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系列條目社會學 社會學史 社會學概述(英語:Outlineofsociology) Portal:社會 主要的社會學理論 衝突理論 結構功能主義 符號互動論 批判理論 實證主義 反實證主義(英語:Antipositivism) 社會變遷 中層理論 社會建構主義 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 質化研究 比較研究(英語:Comparativehistoricalresearch) 計算社會學 民族誌 語用學(英語:Conversationanalysis) 歷史社會學 採訪(英語:Interview(research)) 數理社會學 社會網絡分析 主要分支學科(英語:Subfieldsofsociology) 犯罪學 文化社會學 人口學 發展理論 越軌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 教育社會學 環境社會學 家庭社會學(英語:Sociologyofthefamily) 女權社會學(英語:Feministsociology) 性別社會學 工業社會學 社會不平等 知識社會學 法律社會學 文學社會學(英語:Sociologyofliterature) 醫學社會學 軍事社會學(英語:Militarysociology) 政治社會學 種族與民族關係社會學(英語:Sociologyofraceandethnicrelations) 宗教社會學 鄉村社會學 科學知識社會學 社會運動 社會心理學 社會階層 科學技術與社會構建 恐怖主義社會學(英語:Sociologyofterrorism) 都市社會學 其他相關信息 社會學家列表 社會學時間軸(英語:Timelineofsociology) 閱論編 社會學主題 社會學(英語: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的學科[1]。

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調查[2][3]和批判分析[4],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社會行動或社會關係的知識體系,並會運用這些知識,以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深入社會與公眾進行對話與溝通、將人類從不平等及壓迫的物質條件下解放出來,等等為目標。

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社會學層級的機構或人際互動,至宏觀社會學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3],社會學的本體有社會中的個人、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社會問題和社會控制,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階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

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護理、軍事或刑事制度、網際網路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

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

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

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個體為本模型和社交網路[5][6]。

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性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

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企業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

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來源請求] 目次 1概觀 2社會學的角度 3歷史 3.1起源 3.2社會轉型的產物 3.3形成學術學科 3.4當代社會學 4社會學理論 4.1西方社會思想源流 4.1.1古希臘 4.1.2啟蒙思想 4.2社會學理論具體方向 5社會研究方法 6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 7主要的社會學主題 8社會學學派 9社會學次領域 10注釋 11參考文獻 11.1引用 11.2來源 12研究書目 13外部連結 14參見 概觀[編輯] 在19世紀初期,孔德認為過去神學及崇尚武力的社會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學、工業為主的年代正在抬頭,兩者之間的衝突正是社會動盪的源頭。

在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種過渡性的衝突及混亂是無可避免。

在舊制度消失前,人們無法體驗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會轉變才能改組社會[7]。

社會學就是針對社會改組的問題(現代性)而發展成為一門社會科學。

涂爾幹學派的社會學家不但希望了解什麼使得社會團體聚集起來,更希望了解社會瓦解的發展過程,從而作出「糾正」。

糾正的觀念並不暗示社會學家預設一個「正確社會」的模板。

涂爾幹本人都不認為有一個終極的、完美的社會可以參考。

簡單來說,當一群人互動形成一個穩定的參考架構,運行良久,對他們來說就是「常態」。

當社會制度問題積累下來,此一穩定狀態被打破,形成混亂,即上述所謂「瓦解」時,就形成病態。

因此涂爾幹認為,社會學家職責在於找出一個社會的「日常常態」,如此才能確定出「病態」的判斷標準。

社會學家需要不斷觀察與分析,不是找出模板,宣稱終極事實就結束。

相反地,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學家並不探索對糾正社會的方法。

因為他們認為對社會病疾提出的糾正方案,往往是以一個小群體的觀念強加到絕大多數人的身上,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問題加重。

20世紀初,如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等人,受到上一代如韋伯與齊美爾學說影響,加之參考馬克思理論,針對現代社會與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悲觀看法,其中尤其看到社會雖然高度分工,卻也產生生活的分裂化。

尤其是在藝術文化領域,大量複製技術的出現,造成藝術精神的喪失。

法蘭克福第二代哈伯瑪斯繼承上述觀點,並參照美國結構功能主義與符號互動論、歐陸的現象學等,提出溝通行動論,與第一代悲觀觀點不同,認為必須致力建構一個可溝通的社會,才是悲觀現代性的出路。

而上述的觀念,類似社會衝突論,知名人士如達倫道夫,也是以馬克思對社會階級分析為主,認為社會有掌握資源的階級,以及受統治的階級,惟不同的是,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握有生產工具,無產階級因無工具而受宰制,需要反抗革命,觀點較屬於政治經濟學,但衝突論者,結合韋伯對階層──加入社會地位等角度,認為社會不平等,源自多方面,不只經濟不平等。

今天,社會學家對社會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從宏觀結構到微觀行為的研究,包括對種族、民族、階級和性別,到細如家庭結構個人社會關係模式的研究。

社會學系分成更多更細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離婚,在微觀方面例如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一些社會學家使用量化研究[註1]的方法從數量上來描述一個社會總體結構,以此來研究可以預見社會變遷和人們對社會變遷反應的量化模型。

這種由拉扎斯費爾德倡導的研究方法,現在是社會學研究中的兩個主要方法論之一。

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另外一個主要流派是質化研究[註2],包括歷史社會學、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專題小組討論等收集資料的方法,以及基於紮根理論、內容分析等質化資料的分析及歸納方法。

從事質化分析的社會學家相信,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因為這可以加強理解「離散」性的社會和獨特性的人文。

