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活動期間將每日介紹一首禁歌,除了介紹歌曲背景,也告訴你、那瞠目結舌的查禁原因,一同回顧那段箝制人權又荒唐可笑的戒嚴時期禁歌政策. 活動資訊 首頁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活動資訊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發佈日期:2019-05-09 大會考活動活動:5月18~19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來館紀念品:他們的年代--李火增寫真紀念文件夾 參加獎勵品:228丹寧布小書包1個(數量有限.兌換完為止) 主辦單位: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只要滿80分以上就可以兌換精美獎勵品「228丹寧布小書包1個」(不含示意手機及鑰匙) 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1949年5月19日陳誠頒布戒嚴令,1949年5月20日台灣進入戒嚴時期,從思想到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規格化」限制……沒錯,就很像我們現在在看北韓,台灣曾經也是經歷過如此的統治模式。

在這段期間,沒有信仰「蔣公」這位民族救心,沒有聽從國民黨把持的中國民國政府,就有可能依《懲治叛亂條例》,被冠上「叛亂」的罪嫌,輕者送綠島進行「思想改造」,重者就送去馬場町(今青年公園、新店溪畔)槍斃,不明究理、含恨含冤的被奪取性命。

除了這些被政府冠上莫須有罪名的白色恐佈受難者外,言論的箝制、語言的限制等等也對台灣本土文化造成莫大的傷害,禁書數量不勝枚舉,禁播電影電視節也不計其數,雖然政府努力的封殺「無合意閣鑿目」的思想及創作,但台灣人的韌性也相當堅強,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來延續台灣自有的文化,最明顯的部分就屬戒嚴時期的流行歌曲音樂的發展。

戒嚴時期所查禁的歌曲破千首,從1949年開始、約每10年左右一波的審查,到1978年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以系統化的審查方式進行全面性的管制,查禁了許多你我至今都琅琅上口的歌曲,從1930年代的〈望春風〉、〈四季紅〉,戰後初期的〈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到戒嚴初期〈杯底不可飼金魚〉、〈何日君再來〉、〈黃昏的故鄉〉……等等,太多太多的歌曲,不論台語還是華語,皆以無限想像的被迫害妄想症又荒謬可笑的理由禁播禁唱,但民間卻反而是政府愈是查禁唱片愈是大賣,大家愈愛聽,電視不能播就廣播播,廣播不能播就路邊野台戲唱,這些歌曲未因查禁而消失,反而傳唱至今。

從5月8~18日期間,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將每日介紹一首禁歌,除了介紹歌曲的背景,也告訴你、包準大家瞠目結舌、白眼翻到後腦勺的查禁原因,讓我們一同回顧那段箝制人權又荒唐可笑的戒嚴時期禁歌政策。

同時,5月18、19日二日,剛好是「國際博物館日」及「戒嚴70週年」前夕,只要活動期間至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即贈送「他們的年代:李火增寫真紀念文件夾」(每人限領1個),並可向領取「准考證」參與線上「禁歌大會考」測驗(跟大家保證,題目一定從所介紹內容出題。

每人限參加1次),只要滿80分以上就可以兌換精美獎勵品「228丹寧布小書包1個」,大家趕緊把這兩天記在日曆上,撥個時間來館參觀及參加大會考,充實你的台灣史知識!   *本活動因不可抗力之特殊原因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

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內容細節之權利,且不另行通知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何日君再來 年代:1937 語言:華語 作詞:黃嘉謨 作曲:劉雪庵 被禁年代:1945~1949年代戰後初期 什麼!?〈何日君再來〉是禁歌?這首真的是禁歌,雖然是華語,文藻意境也挺美的,但很有想像空間的歌詞內容,使致這首歌很容易與「靡靡之音」畫上等號,而且不只台灣禁過,日本、中國都禁過。

〈何日君再來〉最早是一部中國電影《三星伴月》中的插曲,由周璇所演唱,也飄揚過海來到了台灣。

1945年國府軍抵台「劫收」台灣,當時國府軍也剛結束第二次中日戰爭,只要跟「日本」有關的字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相當玻璃心,〈何日君再來〉歌名及歌詞中的「日君」,被想像又影射為「日軍」,而成了「何日軍再來」,根本是射中國民黨政府所擔憂之事,所以1949年當時公布第一波禁歌名單之時,就列於名單之中。

不過,在1966年有部香港電影也叫「何日君再來」,在台灣上映,而這首歌曲也為電影主題曲,莞爾的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並未禁播這部電影。

直至1978年鄧麗君捨棄第二、第三段歌詞後重新詮釋,加上禁令逐漸鬆綁,成為鄧麗君的招牌歌曲。

〈何日君再來〉始終與「禁歌」畫上等號,除了國民政府,這首歌在登陸日本之時正是1940年代二戰如火如荼進行之期,被日本政府因「靡靡之音」為由禁唱禁播,1950年代中國的共產黨政府則是把首歌認為是上海墮落生活寫照,所以也禁,1978年鄧麗君以甜美的嗓音重新詮釋〈何日君再來〉,在1980年代初期的鐵幕中國也迅速傳開,中國官方為了打壓這個現象,將鄧麗君的歌曲包括〈何日君再來〉,定義為「靡靡之音」再度被禁唱。

