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現代化對臺灣新編京劇表演藝術之影響---以國光劇團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期望從對劇場形貌與觀念的改變開始,針對臺灣京劇為主,敘述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影響。

... 與結合臺灣提出的戲曲整體劇場理論後,論述新編京劇演出中,屬於舞台美術範圍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7/2315:2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紀家琳研究生(外文):ChiChia-Lin論文名稱:劇場現代化對臺灣新編京劇表演藝術之影響---以國光劇團為例論文名稱(外文):InfluencesofTheatreModernizationonthePerformanceArtofTaiwan''sNewlyAdaptedChineseOpera"AStudyofExamplesfromtheNationalKuo-KuangChineseOperaCompany指導教授:朱芳慧指導教授(外文):Fan-HueiChu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系所名稱:戲劇研究所學門:藝術學門學類:戲劇舞蹈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3畢業學年度:91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46中文關鍵詞:劇場、京劇、總體劇場、舞台美術、舞台技術外文關鍵詞:Thtatre、ChineseOpera、TotalTheatre、StageArt、StageTechnology相關次數: 被引用:18點閱:2263評分:下載:365書目收藏:15 摘要本論文中,首先對劇場現代化釋義,訂出「使用現代化劇場,又表現出劇場演出中的理念、觀念、設備、制度與傳統戲比較後,有莫大不同的改變者」為劇場現代化所探討的範圍。

期望從對劇場形貌與觀念的改變開始,針對臺灣京劇為主,敘述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影響。

當中所受影響最深也表現最明顯的,在臺灣當代以四九年兩岸分開後,從七0年代就開始的京劇新編戲或新創戲為最,當中又以國立國光劇團標榜的「本土化」新編京劇,在實際演出表演時更可以明白感受到與傳統表現的不同。

因此在文中實際舉例時,均盡量以該劇團演出為例說明。

表現不同的成因。

在形貌上的影響,從回顧中國歷代劇場形式至近代西方鏡框式舞台,統一臺灣的劇場舞台形式為始,論述西方劇場建築與舞台觀念對京劇表演在二次西潮期間所造成之影響。

觀念上的改變,則提出當代應是因為西方總體劇場理論的發揚,與結合臺灣提出的戲曲整體劇場理論後,論述新編京劇演出中,屬於舞台美術範圍的佈景設計、燈光設計與劇場技術的技術設備三方面,表現出對表演之影響;以及戲曲導演職能的建立,在演出舞台上從視覺與聽覺改革角度,敘述總體劇場觀念全面性影響京劇表演的形式與方法。

文中同時也提出建議、改善與融合的態度,以期能對集中國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表演藝術,在往後不論新編或傳統的演出上能夠有所助益。

