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空氣污染的來源主要有3類:(一)工業污染源:火力發電廠及各種類型的工廠,燃燒燃料所排放出的廢氣、煙塵等。

(二)交通污染源:汽機車、飛機、火車和船舶等交通工具, ... 空氣污染大氣中含有足以直接或間接妨害人體健康或生活環境之物質。

光化煙霧和懸浮微粒,是造成全球都會地區空氣品質惡化的主要原因。

空氣的成分會因污染而改變,原本在環境中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稱為「自淨作用」。

但由於人口增長、工業發展或都市擴張,工廠與車輛排放出來的廢氣改變空氣的組成,遠超過環境負荷,導致空氣品質惡化。

若這些空氣中的物質含量、性質及存在的時間,足以傷害人類健康或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稱為「空氣污染物」。

空氣污染物在大氣的排放、累積及隨時空的變化過程,會改變局部和大範圍地區的輻射收支平衡,對大氣的雲降水過程產生影響。

空氣污染物包括氣態污染物、懸浮微粒、二次污染物等。

都會地區氣態空氣污染物的產生主要來自人為的「一次污染物」,如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及揮發性有機氣體等。

當氣態污染物進到大氣後,再經過太陽輻射所啟動的光化學反應,就會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

由於臭氧是因太陽輻射光化的過程而形成,因此稱為光化臭氧。

光化臭氧是構成光化煙霧(photochemicalsmog)的主要原因。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來源包括人為的燃燒排放、地表的揚沙、以及自然的過程。

自然產生的懸浮微粒又以沙塵和生質燃燒過程最為明顯。

沙塵的產生,主要是透過沙漠地區的沙塵暴將地面的沙塵揚起而帶至大氣中,然後隨著沙塵暴的移動而影響到路徑上的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

另一個自然懸浮微粒的生成是透過生質燃燒。

都會地區的懸浮微粒,亦可經由汽機車內燃機的不完全燃燒而釋放到大氣,或是經由揮發性有機體的排放,以及光化反應而形成有機性氣溶膠。

除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外,因燃燒煤產生的二氧化硫,以及其他燃燒過程所產生的污染物,如戴奧辛和汞等有毒性氣體,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

空氣污染的來源主要有3類:(一)工業污染源:火力發電廠及各種類型的工廠,燃燒燃料所排放出的廢氣、煙塵等。

(二)交通污染源:汽機車、飛機、火車和船舶等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鉛等污染物。

(三)生活污染源:日常生活產生污染空氣的物質,如二手煙、油煙,冰箱、冷氣洩漏出的冷媒等。

臺灣春季主要為滯留鋒面及華南雲雨帶東移之天氣型態。

若形成連續性降水,則各地空氣品質皆良好;但滯留鋒面如徘徊於東海附近,臺灣各地皆位於暖區,風速小,空氣品質會較差。

夏季與初秋,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及西南季風之影響。

若受西南季風影響,中南部地區風速較大,午後對流旺盛,空氣品質普遍較佳;但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因地形阻擋而空氣品質較差。

至於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下,下沉氣流伴隨之空氣較隱定且溼度小,不利於污染物之擴散。

此外,此季節常受颱風影響,若當颱風來襲,各地風速顯著增強,空氣品質較佳。

秋末與冬季,主要受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部地區空氣品質普遍較佳;中南部地區因位於背風面,風速微弱,清晨近地面,易形成逆溫層,不利於污染物之擴散,空氣品質較差。

污染物濃度容易累積,尤其是中部及雲林嘉義地區易有污染物濃度高值出現。

為使民眾了解空氣品質狀況,事前採取配合措施,環境保護署於1996年起對全臺灣每日進行次日空氣品質預報作業。

為作業需要,將臺灣地區劃分為臺北基隆、桃竹苗、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臺南高屏、宜蘭、花蓮臺東8區。

預報作業採用污染物指標(pollutantsstandardsindex,PSI),以便民眾了解空氣品質狀況。

依據監測資料將當日空氣中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濃度等數值,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之副指標值,再以當日各副指標值之最大值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污染指標值。

若指數小於100,表示空氣品質尚可,但指數若超過100,對人體健康就會有不良的影響。

由於臺灣地區主要指標污染物為懸浮微粒及臭氧,預報作業便針對此兩種空氣污染物,利用氣象資料如風向、風速、溫度、露點、能見度等因子,污染物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懸浮微粒等濃度資料,配合次日天氣預測及即時氣象資料,研判各空氣品質預報區大氣擴散難易度,來預測次日空氣品質變動趨勢。

撰稿者:王國英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Wayne,RichardP.2000.Chemistryofatmospheres:anintroductiontothechemistryoftheatmospheresofearth,theplanets,andtheirsatellite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2.Brasseur,Guy,JohnJ.Orlando,andGeoffreyS.Tyndall,eds.1999.Atmosphericchemistryandglobalchang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33.Seinfeld,JohnH.,SpyrosNPandis,andNetLibraryInc.,eds.1998.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fromairpollutiontoclimatechange.Cambridge:MITPress.NewYork:Wiley.44.Finlayson-Pitts,BarbaraJ.,andJamesN.Pitts.2000.Chemistryoftheupperandloweratmosphere:theory,experiments,andapplications.SanDiego:AcademicPre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