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名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嗜好如命的中國人啊,你們的光榮和悲哀,該怎樣裁割呢?」 B. 文化苦旅的好詞佳句. 毛筆文化既然作為一個完整 ...
搜索內容
網站首頁
名言賞析
組詞造句
一字一句
詩句歌詞
成語故事
作文句子
勵志台詞
寓意謎語
當前位置:首頁»名言賞析»文化苦旅名句
文化苦旅名句
發布時間:2021-02-1116:01:29
A.《文化苦旅》名句摘錄
「留下一個寧靜給三峽,李白去遠了。
」p79「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專不為可稱之為『屬貶官文化』。
」p81「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p83「廬山可以證明,中國文人的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無奈。
」p96「那個消失的紅點,突然變的那麼遙遠,那麼抽象,卻又那震撼人心。
」p359「但是,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
」p361「夜雨中,人生和歷史都在蹣跚。
」p374「嗜好如命的中國人啊,你們的光榮和悲哀,該怎樣裁割呢?」
B.文化苦旅的好詞佳句
毛筆文化既然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存在過數千年,它的美色早已鍛鑄得極其內燦爛。
只要認容識中國字,會寫中國字,即便是現代人,也會被其中溫煦的風景所吸引。
吸引得深了,還會一步步登堂入室,成為它的文化圈中新的成員。
五四文化新人與傳統文化有著先天性的牽連,當革新的大潮終於消退,行動的方位逐漸模糊的時候,他們人格結構中親近傳統一面的重新強化是再容易不過的。
像一個渾身濕透的弄潮兒又回到了一個寧靜的港灣,像一個筋疲力盡的跋涉者走進了一座舒適的庭院,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
中國文化的帆船,永久載有這個港灣的夢;中國文人的腳步,始終沾有這個庭院的土。
因此,再壯麗的航程,也隱藏著回歸的路線。
我們很難疾言厲色,說這種回歸是背叛。
文化人格學的闡釋,要比社會進化論達觀得多。
中國的事情總是難辦,重要原因就在於有這一幅幅文化人格圖譜不易索解。
我想,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乾和脆折。
但是,不同的年齡經常會在心頭打架,有時還會把自己弄得挺苦惱。
C.《文化苦旅》好句好段摘抄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
廢墟吞沒了我的企盼,我的記憶。
片片瓦礫散落在荒草之間,斷殘的石柱在夕陽下站立,書中的記載,童年的幻想,全在廢墟中殞滅。
昔日的光榮成了嘲弄,創業的祖輩在寒風中聲聲咆哮。
夜臨了,什麼沒有見過的明月苦笑一下,躲進雲層,投給廢墟一片陰影。
但是,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
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
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
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
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
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一位朋友告訴我,一次,他走進一個著名的廢墟,才一抬頭,已是滿目眼淚。
這眼淚的成分非常復雜。
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
廢墟表現出固執,活像一個殘疾了的悲劇英雄。
廢墟昭示著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
廢墟是垂死老人發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動容。
賞析:提到廢墟,喜歡旅遊觀光的人們都能從記憶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
或一條古巷;或一截城牆;或一處石窟。
新疆古樓蘭、交河故城遺址;北京圓明園、八達嶺、故宮;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法門寺;還有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等等。
它們或顯赫於繁華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亂冢之間,或孤立於戈壁荒漠之中,或招搖在青山綠水之圍,或矗立於萬傾碧波之央。
對許多人來說,觀光即便是觀光而已,而對廢墟有深邃見解並上升到文化哲學層面上,卻只有餘秋雨一人。
短短不到三千字的散文,令人由廢墟而頓悟,由此而又生發對人生、文化和歷史的深沉思索。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散文頭兩句開宗明義,闡明作者對廢墟的矛盾心理。
詛咒是因為它「吞沒了我的企望,我的記憶」。
昔日的金戈鐵馬已煙消雲散;雕欄畫棟已人去樓空;煙柳斷橋已芳草凄凄。
「書中的記載,童年的幻想,全在廢墟中毀滅。
昔日的光榮成了嘲弄,創業的祖輩在寒風中聲聲咆哮」。
一堆廢墟把昔日所有的是非成敗、輝煌燦爛一股腦地打成包,塵封在逝去的歲月中,感懷傷時,悲今悼古。
作者寄情廢墟,因為「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決別,是選擇」。
「廢墟是資本,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
」「營造之初就想到它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廢墟是人生的起點,它裝著真善美,也藏著假丑惡。
不同的人們從廢墟中讀到不同的答案;廢墟是文化的起點,從沒有文字記載開始,我們的祖先就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廢墟。
甲骨文化、父系文化、母系文化、河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得以匯成熠熠生輝的五千年文明長河。
廢墟更是歷史的起點,如果沒有發現埋藏在漫漫黃沙和厚厚塵土之下的廢墟,我們從哪去解讀歷史。
人生不能沒有廢墟;文化不能沒有廢墟;歷史更不能沒有廢墟。
沒有廢墟的人生是蒼白的;沒有廢墟的文化是膚淺的;沒有廢墟的歷史民族是幼稚的。
