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十大好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度十大好書 · 《做工的人》 · 《自閉群像: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 走到接納多元》 ·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 ... 2018年1月15日星期一 2017年度十大好書 一年比一年忙,尤其是去年底,朋友在耶誕節前愛問我有什麼計畫嗎? 當然有啊,是科技部的。

所以比去年再晚一週推選出2017年十大必讀好書。

每年拖一週,再過50年就會晚整整一年了(誤)。

不過同往常一樣,每本好書也都有書評。

我讀書太少,無法涵蓋整個書市,所以如此淺見只供參考,歡迎賜教。

對我來說,這些書不僅要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在讀過後還有一種「WOW」的感覺,即使沒有毀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一些小弟手撰寫了推薦序的好書。

我去年開始和馬可孛羅文化合作策劃選書出版,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_^ 以下順序僅依書評刊出的時間排序: 《做工的人》 書評:〈認真做工的人〉 簡介:這是本可讀性頗高的書,林立青真的是位說故事的高手,許多場景令人歷歷在目。

《做工的人》也真的是本很值得讀的好書,要不是讀了這本書,才不會知道許多勞工的真實處境和心態,像是不懂法律被黑道和政府欺壓,還有幹苦工在身上留下的永久傷害,還有其中一些命運多舛深陷困境等等。

除了勞工,還有警察、看板人、更生人、檳榔西施、性工作者光怪陸離的人生百態。

《自閉群像: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走到接納多元》(NeuroTribes:TheLegacyofAutismandtheFutureofNeurodiversity) 書評:〈接納異數和多元的自閉群像〉 簡介:想要深入瞭解自閉症,《自閉群像》絕對是本必讀好書。

《自閉群像》雖然不薄,可是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

《自閉群像》在創新的學術價值下,還具有高度的可讀性!作者的文筆還不是普通的好,每一章都有令人拍案吃絕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緊湊精彩,而且也具有啟發性!天生我才必有用,尊重差異是我們這個時代在文明社會裡的必修課!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TheSongsofTrees:StoriesfromNature'sGreatConnectors) 推薦序:〈浪漫卻又理智的自然書寫〉 簡介:讀完了這本《樹之歌》,對哈思克更為敬佩。

從書名上理解,我以為這是本專門談樹的書,沒想到原來這本書何止是「樹之歌」而已,其實已該算是生命的史詩般了!但願我能有他的耳、他的眼、他的筆、他的心,能夠如此細膩地感知世界,又能如此巧奪天工地譜下樹的千古絕唱。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亂有道理的!》(Messy:ThePowerofDisordertoTransformOurLives) 書評:〈科學研究告訴你:「不整理」才能讓你的人生開創新局!〉 簡介:這本《不整理的人生魔法》讀起來趣味橫生,用許多的故事鋪陳讓人見識一個跟過去認知很不一樣的世界。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卻用一個又一個實際又重大的案例,告訴我們不需太過擔心混亂的狀況,因為雜亂無章自有其內在的力量,能提升我們的創造力和韌性,而且效果還超乎想像。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Peak:SecretsfromtheNewScienceofExpertise) 書評:〈天分、好運,還是一萬小時的練習?事實上,成功需要的是⋯⋯〉 簡介:《刻意練習》告訴我們,光有練習的「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兼具練習的「質」,亦即必須「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高低的關鍵所在。

《刻意練習》還提出「心智表徵」的概念,刻意練習就是要練出高效率的心智表徵,那是一種對應某物品、某概念、一系列資訊的心智結構,讓高手的心智能如直覺般地快速運算。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Deus:TheBriefHistoryofTomorrow) 書評:〈【GENE思書軒】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會看到自己信仰的一切崩解?──《人類大命運》〉 簡介:哈拉瑞(YuvalNoahHarari)在《人類大命運》要挑戰的,是人類社會的根本信仰,科技發展到讓我們能夠活得便利,暫時免於饑荒、瘟疫、戰爭的危脅之後,我們還相信什麼?不再相信什麼?有什麼是我們現在還信的、但在可見的未來會分崩離析的?我們現在相信的,或未來將被迫相信的,會讓我們更幸福還是更悲慘?還是我們根本連自己是更幸福還是更悲慘都搞不清楚?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一位女科學家勇敢追尋生命真理的故事》(LabGirl) 書評:〈樹,記得自己的實驗室女孩〉 簡介:《樹,記得自己的童年》是本極為風趣幽默的好書,讀完了我真的是太佩服潔倫苦中作樂的能力了,她也不吝分享在科學之路上,她多次耍的大寶,有多處真為她捏把冷汗,真的是太有驚無險了。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真的是不可多得、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只要對植物、科學、女性議題、冒險、事業發展等等任何一項有一丁點興趣,相信《樹,記得自己的童年》很難會讓人失望。

