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大學考招變革問題研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尤其每年4月各大學陸續放榜後,更多明確上榜的學生不再願意學習高中課程,使得高三課程與大學基礎科目的銜接性出現問題。
(2) 學測指考選哪邊? 部分學生在付出了諸多時間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研究成果
法案評估
專題研究
兩岸研究
聯合研究
議題研析
委員登入
議題研析
Facebook
twitter
print
envelope
:::
首頁
關於立法院
各單位
法制局
研究成果
議題研析
大學考招變革問題研析
撰成日期:105年12月
更新日期:105年12月1日
資料類別:議題研析
作者:李高英
編號:R00097
(一) 現行大學考招制度與問題
1. 現行制度
現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自91年實施以來,大致維持著2種主要考試及3種主要入學管道的基本架構。
兩種考試分別為:學科能力測驗(以下簡稱學測)與指定科目考試(以下簡稱指考),另有術科考試。
此外,自104學年度開始,增加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目前3種主要入學管道分別為: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與考試入學。
原則上,參加繁星推薦(3月初至中旬)或個人申請入學(3月中至5月初)管道的學生,須於高三寒假(1月底2月初)參加學測(5考科),以學測成績,加上高中成績或校系指定項目甄試成績進入大學;參加考試入學管道的學生,則以指考(固定7月1至3日考試,10考科)成績作為分發(7月底至8月初)依據。
2. 現況問題
(1) 影響高三學生之正常學習
隨著大學甄選比例逐年增加,高三生多將重心放在準備學測上。
在高中教育現場所見,高三學生為準備每年在寒假舉行、考試範圍只包含高一、高二課程的學測,無心於高三上學期課程的學習;到了高三下學期,又為了充分準備第2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備審資料或作品集,以及奔波參加面試、筆試等,讓高三下學期的課業形同凍結。
尤其每年4月各大學陸續放榜後,更多明確上榜的學生不再願意學習高中課程,使得高三課程與大學基礎科目的銜接性出現問題。
(2) 學測指考選哪邊?
部分學生在付出了諸多時間和心力後,若仍無法順利藉由申請管道入學,則不僅需要面對競爭失敗後的挫折感,還須儘快調整心情,投入另一階段的指考。
況且等甄試確定未上榜,此時已約莫5月初,距離7月初指考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加上學測與指考測驗的課程範圍相異,試題難易度不同,易造成學生申請不到理想學校才專心準備指考,結果可能兩頭落空。
除此之外,目前申請入學與考試分發兩管道,易讓學生陷於賭局心態,造成許多學生放棄錄取資格或高分低就亂象。
(3) 1個空間、2個世界
在班級氛圍的影響上,若班上有部分學生已確定被大學錄取,其他的則仍需要努力準備指考,儼然成了「1個空間、2個世界」,對高中教師班級管理與授課是一大挑戰,整體教室的氣氛也勢必會受到影響。
(4) 多考多煎熬
現行大學入學管道多元化與「一年兩試」,緣於避免聯考壓力過大及「一試定終身」之缺憾而設計,擺脫單一考試完全制約升學機會的現象,讓擁有個別差異的考生能展現其特質而優先入學,以適性發展。
在這樣的概念下,考試不是主體,只是多元入學制度的工具。
然而自91學年度正式啟動多元入學制度迄今,卻又有「多考多煎熬」、「大考減半、壓力減半」的聲音。
(二) 初步決議變革內容與各方意見
1.初步決議變革內容
大學招聯會本(12)月初初步決議,110學年度起,大學考招制度將微調,本屆國二生首屆適用。
變革內容簡介如下:
(1) 降低考科數量,以減輕考生壓力
現行學測考5科,指考5到10科。
招聯會認為考生壓力過大,未來考試將從現行的學測、指考,變成「新型學測」及「分科測驗」。
新型學測考國英數,加上社會和自然二擇一;分科測驗不再考已經考過的基礎科目,而是考加深加廣的選修科目,如物、化、生、史、地、公、數甲等,原則上大學校系只採計1至2科,兩種考試相加最多採計5科,以降低考科數量。