廢墟是歷史長鏈中的一節節鎖扣。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撥離大地的美轉化為皈依大地的美」。
任何美的表現形態,無論是優美、崇高,還是喜劇、悲劇,它只是一時一會地存在於人們的視野、感官和心理之中。
隨著歲月的流逝,任何美的都會失去其瑰麗的色彩而化作廢墟,成為一道凝固單調的風景,被大地擁入懷中,默默地向後來者訴說著過去的一切。
然而,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認識廢墟,以怎樣的角度去發掘廢墟,卻是一個現實而嚴肅的問題。
「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出土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真實的廢墟,才有真實的文化,真實的歷史。
保存廢墟而不假飾廢墟,開發廢墟而不是重建廢墟。
因為那樣是對歷史的戲弄,對文化的糟踐。
然而,現實中的許多事實卻是如此荒唐而愚昧。
開著推土機上廢墟,用今天的金碧輝煌來替代昔日的殘壁斷垣,刀削斧砍般的歷史痕跡被現代裝飾材料抹得平平展展、乾乾凈凈。
「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的夢,只是今日的游戲」。
這樣的廢墟只是一堆堆實實在在的現代垃圾而已。
「中國歷來缺少廢墟文化」。
作者以犀利的眼光逼視中國文化斷層。
是的,我們這個民族歷來喜歡在兩個極端徘徊,要麼厚今薄古,要麼厚古薄今,在無休止的爭斗中,歷史傷痕累累,文化支離破碎。
「一個諾大的民族,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我們的民族也總喜歡團圓,以求得心理的滿足和精神的安慰。
害怕真正的悲劇,對廢墟總是遮遮掩掩。
在盡美盡善的大網里過濾後,就只剩下一部流傳五千年的儒家文化。
然而,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魯迅、白先勇卻是時代的批判者,「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於是,也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民族的魅力來源民族的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會是世界的。
一個深沉的民族要敢於面對一切成功和失敗。
「中國人若要變得大氣,不能把所有的廢墟驅逐」廢墟是文化的使節,是連接古代和現代的橋梁,廢墟中有歷史最強勁的韌帶,廢墟不是一種炫耀和擺設,它需要我們去破解,找到一把開啟未來之門的鑰匙。
廢墟讓民族充滿自信,讓文明更加厚重,讓我們把廢墟變成寓言,讓我們挾帶廢墟走向現代。
《廢墟》就像一首融注著詩情與哲理的散文詩,作者的視角獨特,澎湃的激情從字里行間噴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
文章開篇的這句話,浸透了作者復雜而豐沛的思想感情。
這篇文章在不長的篇幅中包孕了作者對歷史、對文化的深沉思
D.文化苦旅好詞好句
好詞:稍縱即逝汗流浹背藤葛如髯佳句:1夜航船,山村孩子心中的船,破殘的農村求援的船,青年冒險家下賭注的船,文化細流浚通的船。
2我並不認為這種前後因緣能給我增添一點什麼色彩,因為我一直堅信人生並不是一場你勝我敗的角逐,而更像一場前赴後繼的荒野接力賽。
誰跑得慢一點,誰跑得快一點,很可能是環境和氣候使然,要是我也像他一樣遇到那麼多風霜雨雪、陡坡泥潭,步子也許比他還慢。
他指點過我,那麼,他的力就接在我的腳下了,這里只有一種互溶關系,不存在超越和被超越。
3我眯縫著眼睛向窗外看去,兜眼竟是一排銀亮的雪嶺,昨天晚上下了一夜大雪,下在我無夢的沉睡中,下在歲月的溝壑間,下得如此充分,如此透徹。
4走進書房,就像走進了漫長的歷史,鳥瞰著遼闊的世界,游弋於無數閃閃爍爍的智能星痤之間。
我突然變得瑣小,又突然變得宏大,書房成了一個典儀,操持著生命的盈虧縮脹。
5我們不能因為古銅鼎綠銹斑剝,把日常器皿也都搞臟。
6這是一截截生命的組接,當買書者的自然生命消逝之後,這些書就成了一種死灰般的存在,或者成了一群可憐的流浪漢。
7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奶媽不宜於盛妝,西湖排場太大,妝飾太精,難以叫人長久安駐。
8它貯積了太多的朝代,於是變得沒有朝代。
它匯聚了太多的方位,於是也就失去了方位。
它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縹緲。
(西湖夢)9再也讀不到傳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
再也找不見慷慨的遺恨,只剩下幾座既可憑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歷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著的萬古湖山10書房的完滿構建總在學者的晚年,因此,書房的生命十分短暫。
11..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泄。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
(道士塔)12在這個洞中已經能夠燃起火炬,在洞外卻常有人把火炬踩滅,把寥廓的天地變成一個黑洞,長年累月無路可尋。
無數的奇跡被創造出來,機巧的罪惡也駭人聽聞。
宏大的世界常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
(白蓮洞)《文化苦旅—廢墟》的賞析帶著極大的熱情讀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雖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所述的深刻的涵義,但他那大哉斯文、大美為美的文筆風格就足已讓我陶醉、讓我敬佩。
餘光中先生說:「比梁秋實、錢鍾書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
」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散文,他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性與情感,考察著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
它擺脫了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冗長之大,而是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下古今的內在沖動與感悟,一種涌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廢墟》是《文化苦旅》中極有特色的一篇,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一些精美難忘的片段如「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
