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化&遊戲力」學習,提升孩子思考力 - 嬰兒與母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學習能像遊戲一樣有趣,不僅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對學習也不再懼怕。
大部分的填鴨式教法著重左腦的理解、分析能力,對於右腦的刺激發展相對較少;家長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
0%
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圖像化&遊戲力」學習,提升孩子思考力
作者:
編輯部|發表日期:2010-09-28
收藏
關鍵字:
嬰幼兒
、
圖像
、
遊戲
、
思考力
、
大腦發展
、
記憶力
、
模仿
、
生活經驗
、
心智圖
、
右腦學習力
、
腦力激盪
、
遊戲學習
剛結束暑假,孩子要重回學校的懷抱,面對接下來的學習,是否讓寶貝們感到吃力呢?如果學習能像遊戲一樣有趣,不僅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對學習也不再懼怕。
大部分的填鴨式教法著重左腦的理解、分析能力,對於右腦的刺激發展相對較少;家長不妨試著透過圖像化和遊戲力來開啟孩子右腦的學習,幫助孩子全腦發展、提升記憶力!
Part1.基礎認知篇.將圖像視覺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爸比媽咪開始意識到幼兒右腦開發的重要性。
其實「心智圖法」也是右腦開發的運用種類,透過圖片和連結的方式來記憶,達到的效果事半功倍。
所謂的心智圖法(Mindmapping)又稱為思維導圖,是全腦式的學習方法;使用方法是將各種點子、想法以及這些元素間的關聯性以圖像視覺的景象呈現,當這些關聯連接起來後,就可以透徹瞭解核心概念、延伸主題核心,組織成一個網絡輸入腦內,變成記憶樹圖。
心智圖現在的別名很多,有人稱作「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思維地圖」等,但通通都是以圖像為基礎的認知輔助工具。
林詩筑老師喜歡用特別的說法跟爸媽解釋:心智圖就像是一張由多條色線編織而成的網子,或是向外伸出許多觸角的有機體,這個觸角可以延伸多長,也要看自己的知識能力。
通用的對象多
林詩筑老師認為,心智圖可以將複雜的概念、信息、數據進行組織並加工,以更形象、易懂的形式儲存在腦子裡面。
心智圖法的中心概念是利用線形連接關鍵字、短語或圖像,變成緊密牢固的記憶網絡;使用此方法來記憶和處理腦中過繁雜的訊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效果、增加效率。
目前國內外許多知名企業和教育單位也正在廣泛應用著「心智圖像法」,無論在開會、簡報、企業管理、記憶或學習領域中,都能幫助使用者提升集中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的工具。
因此,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無疑是對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助跑點。
是誰發明?
心智圖法是由英國的東尼‧博贊(TonyBuzan)於1970年代發明,這個學習方式是開始於他自己的學習挫折,也就是當時他在吸收、整理及記憶資訊時遇到困難,卻發現當時的圖書館找不到教導人們如何正確有效使用大腦的相關資料,因此讓他開始思索發展新思考方式的可能性。
經過抽絲剝繭的研究後,發現如果能將人類頭腦的每一個腦細胞及各種技巧集中運用,會比它們分開工作產生更大的效率。
於是,他開始將腦皮層處理文字與顏色技巧的功能結合運用,發現能明顯幫助大腦的記憶力強化。
而東尼‧博贊的發明其實與更早期的射線圖(RadialDrawings)概念類似,而射線圖被運用在分析研究問題已經有很長的歷史,最早的一個例子可能是公元3世紀柏拉圖學派的思想家Poephyry用它來表述亞里斯多德的邏輯類別。
提昇大腦的記憶力
林詩筑老師經常以心智圖融入教學,因為她強調的概念是「學習很辛苦,但可以不痛苦」;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若能透過圖像來學習,感覺就像遊戲般的自在吸收。
每種學習必須付出努力,但努力的過程其實可以樂在其中;爸比媽咪習慣讓寶貝們記憶東西,所以常常會給「這是什麼?」「我是誰?」之類的問答題。
沒有家長會否認孩子擁有好的記憶,是必須且重要的;但卻很少爸比媽咪可以了解當大量且瑣碎的知識和資訊湧來,沒有常規的整理儲存,大腦會容易混亂導致情緒亦焦躁不安。
以圖像為基礎的思考
透過輕鬆自然的思考方式,就算是大量的資訊進入腦內,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反之,若總是過於刻板強硬的硬塞資訊,寶貝的小小腦袋瓜也會有承受不住的一天。
