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三嘆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唱三嘆
注音一式ㄧㄔㄤˋㄙㄢㄊㄢˋ
漢語拼音yīchàngsāntàn
出處1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2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長篇小字遠相寄,一唱三嘆神淒楚。
」
釋義[1]一人唱歌,三人跟著應和:形容歌聲動聽。
[2]形容詩文感情豐富,令人讀來讚嘆不已。
又作「一倡三嘆」。
例句1她出身音樂世家,所以歌聲「一唱三嘆」,眾人都陶醉了。
2白居易的琵琶
延伸文章資訊
- 1汉典“一倡三叹”词语的解释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
- 2一倡三嘆-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 Wiktionary
漢語. 寫法編輯 · 規範字(簡化字):一倡三叹(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傳統字:一倡三嘆/一倡三歎(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國字標準字體:一 ...
- 3一倡三叹_百度百科
一倡三叹,为四字成语,出自《荀子·礼论》,倡亦作“唱”,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 4一唱三嘆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 ...
- 5一倡三歎- 教育百科
倡三歎QRcode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