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
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
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斗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著。
中國人若要變得大氣,不能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
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徵。
廢墟,輝映著現代人的自信。
」這些是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自內心的呼喚。
文中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跡,但卻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飽蘸著的感情。
殘簡斷坦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了我。
走進廢墟,體會著歷史的滄桑,品味著文化的內涵,同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進程」的慨嘆;面對著敦煌,目睹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著歷史的強悍與苦難。
警醒道貌岸然:「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這種以文化為載體的特點,承載了中國歷史中重要的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它承載了文化散文的所有線索,承載了文化的價值。
在表面上脫離了大眾文化,但卻成為經典的文體。
沒有小家風范的筆觸,以學者姿態為基軸,以山水風物為載體,以文化靈魂為契機,以歷史命運為己任,在大家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東西這外,製造一種陌生感,讓人讀起來有煥然一新的感覺,而且是出呼你的意料之外的、奇妙的感覺。
深深吸引讀者,讓人百讀不厭。
而且每讀一次都會不同的感受,而當你細細品味,你會感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又另有一翻滋味。
余秋雨文化散文《廢墟》的橫空出世,使《文化苦旅》一反小女人小男人的筆觸,以學者姿態為基軸,以山水風物為載體,以文化靈魂為契機,以歷史命運為己任,帶著一點孤傲,帶著一點殉情。
這就是藝術的煽情,也是藝術的魅力。
而煸情是不同的,它在一開始就是有目的的要激起讀者的感情,有了這種感情,才能使主觀意義上的讀繼續下去,成為一個完整的閱讀者。
散文是否能深深地吸引讀者,是否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決定散文的生命意義有多大,也就是說這點是一篇成功的散文必要條件。
因此,《廢墟》對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的成功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它在散文的生命意義中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它給人美的享受,使人思索中華文明的力量,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它作等價交換的,它是文學的無價之寶。
E.余秋雨文化苦旅經典名句
1、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
2、即使是站在海邊礁石上,也沒有像這里這樣強烈地領受到水的魅力。
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匯,聚匯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這里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著飛奔的力量,踴躍著喧囂的生命。
3、然而,人們日常見慣了的,都是各色各樣的單向誇張。
4、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
5、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
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凈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
日夜的風,把風脊、山坡塑成波盪,那是極其款曼平適的波,不含一絲漣紋。
6、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
7、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
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亟亟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
8、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
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
唯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
9、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
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10、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
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
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詐了。
11、人類總是缺乏自信,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損,又不斷的為自我耗損而再耗損。