這種方法從不尋求有一致觀點,但卻可以互相欣賞各自所採取的獨特方式並互相借鑑。

主流的觀點認為,量化和質化這兩種研究方式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

涂爾幹與韋伯都強調兩者的重要性──亦即從主觀(質化)與客觀(量化)交錯研究,到後來的象徵互動派大師布魯默相當強調質化的影響力。

社會學的角度[編輯] 社會學的角度就是讓我們通過社會學看事物的方法去認識自己及分析社會。

其中兩種比較著名的社會學角度就是「社會學的想像力」(SociologicalImagination)及「破解謎思」(Debunking)。

「社會學的想像力」由賴特·米爾斯所創,其主要意思是指我們可以透過「社會學的想像力」去了解社會。

[8] 至於「破解謎思」是彼得·柏格的概念。

他指出了「社會學的意識中是存在著一種揭穿真相、破解謎思的動機」。

[9]這句話指出了社會學家是關注所有的人類活動,但他們關注的層面並不是一般人所關注的事實之表面,而是以一個質疑的心態去思考及破解一件事情的謎思。

歷史[編輯] 主條目:社會學的歷史 起源[編輯] 人類對社會變化發展的整體研究源遠流長,社會學的邏輯和理念早在其形成學科基礎之前就已經出現。

對社會的分析和研究基本上是源於西方文化、哲學思想的長年累積,並至少在早於柏拉圖時代之前產生。

而更加正規的社會統計調查的起源更可以追溯到至少早在1086年的「末日審判書」[10][11]。

另一方面,在中世紀的伊斯蘭社會也有早期社會學的蹤影,不少研究均指出歷史上第一位社會學家,是一位十四世紀來自北非的阿拉伯學者——伊本·赫勒敦,其最著名的著作《歷史緒論》首次介紹了有關社會凝聚力和社會衝突議題的社會科學理論[12][13][14][15][16][17]。

到了十七世紀,以笛卡兒為代表的理性主義者即注意到科學擁有發現真理的能力,而開始嘗試運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現象[18]。

社會學一詞的英語「sociology」(或「sociologie」),是由拉丁語「socius」(同伴)、「-ology」(研究),和希臘語「λόγος」(即「lógos」,意指字詞、知識)組合而成,這個名稱最早由法國散文家埃馬紐埃爾-約瑟夫·西哀士(1748年—1836年)在一份當時未公開的手稿中創造[19][20]。

至1838年,法國科學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1798年—1857年)正式確立了「社會學」一詞[1]。

孔德在初期曾使用「社會物理學」(socialphysics)一詞,但後來被別人挪用,其中包括著名的比利時統計學家朗伯·阿道夫·雅克·凱特勒。

孔德寄望通過對社會領域整體的科學認識,而令歷史學、心理學和經濟學形成一體化,社會學正式由此而生。

社會轉型的產物[編輯] 奧古斯特·孔恩德 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確立於十九世紀中葉,其出現並非歷史的偶然,而是與劇烈的社會變遷引起的社會運行狀態失調有著密切的關係。

自十八世紀末開始,先後發生了兩次來自歐洲的大革命,第一次是以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標誌的政治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從英國開始、一直擴展到歐洲和美國的工業革命,這兩件重大事件使西方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轉型。

資本主義確立後,一方面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令社會的經濟基礎、思想觀念和政治制度都發生重大變化;另一方面,社會運行也暴露出許多不協調因素,如周期性經濟危機、失業、犯罪等。

對於這些問題,傳統方法和原有科學體系無法作出滿意的解釋和回答,於是社會學作為一門不同於其他社會科學的獨立新學科便應運而生。

孔恩德所身處的年代適逢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持續動盪,他認為社會上的各種弊病和問題可以透過社會學實證主義消除,這是在其著作《實證哲學教程》、《實證主義概論》(AGeneralViewofPositivism)中明確提出的一個認識論模式。

他相信在人類知識發展「三階段律」(Lawofthreestages)中,在繼神學階段和形上學階段(或稱玄學階段)之後,實證階段將占據最終的位置,也是他最重視的部分[1][18]。

孔德認為過去神學主導及崇尚武力的社會會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學、工業為主的年代正在抬頭,兩者之間的衝突正是社會動盪的源頭。

在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種過渡性的衝突及混亂是無可避免的。

在舊制度消失前,人們無法體驗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會轉變才能改組社會。

[21]社會學就是針對社會改組問題(現代性)而發展成為一門社會科學,它在社會轉型中產生,以解決社會運行和發展中的不協調因素,以尋求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規律為內容,並且將這條主線貫穿於整個社會學發展歷史。

馬克思 總體而言,1830年代到19世紀末葉普遍被視為西方社會學的創立時期。

這一時期的社會學特點是:(一)與哲學關係密切;(二)受實證主義思潮影響極大;(三)創立社會學的目的在於維護協調現存的社會關係。

此時期以孔德和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為主要代表。

孔德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科學[22]。

整個社會和自然界是建立在協調一致的基礎之上,這就是社會秩序;社會變遷中舊的社會秩序被新的社會秩序所取代,成為社會進步。

斯賓塞則把社會變遷論運用於社會學研究,他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體,社會進化和生物進化遵循著同一條規律,具有人類社會等同有機生物的含義,因此他的理論被稱為社會有機論。

1874年,斯賓塞編寫了歷史上首本以社會學為名的書籍——《社會學研究》(TheStudyofSociology)。

當時孔德和馬克思雙方均提出在歐洲實現工業化和世俗化之後,發展一種科學上合理的社會制度,但同時馬克思又否定了以孔德為首的社會學實證主義。

在孔德提出社會學構想的同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已經形成了新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以勞動為中介的,他從經濟學上分析了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度下,人的勞動本性異化的表現,提出了勞動的解放將標誌著人性的復歸和社會的人性化,從而使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學批判轉入到在社會學上關於資本主義對人限定的地位的批判[23]。

馬克思唯物史觀社會學的產生,使社會學在本質上變成為批判的、革命的科學,與孔德強調秩序、均衡,目的在於維護和改良現存制度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形成鮮明的對立。

這也是馬克思本人一直拒絕把自己的社會理論稱為「社會學」的基本原因,直至二十世紀初列寧才明確把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使之為早期社會學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十世紀著名哲學家以賽亞·伯林也認為,馬克思可以被視為「真正的現代社會學之父」[24]。

