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 彙整- LTTC課程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除了加強教案的多元性,外師在教室中創造了使用英語真實溝通的機會,並讓學生習慣用英語完成學習活動。

臺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受訪評論臺南市的CLIL計畫時便指出:「外師本身 ... Skiptocontent CLIL教學中的鷹架運用 Curtis2021-12-01T17:32:34+08:00112月,2021|Categories:CLIL| CLIL教學中的鷹架運用(1)不管建案或工程,建設期間總會有一層由一根根管子、一條條板子以及一片片護網所組成的鷹架包覆於其外。

日復一日,工人們在上頭健步如飛地工作著;直到有一天,案子完成了,鷹架拆除,一幢美輪美奐的建築或壯觀的公共工程便矗立在眼前。

不管建案或工程,建設期間總會有一層由一根根管子、一條條板子以及一片片護網所組成的鷹架包覆於其外。

日復一日,工人們在上頭健步如飛地工作著;直到有一天,案子完成了,鷹架拆除,一幢美輪美奐的建築或壯觀的公共工程便矗立在眼前。

因此,鷹架之所以搭建,是為了順利完成建築或工程。

而在教育情境中,同樣也廣泛借用了這樣的概念。

因此,鷹架之所以搭建,是為了順利完成建築或工程。

而在教育情境中,同樣也廣泛借用了這樣的概念。

一九七零年代,前蘇聯學者Vygostsky提出了「近側發展區理論」(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1978),意指發展過程中做得到的「現有能力」與尚做不到的「潛在水準」之間的距離。

例如孩童透過成人的協助,便能從目前的能力慢慢進步、持續發展,最終趨近其潛能的極限。

一九七零年代,前蘇聯學者Vygostsky提出了「近側發展區理論」(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1978),意指發展過程中做得到的「現有能力」與尚做不到的「潛在水準」之間的距離。

例如孩童透過成人的協助,便能從目前的能力慢慢進步、持續發展,最終趨近其潛能的極限。

Bruner將這個概念由心理學帶入教育領域,在一篇研究如何指導幼童學習的論文中,他首次使用「鷹架」(scaffolding)的概念,提出由成人搭建鷹架來輔助孩童學習:經過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與指導,孩子或學習新手能做到原來靠自己尚無法做到的事1(Woodetal.,1976)。

後來,鷹架理論更將搭建鷹架的角色由教師或成人擴及學習者的同儕,亦即,教學中的對話不僅止於師生間的互動,現有能力較高的學生亦可協助能力較低的同儕學習,或透過小組討論共同達成學習任務(Berk&Winsler,1995)。

Bruner將這個概念由心理學帶入教育領域,在一篇研究如何指導幼童學習的論文中,他首次使用「鷹架」(scaffolding)的概念,提出由成人搭建鷹架來輔助孩童學習:經過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與指導,孩子或學習新手能做到原來靠自己尚無法做到的事1(Woodetal.,1976)。

後來,鷹架理論更將搭建鷹架的角色由教師或成人擴及學習者的同儕,亦即,教學中的對話不僅止於師生間的互動,現有能力較高的學生亦可協助能力較低的同儕學習,或透過小組討論共同達成學習任務(Berk&Winsler,1995)。

有效的鷹架必須架構在清楚的學習目標上,在實際教學中,因為每個學生的ZPD都不一樣,老師必須先花時間了解學生的現有能力與目標需求。

更進一步而言,CLIL教學強調學科、語言並重,因此,如何適切地提供兩者的學習鷹架,更加倚賴老師的專業訓練與經驗累積。

有效的鷹架必須架構在清楚的學習目標上,在實際教學中,因為每個學生的ZPD都不一樣,老師必須先花時間了解學生的現有能力與目標需求。

更進一步而言,CLIL教學強調學科、語言並重,因此,如何適切地提供兩者的學習鷹架,更加倚賴老師的專業訓練與經驗累積。

如何在CLIL課程中提供學習鷹架呢?常見的鷹架有先備知識、多模態輔助、課堂常用語、肢體語言及跨語言協助等,以下分別討論之。

如何在CLIL課程中提供學習鷹架呢?常見的鷹架有先備知識、多模態輔助、課堂常用語、肢體語言及跨語言協助等,以下分別討論之。

[...] 閱讀更多 設計CLIL評量三件事 Curtis2021-11-12T14:34:39+08:00111月,2021|Categories:CLIL| 設計CLIL評量三件事"ItisbythinkingaboutassessmentthatwereallystarttosharpenupourideaofwhatCLILisaboutandtheroleoflanguagewithinit"透過思考評量我們才能更透徹了解CLIL的本質和語言的角色1Llinares,Morton,&Whittaker(2012)."ItisbythinkingaboutassessmentthatwereallystarttosharpenupourideaofwhatCLILisaboutandtheroleoflanguagewithinit"透過思考評量我們才能更透徹了解CLIL的本質和語言的角色1Llinares,Morton,&Whittaker(2012)."Itisbythinkingaboutassessmentthatwereallystarttosharpenupourideaof[...] 閱讀更多 CLIL評量和英語課評量有何不同? Curtis2021-11-13T18:53:58+08:00110月,2021|Categories:CLIL| CLIL評量和英語課評量有何不同?傳統上,我們認為「英語」是一門學科,我們在英文課裡學習聽、讀、說、寫,英語評量也反映學習的內容,重點通常是評量使用英語正確理解、表達的能力。