AbstractThispaperfirstdefinestheterm‘theatremodernization’,andthenconstructsthescopeof‘significantchangestothetraditionaltheatreincomparisontotheuseofmoderntheatretomanifesttheconcepts,notions,facilities,andsystemsofthemoderntheatre’fordiscussion.TheobjectiveofthispaperwastoprobetheeffectofchangesintheatreappearanceandconceptsontheChineseOperainTaiwan.ThemostinfluentialandevidenteffectswerefoundinnewChineseOperascriptswrittenorcreatedsince1970s,namelythe‘localized’ChineseOperaperformedbyNationalKuoKuangTroupe.SinceitsperformancewasdistinctivefromthetraditionalChineseOpera,itwaspresentedasthecasestudyinthispaper.ThegroundsofthetheatreappearancecouldbetracedbacktothestylesofChinesetheatresinthepasttotheframe-likestageintheWesterntheatre.ThispaperbeginswithdiscussionoveruniformTaiwantheatrestyle,andexpoundstheeffectsofWesterntheatrearchitectureandstageconceptonChineseOperaperformance.Thispaperdiscussedthestagedesign,lighting,andstagetechnologyoftheChineseOperaperformancebasedontheincorporationofWesterntotaltheatreconceptandChineseDramatotaltheatreconceptproposedinTaiwanese,thecultivationofChinesedramadirector’scapability,therevolutionaryangleofvisualansoundeffect,andtheoveralleffectofthetotaltheatreconceptonthestyleandperformanceoftheChineseOpera.Thispaperalsoproposessuggestions,improvements,andintegrationtoupliftthescriptandperformanceoftheChineseOperathatistheessenceoftheChinesedrama.Keywords:Theatre,ChineseOpera,TotalTheatre,StageArt,StageTechnology. 目錄第一章………………………………………………………………………1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劇場現代化釋義與研究範圍……………………………..4第三節研究目的………………………………...…………………..7第四節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10第五節文獻探討………….…………………………………….…12第二章…………………………………………………………………….16中國劇場與戲曲舞台之歷史回顧……………………………………...16第一節戲曲源流「四小戲」與劇場體制之關係…………..19一、山鬼………………………………….……….……..20二、東海黃公…………………………………………….21三、踏謠娘……………………………………..………..23四、參軍戲……………………………………….……..24第二節「大戲」演出場所的歷代變遷………………………..26一、宋元時期的舞台體制………..……………..……..26(一)勾欄、瓦舍…………………………….………29(二)神廟戲臺………………….…………………..32二、明清時期的舞台體制……………………….…….34(一)明代的舞台形式………….……………..…..341.宮廷演劇……………………..………………352.勾欄、廣場演劇……………………..…………363.客店、酒館與家宅演劇………….……………38(二)清代的演劇場所…………….………….……421.酒樓…………………………………………….432.茶園……………………………….……...…….443.祠堂戲臺……………………………………….474.會館戲臺………………………………..……..485.宮廷戲臺……………………………….……...50第三節近代以後舞台形式統一………………………………….52第三章……………………………………………………………………...59臺灣當代劇場觀念、形式對京劇之影響與關係……………..……….59第一節當代京劇與總體劇場之歷史成因……………..……….60第二節總體劇場之釋義與臺灣整體劇場之關係…….………..65一、西方總體劇場之釋義………………………………...66二、臺灣戲曲中整體劇場之影響……………………...…69第三節傳統京劇舞台表演藝術與創新後之觀念…………...…71第四節劇場形制對京劇演出之影響…………………………….73第四章…………………………………………………………………….80臺灣新編京劇演出所受之影響與探討…………………..…..………..80第一節舞台美術對表演的影響……………….…………..…….82一、舞台美術之涵蓋範圍…….….….……….………..82二、佈景設計與舞台設備之影響…..………………...83(一)舞台設計影響表演之實例………………….84(二)新式舞台技術影響表演之實例…..……….87(三)大型平台對演出表演之影響……...…….