這首歌在台灣與中國兩國之間,共歷經了超過30年的禁歌歲月,卻也是華人圈中傳唱度最高的歌曲。

鄧麗君在1995年5月8日因氣喘發作病逝,我們先點播鄧麗君版本的〈何日君再來〉,再點播周璇版本,也貼出1937年原始版本周璇的歌詞,讓大家比較一下,在國民政府禁歌壓力之下,哪些歌詞消失了…… 何日君再來/1937,周璇 詞:貝林(黃嘉謨)  曲:晏如(劉雪庵) 好花不常開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淚灑相思帶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來來來 喝完了這杯 再說吧)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逍樂時中有 春宵飄吾裁 寒鴉依樹尖 明月照高台 (來來來 再敬你一杯) 玉漏頻相催 良辰去不回 一刻千金價 痛飲莫徘徊 (來來來 再敬你一杯) 停唱陽關疊 重擎白玉杯 殷勤頻致語 牢牢撫君懷 (嘿 最後一杯 乾了吧)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望你早歸 年代:1946 語言:台語 作詞:那卡諾 作曲:楊三郎 被禁年代:1960年代初期 1941年12月8日,日本當時的裕仁天皇對人民發布「開戰詔書」,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及海軍航空隊在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率領下,襲擊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也是二戰中太平洋戰爭的開始。

在這之前,第二次中日戰爭已持續在進行,日本治理下的台灣雖尚未直接遭受戰火波及,但全民已進入備戰的編組及準備訓練。

1941年6月20日,雖然總督府公佈了1945年起在台全面實施「徵兵制」,但因爲日本兵員逐漸枯竭,在1942年1月16日總督府發佈「陸軍志願兵訓練所生徒募集綱要」,公告次年在台灣正式招募「陸軍特別志願兵」。

總督府在1937年開始全面對台進行「皇民化政策」,徹底貫徹施行皇民化教育,在長期薰陶下,當時台灣青年相當認同日本國籍,認為從軍是國民應盡義務及榮譽,不少青年以日本軍的身份加入戰局,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台籍日本兵」。

根據統計,台灣共有20萬7,183人投入前線作戰。

隨著時間過去,在廣播中聽到戰局日趨劇烈,不知道前往戰場的家人是生是死,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廣播方式宣讀終戰詔書,承認戰敗也結束了這場戰爭,台籍日本兵的妻子及家人們每日守在港口盼著他們歸來的身影。

1946年,中央電台接收台北放送局,當時由呂泉生擔任演藝股股長,楊三郎也組樂隊加入,因為每星期都有一次台灣歌謠的播放介紹,並且每個月發表一首新歌,呂泉生就鼓勵楊三郎試著寫些作品,就在楊三郎苦無歌詞之際,樂團裡的鼓手那卡諾就自告奮勇想寫寫看。

這時台灣社會整個瀰漫著盼望伊人早日歸來的氣氛,那卡諾將此為題材創作歌詞,由於兩個人都是第一次作詞、作曲,當那卡諾將〈望你早歸〉的歌詞拿給楊三郎時,還被楊三郎數落了一頓,嫌他寫的歌詞沒有押韻,沒有句型,詞意還那麼淺顯。

那卡諾辯稱:「這是新型的啦。

」楊三郎譜好曲之後,因為沒有自信,遲遲沒有拿給呂泉生,後來經呂泉生多次催促,才將譜好的〈望你早歸〉拿給呂泉生,呂泉生哼唱一遍後,稱讚楊三郎寫得很好,這首歌發表後果然大受歡迎。

歌曲不僅寫出女性殷殷期盼的心情,也道出不少女性的未婚夫或男友不幸戰死於戰場,或是長期失蹤無法歸鄉,使得女性因戰爭而成為「未亡人」的無奈。

1958年由南洋影業投資拍攝的「望你早歸」同名電影,這首歌也成為電影主題曲。

1961年6月,警備總部公布歌曲十項查禁標準,〈望你早歸〉被認為「過於悲哀,有失正常,使阿兵哥懷憂喪志」,所以被列為禁歌名單之一。

1976年起黃春明、林二、簡上仁等人,開始進行田野調查,掀起一波「台灣歌謠復興」研究,努力爭取讓許多過去被禁的歌曲重新被聽見。

2018年11月11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台灣歌謠音樂祭.草地音樂會」,我們邀請到紀露霞老師現場演唱這首歌,紀露霞老師歌聲一出,現場鴉雀無聲,靜靜地聆聽紀老師詮釋〈望你早歸〉那絲絲入扣令人動容的歌聲,不少人眼角泛淚啊(泣~~),所以一定是要點播紀露霞老師的原唱版本。

