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世界】 六祖壇經定慧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六祖壇經》則是講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定慧就是這念心。
如天台宗所講的「三止三觀」和「一心三觀」,三止三觀屬於漸次修法,一心三觀即 ...
六祖壇經定慧品
(一)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
定慧一體,不是二。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
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
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
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
這一品是講定慧。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定、慧,所謂「悲智雙運,定慧等持」。
「悲智雙運」,悲是慈悲,智是智慧。
有慈悲沒有智慧,會產生愛見大悲,心不得解脫;有智慧而無慈悲,無法圓融地度眾生,所以一定要悲智雙運。
「定慧等持」,有定、有慧,佛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上落實、生根;如果只有定、沒有慧,就沒辦法廣開方便、恆順眾生,沒辦法斷除煩惱,所以要定慧等持,才能真正達到自利與利他。
小乘的教理和大乘頓悟自心的教理有深淺的不同,有層次的差別。
小乘的教理,認為戒、定、慧次第相生,所謂戒、定、慧三無漏學,先持戒清淨,由於持戒清淨產生定,有定才能啟發智慧,由智慧起觀照,進而斷煩惱,才能超凡入聖。
《六祖壇經》定慧品所講的定慧,則是不假次第──即戒、即定、即慧,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慧不二。
禪宗說,悟了這念心,心即是道。
「道」是指這念菩提心,「道」具足定、慧,所以定慧不二的這念心本來就具足定、慧,而且包含戒,稱之為道共戒。
「禪者,佛之心」,禪就是三昧,三昧即是正定,正定就是具足定與慧,如果不是定慧具足,則易落入枯定,乃至邪定。
定是指如如不動的這念心體,稱為「寂」;慧是這念心在定中時時刻刻都清楚、明白、作主,也稱為「照」。
禪宗所謂的寂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一如。
所以寂就是定,是如如不動的這念心,是心之體;照是慧,也是心之用。
這念心有體、有用,如果只是寂然不動,沒有照、沒有慧,這念心就如同木頭、石頭一般,產生不出作用,還是不完善,所以這念心不但不攀緣、不顛倒,而且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
清楚、明白、作主,又能寂然不動,這念心就稱為無上菩提妙明真心;若從禪定來說,這就是定、就是慧。
定慧本是一體,不是兩個;可是在修行的次第上,先要持戒清淨,戒行具足才能產生智慧,有智慧才知道返照,才能漏盡自己的煩惱,漸修和頓悟的差別就在這裡。
雖然都是講這念心,一個是把定慧分開來講,一個是合併起來講。
對於下根、中根、上根的人,必須將心性的道理分開來解釋,可是對上上根機的人就不需要分開解釋,直接講心性、直接講禪,禪就是定慧具足。
在唐宣宗時,有一位薦福弘辯禪師。
唐宣宗問薦福弘辯禪師:「什麼是戒定慧?」禪師答:「防非止惡謂之戒。
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
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
」解釋得更為清楚。
什麼是戒?大略來說,防非止惡就是戒。
「非」就是不如法的事,殺、盜、淫是「非」,五逆十惡是「非」,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是「非」。
防非,就是防止自己不要犯這些過失,停止這些惡業;心不起貪、瞋、癡,口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身體不做殺、盜、淫之事,這就是防非止惡,這就是戒。
什麼是定?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就是定。
「涉」是接觸,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心不攀緣,不被六塵境界所染污、牽連,不隨外面的境界產生緣慮、執取。
看到好的,心不染著、不貪愛,這就是定;聽到別人讚歎自己,不生歡喜心,這就是定;看到壞的,心不煩惱,這就是定。
如果看到好的,心生歡喜,心就在動了,哪還有定呢?聽到不好的聲音,覺得自己很委屈、很煩惱,這是沒有定。
《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又講:「無住生心」。
六根對六塵境界不攀緣,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雖然是一種定境,但是不一定有智慧。
不想,就是不起念頭;如果沒有念頭,卻覺得無聊,甚至打瞌睡,這非但沒有智慧,也沒有定。
「無住生心」,生心就是智慧,這是本具的智慧,不同於世間所學的知識。
知識是由經驗累積而來,或是從看書、學習所獲得;能看、能學的這念心清楚、明白,能分辨書中的知見是正、是邪,知道是正知見而去學習,這就屬於智慧。
「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無論是出世間法、世間法,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須了解心與境。
這念心起的是善念?是惡念?是雜念?是無念?外面的環境是順境?是逆境?是善境?是惡境?是染污的境界?是出世間的境界?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念頭是什麼,也不知道外面的環境是什麼,就是迷迷糊糊的眾生,迷心又迷境,不但自己的心迷惑顛倒,對於外面的境界也是迷惑顛倒。
修行不但要有戒、有定,更要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要知道外面是什麼境界,心與境都能鑑別,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都能明明白白。
譬如,大眾在聽法的是心,師父現在在說法是境,要知道自己現在這念心在哪裡:現在是在聽法、還是在打妄想?是起善念或是惡念?「我現在在聽經聞法,怎麼打這麼多的妄想?」既然在聽法,就要把過去所有的是是非非、一切放不下的都要放下,再也不打妄想,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現在就是專心聽經聞法。
專注在聽經聞法的就是自己的心,這念心要時時刻刻作主。
師父說法,乃至於說法所在的這個講堂就是境。
一個是聽經的心,一個是聞法的境,只有這兩個境界,其他的都不要想,再想就是妄想。
現在明白了,就老老實實聽法,清清楚楚地用耳根聽進去,聽進去以後再去思惟。
有心、有境,就是相對的境界,即使這時的心與境都是善、是清淨的,但是有心、有境還是相對,最後要把能聽的這念心與所聽的境歸一,這就是慧。
這些是告訴我們什麼是戒、定、慧,這個道理對於修行很有幫助,明白這些道理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二)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大眾勿迷,言定慧別。
