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列宁主义(俄語:Ленинизм;英語:Leninism)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弗拉基米尔·列宁提出的一种政治思想,其认为应建立由革命先锋队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拉开 ...
列宁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
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05年6月4日)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2年10月14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请補充第二手及第三手來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列宁主义
流派
托洛茨基主义
斯大林主义
布哈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马列毛主义
铁托主义
赫魯曉夫主義
古拉什共产主义
卡斯特罗主义
格瓦拉主义
胡萨克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霍查主义
胡志明思想
人民多党民主
凯山·丰威汉思想
概念
反帝國主義
民主集中制
两重政权
民族解放(英语:Nationalliberation(Marxism))
革命失败主义
革命形势
民族自決
苏维埃民主(英语:Sovietdemocracy)
先锋队理论
世界革命
人物
列宁
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
布哈林
托洛茨基
斯大林
苏赫巴托尔
乔巴山
葛兰西
台尔曼
白劳德
皮克
季米特洛夫
喬治烏-德治
哥特瓦尔德
铁托
霍查
拉科西
哥穆尔卡
贝鲁特
乌布利希
多列士
陶里亚蒂
伊巴露丽
库尼亚尔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毛泽东
胡志明
凯山
艾地
宮本顯治
泽登巴尔
日夫科夫
卡達爾
齐奥塞斯库
胡萨克
昂纳克
卡斯特罗
格瓦拉
波萨达斯
贝林格
内图
马谢尔
桑卡拉
普拉昌达
著作
怎么办?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国家与革命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宁遗嘱
历史
布尔什维克
1917年俄国革命
红色恐怖
战时共产主义
苏联的民族划界(英语:NationaldelimitationintheSovietUnion)
新经济政策
俄国十月革命
德国十一月革命
共产国际
匈牙利革命
蒙古革命
苏联成立
相关条目
反列宁主义(英语:Anti-Leninism)
博尔迪加主义(英语:Bordigism)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反修正主义
羅莎·盧森堡
反帝國主義
共产主义
共產主義國家
民主集中制
計劃經濟
马列主义无神论
一党制
人民民主
人民陣線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理论
布尔什维克
反斯大林主义左翼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列表
共产主义主题
政治主题查论编
系列条目马克思主义
著作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哲學的貧困(英语:ThePovertyofPhilosophy)》
《共产党宣言》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
《法蘭西內戰》
《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哲学
辩证逻辑
科学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
马克思的方法
自然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
经济学
资本(积累)
危机理论
商品
商品经济
剥削
生产要素
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
劳动资料
生产资料
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规律
生产力
剩余产品
剩余价值
价值形式
劳动工资
剑桥资本争论
转型问题
社会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阶级意识
阶级斗争
无阶级社会
商品拜物教
社会主义社会
文化霸权
无产阶级专政
剥削
自由人联合体
人性
意识形态
贫困化
私有制
生产关系
异化
物化
历史
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苏联哲学
资本原始积累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世界革命
无国界共产主义
青年马克思
领域
美学
考古学
犯罪学
电影理论
地理学
美学
史学史
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
流派
分析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自治主义
布达佩斯学派
经典
委员会共产主义
德莱昂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女权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弗洛伊德
格瓦拉主义
霍查主义
人道主义
不可能主义
工具主义
左翼共产主义
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自由意志
卢森堡主义
毛主义
马克思列宁毛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新马克思阅读
开放
正统
后马克思主义
实践学派
右翼反对派
社会民主主义
斯大林主义
结构主义
铁托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新葛兰西学派
人物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奥古斯特·倍倍尔
丹尼尔·德莱昂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
爱德华·伯恩施坦
詹姆斯·康诺利
罗莎·卢森堡
克拉拉·蔡特金
卡尔·李卜克内西
卡尔·考茨基
弗拉基米尔·列宁
列夫·托洛茨基
亚历山德拉·柯伦泰
尼古拉·布哈林
安东尼奥·葛兰西
约瑟夫·斯大林
瓦尔特·本雅明
安东尼·潘涅库克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威廉·赖希
格奥尔格·卢卡奇
胡志明
麦克斯·霍克海默
毛泽东
邓小平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狄奥多·阿多诺
赫伯特·马尔库塞
赖特·米尔斯
埃里希·弗罗姆
萨尔瓦多·阿连德
让-保罗·萨特
恩维尔·霍查