(2) 為了高中三年完整學習,延後申請入學時程
在考招時程上,維持高三寒假考新型學測,但為了高中三年完整學習,將申請入學作業從現行3月,延後至5月開始,7月再考分科測驗,接著進行分發作業。
(3) 為鼓勵高中生適性發展,回應大學端多元選才,申請入學採計學習歷程
為重視高中「學習歷程」,申請入學將參採新型學測加上學習歷程檔案。
該檔案包括學生段考成績、修過的多元課程、社團經歷、課外活動等,在申請入學中占比50%以上,提供大學適性選才的參考資料。
2.各方意見
目前,各界對於大學考招變革之初步決議內容看法相當分歧,茲蒐集並歸納各方主要意見如下:
(1) 家長或教育團體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學習歷程採計的標準,恐難以做到公平,每一個學校的給分都不一致,能開設的選修課程也可能有城鄉差距。
相關細節和採計的比重,一定要再思考清楚,否則會讓學生高中三年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應該要自然呈現孩子的性向、興趣,不能標準化,如未來大學資訊課要求修過電腦課才能選填,將造成很大的約束,偏鄉學校恐更不利。
新制雖可舒緩高三下學期教學混亂問題,但兩次分發仍可能讓學生陷於多管道入學賭局中,未解決現制造成許多學生放棄錄取資格或高分低就亂象。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賴鎮山:贊成採用高中學習歷程,因學習比考試重要,但學習歷程必須慢慢記錄,不要像現今等到高三下才匆匆準備,學校應一開始就提供整套的課程方向,如機械群組、資訊群組等,幫助學習歷程建檔。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陳鐵虎:家長對學習歷程不是很了解,擔心和國中升高中的多元學習表現一樣,出現作假弊端。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升學制度如一再改變會讓家長和學生不安,現狀微調是好事,而繁星和申請入學的占比不斷提高,且循此管道進大學的表現也比考試分發的表現好,故維持申請高比例也是好事。
國教希望聯盟召集人陳復:要徹底解決「考試領導教學」問題,為尊重孩子的適性發展,大學入學改革須讓學生在高中獲得完整學習,並有自我探索機會,學測考科需簡化,試題需活化,申請入學的採計項目也要更彈性,讓學生能展現在紙筆測驗外的潛能,才能導引高中開更多選修課,有利教學正常化。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黃致誠:學習歷程的占比達五成以上,可讓高中各自發展課程,落實多元選修,但因恐有城鄉差距,建議大學招生時,作品上傳限制件數,讓偏鄉學生也有機會花3年時間把最好的5件作品呈現給大學,重質不重量。
國中生家長黃小姐:在校成績常取決於老師好惡,在申請入學占比這麼高,會擔心高中3年學生壓力更大。
北市國小林姓家長:不贊同,分科測驗不考國英數,若學生學測考不好,就失去成績扳回一城機會。
(2) 大學端
台灣大學教務長郭鴻基:非常擔心學習歷程的信度與效度,在缺乏跨校標準的情況下,科系恐獨厚明星高中,反而不樂見,上傳資料的真偽以及後續產生的法律責任,有待釐清。
新方案「是國家災難」,不僅無法減輕考生壓力,未來申請入學將變成升學主要管道,但依照考科規劃,多數學生只需要讀國、英、數3科就可以進大學,學生學力令人擔憂。
申請入學只採計基本學科測驗和學習歷程檔案,但基本學科測驗只考素養,是學生最基本學力、相對應分科測驗的存在,現在分科測驗在申請入學裡的角色完全消失,「自然、社會這些科目到大學就不重要嗎?」各大學現在面臨少子化搶生壓力,都拼命降低申請門檻,方案在招聯會討論可預期會通過,但中後段高中學生學力恐「完蛋」。
成大副校長黃正弘:現在對高三學生來說,如果甄試上了,下學期根本不會專心讀書。
壓力跟學識是成正比,「愈不給壓力,會愈鬆散。
」。
(3) 高中端
台南一中公民科老師郭復齊:若學習歷程改量化,直接採在校成績、百分比排序等,將引發學生三年都要拚課業,未來恐「申請繁星化」,學習歷程必須質化、不要量化。
建國中學教務主任蔡哲銘:初估對高中端教學影響不大。
但他也說,其實不少成功申請大學的學生,反而運用這段時間學想學的東西,各高中與大學也可引導學生學習。