定慧一體,不是二。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
這一段解釋什麼是定、什麼是慧。
如果以漸修來講,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三者可以獨立說明。
而這裡就不需要分開,定慧歸納成一個,這就是禪宗所講的「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定慧。
六祖大師開示大眾:「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我現在所講的這個法門,是心法,是不二法門,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
這個心法、這個不二法門,是以什麼為方便呢?以定慧為方便,以定慧為根本。
「大眾勿迷,言定慧別」,聽法的大眾!這念心不要迷失、不要迷惑,不要認為定是定、慧是慧,也不要認為是先定而後慧,或是先慧而後定。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慧是一體,不是兩個,是不能分開的,所以禪宗稱之為不二法門。
為什麼是不二法門?因為「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一念不生,這就是定。
一念不生就是慧之體,不要以為定當中另外還有個體;除了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以外,什麼都找不到。
悟了這念心,一切都在這念心當中,不但定慧在這念心,無量功德、神通妙用都在這念心,因為這念心就是本體、就是根本,這念心有體、有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從體、相、用三方面來說明,在佛經裡稱為體大、相大、用大。
例如現在所使用的燈,燈有光,光從什麼地方發出來?是從燈管、燈泡,燈管、燈泡就是相;電源通過燈管裡的鎢絲而產生光,所以燈的體就是電源;燈光有照明的作用,這就是用。
所以電源是體,燈管是相,光是用。
人也有體、相、用,心為根本,心性為體。
人的身體有女眾相、男眾相,這個由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組合成的身體,稱之為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相。
除了相以外,人如果沒有體、沒有用,就成了物質,所以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這就是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件事物都有體、相、用。
這是藉由體和用來說明定慧這念心。
定是慧之體,定就是不動的這念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動,這就是體;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就是自己的心體,心體也就是定之體。
但是,如果這念心不動,不就成了木頭?對於世間法、出世間法都不能產生作用,這個體也就沒什麼可貴了。
所以體當中最寶貴的還有慧,慧是用。
這念心不但不動,而且不動的這念心想看就能看、想聽就能聽;看到好的不生歡喜心,看到壞的不起煩惱心,這就是智慧,這就是用。
所以體當中有用,用又不離體。
耳根也是一樣,聽到有人讚歎自己,不生歡喜心;聽到有人毀謗自己,不起煩惱。
心不動,這就是體。
可是,什麼人毀謗、什麼人讚歎,自己都知道,知道而不生取捨,這就是清淨的作用。
舌根也一樣,知道所吃的東西是什麼味道,這是「知」;能分辨哪個是酸、哪個是甜、哪個是辣、哪個是鹹,哪個味美、哪個不好吃,這就是智慧。
一般人也有這種智慧,可是沒有定。
貪著味道,覺得好吃,就拚命吃;認為不好吃,就心生煩惱,這念心沒有定,貪著酸甜苦辣,就是染污、不清淨的用。
所以要再進一步,知道什麼好吃,但是不貪吃;知道什麼不好吃,但也不起煩惱,這就是慧當中有定,定當中有慧,定慧一體。
如果把定慧分開了,定是定、慧是慧,以吃東西來講,如果不生分別,什麼味道都不知道了,今天吃的是什麼菜?不知道;味道是酸的、鹹的?不知道──因為只有定沒有慧。
禪宗所說的定慧是一個,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念心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在起作用,所以處處都是道場,時時刻刻都是佛法。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這就是菩提妙明真心。
明白了這個道理,時時刻刻都在定慧當中,打坐如此,走路也如此,乃至睡覺也是如此,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大小便溺都是如此,這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的:「穿衣吃飯、行住坐臥、挑柴運水,都是神通妙用。
」為什麼?因為定慧不二的這念心時時刻刻都現前,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這個法門就稱之為頓悟法門、圓頓法門。
這要自己去體悟才能通達,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時時刻刻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
我們在禪七時經常講中道實相,中道實相就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的這念心。
(三)
「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
作此見者,法有二相。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
諸學道人,包括了在家、出家,新學、久學,乃至於賢位菩薩、登地菩薩。
「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如果說是先定而後慧,這也不能說不對,可是就落入階梯了,屬於漸次修行。
就像讀書一樣,先從幼稚園畢業,然後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這是一種次第。
六祖大師這裡所講的是心地法門,直指這念心,契悟菩提心是沒有次第的;如果是修戒、修定、修慧,然後再發菩提心,就屬於漸修法門。
契悟菩提心不需要經過這些層次,所以稱為諸佛的心印。
這個法門就是佛經所說的:「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
」凡夫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只要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就是,一切都是現成,一切都具足,這就是頓教法門,否則就屬於漸修法門。
「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如果有「先持好戒才能得定,得定以後才能發慧」這種見解,這是法有二相,這個法就不是無上法門,不是不二法門,也不是佛的心法,不是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因為法有二相,有能、有所,有心、有境,有定、有慧,成了相對法,成了世間法,屬於生滅法,有兩個相,有生、有滅。
悟到定慧不二這念心是不生不滅法,沒有生就沒有滅,這個法就沒有二相。
