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之虎| 中華民國抗日名將薛岳 - 曉茵萬事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指中華民國抗日名將薛岳,因其與日軍進行三次長沙會戰,消滅日軍12萬,消除了日軍對中華民國政府臨時首都重慶的威脅。

長沙之虎 人物| 行業人物| 政治人物| 中華民國抗日名將薛岳 指中華民國抗日名將薛岳,因其與日軍進行三次 長沙會戰 ,消滅日軍12萬,消除了日軍對中華民國政府臨時首都重慶的威脅。

釋義 指中華民國抗日名將薛岳,因其與日軍進行三次長沙會戰,消滅日軍12萬,消除了日軍對中華民國政府臨時首都重慶的威脅。

薛岳,抗日名將,時有抗日“戰神”之稱,陸軍一級上將。

曾參與圍剿紅軍,抗日戰爭期間,參加淞滬會戰,指揮了 武漢會戰 、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以其著名的 天爐戰法 ,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榮膺美國總統杜魯門所授 自由勛章 。

簡介 薛岳,原名 薛仰岳 ,字伯陵,乳名孝松,綽號“老虎仔”,漢族,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 客家人 ,臺灣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

后來,薛岳成名后,不少人都以為“仰岳”二字本是他仰慕抗金名將 岳飛 而取的,其實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仰岳的“仰”,本是按《薛氏家譜》的輩分排列而取。

這輩序是:向可克明德,忠孝輝其前, 邦家尚勤讀,列朝宗圣賢, 三鳳徽祥瑞,英豪仰秀良, 宏功昭海宇,書澤慶延長。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第六期,回粵后曾任孫中山警衛團第一營營長。

1922年 陳炯明叛亂 期間,薛岳曾保護 宋慶齡 脫險。

北伐初期任第一軍第一師師長。

第二次戰爭 1927年蔣介石清黨,薛岳改投李濟深第四軍,指揮鎮壓 南昌暴動 后南下潮汕的共產黨,之后多次參與第四軍的反蔣戰爭。

1933年5月,薛岳被蔣介石征召,擔任 第五軍 軍長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從此薛岳平步青云,進入軍事生涯中的輝煌時期。

10月,他到達南昌,先后任北路軍第三路軍副總指揮兼第七縱隊司令和第一路軍代總指揮兼第七縱隊司令。

次年1月,升任第六路軍總指揮。

4月,薛岳指揮第六路軍先后攻占贛南韶源、上岡、壽華山、 興國 、古龍岡,給紅軍造成了很大損失。

10月,又進占石城,直逼瑞金。

在連戰失利、各路敵軍又大兵壓境的不利形勢下,中央紅軍被迫作戰略轉移,開始了 二萬五千里長征 。

紅軍主力撤離中央蘇區后,薛岳奉命指揮第六路軍和第八縱隊追擊跟蹤追擊。

紅軍入湘后,蔣介石任命 何鍵 為追剿軍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

11月 湘江戰役 ,薛岳率部沿湘桂公路實施側擊和尾擊,重創紅軍后尾的第五軍團,俘紅34師師長陳樹湘等。

12月,紅軍被迫進入貴州。

蔣介石聽到此消息,大喜,對 陳布雷 說:“共軍入黔我們就可以跟進去,比我們專為圖黔用兵還好。

”因而紅軍進占遵義時,薛岳卻以剿共的名義兵臨貴陽,奪了貴州省主席 王家烈 的權,使得紅軍有了喘息機會。

在此期間,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這就是著名的“ 遵義會議 ”。

遵義會議后,紅軍進行了 四渡赤水戰役 ,利用國民政府和地方軍閥的矛盾,渡過金沙江,擺脫了薛岳的追擊。

這次戰役被廣為宣傳,稱為“毛主席的神來之筆”。

表面上從戰役的進程和結果來看是被薛岳及川滇軍閥打敗的,但實際意義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免于被消滅,并從此在以后的戰斗中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紅軍渡過金沙江后,蔣介石立即組織薛岳和川康軍閥所部二十萬人進行大渡河會戰。

但在戰役尚未部署就緒之際,紅軍就已迅速突破了 西康省 主席劉文輝的防線,全部渡過了大渡河。

1935年7月,蔣介石在成都召開軍事會議。

會前,薛岳與蔣的高級幕僚在研究了6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以來的情況后,一致認為:紅軍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是北出甘肅,向西北發展。

