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 阿含要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理解佛法的根本。
了解阿含學的階梯。
明白阿含道的修習次第。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
以無漏戒學過日常生活。
以無漏定學過宗教生活。
阿含要略
序楊郁文居士《阿含要略》
《阿含要略》出版感言
《阿含要略》自序
作者簡介
略符
略字
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1-0-1【阿含之音、義】
1-0-2【阿含=一切事相應教=事契經≠小乘經】
1-0-3【聖傳】
1-0-4【《四阿含》及《Pañcanikāyā》=現存「原始佛教的聖典」】
2-0-1【由佛教聖典集成之過程(=佛教法脈、法流)看《阿含經》在佛法中的地位】♣
2-0-2【印度佛教中《四部阿含》代表佛法】
2-0-3【《相應阿含》:佛法母體的殊勝】
2-0-4【佛法「適應世間」「化導世間」的四大宗趣】
2-0-5【印度佛教♣表解】
3-0-0【研究阿含】♣
3-0-1【資源書】
3-0-2【工具書】
3-0-3【研習阿含】♣
3-0-4【阿含學】♣
3-0-5【阿含道】♣--【本科目副題】
0-0-0【增上善學導言】
1-0-0【建立道德的觀念-有善、惡;因緣、果報】
1-0-1【由生得慧建立道德觀念】
1-0-2【分別善、惡】
1-0-3【善人】
1-0-4【因果應報】
1-0-5【斷宿業】
1-0-6【善惡趣】
1-0-7【念戒、念施、念天】
2-0-0【由慚愧心(良心)發起實踐道德的意向】
2-0-1【慚、愧之定義】
2-0-2【慚愧之足處】
2-0-3【慚愧心的作用】
3-0-0【不放逸於道德的實行】
3-0-1【世尊遺囑-不放逸】
3-0-2【不放逸最勝】
3-0-3【不放逸字義】
3-0-4【修行不放逸】
PoweredbyGitBook
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阿含要略(ĀgamaSaṅkhepa)】
歸敬世尊阿羅訶等正覺者!
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āsambuddhassa!
願為汝等以要略說阿含!
SaṅkhittenapikhovoahaṁĀgamaṁdeseyyaṁ!
O.【阿含簡介】
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理解佛法的根本。
了解阿含學的階梯。
明白阿含道的修習次第。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
以無漏戒學過日常生活。
以無漏定學過宗教生活。
以無漏慧學過覺悟的生活。
以正解脫學過無漏清淨的生活。
從生活中隨緣消業障,解脫惑、業、苦。
從生活中隨緣充實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
從生活中隨緣相續慧命盡未來際,乃至成佛。
成為多聞者,而「隨信行」。
成為如理思惟者,而「隨法行」。
成為法次法向者,而成就「信解者」∕「見到者」∕「身證者」。
成為見法涅槃者,而成就「慧解脫者」∕「俱解脫者」。
課程講解內容
般若、慈悲、信願
從印順導師的《學佛三要》,我認識到佛法,特別是要成佛,就要關懷人性。
人性涵蓋知、情、意三個部分。
印老認為「知」,就是般若慧,「般若」;「情」,就是「慈悲」;「意」,就是「信願」。
這三個要素就是「學佛三要」,或者是「成佛的三個要素」;就是般若慧、慈悲心,還有信願--正確、堅定的信願。
而印老這三個要目,實際上是從六百卷的《大品般若經》裡面摘錄出來。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大品般若經》提到:「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
「一切智智」就是佛智,跟佛智相應,就有正確的見解跟志願,而堅定你的信心、以及堅持你的願力。
可是,「一切智智」要成佛才有,但可以放寬到開法眼。
雖然只有開法眼,還沒有完成「一切智智」,但對「一切智智」已有正確地了解。
而用阿含的話來說,就是有「聖、出世間的正見」了。
若再加上正行,那就可以說得上是堅定你的信願。
其次,也要有美好的情感。
《大品般若經》說「大悲為上首」,實際上不只是悲而已,包含了慈、悲、喜、捨,大悲、大喜、大慈、大捨,也就是慈悲心腸,慈悲。
可是問題來了,只有信願跟慈悲,你沒有法眼開、慧眼清淨,你就是沒有般若慧。
即使有般若慧,般若慧又分為兩種,也就是基礎的般若慧和應用的般若慧;而現在所說的「無所得為方便」就是應用般若慧,一方面用來使自己改過遷善,一方面用來影響別人、改善其他有情,還有他們的生活環境。
我們學佛,一定要注意到人性的三個成分--知、情、意,理智、情感和意志。
有些人失掉理智,就是有無明、邪見;有些人沒有慈悲,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甚至於不關心父母、妻兒。