《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圈內數學家」對演算法霸權的警告與揭發》(WeaponsofMathDestruction:HowBigDataIncreasesInequalityandThreatensDemocracy) 書評:〈數學毀滅性武器的傲慢與偏見〉 簡介:在《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裡,她著眼之處遍及我們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地方,列舉出許多被大數據綁架而落入囚徒困境的例子,她指出這些都增加了不公平甚至還破壞了民主。

雖然作者凱西.歐尼爾(CathyO’Neil)就是位「圈內數學家」,但《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裡一條公式也沒有,只有一個又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真實案例,叫人觸目驚心,卻又不斷有精闢的分析,讓人忍不住要一口氣讀完,這是一本可讀性極高而且也很重要的一本書,值得所有公民一讀! 《鋪梗力:影響力教父最新研究與技術,在開口前就說服對方》(Pre-Suasion:ARevolutionaryWaytoInfluenceandPersuade) 書評:〈先嘴炮制人的鋪梗力〉 簡介:《鋪梗力》的原文書名很有趣,把「Persuasion」(說服力)重新包裝成「Pre-Suasion」,果然是嘴炮未打就先鋪了梗!這個鋪梗力,力求在嘴炮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捕獲別人注意力,讓嘴炮的成功率大增!透過鋪梗力,能幫我先贏得信任,捉住最佳的時機窗口,來事半功倍!《鋪梗力》裡的武林高手過招和勾心鬥角,精彩程度不輸武俠小說!在我們這裡廣告也好、選戰也好,企業和政客無不想透過影響力合法地操縱我們的時代,行走在人心險惡的江湖裡,最好還是能見招拆招,讀了《影響力》和《鋪梗力》,真的能保平安!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Evicted:PovertyandProfitintheAmericanCity) 書評:〈下一個家漂向何方?〉 簡介:《下一個家在何方?》絕對是我2017年中讀過最震撼的一本書,沒有之一。

這本探討美國窮人生活的重要著作,巔覆了許多人對窮人生活的想像,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除了重要資料和抽象概念,作者作為一位社會學家,花費數年冒險,臥底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極為優秀的報導文學作品,也是我讀過最難忘的普利茲奬得奬作品,極為值得一讀來認識一個不堪的世界,肯定是不可多得的好書中最不可多得的! 接下來要出場的是和大學同學冬陽合作在馬可孛羅文化策劃「Life&Science」書系出版的好書: 《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AreWeSmartEnoughtoKnowHowSmartAnimalsAre?) 推薦序:〈我們真的知道動物有多聰明嗎?〉 簡介:學術界過去對動物智力的認識,因為人類中心主義等等錯誤而矇上了迷霧,還好就是有不信邪的科學家,一再揭示了動物的行為能力,讓我們見識到原來牠們也會使用工具,也會合作無間,還會做計畫,有自我認知能力,甚至還有意識。

《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提出非常多元的案例來讓我們認識到烏鴉、松鼠、海豚、鸚鵡、綿羊、黃蜂、蝙蝠、鯨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等等動物的能耐,見識到動物智力的可能範圍和深度。

在某些方面,我們人類事實上還不如這些動物呢! ◎「Life&Science」書系.選書者序◎ 整個網際網路,是一本超大的書本,所以何必再讀書呢? 我們這個資訊和知識爆炸的時代,怕的不是能讀的東西不夠多,怕的是堪讀的東西實在太多,但能稱得上精彩絕倫的,卻仍舊十分有限。

我們不僅要耗費更多時間面對爆量的文本,更要虛擲光陰精挑細選。

人生苦短,為何要浪費在平庸的事物上呢? 為此,我們為你嚴選出這系列出類拔萃的好書!讓最富才華的科普作家,來為你說一個完整且優異的科學故事。

「Life&Science」,是與生命,也與生活相伴的科學,用感性的方式,遨遊理性的科學世界。

我們不僅引介了國外最富盛名的科普書,還要讓你認識努力不懈的本土科學家們的心血結晶。

這一本本好書都濃縮了知識和智慧的精華,還原科學最初的感動,讓你心無旁騖地遠離網路的塵囂,體驗心流的幸福感受,進入這紛亂世界中的寧靜綠洲,飲用知識的甘泉滋潤好奇的心。

