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發展理論@ 這是雙螺旋的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Baron Cohen(1986b)是第一位測試10位自閉症小朋友錯誤信念作業能力(false belief task)的人, ... Baron Cohen採用之前的錯誤信念作業,其實驗組是篩選心智年齡皆. 這是雙螺旋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關於雙螺旋的點點滴滴!電話:0919536455or0933690411or0953883352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401071053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發展理論?廣泛性發展障礙-自閉症、亞斯伯格症高雄醫學大學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王志中 雙螺旋感統復建研究中心物理治療師陳秋坪 依照心理學的探討,隨著潮流變遷,一直有新的理論出來解釋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發展而,而這一,二十年來最熱門的即是用心智理論("TheoryofMind)來解釋自閉症兒童社會行為發展,這個理論廣泛的被學者、專家所推崇,並致力於更多這方面的研究。

                                                            (一)什麼叫心智理論? 1定義::心智理論是一種瞭解自己和他人的慾望、意圖、信念,並繼而預測他人行為的一種能力(Wellman,1993)。

也就是知道別人的想法與感覺並與自己的作區分,可加強我們的人際關係(Wellman,1988),而假扮遊戲技巧就是早期與用能力即心智理論能力的一種指標,心智理論能力它是社會技巧中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Leslie,1987;Lillard,1993) 2.淵源: BaronCohen(1986b)是第一位測試10位自閉症小朋友錯誤信念作業能力(falsebelieftask)的人,之後許多研究者開始致力於心智理論發展的研究(theoryofmind),許多研究顯示自閉症小朋友的falsebelieftask並沒有確定說是自閉症小朋友普遍的缺失,大部分研究是認為對大部分有智障的自閉症小朋友而言,瞭解他人信念是困難的(falsebelief)(BaronCohenetal.,1985),更有研究顯示發現說正常小朋友在2歲左右會說自己和他人的咸覺;3--5歲則慢慢會將人們的慾望、信念和企圖與表現出來的行為作連結,約4歲小朋友就會有較清楚的心智理論(theoryofmind)概念形成了。

  3. 錯誤信念作業: 研究者普遍用此測驗來驗證心智理論的能力及發展,有許多不同的研究及方法,受測者看到Sally將彈珠放在某個地方,在Sally離開之後另一位叫Anne的人會將彈珠移至他處,而要問受測者的問題是"當Sally回到原第時,他會去哪裡找他的彈珠?"受測者必須回答”Sally會去原來的地方找他的彈珠”,這樣才通過此測驗,因為他不知道彈珠已被移至其他地方了。

在這個task中受測者會看到Sally將彈珠放在某一個地方,而受測者必須知道Sally的想法及他會有怎樣的行為及theoryofmind的能力,才能通過此測驗,此測驗廣泛被心理研究者使用。

(二)自閉症小朋友在心智理論的缺失 BaronCohen採用之前的錯誤信念作業,其實驗組是篩選心智年齡皆 達四歲的自閉症小朋友來接受測驗,結果顯示約有80%的自閉症小朋友沒有通過此項測驗,而另一群對照組則是找20位心智年齡較4歲低的唐氏症小朋友,結果卻有86%的唐氏症小朋友能通過此項測驗,也就是只有約14%唐氏症小朋友沒通過,研究者推論此結果並認為自閉症小朋友不能通過此項測驗是因為theoryofmind的能力是自閉症小朋友的特殊缺失,而非只是單單普通的發展的問題,研究者並認為心智理論的能力缺乏和心智年齡並無太大的關係,因為此測驗中心智年齡小於自閉症小朋友的唐氏症小朋友大部分皆通過這項測驗,並沒有心智理論上的缺失。

  經多位學者的研究。

大部分的自閉症兒童皆無法通過這測驗,後來有許多研究陸續證明說大部分的自閉症小朋友皆無法通過這項測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瞭解他人的信念(be!ief),所以他們不明白Sally會回原來的地方找彈珠而非後來真正彈珠所在的地方。

後來自閉症於心智理論的能力的缺失漸漸被大家所認同。

(三)探討心智理論能力的缺失對自閉症小朋友未來的影響 1.對他人的感受很不敏銳。

如:家人傷心流淚並不會靠過去安慰,或是常常在他人面前批評他人,而不在乎他人會有怎樣的感受。

  2.無法瞭解他人的經驗及想法和自已是不同的。

例如: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常以自己的觀點來說,也常讓人無法理解他要表達的意思。