  望你早歸/1946,紀露霞 詞:那卡諾  曲:楊三郎 每日思念你一人 袂得通相見 親像鴛鴦水鴨不時相隨 無疑會來拆分離 牛郎織女伊兩个 每年有相會 怎樣你哪一去全然無回 放捒阮孤單一个 若是黃昏月娘欲出來的時 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欲佮阮離開彼一日 也是月欲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娘 替阮講予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 希望你早一日轉來 【口白】 啊!無聊的月光暝,來引阮思念著故鄉的哥哥 哥哥!你現在大概真無聊,寂寞啦!猶咧等候我轉去故鄉 我自離開故鄉到現在,也袂得通達成著我的希望 我有時時常想欲寫批去予你 毋過恐驚仔來加添著你的悲傷,你的憂愁 但是,哥哥你愛著來信用我 我,我毋是彼款無情的女性啦! 若是黃昏到,月娘欲出來的時陣 我,我的心肝 若是黃昏月娘欲出來的時 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欲佮阮離開彼一日 也是月欲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娘 替阮講予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 希望你早一日轉來 ↑1989年郭金發在NHK舞台演唱版本,第一句是唱「自悲自嘆歹命人」 ↑2000年之後發行的CD早期錄音版本,第一句是唱「想起細漢真活動」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燒肉粽 年代:1949 語言:台語 作詞:張邱東松 作曲:張邱東松 被禁年代:1970年 講到郭金發,就是〈燒肉粽〉,大家應該還對2016年郭金發唱完最後一句「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後隨即暈倒在舞台上,送醫後仍搶救不治過世的新聞印象相當深刻,也令人感到無限的惋惜啊(淚)……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同年10月國民政府以接管台灣之名,行「劫收」台灣之實,陳儀在1945年10月25日受降儀式上直接宣布擁有台灣主權,從此,也開始對台灣農產物資大量掠奪送往中國;當時的行政長官公署讓「資源委員會」將台糖公司在戰後所接收的15萬噸白糖,無償轉交給貿易局,運往上海出售,售款由四大家族與陳儀所屬的政學系分贓殆盡,導致台灣糖價暴漲,而且比在上海還貴,並使台糖缺乏再生產資金,轉而向台灣銀行大量貸款,引起省參議員王添灯在議會對陳儀的憤慨指責。

天津《大公報》於1947年2月21日的社論〈請愛護臺灣這片乾淨土〉指出:「就物質往來論,祖國大陸是佔了臺灣的便宜的。

多少糖由那裏運出來,多少煤、多少香蕉、波羅蜜由那裏運出來。

」就工廠而言,在陳儀政府接收後,許多工廠的成品、原料、機械、廠房逐一被變賣到上海,造成大量工廠的關閉,導致民生用品缺乏與大量人口失業,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甚至比二戰時更加困苦,這也成為二二八事件發生的主因之一。

二二八事件之後,台灣社會困苦的情況仍然未有起色,許多家庭為了能糊口,不論男女,白天工作,夜晚還要兼差,夜半時在巷弄內沿街叫賣,無奈帶有點哀戚的叫賣聲在劃破夜晚的寧靜,聽起來更加哀戚。

1949年,當時任教於台北市立女子初級中學(現金華國中)的張邱東松批閱完學生的試卷時,忽然聽到「賣燒肉粽」的叫賣聲,那聲聲蒼涼的叫賣喚出他心中的感慨,在妻子的鼓勵之下,於是為小販寫了這首歌,當初的曲名為〈燒肉粽〉,詞中「自悲自嘆歹命人」及「物件一日一日貴」充分反應出戰後台灣物價飛漲,底層人民生活悲苦的情況。

在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興盛的期間,因台灣尚未有錄製技術,所以歌手必須前往日本進行錄音作業,因二戰的種種因素,無法前往日本錄製唱片,台灣的唱片市場在戰後幾乎呈現斷層,因此歌曲的傳播傳唱都是透過收音機的電台節目放送;〈賣肉粽〉在1950年代時也是透過街頭及電台傳唱。

1967年電塔唱片灌錄《寶島懷念的旋律》專輯,〈賣肉粽〉收入在內。

當時郭金發也拍攝電影《慈母孤兒淚》,隨片登台演出這首歌,並因電視普及成了紅歌名曲,四處傳唱後〈賣肉粽〉變為〈燒肉粽〉。

「歌紅是非多」相當貼切地形容這些遭查禁的歌曲,〈燒肉粽〉也不例外。

當〈燒肉粽〉這首歌隨著電影巡迴台灣登台演唱,成為大街小巷大家朗朗上口的名曲,卻因第一句歌詞「自悲自嘆歹命人」,遭警總與新聞局認定為唱衰政府,在1970年遭列禁歌。

郭金發為了顧飯碗,把「自悲自嘆歹命人」改成「想起細漢真活動」,將節奏改為輕快重唱出版,而逃過禁唱的命運。

1973年警備總部正雷厲風行審查歌曲,郭金發在臺北林森北路太陽城餐廳作秀,後台張貼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公文:「演唱〈燒肉粽〉須告知觀眾:臺灣早年生活困苦,小販以竹籃或用自行車叫賣肉粽;現今臺灣生活富裕,皆以機車或店家販賣肉粽」,每次演唱都需依規定宣讀。

〈燒肉粽〉雖一度列為禁歌,但卻突破種種困境,郭金發在1975年受新聞局邀請到宣慰東南亞海外僑胞,1989年站上日本NHK超過3000人的大劇院舞台演唱,成為最能表達濃濃「台灣味」的台語流行歌曲。

話說,剩不到一個月、一年一度的「肉粽節」即將到來,市場已經飄出陣陣肉粽香,下次看到粽子時,記得先唱一次〈燒肉粽〉再開動喔~~追憶一下低音歌王郭金發,也省思一下台灣戰後那段困苦的歷史……小編聽了各種版本後,挑選最接近原版原歌詞的給大家欣賞,是郭金發1989年在NHK大劇院舞台演唱版本,第一句歌詞為「自悲自嘆歹命人」,而且第一段為慢板,較符合最原版的曲風,可以深切感受到生活困苦的哀戚感啊~~   燒肉粽/1949,郭金發 詞:張邱東松  曲:張邱東松 自悲自嘆歹命人(想起細漢真活動),爸媽本來真疼痛 厚我讀書幾若冬,出業頭路無半項 暫時來賣燒肉粽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 欲做生意真困難,若無本錢做袂動 不正行為是毋通,所以暫時做這行 環境逼我賣肉粽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 物件一日一日貴,厝內頭嘴這大堆 雙腳走到要鐵腿,度丟無銷尚克虧 認真來賣燒肉粽 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媽媽請你也保重 年代:1958 語言:台語 作詞:文夏 作曲:野崎真一 被禁年代:1960 今天母親節,祝媽媽們母親節快樂……也順便點播介紹這首應景歌曲:〈媽媽請你也保重〉。