近幾年,CLIL逐漸受到國內教學界的重視,整合了學科領域和英語學習,「英語」從此不再只是一門學科,而是課堂甚至是生活中實際使用的語言。

因為英語在CLIL課堂中的角色不同,CLIL評量和我們熟知的英語課評量當然也就不同。

我們在這篇文章中將說明兩者之間的不同。

傳統上,我們認為「英語」是一門學科,我們在英文課裡學習聽、讀、說、寫,英語評量也反映學習的內容,重點通常是評量使用英語正確理解、表達的能力。

近幾年,CLIL逐漸受到國內教學界的重視,整合了學科領域和英語學習,「英語」從此不再只是一門學科,而是課堂甚至是生活中實際使用的語言。

因為英語在CLIL課堂中的角色不同,CLIL評量和我們熟知的英語課評量當然也就不同。

我們在這篇文章中將說明兩者之間的不同。

① CLIL評量具有雙重目標在〈CLIL評量設計原則:談評量重點、架構與用途〉一文中,我們點出CLIL的定位。

相較於一般英語課評量以測驗學生英語聽、讀、說、寫能力為主要目標,CLIL評量則同時檢視學生學科領域知識與英語的溝通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在評量過程中,不要讓語言阻礙學科內容習得的表現1。

在下表中,我們整理出「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EFL)以英語為外語的教學及評量」和「CLIL教學及評量」的比較。

由此可知,設計CLIL評量時以學科目標為主軸,評量重點在確認學生能否透過核心語彙理解與溝通該單元的主題。

以國小生活課認識植物的單元為例,學生會接觸到tree,flower,fruit,leaf等英語詞彙,但評量的重點在於是否能透過這些字彙理解和表達對植物構造的認識,而非要求學生拼寫或正確使用這些字彙。

雖然在語言上有重疊之處,但CLIL評量不以單獨測驗語彙及句型為目標。

① CLIL評量具有雙重目標在〈CLIL評量設計原則:談評量重點、架構與用途〉一文中,我們點出CLIL的定位。

相較於一般英語課評量以測驗學生英語聽、讀、說、寫能力為主要目標,CLIL評量則同時檢視學生學科領域知識與英語的溝通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在評量過程中,不要讓語言阻礙學科內容習得的表現1。

在下表中,我們整理出「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EFL)以英語為外語的教學及評量」和「CLIL教學及評量」的比較。

由此可知,設計CLIL評量時以學科目標為主軸,評量重點在確認學生能否透過核心語彙理解與溝通該單元的主題。

以國小生活課認識植物的單元為例,學生會接觸到tree,flower,fruit,leaf等英語詞彙,但評量的重點在於是否能透過這些字彙理解和表達對植物構造的認識,而非要求學生拼寫或正確使用這些字彙。

雖然在語言上有重疊之處,但CLIL評量不以單獨測驗語彙及句型為目標。

② CLIL評量注重4C中的溝通上述的取向也呼應到〈CLIL關鍵字有哪些?〉中提到的4C架構。

不同於英語課的評量項目單獨重視語言能力的發展,CLIL評量的語言面向強調溝通互動(communication),促進學生用英語理解、表達學科知識的能力,並與同學進行分享。

延續上述的例子,教師可以用flower和leaf等學科核心語彙,以學習單搭配口語問答、植物照片描述、觀察校園植物並發表觀察等方式,讓學生辨識和使用學科相關的核心語彙,而不要求背誦拼字或練習文法2。

以下示範在學習單中用圖片與勾選的形式檢視學生是否已了解植物的構造,並藉由師生問答促進學生比較或分類的認知能力:CLIL評量範例(學習單與師生問答):老師:[指向A和B]Aretheythesame?學生:No.老師:Why?學生:[指向A](It'sa)flower.[指向B](It'sa)fruit.老師:[指向A和B]Aretheythesame?學生:No.老師:Why?學生:[指向A](It'sa)flower.[指向B](It'sa)fruit.② CLIL評量注重4C中的溝通上述的取向也呼應到〈CLIL關鍵字有哪些?〉中提到的4C架構。

不同於英語課的評量項目單獨重視語言能力的發展,CLIL評量的語言面向強調溝通互動(communication),促進學生用英語理解、表達學科知識的能力,並與同學進行分享。

延續上述的例子,教師可以用flower和leaf等學科核心語彙,以學習單搭配口語問答、植物照片描述、觀察校園植物並發表觀察等方式,讓學生辨識和使用學科相關的核心語彙,而不要求背誦拼字或練習文法2。

以下示範在學習單中用圖片與勾選的形式檢視學生是否已了解植物的構造,並藉由師生問答促進學生比較或分類的認知能力:CLIL評量範例(學習單與師生問答):老師:[指向A和B]Aretheythesame?學生:No.老師:Why?學生:[指向A][...] 閱讀更多 什麼是LanguageTriptych? Curtis2021-11-13T19:02:52+08:0019月,2021|Categories:CLIL| 什麼是LanguageTriptych?CLIL所強調的「雙重學習目標」就是希望教師和學生能兼顧學科知識及語言能力上的學習成果,而成功的CLIL課程取決於課堂中所使用的語言,畢竟教學以外語進行可能讓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感到焦慮。