即使你有智慧、你有好的情感,可是沒有堅定的信願,那也不能從初發心修習佛道一直維持到成佛為止。
如是,透過「學佛三要」,可以肯定佛法、佛學、佛道不離人性。
在日常生活中修正人性
近代太虛大師有一句話,就是「人成則佛成」,你要成佛,你的人格、人性要完美,要成為一位完人。
我們的人性,一部分是多生累積來的一種習慣性的反應,或者習氣,或者是業力;可是也有一部分是我們這一生從獨處、待人、處事、接物的過程裡面形成的。
人性三分--知、情、意,都有好的跟壞的,壞的知、情、意,我們有時候不曉得有,但是一旦發現,就要想辦法把它改正。
一樣,知、情、意有好的,我們還不夠好,就要想辦法來充實。
這一種改過-遷善,修改、修補,就是修行。
有正確的觀念我們要建立起來,修行主要是修改跟修補。
改,就是改正過失;補,就是補充、充實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過失要改,有善則要充實,日常生活,就是食、衣、住、行、育、樂。
那持戒、修定、發慧,這是已經關懷到我們的宗教生活了。
一樣的,我們的宗教生活裡面也有錯誤、不正確的。
我們不曉得,當然不會改善,一旦曉得,就要改善。
透過聖、出世間的正見、正志、正行來淨化身心
我們用佛教徒的立場來看其他宗教的宗教行為,我們很快都會發現:其中有一些迷信、也違反常理。
可是我們佛教徒,就一般普通的佛教徒而言,也有按照傳統代代傳下來的,其實無形中也充滿了許多迷信、違反健康的宗教行為。
我們學佛的過程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先求安心,我們信佛、法、僧、戒,我們已經有安心了。
但是佛法不只是給我們安心而已,佛法的好處是要給我們淨心。
所謂淨心是淨化身-心。
我們有惑-業-苦,那就是不淨,我們淨化身-心,是要使我們全部的人格、全部的生命生活的反應零缺點,那就要排除貪-瞋-癡三毒,還有身、口、意十種惡業,然後使有漏的八苦不再產生,而不再受苦。
我們透過世、俗的正見,可以得到安心,可是要淨化身-心,則要有聖-出世間的正見。
世間就是三界--有漏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那出世間到哪裡?就是涅槃界。
聖人的生活是在涅槃界。
所謂涅槃,是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這須要透過聖-出世間的正見、正志、正行,才能到達。
說有正見,卻不立志來執行,那你不一定有正見;我們是透過正志來檢驗你是否真的有正見。
我們所說的正志就是發願自己要成佛,發願成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度化一切有情。
那你有正志,卻沒有正行,也不能成佛。
正行,是走完了佛道。
所謂走完佛道,是從初發菩提心開始到成佛為止。
我們也可以說,你自以為有正見,可是你不發願成佛度化一切有情,那你不算有正見。
你雖然有正見、也發願要成佛,可是時而想到就做,時而忘記了,往往是一暴十寒,一天有熱度,十天冷卻了,那也不算有正志和正見。
可是,如果我們有正行,就證明我們有正志;我們有正行跟正志,才證明我們有正見。
透過五種菩提的次第來學佛
所有的宗教都能使人安心,甚至於我們可以說,他很迷信。
可是對那個迷信的人來說,他是很安心的,因為愈迷信愈安心。
但是我們認識佛教不是用迷信的,是用明心見性。
其實明心,你愈廣、愈深、愈高,你也才愈有真正的安心才對。
雖然佛法也能提供給我們一般的安心,可是記得,是要淨化身-心。
我看到署名濟癲和尚《金剛經註解》時已經有安心了,可是我認為閱讀印順導師《學佛三要》的內容才讓我了解、領悟到,對佛教、佛法,我們不只要求一般的安心而已。
明心見性,假設以般若法門的五種菩提來說,或者說《金剛經》包含五種菩提,第一個是「發心菩提」,有「發心菩提」才會開發「伏心菩提」;有「伏心菩提」,才有更上一層的「明心菩提」。
「明心菩提」,以《金剛經》來說,是第二度發心,然後才有「出到菩提」。
所謂「出」,就是出離惑-業-苦,出離有漏的三界;「到」,到涅槃,也就是「究竟菩提」。
「究竟菩提」,「究竟」就是完成,也就是成佛了。
「發心菩提」是初發心,初發心實際上是剛才說的「世、俗的正見」。
雖然還沒有開法眼,但是你有高明的常識、知識、學識可以對佛教、佛法如理思惟。
你就算在這樣的狀態發心,就是有「發心菩提」;有「發心菩提」,你就曉得要修持十善業道來改善我們的身、口、意,那就是「伏心菩提」。
真正法眼開、慧眼清淨,也就是明心見性,才有「明心菩提」。
「明心菩提」一定會再度發心,而這個才是真發心,實質的發心。
前面第一次發心,是權說的發心。
權說,就是權宜而說。
那麼,我們學佛的過程實際上是會透過剛才說的次第:1、發心菩提,2、伏心菩提,3、明心菩提,4、出到菩提,5、究竟菩提,而這就是五種菩提。
現在你們新同學要領會,重要的名相,我都用綠色把它標出來,表示新鮮。
再來,跟修行、跟成佛有關的,我都用紅色寫下來。
剛才,那惑-業-苦三輪轉,這是黑色的。
流轉輪迴,用黑色的。
我們說出到菩提是從惑-業-苦的狀態出離,而到達涅槃;涅槃就是沒有惑-業-苦。
阿羅漢、辟支佛陀都證涅槃了,可是還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