以下再解釋什麼是法有二相。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口在說好話,心卻是起惡念,口善心惡,心口不一,心口相違,這就是二法、二相。
同樣地,只是嘴上說定、說慧,徒託空言,沒有身體力行,終究不能與定慧相應,定是定、慧是慧,定慧不能等持。
如果是心口一致,心裡所想和口所說、身體所做的都是善法,內外一如,這才是定慧均等。
譬如,內心知道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心不應起貪、瞋、癡,身不做殺、盜、淫之事,行之於日常生活,確確實實都能做到,在言行上都能實踐,這就是內外一如,定慧均等。
否則,定慧不能均等,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卻始終做不到,空有慧而沒有定,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狂慧」。
又如,很多人談開悟的境界,說得好像是真開悟似的,可是觀察他的言行,卻還不如一個凡夫,貪、瞋、癡,殺、盜、淫,人我是非一大堆,這就是心口不相應。
真開悟的人是表裡如一,定慧等持。
(四)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
若諍先後,即同迷人。
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
自悟修行,要自己去悟,悟什麼?悟到定慧不二的這念心。
定,不是時時刻刻地想:「佛經裡說百千三昧,我將來也要修個三昧。
」這麼想,是把修行放在未來。
現在要自悟修行,悟到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就是定,不是另外再去修個定;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這就是慧。
自悟,悟到第六意識不動。
憨山大師說,修行本來就很簡單,就是意根不動。
這個法門就是告訴我們不動意根,不動意根就是定,意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慧,還是這念心!明白了,煩惱就是菩提。
每個凡夫眾生都有意念、都有意識、都有意根,可是凡夫眾生在意根上攀緣、取捨,所以就完全不一樣了。
自悟,就是悟到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是本具的,不要再去求。
雖然是本具,從現在開始,這念心要能在打坐的時候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一念不生才是。
所以在打禪七的時候,師父經常告訴大眾:「就是這個!」到底是哪一個?聽法的這念心、聽法的這個、說話的這個、吃飯的這個、喝茶的這個、走路的這個,始終就是這一念,就是這個!悟,就是悟這個,不是另外看到個什麼,或是作了一個好夢,那不是悟。
無明慧經禪師有一首偈,講得很清楚:「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
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
」這就是自悟。
師父說到這裡,大眾確確實實對於這念心已經沒有一點懷疑,達到百分之百的信心,這就是悟了;但是,雖然悟了,只是理上悟,事上還沒有真正做到,只要六根一觸境,這念心又不在了。
所以要繼續不斷地「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念心要覺察,要觀照、覺照,這就是修行;要察而無察,照而無照。
這念心如果照不住了,就要誦經、念佛、持咒、持戒、懺悔、修六波羅蜜,雖然是誦經、念佛、持咒、持戒、懺悔,但是修而無修;修一切善法,心不執著,這就是修而無修。
念佛,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能念之心歸還原點,達到無修、無證、無言、無說,就是真正悟道的修行人。
修而無修,念而無念,行而無行,就是般若。
所以,自悟就是悟到當前這念心是本具的;就像五祖大師為六祖講《金剛經》時,六祖才真正地開悟,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悟到這個道理。
悟了以後才是真修;沒有悟道,道是什麼、道在哪裡都不知道,怎麼修?悟了道,才真正進入修道位。
但是,不要執著有能修、有所修,雖然是修,要「修無修修」;雖然是行六波羅蜜,要「行無行行」。
早晚課誦還是照做,白天還是普度眾生、建設道場、弘揚佛法,這都是修行,修了之後不執著有能修、所修。
如果執著自己有多大的福報、功德,持戒是多麼地嚴謹,別人都不如自己,這就是法有二相;不但有二相,而且還有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
能做到修無修修、念無念念、言無言言、行無行行,這就是法無二相,是真正的大修行人,因為修了之後不執著有能修、所修。
例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卻說:「我沒有說一句佛法。
」這就是沒有能修、沒有所修;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佛說:「沒有度一個眾生。
」始終是法無二相,不離開當念。
當念是什麼?定慧一如、內外一如的這念心。
所以悟了以後還要修、還要行、還要保任。
如果不保任,所悟的只是理,悟到理但沒有透過事上薰修,是站不住、站不長的;表面上好像悟了,可是境界一現前,卻又作不了主。
這念心要能作主,保持正念,定慧等持,這就是出世間法。
《六祖壇經》說:「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差別就在於此。
從現在起,時時刻刻保持正見,就是出世,就是自悟修行。
真正明白這個道理,還須在這念心上站得住、站得長。
有人認為:悟到這念心,平常心就是道,不需要再修了。
可是煩惱一現前,平常心卻起不了作用,為什麼?因為不是真正明白自悟、自修。
悟了理之後,還要將所悟的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上,「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要站得住、站得長,一切不假外求,這就是修行。
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總有個方便,但是也可以不假方便,就是一念到底,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什麼意思呢?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一天、兩天、三天、一百天,乃至於一年、十年、二十年,都是這念心,真正這麼用功,就是如來住世。
悟,就是這樣悟,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這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定慧不二的這念心不能分開,這就是「自悟修行,不在於諍」。
所有一切言說都是方便,還諍什麼呢?沒有悟到這個道理就難免有所諍,諍人我是非,諍高低上下,與迷惑的眾生沒有差別。
凡事都要斷勝負,要大家肯定自己,要分個人我、是非、高低,要爭一口氣,這都是眾生境界。
如果真正明白「自悟修行」,雖然在修,不執著修;希望道業有成,但是成功了也不起慢心,即使失敗了也不煩惱,為什麼?不執著有勝負。
雖然沒有勝負心,還是希望能成功,沒有成功也不煩惱,失敗了也不氣餒,始終不離開這念心性。
什麼心性?定慧不二這念心,始終是「法無二相」,這就是「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