〈媽媽請你也保重〉是由1957年日本歌曲〈俺らは東京へ來たけれど(雖然我們來到了東京)〉,由文夏老師填上台語歌詞及翻唱。

2018年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也特別邀請到文夏老師現場演唱,不少人聽到文夏老師的歌聲,勾起年少時離鄉到都市打拚的甘苦歲月,悲從中來,眼眶紅紅一邊跟著唱,這首歌真的是六、七年級生年輕歲月的生活寫照及共同記憶。

1945年8月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戰敗,日本國內進入戰後重建的階段,1950~1953年代因韓戰的爆發,一海之隔的日本,成為韓戰期間物資支援供給的最前線,鋼鐵、機械、水泥等經濟建設相關的特殊需求,不只日本國內重建時有需要大量需求,還需要供給到同樣戰後也需要重建的韓國,使致日本在1954~1957年間為第一次高度經濟成長時期,稱之為「神武景氣」,及1958~1961年間因家戶需求所帶動的第二次高度經濟成長時機,稱之為「岩戶景氣」。

步入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日本,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工業及製造業,所以在雇主、學校、政府相互配合支援下,農村的應屆畢業生開始決定就職時,學校便透過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學生就職的資料與情報諮詢並進行媒合,一畢業後就安排「集體就業列車」,青年們披著彩帶、在親人的祝福歡送下,整列整列的火車載往大都市就職。

這些離鄉背井長期到都市工作的日本年輕人之思鄉之鄉愁,及在都市生活的處境、遭遇、希望與挫折,轉化成一首首的「都市民謠演歌」,成了精神的慰藉、情緒的出口,1957年有了這首〈俺らは東京へ來たけれど〉。

反觀台灣,1950年代農村土地改革後經濟崩壞、以及因一連串以族群為國家資源分配的考試、社會福利制度致使前途或階級移動受到封閉,農村生活困苦,農村青年不得不離鄉前往都市「尋職」。

在相似的社會發展背景下,1958年文夏老師就將這首日本演歌填上台語歌詞,唱出鄉下青年離鄉到都市打拚的遊子心聲的〈媽媽請你也保重〉。

但細究其就業過程,台日兩邊仍不太相同。

日本當時是前往都市「就職」,而台灣是前往都市「尋職」,而且台灣當時的青年就業輔導並不如同時期日本的完整規劃及積極妥善的作為,根據統計,這些本省人60%是依靠親朋友的消息或幫助、18%的人則是利用報紙或廣播電臺、而透過政府機構媒合的僅有4%。

也因此相較於〈俺らは東京へ來たけれど〉中有著出人頭地的決心,〈媽媽請你也保重〉的歌詞中帶著些許到都市工作的不確定感。

1950年代中期,台灣自製唱片的技術成熟,1957年,29歲的文夏老師推出台灣流行歌壇第一張可收錄8首歌的黑膠唱片,在當時大為轟動,可說是台灣流行歌手的鼻祖;1958年所發行的唱片中就灌錄了這首〈媽媽請你也保重〉。

1960年,〈媽媽請你也保重〉、〈媽媽我也真勇健〉等歌曲相繼被警備總部以「思鄉情怯,擾亂軍心,減損士氣,阿兵哥不能想媽媽」的理由查禁,一禁禁了30年,直到1987年解嚴後才解禁。

歌被禁了怎麼辦?文夏老師很樂天的說:「電視電台不能放,那就在街頭舞台唱啊~」,也因此,文夏老師帶著樂隊及四姊妹們全台巡迴演場,把這一首首的好歌傳唱到全台。

台灣戒嚴的38年間,歌曲被禁最多的就是文夏老師,一共被禁了99首歌曲;不僅如此,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推行國語運動,1962年台視開播的「群星會」僅能唱「國語」歌,1976年新聞局規定,各家電視、廣播一天只能播2首台語歌,台語歌的生存空間幾乎滅絕,雖然如此,文夏還是透過台語電影及巡迴演唱會來演唱他的歌曲,也讓這些歌曲不受戒嚴令影響,傳唱至今。

文夏老師已經92歲了,現在喜歡大家湊在一起熱鬧的感覺,跟他談到禁歌,說的有限,但有說的一定「森七七」(笑)……真希望這位人間國寶可以活到一百二。

  媽媽請你也保重/1958,文夏 詞:文夏  曲:野崎真一 若想起故鄉,目屎就流落來 免掛意請妳放心,我的阿母 雖然是孤單一個,雖然是孤單一個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勇健的 媽媽請妳也保重 月光暝,想要寫批來寄乎妳 希望會平安過日,我的阿母 想彼時強強離開,想彼時強強離開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打拼的 媽媽請妳也保重 寒冷的冬天,夏天的三更暝 請保重嘸通傷風,我的阿母 期待著早日相會,期待著早日相會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會返去的 媽媽請妳也保重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杯底不可飼金魚 年代:1949 語言:台語 作詞:陳大禹 作曲:呂泉生 被禁年代:1960年代初期 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杯底不可飼金魚〉這首歌……就勸酒追酒歌啊,被查禁似乎也不意外。