因此,課前將語言的使用作事先規劃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此介紹Coyle等人1提出之「語言三角」(LanguageTriptych)的概念作為老師們的備課參考,讓教與學的語言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同時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戰性,教師也可以藉由這個概念思考如何保有學科知識深度又不忽略語言學習的成效。

Languageof learning語言三角第一個語言元素是languageoflearning(知識的語言)。

在學習學科新知時所涉及該學科特有的專業知識或術語,皆屬此類型。

例如自然課學習「溶解」(todissolve)或音樂課的四分音符(aquarternote)都是languageoflearning的例子。

除了單字片語這類顯而易見的知識語言之外,還必須留意不同科目之文本具有的特徵,這也屬於languageoflearning的一環。

不妨從文章的分類(genre)2作為思考起點,因為不同的文類會展現其獨有的語言使用,以達到該領域溝通的目的。

想像一下,京醬肉絲的食譜、鹿港龍山寺的旅遊導覽、Dcard上面文章的用語、文字風格是不是相當不同呢?同理,學生接觸多元CLIL領域時,熟悉不同類型的表達風格也是學習重點之一。

舉例來說,地理科文本在討論「季風」(amonsoon)的概念時,「定義」(todefine)的語言就顯得相當重要;而自然課討論墜落的物體和地心引力時,探討「因果關係」(causeandeffect)的語言可能就是學習重點。

老師可試著分析自己教學的文本,除了發現社會科文本與自然科文本在呈現資訊、整合資訊的方式不盡相同之外,也可培養學習者對於文本組織與風格的敏感度。

Languagefor learning語言三角的第二個面向是languageforlearning(溝通的語言),溝通不僅是教師用來指導學生的用語,當然也包括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時必要的互動英語。

CLIL模式認為有意義的學習需先讓課堂產生對話(qualitydiscourses),這可透過學生與老師及其他同儕多方互動來建立3。

因此,CLIL課堂中會有需要大量溝通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藉由團體討論來學習。

老師這時便須提供語言的鷹架,協助掌握活動期間溝通所需的語句。

舉凡基本款的課堂問答(如Whatdoyoumean?),或小組討論進行時所需之語言,皆落在「溝通的語言」這個分類。

例如,高中歷史課針對「西方霸權」(westernhegemony)作「西方」與「反西方」的小組辯論活動,老師即可搭建溝通的鷹架,比如表達個人立場的語言(Ithink/don’tthinkS+V;I’mconvincedthatS+V;I’mnotsureifS+V.),表示贊同的語言(Exactly!或Icouldn’tagreewithyoumore.),詢問立場的語言(DoyouthinkS+V…?或WouldyoueverconsiderS+V?),甚至是提出反面論述(Thatmaybetrue,butIS+V;That’sagoodpoint,butS+V.)等等;老師都可在備課時預先「沙盤推演」過一遍,讓語言鷹架可以更完整。

[...] 閱讀更多 BilingualIsMoreThanBilingual!以校為本的雙語課程實踐—格致國中現場報導 Curtis2021-11-13T19:12:19+08:00267月,2021|Categories:CLIL| BilingualIsMoreThanBilingual!以校為本的雙語課程實踐---格致國中現場報導BilingualIsMoreThanBilingual!以校為本的雙語課程實踐---格致國中現場報導BilingualIsMoreThanBilingual!以校為本的雙語課程實踐---格致國中現場報導你知道陽明山昔日盛產什麼嗎?你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共有幾條步道嗎?臺北市立格致國中座落於陽明山的仰德大道上,在規劃校本課程時,就想到以陽明山(舊稱草山)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文作為教材資源。

是以,格致國中於107學年度轉型為雙語教育課程學校,成為臺北市第一所公立雙語國中之後,雙語教師團隊便以陽明山為課程的大寶庫,研議開發彈性課程『草山我的家』,融入系列專題探究實作,並融入雙語元素,目前已滿第三年,回首曾有的努力,很過癮!作者簡介陳昫姮校長◆臺北市立格致國中校長、英語科輔導團副主任委員◆格致國中雙語教師社群帶領人◆臺北市高中英文科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市立大同高中英實班專題授課共8屆◆雙語教育講座講師:臺大師培中心、國教院、校長會議、英文輔導團等你知道陽明山昔日盛產什麼嗎?你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共有幾條步道嗎?臺北市立格致國中座落於陽明山的仰德大道上,在規劃校本課程時,就想到以陽明山(舊稱草山)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文作為教材資源。