學齡前的小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玩耍,在玩耍和單純詞語的組合過程中,來記憶物體或名稱;心智圖法以「圖像」為基礎,延伸並擴散多種的連結,將片段記憶訊息串連起來,就可以讓腦袋減少雜亂的塘塞,成串的處理資訊也會讓大腦更靈活、有效率,記憶的東西變多且學習上也輕鬆許多。
把腦容量升級加倍
人的大腦有記憶容量的限制,如果資訊是零散、沒有關聯性,大腦最多只能記得片段、零散的組合;如果將資訊有意義的歸類、分組,則大腦可以記住大部份的訊息且十分牢固。
舉例而言,「火山爆發的原因」可能有好幾十種,如果只是一項一項單獨地記憶,大腦只能記得5項原因;倘若將原因分為5類,每類中包含5項原因,那麼大腦就可以記住25個原因。
林詩筑老師表示,以上例子是透過心智圖法,面對再複雜、廣泛的內容也能有效學習。
此方法一開始最先被應用在自然科學領域,因為科學裡面有很多抽象概念,透過心智圖的概念來釐清這些連結間的關係,記憶效果事半功倍。
不過,完成心智圖的過程需要透過「比較」、「找關係」、「抓重點」和一定的理解能力,約略2歲後已經有認知發展的孩子,是比較適合學習的階段。
Part2.實際操作篇.繪製一張心智圖
「塗鴉」對孩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利用「繪本」讓孩子從模仿開始,就是很好的入門方法。
如果孩子還小,林詩筑老師建議爸媽可從繪本開始,當孩子看完一本繪本後,可以鼓勵他運用心智圖把繪本的故事內容整理出來。
而製作的過程中,爸媽也可幫忙引導孩子回想故事中重要的人物、情節、時間和背景等。
就從「模仿」開始
當孩子不知道怎麼畫心智圖時,就可以從模仿繪本中的圖案開始;有些爸媽會擔心孩子只會模仿,但其實他是「從畫中學」。
他們越畫會越有自信,畫久了也會自然產生自己的風格;林詩筑老師表示:「創意雖然是天馬行空,但很多舊元素的重組也會碰出意外絢麗的火花。
」
豐富生活經驗
當孩子從模仿的角度開始,生活經驗和瀏覽量的累積就是「素材資料庫」,這些素材就是激發創意和彙整心智圖絕佳的取材處。
舉例而言,爸媽在年節大採購時,可請孩子幫你列一份採購清單,並請他在清單上分門別大類(肉類、蔬果類、用具類);有了這些大的類別,自然可以向下延伸更多的分支,清單才會趨向完整。
而清單裡的內容和物品,就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和記憶中的素材。
每張圖都長得不一樣
畫心智圖時,孩子常常依照畫畫的方式,隨性的塗鴉和揮灑;技術上較常發生的問題:圖畫看起來雜亂無章,有些文字橫寫直寫,有些線條直有些非常彎、線條粗細也不分。
這樣的情況會造成資訊的混亂,重讀或回顧學習時也非常的不有利。
林詩筑老師建議,只要有掌握大原則,心智圖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來的圖像也都長得不一樣,但是自己動手畫得過程,才能讓心智圖完全發揮效用。
基本原則
所謂「心智圖法」是以線條、顏色、圖案、關鍵字與符號開發左右腦思維,將知識圖象化與視覺化。
利用中心主題展開特定關聯性的分枝連結,也就是將一長串雜亂無章的資訊,壓縮成色彩豐富的關鍵字或圖形。
過程中會運用不同色彩的線條、字體與符號來標示分枝思路的意義性,也是將個人的資訊和記憶轉化為空間圖形,做成「食物鏈」般的緊密連結,讓記憶和學習會更有效率。
圖像化的優點
對孩子而言,圖畫是最一開始學習的語言,尚未發展文字的他們也會將畫畫當作表達的途徑;而心智圖將相關的瞭解資訊,透過圖像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自然可加強記憶。
更小的小小孩,甚至連握筆的能力都還沒有發展,爸媽就可利用「看到」實質物體的手法來刺激其「看圖記憶」的能力,例如:這是杯子,用來裝水喝,常常講到孩子漸漸有理解能力或記憶能力後,看到「杯子」就會聯想到「水」的關係。
3優勢
林詩筑老師提供了以下3點,是以圖像化呈現的心智圖學習優勢:
1.全腦的運作,讓思考多元靈敏。
2.關鍵字的運用,可節省時間並集中注意力。
3.圖像兼具分類和歸納的部份,可增進創造力和記憶力。
如何製作「心智圖」
初學製作心智圖時,可以隨性一點,爸媽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完美;林詩筑老師表示,自己習慣用「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教導,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本來就是以玩樂為主,若是剝奪了玩耍的快樂要面對沈重的壓力,任誰都會受不了的逃開。
如此一來,學習效果必定不好且爸媽也會覺得挫折失望。
用愉快的心情進行,相對學習和吸收的效率會比較高,那就請爸媽將工具準備妥當(蠟筆、彩色筆、畫紙、繪本),跟寶貝好好的互動一下、笑一笑,就可以開始進行囉!
