171]。
1970年代中期前,設都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堅持自己是全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即「漢賊不兩立」),未放棄武力反攻中國大陸;自1970年代中期後,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共口號演變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政治日漸民主,加以冷戰結束這一背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演變為「民主自由統一中國」。
1999年7月9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記者專訪時表明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即「兩國論」或「特殊兩國論」)[172]。
2002年8月,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各界、中國大陸及美國的爭議[173]。
2005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制訂其「一個中國」政策[174]。
許多台灣人民對此感到憤怒,於同年3月26日在臺北發起
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有數十萬人參加[175]。
在修憲與總統直選後的民主鞏固時代,支持台灣獨立的比例緩步微升、且通常穩定地高於支持統一的比例,而均低於支持維持現狀的比例。
換言之,與中共的任何政治結合在台灣都是最缺乏民意基礎與政治市場的選項。
2015年7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作的民意調查,86%的台灣民衆認為應該維持現狀(廣義):儘快宣布獨立:4%;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21.3%;永遠維持現狀:24.9%;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32.4%;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7.4%;儘快統一:2.3%;不知道/無意見:7.7%。
[176]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2005年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文宣。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直到1970年代,都被認為是國際社會裡中國的合法代表,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逐漸增加。
1954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77]。
到1971年,聯合國即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之際[n],中華民國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宣佈退出聯合國,此後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大幅滑落[178]。
其後1979年與美國斷交更是對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造成嚴重衝擊[179]。
在1991年的亞洲銀行年會上,中華民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統治中國大陸地區的合法政府,不再將中共視為「叛亂團體」[180]。
近年來,中華民國政府多次試圖重新申請加入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181]。
經濟變化編輯
參見:台灣經濟史、耕者有其田和十大建設
戰後初期,台灣物資缺乏,所生產的糖等還被送往中國大陸,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嚴重。
國府遷台後,首先發展農業,實行包括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及公地放領等一系列扶植農業的政策[182]。
美國自1951年起提供美援,台灣經濟至1953年已恢復到戰前水準。
之後,政府奉行「以農養工」的政策,由於日治時期基礎建設與農工業發展的基礎、中國抵台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及美援等因素下,台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
在1950年代時期,政府實行進口替代的政策,將農業所得支援工業部門,以農產品出口來換取外匯以進口工業機器,發展民生工業[183]。
並提高關稅,管制外匯,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土產業。
到1960年代,台灣的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的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因此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台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
1960年,政府通過《獎勵投資條例》,積極爭取外商在台投資。
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出口加工區,是亞洲第一個出口加工區[184]。
台灣以加工中繼站的角色,成為國際分工體系中的一環。
1963年,工業佔台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超過農業。
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台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
1971年,台灣對外貿易出現順差,從此台灣長期維持貿易出超的局面[58]。
十大建設中的北迴鐵路。
1970年代初,台灣因外交受挫、石油危機與基礎公共設施不足等因素影響,民間投資意願降低,經濟成長受到衝擊。
蔣經國政府因此調整經濟政策,改採「第二次進口替代」,推出十大建設等一系列大型公共投資計劃,國內投資環境因此大幅改善,也有效提振景氣和就業率,經濟實現轉型升級[58]。
台灣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與香港、韓國和新加坡並列為「亞洲四小龍」[58]。
1980年代,台灣面臨土地價格上漲;環保意識抬頭;治安形勢惡化;勞工意識勃興等一系列不利於投資的因素。
政府於是再次推動經濟轉型。
1980年,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國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希望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58]。
這樣的政策應該是屬於成功的,從1953-2000年平均年成長率高達8.1%,是同期世界之冠,2000年前通貨膨脹率從未超過3%,失業率也能維持在3%以內,貧富差距不大,所得分配差距倍數在2000年前也僅為5.5.台灣經濟日漸自由化國際化,並在2001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58]。
