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課綱究竟在改什麼? | 未來Family | 遠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但,這波新教育浪潮的動能,正在撼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教育現場,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逐步啟動變革,不必等到110年,107、108、109年的大學入學方式、考題 ...
ESG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時事熱點政治107課綱究竟在改什麼?新教改將啟動!家長和孩子準備好了嗎?文/未來Family 2017-03-31瀏覽數54,900+文│王惠英.黃啟菱107課綱即將上路,這波教育新浪潮,正在撼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教育現場,從過去「每個學校教的都一樣,每個學生都上相同的課」,要改變成「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學生可視個別程度及興趣來選課」,是種顛覆家長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想像的大革新。
107課綱新聞不斷,包括:「大學端及高中端對大學考招新方式歧見很大」、「課綱審議委員組成違法,教部急改聘」、「社會課綱爭議大,延至109年才實施」……,不斷出現的爭議,看在多數父母的眼裡覺得霧煞煞,真是無所適從。
在新聞煙花之外,作為12年國教的指導方針,107課綱其實牽涉很深刻的教育理念及十分複雜的教育體制運作,希望台灣教育樣貌能大幅翻新:從過去「每個學校教的都一樣,每個學生都視為程度一樣來教」,要變成「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每個學生要視為程度及興趣不一樣來教」,是種顛覆當前家長及不少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想像的大革新。
世界變動太快,教育體系卻改變緩慢,先進國家其實都非常焦急,教育改革的腳步也愈邁愈大。
《未來Family》除了實地到教改領頭羊國度芬蘭採訪,也比較了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法國、紐西蘭等多個教育改革的最新藍圖,發覺台灣推動12年國教及新課綱的藍圖,其實可說是與世界同步,都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不僅要讓孩子學到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態度及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根據進度,107學年正式上路時,屆時的小一、國一(七年級生)及高中職一年級(十年級生)新生就要全數使用依照新課綱寫的新課本,老師也被期待要用新的思惟及方式來教學生。
107學年的高中職一年級新生,也將在110年適用新的大學入學考招模式。
但,這波新教育浪潮的動能,正在撼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教育現場,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逐步啟動變革,不必等到110年,107、108、109年的大學入學方式、考題方向都正在往新的理念微幅調整。
以往課綱的制定都由教育部操盤,這次的新課綱首度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規劃,再將課綱草案送教育部審議。
課程總綱在兩年多前拍板定案,領綱審議卻是一波三折,歷經政黨輪替後重組新的課審會、課審委員資格認定發生問題,審查進度延宕,但仍希望順利於107年展開。
台灣教育現場正在匯聚強大的正向能量,因為太多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舊有體制的問題。
改革是為了成就每一個孩子「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但學校的改變太慢,新課綱有助於學校檢視現況、放眼未來,」宜蘭縣教育處處長、前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表示,新課綱要做的是解構既有的慣性,「它告訴學校,你不能再關起校門來不改變了,不論你以前是不想改變、還是害怕改變,如今都有一個新的機會點。
」「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但在教育現場看到比較多生命『只是在等時間過去』而已,」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藍偉瑩強調,這些孩子不是沒有想法,只是不自由,就連老師也一樣,他們其實擁有熱情、才華,卻沒辦法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再不從教育去改的話,不用談競爭力,連國家生存都有問題。
