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局限與替代能源 - 大紀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取代石油,這些可再生能源必須轉換為電(以蓄電池的形式)或者氫(通過燃料電池或內燃)來驅動運輸工具。

但是這些技術要想大規模應用還不成熟,以氫燃料 ... 隱藏選單 即時要聞政治焦點綜合中國環境政治社會萬象 國際要聞萬象生態名人財經國內中國國際產業食品生技美容文創綜合轉動台灣兩岸港澳要聞經貿台商地方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基宜花東竹苗彰投雲嘉屏離島科技教育科普天文新知科技要聞副刊消費情報休閒旅遊美味人生品味生活縱橫職場寰宇搜奇教育教育園地家庭教育世界教育動態學習天地文化歷史文化藝海漫遊人物特寫神韻專題藝文活動副刊文學文明探索娛樂影視廣場電影情報體育體壇風雲籃球棒球網球評論觀點名家評論紀元廣場養生健康生活醫療新聞中醫養生 神韻專題 關於我們訂報 購物聯絡我們 廣告服務安心小站 利益台灣數位專題 關於我們 訂報 購物 大紀元網系 聯絡我們 廣告服務 安心小站 利益台灣 數位專題 [email protected] 影音 專題 評論 養生 即時 要聞 loading... 總覽政治焦點綜合 中國 loading... 總覽環境政治社會萬象中國鏡 國際 loading... 總覽要聞萬象生態名人 財經 loading... 總覽國內中國國際 產業 loading... 總覽食品生技美容文創綜合轉動台灣 兩岸 loading... 總覽港澳要聞經貿台商 地方 loading... 總覽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基宜花東竹苗彰投雲嘉屏離島 科技 loading... 總覽教育科普天文新知科技要聞 副刊 loading... 總覽消費情報休閒旅遊美味人生品味生活縱橫職場寰宇搜奇 教育 loading... 總覽教育園地家庭教育世界教育動態學習天地 文化 loading... 總覽歷史文化藝海漫遊人物特寫神韻專題藝文活動副刊文學文明探索 娛樂 loading... 總覽影視廣場電影情報 體育 loading... 總覽體壇風雲籃球棒球網球 神韻專題 首頁 即時要聞中國國際財經產業兩岸地方科技副刊教育文化評論 養生 娛樂 體育 網夯 首頁 專題討論 更新: 2007年07月24日 乙醇生產原料是人類食物──玉米,大規模用乙醇做燃料必然導致汽車和人爭奪「口糧」的問題;用氫來驅動運輸工具是另一種替代石油的方式,但氫的生產目前主要還是來自於天然氣,可行性大打折扣。

圖上為一名墨西哥人抗議玉米漲價,圖下為2007年底特律車展上的BMW氫氣動力車。

(Getty Images)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因而儲量一定是有限的。

世界大多數的石油儲藏是在1960年代發現的,目前最大的石油儲藏位於沙特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07億桶)和伊拉克(1,150億桶),其後為阿聯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至今為止人類已經開採了約0.9兆桶石油,關於地球剩下的石油儲量目前沒有定論,但是作為消耗性能源,遲早是要用盡的。

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計世界的總儲藏量為1.26兆(萬億)桶(1,717億噸),同年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為1.148兆桶(1,566億噸),而《科學》雜誌的估計為3兆桶。

這些石油可以開採多久?以沙特為例,目前每天開採1,037萬桶算,那麼擁有最大儲藏量的沙特石油大約可以開採70年。

較多的估計認為今天的世界儲藏量僅夠用50年。

雖然也有人認為,新油田的發現,使石油的未來並不那麼悲觀。

但是,隨著中國等國家石油消耗量迅速大增,石油的使用壽命依舊存在變數,令人擔憂。

石油開採影響環境生態 石油不僅儲量有限,而且開採費用昂貴。

更重要的是,它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日益暖化。

每能量單位石油釋放的二氧化碳低於煤,但是高於天然氣。

但是作為交通用燃料要減少焚油導致的二氧化碳的釋放尤其棘手。

一般只有大的發電廠才能夠裝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單個車輛無法裝配這樣的裝置。

石油的海上探油和開採會打擾海洋環境。

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

油輪事故後洩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島、西班牙和許多其它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由於這一系列問題,開發石油替代能源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替代能源難以解決問題 雖然目前有可再生能源作為選擇,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導致的環境破壞還有很大爭議。

陽光、風、地熱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無法取代石油作為高能量密度的運輸能源。

要取代石油,這些可再生能源必須轉換為電(以蓄電池的形式)或者氫(通過燃料電池或內燃)來驅動運輸工具。

但是這些技術要想大規模應用還不成熟,以氫燃料為例,運輸、儲藏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氫的生產目前主要來自於天然氣,這就是氫作為可再生能源的牌子大打折扣。

即使以電解水生產氫,也需要消耗電能,那麼這電能從何而來? 另一個方案是使用生物質能產生的液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來驅動運輸工具。

特別是乙醇,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被稱為清潔能源。

但是由於乙醇生產原料是人類食物──玉米,大規模用乙醇做燃料必然導致汽車和人爭奪「口糧」的尷尬問題。

如果用木材製造乙醇,那將大規模破壞森林資源,對環境的影響難以估量。

總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為主要運輸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石油作為塑料生產等日用化工的主要原料的作用就更難以替代。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石油經濟不可能持久。

而無論未來的能源是什麼,這個轉變過程都將給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乃至日常生活方式帶來根本的改變。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