加入世貿後,台灣國內的市場持續開放,大量外來產品衝擊國內產品,以農產品和民生工業為甚。
同時為降低生產成本,很多企業出走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造成產業空洞化的現象[58]。
經濟自由化也造成國內金融業競爭激烈,引發潛在金融風險等問題。
為應對這些問題,台灣政府先後有不同的措施,在李登輝政府時期要將台灣建設為亞太營運中心;民進黨政府時期則提出發展生化產業,但前景如何仍未可知。
如何提升自身生產力,經濟更趨多元化與提高科學研發能力,讓企業「根留台灣」,均是台灣經濟要面對的課題。
社會變遷編輯
參見:台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臺灣人權、三月學運、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太陽花學運和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
國民中學的實施使台灣勞工素質提高,對整體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助益。
圖為臺中市東勢國民中學。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初,致力消除日本殖民教育的痕跡與影響,推動以中華文化為本位的教育政策[185]。
國府遷台後,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和一系列法令,在日常教學中大力灌輸反共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並推行髮禁等一些列規範學生日常行為的措施。
1968年,即民國五十七學年度,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185]。
該計劃對台灣的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伴隨著更多人進入國中接受教育,勞動者的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解嚴之後,教育政策日益寬鬆,校園風氣日益自由自主;教科書由過去的一綱一本變為一綱多本,入學管道也多元化[185]。
在教學內容上,加強鄉土教育的教學比例與本土語言的教學,出現了臺語、客家話和原住民族語言的教育[185]。
但一綱多本造成學生負擔加重,補習風氣日盛,實施後也一直有要求恢復一綱一本的聲音存在。
同時,推動十二年國教也成為了教育界的焦點[186]。
伴隨經濟的發展,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生活形態發生了重大轉變。
在1970年代,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提倡「客廳即工廠」,成為一道奇觀[187]。
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導致各都會人口激增,形成了都會圈。
但伴隨著城市生活品質的惡化,與鄉村建設的展開,又有一些農村居民回流,不少鄉鎮演變為中小城市。
隨著人口的流動,家庭結構也隨之變化,核心家庭結構成為社會的主流,從而使老人安養與幼兒托教成為社會問題。
伴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台灣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成長已由高生育率,低死亡率轉變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
1951年,台灣男性平均壽命為53歲,女性為57歲;2010年,男性平均壽命增加為75.96歲,女性增加為82.47歲[188][189]。
1981年,全年台灣新生人口數量為41萬4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2.46個子女[188]。
到2004年,全年台灣新生人口數量下降到21萬6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子女僅1.18人;至2013年,新生人口數量下降到19萬9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子女僅1.07人。
[188][190]台灣已成為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
臺灣綠島人權紀念碑:一道長約十來公尺的石牆上,刻滿當年在白色恐怖下的犧牲者名單
解嚴之前,台灣人的結社、遊行、言論、出版、新聞自由都沒有保障,加上片面重視經濟效益,社會底層人民的權益不斷遭到剝奪,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與社會發展都不健全。
1970年代後,伴隨著教育的普及與中產階級的興起,人民的自主意識開始抬頭。
1980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象徵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的興起[191]。
2005年在台北市舉行的台灣同志遊行
1980年代,隨著民主運動的蓬勃展開,街頭抗爭也成為台灣社會的常見現象,如五一九綠色運動、三月學運、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192]與野草莓運動、太陽花學運等。
各族群也開始注重維護自己的權益,例如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發起的「還我姓名」、「還我土地」運動、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開放中國探親的政治訴求、客家權益促進會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等[192]。
此時性別平等的概念亦獲社會重視,女性在立法院與縣市議會已有保障名額,並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和《性別平等教育法》,女性的地位顯著提升[193]。
此外,台灣首個同志組織「我們之間」也在1990年成立,爭取相關族群的權益,也帶起橫跨1990年代與2000年代的台灣同性戀權利運動[194]。
社會福利方面,《勞動基準法》等法令的通過使台灣勞工的地位獲得保障。
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正式實施,福利制度已初見端倪。
2000年以來,大量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婦女來到台灣,形成了「外籍配偶」族群,亦產生一些社會適應的問題。
而近年的樂生療養院、大埔農地事件等,在在顯示台灣在人權保障方面的不足與問題。
文化編輯
臺灣高雄市六龜電音三太子
參見:臺灣文化、臺灣主體性、臺灣本土化運動、臺灣語言列表和去日本化
國府遷臺早期,就開始了戒嚴政策。
戒嚴時期,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發展,注重呈現反共、傳統、一元的特質,忽略本土先民文化,導致在地原住民族失去傳承文化。
1987年,台灣解嚴後,以中華文化為中心的思考日益受質疑,多元文化思想也受國內外許多因素推波助瀾下逐漸興起。
包含推動台灣本土文化的多元文化行動支持者認為:多元文化可肯定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尊重文化多樣性下的人權,增加人民選擇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也促進台灣社會正義與公平機會情況的大幅進步。