12、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
13、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
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
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
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復。
14、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復制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
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15、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雲為雨,為虹為霞……16、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自己單方面的生命。
它們為觀看者存在,它們期待著仰望的人群。
一堵壁畫,加上壁畫前的唏噓和嘆息,才是這堵壁畫的立體生命。
17、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難中顯現人性、創建文明,本源於他們內心的高貴。
他們的外部身份可以一變再變,甚至終身陷於囹圄,但內心的高貴卻未曾全然銷蝕。
這正像有的人,不管如何追趕潮流或身居高位,卻總也掩蓋不住內心的卑賤一樣。
18、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
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
F.余秋雨文化苦旅名句的點評
萬事"誠"為先—讀後感這幾天在網上讀余秋雨老師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頗多,讀了很多篇文章,感受最深的是他那那篇反映"誠信"的《信客》,我們上次學生做作文也是寫了反映"誠信"的話題作文,所以想把自己的一點粗淺的看法談一下.《信客》寫的是早年在鄉間的事,那時候通信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
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會出遠門了。
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
我要說的是這里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為客戶送給女兒的紅綢,而他也要為一遠親送一分禮,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
沒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個人給家裡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著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
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丑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
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聲辯不清,滿臉凄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這就是不講"誠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這就是我要說的,在這個世界上,你要想頂天立地的站在這個世界上,請記住一句話:萬事"誠"為先!西方有句話:"他騙了所有的人,最後發現他被所有的人騙了."信譽,是對受權益的維護和尊重,承諾,就自己來說是一種責任,就對方來說是一種希望.失信和失諾,不管對象是誰,都是一種失責.然而,正是這種然否,才顯示出一個人思想品德的高下,古人雲:"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何難追?因為言出諾隨,方顯君子本色."言必行,行必果",特別是在競爭激烈存在的現代社會,承諾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只有一諾千金,才可贏得至高無上的信譽.鄭周永說過,信用是財產,有信用就有一切.麥可格雷爾也說過,一切商業交易中,信用第一.請看美國的凱特皮勒公司是怎麼做的.這個公司是世界性的生產推土機和鏟土機的公司,它的廣告中說:"凡是買了我們產品的人,不管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需要更換配件,我們保證48小時內送到你們手中,如果送不到,我們的產品就白送給你們."他們說一不二.有時候為了把一個價值50美元的零件送到邊遠山區,不惜用一架直升飛機,費用高達2000美元.有時無法按時在48小時內把零件送到用戶手中,就真的按廣告所說,把產品白送給用戶.由於經營信譽高,這家公司歷經幾十年仍然興旺.這就是講究信譽給凱特皮勒公司帶來的效益.正是有了信譽,才有了凱特皮勒公司的發展,才有了凱特皮勒公司興旺.這就是說,承諾就是信譽,承諾的實現與否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另一家國內的銀行的員工們也很好的做到了講誠信,維護青年文明號的榮譽稱號.做到了名不虛傳.當記者拿出1100元錢,卻故意在存款憑條上填寫了1000元,遞進2號窗口.服務員熱情餓接待了他們,並將多出的100元退了回來.這是發生在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工商銀行吉林市湘潭儲蓄所的一件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普普通通的銀行的職工的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的堅持,才換來了他們這樣的文明稱號,這種品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這告訴我們:信譽要靠實際行動積累.但也有一些單位口號喊得震天響,在真的有事發生後卻一再推諉,在群眾中造成很壞的影響.一消費者到一家門面堂皇,公開向消費者承諾"包修3年"電器商店,花820元買了一台全自動洗衣機,使用僅10天,就發現定時器失靈了.當該消費者帶著發票把洗衣機運回商店要求換一台新的時,就惹得營業員滿臉的不高興.