不過,事情覺對不是大家想的這麼簡單,在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老師的抽絲剝繭之下,創作的動機很意外的與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有關!!為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曲者呂泉生及作詞者陳大禹先生為朋友,相識於台灣警備總部交響樂團轉型為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交響樂團時——呂泉生是合唱隊隊長兼指揮,陳大禹是幹事,呂泉生先生是本省籍,陳大禹是漳州人、外省籍,爾後呂泉生到「台灣廣播電台」任職,陳大禹先生持續從事戲劇腳本創作,經營「實驗小劇團」。

1947年2月27日晚上,在天馬茶房前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菸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造成民眾一死一傷,事件隨之擴大;次日28日,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不料遭機槍掃射,驚慌中逃離的人,轉往新公園(今二二八紀念公園)的「台灣廣播電台」,搶占電台,奪取麥克風,向全台廣播,要求對抗陳儀腐敗、專橫政權,還台灣人公道。

在那當時,〈杯底不可飼金魚〉的作曲者呂泉生先生,任職於台灣廣播電台,目睹了這一切。

廣播訊息傳出,民眾騷動,積壓已久的民怨隨著廣播的放送,在全台各地陸續出現抗爭的狀況;3月8日,從中國調派的鎮壓軍隊從基隆登陸進行大規模的清鄉屠殺,除了更多的死傷,也加深台灣族群的對立與撕裂。

1947年11月1日,為慶祝「台灣光復二週年」,陳大禹的實驗小劇團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出他的編導作品《香蕉香》,以二二八事件為創作背景,以「阿山、阿海」的代號來描繪阿山(外省人)和阿海(本省人)在台灣的種種心結,其實創作的初衷,「打算溝通過去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情感隔閡問題,事實上只是想說明一種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所引起性格上異同的誤會,而希望彼此能在愛的了解下把執偏拔掉」。

同樣的,呂泉生在1949年4月18日在台北市中山堂的「台省音樂文化研究會」首次演唱〈杯底不可飼金魚〉,這首歌的創作由呂泉生及陳大禹共同合作,他們有感於二二八事件造成的傷亡無以計數,所以發表這首歌,歌詞中「情投意合上歡喜」、「朋友弟兄無議論」、「好漢剖腹來相見」,就是希望外省人跟本省人大家都可以坐下來喝杯酒,杯底不要留酒,一飲而盡,往後和樂過生活,肝膽相照,化解雙方猜忌或仇恨。

殊不知發表的這時,卻因4月初台灣大學的「四六事件」,政府派軍警捕台大、師院學生,同時整肅一些文人,陳大禹風聞自己被列入追緝名單,便於4月中旬離開台灣回到中國,以避開禍患,而隔個月1949年5月20日台灣也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杯底不可飼金魚〉這首歌在1960年代初期因「歌詞內容勸人乾杯、飲盡杯中酒之意」,被當時政府認為「飲酒作樂、腐蝕人心」等非政治的理由列為禁歌。

或許基於這個原因,也是呂泉生為了保護陳大禹,在不少地方記載著這首歌的作詞者也是為呂泉生,或是「田舍翁」、「居然」等等不同的作詞者,直到近年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老師才研究考察出這段,因白色恐佈而噤聲的歷史。

查了相關報導,小編決定點播經過呂泉生認證過覺得還不錯的、由陳榮貴所演唱的版本,以歷史的角度來欣賞這首歌。

  杯底不可飼金魚/1949,陳榮貴 詞:陳大禹  曲:呂泉生 飲啦!杯底不可飼金魚,好漢剖腹來相見; 拚一步,爽快麼值錢! 飲啦! 杯底不可飼金魚,興到食酒免揀時; 情投意合上歡喜, 杯底不通飼金魚! 朋友弟兄無議論,欲哭欲笑據在伊; 心情鬱卒若無透,等待何時咱的天! 哈…哈哈哈哈醉落去!杯底不可飼金魚…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今天不回家 年代:1969 語言:華語 作詞:諸戈 作曲:古月 被禁年代:1969 可能五、六年級生依稀還記得,大概1990年有個飲料叫「奇檬子」,廣告音樂及廣告主軸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時也才剛解嚴沒多久,台灣社會還是「民風保守」,廣告詞一出,大人們覺得「教壞囝仔大小」,年輕人覺得為何不行。

如果把時間倒回到1970年,〈今天不回家〉被查禁的原因大概就是這個狀況。

1969年電影《今天不回家》上映,內容聚焦在一間台北新式公寓中的三個家庭,針對其中成員不約而同的「蹺家行動」交錯對照,傳統的「親情倫理糾葛」大戲,以當年政府當局「淨化社會」的政策下,當然也又不意外的一定是以「體悟親情可貴」來當ending。

電影主題曲〈今天不回家〉,高吭歌聲與充滿動感節奏,唱出戒嚴時期許多限制壓力下,當時人們苦澀徬徨的心情,這首歌也隨電影走紅,也紅遍東南亞。

雖然歌名是〈今天不回家〉,不過歌詞結尾與電影一樣,帶了一句「不要忘了家的甜蜜」,來符合當時政府的統治及社會的氛圍。

戒嚴時期政府設立了歌曲查禁小組,主掌機關先由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執掌,不過此時期皆為「事後審查」,就是待發行上映後再送審,也就是〈今天不回家〉這首歌已經唱片發了、唱遍大街小巷之後才送審。