西蒙·德·波伏娃
泰德·格兰特
切·格瓦拉
路易·阿尔都塞
居伊·德波
大卫·哈维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霍华德·津恩
托马斯·桑卡拉
菲德尔·卡斯特罗
齐格蒙·鲍曼
艾伦·伍兹
斯拉沃热·齐泽克
共产主义主题
哲学主题查论编
系列条目托洛茨基主义
背景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第四国际
概念
反斯大林主义左翼
畸形的工人国家
堕落的工人国家
法国易帜
布尔什维克
列宁主义
不断革命论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过渡需求
統一戰線
世界革命
人物
詹姆斯·帕特里克·坎农
托尼·克里夫
皮埃尔·弗朗克
泰德·格兰特
约瑟夫·汉森
格里·希利
塞利尔·莱昂内尔·罗伯特·詹姆斯
皮埃尔·朗贝尔
利维奥·迈坦
厄內斯特·曼德爾
纳韦尔·莫雷诺
米歇尔·帕布洛
J·波萨达斯
艾伦·伍兹
国际组织
工人国际委员会
争取重建第四国际协调委员会
第四国际国际委员会
第四国际(重建国际中心)
第四国际波萨达斯主义者
第四國際(重新统一后)
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
国际马克思主义倾向
国际社会主义倾向
国际工人联盟-第四国际
国际工人团结-第四国际
争取第四国际联盟
托洛茨基主义派-第四国际
各国托洛茨基主义组织列表
流派
正統托洛茨基主义
帕布洛主义
第三阵营
波薩達斯主義
新托洛茨基主义
共产主义主题查论编
共产主义
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無階級社會集体领导公有制工人自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世界革命
特征共產主義國家共产党(共产党列表)共產主義革命共產主義象徵共產主義與宗教共产主义运动
流派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反修正主义(斯大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马列毛主义 ·霍查主义)卢森堡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铁托主义 ·赫魯曉夫主義卡斯特罗主义 ·格瓦拉主義卡达尔主义 ·胡萨克主义胡志明思想 ·凯山·丰威汉思想左翼共产主义 ·無政府共產主義宗教共產主義(基督教共產主義)欧洲共产主义 ·世界共產主義 ·民族共产主义 ·無国籍共產主義 ·司法共产主义
國際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第四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左翼国际组织列表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羅莎·盧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列寧托洛茨基斯大林葛兰西毛泽东胡志明铁托霍查菲德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
相關条目反資本主義反法西斯主義左翼政治新阶级 ·新左翼原始共產主義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後共產主義反共主義去共产主义化反共大屠杀共产恐怖主义對共產主義的批評对共产主义国家的批评
共产主义主题查论编
列宁主义(俄語:Ленинизм;英語:Leninism)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弗拉基米尔·列宁提出的一种政治思想,其认为应建立由革命先锋队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拉开建立共产主义的政治序幕。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认为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和补充。
在俄罗斯帝国时期(1721-1917)[1],列宁主义先锋党的职能是向工人阶级提供推翻资本主义所必需的政治观念和革命领导。
列宁主义的革命领导基于共产党宣言(1848),确认共产党是“每个国家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最坚定的部分,也是推动所有其他前进的部分。
”先锋党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看待历史,这种理论框架准许了推翻资本主义,然后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承诺;并作为革命政府,以任何方法实现社会经济转型[2]。
十月革命(1917)带来的后果中,列宁主义在俄罗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版本,也是苏维埃民主的基础,即直接选举制的苏维埃统治。
在苏维埃俄国的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时(土地法令(1917),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新经济政策(1921-1928)),革命政权镇压大部分的政治反对派,其中包括反对列宁政策的马克思主义者、安那其主义者、孟什维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派系之一)、社会革命党以及左翼社会革命党[3]。
俄国内战(1917-1922)中,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1917-1925)和左翼反布尔什维克起义(1918-1924)这些内外战争使苏维埃俄国转变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RSFSR),同时也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USSR)中的核心共和国[4]。
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列宁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先锋队理论」和帝国主义论,罗莎·卢森堡认为列宁受到了布朗基主义的影响。
除此之外,列宁认同“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
并且认为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可以率先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走合法議會斗争路線,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原本的民主制度。
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使其修正主义化,且并不能真正触及统治阶级的根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实行无产阶级民主,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有必要采取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