不過於實際上推動時卻也面對如種族主義與偏見歧視、文化價值判準上缺乏共識、文化差異和缺陷的區辨模糊不清、理論體系有待釐清和統整等問題[195]。
1996年,台灣學者蔡瑋將此文化態樣的改變稱為本土化或去中國化[196]。
2000年民主進步黨開始於中央政府執政後,首度出現的「去中國化」一詞,後來大量被支持中國傳統文化者引用。
撤退到台灣多年的國民黨認為,民進黨所推動「去中國化」運動,會讓「歷史記憶也難逃被切割肢解的下場」[197]。
文學編輯
主條目:台灣文學史
日本時代的台灣作家受到日本文化教育影響,生活文字基礎為日文,直到國府遷台初期不得不重頭學中文語法。
國府政府大力推行反共、懷鄉文學著名的反共文學作家有王藍、姜貴和司馬中原等。
同時,西方現代文學也是當時台灣文壇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興為其代表,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則有《臺北人》、《家變》等。
1960中後期開始,一些本土作家以《台灣文藝》、《笠詩刊》為陣地,重拾鄉土素材,關注農民與勞工等社會底層勞動階級的命運,作品隱含批判精神,終致在1977年引發了鄉土文學論戰。
解嚴後,文學更加多元化。
近幾年,伴隨網路的興起,網路文學成為新的風潮[198]。
美術編輯
台北捷運板南線南港站中的大型幾米壁畫,風格為插畫類型。
1950年代,台灣的畫壇主流以中國抵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的本土西畫家為主,繪畫技巧比較傳統。
1960年代開始,新生代畫家引入西方的抽象畫等風格,美術風格走向西化。
1970年代鄉土意識抬頭後,繪畫題材再趨本土化。
解嚴之後,美術界生態多元自由,風格也日益前衛[199]。
戲劇與音樂編輯
二戰後,一方面在政府的領導下,國劇(京劇)等中國劇種在台灣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劇種則仍為庶民大眾的重要娛樂方式。
隨著電視的出現,布袋戲、歌仔戲開始講求聲光效果,重新獲得人們的重視。
而國劇與國語話劇則融入創新元素,經常以小劇場等形式表演,舞台劇表演成為台灣最具活力的藝術活動之一。
戰後初期,台語歌曲一度流行,之後被官方箝制。
音樂界也被政治力延伸,創作了大量反共愛國歌曲。
在民間,由香港傳入的國語流行歌曲和美國音樂風行一時。
1970年代,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因此風行。
在1980年代,講究「字正腔圓」的國語老歌風行一時,其代表人物是有亞洲歌后之稱的鄧麗君。
近幾年台灣已經成為世界華語樂壇的中心,費玉清、張惠妹、周杰倫、蔡依林等歌手紅遍兩岸三地,成為了樂壇的重要力量[200]。
電影編輯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莎韻之鐘》的宣傳海報。
主條目:台灣電影史
2013臺灣導演齊柏林在所執導的《看見台灣》露天首映會(臺北自由廣場)
國府遷台伊始,台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拍攝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
同時,台語片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
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
同時,香港製作的電影也在台灣廣受歡迎,影響到台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
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
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啟「新電影」風潮。
解嚴之後,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
同時,由於美國好萊塢電影大舉進入台灣電影市場,台灣本土電影的環境與市場一度萎縮低迷[201]。
但隨著2008年魏德聖導演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以國際化商業路線揉合本土特色內容,在票房上大獲成功並獲得不少獎項後,叫好又叫座的台灣自製電影如《艋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總舖師》、《KANO》、《我的少女時代》等,在台灣重新掀起一股「國片熱潮」。
大眾傳播編輯
臺灣戒嚴時期各種短命的黨外雜誌
主條目:台灣媒體史、臺灣報業史和反媒體壟斷運動
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成立,這是台灣的第一家電視台。
不久中國電視公司和中華電視公司陸續開播,台灣電視業進入「老三台」時代。
但三台都由政府機構與中國國民黨掌控,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扮演黨政宣導的工具。
1969年,中視播出《晶晶》,是台灣第一部電視劇。
同時楊麗花、葉青歌仔戲與布袋戲演員也紛紛登上螢幕。
1993年,政府開放成立有線電視台,隨後在1998年又開放了首家民間經營的無線電視台民視。
為普及多元文化與尊重弱勢群體,又陸續開播了公共電視、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族電視台。
但是,激烈的競爭導致電視節目嚴重商業化,收視率掛帥的風氣引人詬病,導致媒體亂象的出現。
伴隨政治的民主,黨政軍也先後退出了電視經營[202]。
在解嚴之前,台灣影響最大的兩份報紙是《聯合報》與《中國時報》,1980年代後,《自由時報》興起,成為第三大報。
2003年港商《蘋果日報》發行台灣版,報業格局演變為四報鼎立,另外各縣市均有其地方報[203]。
近年來各種全國閱報率的調查,通常都是《自由時報》或《蘋果日報》互為領先,取向與臺灣社會脫節的聯合與中時已日益不受青睞。
[204][205]前副總統呂秀蓮等政治人物或資深媒體人亦分別創辦玉山周報與新頭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民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等結合網路的新型態報刊。
廣播事業亦有發展,除中廣等舊有廣播公司外,飛碟電台、KissRadio等亦成為重要的廣播電台。
網路也快速興起,網路文化亦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
相關條目編輯
台灣主題
臺灣島史
台灣歷史年表
台灣古蹟列表
中華民國歷史
台灣舊地名
台灣問題
大員
福爾摩沙
台灣專門史編輯
台灣人口史
台灣政治史
台灣經濟史
台灣文化史
台灣教育史
台灣媒體史
台灣電影史
台灣報業史
台灣電視史
台灣軍事史
台灣棒球史
台灣鳥類學史
台灣地圖史
台灣建築史
註釋編輯
^不包括澎湖群島歷史。
^2.02.1二戰前臺灣屬於日本領土,而戰後之主權歸屬則存在爭議。
^後來只剩15至18個村社。
^位於南投縣北部。
^社商可單獨享有一番社的商業交易權,其他商人不得干預,他們常用布匹、食鹽、鐵器、菸草來交換原住民族狩獵的獵物與農產品。
^1摩爾亨約等於0.96公頃。
^今鹽水溪。
^縣治在今臺南市佳里區,鄭經繼位後改為天興州。
^縣治在今臺南市仁德區,鄭經繼位後改為萬年州。
^今高雄港。
^今基隆港。
^實際上自從1609年日本出兵琉球之後,琉球王國就同時向中國明朝和日本薩摩藩雙方朝貢,已逐漸形成兩屬狀態。
^典藏於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第2758號決議案》
參考資料編輯
^陳至中.左鎮人翻案後長濱文化台灣最早.中央社.2016-01-05[2016-01-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7).