是以,格致國中於107學年度轉型為雙語教育課程學校,成為臺北市第一所公立雙語國中之後,雙語教師團隊便以陽明山為課程的大寶庫,研議開發彈性課程『草山我的家』,融入系列專題探究實作,並融入雙語元素,目前已滿第三年,回首曾有的努力,很過癮!作者簡介陳昫姮校長◆臺北市立格致國中校長、英語科輔導團副主任委員◆格致國中雙語教師社群帶領人◆臺北市高中英文科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市立大同高中英實班專題授課共8屆◆雙語教育講座講師:臺大師培中心、國教院、校長會議、英文輔導團等你知道陽明山昔日盛產什麼嗎?你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共有幾條步道嗎?臺北市立格致國中座落於陽明山的仰德大道上,在規劃校本課程時,就想到以陽明山(舊稱草山)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文作為教材資源。

是以,格致國中於107學年度轉型為雙語教育課程學校,成為臺北市第一所公立雙語國中之後,雙語教師團隊便以陽明山為課程的大寶庫,研議開發彈性課程『草山我的家』,融入系列專題探究實作,並融入雙語元素,目前已滿第三年,回首曾有的努力,很過癮!作者簡介陳昫姮校長◆臺北市立格致國中校長、英語科輔導團副主任委員◆格致國中雙語教師社群帶領人◆臺北市高中英文科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市立大同高中英實班專題授課共8屆[...] 閱讀更多 CLIL評量設計原則:談評量重點、架構與用途 Curtis2021-06-28T09:56:05+08:0017月,2021|Categories:CLIL| CLIL評量設計原則:談評量重點、架構與用途設計及實施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配合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評估學習者的現況以及接續的學習方向。

於此CLIL評量也不例外,因此CLIL評量的設計首重「學習導向」(learning-orientedassessment):評量活動能輔助並搭配教學,而評量結果又引導後續學習,教學與評量彼此呈現動態的循環。

不過因為CLIL教學有「雙重目標」(dualfocus)和4C架構等框架準則,設計相對應的CLIL評量時,這些面向都需要納入考量。

設計及實施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配合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評估學習者的現況以及接續的學習方向。

於此CLIL評量也不例外,因此CLIL評量的設計首重「學習導向」(learning-orientedassessment):評量活動能輔助並搭配教學,而評量結果又引導後續學習,教學與評量彼此呈現動態的循環。

不過因為CLIL教學有「雙重目標」(dualfocus)和4C架構等框架準則,設計相對應的CLIL評量時,這些面向都需要納入考量。

雙重目標(dualfocus)首先,CLIL評量的核心精神是同時檢視學生在學科領域的知識以及在語言學習方面的發展。

比如說,國小自然的「物質組成」單元中,評量內容需顧及學生辨別物質狀態的能力,包括分類固體、液體、氣體等和學科內容相關的學習目標,也必須顧及CLIL教師所設定的英語學習目標,例如使用solid、liquid、gas等英文字彙來表達或溝通學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CLIL教師可視教學現場情形以及學生背景及需求等,調整學科內容和語言學習在評量活動中的比重。

雙重目標(dualfocus)首先,CLIL評量的核心精神是同時檢視學生在學科領域的知識以及在語言學習方面的發展。

比如說,國小自然的「物質組成」單元中,評量內容需顧及學生辨別物質狀態的能力,包括分類固體、液體、氣體等和學科內容相關的學習目標,也必須顧及CLIL教師所設定的英語學習目標,例如使用solid、liquid、gas等英文字彙來表達或溝通學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CLIL教師可視教學現場情形以及學生背景及需求等,調整學科內容和語言學習在評量活動中的比重。

4C架構CLIL的4C架構包含內容(content)、溝通(communication)、認知(cognition)與文化(culture)。

我們在思考評量內容的設計時,要考慮是否能讓學習觸及這四大層面。

關於4C架構的內涵,不妨回顧我們先前在CLIL的關鍵字有哪些中的解說,了解各個面向的重點,在設計及操作評量的時候會更有概念喔!以國小生活課的「認識種子」單元為例,除了熟悉觀察種子的方式(內容)和描述種子特徵的語言(溝通),評量也可引導學生以顏色、形狀、可否食用等特徵,進一步應用這些知識將種子分類(認知),並且覺知到種子在生活中的不同功能(文化)。

更詳細的CLIL評量範例可參考LTTC教師增能網的評量資源。

4C架構CLIL的4C架構包含內容(content)、溝通(communication)、認知(cognition)與文化(culture)。

我們在思考評量內容的設計時,要考慮是否能讓學習觸及這四大層面。

關於4C架構的內涵,不妨回顧我們先前在CLIL的關鍵字有哪些中的解說,了解各個面向的重點,在設計及操作評量的時候會更有概念喔!以國小生活課的「認識種子」單元為例,除了熟悉觀察種子的方式(內容)和描述種子特徵的語言(溝通),評量也可引導學生以顏色、形狀、可否食用等特徵,進一步應用這些知識將種子分類(認知),並且覺知到種子在生活中的不同功能(文化)。

更詳細的CLIL評量範例可參考LTTC教師增能網的評量資源。

評量目的評量目的CLIL評量依目的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圖中可見三種常見的評量模式及例子1。

一般大家熟悉的期中或期末紙筆測驗,屬於「對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oflearning),目的在各單元或學期結束時檢視學習成效。

「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forlearning)目的在於提供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的方向,讓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觀察,並協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