斯大林1928年掌握了苏联国家政权后,把列宁本人的思想进一步扭曲和篡改化,通过清洗政敌,从而建立了极权主义体制。
支持西方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及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一些人认为,列宁主义中体现了暴力、集权和不尊重人权,给人类带来灾难,值得人们进行深刻反省。
但是,一些经典列宁主义者和托洛茨基主义者的人则认为,列宁本人的思想实际上更倾向于实行无产阶级多党制或一党领导下的党内民主以及工人民主,这与斯大林主义的一党专政、党内独裁、个人崇拜和高度集权有本质区别。
目录
1历史
2原則
2.1无产阶级专政
2.2不断革命
2.3党的一元化领导
2.4阶级意识的教育方法和传播
2.5党的文学
2.6军队教育
2.7民族政策
3特点
4参见
5参考文献
历史[编辑]
作为革命实践,列宁主义起初既不是正经的哲学也不是单独的政治学说,列宁主义包括正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后继发展和列宁本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在20世纪初期,充当一个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改革后沙皇俄国的农业社会实际情况的实际应用的务实综合体)[5]。
作为一个政治科学术语,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进入日常使用是在第十五届共产国际会议(1924)上。
在1922年左右,当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Grigory·Zinoviev)使用“列宁主义”这一术语去表示“先锋队革命”时[5],“列宁主义”便正式被纳入苏联共产党的词汇和学说中。
1923年1月,尽管受到来自列宁本人的反对,“列宁主义”这一词汇还是进入到了公共词汇中。
原則[编辑]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13年7月11日)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則如下: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是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只能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群众的民主,是对被剥削者的民主和对剥削者专政的统一。
斯大林对列宁主义下定义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1926年1月,他在《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中,又对以上定义作了解释。
反对者认为,过去列宁主义的实践已经证明它的不可行。
奉行列宁主义的国家(共产主义国家)主张实行公有制,宣称由工人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并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
其后斯大林主义使官僚体制出现,导致社会体制和人群的不平等。
比如在这些制度依然残留的中国大陆,同样为产业工人的人群,一群人有城市户口,另一群人有农村户口(也被称为农民工),两类人群的境遇,包括经济、福利、社会地位截然不同,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公平。
而正统列宁主义者则认为,斯大林主义的官僚主义中央集权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民主及无产阶级专政是有严重区别的。
斯大林主义的主体是官僚特权等级。
而列宁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并且通过无产阶级的民主,选举出来的苏维埃代表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建立在财产之上的私有制的民主。
而无产阶级是全社会最受压迫最底下的等级,他们得到了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而无产阶级专政与多党制和工人普选权其实不矛盾。
此外,当代的民主国家,无产阶级并不能真正地参与到民主中来,并不能有代表本阶层的代表,就是因为资本主义把选举的身份后面加入了身份和财产。
而列宁主义者同时也认为,如果不通过暴力及专政,无产阶级将更困苦。
历史上,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政府,枪杀三万余名公社社员。
所以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革命在关键的时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那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将争夺社会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专政[编辑]
列宁提出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期间,无论形式如何不同,这些形式的本质必然是相同的——无产阶级专政。
[6]
不断革命[编辑]
在落后的俄国无产阶级可以早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制度形式,但即使在一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也不意味着目标已经实现,足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世界革命的基础已经发展起来。
一国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对于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来说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不发达国家的情况下,生产力的落后不能长期维持无产阶级专政这种制度,对其他国家的输出革命,对于维持无产阶级政权本身,和带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无产阶级需要从一开始(即民主革命)就领导革命,在一个已经夺取政权的国家,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关系是不断的。
列宁最初坚持两阶段革命论,与坚持不断革命论的托洛茨基发生冲突,但在沙俄政府垮台后,列宁转向不断革命论的立场,与托洛茨基的观点达成一致,并发表了《四月提纲》[7]。
主张“一国社会主义”的斯大林在制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时否定了不断革命论的理论,并进行歪曲。
[8]
党的一元化领导[编辑]