^2.02.12.22.32.42.52.6戚嘉林.《台灣史》.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7.ISBN 986735986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AncientVoyagingandPolynesianOrigins.The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2011,88(2).
^Bellwood,Peter.PrehistoryoftheIndo-Malaysianarchipelago.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7[2011-07-09](英語).
^"...JapanwasattheforefrontofhegemonicwarsinaquesttoextendtheJapanesehegemonyoverKoreatotheentireAsia-Pacificregion–theSino–JapaneseWarof1894–95togaindominanceinKorea"TheTwoKoreasandtheGreatPower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page2.
^6.06.16.2小松田直.《圖解世界史》.臺北市:城邦文化. :138–141.ISBN 978986643428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7.07.1開羅會議公報原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交部中譯暨函送公文原件翻拍
^8.08.1GeneralOrderNo.1.CongressionalRecord.1945-08-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英語).
^9.09.1中山堂受降檔案分析(PDF).國史館.2010-12-15[2015-01-0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4-12-07)(中文(臺灣)).
^10.010.1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臺灣光復.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06-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DepartmentofStat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1946.Vol.VIII,TheFarEast.Washington:UnitedState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英語:UnitedState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71:pp.358–359(英語).
^張寒青.孫中山先生眼中的台灣地位.北台灣學報(臺北市: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2007年3月,第30期:頁255.
^参議院会議録情報第038回国会予算委員会第15号.昭和36年3月15日.p.19.(日語).
^参議院会議録情報第013回国会外務委員会第33号.昭和27年5月27日.p.2.(日語).
^衆議院会議録情報第162回国会外務委員会第7号.平成17年5月13日.p.18.(日語).
^認識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史館.[2019-05-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蔡吉源.結束ROC統治.自由時報(臺北市).2012年3月14日[2015年6月2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1日).
^林建璋,,2008年
^陳培源.《台灣地質》.臺北市:科技圖書.2008.ISBN 978957655442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Chang,Chun-Hsiang;Kaifu,Yousuke;Takai,Masanaru;Kono,ReikoT.;Grün,Rainer;Matsu'ura,Shuji;LesKinsley;Lin,Liang-Kong.ThefirstarchaicHomofromTaiwan.NatureCommunications.2015年1月27日,6(6037)[2021年12月13日].PMC 4316746 .doi:10.1038/ncomms703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7月22日). 引文格式1維護:PMC格式(link)
^何顯榮、林勝義.〈台灣與環太平洋地區原住民相關性的研究〉.《飛碟探索季刊》: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台灣血液之母林媽利一滴血幫你找祖先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2-23.,聯合新聞網,2011.11.15
^閩客族群85%有原住民血統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0-14.,自由時報,2007年11月18日
^神秘矮黑人流傳原住民部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台灣新聞週刊,2004/07/26
^前進南排灣傳說中的矮黑人遺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公視新聞,2004/7/24
^Kwang-chihChang.Fengpitou,Tapenkeng,andthePrehistoryofTaiwan.TheYalePeabodyMuseum.1969.ISBN 0-913516-06-6(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何傳坤.〈淺談舊石器晚期長濱文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臺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李壬癸.1.台灣土著民族的來源.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台北:前衛出版社.2011年1月:46,48.ISBN 978-957-801-660-6.根據張光直(1969)...9000BC起...大量種植稻米的遺跡
^29.029.1鄭建文.〈論台灣史前時代的文化變遷與區域關係-自鵝鑾鼻第二遺址出發的發掘、思考與討論〉.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戴天昭.李明峻,編.台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市:前衛出版.1996:6.ISBN 9578010990.
^31.031.1《原住民民族別認定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中文(臺灣)).