“ 能夠以大家熟悉的措辭,為當時充斥著人們腦海的理論性的問題,賦予清晰而一致的答案,同時,能夠將「問題」與「答案」毫不虛假造作地聯繫起來,並推論出明確而實用的方向,正是馬克思理論的主要成就。

” ——以賽亞·伯林,《卡爾·馬克思:他的生平與環境》[25] 形成學術學科[編輯] 艾彌爾·涂爾幹 十九世紀末期開始,社會學開始蓬勃發展,歸功於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出版大量社會學研究專著,為社會學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奠定堅實基礎,並為確立社會學的學科地位作出重大貢獻。

他一生致力推動社會學發展,將源自孔德的實證主義發展成實際社會研究的基礎。

1895年,涂爾幹在法國波爾多大學創立歐洲首個社會學系,並出版影響後世的重要著作《社會學方法的規則》[26],為社會學確立有別於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獨立研究對象,即社會事實。

涂爾幹認為,一切社會的觀念都具有無形的強制力,塑造人們的意識。

人類大多數的意向不是個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導、薰陶和壓迫下形成的。

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心理學或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方法、觀點解釋[27]。

至1896年,涂爾幹又創辦《社會學年鑒》(L'AnnéeSociologique)期刊,以刊登、傳播他與學生的研究成果[26]。

在1897年出版的《自殺論》中,他以羅馬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人口自殺率的差異為例,引證社會學角度和心理學、哲學角度在分析社會事實上的區別,另外此著作也進一步發展結構功能主義理論。

對涂爾幹來說,社會學可以被形容為: “ 制度的科學,制度的起源,制度的運作 ” ——艾彌爾·涂爾幹,《社會學方法的規則》[28] 踏入20世紀,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迅速提高,歐洲各地的大學相繼成立社會學部。

英國第一個社會學系在1904年創建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這裡也是英國社會學雜誌的創刊地[29]。

1907年起,英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倫納德·特里勞尼·霍布豪斯開始在倫敦大學擔任社會學講師[30]。

1909年,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和馬克斯·韋伯共同成立德國社會學協會(英語:GermanSociologicalAssociation),隨後,韋伯又在1919年於德國慕尼黑大學設立德國首個社會學系,並首次提出了反實證主義社會學的理念[31]。

弗洛里安·茲納涅茨基(英語:FlorianZnaniecki)在1920年於波蘭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英語:AdamMickiewiczUniversityinPoznań)創立波蘭首個社會學系。

1923年,法蘭克福大學設立了社會研究院(InstitutfürSozialforschung)[32]。

與此同時,美國在社會學方面也有長足的發展。

美國社會學家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英語:WilliamGrahamSumner)於1875年在耶魯大學開始教授名為「社會學」的課程[33]。

1890年2月,法蘭克·威爾森·布萊克默(FrankWilsonBlackmar)在美國堪薩斯大學設立「社會學元素」(ElementsofSociology)課程,並延續至今[34]。

1892年,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阿爾比昂·伍德伯里·斯莫爾(AlbionWoodburySmall),在芝加哥大學創立社會學系[35]。

社會心理學始創者之一的喬治·賀伯特·米德,於密西根大學任教時遇到查理斯·霍頓·庫利和約翰·杜威;米德和杜威兩人在1894年轉往芝加哥大學任教[36],這使得社會心理學、象徵互動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或稱符號相互作用論)獲得極大的發展[37]。

1895年,阿爾比昂·W·斯莫爾創辦美國首份社會學學術期刊——美國社會學雜誌(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1905年,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SociologicalAssociation,ASA)成立[35],並成為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學家學會。

深受涂爾幹和馬克斯·韋伯思想所影響的美國社會學者塔爾科特·帕森斯[38],一生致力推動社會學的專業化以及在美國的發展。

受地理和歷史因素影響,相比起歐洲的經歷,美國社會學的發展在歷史上較少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這個文化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而美國社會學更著重統計學上的研究方式[39]。

在中國,上海滬江大學於1913年創立中國大學第一個社會學系(該系在1952年併入華東師範大學),開設包括人類學、理論與應用社會學、社會調查與社會問題以及公民學在內的諸多課程,之後在1917年設立的滬東公社則是中國第一個大學社會學實驗基地,被視為中國社會工作服務的前身。

第一次關於社會學的國際合作發生於1893年。

法國政府國會核數師勒內·沃爾姆斯(英語:RenéWorms)創刊國際社會學雜誌(RevueInternationaledeSociologie)並擔當其主編,隨後又成立「國際社會學圖書館」(BibliothèqueSociologiqueInternationale)、「巴黎社會學學會」(SociétédeSociologiedeParis)、「國際社會學研究所」(InstitutInternationaldeSociologie),其中國際社會學研究所後來與創立於1949年的國際社會學協會合併[40]。

總體而言,社會學形成學術規模的成長期大約處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

社會學的發展歷程可以被看作為對例如工業化、城市化、世俗化等現代性問題的積極回應,或是對社會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的理解和反思[41]。

在社會學創始初期這段時期期間,社會學領域在歐洲大陸占據主導地位,並與英國的人類學和統計學遵循著類似的發展軌跡、舉頭並進;但踏入二十世紀以後情況開始逆轉,越來越多的社會學家活躍在所謂的「盎格魯勢力範圍」(Anglosphere),即以英語為主的地區。

與此同時,社會學確立自己的研究範圍和方法,獨立的學科體系基本形成,而研究範圍越來越具體化和專門化。

很少早期的社會學家會限定於特定、狹隘的研究主題,例如經濟學、法學、心理學、哲學等理論相關領域也是其關注範圍。

自社會學在十八世紀奠基以來,社會學的認識論、方法、研究架構等一直經歷著擴展和分歧,形成百家爭鳴的情況[42]。

這一時期形成了以埃米爾·涂爾幹為代表的實證主義路線,以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反實證主義路線和以美國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社會調查的傳統的社會學研究局面。