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一乘任運,任運是用,一乘是體,有體、有用,體不妨礙用,用不離開體。
(五)
眾生只知道「用」而不了解「體」。
師父告訴大眾要一念不生,起心、動念都是妄念,執著這個道理,無為法又成了有為法。
為什麼?因為不知道體當中還有作用。
每個人悟的層次不同,有人悟到體,有人悟到用。
過去的祖師大德眼一眨、手一舉、腳一蹬,都能開悟。
悟到什麼?悟到心之用——原來這念心能有這個作用,就依據這個作用來返照能作用的心體。
不了解的人就執著:祖師一眨眼、一擠眉就是道;我一眨眼、一擠眉,也是道。
其實,這只是悟到用,並沒有悟到體;這個用屬於生滅法,只是祖師告訴我們的一個入處,目的是藉由用來返照能作用的體。
什麼是悟到體?例如,惠明當初想要奪取祖衣,六祖大師見惠明追上來,就把祖衣放在石頭上,自己隱蔽在樹林裡。
惠明看到祖衣時很高興,上前去拿卻拿不動,這時才知道祖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的,沒有契悟佛心,拿到祖衣也沒有用;祖衣是有德、有道的人才可以得,沒有德、沒有道的人,不能得祖衣。
惠明悟了這個理以後,馬上就說:「行者!我是來求法的,不是來奪衣的。
」於是六祖大師從林中出來,盤坐在石頭上。
惠明請求六祖為他說法,六祖大師問:「你求什麼法?」惠明說:「我在五祖座下很久了,還不知道自己這念心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請大善知識為我指點。
」六祖大師就告訴他:「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這個時候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不思善、不思惡就是心之體。
也就是說,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在平時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可是現在不但不起惡念,善念也不能起,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起善念、不起惡念,當下不動的這念心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自己。
所以六祖大師指示惠明從體上去認識自己,從一念不生這個地方來認識自己。
但是,根機不夠成熟的人,可能又在這個地方產生執著,以為什麼善法都不用修了,取空、落入斷見。
所以看佛經或聽佛法,要明白有些道理是告訴我們從「體」來認識自己,有些是從「用」來認識自己。
我們的眼睛能看,是誰在看?耳朵能聽,是誰在聽?都是這念心在「體」上所起的作用,這是從「用」來認識自己。
已經認識了自己,知道是誰在起心動念,最後還要歸到沒有起心動念的這個地方,就是心之「體」,所以體不礙用。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這就是用;用了以後,世尊說他沒有講一句佛法,無人、無我、無眾生,是把起作用的這念心歸還原點、回歸心體。
所以,六祖大師告訴我們,內外一如就是定慧等持,這就是體。
起善念、修善行,這是從體所起的作用。
起了作用之後,如果執著修善法的功德,起善念的這個心又成了生滅,就離開了體。
但是,如果只執著體,什麼善法都不修,甚至於嫉妒、排斥別人起善念、修善法,說他們所修的屬於生滅法,說他們不知道究竟修行的法門。
所以,沒有悟到這念心的人,說空他就執著空,成了斷見;說有他就執著有,成了生滅。
真正開悟的人,悟到定慧不二這念心,說空也對、說有也對,一切都是圓融無礙,一切都是自在,就如祖師大德所說:「挑柴運水都是神通妙用。
」既然挑柴運水都是神通妙用,那麼誦經、持咒、修善當然也是神通妙用。
(六)
有的人因為不了解而產生偏見,認為只有打坐才能一念不生,做其他事都是障礙,這種想法就落一邊了。
打坐,是要回歸到心體,在體上用功;平日誦經、持咒、修善、斷惡、做種種法事,這是在用上實踐,用了以後不執著這個用,這念心又歸回原點。
用不能離開體,離開體就成了生滅。
從這個道理來契悟,於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都能圓融無礙,是實實在在、活活潑潑的佛法,否則就落入一邊,始終是法執。
所以,如果認為打坐才是在修禪,除了打坐,其他都不是修禪、不是修定,這個觀念要修改。
為什麼?這只是從打坐上認識禪;認為體不動、口和心也不動就是禪。
雖然是不動,可是卻迷失了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要清楚、明白,要有定也要有慧,要在這念心上契悟定慧不二之理。
打坐是這念心,走路也是這念心,穿衣吃飯、痾屎拉尿還是這念心,這念心哪裡有二相呢?無二之相即是實相。
實相當中沒有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可是也不離開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這才是真正的契悟,否則就執著一個靜境,認為打坐才是定,走路、聽經、修善都不是定,產生了法執。
明白了定慧不二這念心,打坐是如此,走路也是如此,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還是如此,時時刻刻都是道,就不妨礙打坐,也不妨礙修善,動靜閒忙都是修行。
日常作務是在動中磨鍊自心,打坐是在靜中養成,是最好的助緣,使這念心在靜中有定慧,在動中也有定慧,稱之為「一行三昧」。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在樹林裡打坐,正巧維摩詰居士路過,就問:「舍利弗尊者,你在這裡做什麼?」「我在靜坐。
」「靜坐,修什麼功夫?」「我在修定。
」這屬於小乘行者所修的戒、定、慧。
維摩詰就趁這個機會講演大乘法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定慧法門。
維摩詰對舍利弗說:「你認為打坐就是定,難道不打坐就不是定了嗎?」舍利弗問:「如何才是真正的修定呢?」維摩詰回答:「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當中,真正不動身口意,是名宴坐。
」
在三界中,什麼才是真正最高的定?行住坐臥不動身口意就是最高的定,不動身口意就是一念不生。
一念不生,這念心就是定、就是慧,所以定慧是一個,不是兩個,沒有先後。
定慧不是修出來的,是本具的;只要不打妄想就是定,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就是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這念心行住坐臥都存在,不是修來的,如果是修才能得到定慧,定慧就成了生滅,因為有得必有失。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檢討自己在日常生活上是不是總要爭個勝負?總是在言語上爭個高下?如果有爭強好勝的心,就表示有我、法二執,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存在,就是迷惑的眾生,沒辦法超凡入聖。
想要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必須在心性上契悟,悟到不生不滅的心就入了聖位。
悟到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聖,不是另外去找個聖。