…91(四)解決舞台美術的關鍵……………………….95(五)當代舞台美術的融合與創新態度………97三、新興的燈光設計與設備…………..………………99(一)定點燈的影響………………………………101(二)氾濫的追蹤燈與側燈的影響……………..104第二節技術設備的影響…………………………………......111一、探討主題………………………………….……….111二、參訪資料整理…………………………..…..…….113三、大陸戲曲演員所受之影響……………………..115第五章……………………………………………………………………117結論………………………………………………………………………..117參考書目與資料…………………………………………………….…..121一、中文書目…………………………………………………….121二、中文期刊及論文…………………………………………..125三、影音資料……………………………………………....…….127四、網路資料……………………………………………..…….129五、其他資料……………………………………………….…....129附錄一……………………………………………………………….….130附錄二…………………………………………………………………...133附錄三…………………………………………………………………….134附錄四…………………………………………………………………….138附錄五…………………………………………………………………….139附錄六…………………………………………………………………….141附錄七…………………………………………………………………....143附錄八…………………………………………………………………….144附錄九…………………………………………………………………….145圖片目錄【圖2-1-1】希臘現存最好依山坡建築的兩個劇場….……………….21【圖2-1-2】「百戲雜技廣場獻藝情景」山東省微山縣出土漢化石像……………..………………………………..…………….…….….22【圖2-1-3】「家室廳堂演出」敦煌莫高窟445窟唐代《彌勒變》壁畫局部…………..……………………………………………………….26【圖2-2-1】「守舊」梅蘭芳演出時所用之守舊、桌圍椅披、砌末…....31【圖2-2-2】「幕幔、神幀」明應王殿水神廟元人演戲壁畫……..….…31【圖2-2-3】「神廟戲臺觀眾的看戲情形」……..……………………..32【圖2-2-4】「兩側短折的音響效果」山西臨汾市魏村牛王廟元代戲臺……………………………………………………………………….33【圖2-2-5】「藻井」……….……..…………………………………………34【圖2-2-6】「宮廷演劇圖」,明楊定見原刻本「水滸四傳全書」插圖…………………………………………………………………………35【圖2-2-7】「明代戲棚形式」,「南中繁會圖」……..……………….…..36【圖2-2-8】「明代通衢戲棚演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37【圖2-2-9】圖2-2-8戲臺部分的局部放大…………………………….37【圖2-2-10】「水戲臺」清順治刊本「比目魚」傳奇刊本……………..38【圖2-2-11】「妓院氍毹演出」,「貓兒戲」……………………….……39【圖2-2-12】「家宅演劇」,「西門慶觀戲動深悲」,金瓶梅詞話六十三回……………………………………………………………….…..…39【圖2-2-13】「明代台口中央凸出式採光戲臺」,山西太古縣陽邑信寺戲臺…………………………………………………………………...41【圖2-2-14】「八字形攏音壁」,山西介休縣城內后土廟戲臺……….42【圖2-2-15】「埋置音缸及青石鏤空音穴擴聲」,山西翼城縣樊店村關帝廟戲臺……………………………………………………………..42【圖2-2-16】「酒樓」,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無量寺公中正倉正廳古畫《月明樓》………………………………………………………….….44【圖2-2-17】「鐵桿上(軸棍)演出武戲」,吳友如《申江勝景圖》中《華人戲園》……………………………………………………………46【圖2-2-18】「北京茶園圖」…………………………………………..….46【圖2-2-19】「祠堂戲臺」,天津市李氏家祠戲臺……………………...48【圖2-2-20】「戶外會館戲樓」,蘇州市全晉會館戲樓………………..49【圖2-2-21】「天津廣東會館戲樓」…………………………………..….50【圖2-2-22】「清代宮廷戲台」立面圖…………………………………51【圖2-3-1】「上海新舞臺舞台形制」……………………………….……53【圖2-3-2】「臺灣新舞臺劇場西式鏡框式舞台」……………………...57【圖4-1-1】《閻羅夢》演出所用的室內真實場景……………………..84【圖4-1-2】《閻羅夢》演出中演員從室內踏出室外的場面………….85【圖4-1-3】《未央天》馬義在亂葬崗內奔跑情景……………………..87【圖4-1-4】演員隨著燈光暗場站在軌道平台上被推走……………89【圖4-1-5】《閻羅夢》演出中閻王座位向前推移情景………………..89【圖4-1-6】《媽祖》觀音大士於後方以軌道平台出場情景………….90【圖4-1-7】《媽祖》演出所用的大型平台…….………………..………91【圖4-1-8】新編歷史劇《大將春秋》演出所用的大型平台………….91【圖4-1-9】《廖添丁》演出所使用的大型不規則平台………………..92【圖4-1-10】《牛郎織女天狼星》〈雲霄寶殿〉……………………...…..94【圖4-1-11】《牛郎織女天狼星》〈田園人間〉………………………….94【圖4-1-12】《牛郎織女天狼星》〈桃花源〉……………………………..95【圖4-1-13】《天長地久釵鈿情》〈踏苗〉的開場情景……………....102【圖4-1-14】《天長地久釵鈿情》在歌舞場面使用追蹤燈情景…….106【圖4-1-15】《媽祖》演出演員在身段動作時追蹤燈投射不當情景.106圖片資料來源【圖2-1-1】:邁可.比林頓(MichaelBillington)等編著,《表演藝術》(PERFORMINGARTS),蔡美玲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8月),頁22。

