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哪些鄉土作家或是畫家? @ wio351259858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也和他提倡發揚本土藝術、保留民俗工藝的精神是一致的。
顏水龍的原住民繪畫並非完全寫實,他多半用多層次平塗的筆觸、概念 ...
wio351259858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212102344台灣有哪些鄉土作家或是畫家??未分類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有哪些鄉土作家或是畫家?
台灣有哪些鄉土作家或是畫家?
畫家:顏水龍(1903~1997)介紹:在台灣前輩畫家當中,顏水龍可謂是具備多方位才能的一位藝術家。
除了繪畫本身的造詣之外,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工藝美術的推動,都有相當程度不可磨滅的貢獻。
顏水龍一生勤奮、執著,早年留學日本、法國。
回台後,於一九三三年和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等人創立了「台陽美術協會」。
一九三六年起,顏水龍在藝術方面的興趣開始轉向於工藝美術,直到七十四歲時,才見到他再度舉行油畫個展。
一九五○年起,顏水龍作畫逐漸趨於某些特定的題材,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的創作是一大特色,他的山胞畫像、蘭嶼風景等系列,至今都膾炙人口,其後又以一系列台灣風景為主的作品呼籲環境保護問題,反應出他人文關懷的一面。
這也和他提倡發揚本土藝術、保留民俗工藝的精神是一致的。
顏水龍的原住民繪畫並非完全寫實,他多半用多層次平塗的筆觸、概念性的畫法來畫出皮膚部分;而衣飾則鮮麗多變化,其中以蘭嶼少女、屏東排灣族、山地門魯凱族婦女畫像更是他的最愛。
從他的畫作中,我們見到質樸與堅毅的原住民特質與台灣文化的純淨。
-------------------------------------------------------------------------------------畫家:李梅樹(1902-1983)介紹:畫家李梅樹(1902-1983),可以說是台灣美術史上相當重要的本土畫家。
他將畢生歲月完全奉獻在他的出生地─三峽。
包括他的藝術創作與他對三峽民間公共事務的投入等。
他著名的油畫作品《三峽春曉》讓我們回憶起三峽這個純樸如昔的小鎮。
被世人公認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的「三峽祖師廟」更是他晚年最重要的藝術作品。
從而可知,「三峽」、「祖師廟」、「李梅樹」在人們的心中已然成為一個等號。
李梅樹雖以西洋技法創作,但終其一生忠實於生活周遭人物的寫實風格,展現台灣人的淳樸光燦,卻是如此地動人。
也唯有透過李梅樹以美與善的角度,忠實對應他眼中的家鄉,台灣鄉土之美才能長留您我心頭。
------------------------------------------------------------------------------畫家:李澤藩(1907-1989)介紹:李澤藩先生(新竹人,西元一九0七一一九八九),在臺北師範學校就學時,受教於石川欽一郎先生,引發了對繪畫的與趣。
畢業後先後任教於新竹第一公學校、新竹師專、師範大學、台灣省教師研習會、國立藝專,除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外,並潛心繪畫。
先生畫風樸實,偏愛台灣鄉間山水風景寫生,更獨創特有的「水洗」、「重疊色層」等風格,自成一家。
先生在早期的「台展」、「府展」以及光復後的台灣美術展、全省教員美展,屢次獲獎,並擔任審查委員,曾舉辦多次個展,六十三年榮獲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七十二年獲行政院文建會選為台灣十位前輩畫家之一。
------------------------------------------------------------------------------------作家黃春明一九三五年 出生於羅東。
一九五六年 發表第一篇小說〈清道夫的孩子)。
一九五八年 畢業於屏東師範。
任教宜蘭廣興國小。
一九六二年 於宜蘭通信兵學校服役,以〈城仔落車〉等作品陸續投稿林海音主編的聯合副刊。
一九六三年 服務於中廣宜蘭電台,擔任記者並主持「街頭巷尾」、「雞鳴早看天」等節目。
一九六六年與林美音結婚,遷居台北,服務於廣告界。
加入<>。
一九六九年 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仙人掌出版社出版)。
一九七二年 策畫「貝貝劇場--哈哈樂園」九十集(中視),親自擔任編劇一職,首次引進日本杖頭木偶,塑造家喻戶曉的人物「小瓜呆」。
一九七三年 拍攝紀錄片《芬芳寶島》系列(中視),開啟紀錄片及報紙副刊報導文學新紀元。
一九七四年 出版《鑼》與《莎喲娜拉‧再見》(遠景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 出版《小寡婦》(遠景出版社)。
一九七六年 出版臺灣民謠記事「鄉土組曲」(遠流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 出版《我愛瑪莉》(遠景出版社)一九八○年 獲吳三連文藝獎。
一九八三年 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改編為「兒子的大玩偶」三段式電影(中國電影公司),吳念真編劇,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分任導演。
〈看海的日子〉改編成同名電影,黃春明自行編劇,王童導演。
一九八四年 〈兩個油漆匠〉改編為電影,吳念真編劇,虞戡平導演。
〈莎喲娜啦‧再見〉則由黃春明親自編劇,葉金勝導演。
一九八五年 出版一套「黃春明小說集」,包括:《青番公的故事》、《鑼》、《莎喲哪啦‧再見》(皇冠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 出版《瞎子阿木-黃春明選集》(香港九龍文藝風出版社,葛浩選)。
一九八九年 任私立文化大學廣告系特聘講師。
出版散文集《等待一朵花的名字》與《黃春明電影小說集:兩個油漆匠》(皇冠出版社)一九九○年 出版「黃春明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皇冠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主編語言教材「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河洛語教學手冊、錄音帶」、「本土語言-河洛語系注音符號簡介」(宜蘭縣政府)。
