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統一入學測驗、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考中心)負責統籌舉辦。
報考資格為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之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語言
監視
編輯
注意:以下資訊可能隨時間而變更,請依每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章為主。
「學測」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學測(消歧義)」。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GeneralScholasticAbilityTest縮寫學測、GSAT類型入學考試(讀寫)主辦方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測驗內容單選、多選、選填(數學AB)、非選目的申請大學入學始於1994年,28年前(1994)考試時長
國文(綜合/寫作):90分鐘
英文/數學AB:100分鐘
自然/社會:110分鐘分數範圍0-15(級分)分數有效性該學年度國家與地區中華民國臺灣語言中文、英文每年考試人數▼116,465(2022年)[1]考試要求
攜帶有效證件
關閉電子產品報名費
集體報名:基本作業費200元、170元/科
個別報名:基本作業費250元、170元/科成績接受方各大學[2]網站www.ceec.edu.tw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ScholasticAbilityTest[3]),簡稱學測,是在中華民國舉行的一種大型考試,用來鑑定學生是否具有進入大學的基本常識。
而固定每年七月舉辦的分科測驗則是用於大學分發入學。
112學年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2023/1/13~2023/1/15)(預定)
中華民國(臺灣)-2023年1月13日
距今還有198天
以當地時間計算
如果發現倒數時間不準確,請清除頁面快取
有別於過去的聯考,學科能力測驗用於中華民國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其成績僅定位在中華民國各大學校系檢定學生的門檻:依其特色、需要,先訂定學科能力測驗的標準,只有通過此一標準的考生,才可以參加中華民國的「大學甄選入學」或「大學考試分發入學」。
也就是說,大學校系幾乎都是依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高低,作為該考生是否能進入該系就讀的唯一依據。
學測作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方案中三大考試之一(另兩大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考中心)負責統籌舉辦。
報考資格為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之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
報名時間在每年11月;考試時間在次年1月底或2月初。
學測集體報名收費新臺幣基本作業費200元,考科測驗費每科170元。
若個別報名則酌收基本作業費250元,考科測驗費每科170元。
目次
1歷史
2日期
3測驗目標
4考試科目
5考試時間
5.1107學年度前
5.2107學年度[註2]
5.3108-110學年度
5.4111學年度起
6課綱範圍
6.1108課綱範圍(111年起適用)
6.299課綱範圍(102年-110年適用)
6.3舊範圍(102年起停用)
7題型
8計分
9歷屆級分換算表[5]
9.1級距表
10標準
11成績使用之主要招生管道
11.1五選四制度
12參考資料
13註解
14參看
15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2002年學科能力測驗准考證
學測第一次舉行的日期是1994年(民國83年),配合當時中華民國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所實施。
並減低過去學科測驗分數為絕對入學標準的比例,讓高中生在學成績和表現比例加大,升學的機會也提高。
日期編輯
現今學測的日期大都訂在農曆過年之前。
近幾年大學學測的日期如下:
2011年1月27、28日(星期四、五)
2012年1月17、18日(星期二、三)
2013年1月27、28日(星期日、一)
2014年1月18、19日(星期六、日)
2015年2月1、2日(星期日、一)
2016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2017年1月20、21日(星期五、六)
2018年1月26、27日(星期五、六)
2019年1月25、26日(星期五、六)
2020年1月17、18日(星期五、六)
2021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自2022年開始,題型適用108課綱,且考試日程延長為三日。
[4]
2022年1月21、22、23日(星期五、六、日)
2023年1月13、14、15日(星期五、六、日)(預定)測驗目標編輯