列宁提出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的思想。
列宁认为,职业革命家组织是党的骨干队伍,是党的领导核心。
他指出:“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便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阶级斗争」。
”[9]列宁还提出了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10]列宁强调,“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成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也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会狭隘性或行会偏见的传统和恶习,并领导全体无产阶级的一切联合行动,也就是说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并且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
”[11]
党通过苏维埃政权进行领导,这是列宁关于党的“总的领导”或政治领导方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和原则。
列宁指出: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的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
[12]列宁指出:"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的党,党的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议,对于整个共和国都是必须遵守的"。
列宁主持召开的俄共(布)八大决议指出:“共产党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在劳动者的一切组织(工会、合作社、农业公社等)中起决定性的影响和掌握全部领导。
共产党特别要力争在当前的国家组织苏维埃中实现自己的纲领和自己的全部统治。
”列宁在俄共(布)十大指出:“我们是执政党,所以我们不能不把苏维埃的'上层'和党的'上层'融成一体,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13]列宁也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由组织在苏维埃中的无产阶级实现的,而无产阶级是由布尔什维克共产党领导的”,“党的全部工作……都是通过不分职业而把劳动群众团结在一起的苏维埃来进行的。
”俄共(布)八大和第八次代表会议都规定:在所有的苏维埃组织和一切非党组织中,都必须成立党团,“党团的任务是在各方面加强党的影响,在非党群众中实现党的政策,以及对上述一切机关和组织的工作实行党的监督。
”列宁认为“我们在组织方面的任务,就是要从人民群众中选拔出领导者和组织者”。
俄共(布)八大决议明确规定:“俄国共产党应该在苏维埃中进行实际的、日常的忘我工作,把自己最坚定忠实的党员提拔到所有苏维埃工作的岗位上来,通过这些工作在苏维埃中取得政治上的绝对统治地位,并对苏维埃的全部工作进行实际的监督。
”
阶级意识的教育方法和传播[编辑]
列宁提出了加强党对文化和文学工作的领导权,强调文学和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和组织原则。
列宁强调:在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里以后,“教育被剥削劳动群众、吸引他们……参加国家管理和生产管理”,便成为党“自己真正的事业。
”列宁特别强调:“现在文学都可能成为、甚至可能‘合法地’成为百分之九十的党的文学。
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
与资产阶级的习气相反,与资产阶级营利的商业性的出版业相反,与资产阶级文学上的名位主义和个人主义,‘老爷式的无政府主义’和唯利是图相反,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文学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以完备和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
”“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社会民主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
文学家一定要参加党的组织。
出版社和书库、书店和阅览室、图书馆和各种书报营业所,这一切都应当成为党的机构,都应当汇报工作情况。
”[14]1924年5月,在俄共第13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七个关于思想文化的决议案,加强对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有关意识形态的思想主要来自列宁。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他关于文化革命的思想,主要是对于列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对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15][16]
党的文学[编辑]
列宁在《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概论》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文学的布尔塞维克政策之根本原则。
即文学之党性的原则,换言之,即文学与工人阶级及一切劳动人民的利益必须互相结合起来。
此即列宁所说“文学事业必须成为整个无产阶级运动事业的一部分……”的意旨所在。
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揭露了资产阶级艺术家的虚伪的“自由”,他写道:“生活在社会之中而又超脱于社会之外,是不可能的。
资产阶级的作家、艺术家、剧人的自由,不过是对于钱囊、贿买、津贴之秘密的(或虚伪地装饰的)依赖而已。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学,不能是非政治的,不能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而是要在公众生活中起一种重要进步作用的。
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
它必须深深植根于劳动群众之中。
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懂得,所爱好。
它必须把这些群众的情绪、思想与意志结合起来,并提高他们。
”
列宁说,每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统治阶级的文化,一种是民主阶层的文化,这种文化,在俄罗斯民族来说,就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与蒲烈哈诺夫的名字而著称的文化。
列宁强调指出无产阶级是革命民主主义遗产的卫护者。