于是,蔣介石決定將薛岳部北調甘陜,原駐西北的第三路軍胡宗南部歸薛岳指揮。

果不出所料,9月中共中央率紅一、三軍團突破臘子口,進入甘肅。

由于駐甘南的 魯大昌 、王均等部阻擊不力,10月紅軍抵達陜北,與紅15軍團會師。

但此時,蔣軍精銳皆集于西北,紅軍三個軍團加起來才萬余人,實力懸殊,中共中央處境仍很危險。

就在這時,蔣介石犯了個致命錯誤,使中共中央轉危為安。

10月底,蔣介石命薛岳東開湖北參加圍剿賀龍,將西北剿共軍事全權交給張學良,不久張與紅軍妥協,一年后釀成了西安事變。

這年8、9月間,紅四方面軍南下,擊潰川軍主力,先后攻占了 寶興 、 天全 、蘆山、 滎經 、 漢源 等縣,11月直逼 邛崍 ,威脅成都。

蔣介石被迫命令薛岳停止東進,增援邛崍。

12月,薛岳投入戰斗,先后攻克滎經、天全、始陽,解了雅安之圍,重創紅四方面軍,迫使其退入藏區,重陷絕境。

至此,薛岳率軍對紅軍追剿宣告結束。

在1933年10月至1936年2月,前后兩年多的時間里,薛岳率部行程兩萬余里,追擊紅軍兩大主力。

不但如此,在追擊紅軍的過程中,薛岳還搞垮了貴州軍閥王家烈,通過收買西康紅教領袖和土司、留中央軍駐守要地等手段動搖了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在該省的統治,穩住了云南省主席 龍云 ,為蔣介石統一西南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為日后西南抗日大后方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表彰薛岳,1937年5月,國民政府任命薛岳為滇黔綏署主任兼貴州省主席。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薛岳奉調到南京,被任命為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編入左翼軍,投入淞滬戰場。

從這時起,薛岳將軍為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奮戰八年,立下了赫赫戰功,縱觀整個抗日戰爭,薛岳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單單三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10萬余人,其軍事生涯也走向了巔峰。

1937年8月20日,國民政府在滇黔組建第三預備軍,以龍云為司令,薛岳為副司令。

這期間,薛岳三次電呈蔣介石,請纓出征。

9月17日,薛岳在赴滬參戰的請求獲準的當天即出發直奔南京。

22日,薛岳到達南京后面見蔣介石,后被任命為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24日,他即馳赴上海指揮作戰。

9月24日——11月12日,薛岳參加淞滬會戰。

12月,薛岳率部撤到浙皖贛邊界。

27日,升任 第三戰區 前敵總指揮。

12月——1938年5月,薛岳先后建立了 黃山山脈 和 天目山 的游擊根據地,指揮第三戰區各部挺進蘇浙皖敵后,對京杭、滬杭等各交通線及長江航道展開游擊戰爭,牽制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穩定了江南戰局,有力地配合了徐州會戰。

5月11日,徐州吃緊,蔣介石調薛岳出任第一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火速赴豫東指揮作戰。

5月14日——6月1日,薛岳指揮 蘭封會戰 ,重創日軍土肥原師團。

5月30日,薛岳晉升 第一戰區 前敵總指揮。

6月18日,武漢會戰迫在眉睫,薛岳調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司令,負責鄱陽湖西岸及南潯線防御。

8月4日——11月2日,第九戰區第一兵團進行南潯作戰,粉碎了敵在行進間攻占南昌的企圖。

其間10月1日——10日,薛岳指揮部隊取得了 萬家嶺大捷 ,幾乎全殲敵106師團。

11月25日——28日,薛岳出席第一次南岳軍事會議。

12月初,薛岳晉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代司令長官職。

1939年1月17日,薛岳兼任湖南省主席。

3月15日——5月8日,指揮 南昌會戰 。

9月14日——10月7日,率部進行第一次長沙會戰。

10月28日——11月5日,出席第二次南岳軍事會議。

12月12日——1940年1月20日,組織實施第九戰區 冬季攻勢 。

4月9日,組織20個師發起夏季攻勢,至6月27日攻克 奉新 、靖安、西山萬壽宮及高郵市等重要據點,擊斃敵混成第16旅團長藤堂高英少將,有力地配合了第五、六戰區同期進行的 棗宜會戰 。