學測主要是為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而設計,其測驗目標為下列四項,用來評量考生:
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
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育應有的基本知能
通識導向,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
重視理解與應用的能力自108年學測起,改以科目自由報考的方式(五選四)選擇專業人才。
考試科目編輯
國文(分為綜合測驗和寫作)、英文、數學(代數、幾何)、社會(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
98學年度起,社會考科以「公民與社會」取代「三民主義與現代社會」。
108學年度起,大學科系至多採計四科,考生可依照理想大學科系的需求門檻選擇科目報考,由五科必考改制為五科選考(大學端最多採計四科)。
111學年度起,考題採用混合題型、並使卷卡合一,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考科(含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等考科。
考生可自由選考科目,各科成績均採級分制,用於個人申請入學時各科最高為15級分,用於考試分發入學時各科最高為60級分。
考試時間編輯
隨考招制度變化,學測各科的考試時間有多次變革。
以下列出的是一般考生的考試時間,特殊考生另有規定。
107學年度前編輯
國文為120分鐘,其餘各科均為100分鐘。
[註1]
考試日程表(民國107年以前)
時間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一天
國文
(09:20-11:20)
數學
(13:00-14:40)
社會
(15:20-17:00)
第二天
英文
(09:20-11:00)
自然
(13:00-14:40)
107學年度[註2]編輯
除國文(選擇題)及國寫為80分鐘外,其餘各科均為100分鐘。
考試日程表(民國107年)
時間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一天
社會
(09:20-11:00)
數學
(13:00-14:40)
國文(選擇題)
(15:20-16:40)
第二天
英文
(09:20-11:00)
自然
(13:00-14:40)
國寫
(15:20-16:40)
108-110學年度編輯
國文(選擇題)80分鐘,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國寫)90分鐘;英文、數學考科各100分鐘,社會、自然考科各110分鐘。
考試日程表(民國108年、109年)
時間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一天
英文
(09:20-11:00)
國文(選擇題)
(12:50-14:10)
社會
(15:00-16:50)
第二天
數學
(09:20-11:00)
國寫
(12:50-14:20)
自然
(15:00-16:50)
考試日程表(民國110年)
時間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一天
英文(09:20-11:00)
國文(12:50-14:10)
社會(15:20-17:10)
第二天
數學(09:20-11:00)
國寫(12:50-14:20)
自然(15:20-17:10)
111學年度起編輯
國綜90分鐘,國寫90分鐘,英文及數學:100分鐘,社會及自然:110分鐘。
考試日程表(民國111年)
時間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一天
數學A(09:20-11:00)
自然(12:50-14:40)
第二天
英文(09:20-11:00)
國綜(12:50-14:20)
國寫(15:20-16:50)
第三天
數學B(09:20-11:00)
社會(12:50-14:40)
課綱範圍編輯
108課綱範圍(111年起適用)編輯
考科
範圍
國綜
必修國文(第一冊~第五冊)
國文(寫作測驗)
寫作測驗
英文
必修英文(第一冊~第五冊)
數學A
10年級必修數學、11年級必修數學A類(第一冊~第四冊)
數學B
10年級必修數學、11年級必修數學B類(第一冊~第四冊)
社會
必修歷史、必修地理、必修公民與社會(第一冊~第三冊)
自然
必修物理、必修化學、必修生物、必修地球科學(含探究與實作)
備註:因應108課綱之素養導向,各考科題型分為:選擇題(包含單選、多選題)、選填題(數學科)、非選擇題、混合題。
混合題是由選擇、選填和計算(數學科)、填充(數學科以外)、非選擇題等題型組合而成的題組。
數學A為自然組學生、社會組部分學生應考;數學B為社會組學生應考。
國文考科包括國綜與國寫,成績各占50%,分節施測。
社會考科中的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
自然考科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四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並包括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
99課綱範圍(102年-110年適用)編輯
考科
範圍
國文(選擇題)
高一必修科目國文、高二必修科目國文、高三上必修科目國文(107年後適用)
英文
高一必修科目英文、高二必修科目英文、高三上必修科目英文(107年後適用)