step1.主題在中央
把白色的畫紙放在孩子面前,並在白紙中央寫上中心主題、畫上核心關鍵的圖形。
Doit
爸比媽咪可以從繪本開始,最好是常對孩子說的床邊故事、或是新買來的繪本(但必須要在畫圖前,先跟孩子說完這本繪本的內容為何,最好也講過2遍以上)。
然後,將主題設為這本繪本的名稱(如:三隻小豬),就可以開始進行繪製。
step2.使用各類色彩
顏色其實是幫助孩子更願意投入其中,多采多姿的畫面會令人佇足,同樣的,多采多姿的圖像意義,也會讓孩子用另類的方式正學習著。
所以,中心主題訂下來後,就可以開始激發聯想,使用不同色筆畫上不同分支的成份和內容,亦即將主題延伸出去。
為了清晰表達圖形中的思路,要儘量用簡潔的關鍵字代表這些元素,使用生動活潑與容易記的圖案更好。
Doit
「三隻小豬」的繪本裡,有豬媽媽和三隻小豬,因為三隻都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畫筆來表達。
爸媽的工作是輔助孩子動筆,並非抓著他的手畫,或是「這邊用紅色、這邊不可以綠色啦」的影響孩子。
自己的心智圖,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和結晶。
step3.使用連結符號
當配角也完成後,要如何才能與主角連結才可以完成一道菜呢?當然就是使用不同方向、或粗或細的分枝線條來連結。
線條必須要連接的有流暢性,呈現出來應該略為放射狀的特質,連接線的顏色要能清晰識別,才可瞭解各線思路的關係。
此外,每一個線條方向代表與中心主題有關的思路,因此分枝前後關鍵字是有相關性。
Doit
圖畫裡很明顯的呈現出「三隻小豬」(置於圖中央),然後上個步驟畫出的「豬媽媽」、「豬大哥」、「豬二哥」、「小小豬」等元素,也是用不同顏色的畫筆,將這些元素與置於圖中央主題(「三隻小豬」)連結起來。
step4.分枝繼續延伸
畫好第一層的關係後,後面的圖就可以比照辦理,向下延伸。
此步驟就開始以第二層的各類中心主題為起點,在繼續聯想其關聯和特性。
整幅圖畫後來就會呈現出好幾層的連結模式,這就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
Doit
第二層的元素有很多(「豬媽媽」、「豬大哥」、「豬二哥」、「小小豬」),先抓其中一個(豬大哥)出來說;想到「豬大哥」會想到好吃懶做、茅草屋等元素。
將這些元素按照step2的方式,用不同顏色呈現出來。
然後,第二層的每個元素完成後,又在將其用連結符號連接起來。
step5.複習與修改
完圖後,進行聯想性的修飾與修改,確保每一條線條的前後思路都與中心主題有關、每條分枝與延伸的分枝間也都是正確的關聯性。
Doit
讓孩子介紹自己完成的圖畫,並仔細的解釋每個元素、為何如此連結等;有錯誤的連結或元素,爸媽應該要好好的糾正其改善。
每介紹一次完成的圖像,也等於在複習繪本的內容呢!
