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的種類和形成 - GEOSTORY 聽聽地球怎麼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火成岩(Igneous rock),泛指因火山活動而產生的岩石,像是枕狀玄武岩、火山灰組成的凝灰岩…等等。

火成岩依冷卻速度可分成「深成岩」(Intrusive) ... Skiptocontent Storyteller/玩石碎碎念 澎湖島上鱗次櫛比的柱狀玄武岩、噴著熱氣薰人的陽明山小油坑、令人錯覺身處於仙境的黃石國家公園。

這些地方都是著名的火山景點。

那麼究竟這些火山是怎麼形成的?岩漿又是如何產生不同化學性質,進而在不同地點形成相異的火成岩呢?   火成岩的定義 火成岩(Igneousrock),泛指因火山活動而產生的岩石,像是枕狀玄武岩、火山灰組成的凝灰岩…等等。

火成岩依冷卻速度可分成「深成岩」(Intrusive)和「噴出岩」(Extrusive)。

深成岩為岩漿在地底緩慢冷卻所形成,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礦物長大,所以礦物顆粒皆大且完整;而噴出岩則是岩漿噴至地表,接觸較冷的空氣或水體,快速冷卻而導致礦物顆粒小,甚至有時肉眼還無法分辨。

另一種分類,則是依照「化學性質」,以二氧化矽(SiO2)含量為基準,由低到高分為「基性」、「中性」、「酸性」,通常含量升高,黏性越高,流動性則越差。

基性火成岩(Mafic):岩漿SiO2含量在45~52%,流動性及溫度皆最高,約900~1200℃。

主要以鈣斜長石和輝石為主要礦物,呈現較深的顏色。

以中洋脊噴出的「玄武岩」,以及深成的「輝長岩」為代表。

中性火成岩(Intermediate):岩漿SiO2含量在52~66%,流動性及溫度皆界在中間。

主要以斜長石和角閃石為主要礦物,含有少許輝石。

以碰撞產生的「安山岩」島弧和深成的「閃長岩」為代表。

酸性火成岩(Felsic):岩漿SiO2含量大於66%,流動性和溫度皆最低,約850℃,黏性極高。

主要以鈉斜長石、鉀長石、雲母和石英為主為礦物,顏色淺。

噴出的「流紋岩」和古陸塊常見的「花崗岩」為代表岩石。

當然,這些分類沒有那麼硬性,還是有些例外!像是「花崗閃長岩」,就是化學性質介在酸性與中性之間,同時具備兩種性質的深成火成岩。

而SiO2含量小於45%的,我們稱為「超基性火成岩」(Ultramafic),主要為在地下深處,靠近地函的「橄欖岩」。

  包溫反應序列 1920年代,岩石學家諾曼.包溫(NormanLeviBowen)加熱熔化各種火成岩粉末,再逐步冷卻來觀察礦物的結晶,最後歸納出礦物和岩漿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包溫反應序列(Bowen’sreactionseries)。

他認為岩漿冷卻的過程中,由於各礦物的結晶溫度不同,熔點較高的礦物會先冷卻析出,剩餘的岩漿性質就改變了。

之後,先產生的礦物又會和剩餘岩漿反應,產生後期結晶的礦物。

不斷地析出和反應,就形成了礦物結晶序列。

而礦物結晶序列又可分為「不連續反應序列」(DiscontinuousSeries)和「連續反應序列」(Continuous Series)。

不連續反應序列:以鐵鎂矽酸鹽礦物為主,先析出熔點最高的橄欖石,之後和剩餘岩漿反應產生輝石,輝石再反應成角閃石,最後產生黑雲母。

由於這些礦物的成分和結晶構造皆不同,呈現跳躍式的變化,所以稱做不連續反應序列。

連續反應序列:以斜長石為主,鈣長石首先析出再和剩餘岩漿反應,之後連續不斷地成分和溫度變化,鈉逐漸取代鈣,形成含鈉含量高的斜長石,像是拉長石、中長石,最後變成完全的鈉長石。