在戰區主力冬季攻勢遭受慘重損失之后,還能取得如此戰績,實屬不易。

至于蘇聯顧問福爾根向蔣介石報告所稱“宜昌淪陷系薛岳按兵不動所致”,實為不了解情況的不實之辭。

10月——1941年3月,指導第九戰區各部進行反掃蕩作戰,先后取得陳山船埠、九嶺、奉新等戰役的勝利,收復 通城 、武寧等縣城。

3月15日——29日,指揮上高會戰。

9月17日——10月8日,進行 第二次長沙會戰 。

12月24日——1942年1月10日,實施 第三次長沙會戰 ,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取得了長沙大捷。

6月初——7月中旬,率58軍、4軍、79軍等部增援 贛東 ,參加 浙贛會戰 。

1943年11月——1944年1月,率99軍、10軍、58軍、72軍等部馳援 常德會戰 。

1944年5月27日——10月2日,率部參加 長衡會戰 。

衡陽失守前,有一個小插曲,不得不說一說。

7月15日, 白崇禧 奉蔣介石之命到前線視察,在祁陽黎家坪見到了薛岳。

他勸薛岳在衡陽淪陷后調第九戰區主力防守 湘桂線 ,同時蔣介石也命令薛岳把第九戰區主力拉到湘西,但都被薛岳拒絕。

8月衡陽外圍撤退時,他把部隊拉到了湘東。

這件事被時任第九戰區參謀長、后來起義的 趙子立 說成是薛岳“有意避開日軍箭頭,而跑到湘東去”,言下之意說薛岳怕死。

這話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薛岳到湘東之后比以前更加困難:手下僅有已久戰疲憊的八個嚴重缺員的軍,而要對付十幾萬日軍戰勝之師,防守粵漢線和湘東贛南那么大的地方,其難度可想而知。

——與到湘西去要槍有槍要人有人的情況相比,孰優孰劣,薛岳久經沙場,不會不知道。

其次,撤到湘東,實際上是把自己送到了日軍的包圍圈里,而湘西作戰若不利可退入大西南后方,其危險程度相比如何,薛岳不會衡量不出。

那為什么薛岳要執意去湘東呢?這一行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戰局發展可看出。

第一,薛岳將第九戰區主力撤到湘東后,將99軍、暫2軍、44軍、4軍、37軍等5個軍留在了粵漢線以東,緩解了該區域兵力不足的窘境,為日后保衛粵漢線(南段)和贛南保存了重要力量。

第二,江西是抗日反攻的一個重要基地,也是國共爭奪的焦點。

將第九戰區主力西調就等于將江西拱手讓人,也就不會有后來的贛江追擊戰和擊潰八路軍南下支隊的戰果了。

由此看來,第九戰區司令部撤向湘東這一決策是有戰略遠見的。

1945年1月——3月,率第九戰區主力參加了湘粵贛會戰。

6月——8月,組織實施贛江追擊戰。

8月——9月,在南昌接受日軍投降,并指揮暫2軍、37軍等部在贛南和湘南擊敗了八路軍南下支隊,破壞了中共建立五嶺根據地作為即將爆發的內戰中的南翼的戰略計劃。

薛岳在抗戰中軍事上的成就與湖南和江西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各地除組織游擊隊、自衛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配合國軍破壞道路、打擊敵人外,還成立了不少臨時的擔架隊、救護隊、輸送隊支援國軍作戰。

這種局面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使兩省人民的抗日熱情空前高漲,另一方面也是薛岳治理措施得力的結果。

在擔任湖南省主席期間,薛岳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針。

所謂“安”,就是安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便”,即便民、便國、便戰;“足”,即足糧、足兵、足智。

并依此制訂了“六民之政”,即生民、養民、教民、衛民、管民、用民。

這些措施使湖南戰時經濟得到了相當發展,糧食連續獲得豐收,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人民參加抗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抗戰中薛岳成績斐然,但是他的致命弱點也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他在隨后的內戰中栽跟頭留下了隱患。

首先,薛岳為人驕狂,每遇大勝,必產生輕敵思想。

萬家嶺大捷后的南昌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和上高會戰后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和常德會戰后的長衡會戰都因其輕敵致敗。