因此,此類評量的形式包括學習單及口頭報告,教師能夠有更多提供即時回饋的機會。

相對於「對學習的評量」,「促進學習的評量」較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自然地展現學習成果。

最後,評量設計也可體現「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aslearning)的概念,目的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於自身學習態度與學習策略的意識,以自我評量或同儕互評等活動讓學生回顧自主學習的狀態(learnerautonomy)。

CLIL評量依目的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圖中可見三種常見的評量模式及例子1。

一般大家熟悉的期中或期末紙筆測驗,屬於「對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oflearning),目的在各單元或學期結束時檢視學習成效。

「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forlearning)目的在於提供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的方向,讓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觀察,並協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

因此,此類評量的形式包括學習單及口頭報告,教師能夠有更多提供即時回饋的機會。

相對於「對學習的評量」,「促進學習的評量」較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自然地展現學習成果。

最後,評量設計也可體現「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aslearning)的概念,目的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於自身學習態度與學習策略的意識,以自我評量或同儕互評等活動讓學生回顧自主學習的狀態(learnerautonomy)。

教師在設計CLIL評量時,便可根據目的來選擇適合的評量形式。

目前臺灣在國中小推行CLIL旨在促進學生用英文表達學科知識的能力2,因此除了採用檢視學習成果的「對學習的評量」,也宜注重溝通互動,以學習單或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實施「促進學習的評量」。

CLIL評量更可帶入「評量即學習」的原則,讓學生清楚了解學習和評量的目標,在評量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自我檢視學習的成效3,培養自主學習。

教師在設計CLIL評量時,便可根據目的來選擇適合的評量形式。

目前臺灣在國中小推行CLIL旨在促進學生用英文表達學科知識的能力2,因此除了採用檢視學習成果的「對學習的評量」,也宜注重溝通互動,以學習單或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實施「促進學習的評量」。

CLIL評量更可帶入「評量即學習」的原則,讓學生清楚了解學習和評量的目標,在評量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自我檢視學習的成效3,培養自主學習。

說到這裡,老師們有沒有比較了解CLIL評量的關鍵概念呢?在之後的文章中,我們會深入了解CLIL評量和一般英語課的評量有何不同,以及設計的要點與實例喔![...] 閱讀更多 外籍老師比較適合教CLIL嗎? Curtis2021-05-28T15:02:56+08:0016月,2021|Categories:CLIL| 外籍老師比較適合教CLIL嗎?臺灣引進CLIL教學法以來,外籍老師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共同備課、協同教學的方式參與課程。

不過由於CLIL對語言的重視,難免會浮現英語學習中常見的迷思:「找母語人士(nativespeakers)才能學好英語」,認為外籍老師的語言能力與教學方式1才能提供最理想的英語學習或CLIL學習環境。

難道外籍老師比較適合教CLIL嗎?臺灣本土的老師在CLIL落實過程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臺灣引進CLIL教學法以來,外籍老師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共同備課、協同教學的方式參與課程。

不過由於CLIL對語言的重視,難免會浮現英語學習中常見的迷思:「找母語人士(nativespeakers)才能學好英語」,認為外籍老師的語言能力與教學方式1才能提供最理想的英語學習或CLIL學習環境。

難道外籍老師比較適合教CLIL嗎?臺灣本土的老師在CLIL落實過程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首先,外籍老師在教學現場協助推行CLIL確實有好處。

新北市鄧公國小本國籍教師謝秋燕表示,外師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創新思維可以讓教案變得更豐富2。

除了加強教案的多元性,外師在教室中創造了使用英語真實溝通的機會,並讓學生習慣用英語完成學習活動。

臺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受訪評論臺南市的CLIL計畫時便指出:「外師本身就是一個情境,除了教學的語法、語句道地之外,也讓孩子習慣和外國人互動3」,呼應了我們之前說到4C架構中「溝通」(communication)的面向。

但這並不是只有外籍老師才做得到,畢竟要落實語言溝通也需要考量到在地學生的語言強弱項、學習需求和學習背景,相較於外籍老師,本國籍老師更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歷程、困難及挑戰4。

首先,外籍老師在教學現場協助推行CLIL確實有好處。

新北市鄧公國小本國籍教師謝秋燕表示,外師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創新思維可以讓教案變得更豐富2。

除了加強教案的多元性,外師在教室中創造了使用英語真實溝通的機會,並讓學生習慣用英語完成學習活動。

臺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受訪評論臺南市的CLIL計畫時便指出:「外師本身就是一個情境,除了教學的語法、語句道地之外,也讓孩子習慣和外國人互動3」,呼應了我們之前說到4C架構中「溝通」(communication)的面向。

但這並不是只有外籍老師才做得到,畢竟要落實語言溝通也需要考量到在地學生的語言強弱項、學習需求和學習背景,相較於外籍老師,本國籍老師更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歷程、困難及挑戰4。

除此之外,具備專業的學科知識和提供跨語言輔助的教學技巧就不一定是外籍老師的專長,在「CLIL教室中,教師只需要強調學科內容,學生會自然學會語言?」一文中,我們指出語言可分為BICS(Basic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kills)跟CALP(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Proficiency),因為使用的情境以及牽涉到的認知層面不同,這兩者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尤其是CALP的語言應用,例如熟悉數學運算需要的詞彙與句型,教師需要對學科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在「CLIL教室只能用全英語上課嗎?」一文中則提到,視時機有計畫地使用學生母語,也能提供合適的語言鷹架,輔助學生對學科內容的理解。