數學
高一必修科目數學、高二必修科目數學A(見備註)
社會
高一必修科目歷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高二必修科目歷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自然
必修科目基礎生物、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一)、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一)
必修科目基礎地球科學、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二A、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二)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知性題一題、感性題一題
102、103年學測英文聽力作為甄選入學審查參酌資料之一;104年起為學測指考必考科目之一。
備註:國文、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依95課綱的內容命題。
(※國文、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於104學測起依101課綱命題。
)
數學、物理皆於高二開始分為A版與B版:A版課程為基礎單元課程內容;B版課程則包含基礎與進階單元課程內容。
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一)全、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一)全、基礎化學(二)全、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
「基礎生物」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備註第二點所列「基礎物理(二)A」為高二社會組用書,僅有一冊,學習時間為一個學期。
自然組用書為「基礎物理(二)B」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107學測起,原國文考科始拆分為「國文科(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並且增加測驗題數。
兩科成績合併為國文科成績,計分方式為兩科測驗分數各占50%。
舊範圍(102年起停用)編輯
考科
範圍
國文
高一國文、高二國文
英文
高一英文、高二英文
數學
高一數學、高二數學
社會
高一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高二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自然
高一基礎生物、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地球科學(見備註)
高二生物、物理、化學、地球與環境(見備註)
備註: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一)全、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一)全、基礎化學(二)全、基礎生物(1)、基礎地球科學。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生物(1)」課本書商簡稱為「基礎生物」並分成上下兩冊。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物理(二)A」為高二社會組用書,僅有一冊,學習時間為一學期。
自然組用書為「基礎物理(二)B」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題型編輯
考科
題型(110學測前適用)
備註
單選題
多選題(註1)
選填題
(註2)
非選擇題
國文(選擇題)
34題
8題
英文
字彙測驗15題、克漏字15題、文意選填10題、閱讀測驗16題
中譯英2題、英文作文1題
數學
共20題
(註2)
社會
72題
自然
68題
註3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2大題
註4
備註:多選題之各選項獨立計分,答錯須倒扣至該小題0分為止。
其中自然科之多選題會提示各題應選幾項,而國文科、數學科之多選題不會提示應選幾項。
「選擇式填充題(選填題)」為數學科的特殊考法。
各填充題根據該題應填入之數字或符號數目給予相對應的格子數目,並且格子中只能選擇填入數字0~9或符號「-」及「±」,考生須於相對應之題號在答案卡上劃記。
該題型之目的為方便讀卡閱卷。
自然考科試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分為單選題、多選題、綜合題(單選、多選混合),試題內容以高一為主,難易度較第二部分簡單,該部分占40題,每題2分,滿分80分。
第二部分為單選、多選混合題型,試題內容以高二為主,命題方向較生活化也較複雜,考生須具備多面向知識方可作答,該部分占28題,每題2分,滿分48分,超過48分者以48分計。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為107學測起新增的考科。
兩大題的寫作題目分別為知性題一題、感性題一題。
考科
題型(111學測適用)
備註
單選題
多選題(註1)
選填題
(註2)
混合題(註3)或非選擇題
國綜
25題
7題