【圖2-1-2】: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西元1997年5月),附圖頁15。

【圖2-1-3】: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17。

【圖2-2-1】:趙英勉主編,《戲曲舞臺設計》,(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西元2000年),圖片頁2。

【圖2-2-2】: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5),頁15。

【圖2-2-3】: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41。

【圖2-2-4】: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90年),頁55。

【圖2-2-5】: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5。

【圖2-2-6】: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23。

【圖2-2-7】: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13。

【圖2-2-8】: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14。

【圖2-2-9】: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35。

【圖2-2-10】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34。

【圖2-2-11】: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37。

【圖2-2-12】: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頁39。

【圖2-2-13】: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頁63。

【圖2-2-14】: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頁63。

【圖2-2-15】: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頁63。

【圖2-2-16】: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25。

【圖2-2-17】: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60。

【圖2-2-18】: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27。

【圖2-2-19】: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頁67。

【圖2-2-20】: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頁67。

【圖2-2-21】: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頁68。

【圖2-2-22】: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附圖頁45。

【圖2-3-1】: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0年3月),頁18。

【圖2-3-2】:現場拍攝。

【圖4-1-1】: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2】: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3】: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4】: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5】: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6】: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7】: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8】: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9】: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10】:藍俊鵬先生提供。

【圖4-1-11】:藍俊鵬先生提供。

【圖4-1-12】:藍俊鵬先生提供。

【圖4-1-13】: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14】: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圖4-1-15】:國立國光劇團發行光碟片。

參考書目與資料一、中文書目(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王安祈。

《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5。

王安祈。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台北:理仁書局,民國85年10月。

王安祈。

《當代戲曲》。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西元2002年,9月。

布羅凱特著。

《世界戲劇藝術欣賞》。

胡耀恆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西元1999再版。

朱俐總編輯。

《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當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民國91年12月。

朱之祥。

《戲曲多元化發展的探討》。

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89年7月。

余漢東編著。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

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仲明‧譚秀英。

《百年家族-梅蘭芳》。

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0年5月。

杜定宇編。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西元1992年3月。

林若鋙。

《舞台設計研究》。

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民國51年4月。

阿甲。

《戲曲表演規律再探》。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11月。

邱坤良、詹惠登主編。

台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戲劇空間概說》。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7年6月。

邱坤良主編。

臺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導演手冊》。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7年6月。

邱坤良施舜晟主編。

臺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技術指導概說》。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7年6月。

邱坤良主編。

臺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臺灣戲劇發展概說》。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7年6月。

邱坤良詹惠登主編。

臺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舞台監督手冊》,導言。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7年6月。

胡妙勝。

《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舞台設計論集》。

北京:知識出版社,1985年12月。

徐亞湘。

《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

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西元2000年3月。

馬森。

《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

台北:書林出版社,民國83年10月。

教育部重編國語編輯委員會編輯。

《國語辭典》,第四冊。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4年8月。

許祥麟、陳廣訓編著。

《大綜合舞台藝術的奧秘》。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元1998年4月。

陳先祥。

《戲曲表導演淺談》。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西元1982年6月。

梅蘭芳述‧許姬傳記。

《舞台生涯》上。

台北:里仁書局,民國68年12月。

陳坤龍。

《電視燈光世界》。

台北: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5年10月。

張庚、蓋叫天著。

《戲曲美學論文集》。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張庚、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上冊。

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7年6月。

張庚、郭漢城。

《中國戲曲通史》下冊。

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7年6月。

曾永義總編輯。

《2002年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國92年1月。

曾永義。

《戲曲源流新論》。

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9年4月。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