涂爾幹的社會學理論以社會關係和社會團結為主線展開,堅持社會唯實論和社會整體觀,主張在社會整體層次上進行實證性研究。

同時他還對社會反常現象和社會偏離行為產生興趣。

韋伯則是傾向於個體主義,即主張對特定的社會行動和社會現象背後的個人動機及隱藏的秘密進行解釋。

他試圖驗證任何社會現象背後都有一種無形的、精神的力量在支撐。

當代社會學[編輯] 當代社會學的發展時期大致從20世紀40年代至今。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會學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其重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 理論多元化,學派林立,觀點分歧 分科化,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滲透加強,分科社會學種類增多 方法科學化,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大大加快了資料處理速度,使社會學的研究更準確、快速、規範 社會學理論[編輯] 馬克斯·韋伯 社會學理論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儘管存在著缺乏完整的理論構架和很多彼此矛盾的方面,但已經成為成熟豐富且脈絡清晰的理論體系,其中很多理論都有著鮮明的實踐指向並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了有益的作用。

也有很多理論雖然現在還很抽象概要,但也不乏啟發性的地方。

依照發展程度和時間順序,社會學理論一般分作古典社會學理論、現代社會學理論和當代社會學理論。

古典社會學理論很大程度上是一些著名社會學家的理論,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的社會學理論還缺乏完備的理論流派,單個社會學家的理論就能代表這一流派的特徵。

所以,人們在闡述這一階段的理論的時候,多是介紹某幾個社會學家的理論成果。

不過這樣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單個社會學家理論成果對整個理論體系的代表在一些情況下過於勉強。

所以,通過對其特徵的歸類和總結,將其歸納為以下四個理論框架。

這樣一來在對這一時期的理論有較為明晰的認識之後,又能與下一階段的流派分類銜接。

但要對各個理論有深入的了解,還是要回到這些社會學家身上。

結構功能主義,研究社會結構如何構造,以滿足由一個至高共享的規範體系所限定的各項功能的要求,和社會結構中各部分的功能和影響。

社會被看做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人被看作是社會整體的一部分,是宗教和文化的遵奉者,沒有社會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就難以生存。

涂爾幹的社會團結和社會分工論、斯賓塞社會進化論在這個領域的建樹都尤為突出。

衝突論,也稱批判理論,通過對社會物質發展的考察,對照人類社會的演進,探析出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繫,從而得出人和社會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具體歷史社會情境中的產物,並被其所在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方面的定位任意擺布、操縱和扭曲,使他們真實的自我發生畸變,進而產生持續的矛盾衝突體,反過來這樣的衝突又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馬克思的批判結構主義是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

交換理論,建立在個體功利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利益的計算和實現手段的考察來解釋人的行為,社會現象被還原為始終處於理性利益計算之中的個人。

霍曼斯的行為主義交換論,布勞的結構交換論和艾默森的社會交換網絡分析都對理解這一理論範式有很大裨益。

建構理論,將人看作是能動的社會建構者,人有資格,也有能力積極主動地創造或建構著社會,而人類的理性始終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他將社會行為的理解置於對個人和主體間的意義和動機的理解。

韋伯的理解社會學,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以及隨後一系列學者構建的符號互動論,雖然看上去彼此差異很大,但質性方法論和對能動性的承認將其聯繫到了一起。

經過古典階段的積澱,社會學理論擺脫了對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的依賴,真正走上了特色鮮明的學科發展之路。

現代社會學理論在取得重大發展的同時,其中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影子依然清晰可見,這也說明二者的延續性和承襲性。

事實上,現代與古典的階段劃分並非是界限分明的,二者除代表性人物和理論流派之外,都存在不少的交集。

社會學理論在古典時期的四個理論框架,在此有不斷的豐富和發展,隨著特徵差異增大,這些流派又不斷分化,形成新的框架體系。

社會學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複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

社會學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係,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

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

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

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

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週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

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社會積澱論、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

跟實驗性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自然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

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說。

可是,這些假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

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

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

實際上,社會實踐是檢驗社會學說的唯一標準。

社會學說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在社會實踐中檢驗,在社會實踐中發展。

西方社會思想源流[編輯] 古希臘[編輯] 發生在古希臘社會劇烈的社會轉型,促使當時的思想家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人以及有人組成的群體的問題,黃金時代的提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當時的思想家對於奴隸制度的黑暗也甚為憤慨,但苦於沒有更好的制度來替代,對人類命運的發展趨勢也難以把握,於是追述往昔,希望回到奴隸制形成之前的社會,恢復人在社會中的尊嚴。

其中兩位哲人的社會思想尤其能說明問題。

柏拉圖眼中的人類社會是有機統一的,國家的各個組成部分組成了國家的功能,也從屬於整體的調配,社會是一個分工的和不平衡的統一體。

聖賢(哲學王)則是居於社會最頂端掌控國家機器的最佳人選,因為他有足夠多的經驗和知識,能夠超越具體部分的利益,實現整個社會的最大福祉。

在柏拉圖看來,私有財產和家庭這樣分散且獨立的因素應該為社會整體的發展發揮自己的作用。

亞里斯多德與此相反。

在《政治學》中一系列對人類社會和國家的看法雖然還較為混沌,但其中的社會學思想卻是顯而易見的,他就認為社會各個部分的獨立要素在構成社會整體的同時,也能保持各自的獨立性。

他指出,社會起源於人的社會本性,即人有集合為群體的本能,但複雜、且異常分化的社會並非由個人組成的,它是建立在一個個群體的基礎上,這樣有相應的功能和財產的共同體最終組成了社會。

[43] 啟蒙思想[編輯] 啟蒙思想對於西方文明的影響不言而喻,諸多社會科學在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和突破中誕生,對社會轉型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關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整個啟蒙思想的發展。

