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奇蹟」的成因,和你想得不一樣 - 研之有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政府與自由市場,從來不是對立關係. 任何時刻,政府的所作所為都相當重要。

從台灣戰後歷史來看,經濟發展政策仰賴公 ... 中央研究院 搜尋 關閉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選單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訂閱電子報 搜尋 台灣經濟「奇蹟」的成因,和你想得不一樣 我們能從過去的經濟發展中學到什麼?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瞿宛文研究員認為:「如果不了解『過去』的經濟增長如何發生,就無法理解現在,更難以對『未來』道路做出合適的規劃。

」於是寫下《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一書,橫跨歷史、經濟與其他社會科學多個領域,帶我們回到歷史的當下,觀察產業個案與國家整體發展。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不僅梳理台灣戰後經濟增長的歷史脈絡,更接續探討前人是抱持什麼想法推動經濟發展。

圖|研之有物 為何戰後台灣得以崛起?「台灣錢淹腳目」是一句知名俗語,用來形容到了1980年代台灣工業化已成果卓著,經濟飛升造就一代人的富足。

當我們深入了解當時的背景,會發現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時,戰爭帶來的破壞猶存,社會通膨壓力尚在,最依賴的大陸市場因國府戰敗而消失,加上大量人口遷台帶來的糧食危機,經濟危機一觸即發。

但在不久後,台灣持續數十年的經濟增長,一舉挺進亞洲四小龍之列,成為後進國家值得借鏡的案例,讓人不禁想問,這中間到底發生什麼事?長年研究台灣與東亞後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瞿宛文研究員,對此問題抱持濃厚的興趣,在她的《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中央研究院叢書)一書,與讀者分享累積十年的研究精華,揭開奇蹟成因! 1950–2008之間,台灣戰後經濟表現亮眼,實質人均所得成長倍數名列全球第3名。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Maddison(2010),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WorldEconomy:1-2008AD、瞿宛文提供) 對於台灣戰後經濟崛起源由,目前主流的共識是「日治殖民遺產延續說」,這一派的支持者相信,日本殖民帶來的現代化改革,為台灣奠定基礎,是台灣戰後能輕鬆翻身、從殖民經濟成功轉為工業經濟的主因。

瞿宛文則對這個答案提出質疑:「日本在台殖民的經濟影響是很複雜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都有。

重點是它不會自然地帶來戰後發展。

」 若將台灣經濟發展成果,全數歸功於過去的殖民者,就會引發一個疑問:難道戰後台灣的人沒有貢獻嗎?那些人的努力被放在什麼位置呢? 為了解惑,瞿宛文多次到南韓與當地學者交流,因為同時期的南韓與台灣狀況十分相似,戰前也受日本統治,近年來也因反抗威權統治,而不願肯定早年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成績。

然而南韓學界對日殖遺產的影響已經歷多年辯論,正反兩派意見都有,反觀台灣卻幾乎一面倒地推崇日本殖民遺產。

瞿宛文點出:「鮮少有後殖民國像台灣一樣,對殖民國讚不絕口。

」 台灣戰後經濟「奇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瞿宛文在研究過程中讀到一篇哈佛漢學家威廉・科比的文章,他提到:「國民政府帶到台灣來最寶貴的資產,是一批有經濟規劃能力的人才。

」被科比的觀點啟發,瞿宛文逐步進行台灣各產業的個案研究與歸納,從各個角度解碼戰後經濟崛起的原因,如柯南般抽絲剝繭,解構經濟奇蹟由來的全貌。

台灣的特殊之處在於,在戰後有一群具備長期規劃能力,並以救國為己任的經建官員主導建設,發展輕重工業、進行土地改革,以長遠的思維推出產業政策,包括多項整合上下游部門的經濟政策。

當時經建官員抱持「以民族存亡為己任」的強烈動機,這動力促使他們不斷改善政策品質,經濟成長是這種動機下的成果。

歷史上的知識菁英,往往是高度參與政治的,而台灣戰後初期,也有一群以實業救國的經建官員,發揮於大陸時期累積的政治經驗,帶領台灣邁向現代化,進而改善原本破敗的經濟狀況。