雖然悟到定慧不二這念心是聖,還要能時時刻刻保養這念心,要站得住、站得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悟到這念心是見到初一的月亮,有了一線曙光;繼續保養這念心,使這念心時時刻刻存在,就屬於修道位,是真修行;一直保養到這念心行住坐臥、順境逆境、動靜閒忙都現前,十天、半月、一年、兩年、十年,這念心都存在,就真正是如來住世了。
所以,從開始悟到這念心,到最後成無上正等正覺,功夫完全現前了,還是這念心,沒有兩個心,古人說:「萬里途程,不離初步。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真正悟到這念心,時時刻刻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哪還會有爭勝負、爭先後的念頭。
凡事總要爭人我是非,總要講個清楚明白,講不清楚、不明白,就耿耿於懷,這是眾生境界──「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始終是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存在,我執和法執存在,就是凡夫眾生。
想要超凡入聖,第一步要先破我執,然後破法執。
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不但不能破我法二執,甚至徒增我法二執,繼續增長執著,不離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始終是顛倒眾生、六道凡夫。
(七)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
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
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
六祖大師為了使大眾進一步了解定和慧的道理,再舉最常見的燈光來譬喻定和慧;「猶如燈光」,定慧就像燈光。
過去用的是油燈,油燈包含燈盞、燈罩,裡面還要有油、燈草,才能構成燈,用火柴點燃燈心就能產生光,所以說有燈即有光。
「無燈即暗」,如果沒有燈盞、沒有油、沒有燈草,就無法產生光,是一團黑暗。
「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燈和光是一個,沒有燈,光從何來?不能憑空生出光來,所以沒有燈就沒有光,光離不開燈,燈也離不開光。
光能照破黑暗,就像智慧之光能照破貪、瞋、癡的作用一樣。
雖然光能照破黑暗,但是必須要依據燈才能產生光亮;雖然慧光可以照破愚癡、黑暗、無明,也必須要有定,所以燈譬喻定,有定才有慧,有慧才有定。
同樣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動,這就好比是燈,只有燈、沒有光,也不能照破黑暗;如果這念心只是不動、只保持一念不生,就像一盞沒有光的燈,不能照破黑暗,不能產生全體大用。
所以,必須定慧等持,這念心如如不動就是定,除了如如不動還能清楚、明白,知道心的種種作用,這就是慧。
有定無慧不能照破無明,不是諸佛心印;定慧不二這念心才是諸佛的心印。
悟到這個道理,就是在理上開悟。
理上開悟了,還要在事上磨鍊,看看自己這念心是不是真正的不動。
打坐的時候可以不動,六根對外面六塵時可能就會動了,所以古人說:「要得真不動,動中亦不動。
」為了使這念心達到不動的境界,所以藉打坐磨鍊自己,知道心念不動是怎麼一回事,是很清楚、很明白、很安定的境界。
要達到真正的不動,在日常生活上遇到任何境界這念心都不攀緣,意都不顛倒,看到好的不歡喜,看到壞的也不煩惱,心裡知道是好、是壞,這就是智慧,所以佛經上說:「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善能分別諸法相是心之用,於第一義而不動是心之體。
禪宗最重視的是契悟定慧不二這念心,這念心就是如來的境界,就是菩提心。
其他的宗教也講定,在修法上也有感應,也有神通妙用,因為修定到達相當的境界就會產生神通妙用,可是這當中並沒有真正的智慧,與大乘佛法所說定慧不二這念心相去甚遠。
大乘經典中,佛常訶斥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是焦芽敗種,因為二乘行者只悟到偏空,沒有悟到菩提心。
悟到偏空只是一種定境,不了解這念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智慧心。
由於小乘聖者沒有悟到這個道理,認為生死輪迴是實有,所以還要入涅槃。
如果悟到這念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定慧不二、內外一如,這就是「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
大眾要了解,《六祖壇經》所講的是無上乘的法門。
明白了佛祖的心要,就知道佛所說的法是為了對應各種根性的眾生,應病予藥,所以開演出各種不同的法門。
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執一非他;悟到了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不會執著自己的法門而排斥其他的宗派。
定慧不二的這念心是十方諸佛的心印,真正契悟了就能圓成佛道,所以稱之為不二法門。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念心就是元,是心源,如同水的源頭;這念心是宇宙的根源,悟到這念心就是悟到諸法實相,就稱之為法王。
六祖大師用燈和光來譬喻這念心有定、有慧,使大眾更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心性,不但要有燈,而且還要有光。
光從哪裡來?從燈產生。
我們的燈在哪裡?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這都是燈,所以不入四大、不離四大,不入五蘊、不離五蘊,不即不離、不出不入。
離開自己的四大另外去找光,是找不到的;離開了五蘊色身,要另外覓得法身是不可能的;離開煩惱心而求菩提心,是求不到的。
所以,煩惱即菩提,過去起貪、瞋、癡的這念心現在不起貪、瞋、癡,貪、瞋、癡就轉變成光。
貪、瞋、癡是從地、水、火、風、受、想、行、識產生的,這四大五蘊之身就是燈。
明白了燈和光是一個,不是兩個,就明白眾生心、眾生身是很可貴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因為每一位都有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存在。
「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燈是光之體表示定,光是燈之用表示慧。
每個人都有一盞燈,都有智慧光,但是自己不了解這盞燈和光,因此整個心都是黑暗的。
明白了本自具足的心燈和心光,能產生什麼作用?「千年暗室,一燈即破」,這就是寂照的這念心。
「名雖有二,體本同一。
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它的名稱雖然不同,一個稱為燈,一個稱為光;一個是定,一個是慧;雖說是定、慧,寂、照,其實是一個,沒辦法分開的。
就像燈和光能分開嗎?分不開。
所以定和慧也是分不開,本來就是一個,體和用就是一個,沒有差別。
定慧不是在外,而是在這念心當中。
時時刻刻作主,站得住、站得長,在這個道理上去契悟、去用功,這一生就能成就如來的知見,乃至於繼續不斷地用功,就能成就如來的功德,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
(八)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