社會契約論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社會思想,誕生於與教權和王權思想鬥爭中,由此發展出來的一種契約義務和社會關係結構的世界觀,成為社會學起源的直接動因之一。

由「天賦人權」為邏輯起點,從而推演出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不斷演進,人們相互訂立契約、建立國家來保障自己天賦之權,並由此發展對私有財產、自由、平等和享樂權利的認識。

同時,眾多思想家中還有很多對於人類社會的洞見都對之後的社會學思想產生重要影響。

孟德斯鳩關於自然地理條件對社會、國民心態影響的論述,及由此發展的歷史演進理論,合同三權分立學說共同構成了他的社會整體論。

伏爾泰的自然法權論則是在尋找符合人自然本性的社會立法原則。

狄德羅的小康社會思想,讓-雅克·盧梭關於社會發展階段的思想,休謨關於權威對社會影響的觀點,亞當·斯密研究的關於商業社會中產生社會分化的命題,福格森關於市民社會的研究,聖西門在工業社會方面的研究以及對實證主義的運用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們對社會思想發展的重要貢獻。

[43] 社會學理論具體方向[編輯] 衝突理論 結構功能主義 馬克思唯物史觀 社會有機體論 社會發展論 社會積澱論 社會互動論 社會認知論 社會控制論 社會研究方法[編輯] 社會研究主要有「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兩大類。

會用各種方法搜集經驗實證,包括問卷、面談、參與者觀察及統計研究。

歷史社會學研究屬於質化社會研究方法。

同樣的,社會學與人類學學科的交融催生越來越多社會學家運用民族誌的方法對現代社會進行研究。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了解社會。

作為功能主義者,艾彌爾·涂爾幹喜歡以社會大規模結構來解釋任何東西。

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

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鬥爭。

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

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

一般觀點將社會學區分為宏觀或微觀兩類,認為分析單位如國家發展,就屬於前者;分析個人精神與家庭等,較屬於後者。

這是相當僵化的解決看法。

事實上,所謂微觀並非依照研究單位的規模看,微觀較屬於處理社會學基本原型的東西,更觀察在不同單位之間的互動,事實上,在企業之間、乃至於國家之間,也可以視為是一個個個體,研究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微觀方式處理之,諸如用象徵互動論、現象學方法等。

近年來,網際網路成為新的社會學的研究旨趣,如陳德維所言: 它是研究工具。

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

它成為討論平臺。

它本身是研究課題。

網際網路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

因為網際網路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

一般歐美注意到網際網路的問題,較傾向從媒介角度出發,認為它不僅是一個溝通工具而已,更在於改變人們互動的模式,一如20世紀以前,貨幣出現連帶影響人們的現代都會生活等;或像古騰堡印刷術在歐洲蓬勃之後,對歐洲知識與教育等面向的改變。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編輯] 社會學家研究時常常分析群體,如社會階級、社會組織、宗教組織、政治組織及商業組織。

他們研究社會群體間的互動、跟蹤源頭及發展過程、分析群體活動對各個成員的影響。

社會學家關心社會群體的特徵、群體間或成員間的互動影響及社會特徵(例如:性別、年齡、階級、種族)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效果。

這些社會研究結果能夠協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員、社工等解決社會問題並制定公共政策。

大部分的社會學家都有多項專長,例如社會組織、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種族關係、教育、家庭、社會心理學、城市、農村、政治及比較社會學、性別角色及關係、人口地理學、老年學、犯罪心理學及社會學應用。

近年來,很多社會學家也開始研究性別、階級和種族相結合而產生的種種社會不平等問題。

[44]. 今天,社會學研究人類組織、社會群體、社會互動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較方法。

社會學的發展對其它科學帶來額外的需求,這對研究現代工業社會是十分重要。

近年,得到了人類學的啟示,加速了對多元文化及多元國民的研究。

另一方面,社會學朝著微社會結構發展,例如: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及家庭。

因為有很多罪案發生、家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壓力,急需要社會學來尋找解決方法。

社會學家透過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來研究社會關係以預測社會變動。

他們希望透過質性研究,如面談及小組討論,對社會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有些社會學家正辯論著從中作出平衡填補兩者之間的空隙。

例如:量化研究描述大型社會現象,而質化研究描述個人如何理解大型社會現象。

在二十世紀早期,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對人類學作出了貢獻。

要留意一點的是人類學家都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

今天社會學及人類學主要分別在於研究不同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對象。

社會生物學是綜合社會學及生物學的一門新科學。

雖然它很快獲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爭論的地方因為它嘗試使用進化及生物過程來解釋社會行為及結構。

社會生物學家常被社會學家批評過份倚賴基因對行為的影響。

社會生物學家卻說在自然之間和哺育存在一個複雜關係。

故此社會生物學跟人類學、動物學、進化心理學有密切關係。

這仍然是其他科學所不能接受的。

一些社會生物學家像RichardMachalek要求使用社會學來研究非人類社會。

社會學跟社會心理學有關係,前者關心社會結構,後者關心社會行為。

主要的社會學主題[編輯] 群體組織方面:家庭-社區—鄉村-集鎮-城市-部落-民族-團體—文化 群體與組織 初級社會群體 家庭 鄰里 兒童遊戲群體 社會組織 科層制 社會制度方面:親屬-婚姻-經濟-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體育 社會過程方面:合作-競爭-戰爭-改革-革命-社會輿論-社會價值觀-社會一體化 社會化 社會角色 規範與越軌 社會變遷 分層與流動 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城市化 現代化 社會問題方面:就業-民族分裂-犯罪-環境污染-人口-移民-種族歧視-暴力—貧困 社會學學派[編輯] 歷史社會學派[45] 社會統計學派 芝加哥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 社會學次領域[編輯] 社會分層學(或分層社會學) 社會學史 社會思想史 社會學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 比較社會學 數理社會學 實驗社會學 教育社會學 政治社會學 軍事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 福利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 文化社會學 藝術社會學、知識社會學、道德社會學 歷史社會學 研究中國的歷史社會學 社會地理學 應用社會學 職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醫學社會學、都市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環境社會學、青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犯罪社會學、越軌社會學、婦女問題、種族問題、社會問題、社區、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微觀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傳播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史、實驗社會心理學 公共關係學 組織社會學 人口學 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學說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學、人口生態學、區域人口學、人口系統工程、人口預測學、人口規劃學、人口政策學、計劃生育學 注釋[編輯] ^量化研究來以哲學的演繹法為根基,先預設假說,蒐集樣本後以機率與反面驗證方式推論。

