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人- 解釋、用法、例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解釋 · 1.把人抱舉起來。

《山海經.西山經》:「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是好舉人。

」 · 2.舉用人才。

《左傳. · 3.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 ... 國語辭典 關於本辭典 回首頁 舉人 ㄐㄩˇㄖㄣˊ jǔrén 解釋 漢代由郡守薦舉為官的人稱為「舉人」。

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則稱中鄉試的人為「舉人」。

例舉人如果順利通過會試、殿試,即成為進士。

 △大會狀、大春元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把人抱舉起來。

《山海經.西山經》:「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是好舉人。

」2.舉用人才。

《左傳.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

」《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凡舉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3.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薦舉者稱為「舉人」。

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

也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舉人,為一種士人的身份,等級在生員之上.雅稱「孝廉」、「發解」、「發達」、「鄉進士」、「鄉先進」、「鄉進」等對入京師參與會試的舉人雅稱為.明清時俗稱「老爺」.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太守、諸侯國國相薦舉,獲薦舉者稱為舉人.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者為舉人.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稱爲“中舉”)者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第一名稱為解元,而因明代科舉有以五經取士,鄉試每經取一名爲首,列前五名稱為「經魁」.清代也沿襲稱鄉試前五名稱為經魁.北闈第一名按慣例須為直隸籍人,為「北元」;南方各省考中第二名也稱元,為「南元」.*張仲禮著,費成康等譯:《中國紳士的收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科舉...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舉 被選舉人 選舉人 選舉人票 人 列印 複製網址 查詢 你最近的查詢 最近熱門查詢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啟用查詢紀錄 Loading... 沒有紀錄 設定 清除全部 停用查詢紀錄 最近熱門查詢 本站最近熱門的查詢 發生未預期的錯誤 重試 顯示舉人的雜湊值 MD5 SHA1 90896cfc035af70551ccd44f869819ac 2b42aea0e7c9805deba5367cc04e5f1fbb525fe8 什麼是雜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