她說,換新的不可能,只能給你修理一下,今天沒修理人員,你先運回去,明天派人.不得已,筆者只好運回去等人上門修.殊不知,修了壞,壞了修,折騰了好幾個回合仍無效果.真是讓人有克說不出,這樣的服務,這樣的承諾,又怎麼能讓人信服?這件事告訴我們:承諾不是只說不做.就像池田大佐說的:"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的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這也是我們以後要吸取的教訓吧!說到這里,不禁又想起了《禮記》上的一句話:"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這句話戰國時期的尾生做到了.尾生曾與一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來,河水卻開始上漲.於是他便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要麼固守著誠信被淹死,要麼丟掉誠信保全生命.尾生最終選擇了誠信,抱柱而死,成就了千古美名.讀來雖覺慘重,但在追尋誠信的道路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的,正像《信客》里的那位老信客,一生的信譽毀在了那條窄窄的絲綢帶上,大半輩子的風塵苦旅,整整一條路都認識他。
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等著他的腳步聲。
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裡,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
世人,牢牢的記住那句話吧:
G.文化苦旅名句
1.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千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游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文化苦旅·自序》2.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
——《文化苦旅·自序》3.這些在生命的邊界線上艱難跋涉的人物,似乎為整部中國文化史做了某種悲劇性的人格奠基。
他們追慕寧靜而渾身焦灼,他們力求圓通而處處分裂,他們以昂貴的生命代價,第一次標志出一種自覺的文化人格。
在他們的血統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傳代者,但中國的審美文化從他們的精神酷刑中開始屹然自立。
——《遙遠的絕響》4.在李白時代,中華民族還不太沉悶,這么些詩人在這塊土地上來來去去,並不像今天那樣覺得是件怪事。
他們的身上並不帶有政務和商情,只帶著一雙銳眼、一腔詩情,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
寫出一排排毫無實用價值的詩句,在朋友間傳觀吟唱,已是心滿意足。
他們很把這種行端當作一件正事,為之而不怕風餐露宿,長途苦旅。
結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貴妃,不是將軍,而是這些詩人。
——《三峽》5.只要是智者,就會為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
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么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么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么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
——《風雨天一閣》6.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
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
——《風雨天一閣》7.可惜,群體性的文化人格在中國歷史上日趨黯淡。
春去秋來,梅凋鶴老,文化成了一種無目的的浪費,封閉式的道德完善導向了總體上的不道德。
文明的突進,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鶴羽,像書簽一樣,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西湖夢》8.不能把志向實現於社會,便躲進一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
他們消除了志向,漸漸又把這種消除當作了志向。
安貧樂道的達觀修養,成了中國文化人格結構中一個寬大的地窖,盡管有濃重的霉味,卻是安全而寧靜。
——《西湖夢》9.社會污濁中也會隱伏著人性的大合理,而這種大合理的實現方式又常常怪異到正常的人們所難以容忍。
反之,社會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犧牲人本體的許多重要命題為代價。
單向完滿的理想狀態,多是夢境。
人類難以掙脫的一大悲哀,便在這里。
——《西湖夢》10.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
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跡也就是貶官行跡。
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了外頭,這里走走,那裡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
這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得不壞。
過了一個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
於是,人品和文品雙全,傳之史冊,誦之後人。
他們親熱過的山水亭閣,也便成了遺跡。
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洞庭一角》11.我最不耐煩的,是對中國文化的幾句簡單概括。
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脈,拿來統攝全盤總是霸道,總會把它豐富的生命節律抹殺。
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還牙,舉著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統的霸座迸發。
其實,誰都是渺小的。
無數渺小的組合,才成偉大的氣象。