Part3.延伸學習篇.增加右腦學習力
人類的左腦負責處理語言、計算和分析,主理解、閱讀、書寫等邏輯推理功能;而右腦則負責處理色彩、影像、直覺、靈感等,掌握的是想像、記憶、體育和藝術等較為感性的部份。
依照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老師總會說:「背下來就對了!」,彷彿靠背誦課本和習題演算的學習方式就是很聰明的小孩。
如此的教學方式偏重運用左腦,因此傳統教育經常忽略右腦的功能;但右腦掌控的色彩和圖像等視覺刺激,能讓大腦更興奮活化,並自動記住許多事實與觀念。
右腦的5功能
1.超感覺能力:不需靠一般的感覺器官,而是靠細胞、波動來感覺並接受大自然、宇宙的資訊。
2.呈現圖像化:一眼看過、聽過的事物可借由圖像來顯現。
3.自動演算機能:發達的右腦可以連結旁枝末節,因此就可以有好的計算能力。
4.對音樂的敏銳度:音樂一下,旋律出來就啟動了右腦的運轉,此時的右腦聽腦海裡盡是音樂的帶來的畫面。
5.記憶能力:只要聽、說一起來的學習方式,就很容易記憶;孩子練習外語若都使用錄音帶或廣播,學習力成效的確比較好。
全腦時代來臨
鑑往知來,遠古時代的人類與原住民,其左腦幾乎不發達,但心電感應的能力卻很強;因此,雖然技術層面並不高級,但對於大地萬物的敏銳度極高,會利用天象來感覺變化。
而現代人爲了讓語言理性發展,學習更技能性的工作,所以左腦抑制了右腦的運作,讓右腦的潛能因此不易發揮。
唯有左腦抑制右腦的能力消失,左右腦可以靈活使用,才可成爲全腦開發的人類。
林詩筑老師強調,並非要回到遠古時代的發達右腦,但也不能全然只重視左腦開發;為了處於高度競爭環境的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父母首先要屏除著重一腦的教學方式,最好是可以兩腦(左、右)並進,利用輕鬆的方式達到最完整的學習。
遊戲中學習!
身處於資訊爆炸的孩子們,很早就必須為了競爭而努力,如此辛苦的成長若還不輕鬆,豈不太可憐!?其實,社會變遷的變化,需要成長的不僅僅是孩子,與孩子一同成長,亦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爸比媽咪每天利用20~30分鐘的親子時間來進行下列的活動,不僅可增加孩子的右腦學習,對學習上也會更加有利。
腦力激盪類
game1.配一配,同一類
孩子只要滿1歲半時就可開始進行配對遊戲;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可以晉級為「歸類遊戲」。
Howdo
1.爸比媽咪可以先拿幾張數字卡、字母卡等,讓孩子將2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
2.若孩子把外形相近的2個不同的字母混淆,大人可利用機會來糾正,使用圖像的呈現指出它們的區別。
例如:數字卡「6」可以將其描繪成一個開口向上的喇叭形狀,而數字「9」則可以爺爺的一根手杖來呈現。
如此一來,孩子透過圖像的鮮明記憶,下次拿錯的機率就會變低。
3.年紀大的一點孩子,已經有些邏輯和分類的觀念以後,就可以進行「歸類遊戲」,也是配對遊戲的進階版。
例如:2歲後的孩子可以練習將不同背景的一種動物圖片集合起來;快要3歲的孩子,則可將很多圖片打散,請他們將同類型的物品歸成一類。
game2.好玩抽獎箱
這遊戲適合2~4歲的孩子玩,遊戲是透過孩子的觸摸和視覺來進行;判斷物體的過程中,正是刺激右腦發展的時刻。
Howdo
1.把家裡使用過的紙巾盒留下,爸媽可以幫它的外殼稍做裝飾,就是給孩子的抽獎箱。
2.裡面可以放進各類的玩具、糖果、水果等,並讓寶寶摸一摸並從箱中拿出其中一個東西。
3.孩子拿出來之前,問他「猜猜這是什麼呢?」,請他說出名稱;拿出來後揭曉答案,如果孩子猜對了,請給他很大聲的鼓勵唷!
4.玩抽獎箱,也可以用「給指令」的方式,請寶貝按指令拿出東西來;而對年紀大一點、已經瞭解語詞意義的大孩子,還可以玩「否定指令」,例如:「寶貝~請你不要把圓圓的東西拿出來」、「我不要可以吃的東西」等。
當孩子都有完成他的任務,請記得給寶貝很多獎勵,或是拿對糖果就給孩子吃,拿錯就是爸比媽咪吃掉囉!
game3.做一棵蘋果樹
大約2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這個遊戲,除了蘋果樹的主題;還可以換成來做「一個公園」、「一個家」、「一個房間」等;目的也是希望可以透過圖像的記憶,把相關的事物聯想和串連,記憶的東西就會變多且記憶量也會變大囉!