由於所有礦物的結晶構造沒有什麼改變,只有成分上的些微轉變,所以被稱為連續反應序列。

當岩漿反應到最後,剩餘在岩漿中的元素矽、鋁、鉀,便合成產生新的低溫礦物,依序為鉀長石,白雲母和石英。

包溫反應序列對研究火成岩中礦物的結晶順序有很大的貢獻。

由此序列搭配觀察,可以發現在溫度較高的基性火成岩中,所含的礦物屬於較早結晶的輝石和斜長石。

隨著溫度降低,在酸性火成岩裡則多為低溫的石英、雲母和鉀長石。

由岩石內礦物的組成以及顆粒大小,就可以良好的分類出火成岩,進而慢慢推出地質故事喔! 圖一、包溫反應序列與對應的火成岩示意圖。

了解了包溫反應序列以及火成岩的分類方法後,就讓我們跟著影片一起來看看這些火成岩,藏在台灣的哪些地方?Let’sgo! 搜尋關鍵字: 文章分類文章分類 選取分類 2016台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GEOSTORY出走計畫─地球科學系統學術論壇參加特輯 五一勞動節礦工特輯 包子的漫畫館 地科科學史 所有文章 玩石碎碎念 蓋瑞王的自然教室 熱門文章︰ 火成岩的種類和形成 「爸,媽,我想要念地球科學系。

」-小小過來人給高中生的一封信 δ18O氧同位素之16O與18O的愛恨糾葛 給我半艘船的「鐵」,我給你下個冰期?? 火山活動帶來的益處 水流動的感覺只有交錯層最知道 三大岩類的循環 沉積岩與沉積構造 說書人廖倩儀不同緯度的星空δ18O氧同位素之16O與18O的愛恨糾葛蓋瑞一塊岩石的生成:水成說與火成說的爭論(下)一塊岩石的生成:水成說與火成說的爭論(中)一塊岩石的生成:水成說與火成說的爭論(上)又水逆了!但你知道水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下)又水逆了!但你知道水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上)湧出中洋脊科學不是萬能—-人定勝天是美麗謊言「下雨地震說」是真的?紐西蘭研究怎麼說出海那件小事為何地震規模常會一修再修?白堊紀的復活節彩蛋酒屋白鵝[地質旅遊]台北盆地東南角–二格山之旅古代河流盆地解釋了世界上移動最快冰河的位置從「2016地球科學系統學術論壇」看遙測技術應用P.C從《拉普拉斯的魔女》走進科學長廊聖嬰現象(ElNiño)來了沒?動手算算看!數學之於地球科學的重要性[NEWS]當大氣遇上海洋:太平洋水溫與對流層頂溫度的關係大自然的聖杯-如何成為預測達人?佩京尋找現代採礦人2─去印度尼西亞追尋地質人的浪漫!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地震?Ruei魯伊學士的日記─獅子的黃金魯伊學士的日記─凜冬將至水流動的感覺只有交錯層最知道[地質旅遊]穿越時空愛上琉球嶼(下篇)[地質旅遊]穿越時空愛上琉球嶼(上篇)玩石碎碎念大洪水從哪來?-初探諾亞方舟和黑海的關聯變質作用與變質岩沉積岩與沉積構造淺談《天崩地裂》與火山災害火成岩的種類和形成文章標籤NASA(3) TGA(5) 冰與火之歌(2) 古氣候環境(3) 古生物與化石(4) 哈啦(9) 哈拉(8) 地層學(4) 地形(6) 地球化學(4) 地球歷史(5) 地球科學(8) 地理學(4) 地科教育(13) 地科生活(4) 地質人文(8) 地質學(3) 地震學(4) 地震預警(3) 報導(11) 大氣科學(3) 天文學(6) 尺度(3) 岩石與礦物學(13) 工程地質(2) 探究實作(1) 探究與實作(7) 教育(6) 月亮(1) 板塊構造(8) 構造地質學(4) 氣候變遷(8) 海洋科學(3) 演化(2) 火山(5) 玩石碎碎念(7) 環境議題(7) 礦產與石化能源(11) 神話地質(2) 科學史(5) 米蘭科維奇循環(1) 自然課(8) 野外調查(4) 頭腦風暴(3) 高空遙測(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