你泡好了杯好茶或咖啡,來和見識不凡的科學家們天南地北地暢談了嗎? 最後,推薦小弟撰寫了審訂序、推薦序、推薦文或掛名推薦的幾本好書: 《端粒酶革命:扭轉老化的關鍵》(TheTelomeraseRevolution) 審訂序:〈端粒酶革命——老化的介入醫療革命〉 簡介:《端粒酶革命》作者麥可.佛賽爾(MichaelFossel)主張的,是一個更簡易但也常被人誤會的理論,也就是端粒理論,他用很清晰明了的方式解說為何身體的老化來自細胞的老化。

作者大膽地提出,端粒隨著時間的縮短,是造成細胞老化的主因,他不厭其煩地從頭到尾一再強調這點。

《科學百科:BIGIDEAS輕鬆讀系列》(TheScienceBook) 推薦文:〈科學是什麼?〉 簡介:《科學百科》用非常生動易懂的方式,圖文並茂地簡介了科學幾千年裡一個又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每一座里程碑都能寫本可歌可泣的好書,見證了科學是個多麼美好又奇葩的理性活動啊!從中,我們也能發現,雖然很多科學理論的完整內容固然深奧難懂,可是其結論往往可以是很簡單的,是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的進一步大幅提升。

《無聊的價值:學會留白,不再愈忙愈空虛,為人生注入樂趣、靈感與創意!》(TheUpsideofDowntime:WhyBoredomisGood) 書評:〈無聊的超讚價值〉 簡介:有趣的是,這無疑是個五光十色的科技時代,我們甭說比古人,甚至比兄長都更容易找到樂子吧,那為什麼還會有許多人不時感到生活乏味?英國心理學家珊迪.曼恩(SandiMann)在《無聊的價值》(中,要告訴我們,為何會有這麼弔詭的狀況呢?被稱作是一個無聊的人,可能比被稱作是個十惡不赦的大惡人更令人難受吧。

為了讓讀者成為不無聊的人,《無聊的價值》(不僅有測驗量表,還列舉了無聊特質的卅個習慣。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 推薦序:〈陪伴人生的一本書〉 簡介:身為一位新進大學教師,這本書對我的幫助也很大,也讓我有很多新的啟發。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協助我能夠更有效地指導研究生,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地培育他們成才。

我會希望學生們都能好好用心閱讀,了解到他們應該學會的能力。

這些方法和能力在研究室或課堂中,如果遇到好老師也能學習到一些,但是這本書還把脈絡交待得更清楚,更有助於我們深切領會,並印證從前學習到的。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更具特色的是,彭老師並非只是提出抽象的概念和一板一眼的方法,而是用很多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書中的例子都是切中台灣社會和產業各種問題的核心,在深懷象牙塔的理想的同時,還關懷社會,接了地氣。

例如,書中提到的幾個經濟學問題,是彭老師長期關心的,他完整地呈現研究和分析的過程,這些方法不僅對自己所學領域裡的重要問題有幫助,更能夠讓有心進行跨領域研究的朋友提高許多效率,也免去了一些摸索過程的焦慮和試誤。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 推薦序:〈公民必修的科學思考課〉 簡介:日本科學哲學家戶田山和久的《「科學的思考」九堂課》,是非常值得所有關心科學及科學教育的朋友一讀的好書。

這本書讓我們真正瞭解科學究竟是什麼,以及科學的哲學意涵,而非停留在理解科學學科的知識而已。

很多人看到「哲學」這詞,可能就會聯想到深奧,然而哲學的英文原意是「愛智慧」,就是不斷追問「為什麼」,然後不斷思辨而已。

   《生命的法則:在賽倫蓋蒂草原,看見大自然如何運作》(TheSerengetiRules:TheQuesttoDiscoverHowLifeWorksandWhyItMatters) 推薦序:〈生命共同的大道理〉 簡介:西恩.卡羅爾(SeanB.Carroll)宣稱他在這兩個不同學門中,都找到一致的規則,這其實很令人意外。

有什麼道理是在微觀的細胞和分子層次說得通,在宏觀的生態系統中又可行的?《生命的法則》是個很大的挑戰,沒想到西恩.卡羅爾居然還真的提出頭頭是道的大道理來!西恩.卡羅爾用非常淺顯但又不失精確性的文字,佐以許多奇聞軼事,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增。