以一大阿僧祇(asaṅkheyya)又十萬劫的時間,可以成就阿羅漢、辟支佛陀,可是要成佛,最快成佛的就是我們的本師,怹也花了四大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時間。
一阿僧祇的數量是10⌃59,算起來是有1000億億億億億億億(7個億字)。
而一劫有多少人間的年數?13億4400萬年。
13億4400萬年乘以10⌃59,再乘以4,四大阿僧祇,這樣說起來,要成佛要花費很漫長的時間。
可是我們不用擔心,我們只要有「明心菩提」,就永遠不走回頭路。
而還沒有到「明心菩提」,那還會退轉。
我們說avaivartika(阿維越致)菩薩--不退轉菩薩,就是具有「明心菩提」。
因為要度化一切有情,所以要費很長的時間跟其他有情結緣。
而結緣的範圍,不是台灣、不是中國、不是亞洲、不是地球,也不是太陽系而已,而是我們現在地球所處的銀河系,都是我們成佛活動的空間。
這樣的空間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實際上是十億,也就是一千乘以一千再乘以一千,這樣叫作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以我們人類能生活的環境來說,一個銀河系差不多有十億個世界。
那麼時間的快-慢,無聊、則時間很漫長;有興趣、做有意義的事,時間就過得很快。
建立端正法、確立正法要、圓滿增上法
我們對佛法先要具備端正法,也就是了解因緣果報,所以佛陀說施、說戒、說生天法,再來是念佛、念法、念僧。
有這一些基礎,才能接受正法要。
正法要就是四聖諦法門。
建立端正法,世、俗的正見就夠了,可是要現觀苦、集、滅、道,那要聖、出世間的正見才行。
我們看到的《雜阿含第一經》,並不是正法要而已。
是有正法要的基礎才能接受的增上法。
增上法,是這個課程最後才會談到的,包括無常法門、無我法門、無生法門。
而第一經就談到於五陰你要正觀無常、苦、空、無我了。
這不是任何人可以立即承受如是說法。
我們以佛陀教導羅睺羅(Rāhula)尊者來做例子。
羅睺羅尊者是佛陀親生的孩子。
他出家以後,認為自己是佛陀的孩子,不早一點開悟不行,怕給父親丟臉,所以就找機會要佛陀教導他可以最快速達到漏盡解脫的方法。
佛陀觀察一下,知道羅睺羅尊者的慧根還沒有成熟,所以就提醒他:「你有沒有向同學說過五陰法門呢?」他說:「沒有過。
」佛陀說:「那你去向同學們介紹五陰法門吧。
」
透過為別人說五陰法門,比自己要弄清楚五陰法門的要求更高。
我們看五陰法門,自以為我知道了,可是要你向任何人說五陰法門,你就會有一點膽怯。
說不定某一個方向我沒有注意到,人家問我的話,我怎麼樣回答呢?所以會更廣泛的,用比較多的角度來看五陰法門。
向同學開示五陰法門後,羅睺羅尊者回來了,佛陀看他的慧根仍然還沒有熟。
就向他說:「你有沒有向人說過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法門呢?」他說:「沒有。
」佛陀就說:「好,你去教教吧。
」
羅睺羅尊者又回來了,佛陀認為他的慧根仍然沒有成熟,所以提醒他:「你有沒有向同學們說尼陀那(nidāna)法門呢?」
所說的尼陀那法門,也就是四聖諦、十二支緣起、因緣法。
佛陀說:「你去向同學們說尼陀那法門。
」羅睺羅尊者說完了以後,又回來了。
可是佛陀看他還是根未熟,但現在不要求他什麼了,只是提醒他:「你想要快速達到漏盡解脫,而我為什麼要求你向同學們介紹陰、處、尼陀那這種種法呢?你多想一想。
」
他回到原來的地方,再仔細思考:陰、處、尼陀那這一些法門是一個基礎,沒有這一些法門為基礎,那一些解脫法門就沒有辦法了解、沒有辦法應用,而這幾個法門都是傾向涅槃、導到涅槃的。
羅睺羅尊者有了這樣的心得,就再回來了。
佛陀一看,慧根熟了。
而根熟了以後,佛陀才為他說:「一切法無常」。
一切法無常,所以我們要知道,「無常法門」是讓我們成就三菩提、作證漏盡解脫的一個很關鍵的法門。
可是這個關鍵的法,你對四聖諦、十二支緣起不了解,沒有辦法。
可是要了解四聖諦、十二支緣起,你要對五陰跟六處的名-色,也就是身-心,生理-心理種種的現象、反應,要全部了解才行。
而我一開始就要說「無常法門」,那就相當於佛陀最後提醒羅睺羅尊者的時候,可是那是因為當時他已經可以接受增上法了。
以學佛的ABC來說,那是最高級的說法。
佛法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在流變中流通傳承傳到我們手上來
我們要了解,佛法留傳到現在,是經歷了非常長遠的時間、通過非常廣泛的地區才傳到我們的身上。
而隨著時間,隨著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因為每個地區的文化不同、每個人的著眼點也不同,對佛法的理解和詮釋自然產生了差異。
我們也會發現,其中有敵對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發生,而要當仲裁,也很難判定誰是誰非。
對於種種不同而敵對的說法,我提醒同學們,如果你們把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這兩本書全部很仔細地讀過了,就會發現佛法也是無常的、佛法也是無我的。