這首歌對當時社會氛圍而言實在太聳動,彷彿鼓動人們不要回家,被當時政府視為有違社會善良風氣,所以列在禁歌名單之上,禁唱禁播。

當時發行的海山唱片當然不能因查禁而影響到唱片大賣的好時機,索性將唱片封套標題上將「不」改成「要」再出版,事實上,唱片標籤卻還是寫著「今天不回家」,換湯不換藥的方式繼續賣下去,在市面上可以看到「今天不回家」及「今天要回家」兩種版本。

原唱姚蘇蓉人稱「盈淚歌后」,她聲嘶力竭地演唱〈負心的人〉、〈秋水伊人〉等傷感歌曲,大受歡迎,但〈負心的人〉在1968年時因過度煽情悲情,被當局以「對民心有不良影響」為由加以查禁,但仍沒影響到她的名氣,1969年的〈今天不回家〉讓她的聲勢更達巔峰。

1969年8月,她應邀在高雄金都樂府駐點公演,受到歌迷熱烈歡迎,幾乎每場都有歌迷要求她唱〈負心的人〉,經過幾次推托後,姚蘇蓉終於忍不住唱了。

8月19日,前奏又起,姚蘇蓉正要下歌,台下員警突然出現,遏止樂隊,將她直接從舞台帶離,歌迷一片譁然,眼睜睜地看著歌星被帶走,可說是戰後禁歌政策中,最具話題性的事件,她也是華語歌手中被查禁禁歌最多首的,約70多首,所以她另有個稱號為「禁歌歌后」。

姚蘇蓉被警局約談作筆錄,取消了她的歌星證,兩年內不能在國內任何公開場所演唱。

姚蘇蓉自此心灰意冷,無心經營台灣的演藝事業,遂轉往海外發展。

〈今天不回家〉這首歌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大放光彩,其中香港聲勢最為驚人,兩個月內售出30萬張,姚蘇蓉反而登上香港舞台開唱。

  今天不回家/1969,姚蘇蓉 詞:諸戈  曲:古月 今天不回家 徘徊的人,徬徨的心 迷失在十字街頭的你 今天不回家,為甚麼你不回家 往事如煙,愛情如謎 迷失在舊日情愛的你 今天不回家,為甚麼你不回家 朦朧的月,暗淡的星 迷失在煙霧夢境的你 今天不回家,為甚麼?為甚麼不回家 心在那裡,夢在那裡 不要忘了家的甜蜜 迷失的人,不要忘了家的甜蜜 朦朧的月,暗淡的星 迷失在煙霧夢境的你 今天不回家,為甚麼?為甚麼不回家 心在那裡,夢在那裡 不要忘了家的甜蜜 迷失的人,不要忘了家的甜蜜 家的甜蜜,家的甜蜜,家的甜蜜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山頂黑狗兄 年代:1957 語言:台語 作詞:高金福 作曲:LeslieSarony 被禁年代:1960年代初期 戒嚴時期的禁歌標準到底為何?1961年6月,警備總部在公布257首禁歌的同時,也發布十項查禁標準: 一、意識左傾,為匪宣傳 二、抄襲共匪宣傳作品之曲譜 三、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 四、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年身心 五、意境誨淫,妨害善良風化 六、曲詞狂蕩,危害社教 七、鼓勵狠暴仇鬥,影響地方治安 八、反映時代錯誤,使人滋生誤會 九、文詞粗鄙,輕佻嬉罵 十、幽怨哀傷,有失正常 看完這十項查禁標準,欸……所以〈山頂黑狗兄〉到底是觸犯了哪一項所以被查禁?哀傷也不行,山上快樂唱歌也不行!? 〈山頂黑狗兄〉這首歌最早是1930年由英國人LeslieSarony創作演唱,1933年,上日文歌詞、中野忠晴翻唱為〈山の人気者(山上人氣王)〉,中野忠晴是日本於戰後將美國流行音樂印入日本並加以推廣的重要角色,及建立起日本流行音樂基礎的三大功臣之一。

1957年由高金福填上台語歌詞,洪一峰演唱,曲中「ULayELee」模仿原曲的阿爾卑斯山脈間牧羊人的傳統唱腔,曲風輕快,如此歡樂的歌,怎麼會有問題呢?當時也才進入戒嚴時期不到10年,黨國一體的國民黨政府還處在「反共抗俄」的非常時期,如此開心的歌曲、遊手好閒的在山上唱ULayELee,是吃飽太閒嗎?所以就以「非常時期居然遊手好閒在山頂唱歌」為理由,在1961年左右列為查禁禁歌。

原唱洪一峰老師,在1960年代最紅的歌手之一,也是他人生的巔峰,他的許多歌曲像〈寶島曼波〉、〈寶島四季謠〉、〈舊情綿綿〉、〈淡水暮色〉、〈溫泉鄉的吉他〉等等,首首都是金曲,但也因為太紅,遭當時政府盯上,惹來警備總部的關切。

在那個宣揚「淨化歌曲」及「講國語」的年代,時常遇到台下觀眾叫囂要求他改唱華語,弄得場面像當尷尬。

在這種不利台語歌手發展的環境所逼,不得已之下洪一峰只好轉往日本發展,反而日本的聽眾相當喜愛台灣歌謠,在日本相當受歡迎,在政治情勢壓迫之下造成「在別人的土地上才能唱自己母語的歌曲」如此的窘境,讓洪一峰怎麼想都想不懂。