^李壬癸、潘英海.〈平埔族與臺灣歷史研究〉.《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7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台灣歷史教學網:〈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康培德.[2014-11-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周婉窈.〈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pdf).《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市:稻鄉出版):267–293.[2011-06-06].(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3-10-17).
^《大清世宗皇帝實錄》:「台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
」
^魏徵等.《隋書》2010年重印本.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ISBN 978957052499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臺灣省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10月:1.ISBN 7-5031-0391-4(中文(簡體)).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柏楊.《中國人史綱》.同心出版.2005:170[2011-06-06].ISBN 7-80716-121-3(中文(簡體)).
^岩生成一.〈豊臣秀吉の臺灣島招諭計畫書〉.《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臺北州:臺北帝國大學)(日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遠流台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遠流出版.2000年:15.ISBN 978-957-32-4161-4.
^《台灣史101問》,頁109
^《臺灣政治史》,頁62-63
^Chang,Bi-yu.Place,Identity,andNationalImaginationinPost-warTaiwan.Abingdon&NewYork:Routledge.2015:64,n.19.
^陳宗仁.十六世紀末〈馬尼拉手稿〉有關雞籠人與淡水人的描繪及其時代脈絡cemas.臺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 缺少或|url=為空(幫助);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45.045.145.245.3甘為霖.福爾摩莎地誌(PDF).《荷據下的福爾摩莎》.[2021-01-22].(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9-08-17).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如果出版社.2006-10-02.ISBN 9868241626.
^大肚番王傳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李建霖.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大辭典:大肚王國.中華民國教育部、中華民國原民會.[2015-09-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李朝成(中華民國外交部駐印尼代表處副代表),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台灣及印尼原住民所簽條約之國際法意涵[永久失效連結],《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012/6.
^翁佳音,陽明山地區族群變遷與古文書研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6.12
^李嘉祥.〈鄭荷勢力在台灣消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52.052.1陳文川.〈日治時期臺南社會救助事業的軌跡-以臺南慈惠院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53.053.153.2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臺北市:聯經出版.2005.ISBN 9570828803(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黃卓權.〈淺介17世紀的臺灣:以北部地區為例〉-《新竹文獻》.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葉春榮.《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1.ISBN 978986027008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吳立宣.〈承繼還是變革?:荷鄭時期臺灣島統治策略與財稅制度的演化過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李光復.〈台灣黃牛來源與種原保存工作通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五十週年所慶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58.0058.0158.0258.0358.0458.0558.0658.0758.0858.0958.10陳正茂.《台灣經濟史》.臺北市:新文京出版.2010.ISBN 978986236297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洪醒漢.〈軍事重『地』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形塑及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60.060.1賴永祥.〈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臺灣文獻》(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1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珮瑩.〈臺南孔廟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1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62.062.162.2宋貴龍.〈鄭氏王朝及其對台灣的統治〉.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蘇軍瑋.〈歷史的兩岸關係:清朝與明鄭談判研析〉(PDF).展望與探索(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2007,5(11)[2019-03-0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21-02-11)(中文(臺灣)).
^周雪玉.〈施琅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7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65.065.165.265.3施雅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新北市:遠足文化.2003.ISBN 986763012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石弘毅.〈清代康熙年間治臺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王泰升.《追尋台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臺北市:五南.2006:13.ISBN 957114174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黃昭堂.廖為智譯,編.《台灣民主國研究》.臺北市:前衛出版.2006: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69.069.1蔡義南.〈沈葆楨閩撫駐臺政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王世慶.〈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6:107–15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9.ISBN 986778784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8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市:玉山社).1996:157–21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杜建德.〈清末臺灣的樟腦事業〉.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201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蘇芳玉.〈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200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78.078.1林龍江.〈清代臺美關係與臺灣民族精神之成長〉.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199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呈蓉.《牡丹社事件的真相》.臺北市:博揚文化.2006年.ISBN 957046376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君成.〈十九世紀中國的禦侮戰爭-以中法戰爭臺灣戰役(1883-1885)為論述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20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楊慶平.〈清末台灣的「開山撫番」戰爭〉.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9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史威廉、王世慶〈劉璈事蹟〉,《台北文獻》33,民64.09
^《臺灣通史》卷三十三,頁869
^蘇同炳《劉璈傳》(南投:省文獻會,1996)
^顧瑞鈴.〈劉銘傳新政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縣:銘傳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86.086.1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臺北市:南天書局.2014.ISBN 9789574316441.
^動畫導演棄高薪「漫話」台灣史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9-06.,自由時報,2012-7-15
^1895年的臺北城─從平靜到烽火(PDF).[2015-09-29].(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5-09-30).
^乙未(1895年)臺灣攻防戰吳密察教授.[2015-09-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30).
