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婚友社觀察紀錄 - 墨染千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曾在婚友社擔任工程師近三年,本篇文章是我對於該份工作的一些感想跟紀錄。

2019-07-1501:00 Work [Work]婚友社觀察紀錄 我曾在婚友社擔任工程師近三年,本篇文章是我對於該份工作的一些感想跟紀錄。

先說明本篇文章不會包含的內容: 你的前公司是哪裡?你覺得前公司好不好?你推不推薦某某婚友社? 你覺得婚友社有沒有槍手?你覺得婚友社是不是在騙錢? 我只是想要寫一下那些年我的想法,並不想被約談好嗎? 朋友問我:「這年頭聯誼交友那麼方便,誰要去婚友社那麼老派的地方,而且感覺會去那種地方的人都有一些狀況,不然怎麼會需要去。

」 其實這句話還有蠻多地方可以吐槽的,啊不是,我是說有很多地方可以說明的。

首先,會成為婚友社的消費者們(通常都稱呼為會員)有很多類型,當然共通點都是「很想要結婚」。

有想在適婚年齡找到外在條件與自己相仿的對象,不用愛到死去活來,只要有點喜歡,目標跟想法接近,那就是可以試著交往結婚。

對他們來說,婚友社可以篩選對象,讓他認識年薪多少多少、有沒有房地產、是否在知名上市上櫃公司擔任主管職的對象,而這些條件是不可能當面對著陌生人問的吧! 一見面就問人家年薪多少在哪工作,你比過年時候才見面的親戚更加無禮。

也有生活型態很難認識新對象,也不想談辦公室戀情,就像是護理師。

排班制搞到連自己的閨蜜都很難見面,去參加聯誼活動、線上交友好不容易有一點火花,結果怎麼約時間通通兜不起來,啊火花熄掉了。

噢對了,還有一種類型是外貌沒有特別出眾,也不特別會聊天,個性偏慢熟。

當這類型的人去參加聯誼活動,會發現都沒有被看見,覺得自己是陪參加,但一對一介紹的型態花上半個小時左右彼此聊天認識,那「覺得對方還不錯」的機會就會比較大一點。

大致上是這幾種類型,也有混合出現的。

好,那麼來說說婚友社的商業模式。

如果你很不喜歡被擅自貼標籤被定位是幾分的人,那麼婚友社就不適合你,從踏入公司大門跟業務面談你就會感覺不太舒服。

比如說同齡男性中你的薪水偏低,那扣分;比如說同齡女性中你的薪水太高,那扣分;比如說你的工作是律師,男性的話加分,女性的話會扣分。

對,就是這種風格,婚友社會針對你的外在內在條件做評分,而這些評分標準都是以業務(公司立場)主觀判定,評估到底有多少會員會想要認識你,如果不多,你又有很多條件限制,通常都會婉拒⋯⋯至少前公司是這種類型。

為了要建立會員對公司的信任以及保護公司等等,以前公司為例,確定加入後會請你提供文件,包括身份證正反面(確認未婚)、學歷證明、名片等等,資料沒付齊全不做媒合。

至於媒合對象,通常都是以文字訊息或是口頭告知對方的個性、興趣、職業等等,就看你特別在意什麼,就會多說明一點,雙方都有意願認識,那再來敲定時間。

模擬一下業務聯絡時候可能的方式: 他是在上市上櫃公司擔任主管職位,身高大概170上下,興趣是看電影跟游泳,蠻健談的,你會想要認識嗎? 她是長相甜美可愛嬌小型,蠻活潑開朗,是護理師。

雖然目前是排班制,但之後也有意願轉週休二日的工作環境,你會想要認識嗎? 也就是說你不會知道對方長相是圓是扁,而這樣介紹的方式下容不容易有糾紛,其實就是看公司方跟會員的認知差異了。

在公司角度會希望業務多方面了解你真正在意的是什麼,而什麼是可以不要求的。

比如說你在意外貌,但不在意經濟條件;比如說你在意經濟條件,但不在意年齡等等。

補充一下日本婚友社的作法是我收你會費,我們有很多會員,你自己選你想要認識的對象(定期寄送有照片的會員小冊子),我們也辦很多活動,你能不能在我們這邊找到交往對象,請自己多努力認識其他人。

在婚友社中工程師在幹嘛?難道是傳說中的AI配對嗎? 想像很美好,推行很困難,至少在前公司在職期間沒有純自動媒合這件事情(已事隔多年,目前不確定),我們的工作內容是提供可能合適的會員名單給業務,讓業務自行決定要不要按照這樣的組合去聯絡。

即便我們根據了業務們媒合需要知道的資訊去做篩選,工程師們不能也不會對媒合結果負責,如果會員不滿意,這些是業務們要處理,當然很難做自動媒合。

婚友社會不會消失? 我覺得可能會式微,婚友市場可能會萎縮,但不會不見。

只要當事人(或是他的家人長輩)還有「一定要在OO歲結婚」,像是綁了一個炸彈在自己身上,每過了一個生日就擔心自己結不了婚,那這就是驅使你透過付費的形式認識對象的原動力。

最後通常都會被問,既然你在婚友社待了幾年,有沒有偷偷認識會員? 欸,我沒有說我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嗎?何必相害。

Comment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