所以,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認為絶對只有一種說法,其他的都錯了。
要知道,佛法是契理契機的。
佛法的正理是絕對永遠的真、普遍的實在;可是知道佛法、應用佛法的人,因為生活方式不同、人格特質不一樣,所以對於佛法理解的角度不同、有他的獨到之處,難免也會忽略掉其他視角。
一些後代的佛弟子們,他們也是憑著良知和良心,為了想要傳播佛法,才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而這也是他們對佛法的理解,不能說一定錯了。
如果我們能這樣想,就不會再疑惑、也不會再受困了。
聽起來喜歡的佛法,就拿來應用在生活上
對於佛教後代四眾弟子們所說的種種不同的佛法,我建議同學們要抱持一種心態:聽起來喜歡的,你就拿來應用。
喜歡聽,你才會聽進去、才會看下去,可是不要只是聽、只是看而已,要想通佛法的意義之後一定要應用在生活上。
使用之後如果有效,那這一個人的說法、還有透過這個人你所了解的佛法,就是正確的。
可是以後再使用,如果發覺窒礙難行,就要想辦法再看看有沒有其他不同的看法、說法。
你繞了一圈、各方面都無遺漏後,再回頭看之前的佛法,然後再將它應用在待人、處事、接物,甚至於獨處上。
如果有效,就沒有問題;如果又感到窒礙難行,那就重新再來一次,不斷地提高對佛法思惟的深度及廣度,和實踐的意志。
日常生活當中不離應用佛法,福慧天天增長
我們應用佛法有四個方向,獨處,再來是與人共處、也就是待人。
獨處或者待人都有兩種可能,接物和處事。
接物是人物、事物都算,處事就是指辦理事情了。
佛法是指導我們怎麼樣獨處才好、怎麼樣與人共處才好,要怎麼樣來對待人、對待物,還有處理事情。
利用我們所看到、聽到、想通的佛法在生活上應用,生活
一天一天繼續下來,就是我們的生命。
透過一生一生、一世一世生命的累積,直到所有壞的都排除了、所有好的都集合起來了,那圓滿的那一天,就是你們成佛的時候。
《中華阿含辭典》將可被利用來研究《阿含要略》、北傳的四部阿含、南傳的五部尼柯耶
從六十一歲(1997)到2007年,我主要的工作就是編輯《中華阿含辭典》,是屬於中華佛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計畫。
現在已經編好了,目前仍在排版之中……我想跟我學佛的人、特別是上過我課的人,以後都可以利用《中華阿含辭典》來研究《阿含要略》,甚至用《中華阿含辭典》裡的資料來研究北傳的四部阿含、南傳的五部尼柯耶,裡面有許多資訊可以協助同學們認識正確的佛法。
《楊郁文─其佛法之理解與實踐》─黃侃如的論文
法鼓文化今年(2009)出版的《楊郁文--其佛法之理解與實踐》,是我在中華佛學研究所的一位好學生--黃侃如的論文。
他主要是用口述歷史的方式來研究,也就是透過訪問我、還有跟我多年的同學們,把我自己所了解、還有同學們所知道的我統整起來,給其他有興趣的人來參考。
所以,除了我花了一節課簡單地自我介紹以外,想要認識我的人,這一本有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我認為要了解佛法,一定要認識佛陀、要認識代代傳法的大德。
而你們現在要來上這個課程、要跟著我學佛法,也應該要認識我。
認識清楚了,更容易配合著我來學習阿含。
印老的著作《法海探珍》、《成佛之道》
印順導師有一本《法海探珍》,收錄在【華雨集】第四冊71頁以後,他在書中曾經說道:「現在的佛教教理,需要整理,但整理的工作是艱巨的,不是某一人的智力所能完成;這雖是出力不討好的,但總得去做,那末,讓我來一個試探!」
他很客氣地說是「試探」。
然而法海如此浩瀚,且整個大海都是珍寶,只是有些是實用的,有些則是可以欣賞的。
我們需要的法寶是實用的,可以天天用來改善自己、改善環境、改善人際的;《法海深珍》便是從這個角度幫我們作了整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
除了這一本書以外,印老另外一本著作、是大家也耳熟能詳的《成佛之道》,是1960年,印老五十五歲的時候出版的。
《成佛之道》是佛道的一個總整理,主要是告訴我們,要怎麼樣按部就班地達到成佛這個終極目標,而這個「道」指的就是過程。
這一本書是近代歷史上,能將佛道做一脈絡性整理的代表性著作。
《清淨道論》是受《解脫道論》的影響而著作的
將佛道做一脈絡性整理的代表性著作,自古就有,我們按時間次第來看,首先是Upatisa(優婆底沙)阿羅漢著作的《解脫道論》。
他著作的年代是Mahinda(摩哂陀)--阿育王的孩子來到錫蘭以後,是紀元前三世紀以後的事情了。
《解脫道論》給完成解脫這一個目標安排了一條有次第的道跡,而這一本書影響到出生在紀元後五世紀的Buddhagosa。
Buddha是佛,gosa是音,一般翻譯為佛音論師。
但是Buddha也有「覺」的意思,所以也有人翻譯為覺音論師。
這是在稱讚他,認為他所說的話等同佛說,跟佛陀是一模一樣。
他的《清淨道論》就是受《解脫道論》的影響而著作的,而我受《清淨道論》的影響則非常深刻
宗喀巴的著作《菩提次第廣論》、《菩提次第略論》
Tsoṅ-kha-pa,用譯音的話,你們一定很熟悉,那就是宗喀巴。
宗喀巴是一位西藏的喇嘛,他受到Atisa(阿底峽,西元982~1054年)《菩提燈論》和Grolungpa(卓壟巴)《聖教次第論》的影響,撰述了《菩提次第廣論》。