這本書同時介紹生物學微觀和宏觀的世界,可謂一魚二吃。

這也能讓分子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感慨,原來生物在不同層級,也都適用一些相同的想法來理解。

《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Half-Earth:OurPlanetFightforLife) 書評:〈從台灣一個破壞生態的工程,看學者用半個地球拯救世界的計劃〉 簡介:87歲高齡的博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O.Wilson,1929-),還著書為地球大力疾呼,在《半個地球》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威爾森在《半個地球》化身戰神,挑戰其他具影響力的生態保育人士的見解,他堅持自然大部分地區仍然完好無損,抱括亞馬遜地區、剛果盆地、新幾內亞,並且指出許多破碎化的棲地仍有機會修復以及串連成野生動物的廊道。

他批評其他抱持「以人類需求為主、接受許多物種將會滅絕」想法來調整政策的科學家,也不屑利用生物科技在未來複製滅絕物種的主張。

《我的人體實用手冊》(HowtheBodyWorks)書評:〈我們的人體實用手冊〉 簡介:這本《我的人體實用手冊》令人感到相逢恨晚,真希望求學時就能供在書架或床頭,三不五時拿來翻閱。

《我的人體實用手冊》用了大量有聲有色的圖示和精簡扼要的文字,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各種組織器官如何精妙絕倫地配合無間,也是部保養維修時必備的讀物! 《大腦之美: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80幅影響大腦科學&現代藝術的經典手繪稿》(TheBeautifulBrain:TheDrawingsofSantiagoRamónyCajal)書評:〈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的大腦之美〉 簡介: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SantiagoRamónyCajal,1852-1934)的大量手繪圖,在科學繪畫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優異作品,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之一。

這些精美的畫作,不能只有科學家或科學史家看到而已。

所以這本《大腦之美》的出版非常令人振奮。

卡哈爾的畫作,即能成為科學又能成為藝術,同時在於他並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去描繪看似雜亂無章的神經組織,也就是說在科學上及藝術上,他的畫作是精妙的加工,而非模仿。

他明察秋毫地洞察了神經元的形態以及和之間的關係,並且表現在他上千幅畫作中,這和藝術家捕捉光線和人物神情、動作等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具體表現在畫作中的墨色濃淡、線條粗細或大小比例上。

《艾倫‧圖靈傳》(AlanTuring:TheEnigma) 書評:〈艾倫‧圖靈之謎〉 簡介:《模仿遊戲》的主角艾倫‧圖靈(AlanTuring,1912-1954)是超越他時代的天才,不僅是位科學家也是位思想家,更是位真誠地面對自己的人,他的一生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創見!要認識這位真正了不起的科學家,一位讓我們對人類心靈和智能深入思考的科學家,影響力甚至超越科學,他也給了哲學、藝術和文學等領域不少的啟發。

要瞭解這位偉大又悲劇的偉人戲劇化的一生,《艾倫‧圖靈傳》是最權威的傳記,沒有之一。

《模仿遊戲》的娛樂性多過知識性,如果你想知道一位劃世紀的天才在想什麼,問了麼了不起的問題,提出了什麼里程碑式的概念,可能還是好好讀讀《艾倫‧圖靈傳》才最實際! 《茶杯裡的風暴:丟掉公式,從一杯茶開始看見科學的巧妙與奧祕》(StorminaTeacup:ThePhysicsofEverydayLife)書評:〈茶杯裡的風暴之巧妙與奧祕〉 簡介:英國大詩人濟慈(JohnKeats,1795-1821)以為牛頓(SirIsaacNewton,1643-1727)的科學破壞了彩虹的美麗與詩意。

其實,科學並非只有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而已,還能發掘出大自然深刻而理性的美感,以及充滿探索未知而激發出更多無窮的想像力。

《茶杯裡的風暴》就以身作則地帶領我們,在身旁習以為常的小事物裡遨遊物理的世界,讓平凡生活增添了許多奇妙的樂趣。

《形塑人類文明的80種植物》(RemarkablePlantsThatShapeOurWorld) 書評:〈形塑人類世界的八十種植物〉 簡介:《形塑人類文明的80種植物》是個人與植物交織出的故事。