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
迷人不會,便執成顛。
如此者眾。
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
佛法對於戒定慧的解釋,分為大乘和小乘,兩種解釋有深淺的不同。
小乘強調先持戒,做到戒行清淨再修定,修定而後發慧,慧成就後即斷除一切煩惱,這屬於漸次修證。
《六祖壇經》則是講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定慧就是這念心。
如天台宗所講的「三止三觀」和「一心三觀」,三止三觀屬於漸次修法,一心三觀即是當下這念心具足空、假、中三觀的道理。
依次第說明戒、定、慧,是為了令大眾更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明白以後再綜合起來講,兩者殊途同歸。
「定慧品」即是綜合起來講,戒中有定、定中有戒,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所講的就是頓悟自心之理,這念心當中具足戒定慧,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沒有先後、漸次之別。
悟到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即是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
這一段是解釋「一行三昧」,三昧就是正定。
《楞嚴經》裡提到二十五圓通,其中二十五位聖者分別以不同的法門入道,最後都達到三昧。
但是,由於因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所呈現的定慧也不一樣,端視自己以何心念起修。
如果是以生滅心起修,所得的三昧必然有差別,必非究竟;如果依不生滅的心性起修,就是一行三昧。
所以,一行三昧是依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性起修,當然是具足定與慧。
六祖大師對大眾開示:「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善知識」是相對邪知識、惡知識而言,知見不正者稱為邪知識,知見中毒者是惡知識。
「知識」是一種通稱。
知,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識,每個人都有意識。
當時在座聞法的大眾過去已經聽了很多佛法、看了許多佛經,當然不是邪知識,也不是惡知識,所以稱在座的大眾為「善知識」。
「於一切處」是指在一切處所,無論是善、惡、動、靜、明、暗、美、醜、大、小,任何空間都一樣。
動是如此,靜也是如此;在都市如此,在山林也是如此;在道場是如此,在燈紅酒綠的地方還是如此;在逆境如此,在順境也是如此。
我們無論在任何地方都離不開空間,所以「一切處」包括所有一切空間在內,包括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地方、任何一個角落,無論是不是道場,凡是能到的地方就是「一切處」。
不論在什麼地方,穿衣吃飯、行住坐臥、上殿共修,在一切處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直心」,是沒有第二念,就是專注;不但專注,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慧。
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聽經的時候就專注聽經,沒有第二念,這就是一直心。
悟了這念心,任何地方都可以修,不是只有在講堂、在禪堂、在道場裡才可以修行,日常的行住坐臥當中,處處皆是修行的機會與處所。
每個人都離不開行住坐臥,所以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般人都知道「直心是道場」,但是不一定了解「直心」的意義。
心直,還要清楚、明白、作主,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是真正的一直心。
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走路、打坐、吃飯、睡覺……這念心都要存在、都能作主,這就是一直心,作不了主就不是。
穿衣、吃飯都能作主,穿衣、吃飯的當下就是神通妙用。
不要小看一直心,一直心就是如來心。
打坐時一念不生,達到中道實相,就是一直心。
修行學佛,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在這念心上用功,從初初開始一直到最後,還是不離這念心。
首先這念心要覺悟,「覺」很重要,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靈知靈覺。
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但是一般人的心都是想東想西、患得患失,如此就是失去覺悟心。
現代社會上的人常講要「活在當下」,什麼是當下?當下就是一直心。
一直心,不但是無念——無妄念、無雜念,而且還要清楚、明白、作主。
如果這念心不能作主、不能清楚明白,一直心就成了木頭。
明白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任何場所都可以修行,就是保持一直心,人在哪裡,心在哪裡,這是最實在的心境。
常行一直心,要常而不間斷,經常都是如此,過去、現在、未來都要保持這念直心。
禪七時告訴大眾「任心自在,堅住正念」,就是這個道理。
心要自在,「自在」是自己這念心要存在,如果不自在,這念心就像個石頭、木頭,就不是道。
任心自在是這念心不假絲毫造作,換句話說,是第六意識不起心、不動念、不顛倒,這念心不但不動,而且還要清楚、明白、作主,這就是「常行一直心」。
大眾或許都悟到這個道理,可是要達到行住坐臥都是一直心就不簡單了,因此古人說:「悟道容易修道難」。
一直心是自己的世界,常行一直心是自己的本份、是自己的事,所以《六祖壇經》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華嚴經》講:「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靜菩提果。
」這句話講的就是「常行一直心」。
眾生的心有人我是非、財色名食睡,處處和人計較,念念遷流,根本沒有直心。
即便是善人、好人,那還不是直心。
要達到直心,就要覺察、覺照,這仍屬於方便,等到完全沒有妄想、昏沉,一直心現前,就達到《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
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
行,一個是心行,一個是口行,一個是身行。
心,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能做到心行,身與口也就能做到;心做不到,身與口當然也做不到。
常行一直心就是道,道是本具的,不是修來的。
譬如,修觀行時觀想一個境界,修日輪觀就是觀想太陽,觀想成就了,就屬於修來的。
因為這是心想所生,所以是生滅法、生滅心。
觀佛像、觀日輪、水想觀、火想觀、空想觀,這都是觀行,觀行是假觀。
想了以後還要歸於無想,當體即空,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才是一直心。
(九)
虎溪大師云:「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
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
