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到底該用「哪種電」?——其實完美的發電方式並不存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筆者認為,我們在討論發電方式之前,最好先釐清「事實」,之後再來討論「感覺」或「分析」,這應該是比較中性的方法,如此方能避免淪為意氣用事與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國際趨勢 財經 台灣到底該用「哪種電」?——其實完美的發電方式並不存在,「電力組合」可能更重要 盧冠安/台灣青年的世界之窗 2018/03/23 91489 PhotoCredit: 每種發電方式,其實就像是一個公司內的不同員工——好的老闆,需要了解不同員工的優缺點並截長補短。

最近隨著核四轉型「綜合電廠」;核二重啟;與深澳電廠的環評問題,持續沸沸揚揚地在媒體上討論,更引發諸多爭議。

其實這幾個「新聞」,追根究柢,不脫台灣「到底該選擇那種發電方式」的爭論。

筆者認為,我們在討論發電方式之前,最好先釐清「事實」,之後再來討論「感覺」或「分析」,這應該是比較中性的方法,如此方能避免淪為意氣用事與人云亦云。

而每種發電方式,其實就像是一個公司內的不同員工——好的老闆,需要了解不同員工的優缺點並截長補短。

因此,今天我將試著以具體資料和國際案例為依據,呈現各種發電的「基本能力」和「使用限制」等事實,讓大家自己思考台灣電力的未來。

首先,我們從「可以24小時運轉」的發電方式說起: 1.燃煤發電 燃煤發電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至少燃料成本很便宜),且能24小時穩定運轉——尤其2012年以來,因為美國頁岩氣的競爭,國際煤價幾乎是一蹶不振,在2016年更達到每公噸48.8美元的「史上最低破盤價」(但今年初因亞洲需求增溫,價格已回升至90美元上下)。

此外,由於電廠技術、興建成本控制均已成熟,「節省金錢」的考量,向來是燃煤發電的優勢。

不過,燃煤發電的缺點簡直罄竹難書:首先是醫學已經證明,燃煤產生的懸浮微粒,會造成各種癌症——除了肺癌,我國已有許多醫學研究證實PM2.5與口腔癌和肝癌都有高度相關性。

而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與生態影響,更是無法估計。

重要的是,台灣多數人或許不知道:燃煤發電,也會產生不少輻射(註一)!這是由於煤在地質年代生成中,同樣也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

雖然煤的放射性物質比例極低,但燃煤發電,需要遠比核電更多的燃料,才能產生同等電量,因此國外近年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燃煤電廠附近亦有明顯的輻射汙染。

2.燃氣發電 燃燒天然氣發電,最大的優點就是「中庸」,且同樣能24小時穩定運轉。

所謂「中庸」的意思,就是它的「空氣污染」比燃煤低(雖然燃氣發電幾乎不產生懸浮微粒,但仍然會產生燃煤發電約50%的碳排放),但還是比太陽能或核能高。

但燃氣發電的缺點也不少,一是發電成本較貴(註二),二是運送與接收都需要特別的設備,且若燃料外洩,也有爆炸釀成巨災的風險(戰時也有可能被敵軍攻擊而造成平民死傷)。

3.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最大的優點就是「看起來很環保」——至少對多數不懂生態學的人而言是如此。

但是水力發電的缺點,在長年研究生態的筆者眼中,同樣也必須歸類到「罄竹難書」的類別裡:國際上有無數水力發電的案例,不只改變了河川水文、若施工不慎則會造成上游坍方、還會造成海岸線侵蝕(因為河沙被攔截而無法流到出海口)、根據學術期刊《ScienceDirect》的研究比對分析,水力電廠往往對當地生態產生浩劫,該研究主撰者之一更直言:「水力發電根本不該被稱為『綠能』」。

更驚人的事實是:水力發電也會造成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因為水壩有相當深度,因此底層的生物在進行厭氧分解之後會產生甲烷,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6倍。

而且台灣的河川多數都有「枯水期」,因此水力發電並非全年都可以穩定運轉;另外台灣的坡度大且水土保持又差,因此淤積嚴重,所以水庫壽命相當短暫。

4.核能發電 核能發電可說是爭議最多的發電方式,國內「擁核派」與「廢核派」的對立與分歧,不下於政治上的藍綠對立。

面對此敏感議題,筆者還是秉持一貫的立場,讓我們先來了解,關於核能發電的事實: A.世界第一座商業運轉的核能電廠是前蘇聯的奧布寧斯克核電廠,於1954年開始商業運轉,2002年除役。