^質化研究屬於歸納法,透過不斷歸納資料屬性,最後建構一個關於對象專屬的理論,又有人稱為紮根理論。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1.2Comte,Auguste;JohnScott,GordonMarshall(編).ADictionaryofSociology3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ISBN 978-0198609865.  ^AshleyD,OrensteinDM.Sociologicaltheory:Classicalstatements6th.Boston,Massachusetts,USA:PearsonEducation.2005:3–5,32–36.  ^3.03.1Giddens,Anthony,Duneier,Mitchell,Applebaum,Richard.IntroductiontoSociology6th.NewYork:W.W.NortonandCompany.2007.ISBN 978-0393929218.  ^AshleyD,OrensteinDM.Sociologicaltheory:Classicalstatements(6thed.).Boston,Massachusetts,USA:PearsonEducation.2005:3–5,38–40.  ^Macy,Michael;Willer,Robb.FromFactorstoActors:ComputationalSociologyandAgent-BasedModeling.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2,28:143–66.  ^Lazer,David;Pentland,Alex;Adamic,L;Aral,S;Barabasi,AL;Brewer,D;Christakis,N;Contractor,N;Fowler,J.ComputationalSocialScience.Science.2009-02-06,323(5915):721–723[2010-08-29].PMC 2745217 .PMID 19197046.doi:10.1126/science.116774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9).  ^邱澤奇,《社會學是什麼》,天地圖書,ISBN978-988-201-450-3 ^Mills,C.Wright.TheSociologicalImagin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ISBN 978-0199756346.  ^PeterL.Berger.InvitationtoSociology;AHumanisticPerspective.KnopfDoubledayPublishingGroup.1963.ISBN 978-0385065290.  ^A.H.Halsey.AhistoryofsociologyinBritain:science,literature,andsociety.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34.ISBN 978-0199266609.  ^GeoffreyDuncanMitchell.Anewdictionaryofsociology.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70:201.ISBN 0710003269.  ^H.Mowlana(2001)."InformationintheArabWorld",CooperationSouthJournal1. ^Dr.S.W.Akhtar(1997)."TheIslamicConceptofKnowledge",Al-Tawhid:AQuarterlyJournalofIslamicThought&Culture12(3). ^AmberHaque(2004),"PsychologyfromIslamicPerspective:ContributionsofEarlyMuslimScholarsandChallengestoContemporaryMuslimPsychologists",JournalofReligionandHealth43(4):357–377[375]. ^Enan,MuhammedAbdullah.IbnKhaldun:HisLifeandWorks.TheOtherPress.2007:v.ISBN 9839541536.  ^Alatas,S.H.TheAutonomous,theUniversalandtheFutureofSociology.CurrentSociology.2006,54:7–23[15].doi:10.1177/0011392106058831.  ^WarrenE.Gates.TheSpreadofIbnKhaldun'sIdeasonClimateandCulture.JournaloftheHistoryofIdeas(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July–September1967,28(3):415–422[415][2010-03-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8.018.1王曾才.西洋近代史.台灣:正中書局.2003.ISBN 9570915382.  ^DesManuscritsdeSieyès.1773–1799,VolumesIandII,publishedbyChristineFauré,JacquesGuilhaumou,JacquesVallieretFrançoiseWeil,Paris,Champion,1999and2007 ^SeealsoChristineFauréandJacquesGuilhaumou,Sieyèsetlenon-ditdelasociologie:dumotàlachose,inRevued'histoiredesscienceshumaines,Numéro15,novembre2006:Naissancesdelasciencesociale. ^邱澤奇.《社會學是什麼》.天地圖書.2002.ISBN 978-988-201-450-3.  ^青連斌.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人民網.2007-01-22[2010-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劉大椿.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ISBN 9787811196054.  ^Berlin,Isaiah.KarlMarx:HisLifeandEnvironment.NewYork:TimeIncBookDivision.1967:130.ISBN 978-0195103267.  ^Berlin,Isaiah.KarlMarx:HisLifeandEnvironment3rdedition.NewYork:TimeIncBookDivision.1967:13-14.ISBN 978-0195103267.  ^26.026.1GianfrancoPoggi.Durkhei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ISBN 978-0198780878.  ^StevenLukes.EmileDurkheim:HisLifeandWork:AHistoricalandCriticalStudy.StanfordUniversityPress.ISBN 978-0804712835.  ^Durkheim,Émile[1895]"TheRulesofSociologicalMethod"8thedition,trans.SarahA.SolovayandJohnM.Mueller,ed.GeorgeE.G.Catlin(1938,1964edition),pp.45 ^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Website.Lse.ac.uk.2009-04-02[2009-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3).  ^L.T.Hobhouse.spartacus.schoolnet.co.uk.[2010-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6).  ^Bendix,Reinhard.MaxWeber:AnIntellectualPortrait.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7-07-01.ISBN 0-520-03194-6.  ^FrankfurtSchool.EncyclopædiaBritannicaOnline.[2009-09-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2).  ^Sociology-HistoryofSociology|Encyclopedia.com:OxfordCompaniontoUnitedStatesHistory.Encyclopedia.com.[2010-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5).  ^UniversityofKansasSociologyDepartmentWebpage.Ku.edu.[2009-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1).  ^35.035.1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Website.Journals.uchicago.edu.1970-01-01[2009-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1).  ^Miller,David.GeorgeHerbertMead:Self,Language,andtheWorld..UniversityofTexasPress.2009.ISBN 0-292-72700-3.  ^CharlesHortonCooley,RobertCooleyAngell.TheDevelopmentofSociologyatMichigan.(SociologicalTheoryandResearch).NewYork:HenryHolt.1930:3–14.  ^Camic,Charles.1992."ReputationandPredecessorSelection:ParsonsandtheInstitutionalist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Vol.57,No.4(Aug.,1992),pp.421-445 ^KennethMorrison.Marx,Durkheim,Weber:FormationsofModernSocialThought(2ndedition).SagePublicationsLtd.2006:1-7.ISBN 978-0803975637.  ^InternationalSociologicalAssociation:ABOUTISA.InternationalSociologicalAssociation.[2010-09-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16).  ^Habermas,Jürgen.ThePhilosophicalDiscourseofModernity:Modernity'sConsciousnessofTime.PolityPress.1985:2.ISBN 0-7456-0830-2.  ^Giddens,Anthony,Duneier,Mitchell,Applebaum,Richard.IntroductiontoSociology.SixthEdition..NewYork:W.W.NortonandCompany.2007:Chapter1.ISBN 9780393957532.  ^43.043.1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p3-7.2006 ^Bose,Christine.2012."IntersectionalityandGlobalGenderInequality"Gender&Society26(1):67-72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輪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來源[編輯] 中文書籍 宋鎮照.《社會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ISBN 9789571114200.  [德]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ISBN978-7-5633-5205-0 葉至誠.《社會學是什麼》,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ISBN978-957-818-718-4 [美]喬治·瑞澤爾.《當代社會學理論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ISBN978-7-301-08798-5 [美]喬納森·特納.《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ISBN978-957-551-498-3 英文書籍 JohnJ.Macionis,Sociology(10thEdition),PrenticeHall,2004,ISBN978-0-13-184918-1 StephenH.Aby,Sociology:AGuidetoReferenceandInformationSources.3rdedn.Littleton,CO,LibrariesUnlimitedInc.,2005,ISBN1563089475 AnthonyGiddens,ConversationswithAnthonyGiddens,Polity,Cambridge,1998.(對古典社會學作很好的介紹) AnthonyGiddens,Sociology,Polity,Cambridge AnthonyGiddens,HumanSocieties:IntroductionReadinginSociology RobertA.Nisbet,TheSociologicalTradition,London,HeinemannEducationalBooks,1967,ISBN978-1-56000-667-1 EvanWillis,TheSociologicalQuest: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ociallife,3rdedn,NewBrunswick,NJ,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6,ISBN978-0-8135-2367-5 AndreyKorotayev(英語:Korotayev),ArtemyMalkov,andDariaKhaltourina,IntroductiontoSocialMacrodynamics,Moscow:URSS,2006.ISBN978-5-484-00414-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Yi.2005.TheStructureandEvolutionofChineseSocialStratification。