」觀空是空想觀,觀有是假有,不論觀什麼,不外乎是「空」或「有」,空、有都是境界。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心」與「境」,也就是禪宗所講的「賓」與「主」。
「主」是能觀之「心」,「賓」是所觀之「境」。
「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不要執著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這念心要能時時刻刻作主、時時刻刻注意。
「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進入了實相,完全達到純一直心,這個境界即為如來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
憨山大師也講:「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以空入有,有則不朽。
空有兩忘,適同金剛。
」適同金剛就是一直心。
在修行當中,空、有都是方便,修這些方便法的目的是在對治煩惱,使自己攝心、收心。
「以有入空」,觀想佛像、觀想香爐都是假想觀,這是「有」;先觀假有,然後再將所觀的境界觀空,契悟到空的境界,這是第一步。
如果不知道第二步、第三步,就會誤以為「空」是究竟。
有些研究般若思想的人,認為佛法所講的就是一切畢竟空,而不了解畢竟空是不執著、是無住。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不是空,而是一直心,一直心就是一實相,是如來涅槃妙心,要通達這些道理才不會走錯路、走遠路。
修空觀的目的是破執著,契悟了空,入了空定,還要不住於空當中。
如果是契悟了我空、破了我執,但卻執著空,這就好比是走路只走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未走完。
所以「以空入有」就更進一步,空觀修成就,再進一步行假有,「有則不朽」,這個「有」不是一般人所執著的「有」,而是「妙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所以說「有則不朽」。
再進一步,不住空、不住有,當下歸於中道實相,就入了金剛喻定。
這些道理是修禪定、修觀行的一種層次,最後則是契悟到純一直心。
「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
這裡引用《維摩詰經》,證明純一直心的功用。
「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不論身處何處,時時安住直心就時時在道場中,不要另外找淨土,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就是道場、就是淨土,所以古人說:「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
既然直心是道場,為什麼還要建外面的道場?外面的道場是一種方便,如果沒有外面的道場,就沒有空間研究佛法,沒有這個方便也很難契入究竟。
所以藉外面的道場彰顯自心的道場,外面的道場莊嚴,自心也能莊嚴;外面的道場清淨,自心也能清淨。
這是藉境練心、藉境印心,這都是一種方便。
六祖大師所講的是直截了當的法門,明白地告訴我們當下這個真道場、真淨土。
要想契入無生道場、無為道場、寂滅道場、菩提道場,必須直心;要想生淨土,不用東求西找,就是時時刻刻返照自心,反省檢討自己這念心是不是直心?能化除一切邪見煩惱,即歸於直心。
(十)
「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
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
六祖大師惟恐大眾產生誤會,所以再進一步解釋什麼是「一直心」。
「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諂就是獻媚,對人趨炎附勢稱為諂;掩蓋真實情況稱為曲,蒙上欺下也是曲。
在日常生活中,這念心要正直、要公正、要平等,這念心不要諂曲、不要掩飾。
檢討自己這念心,不諂、不曲就是直心;化掉煩惱、去除邪見,這念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淨土,不須另外去找淨土、找直心。
「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口所說的,心也要做到,如果心做不到仍是毫無用處。
古人說:「說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
」說戒、說定、說慧、說漸、說頓,說得天花亂墜,心卻不相應,不修戒定慧,沒有契悟到菩提心,對修行沒有幫助。
雖然自己尚未做到,也可以告訴大眾這個法門的益處,深切地發慚愧心,真正從這個方向去努力,就能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如果是嘴上說,心裡卻想:「我是薄地凡夫,要做得到是很不容易的事,……我講一講就好,等以後再慢慢去做。
」這麼想就迷失了自己的菩提心。
所以,一方面要說法普度眾生,二方面要藉說法的因緣自己返照,在度眾生當中完成自利,從有言再歸於無言。
說而不行,只知道理而不去實踐,根本毫無意義。
所以,弘揚佛法,一方面是弘揚,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從這個方向去努力,做一分得一分。
「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何謂「一切法」?杯子是法,凳子也是法,一部經、一本書也是法,一粒飯、一盤菜也是法,日常的行住坐臥、生活言行,乃至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法,所以稱為一切法。
起心動念也是法,起一個善念是一法,起一個惡念也是一法。
念頭不斷地生滅、生滅,這屬於生滅法;外面一切現象界有生、有滅,也稱為生滅法;人有生、有死,也是生滅法。
這裡所說的「法」,不是講空、不是名相,而是包含生活言行的點點滴滴,一個念頭、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是一法,念一句佛號是一法,念一百句、一千句、一萬句也是法,精進用功是法,懈怠也是法。
佛法中有法性與法相之說,這裡所講的一切法是指法相。
儒家說「不居功,不諉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就是不執著。
無論在任何時間、空間,面對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這念心始終是一直心,即做即了,這就是「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能夠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了以後不執著自己付出多少,順境、逆境都不執著,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眾生與佛、菩薩的境界差別就在於執著與不執著,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自言沒有講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自己沒有度一個眾生,這就是不執著。
不執著就是不居功,做任何事都提得起、放得下,心始終是平靜、光明,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一切善法,修了以後不執著,才能與般若相應,通達佛的智慧。