2大題
英文
字彙測驗10題、克漏字10題、文意選填10題、篇章結構4題、閱讀測驗12題
混合題1大題、中譯英2題、英文作文1題
數學A
各6題
5題
混合題各1大題3個小題
(註2)
數學B
7題
各5題
社會
46題
混合題共9大題
自然
36題
混合題共6大題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2大題
註4
備註:多選題之各選項獨立計分,答錯須倒扣至該小題0分為止。
其中自然科之多選題會提示各題應選幾項,而國文科、數學科之多選題不會提示應選幾項。
「選擇式填充題(選填題)」為數學科的特殊考法。
各填充題根據該題應填入之數字或符號數目給予相對應的格子數目,並且格子中只能選擇填入數字0~9或符號「-」及「±」,考生須於相對應之題號在答案卡上劃記。
該題型之目的為方便讀卡閱卷。
混合題是108新課綱全新題型,是一個由單選、多選、選填(數學科)、填充(數學科以外)、非選組成的題組。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為107學測起新增的考科。
兩大題的寫作題目分別為知性題一題、感性題一題。
計分編輯
學測為了不要讓考生為了0.1分的差距而計較,於是捨棄傳統以原始分數為直接成績標準的方式,而改用「級分制」,每科最高為15級分(即為滿級分)。
若原始分數為0分者即為0級分,所以只要有分數則不會是0級分。
因為共有五考科,所以學測總級分最高可達75級分(111學年度起數學分為A跟B兩考科,因此共有六考科90級分),在五取四的制度實施後基本上滿分為60級分。
級分之換算先以該科前面1%考生(取整數,小數無條件進位)的平均原始分數除以15(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作為各該科之級距,原始得分0分者為0級分,每增加一個級距,依次往上得1、2、3、......,最高為15級分,由此得出考生的成績落在那個區間即為該級分(缺考以0級分計)。
例如某年到考考生為161,567人,而某考科總分為100分取前1%的1616人(1615.67小數無條件進位)原始成績總和,假設為151,497分
將此分數平均(先不四捨五入)後再除以15得6.25(6.249小數第三位四捨五入),則6.25即為級距
原始分數0分者為0級分
0.01~6.25為1級分,6.26~12.50為2級分……依此類推,81.26~87.50為14級分
15級分是87.51~100(滿分)歷屆級分換算表[5]編輯
因為表格有限,以下只列出歷年級距,級距乘以級分即為該級分最高分數上限。
例如級距5.5,則12級分最高分為66分,加上0.01分則為13級分最低分數下限。
88年度-92年度,級距至小數點後三位,其他年份皆為小數點後二位。
87年度以前只分全均標與全後標,各科總級分為10級分。
83年度無資料。
91年度起,增加底標,92年度以前總級分的分布無資料。
各年度學測統計資料請參考[6]級距表編輯
年度
科目
級距
頂標
前標
均標
後標
底標
111年度
國文
5.34000
13
12
10
9
7
英文
6.20867
13
12
8
5
4
數學A
5.56133
10
8
6
4
3
數學B
6.59867
13
11
8
4
3
社會
8.26200
13
12
11
9
7
自然
8.05133
14
12
10
7
5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A+社會
49
44
35
27
21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B+社會
52
47
37
27
21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A+自然
50
44
34
25
19
110年度
國文
5.38
13
12
11
9
8
英文
6.23
13
12
8
5
4
數學
6.03
11
9
6
4
3
社會
8.33
13
12
10
8
7
自然
8.27
13
12
8
6
5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
47
42
35
28
22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自然
47
44
34
26
21
109年度
國文
5.47
13
13
11
9
8
英文
6.35
14
12
9
6
4
數學
6.67
14
13
9
5
4
社會
8.82
13
12
10
8
7
自然
8.35
13
11
8
6
5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
51
47
39
30
24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自然
53
48
38
28
22
108年度
國文
5.63
13
13
11
9
8
英文
6.38
14
13
10
5
4
數學
6.67
14
12
9
5
4
社會
8.16
13
12
10
9
7
自然
8.27
13
11
8
6
5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
51
46
37
30
23
總級分國文+英文+數學+自然
52
47
37
28
21
107年度
國文
5.28
13
12
11
9
8
英文
6.34
14
13
10
6
4
數學
6.65
12
10
6
4
3
社會
8.88
13
12
10
8
7
自然
8.00
12
10
8
6
5
總級分
63
56
45
35
28
106年度
國文
5.81
13
12
11
9
7
英文
6.28
13
11
8
5
4
數學