一九九三年 出版「黃春明童話」,包括《小麻雀‧稻草人》、《愛吃糖的皇帝》、《短鼻象》、《小駝背》、《我是貓也》等五本撕畫童話(皇冠出版社)。
於家鄉宜蘭設立吉祥巷工作室,著手進行「宜蘭縣通俗博物誌圖鑑」田野採訪記錄。
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兼任藝術教師。
編導兒童舞台劇《稻草人和小麻雀》(國立藝術館,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
一九九四年 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和頂呱呱企業合作設立「頂呱呱黃春明兒童劇場」,推出說故事的「週末劇場」,演出創團戲《土龍愛吃餅》;兒童舞台劇《稻草人和小麻雀》全省巡迴演出。
一九九五年 編導兒童舞台劇《掛鈴噹》(北台灣巡迴,黃大魚兒童劇團演出)。
編導大型兒童歌舞劇《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國家戲劇院,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演出)。
一九九六年 與省立交響樂團合作兒童舞台劇《小李子不是大騙子-新桃花源記》。
承辦「宜蘭縣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宣導」,參與宜蘭縣梅花社區、天送埤社區總體營造之規劃。
一九九八年 發表久違的短篇小說《九根手指頭的故事》和「老人系列」〈死去活來〉、〈銀鬚上的春天〉、〈呷鬼的來了〉於聯合報副刊。
獲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文學類獎;出席北京中國作家協會主辦"黃春明作品研討會"。
主持社教節目「生命、告白」(超級電視台)。
策劃出版《十個舊地名的故事》(宜蘭縣政府,李賴主編)。
一九九九年 與省立交響樂團合作兒童舞台劇《愛吃糖的皇帝》
洪醒夫介紹洪醒夫,出身彰化偏遠的農村,1972年師專畢業後,在臺中新社鄉大南國小擔任教師,1982年因車禍去世。
洪醒夫創作甚早,1967年(時年18歲)就曾於臺灣日報發表作品〈逆流〉,至去世為止,共有十多年的創作歷程。
其寫作題材,主要以鄉村農民及市井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為主。
他曾自述:本身生活在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轉型時期,願意做這一階段的見證人。
所以他的作品忠實見證了臺灣社會的變遷。
作品有小說集《黑面慶仔》(1982)、《市井傳奇》(1981)、《田莊人》(1982)、《懷念那聲鑼》(1983),其中《懷念那聲鑼》一書收錄作者未集結成書的小說、散文、詩…等作品。
資料出自: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taiwanese/writer/writermain.htm
...還不錯...
在這個網站可以看到數百位當代藝術家實例作品也有對藝術家的身平與作品都有深度的介紹有多為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還有全球與國內藝術展覽及藝文活動日期的介紹至於藝文的周邊產業都有充分的資訊也有藝術家的商店家裡面的作者包含中國與台灣的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也有現今當代工藝品幫含公共藝術..動畫藝術..手工品..都有相當的水準http://www.artlib.net.tw/全球華人藝術網是個相當直得觀賞的藝術網站而且專門為藝術文化努力的網站
顏水龍的作品,顏水龍的生平,顏水龍的畫作,顏水龍心得,顏水龍紀念館,顏水龍代表作,顏水龍畫風,顏水龍馬賽克,顏水龍風格,顏水龍介紹顏水龍,黃春明,李梅樹,台灣前輩畫家,台灣,皇冠出版社,遠景出版社,宜蘭縣,台陽美術協會,宜蘭縣政府
素養|出版社|論文|座右銘|推薦|散文|大綱|哲理|中英對照|賞析|作文|同人文|小故事|網路文學|結局|耽美|寫作|同志|排版|心得|出版|小語|劇本|靈感|投稿|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1807163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
感謝您wiojoijegejoijo/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wiojoijegejoijo's新文章怎麼玩拇指心臟病?拇指常常動拇指會痛要如何治療腳板寬,拇指外翻的人要買何種球鞋較好玩WiiFit要當心防摔斷骨頭拇指腫起來誰可以給我YOYOTV一分鐘玩創意的手套火雞製作方法手無法施力這需要看醫生嗎?我想要玩籃球該怎麼練為什麼我玩打鼓機會長水泡太鼓達人怎模玩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wiojoijegejoijo'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新資料夾
新資料夾
新資料夾
延伸文章資訊
- 1換了國旗又怎樣!日治時期的臺籍藝術家們 - 泛科學
陳培豐發現,日治時期的臺語歌謠,其實是以本土「歌仔調」唱腔為主;一直到戰後國民黨統治下,演歌風味的黏稠唱腔才出現,逐漸成為今日臺語歌曲的「傳統」。 1958 年的〈 ...
- 2Category:臺灣畫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下193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193个页面。 C. 張貞雯 · 詹三原 · 趙國宗 · 長河雅集 · 陳德旺 · 陳志良(台灣美術家) · 陳景容 · 張 ...
- 325年典藏精粹展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場動線從日治時期台灣畫家具有重要藝術史地位的作品開始,其中包含了陳澄波、廖繼春入選帝展的作品,顏水龍、劉啟祥赴法遊學之後,分別參加「法國秋季沙龍」、「日本 ...
- 4順益台灣美術館用畫作收藏台灣點亮北門舊城區| 文化+ - 中央社
這幾年文化部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除了帶動公、私部門有系統論述、架構台灣藝術史外,也藉由展示,帶民眾重新認識台灣前輩藝術家,回看過去一個世紀被 ...
- 5日據時代的美術發展概況
台灣的藝術家在民族運動的激勵下,曾以溫和的方式在官展中與日本人爭一席之地。 ... 自從日本水彩家石川欽一郎首度將台灣本土的美表現出來後,便給台灣本土畫家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