」新北市桃子腳國民中小學校長李惠銘也有深刻的體會,當世界正快速的以我們無法預知的方式在發展,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與其用未來塑造孩子,不如讓孩子創造未來,未來就是由許多『自己』自然匯聚的。
」過去的教改雖然也引發了不少批評,但它的確動搖了舊勢力,之前一波教改「9年一貫時代」,已奠下一定基礎。
共識是,要回到以學生為本、探究學習的本質。
「新課綱稱不上是一種革命,它就是延續上一階段的教育成果,再進一步深化,是『接棒』的概念,」國教院副研究員范信賢說。
新課綱的精神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李惠銘說,這並不是全新的東西,「成就每一個孩子」跟過去講的「一個都不能少」、「沒有孩子落後」,都是一樣的概念,只是新課綱的願景更具體化,「我們要成就一個孩子,一開始就要讓他『適性』,找到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領域,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去,然後才能『揚才』,好好發揮天賦、擁有往目標前進的能力。
」這波課綱改革,不只需要校長、教師共同努力,就連家長也要跟著一起改變。
簡菲莉強調,家長要放下傳統的觀念,不要再以有多少學生考上台大或頂尖大學來評價學校,「學生考試考得好,並不等於成為一個更好或未來需要的人。
」以下幾個變革亮點,可以一窺107課綱的方向:變革亮點1:不只學知識,更要學「素養」要一次看懂新課綱,必須掌握下列幾個關鍵字:素養及自發、互動、共好(簡稱「自動好」)。
「素養導向的課程是世界教育潮流所趨,」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陳佩英指出,『素養』的內涵包含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與知識(Knowledge),稱之為愛思客(ASK),三者看起來是分立的,但在課程設計及學習過程中,卻像麻花般是互相交織的。
新課綱提出「素養」的概念,並非推翻與否定9年一貫強調的「能力」,而是豐富並落實「能力」的內涵,透過課程教學設計,促成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變革亮點2:學習跨領域、貼近生活情境跨領域也是新課綱很強調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象或主題是很難用學科去切分的,新課綱有更多空間,讓孩子做跨領域的學習,如此一來,能讓學習更呼應現實生活、更有情境與脈絡,孩子會覺得學習的意義感提高,」范信賢說。
舉例來說,北政國中的生態創客社,為解決學校落葉過多的問題,開始自製落葉堆肥,同時引進具有生菌、木工專長的家長來提高效率;又如桃子腳國中小推動「校園夢想家」,讓每個班級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認養生態池、設置校犬之家、為小學生說故事……,懂得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是一種「自動好」的素養表現。
變革亮點3:高中生可以跨校選修課程未來的高中生,也可以跨校選修,甚至到其他社教機構修課,學分數是可以被承認的。
「搭配這波新課綱,相關的法規空間都會一起打開,」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規劃組組長李文富說,以香港為例,高中生有所謂的「聯校課程」,可以到鄰近的學校去修課,台灣未來也可有類似的作法。
「比方說,台灣可能會有縣市區域間的跨校聯盟,讓孩子有更多的修課選擇,或者也可以到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去修課,」李文富說,課程要怎麼界定、學分數如何算等等,有許多實務環節,政府都會陸續討論、推出相關辦法。
首次引進專業引導師帶工作坊推動新課綱,台灣的確面臨不少問題。
新課綱的總綱在103年底公告,「之後的一年多很安靜,相關的配套都沒有動起來,甚至大家在等:新政府上台會不會不要做?」藍偉瑩直言,似乎是到新政府上台後,大家才認為新課綱真的要推,有預算,也有配套,但現在還是有一些問題,例如大學考招方式就有許多爭議,「不難看出,我們的橫向連繫跟系統思考是很差的,總綱裡面列的素養,我們這一代很多人自己都缺乏。
」不過,這波課綱改革真的全力動起來了。
國教系統出身的教育部長潘文忠,深諳其中「眉角」,每個月親自主持定期召開、協調跨部門運作的「協作中心」會議,所有一級主管都到場開會。
另外,國教署也密集展開針對教育第一線的培訓,甚至首次引進企管訓練方式,以引導代替領導、以溝通代替命令來進行學校及教師的增能培力。
「不只基層熱血教師有強大力量,大學教授、校長、主任都要一起參與學習,同時前導學校帶領一般學校來改變,每個系統圈也要像學生般自發、互動、共好,成為終身學習者。
」陳佩英說。
很多人都認為,這次新課綱若沒推動成功,就不會有下一波了。
藍偉瑩對此抱持樂觀態度,「我問過很多學生,他們都很期待新課綱,大家還是要試著一點一點的做,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好,那就很棒了。