Howdo
1.爸比媽咪可以先做好蘋果樹的樹幹,或是從其它地方找出有樹的圖畫;找到樹幹以後,孩子就可以開始剪出很多的蘋果貼在樹上。
2.剪貼的動作要孩子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並慢慢完成,爸媽都應該給予最真誠的讚美和大量的鼓勵。
3.完成的滿樹果實的蘋果樹後,還可以進行「聯想活動」。
問問看孩子:「想到蘋果樹,就會想到什麼?」把孩子想到的東西用畫畫的方式紀錄在每顆蘋果上(會畫圖的孩子,就請他自己動手紀錄在蘋果上;若尚未發展手部能力,爸比媽咪代勞畫上)。
等每顆蘋果都寫滿後,爸媽在帶孩子回顧寫得東西,藉以幫助孩子提高記憶物體的層次、加深記憶的強度。
game4.小小福爾摩斯
這個遊戲比較是在複習孩子所認識的物體,尤其是從小處來察覺瞭解其真正的「原形」為何;這跟孩子的聯想、記憶物體的完整性有很大的關係。
緊密連結的分枝概念,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增強、記憶力也相對提高,對刺激右腦的學習很有幫助。
Howdo
1.拿一些孩子已經很熟悉的圖片(動物、植物、食物等類),爸比媽咪可以在圖片上先動手腳:遮住大部分的形體,只露出比較明顯區辨的特色即可。
2.讓孩子透過幾處明顯的特徵,猜測是什麼東西,猜對了記得給大大的鼓勵。
3.小處的特徵來找到真正的「物體原形」,是大腦透過聯想和串連來搜尋;這樣的方式,有助於提高幼兒的推斷能力。
game5.找到回家的路
這是一個戶外的遊戲,可能要6歲後的孩子比較適合。
遊戲的目的是刺激孩子更多元化的思考,不要只是「1+1一定等於2」的觀念,而是「1+1可以有無限的結果呈現」。
現代教育太重視結果,不看重過程,忽略了最重要的「過程」才是激發孩子創意的重點;同樣的,孩子老走同一條路、老看同一本書,其思考和知識就容易顯得死板,同時抹煞了天生而來的創意。
Howdo
1.從離家附近有段距離的一個起點開始,爸比媽咪請孩子「帶大家回家」;當孩子尋著某條路線順利回家時,不忘給予大大地讚美。
2.再來,有回到相同的原點,但這次是爸比媽咪帶孩子回家;回家的路線要跟孩子的路線不同,但還是回到家了。
行走的過程中,順便告訴孩子,回家的路有很多條,不是只有單單一條的概念。
3.等孩子要上幼兒園後,爸媽不妨有意改變路線,並要讓孩子注意到「路線改變」,因為新鮮的經歷對啟動右腦功能很有好處呢!
肢體刺激類
game6.小老鼠跑圈圈
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玩,用來鍛煉孩子的身體平衡感,平衡感可以刺激右腦的功能發展。
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寶寶,爸比媽咪可以抱著他做些跳舞的動作,或放音樂、跟著節奏舞動手腳,從音樂的節奏中也會得到一些刺激的發展。
Howdo
1.把家裏買回來的洗衣機或大件物品的紙箱留下(或許電器行等詢問是否有乾淨的大型紙箱)。
2.讓孩子鑽進去紙箱裡,縮緊身體(最好像刺蝟呈蜷曲狀),問孩子「準備好了沒?」確定好了才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
3.慢慢的左右滾動箱子,用安全的方式讓孩子隨著箱子滾動,滾動的幅度可根據孩子的適應情況而調整。
game7.好球投投樂
這個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玩,因為結合了手部的動覺、協調動作的控制、空間距離的判斷等,可以增加右腦的刺激和腦部的發展。
Howdo
1.拿任何一個籃子(菜籃、洗衣籃)皆可,帶著寶寶將每張報紙都裹成團,做成一顆一顆的紙球。
2.爸比媽咪可以先示範投球的姿勢給孩子看,輪流投球,看誰扔進籃子裏的球最多。
3.如果玩膩了這個活動,可以改變方式:把球體畫成有各種顏色、或是用圖案裝飾。
不同顏色的球體還可以設計成「猜猜顏色有哪些?」等另類玩法。
game8.跳隻舞吧
這個遊戲能發展兒童的節奏感,肢體的節奏感好對於孩子的右腦刺激亦有幫助。
Howdo
1.放各種曲風的音樂,讓孩子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動作。
2.爸比媽咪也可將生活中的事件編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文化大學附設幼稚園幼兒多元智能開發講師 林詩筑
攝影/黃大川,造型/林羽鈞
演出/mammy:陳佩琪、baby:劉家安
熱門影音
防疫不可不知,兒科醫師分享全家抗菌重點
斜槓六寶媽《林叨囝仔》日夜不落拍就靠它
【影音】5種NG點心,寶寶想吃要控制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看更多
肺炎防疫懶人包
丁文琪:小小孩用唾液快篩是...