在瞿宛文眼中,人們熟知的李國鼎、尹仲容等人不僅是推動經濟建設的前輩,也是一群以經世致用為職志的知識份子。

他們承襲鴉片戰爭以降的士大夫精神,歷經日本侵華戰爭與國共內戰的危機後,救亡圖存的使命感強化他們追求現代化的決心,進而提升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品質。

政府與自由市場,從來不是對立關係 任何時刻,政府的所作所為都相當重要。

從台灣戰後歷史來看,經濟發展政策仰賴公權力推動,並非只靠自由市場。

台灣在民主運動發展下,「自由市場論」與「反權威思潮」佔據社會主流意見,讓人們選擇忽視國民政府的作為。

當市場正常運行時,政府或許不用插手,但回到台灣戰後初期的處境,社會百廢待舉,無論是美國的援助或日本殖民遺產,都無法讓台灣經濟自然地成長,若忽略政府作為,就無法解釋台灣經濟奇蹟。

自由市場理論雖認為政府的干預越小越好,但很多事只有政府才能主導,像是幣制改革、土地改革、外匯與貿易改革等等,關乎改變社會經濟結構的議題,若不是政府透過政策推動根本不可能發生。

高投資風險的新興產業,也有賴政府產業政策的推動。

當然必須省思在國民政府威權統治下,發生過許多令人哀悼的衝突事件,但當時政府設定明確的現代化目標,推動經濟增長,成果值得正視。

瞿宛文重新審視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作為,並不是要給予安慰獎,或幫任何立場說話。

而是站在科學客觀的角度,透過剖析經濟發展的「如何」與「為何」,希望在當今追求「速效」的執政時代中,提醒政府和人民意識到「好的經濟政策是不會憑空出現的」,經濟飛躍需要多種條件配合,加上長期規劃,並確立願景,才得以誕生。

西方經濟理論須經修正,才能用來檢視台灣經濟發展除了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動機,人們鮮少探討國民政府對台灣經濟的貢獻,還有另一個「學術上」的理由。

因為台灣經濟學界目前流行的研究方法,是延續歐美主流的經濟論點,而現行的經濟學理論,都是以西方幾百年的成熟市場為假設,對於戰後發展只有幾十年的後進國家而言,相當不適用。

我們運用西方經濟理論時必須修正其對環境的基本假設,並改採後進發展的問題意識。

在研究的過程中,瞿宛文逐漸體悟到,應該以「後進者視野」角度切入,從自身的歷史與經建發展擷取有用的經驗,引導台灣看見真實的自己,建立適用自身發展的經濟理論與政策。

若台灣不了解自己,無法評估自己的經濟發展歷程,未來該循著什麼脈絡改進?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一書不僅是經濟學書籍,其知識含量更橫跨歷史與社會科學。

此書盼能傳遞的觀念是:唯有深刻了解台灣自身的成長路徑,才能從中發現最合宜的發展策略,我們都要對習以為常的理論提出適切質疑,用更多維度來理解世界,才不會人云亦云地被輿論迷惑。

瞿宛文提醒,須以歷史角度與後進視野審視自身發展經驗,盼能為學界與社會開拓更多思維空間。

圖|研之有物 2017-04-20 採訪撰文|生鮮時書(劉俊佑) 美術設計|張語辰 延伸閱讀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2017,中央研究院叢書,聯經出版社 瞿宛文的個人網頁 Maddison(2010),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WorldEconomy:1-2008AD 人社中心政治書籍經濟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

上一頁Previous當「老外學者」遇上「打架立院」──鮑彤專訪 Next粒子跑再快也拍得到!超高速光學顯微影像技術下一篇 相關文章 無煙硝的跨國戰爭!審查刪文、製造訊息,資訊獨裁的雙重手法 2021-08-31 玉石夢、罌粟田採大煙、馬幫變身摩托車車隊──穿梭中緬泰的邊境故事 2021-07-28 疫情期間人往哪裡去?預測重熱區,人流研究助一臂之力 2021-07-15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代罪羔羊?」東方女巫傳說──羌族毒藥貓 2021-04-27 從「膠鞋廠童工」到「尋租中國研究者」──吳介民與他的知識遠航 2021-04-26 「一條魚半身酥脆、半身活著,你吃不吃?」吳介民的中國田野札記 2021-04-23 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 ©COPYRIGHT2021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research.sinica.edu.tw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 Email 訂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