列宁坚持要批判地吸收过去的文化遗产,提出了继承旧文化之最优秀的传统的问题,认为不是消极的继承,而是创造的继承,提出了要按照无产阶级利益在一种新的基础上去发展这种传统的问题。
列宁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只能在过去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他在“苏维埃政权的成功与困难”一文中曾这样写道:“资本主义所留给我们的一切文化,都必须拿过来,社会主义就是要从这里建设起来。
一切科学、工程,一切知识和艺术,都必须拿过来。
”列宁说:“除非我们清楚地了解,只有依靠由整个人类发展所创造的文化的确切知识,只有依靠把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设起无产阶级的文化,除非懂得这一点,我们便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一种没有人知道它自何而来的东西,不是一种为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们所发明的东西。
那完全是一种胡说。
无产阶级文化必须是知识积累自然发展的结果,这些知识是由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官僚社会的压迫下所日积月累起来的。
”列宁在其“我们拒绝什么样的遗产”一文中说,“保存一种遗产,决不是说要把自己限制在那种遗产上”。
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之后,把自己限制在精通旧文化遗产上,更是不容许的。
列宁是把这种遗产看作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他认为:主要的任务,是在新的基础上,按照无产阶级利益,去发展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新的艺术与文学。
在革命的最初那些日子,列宁即提出了“要建设一种新文化的任务,当无产阶级形成其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以区别于它所没有参与过的旧文化。
”随后在一九一九年列宁又写道:“实际上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些为资本主义所教育出来用以反对我们的人们争取过来为我们服务。
”[17]
在提出文化革命的思想时,列宁还拟定了实行文化革命的实际方法与手段,即在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训练文化大军。
列宁与斯大林制定了一系列的提高城乡以及各边疆民族劳动人民文化水准的方案。
一九二○年末,俄罗斯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即根据列宁的建议通过并公布了一封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关于文化与文学问题的特别的信。
此信确定了列宁的原则,即:从党的观点说,文学是构成无产阶级与全体人民共同事业的一部分。
这封信主张:“不是在口头上,而是从行动上”,去创造“一种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那就是说,要创造一种充满党的精神与符合工人阶级与劳动农民利益的文化与文学。
苏维埃政府在文学领域中所采取的政策,表现了为艺术的党性、为艺术与共产党政策之间的密切结合、艺术与工人阶级及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之间的密切结合而斗争的精神。
列宁反对文学的“中立”,反对无党无派。
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其论“无产阶级文化”的信中着重指出:正是这种要求离开党与苏维埃政府而“独立”的辩护,宗派主义的传播,在人民当中的孤立,才不可避免地使“无产阶级文化”成为资产阶级影响工人阶级的一种工具。
这种“独立”立场,只是有利于资产阶级。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之重要原则的轮廓,而后来又为斯大林所精细的规定之。
[18]列宁与斯大林都认为文化从来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无党性的,如果常认为文学无党性,那末这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对于统治阶级的奴性。
[19]
军队教育[编辑]
列宁教导说:“……统治阶级,无产者,假使它想要和将要实行统治,也应以自己的军事组织来证明这一点……”列宁要求不惜采用严格而坚决的手段,来为建立前后方的纪律、制度和组织性而斗争。
列宁要布尔什维克灌输每个苏维埃军人以这一意识:要迅速胜利的结束战争,就要靠他们的勇敢、坚定和忠诚。
同时列宁要求无情的镇压胆怯分子,惊慌失措分子和临阵脱逃分子。
[20]
民族政策[编辑]
列宁主张根据自愿原则,组成社会主义的自治共和國、自治州、自治區及各基層自治組織。
[21]
特点[编辑]
根据斯大林的总结,列宁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这个条件下,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社会中民主的最高类型,是代表多数人利益的,和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產階級民主是完全相反的。
证明被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可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造小农经济和农民群众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是合作社。
无产阶级不仅在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中,而且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都必须要掌握领导权。
民族殖民地问题是推翻帝国主义和总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专政只能由一个有铁的纪律的共产党来领导,不应该和其他政党分掌。
[22]
在现代社会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官僚化的斯大林主义)国家的实践,列宁主义的这些理论在斯大林体制下有许多方面证明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苏联解体后,一些仍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官僚国家,包括中国,在正式场合经常只提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不再单独提列宁主义。
[23]
参见[编辑]
馬克思列寧主義
不劳动者不得食
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
民主集中制
参考文献[编辑]
^TheNewFontanaDictionaryofModernThoughtThirdEdition(1999)pp.476–477.