另外,不知大家有沒有個疑問,這時期像洪一峰、文夏等等他們的許多歌曲,為什麼都是從日語演歌翻唱的?日治時期的台灣,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曾試圖在1920年代末期推行「日本口味」的台語歌,不過台灣人民並不買單,反而在1930年代發展出屬於台灣獨有的台語歌曲,戰後,1946年國民政府一紙命令,下令全台禁說日語台語,只能說華語,引發了民怨,也成了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二二八事件前的國語霸權政策、二二八事件後國民黨政府的戒嚴令及白色恐怖,「失語世代」的台灣人只能藉由歌謠來宣洩情緒、感慨和抵抗,這些創作者透過隱喻及民眾心理的投射,來寄託個人情緒。

經歷戰前戰後生活反差如此之大的台灣人,試圖逃脫國民黨政府再殖民的威權統治,迎懷「脫中傾日」的生活,也因此開始頻繁且大量地翻唱日本流行歌,日本元素逐漸滲透進台語流行歌,又因1966年起的《加強推行國語計畫》而逐漸走向式微。

來點播了!當然就挑洪一峰老師的演唱版本,有種純真又懇切的歌聲,聽完深深覺得說……這首歌真的禁的莫名其妙啊~~   山頂黑狗兄/1957,洪一峰 詞:高金福  曲:LeslieSarony 山頂一個黑狗兄 伊是牧場的少爺 透早到晚真打拼 牧場開闊歸山拼 嘴唸明朗的歌聲 透日歌聲唸抹定 伊的歌韻真好聽 聲好會唸介出名 有聽聲看無影ULayELee 歌喉響山嶺 ULayELee 歌聲幼軟緣投得人痛ULayELee ULayELeeULayELee 阮的貼心黑狗兄 逍遙自在真好命姑娘聽著心肝神魂跟伊行 央三拖四甲 伊求親晟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熱情的沙漠 年代:1974 語言:華語 作詞:李潔心 作曲:加瀨邦彥 被禁年代:1974年 如果說哪首歌被禁的最荒誕無稽,大概就屬〈熱情的沙漠〉,就是那聲用氣音的「啊~」而成了禁歌。

其實這首歌原曲為1973年日本雙人女子團體ザ.ピーナッツ所演唱的歌曲〈情熱の砂漠〉,大家可以聽聽看原唱版本,那個「啊~」才明顯!!歐陽菲菲的〈熱情的沙漠〉裡的「啊~」其實含蓄的許多,可能也或許為日本翻譯歌,成了被查禁的目標。

在1970年代之前,可以查禁歌曲的機關相當的多,除了特務機關龍頭「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其他還包括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國防部、總政戰部、國立音樂研究所、中華民國音樂學會、台灣省新聞處、台灣省警務處、中國廣播公司等,但當時並無全面系統性的審查,執行方法相對簡單,包括強制改寫、禁播、黑膠唱片貼貼紙、禁唱(但執行力不強)。

唯一較有效的管制手段是藉由演藝人員證照發放及吊銷來威脅演藝人員。

面對這樣的政策,創作人也有了因應對策,開始玩文字遊戲來避免被禁,許多歌曲走紅後才被禁,越禁越紅。

1970年代開始,內政部開始編印查禁歌曲手冊給媒體,新規定中還新定查禁免列日期文號和理由的條款,所以,從此連歌是何時被禁、為何被禁的,唱片公司及歌手都不清楚。

另外,政府當局1970年代還力推「淨化歌曲」,用以對抗所謂「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

負責管制演員證和歌唱證的主管單位當時說:「過去政府為加強民族精神教育,遏制不良歌曲的蔓延滋長,曾查禁部份歌曲,現由警備總部和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製,發給各歌星每人一冊愛國歌曲,旨在鼓勵歌星們演唱愛國歌曲,以鼓舞民心士氣」。

這些歌曲當然都是華語歌曲,不少台語歌手不願也無法配合演唱愛國歌曲,政府就不發給證照,這個政策迫使許多台語歌星失去表演舞台,例如文夏、洪一峰、郭大誠等人。

1973年8月,新聞局擴大組織,針對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等業務,分別採取具體措施,加強管制。

並認為市面上流傳的流行歌曲頗多靡靡之音,影響民心士氣,故邀請「專家」全部加以慎重審查處理,凡內容不妥之歌曲唱片,一律查禁。

不過在這雷厲風行的歌曲審查制度下,卻有一個區塊是化外之地,就是英文歌曲。

1965年起美國全面介入越戰,台灣成為駐越美軍的渡假中心,酒吧與色情行業大量興起,西洋歌曲也跟隨著而來地流行起來。

因為西洋歌曲不會被禁唱,以美軍俱樂部及飯店、夜總會為據點,帶動了西洋樂團的發展,也培養出許多實力派歌手。

例如:歐陽菲菲、黃鶯鶯、沈文程、陽光合唱團的主唱吳盛智等人。

而歐陽菲菲在1971年往日本發展,也在日本歌壇大放異彩,也迅速紅極香港及東南亞,台灣及日本皆發行專輯。

1974年將〈情熱の砂漠〉填上中文詞在台灣發行〈熱情的沙漠〉專輯,Disco舞曲曲風很快就風靡台、港及東南亞,歌紅是非多,專輯大賣也引來相關單位的注意,就因曲中前後那幾聲令人遐想的「啊~」,被認定「淫聲穢語煽情曖昧,詞曲狂蕩危害社教」而加以禁播禁唱。