除了植物史家海倫與威廉‧拜能(Helen&WilliamBynum)為植物和人類可歌可泣的關係立的傳,除了精彩的故事,與英國皇家植物園合作,收藏有205幅館藏植物手繪圖,藉以歌頌植物的歷史、人類的歷史,以及植物存在本身的偉大意義。

即知性又賞心悅目,會是所有對植物及園藝甚至廚藝有興趣的朋友一讀。

讀了《形塑人類文明的80種植物》,在苗圃花園、廚房餐廳,或甚至生活任何方面,看到這些植物或其製品,都能生出不少樂趣! 延伸閱讀: TheSkyofGene:APP時代的讀書術 TheSkyofGene:2016年度十大好書 TheSkyofGene:2015年度十大好書 TheSkyofGene:2014年度十大好書 TheSkyofGene:2013年度十大好書 TheSkyofGene:2012年度十大好書 張貼者: GeneNg 於 下午9:29:00   標籤: 十大好書, 生活日誌, 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2011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2009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訂閱 發表文章 Atom 發表文章 留言 Atom 留言 用EMAIL訂閱 請填寫您的電郵地址:由FeedBurner提供服務 搜尋「TheSkyofGene」 Gene思書齋 GENE思書齋LINE 十大好書 2020年度十大好書 2019年度十大好書 2018年度十大好書 2017年度十大好書 2016年度十大好書 2015年度十大好書 2014年度十大好書 2013年度十大好書 2012年度十大好書 精華文章 2020年精華文章 2019年精華文章 2018年精華文章 2017年精華文章 2016年精華文章 2015年精華文章 2014年精華文章 2013年精華文章 2012年精華文章 2011年精華文章 2010年精華文章 2009年精華文章 2008年精華文章 2007年精華文章 所有文章 ►  2021 (33) ►  十月 (2) ►  九月 (3) ►  八月 (3) ►  七月 (4) ►  六月 (5) ►  五月 (1) ►  四月 (4) ►  三月 (3) ►  二月 (3) ►  一月 (5) ►  2020 (43) ►  十二月 (2) ►  十一月 (4) ►  十月 (3) ►  九月 (4) ►  八月 (4) ►  七月 (4) ►  六月 (4) ►  五月 (3) ►  四月 (4) ►  三月 (5) ►  二月 (2) ►  一月 (4) ►  2019 (45) ►  十二月 (3) ►  十一月 (4) ►  十月 (5) ►  九月 (3) ►  八月 (3) ►  七月 (4) ►  六月 (5) ►  五月 (7) ►  四月 (2) ►  三月 (1) ►  二月 (1) ►  一月 (7) ▼  2018 (60) ►  十二月 (10) ►  十一月 (2) ►  十月 (4) ►  九月 (6) ►  八月 (3) ►  七月 (4) ►  六月 (5) ►  五月 (4) ►  四月 (4) ►  三月 (5) ►  二月 (3) ▼  一月 (10) 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紙的大歷史 看漫畫了解人體感官世界 2017年度十大好書 下一個家漂向何方? 形塑人類世界的八十種植物 先嘴炮制人的鋪梗力 數學毀滅性武器的傲慢與偏見 茶杯裡的風暴之巧妙與奧祕 艾倫‧圖靈之謎 2017年精華文章 ►  2017 (64) ►  十二月 (4) ►  十一月 (6) ►  十月 (5) ►  九月 (3) ►  八月 (6) ►  七月 (6) ►  六月 (6) ►  五月 (6) ►  四月 (7) ►  三月 (6) ►  二月 (3) ►  一月 (6) ►  2016 (57) ►  十二月 (5) ►  十一月 (4) ►  十月 (4) ►  九月 (6) ►  八月 (6) ►  七月 (4) ►  六月 (6) ►  五月 (4) ►  四月 (7) ►  三月 (6) ►  一月 (5) ►  2015 (90) ►  十二月 (12) ►  十一月 (7) ►  十月 (7) ►  九月 (9) ►  八月 (7) ►  七月 (8) ►  六月 (6) ►  五月 (9) ►  四月 (4) ►  三月 (5) ►  二月 (3) ►  一月 (13) ►  2014 (88) ►  十二月 (4) ►  十一月 (4) ►  十月 (5) ►  九月 (8) ►  八月 (6) ►  七月 (13) ►  六月 (13) ►  五月 (9) ►  四月 (6) ►  三月 (6) ►  二月 (5) ►  一月 (9) ►  2013 (66) ►  十二月 (9) ►  十一月 (4) ►  十月 (4) ►  九月 (8) ►  八月 (4) ►  七月 (2) ►  六月 (9) ►  五月 (7) ►  四月 (4) ►  三月 (4) ►  二月 (3) ►  一月 (8) ►  2012 (53) ►  十二月 (9) ►  十一月 (2) ►  十月 (5) ►  九月 (6) ►  八月 (2) ►  七月 (1) ►  六月 (5) ►  五月 (6) ►  四月 (4) ►  三月 (5) ►  二月 (5) ►  一月 (3) ►  2011 (49) ►  十二月 (4) ►  十一月 (5) ►  十月 (2) ►  九月 (1) ►  八月 (2) ►  七月 (4) ►  六月 (7) ►  五月 (6) ►  四月 (5) ►  三月 (5) ►  二月 (1) ►  一月 (7) ►  2010 (45) ►  十二月 (5) ►  十一月 (1) ►  十月 (3) ►  九月 (2) ►  八月 (5) ►  七月 (1) ►  六月 (4) ►  五月 (4) ►  四月 (3) ►  三月 (7) ►  二月 (5) ►  一月 (5) ►  2009 (126) ►  十二月 (6) ►  十一月 (10) ►  十月 (7) ►  九月 (8) ►  八月 (1) ►  七月 (6) ►  六月 (7) ►  五月 (10) ►  四月 (12) ►  三月 (25) ►  二月 (23) ►  一月 (11) ►  2008 (157) ►  十二月 (21) ►  十一月 (14) ►  十月 (10) ►  九月 (25) ►  八月 (15) ►  七月 (17) ►  六月 (3) ►  五月 (3) ►  四月 (4) ►  三月 (12) ►  二月 (25) ►  一月 (8) ►  2007 (57) ►  十二月 (8) ►  十月 (1) ►  九月 (3) ►  八月 (7) ►  七月 (5) ►  六月 (8) ►  五月 (6) ►  三月 (4) ►  二月 (8) ►  一月 (7) ►  2006 (26) ►  十二月 (2) ►  十一月 (1) ►  十月 (3) ►  九月 (1) ►  七月 (4) ►  六月 (2) ►  五月 (4) ►  四月 (1) ►  三月 (2) ►  二月 (4) ►  一月 (2) ►  2005 (8) ►  十二月 (6) ►  二月 (2) ►  2004 (2) ►  四月 (1) ►  一月 (1) ►  2003 (21) ►  十二月 (1) ►  九月 (1) ►  八月 (2) ►  六月 (6) ►  五月 (3) ►  四月 (3) ►  三月 (2) ►  一月 (3) ►  2002 (3) ►  十二月 (3) ►  2000 (1) ►  五月 (1) ►  1999 (1) ►  十二月 (1) 標籤雲 最新文章留言 載入中… 關於我自己 GeneNg 台北,台北市,Taiwan 來自馬來西亞,現居風城。