」倘若這一波改革真的做起來,也許下一波就能看到高中生是完全自由的在選修課程了。
其實,107課綱還沒推行,117課綱即將啟動研究。
洪詠善透露,國教院在這波新課綱上路後,就要開始思考117課綱了,「未來的課綱要在此波課程實踐基礎上,持續思考和研究如何讓學生學習更有多元彈性的空間。
」教育改革是緩慢的,全球皆然,5年、10年間看到效果並不算慢。
全球都在進行教改,大家都很焦慮,《未來Family》採訪團隊去年底親訪後的觀察是,連芬蘭這麼信任教育體系的國家,父母、老師、行政系統,都對改革批評不斷,台灣教改工程更是重重難關,怨聲載道可以想見。
然而,如同芬蘭上下對教育政策的共識:改革是一定要進行的,如何愈改愈好,才是努力的方向。
什麼是「課綱」?12年國教課綱引發關注及爭議,但鮮少人真正了解什麼是「課綱」?為什麼會有「課綱」?課本和課綱有何不同?早年的學生上課都是用「部編本」,後來教改推動「一綱多本」,希望用「課綱」取代「課本」。
高中的入學考試主張「考綱不考本」,大學入學考試也強調「不超綱、不偏本」,就是要將學生從單一的課本知識中解放出來,把課本讀得滾瓜爛熟、考試拿高分,不代表真正有能力或素養。
從最早的88課程標準、99課綱,一直到目前積極運作中的107課綱,課綱訂定的是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學科或領域,學生應學到的「最低教育內容標準」,以及「至少應具備的能力」,在107課綱則將能力更豐富深化為「素養」。
換言之,「課綱」只規定「最低」或「至少」的共同學習內容,不管哪個學校或老師都一定要教,但學校和老師也可以有彈性空間,決定採用哪本教科書或自編講義教材,以及是否要教給孩子更多或不一樣的學習內容。
新課綱核心理念:自發、互動、共好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黃政傑提供下列的說明:1.自發:自主行動,強調個人為學習的主體,能夠系統思考、解決問題,具備創造力、行動力。
簡言之,就是能夠主動去做想做、該做的事情。
2.互動:溝通互動,指學習者能廣泛運用各種工具,如語言、文字、數學符號、科技、藝術等等,有效與他人和環境互動。
這其實意味著人際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能力需要去加強。
3.共好:社會參與,每個人都需要以參與方式培養與他人或群體互動的素養,社會參與是一種社會素養,也是一種公民意識。
以前的教育強調社會適應,現在則是鼓勵社會參與,即使小孩也能改造社會。
課綱新驚喜,賦予學校更多彈性新課綱把課程分為兩種類型:「(教育)部定課程」和「(學)校訂課程」,除了既有的國家課程,各校還可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己學校的多元課程。
在高中職階段,可以開設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和加深加廣選修課程,還有團體活動時間、彈性學習時間,國中小則有「彈性學習課程」,可以開設四種課程,包括統整性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為特殊需求學生開設的課程,以及其他像是自主學習、戶外教育、補救教學之類的課程。
新北市桃子腳國中小校長李惠銘認為,「校訂課程」除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和舞台,探索自己、發現自己,也會逐漸形塑出每個學校獨特的教育臉譜,讓學校開始和人家不一樣。
「新課綱賦予學校或地方教育更多彈性,同時導入系統思考、美感教育等新的核心價值及能力指標,是令人感到驚喜的。
」宜蘭縣教育處處長簡菲莉說。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指出,國教院本身有合作研究學校,今年是43所,希望了解學校試行新課綱的情況跟問題,國教署也有前導學校做為一個基地,扮演諮詢、輔導、推動的角色。
「在試行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每個學校差異很大,有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作法,」洪詠善說,新課綱鬆綁了很多部份,就是希望讓學校有真實的改變,不再只是copy課程架構,而是依據學生所需思考課程。
推薦閱讀:1.不是吃飽就好,還要安全與健康孩子的營養午餐到底吃了什麼?2.新式家庭支援系統誕生媽媽育兒,不再孤軍奮戰3.陳安儀談婆媳:不停的埋怨,是對自己的懲罰4.「班級經營」到底該經營什麼?5.我的德國婆婆:學會在公共場合舉止得宜,孩子一生將受用無窮!專欄介紹:《未來Family》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旗下新創辦的雜誌,當台灣社會出現的各種低迷現象,都應該回到教育的原點、社會的核心-「家庭」。
我們應該重新省思父母與子女的互動以及家庭的價值。
《未來Family》期望引領大眾一起思考下一代最需要培養的特質與能力,並借鏡國際經驗、探索趨勢,讓「家」成為未來進步的起點,讓「未來」比今天更美好。
讓「未來Family」比今天更幸福。