^吳文星,紳商在日軍進臺北城時的角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灣學通訊》,國立臺灣圖書館,2013/11
^吳密察,乙未(1895年)臺灣攻防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
^說台奸太沉重!?辜寬敏談父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VBS,2005/01/10
^Chang,Lung-chih.The1895TaiwanRepublic:ACentennialReassessment.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NorthAmericaTaiwanStudiesConference(NewHaven,Conn).1995:7(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Long,Simen.Taiwan:China'sLastFrontier.NewYork:St.Martin'sPress.1991:p.26[2011-07-09](英語). 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link)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中文修訂版.東京:臺灣青年社.1979.ISBN 9789578018570.
^蔡素貞.〈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余重信.〈日治時期六三法制對台灣法治政治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3(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98.098.198.298.3謝宗倫.〈日治時期後藤新平現代化政策之研究-以『生物學原理』為中心〉.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吳秉聰.〈日治初期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理蕃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張煦華.〈殖民城市經營之現代性與民族性之相關性研究——以日治時期台北市區改正計畫之理念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2003(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吳玥瑜.〈日據時期臺灣同化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199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振中.〈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研究-同化教育政策之批判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2006,16:109–12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陳鴻圖.《臺灣水利史》.臺北市:五南.2009.ISBN 978957115772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柯志明、陳兆勇.〈米糖相剋:耕地爭奪或利益的衝突〉.臺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論文(臺北市:臺灣社會學會).200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日台交流歷史研究者交流事業報告書(臺北市:財團法人交流協會).200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顏欣怡.〈青年蔡培火的身分論述——日本大正思潮下的台灣意識〉.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20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市: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ISBN 978957596013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2008.ISBN 978957115152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杜劍鋒.〈東亞視野下的褔爾摩沙——臺灣認同的源起與變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1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曾郁明.〈巨變與衝擊:論社會主義思潮對台灣左翼運動的影響(以1920~1937年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12.0112.1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島嶼新書.臺北市:衛城出版.2013.ISBN 7106502952.
^廖子翔.〈1930年發生於霧社的事件之空間與族群脈絡〉.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200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14.0114.1114.2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9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徐若書.〈皇民化運動之研究-以對台灣文化之影響為中心〉.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200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鹽野谷幸子.〈日治時期台灣初級日語教育實況〉.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9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蔡蕙頻.〈日治時期臺灣的宗教發展與尊皇思想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09,40:119–14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18.0118.1118.2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張靜宜.〈台灣拓殖株式會社與日本軍國主義〉.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3(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綜合報導.訪不訪美別吵了!你知道美國曾想佔領台灣?.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06-25[2015-09-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中文(繁體)).
^121.0121.1鍾堅.《台灣航空決戰》.臺北市:麥田出版.1986.ISBN 957708368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薛化元.〈從歷史文獻看台灣國際的定位問題〉.台灣國際地位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台灣國際地位研討會).2009[2011-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中文(臺灣)).
^論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軍事佔領體制」與其問題,蘇瑤崇,《臺灣文獻》第60卷第2期,2009-09
^終戰後臺灣軍事佔領接收的籌備準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楊護源,高雄師大學報第三十七期,2014
^FarEast(FormosaandthePescadores).Hansard(U.K.Parliament).1955-05-04,540(cc1870–4)[2015-07-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ThesovereigntywasJapaneseuntil1952.TheJapaneseTreatycameintoforce,andatthattimeFormosawasbeingadministeredbytheChineseNationalists,towhomitwasentrustedin1945,asamilitaryoccupation.
^蘇瑤崇.〈戰後殖民體制變革的虛與實——論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制度變革〉.台灣民主政治的興起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投縣:臺灣省諮議會).20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吳君麗.〈陳儀與台灣光復初期的政局——從光復接收到二二八事件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28.0128.1陳翠蓮.〈二二八事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29.0129.1129.2蘇慶軒.〈國家建制與白色恐怖:五○年代初期臺灣政治案件形成之原因〉.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盧文吉.〈台灣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在政經發展中的定位〉.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東吳大學).199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桶法.政府機關遷臺的問題(PDF).國史館.(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09-18).
^MauriceIsserman.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陳昱澍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p.30-31.ISBN978-7-80170-437-5
^HarryS.Truman.TrumanLibrary-ThePresident'sNewsConference.TheHarryS.TrumanLibraryandMuseum.1950年1月5日[2015年8月1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23日). (英文)
^JamesMarlow.U.S.FormosaPolicyLikeHop-Scotch.SaratosaJournal.1955年4月29日. (英文)
^JohnPike.FirstTaiwanStraitCrisisQuemoyandMatsuIslands.GlobalSecurity.org.[2015-08-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英文)
^NationalSecurityCouncil48/2ThePositionoftheUnitedStateswithRespecttoAsia(PDF).1949年12月30日. [失效連結](英文)
^JamesL.Stokesbury.AShortHistoryoftheKoreanWar.HarperCollins.2009-10-27:35[2015-08-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英文)
^StatementbythePresidentontheSituationinKorea.PublicPapersofthePresidentsoftheUnitedStates,HarryS.Truman,1945-1953.HarryS.TrumanLibraryandMuseum.1950-06-27[2013-02-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英文)
^洪志良.〈從中共軍事戰略之演變論台海安全〉.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20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ØysteinTunsjø.USTaiwanPolicy:ConstructingtheTriangle.Routledge.2008-02-19:34–36.ISBN 978-1-134-05632-3.