寶貝健康
兒童也會高血壓?高血壓沒症...
資訊新知
多國爆發猴痘疫情兒童、免疫...
營養&食譜
寶貝安心吃媽咪輕鬆做10~12...
親子教育
孩子講不聽怎麼溝通?對付牛...
寶貝健康
「兔子急了真的會咬人」嬰兒...
親子教育
媽寶是如何養成的?劉墉:爸...
學習當爸媽
喉嚨痛、頭痛欲裂、情緒起伏...
親子教育
黑暗中的機會!COVID-19疫情...
看更多
1
Myfamilymademecomplete...
2
別亂餵!寶寶3歲前容易噎到...
3
一位爸爸畫下10張超寫實的育...
4
寶寶滿1歲前,千萬別讓他碰這...
5
懷孕初期12種症狀,出現這些...
6
小心流感併發肺炎,寶寶疫苗...
7
叫孩子等一下為什麼他都做不...
8
如何避免、降低小兒過敏機會...
9
生完好抗拒行房…名醫陳保仁:...
當期雜誌
看更多
● 陳瑋薇快樂斜槓、育兒同行
● 你可能遇到的生產狀況 超前部署
● 解決居家照護看診問題如何掛號、領藥?
● 心動不如行「凍」?哪些人適合凍卵?
● 2至未滿5歲育兒津貼增名額、減負擔、加津貼
● 恩怨放二旁 爭取監護權應該知道的事
雜誌訂閱
駐站醫生看更多
賴韋圳
專長:體質調理、小兒科、一般內科、婦科
張瑜芹
專長:產科、產檢、胎兒超音波檢查、完整生育諮詢與醫療指引、經痛、月經異常、子宮...
江坤俊
專長:乳癌手術、乳癌精準醫療、乳房超音波、甲狀腺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腫瘤外科...
加入駐站醫生&專家
部落客看更多
太將媽咪的育兒成長日誌
這是一個喜愛與大家分享寶寶育兒玩樂生活的太將媽頻道,主要著墨在大北部地區...
小資媽
嫁給了哇省哥…生下了小哇省…成了沒錢又沒閒的全職媽媽…小資主義在欲望與預算...
周小寶的遊戲與教學工作室
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一位孩子的媽,也是一位學生,目前就讀於教育系研究所碩...
加入駐站部落客
延伸文章資訊
- 1圖像思考的工具- 圖像式思考課程中心Visual Thinking Program ...
圖像紀錄, 文字圖像混合紀錄. 優點, 不太需要訓練,只要記錄夠詳盡清楚、明白,日後還原也很容易。 有畫面、相對位置性、有空間感、紀錄過程速度快、較能啟發更多想像 ...
- 2圖像式腦力激盪研究探討-以工業產品設計草圖概念構想階段為例
考法、垂直思考法、KJ 法、心智圖法等,並從中歸納出適合圖像式腦力激盪會議 ... 優點可以刺激創造大量草圖資料,以供產品設計更精確且多元決策方向與資訊。
- 3視覺圖像思考的三大功能 - 每日頭條
視覺圖像思考的三大功能 · 一、溝通. 圖像主要的特點,就是溝通,很多時候文字,語言所無法清楚表達,圖像反而能很清楚的說明。 ... · 二、傳遞信息. 圖像第 ...
- 4圖像思考訓練真正能促進思考的圖像思考方法:塗鴉. - Kmgrkz
“圖像思考的好處” is published by Nicole 跳脫賽局的作家in 探索新世界. ... 右腦的使用經驗,知識管理,我們不知道圖像式思考訓練在每一個人身上,可以幫助你領悟 ...
- 5圖像思考的練習聰明人為何喜歡用白板? - 工商時報
因為利用圖像思考,我們有辦法將事物抽象化,並重新認識事物的本質。這正是「文字」所難以辦到的。 使用「線條」來理解相關性. 線條的功用包括「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