6.29
11
9
6
3
2
社會
8.75
14
13
11
9
7
自然
8.28
13
12
9
6
5
總級分
62
55
44
34
27
105年度
國文
5.63
13
12
10
9
7
英文
6.34
14
12
9
6
4
數學
6.48
12
10
7
4
3
社會
8.53
13
12
10
8
7
自然
8.36
13
11
9
6
5
總級分
62
56
45
35
28
104年度
國文
5.90
13
13
11
10
8
英文
6.32
14
12
9
6
4
數學
6.53
12
10
7
4
3
社會
9.06
14
13
11
9
7
自然
8.33
13
11
9
6
5
總級分
63
57
47
36
28
103年度
國文
5.93
13
12
11
9
7
英文
6.31
14
12
10
6
4
數學
6.67
13
11
8
5
3
社會
8.81
14
13
11
9
8
自然
8.39
13
11
9
6
5
總級分
65
59
49
37
28
102年度
國文
5.90
13
12
11
9
7
英文
6.31
14
13
10
6
4
數學
6.42
12
10
7
4
3
社會
8.86
14
13
11
9
7
自然
8.16
13
11
9
6
5
總級分
63
57
47
36
27
101年度
國文
6.15
14
13
11
9
7
英文
6.38
14
12
10
6
4
數學
6.57
13
11
7
4
3
社會
8.55
14
13
11
9
8
自然
8.21
14
12
9
6
5
總級分
65
59
49
37
28
100年度
國文
5.59
13
12
11
9
8
英文
6.36
14
13
10
6
4
數學
6.67
13
11
7
4
3
社會
8.09
13
12
10
8
7
自然
8.37
13
12
9
7
6
總級分
64
58
48
37
28
99年度
國文
5.85
13
12
11
9
7
英文
6.20
13
11
8
5
4
數學
6.32
10
8
5
3
2
社會
8.45
14
13
11
9
8
自然
8.10
13
11
9
7
6
總級分
60
54
45
35
27
98年度
國文
5.94
14
13
11
10
8
英文
6.25
13
11
8
5
4
數學
5.97
11
9
6
4
3
社會
8.56
14
13
11
9
8
自然
7.91
12
11
9
7
6
總級分
60
55
46
37
29
97年度
國文
5.84
13
12
11
9
8
英文
6.36
14
13
10
6
4
數學
6.51
11
9
6
4
2
社會
6.92
13
11
10
8
7
自然
8.02
13
11
9
7
5
總級分
60
54
45
35
27
96年度
國文
5.86
13
13
11
10
8
英文
6.25
13
11
8
5
4
數學
6.27
10
8
6
4
3
社會
7.31
13
12
10
9
7
自然
7.97
13
11
9
7
5
總級分
59
53
45
36
29
95年度
國文
5.63
13
12
10
8
7
英文
6.25
13
11
8
5
4
數學
6.67
12
10
6
4
3
社會
7.77
13
12
10
8
7
自然
8.00
12
10
8
7
5
總級分
60
53
44
34
27
94年度
國文
5.52
13
12
10
8
7
英文
6.13
13
11
8
5
4
數學
6.41
11
9
6
4
2
社會
7.85
13
12
11
9
8
自然
7.98
13
12
9
8
6
總級分
59
53
45
36
28
93年度
國文
5.38
13
12
11
9
8
英文
6.19
12
11
8
5
4
數學
6.51
11
9
6
4
3
社會
7.58
13
12
11
9
8
自然
8.12
13
12
10
8
7
總級分
59
53
45
38
31
92年度
國文
5.313
13
12
10
8
6
英文
6.058
12
10
7
4
3
數學
6.463
10
8
5
2
1
社會
7.903
13
13
11
9
8
自然
7.699
12
11
9
7
6
91年度
國文
5.631
13
12
10
8
7
英文
6.075
13
11
8
6
4
數學
6.501
11
9
7
4
2
社會
8.513
14
13
12
10
8
自然
7.887
12
11
9
7
6
90年度
國文
5.650
13
12
10
9
英文
5.890
12
10
7
5
數學
6.366
11
9
6
3
社會
8.933
13
11
9
7
自然
8.166
12
10
8
6
89年度
國文
5.493
13
12
11
9
英文
5.859
12
11
8
6
數學
6.627
12
11
8
5
社會
8.470
12
11
9
8
自然
8.313
12
10
8
6
88年度
國文
5.553
13
12
11
9
英文
5.750
12
10
8
6
數學
6.620
12
10
7
5
社會
8.344
12
11
9
7
自然
7.785
11
10
8
5
87年度
國文
9.20
6
5
英文
9.85
5
4
數學
10.00
4
2
社會
14.60
6
5
自然
13.40
5
4
86年度
國文
8.85
6
5
英文
9.90
4
3
數學
10.00
3
2
社會
15.40
6
5
自然
13.20
5
4
85年度
國文
8.85
7
6
英文
9.65
5
3
數學
10.00
4
3
社會
14.80
6
5
自然
13.00
5
4
84年度
國文
9.10
6
5
英文
9.55
5
4
數學
10.00
5
3
社會
15.50
6
5
自然
9.65
5
4
標準編輯