^HarryS.Truman.StatementbythePresidentontheSituationinKorea.HarryS.TrumanLibraryandMuseum.1950-06-27[2015-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8)(英語).
^李昌麟.〈台灣地方自治體制興革之研究〉.台灣議政史料研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投縣:臺灣省諮議會).200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任育德.〈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9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2000,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冊)(下冊)。
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見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1),頁279-304。
台北:自立晚報。
^曾茂德,2005,從闡釋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試窺廖文毅時代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見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頁203-12。
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儀深,《蘇東啟政治案件專輯》,《口述歷史》,期10(2000年12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建榮,革命先行者史明:(上):穿越中國紅色浪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下):回歸祖國台灣跨越時空四百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想想,2012年11月8日
^李敏勇,孤獨但巨大的形象-左翼、台灣民族主義旗手、革命家、流亡者史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想想,2012年11月8日
^李敏勇,《革命的夢,流亡的風景》—四部曲—為獻給史明的舞作試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想想,2012年11月8日
^彭明敏,1984,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謝聰敏:面對鴿派的獨裁者自救運動三十年感言.[2014-11-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口述歷史期刊:第十一期(泰源監獄事件專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泰源事件:台灣革命《火種》/番仔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前衛出版社,2007年12月12日
^林樹枝,《火種:泰源監獄革命演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前衛出版社,2011年07月1日
^156.0156.1邱騰緯.〈蔣經國人格特質與臺灣政治發展(1972-198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賴叡泰.〈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研究-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余至美.〈威權轉型後台灣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87-2002〉.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暨南國際大學).200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丹尼·羅伊.《台灣政治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ISBN 957051844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若林正丈.洪郁如、陳培豐、李承機、薛化元,編.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2014-11-22].ISBN 978-986-350-003-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0).
^張佑宗.〈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臺北市:東吳大學).2006,22:121–15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新輝.修憲國民黨版國大定位任務型.《聯合報》.2000-04-08[2011-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7)(中文(臺灣)).
^何明修,如何理解太陽花學生運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4-05-20
^164.0164.1164.2羅智強.〈中華民國(或台灣)國際法地位爭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0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65.0165.1渡邊耕治.〈二戰後初期日本對華政策之形成1945~1952〉.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0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曾國勳.〈兩岸關係之間的日本因素(1945-2000)〉.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200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孫國順.〈我國軍事戰略計畫作為轉變之研究─以1992~2009年國防報告書為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20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初國華.〈不對稱權力結構下的兩岸談判:辜汪會談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馬英九新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台灣蘋果日報.2008-01-16[2016-07-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邴守誠.〈台灣與中國恢復制度化協商之研究-以第一次「江陳會談」為例〉.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200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顏亞慧.〈台灣與中國關係定位政策及其制度化發展-歷史制度主義之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家仰.〈和平發展時期的台灣與中國關係-以民主和平論初探〉.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東吳大學).20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朱俊豪.〈從我國的中國大陸政策比較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期之國家利益觀〉.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200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劉性仁.〈中國對台灣政策之走向分析::以《反分裂國家法》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0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BBC中文部駐台北特約記者楊孟瑜.326十路大隊會師群眾難估算.BBC.2005-03-26[2014-1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2015-07-01~2015-07-05)統計圖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林君成.〈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始末之研究〉.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199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林瀚城.〈1971年以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之研究——兼論加拿大立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蘇國勤.〈美國對華外交政策-析論中美斷交經緯(1977~1980)〉.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88(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蕭琇安.〈國際法「禁止使用武力原則」與台中關係〉.《中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李佩玲.〈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之策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陳明邦.〈台灣的土地改革與社會改革(1949-1953):史坦恩社會理論的對照〉.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2010(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龍仕璋.〈台灣光復初期經濟發展之鑽石理論分析〉.台灣議政史料研究發展研討會論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00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陳玫錦.〈高雄與楠梓加工出口區產業轉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85.0185.1185.2185.3何憶如等.《台灣教育史》.高雄市:麗文文化.2009.ISBN 978957748328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劉嘉韻.十二年國教全教會建議2011年實施.中央社.2007-04-17[2011-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中文(臺灣)).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臺北市:玉山社.ISBN 9578246269(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188.0188.1188.2于宗先、王金利.《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2009.ISBN 9789570833775(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國人平均壽命攀高…男75.96歲,女82.47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2014-09-05
^內政統計月報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10-26.,內政部統計處
^認識消基會.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011-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中文(臺灣)).