1974年10月歐陽菲菲從日本回到台灣,發現她的幾首招牌歌竟然都已經被禁唱了,她不覺發楞問了一句:「那叫我唱什麼呢?」 雖然歐陽菲菲不少歌也被貼上禁唱標籤,不過1978年她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個人演唱會,蔣方良卻出席為座上嘉賓,這部分著實使人覺得微妙…… 那麼……我們點播日本原版的〈情熱の砂漠〉及歐陽菲菲版的〈熱情的沙漠〉,讓大家來判定一下,那聲「啊~」是有多「淫聲穢語煽情曖昧」……   熱情的沙漠/1974,歐陽菲菲 詞:李潔心  曲:加瀨邦彥 我的熱情 好像一把火 燃燒著整個沙漠 太陽見了我 也會躲著我 它也會怕我這把愛情的火 沙漠有了我 永遠不寂寞 開滿了青春的花朵 我在高聲唱 你在輕聲和 陶醉在沙漠裡的小愛河 你給我小雨點 滋潤我心窩 我給你小微風 吹開你花朵 愛情裡小花朵 屬於你和我 我們倆的愛情就像 熱情的沙漠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 禁歌介紹:苦海女神龍 年代:1971 語言:台語 作詞:黃俊雄 作曲:猪俣公章 被禁年代:1970年代初期 大概「苦」字開頭的歌一定下場都很苦……〈苦海女神龍〉被查禁的理由也是真苦……1969年由日本歌手森進一所演唱的日本歌〈港町ブルース(港町布魯斯)〉,到1971年由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填上台語歌詞,由西卿演唱的〈苦海女神龍〉。

1970年代這一波由新聞局主導的淨化歌曲運動+加強推行國語計畫,特別是針對電視媒體的控管政策,這時三家電視台都已步上軌道,成為民眾娛樂的主要來源。

1973新聞局成立,統一執行系統化審查、並修正出版法後,共列出十二條歌曲查禁的理由:「違反國策」、「為匪宣傳」、「抄襲匪曲」、「詞意頹喪」、「內容荒誕」、「意境晦淫」、「曲調狂盪」、「狠暴仇鬥」、「時代反應錯誤」、「文詞粗鄙」、「幽怨哀傷」和「文理不通意識欠明朗」。

同年11月新聞局成立「行政院新聞局出版品出版小組」負責禁歌。

1974年7月,新聞局長在年度施政報告中說,在上半年六個月中,新聞局查禁了五十三萬多件出版作品,數量之多創歷史新高峰。

同年新聞局又成立「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歌曲輔導小組」。

新聞局開始舉辦優良歌曲徵選,擴大徵求愛國歌曲新創作,並委由國內三大唱片公司海山、麗歌和歌林唱片配合製作出版,唱片公司的所有簽約歌星都要配合演唱愛國歌曲。

同時又成立「電視事業改進研究小組」,行文要求三家電視台製作節目時,演唱歌曲需有三分之一為「愛國歌曲」、「藝術歌曲」、「徵選歌曲」。

1976年1月8日政府頒佈「廣播電視法」,嚴格來管理廣電媒介的結構與內容,而為配合推行國語政策,亦納入語言限制規定,來打壓方言節目的演出空間。

廣播電視法全文共51條,除了明文規定「電視台方言節目」每天不可超過一小時外,其中和禁歌政策相關的主要有二條: 第十七條:大眾娛樂節目,應以發揚中華文化,闡揚倫理、民主、科學及富有教育意義之內容為準。

各類節目內容標準及時間分配,由新聞局定之。

第二十條:電台對國內廣播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其所應佔比率,由新聞局視實際需要定之。

(此條款直到1993年8月2日才被刪除) 看到這,或許能深深感受到,國民黨政府幾乎想滅絕台灣文化及台語,不過台灣人也很努力地讓台語文化延續下去1970年,由黃俊雄製作、首創電視台語布袋戲戲劇《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在台視播出,轟動全台灣,每當播出時萬人空巷,創下97%高收視率,而〈苦海女神龍〉這首歌原本歌名〈為何命如此〉,是搭配劇中角色「苦海女神龍」出場的主題曲,歌名也順應大眾成了〈苦海女神龍〉。

就是因為太紅,在1974年6月25日,遭國民黨政府以「妨礙農工作息」為由停播,〈苦海女神龍〉這首歌也因為江湖味太重,妨害善良風俗為理由禁唱。

當時在配合政府推行「國語」政策,〈苦海女神龍〉也有了中國語歌詞版〈誰來愛我〉,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戲劇部分改由中國語發音,雖然成為禁歌,但愈禁愈紅,隨著黃俊雄的布袋戲傳唱至今。

  苦海女神龍/1971,西卿 詞:黃俊雄  曲:猪俣公章 無情的太陽 可恨的沙漠 迫阮滿身的汗流甲濕糊糊 拖著沉重的腳步 要走千里路途 阮為何 為何淪落江湖 為何命這薄 有情風吹動 三尺黑頭毛 有情月照阮的胸前半身光 流浪著千里遠 無一個相借問 心頭酸 心酸孤單女 為何命如此 討厭交男子 歡迎女朋友 討厭文雅幼秀歡喜學風流 無人像我這款 心頭亂亂想 飲兇酒 怎樣飲兇酒 越飲越憂愁 為誰人酒醉 為誰人迷茫 淪落在異鄉的苦海女神龍 不願做女紅妝 偏扮做女紅妝 醉茫茫 怎樣醉茫茫 無奈的女郎 黑暗路也著行 賭窟也著行 人生的六字變換失去了生命 我不是小娘子 我就是女妖精 嘆一聲 生成這款命 美人無美命 放捨著流浪 願做好娘子 無情的環境迫阮墜落黑暗城 風塵的女妖精 誰人要娶做某子 嘆一聲 生成這款命 美人無美命  至活動資訊列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