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0年11月。

黃在敏。

《戲曲導演藝術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西元1990年10月。

黃克保。

《戲曲表演研究》。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西元1994年4月。

趙英勉主編。

《戲曲舞臺設計》。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西元2000年9月。

廖奔。

《中國古代劇場史》。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西元1997年5月。

愛德華‧歌登‧克雷(EdwardGordonCraig)。

《論劇場藝術》,李醒譯,初版。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6年。

劉慧芬。

《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90年4月。

邁可.比林頓(MichaelBillington)等編著。

《表演藝術》(PERFORMINGARTS)。

蔡美玲譯。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8月。

韓幼德。

《戲曲表演美學探索》。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6年2月。

聶光炎。

《舞台技術》。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1年8月。

二、中文期刊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牛川海。

〈中國傳統舞台之性格〉,《復興劇藝學刊》第2期。

民81年10月。

白志煌。

〈台灣當代劇場技術人員組織與培訓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民國92年1月。

朱之祥。

〈從藝術創作的原理探索當代戲曲發展的方向〉,《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當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民國91年12月。

李慧珍。

〈百無禁【技】〉,《表演藝術雜誌》,第八十三期,西元1999年11月。

沈堯。

〈戲曲結構的美學特徵〉,《戲曲美學論文集》。

張更、蓋叫天著。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周靜家。

〈儀式+戲劇=儀式劇?:論科際整合中的迷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七期,民國89年6月。

林顯源。

〈傳統戲曲在台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張庚。

〈漫談戲曲的表演體系問題〉,《戲曲美學論文集》。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曾永義。

〈戲曲研究的一些心得〉,2002年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國92年1月。

曾永義。

〈戲曲民演員研究〉課程講義。

中國文化大學,91學年上學期。

曾永義。

〈中國戲曲專題〉課程講義。

中國文化大學,91學年下學期。

黃千凌。

〈當代臺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1)〉。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聶光炎。

〈舞台設計的新思考、新經驗〉,《表演藝術》,第四十二期,1996年4月。

劉先昌。

〈論軍中劇隊在台灣京劇史上的影響-以陸光劇隊為析論範圍〉。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三、影音資料(依受訪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一)訪問資料丁揚士。

(紀家琳訪問關於個人演出對小蜜蜂使用之觀感口述記錄)。

民國92年4月17日。

朱陸豪。

(紀家琳訪問關於戲曲演出《廖添丁》的舞台問題)。

民國92年3月12日。

朱陸豪。

(紀家琳訪問關於演出時演員對追光燈的問題)。

民國92年3月19日。

李寶春,〈紀家琳訪問有關傳統戲演員於茶樓演出時聲音傳遞之問題〉。

中華民國91年5月6日。

李寶春。

(紀家琳訪問關於戲曲舞台上舞美的影響問題)。

民國92年5月28日。

李寶春。

(紀家琳訪問關於戲曲演出的舞台美術問題)。

民國92年5月29日。

盧錦榮。

(紀家琳訪問關於小蜜蜂接收問題)。

民國92年4月27日。

藍俊鵬。

(紀家琳訪問關於戲曲演出《牛郎織女天狼星》的舞台設計問題)。

民國92年5月2日。

藍俊鵬。

(紀家琳訪為關於追蹤燈及戲曲燈光設計的問題)。

民國92年5月9日。

藍俊鵬。

(紀家琳訪問關於舞台監督的問題)。

民國92年5月10日。

(二)錄影帶《美女涅盤記》,台北:國立復興國劇團。

《潘金蓮》,台北:國立復興國劇團。

《阿Q正傳》,台北:國立復興國劇團。

《徐九經升官記》,台北:國立復興國劇團。

《法門眾生相》,台北:國立復興國劇團。

《鳳凰蛋》,台北:河洛歌仔戲團。

《天鵝宴》,台北:河洛歌仔戲團。

《紅燈記》,北京:中國京劇院。

《鞦韆架》、《紅樓夢》,安徽:黃梅戲劇院。

《畫龍點睛》、《宰相劉羅鍋》頭本、二本、《穆桂英掛帥》,北京:北京京劇院。

《胭脂盒》,南京:南京京劇院。

《茶館》,北京:北京曲劇團。

《曹操與楊修》,上海:上海京劇院。

(三)光碟片《大將春秋》,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釵頭鳳》,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天長地久釵鈿情》,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媽祖》,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鄭成功與臺灣》,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廖添丁》,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牛郎織女天狼星》,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未央天》,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閻羅夢》,台北:國立國光劇團。