B.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共分為0~7等級,等級越高表示越嚴重),全世界的核能電廠至今共有8次5級(含)以上的嚴重事故:7級的分別是1986年蘇聯車諾比(地點在今烏克蘭境內)與2011年的日本福島;6級的有克什特姆核廢料爆炸事故;至於5級的事件共有五次(包括1979年美國三哩島,其他幾次分別發生在英國、加拿大、瑞士與巴西)。

而核能的優點有:發電穩定、單位電力成本便宜(若不考慮核廢料處理);且不產生「輻射以外」的汙染——尤其是後者在全球暖化的時代特別重要,因為核能廢料相對容易「定點」管理,但二氧化碳與溫室氣體一旦排放,幾乎無法控制管理。

至於缺點,當然就是其惡名昭彰的輻射問題、安全問題,包括電廠除役之後的土地永遠無法使用,以及核廢料的處理問題。

核能發電可說是爭議最多的發電方式,國內「擁核派」與「廢核派」的對立與分歧。

圖/JosephSohm@Shutterstock 再來,是無法24小時運轉的電廠,這類發電方式,多半歸屬於「替代能源」或「綠能」: 1.太陽能 太陽能的優點,就是其發電能源完全不需要國外進口,而且在發電過程中,幾乎不產生任何汙染。

(當然面板的製造過程就未必) 其缺點,除了因為仰賴日照,無法24小時運轉發電之外,太陽能電廠由於需要大量的平面面積,其選址也可能會占用重要的生態區域或農地(因為台灣地狹人稠),而製造與淘汰太陽能板,也會產生環保問題。

太陽能的優點,就是其發電能源完全不需要國外進口,而且在發電過程中,幾乎不產生任何汙染。

圖/ShiYali@Shutterstock 2.風力 風力的優點與太陽能一樣,也是不需要從國外進口,而且在發電過程也幾乎不產生任何汙染。

其缺點則是無法24小時運轉(而且風力發電的發電時間,比太陽能發電更難預測),而且在台灣用電低峰期的冬季,此時風力反而較強,這問題就算用智慧電網也不易解決。

另外風力發電機可能會造成鳥類與蝙蝠的死亡,其噪音問題,也常被當地居民抗議。

完美的發電方式並不存在,重點是「組合」與「管理」 其他如地熱發電、各種海洋發電,限於篇幅今天無法一一分析,關於每單位的發電成本,由於計算方式的不同(包括是否列入設廠成本、處理後續廢棄物成本、使用年限等等問題),也恕無法仔細比對分析。

但是相信各位讀者,已經可以從上方的分析中看出一個鮮明的事實: 所有的發電都有優缺點,世上並不存有「完美的發電方式」,所以對台灣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有個「電力組合」,而非太過仰賴單一發電方式。

以綠能發電而言,最大的缺點就是無法持續發電,而且太陽能板淘汰的廢棄物很難處理;至於核能發電的缺點當然也極多,但它未必就是「萬惡」的能源產生方式——例如核廢料至少比二氧化碳容易侷限在一處管理;此外從1954年全世界第一座商業核電廠運轉到現在,所造成的人命死傷,還不及一年全球暖化造成的數字。

最後,關於核電,我的看法和美國的「油神」皮肯斯一樣:「我們不是想要核能,而是我們需要,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註三)。

在達成非核家園之前,要兼顧減碳、減PM2.5與低廉電價,或許核電真的是必要之惡(註四)。

但若我們全國有了共識,已決定要完全排除核能發電的選項,也完全沒有問題——但我們同時也必須認知到,其他的發電方式,同樣也會有其「缺點」:包括供電穩定度、電價成本、土地利用成本、乃至環境污染的成本與風險等等。

台灣到底該選擇那種、或哪些發電方式,我並沒有辦法提出一個「標準答案」,但衷心企盼社會能多點理性討論、少些似是而非或情緒性的彼此攻訐,共同決定台灣能源發展的未來大計。