其次,薛岳待人傲慢,得罪了不少人,與他打過交道的部下沒幾個說他好話。

他在第一次長沙會戰和長衡會戰期間多次頂撞蔣介石和白崇禧多少引起這兩位頂頭上司的不快,為后來 萊蕪戰役 失敗后當替罪羊埋下了伏筆。

第三次戰爭 1946年6月,內戰爆發。

薛岳時任 徐州綏靖公署 主任,指揮所屬部隊向蘇北、山東進攻。

7月中旬,薛岳指揮部隊分三個方向向淮南、淮北和蘇中進攻。

7月16日,5軍主力和74師、7軍各一個旅(師)進攻淮南。

至7月29日,解放軍損失數千人,被迫放棄了淮南解放區。

淮南失守后,蘇中和淮北失去了側翼,從長江北岸的南通一直到山東擺成一字長蛇陣,形成了解放軍分兵把口,兵力處處薄弱的局面。

就在淮南戰役前,粟裕已經得到了國軍進攻的準確情報,率先于13日出擊蘇中宣家堡和泰興。

由于第一綏區司令 李默庵 指揮無能,至8月底國軍損兵4萬,陷入困境。

不過,這次作戰國軍也不是一無所獲,第一綏區主力使解放軍傷亡1.6萬人(將近占了蘇中解放軍兵力的一半),消耗了解放軍的兵力,并將解放軍華中野戰軍主力牽制在了蘇中,有效地策應了國軍在淮南和淮北的作戰。

就在淮南戰役前,粟裕已經得到了國軍進攻的準確情報,率先于13日出擊蘇中宣家堡和泰興。

由于第一綏區司令李默庵指揮無能,至8月底國軍損兵4萬,陷入困境。

不過,這次作戰國軍也不是一無所獲,第一綏區主力使解放軍傷亡1.6萬人(將近占了蘇中解放軍兵力的一半),消耗了解放軍的兵力,并將解放軍華中野戰軍主力牽制在了蘇中,有效地策應了國軍在淮南和淮北的作戰。

就在淮南和蘇中酣戰之時,國軍于7月18日向淮北發動了第一期攻勢。

左路28師和57師一個旅21日到達曹八集、雙溝一帶;右路7軍擊退解放軍華中九縱的阻擊后于23日占領靈璧;中路69師在58師一部的掩護下于25日攻占朝陽集、漁溝、雙溝一線。

27日,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反擊69師,激戰兩晝夜,擊潰其兩個旅。

此時,薛岳趁解放軍主力西移之機命令7軍東犯,至7月30日,相繼占領 五河 、泗縣。

解放軍被迫東移。

8月7日,解放軍主力圍攻泗縣,由于戰況不利于9日撤出戰斗。

8月19日,參謀總長 陳誠 在徐州與薛岳召開軍事會議,商定進攻淮陰的戰略計劃。

會后,國軍兵分三路:以李延年集團為中路,主攻淮陰;北路馮治安集團進攻 臺兒莊 、魯南,以牽制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南下的后續部隊;第一綏區李默庵集團在蘇中繼續鉗制住粟裕。

8月底,在完成了進攻兩淮的準備后,薛岳指揮李延年兵團分三路進攻運河以東。

北路58師在朝陽集、漁溝與山野對峙;中路69師動作積極,27日占濉寧,29日克宿遷,擺出了一副進攻 沭陽 的架勢;南路7軍于31日攻下洋河鎮后即在泗河上架橋,揚言要在 泗陽 與解放軍決戰;而擔任主攻的74師則隱蔽在7軍后面跟進。

這個部署“明攻沭陽,實取淮陰”,但在戰役實施中卻讓人感到,國軍既可能“北攻沭陽,斷敵歸路”,也可能“南下泗陽,攻取淮陰”,使得對手弄不清國軍的真實意圖。

因而,雖然在戰役開始前山野就知道了國軍進攻淮陰的計劃,但司令員陳毅和參謀長宋時輪仍然上當,認為薛岳的主攻方向應為沭陽,從而將山野主力部署在了宿遷、沭陽、漁溝之間,在泗陽只放了一個久戰疲憊的華中九縱,而淮陰更未布置一支有力部隊,這給了7軍和74師可乘之機。