——《洞庭一角》給你打了11句,自己在裡面挑好了這個問題我以前回答過兩次了,O(∩_∩)O~給你一個網站吧,是秋雨老師授名的網站,叫秋雨在線,這些句子裡面都有的:http://www.qiuyuonline.com/050824yulu.asp
H.文化苦旅作者出自李賀的那一句名句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
不是李賀。
I.文化苦旅好句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復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
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層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製造一點娛樂。
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
這里,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託。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陽關雪》賞析:採用了擬人的藝術手法形象地說明統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權,因而不可能為藝術家們提供廣闊的舞台空間。
與下文的「九洲畫風黯然」,「陽關再也難享用溫醇的詩句」,文人大多成了「謫官逐臣」,「陽關坍弛了」等內容相照應。
●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
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
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
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都江堰》賞析: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都江堰的細細浸潤、節節延伸、靈動和謙卑。
運用對比的手法,把都江堰和長城作對比,凸顯其獨特和神聖。
●我讀此詩不到10歲,上來第一句就誤解。
「朝辭白帝彩雲間」,「白帝」當然是一個人,李白一大清早與他告別;這位帝王著一身縞白的銀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他既然著白衣,年齡就不會很大,高個,瘦削,神情優郁而安詳,清晨的寒風舞弄著他的飄飄衣帶,絢麗的朝霞燒紅了天際,與他的銀袍互相輝映,讓人滿眼都是光色流盪。
他沒有隨從和侍衛,獨個兒起了一個大早,詩人遠行的木船即將解纜,他還在握著手細細叮嚀。
他的聲音也像純銀一般,在這寂靜的山河間飄盪回響。
但他的話語很難聽得清楚,好像來自另一個世界。
他就住在山頭的小城裡,管轄著這里的叢山和碧江。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三峽》賞析:這段話運用想像、聯想、比喻、烘托等修辭手法,描繪了小時候對「朝辭白帝彩雲間」的誤解。
雖是誤解,卻是如此美麗,讓人忍俊不禁。
作者的描述是靈動的,栩栩如生的,運用豐富的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環境描寫,表現當時心中的情景。
●我到過的江南小鎮很多,閉眼就能想見,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民居樓板底下就是水,石階的埠頭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女人正在埠頭上浣洗,而離他們只有幾尺遠的烏蓬船上正升起一縷白白的炊煙,炊煙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對岸河邊有又低又寬的石欄,可坐可躺,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裡看著過往船隻比之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小鎮少了那種渾朴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
它們的前邊沒有險灘,後邊沒有荒漠,因此雖然幽僻卻談不上什厶氣勢;它們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終比較滋潤的生活方式並沒有讓它們保留下多少廢墟和遺跡,因此也聽不出多少歷史的浩嘆;它們當然有過升沈榮辱,但實在也未曾擺出過太堂皇的場面,因此也不容易產生類似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之慨。
總之,它們的歷史路程和現實風貌都顯得平實而耐久,狹窄而悠久,就像經緯著它們的條條石板街道。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江南小鎮》賞析:作者選取河道、石橋、民居、水、埠頭、烏篷船等江南小鎮的典型景物,表達自己對江南小鎮的美好印象。
接下來將江南小鎮與湘西小鎮對比,表現其暢達平穩。
最後結合歷史寫江南小鎮的平實而耐久、狹窄而悠久,娓娓道來之間將我們也帶去了那古樸的江南小鎮。
●西湖給人以疏離感,還有別的原因。
它成名過早,遺跡過密,名位過重,山水亭舍與歷史的牽連過多,結果,成了一個象徵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
游覽可以,貼近去卻未免吃力。
為了擺脫這種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獨個兒遊了長長一程,算是與它有了觸膚之親。
湖水並不涼快,湖底也不深,卻軟絨絨地不能蹬腳,提醒人們這里有千年的淤積。
上岸後一想,我是從宋代的一處勝跡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遺宅終止的,於是,剛剛撫弄過的水波就立即被歷史所抽象,幾乎有點不真實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夢》賞析:這段運用擬人的手法寫西湖,西湖在作者筆下就像一個急於得到認證的老人。
作者從歷史闡發西湖給人以疏離感。
原因有二:一是過於玄艷的造化,無法與之進行家常性的交往(難以真切);二是成名過早,遺跡過多,名位過重,山水亭舍與歷史的牽連過多(難以貼近)。
●在文化人格結構上,他們是缺少皈依的一群。
靠傳統?靠新潮?靠內地?靠國際?靠經濟?靠文化?靠美譽?靠實力?靠人情?靠效率?他們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點依稀朦朧。