《菩提燈論》首先提出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聖教次第論》的「聖教」指的就是佛教--傳到西藏的聖教,而卓壟巴將它有次第地整理起來。
菩提次第廣論》是宗喀巴46歲時作的,因為內容很龐大,隔了幾年,在59歲的時候就把它濃縮為《菩提次第略論》。
只要讀過《菩提次第略論》、或者《菩提次第廣論》的人,都會很讚歎,因為他也是從浩瀚的佛教的種種說法中,非常有系統地整理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的修行次第,而且特別強調依次第修行的重要。
關於《阿含要略》
在進入課程之前,首先要對課程的主要資料《阿含要略》,作一番介紹。
這一本綱要書是我57歲出版的。
編撰的用心與古德是一模一樣,就是設法將所了解的佛法,以自己認為最適當的方式,也就是使當代人容易入手、容易認識、容易使用的方式,將它編輯出來。
什麼是「阿含(āgama)」呢?āgama實際是「來」,意思是佛陀所說的佛法傳到我們面前,讓我們聽聞,所以是「傳來的聖教」。
「聖」是佛陀;但所說的「聖教」,也就是佛教,並不是指宗教,而是佛陀的教授、教誡。
因為那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說的,我們現在接觸到的「阿含」當然是傳來的。
「要略(saṅkhepa)」這兩個字並不是我發明的,在中國,它首先出現在《淮南子》一書。
《淮南子》是漢朝淮南王劉安所著,別名《鴻烈解》。
「鴻烈」是大明的意思,也就是道,是做人處事的道理,所以這一本書是在說明做人處事的道理。
《淮南子》分為二十一卷,最後一卷的篇名就是「要略」。
後漢的高誘作註解時,特別對「要略」作了一番解釋,而認為它的目的就是:「(1)略述其要,(2)明其所指,(3)字其微妙,(4)論其大體。
」
他指出「要略」有四項功能:(1)簡述前二十卷最重要的內容,(2)指出一般人閱讀時容易忽略的重點,(3)闡釋用字遣詞中所蘊涵的深刻概念、微妙的意義,(4)綜述整部《淮南子》的主旨及架構。
同樣的,因為傳來的聖教、傳來的佛法經典很多,所以需要摘要。
但只是摘要,而沒有按照一定的架構排比,還是不容易釐清楚。
所以《阿含要略》不但是阿含的摘要,而是綱要;不僅是把要點摘錄出來,還要進一步符合綱領來安排。
所謂綱舉目張,一張魚網,經緯縱橫,有好多條線,但是只要拉住綱,也就是收網的大繩,好好地抛出去,魚網所有的目、每一個孔眼都張開了,而能囊括一切,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綱要」也是「要領」,而這個「領」是領口的意思。
譬如我們穿衣服,有經驗的人會從領口拿起來,然後甩一甩,衣服自然就很順,也比較好穿。
不像小孩子穿衣服,從一個袖角、或是從衣襟拿起來就穿,這樣很不好穿。
那收衣服也一樣,從領口提起來,甩一甩,再放在桌上整理,就很好收拾。
所以,我們說提綱挈領,這要行家才辦得到;但若不能提綱挈領的話,事情也很難處理好、不能應用得當。
Saṅkhepa(saṁ+√ksip)相當於綱要的意思,可是懂得巴利語或梵語的話,還可以理解得更清楚。
saṁ是接頭詞,而字根是√ksip。
√ksip是甩出來、抽出來的意思,就像我們到寺廟抽籤一樣,口中唸唸有詞,然後再甩一甩,讓籤甩出來,再核對籤號挑出正確的籤詩。
假設要三首籤詩的話,就甩出三支竹籤;這三支竹籤代表三個答案,但需要排出先後順序才知道神明的指點究竟為何。
譬如壯年要做什麼、中年要做什麼、晚年要做什麼才好。
而有經驗的解釋籤詩的人員往往一看就曉得,它的順序究竟是ABC,或是ACB,BAC、BCA,CAB、CBA。
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的東西摘出以後,還要按照順序整理,而且這個順序必須正確,否則一大堆東西,會更加混亂。
這也像打撲克牌,剛分到手上的牌,亂七八糟,所以在開始玩之前必須先整理一下。
首先你看花色,先將不同的花色分開來,再依數目的大、小依序來安插。
類似這一些,就是saṅkhepa。
《阿含要略》就是如此,從四部阿含、也包括五部尼柯耶,先從中揀出最重要的法說,然後再依正確的綱領、綱要來編輯,好讓閱讀的人能夠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和次第。
有些同學可能會發現,如果順著《阿含要略》、再配合大正藏第一冊、第二冊來閱讀阿含,比較知道要如何進行才好。
譬如現在看到的這一經,是在《阿含要略》的「戒學、定學、慧學、解脫學」,這樣配合起來理解就容易多了。
此外,我還要補充說明的是,《解脫道論》、《清淨道論》都只談戒、定、慧三學,必須依戒、定、慧這樣的次第才能達到解脫。
而「解脫」是「清淨」的意思,要「沒有惑-業-苦」才能達到「清淨」。
這已經是三無漏學,是開法眼以後的事情,那我們凡夫要如何才能銜接到三無漏學呢?於是我就補上了「善學」和「信學」,架構出「阿含學的學習階梯」,包括:1、善學,2、信學,3、增上戒學,4、增上心學或增上定學,5、增上慧學,6、正解脫學。
前面的「善學和信學」,是「世、俗的正見、正志,再加上正行」,這樣才能走到「聖、出世間的正見」。
有了聖、出世間的正見,才有「聖、出世間的正志」,也才有後續一連串的「聖、出世間的正行」。