  3.不瞭解他人的企圖。

例如:別人要他當眾脫衣,他便依從著做,還以為這樣能獲得他人的友誼。

  4.不瞭解他人對自己的語言或說的話是否感興趣。

如:重覆的敘述某一件事而不瞭解他人是否已感到煩悶而沒有興趣。

  5.不知道他人對自己的行為有什麼看法。

如:和別人說話時太過親近,讓人誤以為是性騷擾。

  6.不瞭解可能造成誤會。

例如:不瞭解他人也可能犯錯或造成一些誤會。

  7.不懂得他人的欺騙。

如:不知他人想法易落入他人的陷阱而不完全不自知。

  8.不了解他人的動機為何?是善意的?或是惡意的?   (四)心智理論(theoryofmind)假說受限之處 一般來說,有學者認為一個解釋性的理論必須要能完全地解釋一個疾病的特徵,而之前介紹的theoryofmind的理論,是提供了一個方向讓我們去瞭解自閉症小朋友在遊戲、社會互動、語言及非語上的溝通的缺失,然而其仍無法去解釋一些非社會發展方面的缺失,如: 1.無法解釋自閉症小朋友非社會發展的特徵,像: (1)興趣狹隘:只對單一的物品有興趣。

(2)固著行為:反覆聽同樣的歌曲、走路走直角﹍等等。

(3)特殊天分:驚人的算數能力。

(4)機械性的記憶力,不會變通。

(5)過度沈迷於物體的某一部份:喜歡絲襪、糖果紙、黏土﹍等等。

  2.無法去解釋通過測驗的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發展 心智理論(theoryofmind)無法用來解釋所有的自閉症小朋友,只能說大部分的自閉症小朋友有此能力的缺失,因為Baron的研究中還是有約20%的自閉症小朋友通過了falsebelieftask的測驗,而這群自閉症小朋友也同樣的通過了其他類似的測試,因此猜想可能有其他潛在的能力來解釋心智狀態。

  1999年,Bauminger和Kasari研究在高功能自閉症小朋友身上的情形,結果發現約68%的高功能自閉症小朋友能通過此項測驗,與正常小朋友的那一群無太大的不同,他們推論"theoryofmind"並非是所有自閉症小朋友特殊的缺失。

另外此研究提供更進一步的支持去認為:認知能力在自閉症小朋友falsebelieftask的表現的重要性,而且心智理論(theoryofmind)在實際情境中與實驗事務中的測驗仍是有爭議的,這都是未來研究要著重的地方,更給皆下來的研究有更準確的方向。

  3.心智理論(theoryofmind)解釋的四歲以前的社會行為發展的部分受到質疑。

因為前面所提到的心智理論(theoryofmind)的發展要到四歲才有較清楚的概念,所以它很難用來解釋一些四歲以前的社會行為發展、如連結式注意力、裝扮遊戲﹍等等。

  結論   綜合一些資料及研究結果,自閉症小朋友的主要身心特性及學習特徵可歸納出下列十項: (一)身體健康如同一般正常人。

(二)有異常的智能發展,可能是異常好也可能是嚴重遲滯。

(三)缺乏處理情感與人際關係的能力。

(四)缺乏語言能力或缺乏語言理解、表達能力。

(五)機械性地記憶力很好,但不會將以學到的語言或資訊加以綜合應用或隨意類化。

(六)對於外界刺激毫無感覺或過度敏感的之決異常;對自我的身體認識不夠,顧動作、姿勢、手勢運用能力較差,也較難藉此賦予意義,動作模仿笨拙﹍等有關本體感覺的失調。

(七)對環境極力要求一致性或維持同一性,抗拒變化。

(八)過動或不動等行為異常。

(九)對周遭事務過度專注或漠不關心或不能集中注意力。

(十)情緒不穩定,遇到不開心之事或不順心時容易哭鬧或發怒尖叫。

這些特徵是因人而異的,對自閉症小朋友而言並不是每一個都有這些特徵,有些是程度上的問題,有些則只在某些時候會出現某些特徵,所以僅是某些學者的看法僅供參考。

大家也許都曾經看過自閉症的小朋友,而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發展總是讓人摸不著頭緒,也難以理解,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用心智理論(theoryofmind)來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的自閉症小朋友的一些行為,或許會對於他們的行為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當然也希望大家能對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畢竟自閉症小朋友的社會行為與其未來社會互動技巧有很大的影響,值得大家去認識及瞭解。

 /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therapydna314'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累積|今日loading...... KidsPlay親子就醬玩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therapydna314's新文章ASD診斷認知學習過程中視覺和複雜神經動力學的同步分析發展性閱讀困難:語音意識、視覺注意力跨度和視覺壓力祝各位家長、夥伴虎年行大運、新年快樂、虎麗平安大發財個體的功能性腦組織允許通過變性方法預測ASD和注意缺陷過動症患者的社會能力測量祝各位家長、夥伴聖誕佳節愉快2022新年快樂!體能活動和XR運動遊戲對於自閉症兒童的運動技能及執行功能的影響自閉症兒童電腦化注意力訓練提高學習表現探討DCD兒童的視覺偏差增加:來自視覺-觸覺時序的證據運動想像和動作觀察可預測發育性協調障礙單側腦性麻痺兒童的復健與神經可塑性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我的相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