^Leninism,TheEncycopædiaBrittanica,15thEd.Volume7,p.265.
^TheColumbiaEncyclopedia,FifthEdition.(1994),p.1,558.
^DictionaryofWarsThirdEdition(2007)GeorgeChildsKohn,Editor,p.459.
^5.05.1TheNewFontanaDictionaryofModernThoughtThirdEdition(1999)pp.476–477.
^人民民主制度的政治基础.[2013-10-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1917年4月4日和5日〔17日和18日〕).www.marxists.org.[2022年1月10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1月19日)(中文).
^俄共(布)党内争论问题的历史回顾,第四章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的争论.www.marxists.org.(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中文).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4页。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06页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85页。
^《列宁全集》第33卷,第160页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2013-08-3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成果简介.[2013-08-3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关于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2013-08-3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伊凡诺夫,列宁与苏维埃文学的产生,人民日报1949-08-08.[2013-10-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列宁与苏维埃文学的产生(续完),译自苏维埃文学月刊一九四九年第三期.[2013-10-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苏联文化建设 法捷耶夫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词,人民日报1949-10-10.[2013-10-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列宁论军队教育.[2013-10-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苏联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三日晚七时在中苏友协主办讲演会上,人民日报1949-10-03.[2013-10-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斯大林《论列宁》p30人民出版社1971年9月书号1001.854
^高放《重新认识列宁主义》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列宁主义&oldid=72728415”
分类:自2005年6月中立性有争议的作品列宁主义共产主义列宁以人物命名的共產主義思想马克思主义流派隐藏分类:模板中使用无效日期参数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自2012年10月需要专业人士关注的页面缺少可靠来源的条目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含有俄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自2013年7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Afrikaans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Latina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BahasaMelayu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列宁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列宁主义(俄語:Ленинизм;英語:Leninism)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弗拉基米尔·列宁提出的一种政治思想,其认为应建立由革命先锋队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拉开 ...
- 2Zhongjing Liu | 劉仲敬en Twitter: "總之列寧主義的家庭普遍 ...
列寧主義家庭有一個特徵,就是對養小孩的女人不利,既使沒有計劃生育,也會導致 ... 同盟者,加以能夠寫進表格的工作資歷和學歷高低非常重要而且僵硬,不可能被低學歷 ...
- 3列寧死於梅毒?前蘇聯「不能說的秘密」,醫生日記可能揭開謎底
被許多共產黨和左翼勢力尊奉為革命導師的列寧是否死於梅毒?列寧死因迄今仍 ... 有學者試圖推動公開列寧治療醫生日記來揭開謎底。 ... 唐鳳不看的學歷.
- 4列寧
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出身於富裕的辛比爾 ... 彌豆子coser; 鄭寶清王瀅學歷中國旅遊集團.
- 5弗拉基米尔·列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列寧出身於富裕的辛比爾斯克中產階級,在兄長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於1887年遭到沙皇處決後,他決定接受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由於參與反對俄羅斯帝國沙皇專制制度的抗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