除此之外,具備專業的學科知識和提供跨語言輔助的教學技巧就不一定是外籍老師的專長,在「CLIL教室中,教師只需要強調學科內容,學生會自然學會語言?」一文中,我們指出語言可分為BICS(Basic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kills)跟CALP(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Proficiency),因為使用的情境以及牽涉到的認知層面不同,這兩者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尤其是CALP的語言應用,例如熟悉數學運算需要的詞彙與句型,教師需要對學科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在「CLIL教室只能用全英語上課嗎?」一文中則提到,視時機有計畫地使用學生母語,也能提供合適的語言鷹架,輔助學生對學科內容的理解。

還記得所謂CLIL的4Cs,除了「溝通」以外,其他的三個C分別是什麼嗎?沒錯!就是「內容」(content)、「認知」(cognition)與「文化」(culture)。

本國籍老師們可以發揮優勢,以課程主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更深入探究學科知識與生活的連結和社區的實踐。

如臺北市格致國中在「雙語大教室5」中分享「大地的雕塑(Landform&River)」的教案,教師整合地理知識點與英語教學,以生活環境為學習場域,運用資訊媒材活化學科內容,激發學生的雙語學習興趣。

這點呼應CLIL相當關鍵性的特色:引入外語學習的環境,依然以學科「內容」為重,並且呼應到108課綱的素養教育,在「認知」上做到「系統思考並解決問題」,而在「文化」上則要做到「多元理解」。

由此可見,臺灣在地的老師在熟悉CLIL核心理念後,可以發揮確保CLIL課程和評量設計遵循4C原則進行的功能,而外籍老師偏向提供輔助,和本國籍老師的專長相輔相成。

還記得所謂CLIL的4Cs,除了「溝通」以外,其他的三個C分別是什麼嗎?沒錯!就是「內容」(content)、「認知」(cognition)與「文化」(culture)。

本國籍老師們可以發揮優勢,以課程主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更深入探究學科知識與生活的連結和社區的實踐。

如臺北市格致國中在「雙語大教室5」中分享「大地的雕塑(Landform&River)」的教案,教師整合地理知識點與英語教學,以生活環境為學習場域,運用資訊媒材活化學科內容,激發學生的雙語學習興趣。

這點呼應CLIL相當關鍵性的特色:引入外語學習的環境,依然以學科「內容」為重,並且呼應到108課綱的素養教育,在「認知」上做到「系統思考並解決問題」,而在「文化」上則要做到「多元理解」。

由此可見,臺灣在地的老師在熟悉CLIL核心理念後,可以發揮確保CLIL課程和評量設計遵循4C原則進行的功能,而外籍老師偏向提供輔助,和本國籍老師的專長相輔相成。

說到這邊,老師們應該已經體悟到稱職的CLIL老師不能只仰賴流利的英文,而是要洞察學生的程度及學習目標,並具備運用理論基礎來做教學內容調整的教學力。

說到這邊,老師們應該已經體悟到稱職的CLIL老師不能只仰賴流利的英文,而是要洞察學生的程度及學習目標,並具備運用理論基礎來做教學內容調整的教學力。

1Holliday,A.2006.[...] 閱讀更多 CLIL教室只能用全英語上課嗎? Curtis2021-05-01T12:13:08+08:0015月,2021|Categories:CLIL| CLIL教室只能用全英語上課嗎?在英語課堂上,你是否聽過老師下達“NoChinese”或是“Englishonly”等指令呢?的確我們會不時觀察到沉浸式教學(Immersion)對於英語教學的影響,不過CLIL和Immersion的操作模式與學習目標都不相同(請見「CLIL和EMI、Immersion、Content-BasedTeaching有什麼不同?」一文),英語及母語在教室裡的角色勢必也有所差異。

在CLIL的教室中,教師如果懂得善用母語,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這種同時運用兩種或多種語言來整合資訊並作溝通,就是「跨語言」(translanguaging)的語言現象或教學技巧。

許多研究指出在CLIL教室中進行雙語的教與學,可以引導內容和語言學習的互動,並提升學生對不同語言異同的認知1。

在英語課堂上,你是否聽過老師下達“NoChinese”或是“Englishonly”等指令呢?的確我們會不時觀察到沉浸式教學(immersion)對於英語教學的影響,不過CLIL和immersion的操作模式與學習目標都不相同(請見「CLIL和EMI、Immersion、Content-basedteaching有什麼不同?」一文),英語及母語在教室裡的角色勢必也有所差異。

在CLIL的教室中,教師如果懂得善用母語,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這種同時運用兩種或多種語言來整合資訊並作溝通,就是「跨語言」(translanguaging)的語言現象或教學技巧。