註一:根據英文維基百科:1MW的燃煤電廠一年可以產生5.2公噸的鈾與12.8公噸的釷;而同等發電量的核能電廠,一年會產生30公噸的高階核廢料。

此外區別還包括燃煤電廠產生的輻射物質會四處逸散,核能電廠則不會。

註二:很多人會說:頁岩氣不是讓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嗎?沒錯,但天然氣需要液化之後才能跨海運輸,而液化的成本並未大幅下跌,所以液化天然氣還是「沒那麼便宜」(而且液化天然氣的成本主要不是天然氣價格,而是液化和運輸的成本)。

例如消費者購買的農產品價格,多數是運輸和管銷成本而非農產品的產地成本,所以若蘋果的產地價格下跌1/2,但蘋果的運費並未下跌,那麼那麼蘋果價格當然不可能下跌1/2。

註三:這句話取自這本書:「油神皮肯斯:5段人生與30個梟雄法則」。

註四:燃氣發電可以減少燃煤發電1/2的碳排放,且幾乎不排放PM2.5,但單位電力的成本遠比核能高上許多,所以若把燃煤電廠全部汰換成燃氣電廠,的確可以大幅減低碳排放和空汙問題,但電價勢必大漲,那麼我們就需要配合核電,才能把整體發電成本壓低。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Credit:asiastock@Shutterstock 台灣 發電 電力 組合 關聯閱讀 新加坡是終年盛夏的「非核家園」,但為何它從不缺電? 借鏡國際、改變思維,「綠色家園」在台灣,不是不可能 作品推薦 貿易戰、股市泡沫與「新冷戰」──當心,我們正面對一個極為動盪不安的年代 說了那麼多,年輕人該如何替自己加薪? 參考資料 TOP 盧冠安/台灣青年的世界之窗 小時候立志做個動物生態學者,因此大學和研究所就讀生物相關科系。

當過生態保育團體的CEO,目前擔任獨立理財顧問(不在任何企業上班,獨立提供投資諮詢服務的顧問)。

身在台灣、關懷世界,興趣廣泛,對生態、經濟、政治、歷史、文化都有興趣,一生只為追尋宏觀世界的真理,並希望這個專欄可以讓台灣變得更理性且更能宏觀思考。

個人臉書:盧冠安 著作有「掌握投資金律,擺脫死薪水」、「原物料投資最該搞懂的事」、「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機會」、「超越景氣的投資術(已絕版)」、「物價上漲更好賺(已絕版)」、「超越股災直接獲利(已絕版)」 台大生態所碩士畢業,以全球觀點配合生態學的系統論和循環論,觀察世界經濟的運作 現為獨立理財顧問、自由投資人、生態觀察者、中東直送(伊斯蘭商品販售網站)經營者 看更多 上一篇 美國的「鴉片危機」:處方籤浮濫、藥廠利益、對成癮者的污名⋯⋯千億預算也難解決的困境 下一篇 究竟是誰在大發「國難財」?──那些敘利亞內戰中,忽然崛起的「暴發戶」們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現場Live 聊聊法國高電價日常,與缺電危機下「無所不用其極」的冬季超前部署 歷史History 【永續進行式】你聽過「化石愚人節」嗎?一群學生的惡作劇:氣候變遷不是玩笑 評論Opinion 電動車潮流讓特斯拉股東賺飽飽──但它真的很環保嗎? 財經Finance 2021投資趨勢:先攻後守,聚焦逆全球化、智能化、數位化 熱門文章 1 「廢除早自習」之後,一位高中生的體驗:受108課綱影響的新世代,正掙脫枷鎖、翻轉現狀 2 出國留學4年,多益仍考610分──為什麼「喝過洋墨水」,是我不願面對的真相? 3 從「普通朋友」到「非交往的正式約會」──聊聊我和德國人的約會初體驗 4 窮學生的血淚教訓:「用時間換金錢」值得嗎?讓我徹夜未眠的廉航轉機體驗 5 38歲圓留學夢(五)到芬蘭留學開銷有多大?關於學費、生活費的第一手經驗分享! 6 韓國「冰與火之味」(上)「就算冬天凍死也要喝」的國民飲料:冰美式咖啡,究竟有何魅力?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