^192.0192.1王金壽等.《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臺北市:群學出版.2011.ISBN 9789866525407(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何藹若.〈就目的論台灣婦女人權運動特質的蛻變(1949-2000)〉.《復興崗學報》(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2004:207–23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張娟芬、許佑生.《揚起彩虹旗》.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2:259–262.ISBN 986802486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許雅惠.〈探討我國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現況與問題〉.《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0.2006[2011-06-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中文(臺灣)).
^蔡瑋.〈學者觀點〉.《聯合報》.1996-04-23(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抗戰70週年國民黨舉辦紀念文物特展.大紀元.2007-07-06[2011-06-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中文(臺灣)).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10.ISBN 9789577089359.
^劉益昌等.《台灣美術史綱》.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9.ISBN 978986703472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市:五南.2009.ISBN 9789571134086(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黃建業.《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ISBN 9860011141(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202.0202.1王天濱.《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市:亞太圖書.2002.ISBN 9578264992(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市:亞太圖書.2003.ISBN 9867809084(中文(臺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媒體調查手機看新聞 《蘋果》奪第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台灣),2014年07月21日
^〈2014媒體風雲排行榜〉世新調查:《自由》閱報率最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2014年07月22日
延伸閱讀編輯
陳碧笙,1993,台灣人民歷史。
台北:人間出版社。
戴國煇,1999,台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
台北:南天。
郭廷以,1954,台灣史事概說。
台北:正中書局。
李稚甫,1955,台灣人民革命鬥爭簡史。
中國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
連橫,1920,台灣通史。
台北:台灣通史社。
林衡道編,1988,台灣史。
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翁佳音等,1992,台灣通史類著作解題與分析。
台北:業強。
吳密察,1980,唐山過台灣的故事:台灣通史。
台北:時報文化。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
高雄:第一出版社。
楊新一,2000,爭台灣的主權:過去現在未來。
台北:胡氏圖書。
元建邦,1990,台灣史略。
香港:中流出版社。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
台北:前衛。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
台北:前衛。
Corcuff,Stephane.eds.2002.MemoriesoftheFuture:NationalIdentityIssuesandtheSearchforaNewTaiwan.Armonk,N.Y.:M.E.Sharpe.
Davidson,JamesW.1988.TheIslandofFormosa:PastandPresent.Taipei:SouthernMaterialsCenter,Inc.
Gordon,LeonardH.D.eds.1970.Taiwan:StudiesinChineseHistor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
Knapp,RonaldG.eds.1980.China'sIslandFrontier:StudiesintheHistoricalGeographyofTaiwan.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
Long,Simen.1991.Taiwan:China'sLastFrontier.NewYork:St.Martin'sPress.
Roy,Denny.2003.Taiwan:APoliticalHistory.Ithaca,N.Y.:CornellUniversityPress.
Rubinstein,MurrayA.eds.1999.Taiwan:ANewHistory.Armonk,N.Y.:M.E.Sharpe.
Sih,PaulK.T.eds.1973.TaiwaninModernTimes.NewYork:St.John'sUniversityPress.
Su,Bing.1986.Taiwan's400YearHistory:TheOriginsandContinuingDevelopmentoftheTaiwaneseSocietyandPeople.translatedbyKuo-tsiTai.Washington,D.C.:TaiwaneseCulturalGrassrootsAssociation.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學:台灣歷史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臺灣歷史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臺灣歷史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東番記
裨海紀遊
臺海使槎錄
東瀛識略
臺灣縣志
臺灣通志
臺灣府志
臺灣通史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臺灣文獻叢刊和臺灣方志逐字索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臺灣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TimeMappingTaiw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YouTube
【Lomo好時光】美國大兵以相機記錄1957年台灣,半世紀前台灣容貌感動回顧!,資料來源:*1957-58Taiwan-TomJones-Picasa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歷史&oldid=73991882」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歷史年表- 维基百科
這是和臺灣歷史有關的年表。 台灣歷史簡表:. 時期, 時代. 台灣史前時期, 1624年以前.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1624年-1662年. 大肚王國 ?(但1638年已成立,參見 ...
- 2台灣舊地名
台北,顧名思義是在台灣的北部,它是由「台灣」「北部」所組合而來的。 瑞芳, 瑞芳舊稱「坩仔賴」,此處以前是基隆往宜蘭的交通要道,曾有陳 ...
- 3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 4古早的台灣 - 博客來
書名:古早的台灣,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2940433,頁數:212,出版社:玉山社,作者:杜福安,出版日期:2013/01/25,類別:人文社科.
- 5100 古台灣ideas
2019-3-7 - Explore Gina Shih Chen's board "古台灣"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