許多研究指出在CLIL教室中進行雙語的教與學,可以引導內容和語言學習的互動,並提升學生對不同語言異同的認知1。

★「跨語言」到底是什麼?★「跨語言」到底是什麼?跨語言強調使用多種語言,跨越「一國一語」的界線。

這樣的現象對於雙語或多語國家的人來說相當自然。

學者以此為基礎,提倡這個觀點讓教室內的學生,不會因為家庭背景的語言不同於國家官方或是學校的主要語言而感到格格不入。

相反地,跨語言實踐者認為應該善加利用並整合多種語言的溝通方式。

跨語言強調使用多種語言,跨越「一國一語」的界線。

這樣的現象對於雙語或多語國家的人來說相當自然。

學者以此為基礎,提倡這個觀點讓教室內的學生,不會因為家庭背景的語言不同於國家官方或是學校的主要語言而感到格格不入。

相反地,跨語言實踐者認為應該善加利用並整合多種語言的溝通方式。

有了這樣的概念,我們便可以跳脫“NoChinese”的單語框架,並回過頭來思考臺灣的CLIL教室中,學生的母語(如中文或閩南語)可以扮演什麼功能。

在針對臺灣CLIL課程受訪時,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鄭錦桂副教授便指出,倘若孩子從小接觸外語只是遭制式要求“NoChinese”,反而會可能抹煞學習興趣2。

在單語框架的教室裡,說中文很可能會被視為學生不夠認真練習英語。

反之,從跨語言的角度來看,雙語反而是一種資源,不會遭到忽視或被當成應該矯正的問題3。

有了這樣的概念,我們便可以跳脫“NoChinese”的單語框架,並回過頭來思考臺灣的CLIL教室中,學生的母語(如中文或閩南語)可以扮演什麼功能。

在針對臺灣CLIL課程受訪時,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鄭錦桂副教授便指出,倘若孩子從小接觸外語只是遭制式要求“NoChinese”,反而會可能抹煞學習興趣2。

在單語框架的教室裡,說中文很可能會被視為學生不夠認真練習英語。

反之,從跨語言的角度來看,雙語反而是一種資源,不會遭到忽視或被當成應該矯正的問題3。

★「跨語言」在教室中的實踐★「跨語言」在教室中的實踐試想一下,當你今天看的電影或電視劇是你完全沒碰過或不熟悉的外語時,你是否會毫無頭緒呢?對英語程度較弱的學生來說,這就是他們在全英語環境中的感受。

那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你理解外語劇情呢?如果你的答案是中文字幕,那麼你已經開始抓到跨語言概念了!為了協助學生理解英語授課的內容,適時提供學生熟悉的語言作為認知輔助上的鷹架,可以大幅增加他們對課室用語的理解,包含之前在「CLIL教室中,教師只需要強調學科內容,學生就會自然學會語言?」文中提到用於互動時的BICS(Basic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kills)跟學科領域的CALP(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Proficiency)。

[...] 閱讀更多 CLIL教室中,教師只需要強調學科內容,學生自然而然就可學會語言? Curtis2021-04-13T11:07:16+08:0014月,2021|Categories:CLIL| CLIL教室中,教師只需要強調學科內容,學生自然而然就可學會語言?「孩子今日需要協助才能達成的事情,他隔天可以獨立做到。

」(Whatthechildcandoincooperationtodayhecandoalonetomorrow.),這句話就是Vygotsky提出的「近側發展區理論」(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的精髓概念:在學生能夠達到特定標竿並自主學習之前,我們需要在學生當前的基礎上提供足夠的輔助。

此觀點後來延伸出所謂的「鷹架」(scaffolding)理論,用蓋房子時搭建的鷹架作譬喻,指出學習過程中,教師們可以視情況需求提供暫時性輔助,引導學生達成最終的目標。

在臺灣,CLIL課程雖然依循現行課綱,但因為其雙重目標的取向,學生在學科教室內勢必需要教師們搭建足夠充分的鷹架,才能達到「內容」和「語言」兩者兼顧的學習。

「孩子今日需要協助才能達成的事情,他隔天可以獨立做到。

」(Whatthechildcandoincooperationtodayhecandoalonetomorrow.),這句話就是Vygotsky提出的「近側發展區理論」(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的精髓概念:在學生能夠達到特定標竿並自主學習之前,我們需要在學生當前的基礎上提供足夠的輔助。

此觀點後來延伸出所謂的「鷹架」(scaffolding)理論,用蓋房子時搭建的鷹架作譬喻,指出學習過程中,教師們可以視情況需求提供暫時性輔助,引導學生達成最終的目標。

在臺灣,CLIL課程雖然依循現行課綱,但因為其雙重目標的取向,學生在學科教室內勢必需要教師們搭建足夠充分的鷹架,才能達到「內容」和「語言」兩者兼顧的學習。

比如說,TED-Ed的YouTube頻道上有一系列的影片,搭配生動影像,淺顯卻詳盡地解說涵括歷史、文學、生物、科技等主題,非常適合讓學生「以外語接觸學科,也從學科認識外語」。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素材雖然實用,但它們是設計給英語母語人士的內容。

如果要將它們播放給臺灣學生觀看並增進學科和語言知識,就得提供足夠的引導。

以下方圖示的「消化系統」為例,比如說,TED-Ed的YouTube頻道上有一系列的影片,搭配生動影像,淺顯卻詳盡地解說涵括歷史、文學、生物、科技等主題,非常適合讓學生「以外語接觸學科,也從學科認識外語」。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素材雖然實用,但它們是設計給英語母語人士的內容。