他們最容易灑脫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種灑脫的孤獨。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賞析:這段話採用一連串的反問,表現上海人這個群體自身的矛盾。
上海人依附的東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麼都沒有。
作者從各個角度闡述了上海人灑脫的孤獨,帶著點冷嘲熱諷的味道。
●可惜,譏刺上海人的鋒芒,常常來自一種更落後的規范:說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離經叛道;要上海人重歸樸拙、重返馴順、重組一統。
對此,胸襟中貯滿了海風的上海人倒是有點固執,並不整個兒幡然悔悟。
暫時寧肯這樣,不要匆忙趨附。
困惑迷惘一陣子,說不定不久就會站出像模像樣的一群。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賞析:將至尾聲,作者的筆觸似乎沒那麼冰冷了。
作者寫其他人的目光和上海人的態度,表現上海人並不隨波逐流的特性,為下文期待上海人更廣闊的視野更獨立的人格做鋪墊。
●把這一切都說完了,老信客又告訴他沿途可住哪幾家小旅館,旅館里哪個茶房可以信託。
還有各處吃食,哪一個攤子的大餅最厚實,哪一家小店可以光買米飯不買菜。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信客》賞析:簡潔干練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在一連串的排比中表現出老信客的為人: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待人寬容,善良厚道。
他對自己的工作極其負責,所以對年輕的信客也事無巨細地交代。
●但是,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
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
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
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
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
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廢墟》賞析:這段話運用排比、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廢墟的態度。
作者的視角獨特,澎湃的激情從字里行間噴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
字里行間浸透了作者復雜而豐沛的思想感情。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
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
唯有屈原不想大團圓,杜甫不想大團圓,曹雪芹不想大團圓,孔尚任不想大團圓,魯迅不想大團圓,白先勇不想大團圓。
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於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
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嚮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後繼,於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廢墟》賞析:作者運用一系列的例子來闡述悲劇,而作者眼中,廢墟文化就是悲劇文化。
一連串的排比讀來氣勢洶涌,充滿感染力。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文化苦旅名句相關的資訊
關於目標的名言警句
孤僻的名言
王充名言
配音秀名句子
賞析的廣告詞
苦累名言
江淹名句
送友人中的名句
李斯名言
柳宗元的名言
熱點內容
忘不了的作文
發布:2022-09-1420:56:51
瀏覽:280
租造句
發布:2022-09-1420:55:51
瀏覽:798
我有造短句
發布:2022-09-1420:54:06
瀏覽:773
明誠語錄
發布:2022-09-1420:53:24
瀏覽:153
關於目標的名言警句
發布:2022-09-1420:52:20
瀏覽:680
孤僻的名言
發布:2022-09-1420:51:32
瀏覽:441
古詩隴西行
發布:2022-09-1420:51:29
瀏覽:96
怕人知道休做下一句
發布:2022-09-1420:50:39
瀏覽:902
王充名言
發布:2022-09-1420:48:34
瀏覽:941
教哲理
發布:2022-09-1420:44:05
瀏覽:771
©Designwww.dg-edu.com2017-2021
本站內容源自於網路,如遇問題可聯系相關處理。
延伸文章資訊
- 1新文化苦旅 佳句文選 - Navigator's ocean
新文化苦旅─佳句文選 · 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 · 前代藝術家的遺留,又給後代藝術家以默默的滋養。 · 莫高窟可以傲視 ...
- 2余秋雨《文化苦旅》最經典的6句,幫你領略歷史文化、人生的滄桑
《文化苦旅》是被稱爲黃州「蘇東坡」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這本書出版之後從各大學校里開始紅起來,隨後傳遍全國,那時上到專家教授,下到販夫走卒, ...
- 3《文化苦旅》经典语录_金句名句摘抄赏析 - 名言通
《文化苦旅》经典语录名句经典语句摘抄欣赏:1.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2.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 4文化苦旅
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 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六、佳言錦句. 1. 中國是窮。但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 ...
- 5《文化苦旅》名言佳句、經典語錄
《文化苦旅》的名言佳句、經典語錄 - 第5頁 · 彼此太熟悉了,忘了他給世界帶來的陌生和特殊。 · 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 · 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