而正行的結果,就是達到「解脫-清淨」。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是五種菩提:從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一直到究竟菩提。
「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是世、俗的八正道,而「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則是聖、出世間的八支道。
藉著這個課程的機會,你們要建立正確又圓滿的見解,即使是世、俗的正見也好;只是要明白,光是世、俗的正見還不夠,最好要明心見性、要開悟,要開法眼、清淨聖慧眼,才能真正地完成解脫、淨化身-心,或者是成佛。
由於「阿含學的六個學習階梯」,是以世、俗的八正道銜接到聖、出世間的八支道,所以就構成「阿含道次第」。
阿含「學」是以「信、解為主」,是要建立正見、正信;阿含「道」的次第則是以「行、證為主」,而來完成道的次第。
我們都曉得,完成一期的佛道需要透過信、解、行、證,所以假設只是純學術性地來理解阿含,那太可惜了,最好還要成為正信的佛教徒,能應用佛法來生活。
相反的,也有人認為行、證重要,信、解不重要,只要認真修行就好。
那變成碰運氣,如果碰對了還好,碰錯的話,可能走入旁門邪道還不曉得。
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要有「道-非道知見清淨」;「道」是八支聖道,「非道」就是八邪道。
什麼是「聖」、或者「正」?認識「無常」才算正;反之,若以人、事、物是「常」,那就是邪見。
有邪見,一定會走上邪道。
以此類推:「無我是正道」,「有我見是邪道」;「有絕對的樂是邪道」,而「如實知苦、現觀苦才是正道」。
所以有「常、樂、我」,這是邪見。
那麼「淨」呢?一般說「淨」就是「梵」,而以「與梵合一」為究竟清淨、為究竟解脫。
可是,這都是錯誤的。
佛法主張「無生」,這個「生」是包括有漏的生-老-病-死,所以是「無生-老-病-死」--沒有有漏的生-老-病-死,
這才是紅色的淨、究竟的淨。
要淨化了惑-業-苦,才沒有有漏的生-老-病-死。
現在因為《中華阿含辭典》已編輯好了,接下來假設有多餘的時間,我想抽空重新將《阿含要略》修訂一次。
目的是為了讓我後生可用。
以後我再來人間,如果碰到《阿含要略》就會覺得很熟悉、很合用,這樣就不用擔心隔陰之迷了。
我這一生的隔陰之迷就有三十二年,前面三十二年的歲月都沒有與佛法連上線。
還好三十三歲時看到了《金剛經註解》,才重新醒悟過來:原來有佛法存在!並且決心要應用佛法來改善人生。
北傳四部阿含、南傳五部尼柯耶是佛法的根本源頭
這個課程的名稱是「根本佛教講座」,可是「佛教」前面為什麼還要加上「根本」二字呢?因為我們這個課程主要是取材於北傳的四部阿含、南傳的五部尼柯耶,而北傳「四部阿含」、南傳「五部尼柯耶」是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紀錄,全部結集在這裡,是「佛教的根本、佛法的根源」,所以說是「根本佛教」。
可是學術界認為南、北傳的阿含、尼柯耶已經經過部派傳承,而且成為文字紀錄的時候已經距離佛陀涅槃一千多年了,這個期間難免會有部派的思想、或是後人的說法摻雜在裡面。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先不考慮,因為整個佛法的經典可以分為阿含、阿毘達摩、初期的大乘經典、中期的大乘經典、後期祕密大乘經典,隨著佛教思想史、考古學、語言學的研究,我們都可以證明,佛教的資料在時間的長軸裡面是一路傳承下來的。
我們這個課程目標的設計,主要是要理解佛法的根本,也就是早期的佛法,並且是佛陀親口所說的。
可是又有人會說:「阿含裡面並非全都是佛陀直接說出來的呀,也有一些是學生說的。
」其實只要佛陀印可了,那也等同佛說。
其中甚至有些也不是佛陀的學生說的,而是仙人,或者是天、化身的人說的。
即如《大智度論》說的:『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
』也就是說佛陀還在的時候,除了佛陀親口說以外,還有另外四種人會說法。
可是我們要了解,只要他們的說法不正確,佛陀會馬上指出來,這一些就不會流傳下來;但是如果是佛陀印可的,即等同佛說,那也會在當代流通開來,並且傳承下來。
佛學就是活學學佛也是在學活
學習需要有次第,就像現代教育的設計,譬如台灣就有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而研究所又有碩士班和博士班的分別。
當然我們可以站在理性、學術性的角度配合「阿含學的階梯」來學習「阿含法」,可是更要留意學以致用。
有些人會取笑某些學者,雖然研究佛學,不過是「教室的佛學」。
在教室、研究室裡,心中還有佛法存在,一旦離開教室,就將所有的資料留在教室、留在研究室裡,所以回家以後,並不會應用佛法來對待家人,對待親友、鄰居等等。
事實不應該是這樣,研究佛學的目的是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所謂「佛學就是活學」,所以「學佛也是在學活」,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生活,而所說的正確是以佛陀為師範;佛陀怎麼樣過活,我們也要跟他一樣地過日子。