【瞭解更多未來教育與教養話題,請至《未來Family》官網/臉書粉絲團】延伸閱讀107課綱、學校裁併與學力低落!新任教長的三大挑戰自己的課綱,怎麼審?從課綱爭議看街頭公民課,台灣該怎麼上?棄課綱的主題式教學 發現學生天賦!政治親子熱門文章1工人父親在夢裡化成「讀書人」來見我……火星爺爺:先前我只看見悲傷,40年後我看見了安慰2「不想與生父有關連!」馬斯克兒子申請改姓名、換性別3老闆下班學〉創揚董座:二關鍵看懂《捍衛戰士2》的企業經營密碼4石斑魚內外銷都很難推?養殖業者分析3大原因陷困境5全員逃走中?台大「這系」50%學生申請轉出熱門快訊打造會呼吸的社區,日勝生奪金獎徵件截止倒數!2022鼎革獎及時快遞生態圈彈性多元配送!搶先體驗!全新「怡漾」無標籤水數位專輯當月期刊2022年6月號小齒輪大增速,鈞興EPS超8元,咬合E-bike兩輪商機達方綠能營收近百億,E-bike品牌和零件憑什麼出海皆有成?神防疫!小港醫院守護南國門,AI判讀確診僅1秒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5月號仁寶、和碩5G網通新品齊發,原來是向這兆元產業看齊?「玩美移動」張華禎:我姓張Chang,所以喜歡change改變花旗退場後,誰是消金新龍頭?3大觀察點看外銀在台版圖消長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4月號立訊長驅直入電動車,想成新跑道的「第二個鴻海」?有一種蘭叫「烏克蘭」爆紅,台灣育種之父花5年研發極品敲響小國軍備警鐘!台灣後備改革,還缺哪幾塊拼圖?購買訂閱目錄電子雜誌最新出版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2022年,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適從的新起點。
首先,新制考招上路,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均大換血。
國家新政策也連番上陣,「半導體學院」「國際金70位領袖預見永續新未來華人社會最高規格的年度盛會本專刊記錄了第19屆高峰會的論壇精華內容,是70位與會貴賓的思想結晶、參與盛會者的美好回憶,也是未能參與者的最佳跨年讀物。
在這202全民拚運動打造健康好習慣2020年奧運會落幕,台灣選手贏得史上最佳獎牌表現——2金、4銀、6銅,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掀起一股全民運動熱潮。
本期運動特刊談如何借力使力為運動風潮推波助瀾,帶大動盪時代拿回退休自主權後疫時代,通膨和失業率一起囂張;經濟頹靡與復甦一起共舞,一個波動、脫序,卻又嶄新的大動盪時代隱然成形。
過去170年,美國曾發生33次經濟衰退,有20個年度通膨率2022研究所指南新冠病毒掀起全球波瀾,產業更是加速轉型,對於即將於進入職場的新世代新鮮人們,想要準確預測2030年工作趨勢,《遠見》獨家剖析未來人才地圖,替廣大莘莘學子搶占未來看此文章的人也看了...工人父親在夢裡化成「讀書人」來見我……火星爺爺:先前我只看見悲傷,40年後我看見了安慰通膨大浪下,如何讓資產逆勢升值?三大特點鎖定美國多元資產以抗股債雙震部屬跟你說:「我想去荒島找自由!」要怎麼回答?「教練式」領導者會這麼說「不想與生父有關連!」馬斯克兒子申請改姓名、換性別證交所歷任最年輕董事長!傳由集保結算所董座林修銘出任遠見線上書展最高回饋1年雜誌老闆下班學〉創揚董座:二關鍵看懂《捍衛戰士2》的企業經營密碼部屬跟你說:「我想去荒島找自由!」要怎麼回答?「教練式」領導者會這麼說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
延伸文章資訊
- 1107課綱究竟在改什麼? | 未來Family | 遠見雜誌
但,這波新教育浪潮的動能,正在撼動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教育現場,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逐步啟動變革,不必等到110年,107、108、109年的大學入學方式、考題 ...
- 2107課綱成為「108」! 現任國一生將進入考招新時代 - ETtoday
12年國教上路已經4年,為了因應延長國民教育跟講求資訊、跨領域能力的時代而訂出的新課綱,原先訂在107年實施,同時配合新課綱的新大學考招方案也預計 ...
- 3108課綱差異表】最新課綱改什麼?3分鐘帶你了解6大要點
有別於以往課綱強調的知識,108新課綱的核心宗旨為「素養」,根據大考中心定義,素養是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 ...
- 4107課綱(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轉變 ... - 隨意窩
201704191102107課綱(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轉變 ?108課綱. 「任何時候的開始,都會有人沒有準備好,全世界都在教改,其他國家並不會因為台灣還沒準備好而 ...
- 5108課綱來了》家長、學生都該懂 - 商周
1.核心素養. 新舊課綱最大的差別,就是以前強調學生學的是「知識」,新課綱則是要求學生要學「素養」。 · 2.必修課占比. 新版課程大幅下降了高中的必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