興趣廣泛的生物學家,研究教學工作之餘,啫好讀讀書、看看戲、寫寫作、騎騎車、踏踏青、逗逗貓。

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泛科學、台大科教中心CASE、Readmoo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基因線上等專欄作者。

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QRCode Tweetsby@geneng 最近一週最熱門文章 如何避免思考外包的陷阱? 破解好萊塢想要殺死你的科幻想像 迷因機器 為啥這麼鬼扯蛋還有阿宅信? 全球變暖說真的是聳人聽聞嗎? 【從電影看圖博】西藏諜影(TheShadowCircus:TheCIAinTibet) 食物的歷史-吃的意義 阿宅使用說明書 為何佛學是真的? 【費城、紐約】自由女神像(StatueofLiberty) 最近一個月最熱門文章 迷因機器 如何避免思考外包的陷阱? 皮膚的秘密生活 破解好萊塢想要殺死你的科幻想像 瑪瑪最後的擁抱 為啥這麼鬼扯蛋還有阿宅信? 為何佛學是真的? 關於死刑...... 【費城、紐約】自由女神像(StatueofLiberty) 南港202兵工廠搬遷爭議之我見 追蹤者 西海之內皆兄弟耶 SignbyDealighted-CouponsandDeals 從2007年12月10日起, 您是第↓位訪客:) ViewMyStats 總網頁瀏覽量 CreativeCommons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2.5台灣授權條款授權。

本文採CreativeCommons授權,白話意思就是可以直接轉走,但是要附出處與作者,禁止商業用途,允許改作但必須以相同授權方式分享。

排名 Feedji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