我們學習這一個課程,實際上是將佛學、佛法的資料應用在生活上。
如果能活用在生活上,佛法就是活法;如果沒有應用在生活上,那佛法是靜止的。
能應用佛法在生活上,那個佛法是活活潑潑的,有生氣、有生命、活靈活現的法;經本裡面的佛法,只是紙張跟文字而已。
活靈活現的法才能真正感動人,所以你們想要影響家人,就應當要把佛法應用在對待家人上,如此家人才會受你影響,也才能建立一個佛化家庭。
活用佛法得到佛法的用處
佛學是要活用,只有活用佛法於生活中,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用處。
所以,佛法不是讓我們欣賞用的,佛法不是讓我們誦經求安心而已,我們讀經、誦經是為了理解經義,並將經中的意義在生活中使用開來。
這個意義,就是佛陀要傳達給我們的。
然而我們除了要抓住佛法的真義,還要在生活中使用開來;如果又能得到效果,那才是真正的有意義。
義分為兩種:義理跟義利。
知道佛法的「義理」,卻不應用在生活中,就無法得到佛法的利益。
利益就是「義利」。
以科學來作比喻,譬如「基礎科學」很重要,可是若只是研究,而不能應用到民生方面來解決問題,那有什麼用處呢?只能欣賞而已。
所以,進一步有「應用科學」的發展。
而應用科學的種類很多,它們都是先掌握住基礎科學的道理、規律,然後再應用到生活面上。
以我來說,我是學醫的,前面三、四年主要是研究「基礎醫學」,後面三年則要開始實習,學習如何看病、治療,或者當助手學習開刀,最後自己執刀來救人等等。
這就是「臨床醫學」。
同樣的,研究佛學、佛法,可以說是「基礎佛法」,還要進一步「應用佛法」到生活上,如果不知運用,佛法的功能就會被打折扣;而且還不是對折,可能連一折都不到。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原則,共有四項:
第一、以無漏戒學過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就是食、衣、住、行、育樂等一般生活。
在這個過程,一定要遵守佛陀所〖施設戒〗;而〖五戒〗實際上就涵蓋了一切道德規範。
第二、以無漏定學(或稱無漏心學、無漏意學)過宗教生活。
誦經、持咒、禮佛、拜佛,參禪、打坐,還有參與法會,這一些都是宗教生活的內容。
第三、以無漏慧學過覺悟的生活。
宗教生活的目的,是為了開發〖般若〗慧。
假設沒有般若慧,就沒有辦法提供戒學、定學無漏的成分,所以一定要開發般若慧。
如果有般若慧,從此過的就是覺悟的生活。
覺悟的生活就是,只要〖煩惱〗一起,立即認識到有煩惱存在;能認識到有煩惱,就是一種〖菩提〗;而〖菩提〗就是〖覺〗、就是〖道〗。
我們就是用菩提來認識煩惱、用菩提來處理煩惱、用菩提來消除煩惱。
以聖人來說,只要一有煩惱,立即有菩提配合反應;如果沒有煩惱,就不需要用菩提。
好比明亮的地方,你不需要點蠟燭、或打開手電筒來照明;可是要進入暗室,就必須知道燈的開關在門邊的哪裡,然後將燈打亮才進去,否則的話很容易絆倒受傷。
暗,就是煩惱;聖人一有煩惱,立即動用菩提,就像我們要進入昏暗房間的時候,因為曉得燈的開關在哪裡,因此可以馬上按下去,所以說「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菩提,不是煩惱等於菩提;因為不一定煩惱愈多,菩提也愈多。
聖人是因為一一的煩惱有一一的菩提面對它,所以煩惱愈多,菩提也愈增長。
可是凡夫不同,凡夫是煩惱愈多,也就是〖惑〗愈多,造惡〖業〗愈多;造惡業愈多,受〖有漏〗的〖苦〗愈多;受有漏的苦愈多,又會額外增加新的「惑」、新的煩惱;這就是〖〔惑業苦〕〗三輪轉。
凡夫一碰到煩惱就是惑-業-苦、惑-業-苦,不斷左旋、向心地向下沉淪。
聖人不一樣,聖人有菩提、有出世的效果;聖人所動用的菩提是出離有漏〖世間〗用的。
簡單說有五種,就是〖五根〗。
五根是〖〔出世五根〕〗,一有〖無明〗、一有〖惡業〗、一有有漏的苦,對聖人來說,馬上想到「信」,也就是〖信根〗、〖信力〗。
有信的話,會動用〖精進根〗〖精進力〗改過-遷善,會提昇你的〖念根〗、〖念力〗--正念的力量。
〖正念〗維持之下,心更為安定而具有〖定根〗、〖定力〗;心安定,沒有〖五蓋〗,般若慧就會有發展〖慧根〗、〖慧力〗的空間。
般若慧有一層次的提昇,會有更上一層的信力的提昇,所以,信-進-念-定-慧、信-進-念-定-慧,不斷右旋、離心地向上提昇。
聖人就是這樣,菩提發動,開發五根、五力,操作〖七覺支〗,推動〖八支聖道〗。
第四、以正解脫學過無漏清淨的生活。
假設你能一一地符合無漏戒學、無漏定學、無漏慧學來生活,日常生活可以過得好、宗教生活也可以過得好,就可以一路開展覺悟的、解脫的生活,一直到最後漏盡解脫,那就是清淨的生活,以正解脫學過無漏清淨的生活。
剛才說的實際上都是原則性的,可是若能把握住原則,時時留意應用佛法、活用佛法在生活之中,這樣的話,道場就在生活當下。
譬如我們現在是在上課,現在就是道場;你們回家複習功課,也是道場;而應用佛法來待人、處事、接物,那個當下都是道場。
不只大殿是道場、念佛堂是道場、禪堂是道場而已。
解脫惑-業-苦、充實五分法身、相續慧命盡未來際盡在隨緣中
掌握活用佛法於生活中的四項原則後,接著要如何實際操作呢?