四、網路資料國立國光劇團網站:http://www.kk.gov.tw/新舞臺網站:http://www.novelhall.org.tw/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文活動、展演場地統計資料及相關研究〉,網址:http://www4.cca.gov.tw/artsquery/。

五、其他資料:國立國光劇團《大將春秋》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天長地久釵鈿情》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媽祖》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廖添丁》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鄭成功與臺灣》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牛郎織女天狼星》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未央天》演出節目單。

國立國光劇團《閻羅夢》演出節目單。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九0年代台灣地區現代劇場歌仔戲研究 2. 當代台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1﹚ 3. 傳統戲曲在台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 4. 論軍中劇隊在台灣京劇史上的影響--以陸光國劇隊為析論範圍 5. 高雄市歌仔戲劇團生態與經營管理之研究 6. 台灣廖添丁劇場研究 7. 台灣當代劇場技術人員組織與培訓之研究 8. 戒嚴時期台灣劇場空間研究 9. 中國傳統合院式戲臺建築聲學環境之研究 10. 論王安祈與臺灣京劇發展 11. 京劇與歌仔戲《孔雀膽》之比較探究 12. 臺灣歌仔戲小生黃香蓮表演藝術研究 13. 《快雪時晴》之音樂研究 14. 當代戲曲舞台空間設置繼承與發展-以1980年以後台灣京劇團原創劇目(1980-2008)為例 15. 李小平京劇導演藝術研究   1. 王恭志(2000)。

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

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2. 聶光炎。

〈舞台設計的新思考、新經驗〉,《表演藝術》,第四十二期,1996年4月。

3. 周靜家。

〈儀式+戲劇=儀式劇?:論科際整合中的迷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七期,民國89年6月。

4. 牛川海。

〈中國傳統舞台之性格〉,《復興劇藝學刊》第2期。

民81年10月。

5. 方吉正(1998)。

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

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

6. 邱垂堂(1993)。

兒童音樂訓練教學的探討。

國民教育,33(11,12),15-25。

7. 高強華(1993)。

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

現代教育,8(2),74-89。

8. 郭美女(1998)。

基礎的音樂教育─節奏的教學。

國教之聲,32(1),8-14。

9. 鈕文英(1999)。

自然探索法之理論與方法分析。

高雄師大學報,10,61-83。

10. 歐遠帆(1994)。

從哲學及心理學的觀點分析理想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

國教月刊,41(1、2),23-34。

11. 劉英淑(1996)。

達克羅茲教學法之律動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

研習資訊,13(4),23-29。

12. 顏銘志(1996)。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蘇郁惠(1998)。

藝術教育的新走向-由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之草案談起。

國教世紀,183,17-22。

  1. 國光劇團新編京劇的女性書寫研究 2. 國光劇團二十一世紀初愛情京劇之研究 3. 臺灣新編京劇的主題、敘事技法與舞臺呈現之探討 4. 傳統戲曲在台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 5. 台灣當代新編京劇劇作藝術之研究(1949-2005) 6. 論王安祈與臺灣京劇發展 7. 當代台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1﹚ 8. 國光劇團跨文化京劇的改編與詮釋 9. 從傳統與現代結合中看台灣京劇音樂發展─以國立國光劇團演出製作為例 10. 台灣新編京劇中現代劇場方法運用之研究─以「國立台灣戲專國劇團」為例 11. 從現代小說改編的臺灣京劇研究(1990-2008) 12. 90年代台灣京劇新作及其社會文化意涵研究 13. 臺灣新編京劇之導演制應用──以2015年國光劇團《十八羅漢圖》為個案 14. 臺灣京劇小劇場研究:以國光劇團四部作品為例 15. 李小平京劇導演藝術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