9月10日,7軍突然南下突破九縱防線,于12日攻占泗陽。

13日,74師越過泗陽,投入戰斗。

陳毅這才發覺上當,急調5旅、皮旅、淮南軍分區各部隊趕赴淮陰布防,山野主力南下攻擊74師側翼。

中共中央軍委也電令粟裕火速北援淮陰。

但薛岳已命7軍除一部協同74師進攻淮陰外,主力在 來安 、泗陽組織防御,阻住了山野主力的增援。

而此時粟裕已圍攻 海安 十多天,部隊疲勞加上國軍空軍的襲擾,要撤退談何容易。

18日,粟裕部到達淮陰附近,未及投入戰斗,19日淮陰即告失守。

20日,74師擊敗華中6旅,攻克淮安。

淮陰戰役 以國軍獲勝而告終。

魯南戰役 中,薛岳丟了兩個師,更令蔣介石生氣的是,把他的機械化家底——第一快速縱隊給報銷了。

于是蔣介石派總參謀長陳誠坐鎮徐州督戰,實際上就是把薛岳給架空了。

不想,陳誠的表現比薛岳還要差。

由于他和蔣介石的瞎指揮,第二綏區 李仙洲 集團在萊蕪被全殲,喪師失地。

蔣介石面子上過不去,就拿來薛岳替罪羊。

3月3日,蔣介石以“指揮無力,名聲低落”的罪名撤了薛岳的職。

雖然有魯南慘敗,但薛岳在徐州綏署任上的戰績仍然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粟裕評價薛岳時,說他指揮“機敏”,是國軍的一員“干將”。

有人說,粟裕把薛岳抬得過高了。

其實不然。

在與華東解放軍作戰期間,薛岳采用的“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戰術深合兵法之妙。

首先,他選擇的主攻方向總是能夠打中對手薄弱環節,如:8月中旬,他把淮陰作為主攻目標,就是看準了該地是解放軍華野和山野的結合部,防守兵力薄弱,兩大野戰軍支援困難;10月初,他調整33軍等部進攻棗嶧是因為華野和山野主力被牽制在了淮陰附近,無法增援魯南。

其次,注意隱蔽主攻方向。

這在淮陰戰役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將“ 佯攻 沭陽”與“在泗陽造聲勢”相結合,竟瞞過了久經沙場的陳毅。

第三,重視次要方向上的牽制作戰。

淮陰戰役同時的海安戰斗和來安戰斗、棗嶧作戰同時的第一次漣水戰役和鮑河戰役都用相當兵力牽制解放軍主力。

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薛岳在徐州綏署任職期間的表現不似現在很多資料上說的那樣糟糕。

5月,薛岳出任南京政府參軍長。

次年轉任總統府參軍長。

在1948年新華社公布的43名戰犯中,薛岳名列第27。

1949年2月,調任廣東省主席。

在廣東省主席任上,他積極整頓保安部隊,打擊解放軍游擊隊,取得顯著成效。

5月,薛岳憑借保安隊雄厚的軍事實力鎮壓了 吳奇偉 在粵東的起義,狠狠打擊了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

10月,解放大軍入粵。

廣東國軍無力抵抗,薛岳只好逃到了海南。

12月1日,任海南防衛總司令,統一指揮海南陸、海、空三軍,阻止解放軍解放海南。

但薛岳深知,海南守軍戰斗力低下,不堪一擊,無力防守海南。

1950年1月,薛岳飛赴臺北面見蔣介石,要求撤出海南。

但蔣介石以海南不戰而棄損害臺灣的民心士氣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3月5日,解放軍發起海南戰役。

果如薛岳所料,海南守軍兵無斗志,一觸即潰。

4月22日,薛岳征得蔣介石同意后,命令所部撤退。

由于計劃周密,解放軍又無制空和制海權,撤退比較成功。

5月1日,國軍主力全部上船撤往臺灣。

同日,海南解放。

評價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余萬。

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

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

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

在治理湖南方面也頗有建樹。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實行安民富民政策,使當地經濟有了較大恢復。

并為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國民黨將軍中,薛岳素以能戰、苦戰、善戰著稱。

抗戰期間,更以四次指揮長沙會戰飲譽中外。

葉挺曾盛贊薛岳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并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三立,盛名當永垂不朽”。

張治中則夸他是“百戰將軍”。

他又是一個和共產黨部隊作戰多年的反共將軍。

是他,在紅軍長征時,親率 國民黨中央軍 八個師窮追不舍,給紅軍造成很大威脅,可以說紅軍走了兩萬五千里,他也長追了兩萬里。

毛澤東曾風趣地說“有勞伯陵兄遠送”。

是他,在 解放戰爭 時,坐鎮徐州,與陳毅、粟裕部隊鏖戰華東。

新中國解放初,薛岳在海南構筑“伯陵防線”,毛澤東寄語解放海南島的前線將領:“你們遭遇薛伯陵務必持重。

釋義 簡介 第二次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 第三次戰爭 評價 中文名 長沙之虎 原名 薛仰岳 歷史事件 1927年蔣介石{"inner_link":"清黨","id":794984} 人物 {"property_type":"TEXT","value":"薛岳","ori_text":"{\"inner_link\":\"薛岳\",\"id\":19317669}","source":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