各學科及總級分各訂有五項標準(計算均不含缺考生,總級分不含五科都缺考的考生),計算方式如下: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延續上面例子(到考考生為161,567人):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42,179名考生的成績為頂標(161,567×88%=142,178.96,取整數,小數無條件進位)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121,176名考生的成績為前標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80,784名考生成績為均標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40,392名考生成績為後標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19,389名考生成績為底標成績使用之主要招生管道編輯
大學甄選入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分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兩管道,原本規定學測其中一科成績不得為0級分,108年起取消此限制,通常考生在選填志願時,會先做落點分析,判斷成績對於自己的理想校系是否有利。
檢定:校系訂定的標準,通過此標準的考生才能取得下一階段評比的資格。
採計(選用):列入計分的考科,作為錄取與否的依據。
考試分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校系擇1~5科成績,或選用總級分作為檢定標準,108年起最多只能採取四科總級分。
除此之外,尚有離島及原住民學生保送甄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入學)、中央警察大學單獨招生、軍校申請入學等使用。
五選四制度編輯
108學年度起學測必考五科改為選考,大學端最多參採四科,旨在鼓勵學生多元學習。
參考資料編輯
^學測平均每人選考4.92科 選考人數最多考科曝光.Ettoday新聞雲.[2022-01-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111申請入學-校系分則查詢.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大考中心簡介英文版.[2009-05-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11學年度考試簡章(PDF).大學入學考試中心:3.2021-08-06[2021-12-2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2-01-21)(中文(臺灣)).
^歷屆級分換算表.[2015-02-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7).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歷屆學科能力測驗統計資料,[2022-0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註解編輯
^107學年度以前,國文及英文考科含選擇題及非選擇題。
^自107學年度起加考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
參看編輯
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國中教育會考
高中多元入學外部連結編輯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大學學科能力測驗&oldid=72293613」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學畢業是幾歲 - catsold.buzz
在台湾几岁才可以读大学读完高中就可以了读大学吗还是要先读学院之类的. 以下是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并稍微做些说明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6年--.
- 2一般黎講大學畢業要幾歲先正路? - 香港討論區discuss.com.hk
我識人25歲先大學畢業,係咪好大年紀? 香港討論區.
- 3台灣大學畢業幾歲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请问一般人都是几岁大学毕业按照我国儿童一般的入学标准是6-7岁算起,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加上3年高中阶段,一般高中毕业是18-1...
- 4西元、民國及學校學年度之對照表
2010. 2011. 2012. 2013. 民國. 99 年.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1-7 月8-12 月1-7 月8-12 月1-7 月8-12 月1-7 月8-12...
- 5要填個人簡歷忘記自已哪年開始讀書,從小學到初中。幾年幾 ...
幾年幾月份都,1樓匿名使用者這個你可以看一下你最後的畢業證再去根據你最後 ... 97年出生,97+7=2004年9月上小學,小學6年,2004+6=2010年9月上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