UniversityPressofAmerica。

ISBN978-0-7618-3331-4 SamuelWilliamBloom,TheWordasScalpel:AHistoryofMedicalSociolog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雷蒙·布東ACriticalDictionaryof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Deegan,MaryJo,ed.WomeninSociology:ABio-BibliographicalSourcebook,NewYork:GreenwoodPress,1991. A.H.Halsey(英語:A.H.Halsey),AHistoryofSociologyinBritain:Science,Literature,andSociet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 BarbaraLaslett(editor),BarrieThorne(英語:BarrieThorne)(editor),FeministSociology:LifeHistoriesofaMovement,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7 Levine,DonaldN.VisionsoftheSociologicalTraditi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5:ISBN978-0-226-47547-9 T.N.Madan,Pathways :approachestothestudyofsocietyinIndia.NewDelhi: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Wiggershaus,Rolf,TheFrankfurtSchool :itshistory,theoriesandpoliticalsignificance,PolityPress,1994. 德文書籍 BálintBalla,SoziologieundGeschichte.GeschichtederSoziologie,Hamburg(ReinholdKrämer)1995 WolfgangBonß,DieEinübungdesTatsachenblicks.ZurStrukturundVeränderungempirischerSozialforschung,FrankfurtamMain:Suhrkamp,1982,324p. HermannKorte,EinführungindieGeschichtederSoziologie,8.überarb.Auflage,Wiesbaden(VSVerlagfürSozialwissenschaften)2006,ISBN978-3-531-14774-1 WolfLepenies(英語:WolfLepenies)(Hg.),GeschichtederSoziologie.Studienzurkognitiven,sozialenundhistorischenIdentitäteinerDisziplin,4Bände,FrankfurtamMain(Suhrkamp)1981,ISBN978-3-518-07967-6 HeinzMaus,GeschichtederSoziologie;in:WernerZiegenfuß(Hg.),HandbuchderSoziologie.Stuttgart:Enke,1956:1-120 ders.,BerichtüberdieSoziologieinDeutschland1933-1945;in:KölnerZeitschriftfürSoziologieundSozialpsychologie(英語:KölnerZeitschriftfürSoziologieundSozialpsychologie),11(1959)1:72-99 ders.,ZurVorgeschichtederempirischenSozialforschung;in:RenéKönig(英語:RenéKönig)(Hg.),HandbuchderempirischenSozialforschungBd.I,Stuttgart:Enke,²1967:18-37 ReinhardMüller,Marienthal.DasDorf–DieArbeitslosen–DieStudie.Innsbruck-Wien-Bozen:StudienVerlag,2008,423p.(ISBN978-3-7065-4377-7) RolfWiggershaus,DieFrankfurterSchule,München:dtv2001,ISBN978-3-423-30174-9 HansZeisel(英語:HansZeisel),ZurGeschichtederSoziographie[1933];in:MarieJahoda(英語:MarieJahoda)/der.,DieArbeitslosenvonMarienthal.EinsoziographischerVersuchüberdieWirkungenlangandauernderArbeitslosigkeit[...];m.Vorw.v.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Leipzig1933;Allensbach/Bonn1960;FrankfurtamMain(Suhrkamp)1975[=ed.suhrkamp769]113-142[und]145-148 法文書籍 雷蒙·阿隆,Lesétapesdelapenséesociologique,Paris,Gallimard,1976 Jean-MichelBerthelot(英語:Jean-MichelBerthelot),Laconstructiondelasociologie,Paris,PUF,1991 Pierre-JeanSimon,Histoiredelasociologie.Paris :PUF,pp.7–24,1991 Charles-HenryCuin,FrançoisGresle,Histoiredelasociologie,tome1 :avant1918,tome2 :depuis1918,Nouvelleédition,ÉditionsLadécouverte,CollectionRepères GillesFerréol&alii,Histoiredelapenséesociologique,ColinCursus,1994 JeanÉtienne,HenriMendras,Lesgrandsauteursensociologie,Paris,Hatier,1996 KarlVanMeter,(dir.)Lasociologie,Larousse,coll.Textesessentiels,1999 MichelLallement,Histoiredesidéessociologiques,Tome1 :DesoriginesàWeber,Nathan,coll.Circa,1994 Jean-PierreDelas,BrunoMilly,Histoiredespenséessociologiques,Sireycoll.Synthèse+,1997 Jean-PierreDurand,RobertWeil(英語:RobertWeil),Sociologiecontemporaine,Vigot,rééd.1997 MichelForsé&alii,Histoiredelapenséesociologique-Lesgrandsclassiques,ArmandColin,1998 波蘭文書籍 PiotrSztompka,Socjologia,Znak,2002,ISBN978-83-240-0218-4 研究書目[編輯] 李明堃、黃紹倫編:《社會學新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年). 胡偉:《戰後法國社會學的發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年). 清水幾太郎(1978年)『オーギュスト・コント――社會學とは何か』(岩波書店[岩波新書],1978年). 富永健一(2008年)『思想としての社會學』(新曜社,2008年). 外部連結[編輯] 查看維基詞典中的詞條「社会学」。