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藍偉瑩:若只看時程,現在學生高三下都在準備申請入學,沒有辦法好好上課,學生也會焦慮沒有上到課、無法因應指考,若等高三學習完再進行申請入學作業,可以減少現在招生對高三學習的干擾,且未來學習歷程檔案成為申請入學重要依據,學生也不需花太多時間準備,應不會有焦頭爛額的問題。
萬芳高中教務主任許麗吉:多數學生都還是會去準備申請入學,若單純把申請入學時程延後,考試時間都未改變,只是拉長學生準備申請入學的時間,同時還要準備分科測驗,時間更緊迫,讓學生等同面臨雙重壓力,「高三下學習還是可能崩盤」。
(4) 學者專家
中山大學客座教授顏慶祥:各校評比、老師評分等標準不一,若高中學習歷程仍舊把分數當作大學入學的採計或門檻,恐引發學生與家長焦慮,公平性也受質疑。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很多高中老師都期待12年國教課綱上路,能為教學現場帶來改變,但「大學端未感受到高中端和國中端的熱情,台灣的爸媽也只在乎孩子能不能上大學。
大學端在意的,家長才在意。
」
(5) 本院委員
柯志恩委員:會不會最後還是學生填的半死,但大學還是不看,例如台灣大學就已表態,還是希望用成績挑學生。
張廖萬堅委員:學習歷程檔案最後可能弄得像國中升高中職一樣,最後所有人都滿分,「大家都一樣,等於白做了」。
黃國書委員:學習歷程檔案可能會成為作文比賽,變成學校造假平台。
為何教育部還要編列預算,鼓勵各大學成立招生專責辦公室,「單位還不夠多嗎?」
(6) 教育部
教育部長潘文忠:學習歷程檔案是要「簡化」現行申請入學的弊病,讓學生平常就把資料累積下來,而不是要高三下再整理,甚至拿給坊間業者做包裝。
目前招聯會都還在討論過程,會要求把所有細節都考量清楚後,和社會各界好好檢視。
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對考招新制中的學習歷程感到憂心。
學習歷程不利偏鄉學生,偏鄉學校的紀錄可能會有問題,因為「孩子恐怕沒有那麼多能耐」。
但支持未來大學不能只看學生成績好壞來挑學生,而必須有「任何一個學生進來後,啟發他們專長,讓他們看到願景的使命。
」。
(三) 結論與建議
由以上可以得知,無論是現行的大學考招制度或即將進行的微調內容,均存在若干問題及疑慮。
事實上,好的大學考招制度,除應讓學生適性的進入理想的大學,亦要能讓大學篩選符合學校發展特色的學生。
而大學考招制度變革,動輒衝擊十數萬以上考生及家長,影響高中教學的實施,而入學機會的公平與否,更影響到家庭社經地位、城鄉差距等多重變項,因此,任何考招制度的變革,各界無不抱持十二萬分關切。
變革攸關莘莘學子的權益至深且鉅,而改變的目的是要讓它更好,大學考招制度如不能真正落實「引導高中教學正常化」、「適才適所」與「社會公平正義」等理念,其改革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徒增師生及家長的困擾。
是以,教育主管機關宜仔細聆聽各方意見後,審慎定奪。
延伸文章資訊
- 1111考招新制登場:新制、舊制有什麼不一樣 - 關鍵評論網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資料指出,學習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不考不學」的常態不該存在教育現場,但考生究竟是能減輕負擔、還是會手忙腳亂,只能等到這屆 ...
- 2111年大學考招新制上路!備戰全攻略|親子天下
111大學考招新制展開,想申請理想中的大學,不只要準備新型學測試題,也要了解如何做好一份學習歷程檔案!《親子天下》綜整111大學考招新制的重要資訊,讓師長、學生 ...
- 3分科測驗放榜!和學測、指考有何不同?重點時程一次看
大學入學測驗新舊制差別
- 4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大學考招變革問題研析
尤其每年4月各大學陸續放榜後,更多明確上榜的學生不再願意學習高中課程,使得高三課程與大學基礎科目的銜接性出現問題。 (2) 學測指考選哪邊? 部分學生在付出了諸多時間 ...
- 5多元入學方案(111學年度起適用) - jbcrc.edu.tw
B。 大學考招架構; C。主要入學管道招生條件; D。 入學考試; E。 學生學習歷程;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