如果要將它們播放給臺灣學生觀看並增進學科和語言知識,就得提供足夠的引導。

以下方圖示的「消化系統」為例,「atriooforgansthatbreakdownfoodusinganarrayofspecialjuices」,出現了atrio與anarrayof這些學生可能不熟悉、但在生物課外也會遇到的詞彙;學生還需經由提點才會知道平常翻譯為「果汁」的juice,在這裡指的是「消化液」。

「atriooforgansthatbreakdownfoodusinganarrayofspecialjuices」,出現了atrio與anarrayof這些學生可能不熟悉、但在生物課外也會遇到的詞彙;學生還需經由提點才會知道平常翻譯為「果汁」的juice,在這裡指的是「消化液」。

"How[...] 閱讀更多 CLIL和EMI、Immersion、Content-BasedInstruction有什麼不同? Curtis2021-02-18T10:19:44+08:0013月,2021|Categories:CLIL| CLIL和EMI、Immersion、Content-BasedInstruction有什麼不同?CLIL的理念是兼顧「學科內容」與「語言學習」的雙重目標。

那麼CLIL與其他常見的雙語及英語教學模式有何不同呢?了解彼此間的關鍵差異可以讓我們更清楚CLIL的定位,教學時更能得心應手。

CLIL的理念是兼顧「學科內容」與「語言學習」的雙重目標。

那麼CLIL與其他常見的雙語及英語教學模式有何不同呢?了解彼此間的關鍵差異可以讓我們更清楚CLIL的定位,教學時更能得心應手。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先針對Immersion(沉浸式教學)、EMI(即EnglishasaMediumofInstruction,專業課程英語授課)、CBI(即Content-BasedInstruction,內容導向語言學習)的背景作簡單的介紹,接著分別就四個面向:學習目標、授課教師、課堂內容和評量標準來比較與CLIL的異同。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先針對Immersion(沉浸式教學)、EMI(即EnglishasaMediumofInstruction,專業課程英語授課)、CBI(即Content-BasedInstruction,內容導向語言學習)的背景作簡單的介紹,接著分別就四個面向:學習目標、授課教師、課堂內容和評量標準來比較與CLIL的異同。

Immersion的概念源自於1960年代的加拿大魁北克。

為了推行英語與法語並行的雙語教育,英語為母語的學生會在學校以法語學習數學、自然等學科。

因為效果顯著,這個模式不止擴散到加拿大全國,其他國家也開始仿效。

沉浸式教學依照外語教學的比例,又可以分成「完全」(100%)或「部分」(50%)沉浸。

Immersion的概念源自於1960年代的加拿大魁北克。

為了推行英語與法語並行的雙語教育,英語為母語的學生會在學校以法語學習數學、自然等學科。

因為效果顯著,這個模式不止擴散到加拿大全國,其他國家也開始仿效。

沉浸式教學依照外語教學的比例,又可以分成「完全」(100%)或「部分」(50%)沉浸。

EMI隨著1990後期歐洲的高等教育紛紛推出英語授課的課程而知名度漸增。

經由英語教授專業學科不只可以幫助學生因應國際化趨勢,也可以提升他們在不同國家之間的能動性與就業力;對這些大學來說,EMI更是吸引國際學生的好方法。

因此,在2001到2014年間,歐洲的大學所開出的EMI學士或碩士學程增加了十倍以上。

EMI隨著1990後期歐洲的高等教育紛紛推出英語授課的課程而知名度漸增。

經由英語教授專業學科不只可以幫助學生因應國際化趨勢,也可以提升他們在不同國家之間的能動性與就業力;對這些大學來說,EMI更是吸引國際學生的好方法。

因此,在2001到2014年間,歐洲的大學所開出的EMI學士或碩士學程增加了十倍以上。

CBI也是同時包括內容與語言的教學模式,不過CBI的學習目標仍為語言,且相較於CLIL萌生於歐洲的多語環境,CBI起源於1970年代落實教育改革的英語系國家,歷史背景是為了幫助移民家庭的小孩融入當地主流教育。

主旨為融入更多主題式英語課程設計,並隨著1990年代學者們的研究而受到重視並開始普及1。

CBI也是同時包括內容與語言的教學模式,不過CBI的學習目標仍為語言,且相較於CLIL萌生於歐洲的多語環境,CBI起源於1970年代落實教育改革的英語系國家,歷史背景是為了幫助移民家庭的小孩融入當地主流教育。

主旨為融入更多主題式英語課程設計,並隨著1990年代學者們的研究而受到重視並開始普及1。

所以到底Immersion,EMI,CBI和CLIL的差別在哪裡?我們藉由下表可以快速發現他們之間的異同之處。

所以到底Immersion,EMI,CBI和CLIL的差別在哪裡?我們藉由下表可以快速發現他們之間的異同之處。

 CBICLILImmersionEMI學習目標語言語言+學科學科學科[...] 閱讀更多 12下一頁 Pageloadlink Goto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