第一、從生活中隨緣消〖業〗障,解脫〖〔惑業苦〕〗。
消業障一定要「隨緣」;沒有隨緣,業障消不了。
所謂業障,就是出現在你面前所有讓你愛(〖貪〗)、讓你恨(〖瞋〗)、讓你無知(〖癡〗)的人、事、物。
面對這樣的處境,如果曉得要隨緣消業障;本來會貪愛的,現在就不敢貪愛了;本來會氣他、罵他、恨他的,現在也不會了;本來茫茫然、忘念-不正知在處理事物的,現在也曉得要小心謹慎,要用〖般若〗慧來面對人、事、物。
生活中要隨緣消業障,也要隨緣解脫惑-業-苦。
有惑,解脫惑;有惡業,解脫惡業;有有漏的苦,甘願受苦。
甘願受苦,苦受完了,業障也消了。
惡業沒有經過受苦,業障消不了。
第二、從生活中隨緣充實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
隨緣充實也就是,推動信、進、念、定、慧〖〔出世五根〕〗來開創我們的五分法身;因為五根、五力就等於在操作無漏戒學、無漏定學、無漏慧學、解脫學、解脫知見。
一一持戒累積起來的有機反應,就是〖戒身〗,或者稱為戒法身。
壓制〖五蓋〗,修心、修定的累積結果,就是〖定身〗。
一一的般若慧來發現惑-業-苦、處理惑-業-苦,累積起來的就是〖慧身〗。
處理有效,而有一一的解脫,那就是〖解脫身〗。
解脫了,還要確實知道、確實見證某一些已經解脫了,那是〖解脫知見身〗。
這五種,叫作「五分法身」。
所以,五分法身是在生活之中成長,是在隨緣消業障、解脫惑-業-苦的過程之中成長的。
第三、從生活中隨緣相續〖慧命〗盡未來際。
從此之後,我們若能從生活中隨緣相續慧命盡未來際,到最後就能成為漏盡的〖阿羅漢〗。
可是那只能使自己漏盡,而不能導引所有與我們有緣的人解脫,還要繼續用三大asaṅkheyya-kappa(〖阿僧祇劫〗)的時間來培養自己成就佛果。
只有成佛才能完成我們的心願--度化一切「有緣的有情」。
什麼是「有緣的有情」?有恩予我們是「有緣」,與我們結怨的人也是「有緣」,所以成佛的時候,不能說只報答有恩予我們的。
實際上那一些與你結怨的人,是用「逆增上緣」的方式提供你成就佛道所需的波羅蜜。
譬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怹的堂弟提婆達多專門干擾怹,可是怹還是感謝提婆達多,因為沒有這些干擾,可能會晚一點成佛。
跟我們示好的人、有恩予我們的人,面對他們的時候總是比較舒服;可是捉弄我們的人、討厭我們的人、毁謗我們的人,雖然讓人痛苦煩惱,但是若能懂得反省:反省自己是否和他們一樣,或是自己是否有錯。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要修正,讓自己的人格更圓滿,也因此,我們說是「逆增上緣」。
而未來我們成佛之後,就能影響這一些本來與我們結怨的人了。
前往連結人生最大的投資就是讓佛法永續──〈甘露道期刊〉創刊有感
resultsmatching""
Noresultsmatching""
延伸文章資訊
- 1入境0+7將上路他看規定不解「這兩點」:根本多此一舉 - 聯合報
不過則有網友提出「兩點」,質疑入境「0+7」的政策多此一舉,更認為入境者若有症狀自行就醫即可。 有網友在PTT上發文,並質疑規定中有漏洞,針對「外出前 ...
- 2根本芳療- Home | Facebook
根本芳療 ... 純露是蒸餾過程中自植物體內萃出弱酸性的水溶液。 不同植材在蒸餾過程中,隨著冷凝技術控制的差異化,也讓許多存於植物中獨性的親水分子成份融合在純露裡。
- 3<根本> 辭典檢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1
字詞:根本,注音:ㄍㄣㄅㄣˇ,釋義:1.事物的本源、基礎。[例]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沒有人民,國家便無法建立。 2.主要的、重要的。[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3.澈底。
- 4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 阿含要略
0-0-0【根本佛教講座課程目標】. 理解佛法的根本。 了解阿含學的階梯。 明白阿含道的修習次第。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 以無漏戒學過日常生活。 以無漏定學過宗教生活。
- 5根本芳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徵才職缺 - 104人力銀行
因為鍾情於精油療癒研究, 為了一瞥芳香植物真面目以及尋找質地優質的精油。多年來不斷穿梭在全球芳香國度裡。 在追著世界的芳香植物跑大半圈, 2 0 0 9 年回頭驚覺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