台灣資料來源 台灣社會學會 台灣社會學刊 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大陸資料來源 社會學視野網 中國社會學網 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天睿網(原社會學吧網) 社會學博客網 《中國社會科學》 《社會學研究》 自學課程 社會學入門的免費講義,加拿大特倫特大學 社會學課程入門的免費講義,東卡羅萊納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其他資料來源 美國宗教數據檔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社會學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際社會學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社會研究的方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ocioSite-社會科學系訊系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社會理論及理論學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社會學的詳盡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ory.org.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avidGauntlett 社會現象王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編輯] 社會科學主題 社會學主題 社會主題 社會控制 社會工程 社會工程學 社會控制理論 社會主義 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結構 社會學家列表 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 情報學 政治學 人才學 國際社會學協會 社會科學 社會人格學 閱論編社會科學基礎 心理學 社會 法學 政治學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學 公共政策 經濟學 微觀 宏觀 社會學 犯罪學 人口學 鄉村 人類學 語言學 考古學 社會 文化 歷史學 歷史的輔助科學 地理學 人文 環境 宗教學 人類 社會 心理 跨學科 認知科學 教育學 科學研究 歷史 科學哲學 經濟 歷史 心理(英語:Philosophyofpsychology) 社會科學(英語: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 科技與社會 技術史 規劃 土地使用(英語:Land-useplanning) 環境 都市 政治生態學 政治經濟學 公共衛生 區域經濟學 全球研究 國際研究 區域研究 區域科學 商學 社會神經科學 環境(社會科學 研究(英語:Environmentalstudies)) 傳播學 社區研究(英語:Communitystudies) 文化研究 發展研究 人類生態學 信息科學 媒體研究 性別研究 食品研究 人與動物關係學 其它分類 精神科學 人文學科 人文科學 閱論編主要社會學家古典社會學 亞歷西斯·托克維爾 奧古斯特·孔德 赫伯特·斯賓塞 卡爾·馬克思 馬克斯·韋伯 艾彌爾·涂爾幹 維爾弗雷多·帕累托 格奧爾格·齊美爾 斐迪南·滕尼斯 托斯丹·范伯倫 現代與後現代社會學功能主義 塔爾科特·帕森斯 羅伯特·金·莫頓 傑弗里·亞歷山大 尼克拉斯·盧曼 衝突理論 拉爾夫·達倫多夫 劉易斯·科塞 蘭德爾·柯林斯(英語:RandallCollins) 埃里克·歐林·賴特 符號互動論(英語:Symbolicinteractionism)與現象學 威廉·詹姆士 約翰·杜威 查爾斯·庫利 喬治·賀伯特·米德 阿爾弗雷德·舒茨 厄文·高夫曼 哈羅德·加芬克爾(英語:HaroldGarfinkel) 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 安東尼·紀登斯 皮耶·布迪厄 米歇爾·福柯 批判理論 安東尼奧·葛蘭西 盧卡奇·捷爾吉 麥克斯·霍克海默 狄奧多·阿多諾 赫伯特·馬爾庫塞 埃里希·弗羅姆 尤爾根·哈貝馬斯 後現代理論 諾博特·伊里亞思 尚·布希亞 齊格蒙·鮑曼 參見:社會學家列表 社會學 社會學史 規範控制 AAT:300054453 BNE:XX525151 BNF:cb133408573(data) GND:4077624-4 HDS:008291 LCCN:sh85124200 LNB:000053036 NARA:10641790 NDL:00571850 NKC:ph11619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社会学&oldid=72064611」 分類:​社會學日語借詞隱藏分類:​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使用抬升式引用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學院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བོད་ཡིགBosanskiCatalàCebuanoکوردیCorsu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贛語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ગુજરાતીGaelgHausa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Олыкмарий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मराठी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NouormandOccitan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icard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ChiSho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okPisin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Zeêuws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