有些人以為不執著就表示什麼都不用做了,為何還要誦經、啟建法會?誦經、啟建法會是善法,能使福德增勝、長養慈悲心,然而,行一切善法以後不可產生執著。
所以,「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行一切善法以後就像未做時的心念一般,心還是平平靜靜、安安穩穩,還是一直心。
(十一)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迷而未覺的人,執著自己所學的法門、執著人我、執著法相為實有,只研究名相,卻沒有心行。
名相可以研究,但是研究之後要不執著名相,才能契入一行三昧。
如果執著坐在這裡不動、不倒單、什麼都不想就是一行三昧,反而會障道,因為心有所執,道就不現前。
六祖大師更進一步解釋:如果說常坐不動、無思無想就是一行三昧,那不就和無情識的木頭、石頭、草木沒什麼差別,木頭、石頭能成道嗎?有這種見解,不但與道不相應,而且還是障道因緣。
因為產生邪見、產生執著、產生法執和我執。
所以,除了不起心動念以外,還要清楚、明白、作主。
不但打坐如此,走路也是如此,行住坐臥都是如此。
認為打坐時不起心、不動念是直心,這只講對了一部分,因為除了不起心、不動念,還要清楚、明白、作主,這才是一行三昧的境界。
明白了這個道理,打坐也是道,走路也是道,穿衣吃飯皆是道,因為打坐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動、處處作主,走路也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動、處處作主,乃至於功夫養成了,睡覺的時候也是如如不動、清清楚楚,也是了了分明、處處作主,如此才是真正的直心,打坐是直心,走路也是直心,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都是直心。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
「道須通流」,道就是指這念心,這念心要像流水一樣暢流、暢通,這念心不要住在任何定點、任何法上。
心水沒有染著、無所住,才能通達無礙,否則就成了死水。
什麼是死水?對境、對物、對事、對於一切情境,一旦這念心有了任何執著,心水就成了死水,古人說「死水不藏龍」,死水起不了大作用。
所以打坐時雖然一念不生,但也不妨礙日常生活上起心動念,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善念、都不執著,心水就流通、自在。
在日常生活上,時時刻刻起善念,時時刻刻宣揚佛法,時時刻刻建道場、普度眾生,這就是道在通流。
這念心就是道,這念心不住任何一處,靜也靜得、動也動得,就能如流水一般通暢無礙。
凡夫眾生是動得靜不得,執著靜境的修行人則是靜得動不得,這都是障礙,無法與道相應。
真正的道要通流,這念心不住法、不住於任何境界才能通流,否則就成了滯流。
想過去,就住在過去的心境;想現在,就住在現在的心境;想未來,就住在未來的心境,這些都是有所住。
乃至於想到好事就生歡喜,想到壞事情就起無明、生煩惱,這也是因為心住於法的緣故。
如果能做到知道是善也不會歡喜,知道是惡也不起煩惱,這念心始終無掛礙,悠閒自在、寂然不動,始終保持這個心境,才能真正達到通流的境界。
「心若住法,名為自縛」,心如果住在任何一個點,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如同作繭自縛。
有些人會想:「誦經是住在經上,持咒是住在咒上,持戒是住在戒上,難道誦經、修善都不對嗎?」其實不然,只要了解「心無所住」的道理,就不會有掛礙。
因為眾生達不到這個境界,所以佛就開方便法,教大眾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就是將心安住在道理上,這是方便法。
等到心沒有雜念、沒有妄念,能夠時時作主,就不需要再念,如《四十二章經》所說的「念無念念」,從有念歸於無念,這就真正得自在,所以「住」在善法或理上,只是一種前方便。
《六祖壇經》是頓悟自心的法門,如果不了解頓悟與漸修的差別,就易曲解其中的道理,甚至產生疑惑:「先前佛告訴我們要住於善法,現在為什麼又說無住?連善法都不能住,豈不是前後矛盾嗎?」要知道,佛陀所講的「住於善法」是為了度化下根、中根、上根的人,這裡講「無住」是為度上上根機者所開示的頓悟之法。
由於下根、中根、上根的人經過先前很久的薰習,現在聽到這個法門才能像上上根的人一樣契悟這個道理。
了解這層意義,修任何法門就沒有障礙,這念心才能真正通流。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因為每個人心的染污有輕、有重,執著有深、有淺,所以佛講種種法門,目的都是為了使眾生去除執著、解脫滯縛,也就是先破我執,再破法執。
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只知道不動,身體不動、口不動、心不動,坐在這裡就像個木頭一樣,與道毫不相干。
打坐時,除了調身,更重要的還要調心。
古德說:「智者調心不調身,愚者調身不調心。
」禪宗祖師說:「要得真不動,動中亦不動。
」如果要使這念心達到一塵不染的境界,不但打坐時要做到不動,走路時也要能做到;不但在走路時能做到,睡覺時也要能做到;不但行住坐臥都能做到無所住,在十字街頭、燈紅酒綠的場所也要能做到,這就是真正達到不動的境界,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十二)
「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
」
這裡以舍利弗尊者在林中靜坐遭維摩詰居士訶斥的公案,說明常坐不動並非一行三昧。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樹林裡打坐,維摩詰居士從林中路過,就問:「舍利弗!你在這裡做什麼?」舍利弗尊者答:「我在打坐。
」那時舍利弗尊者修的是小乘法,心住在所修的法門上。
維摩詰問:「你怎麼打坐?」舍利弗知道維摩詰是金粟如來轉世,怕自己回答之後遭維摩詰訶斥,所以不回答。
於是維摩詰居士說:「我告訴你一個真正打坐的方法,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這與<定慧品>所講的「直心是道場」是同樣的道理。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我們這個世界是欲界,欲就是希求、欲望,世間人除了有睡眠、飲食等欲求,還有男女之欲、名利財色之欲,因此這念心不容易定下來。
如果自己有這些欲念,當下就是欲界眾生。
出家眾為了脫生死,出離紅塵家,宴坐清淨道場,這是一種方便。
世間人六根對六塵,所接觸的多是名利財色,常被塵勞所縛;修行人雖已離開染污的塵境,若執著清淨的環境,也是一種欲執,「執」就是貪愛。
所以,即使身在清淨的環境中,也不可產生貪愛之心。
色界眾生沒有欲染,但有色質之礙。
外在一切有形有相之物都屬於「色」法,莊嚴的佛像、清淨的道場都是色法,如果對這些境界產生貪愛,有執著色相的心,就是色界眾生。
對於喜好的境界有所執著,貪愛種種色相,就是色界的眾生。
無色界眾生雖已遠離欲界及色界眾生的貪著,但是執著空的境界,將心識住於空定中。
即使生到無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還是在三界當中,等到八萬大劫的壽命結束,仍要受輪迴之苦。
如果能進一步修四諦,體證苦、空、無常、無我之理,就能出離三界。
想要離開三界,現在這念心就可以離,離不是逃避,不是逃到任何一個地方,真正的離是要從這念心出離。
所以維摩詰居士告訴舍利弗尊者脫離三界的方法,並不是打坐修定,而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什麼是頓悟自心?於三界內不動身口意就是真正的宴坐。
所以打坐時不要怕吵鬧,對任何事都不要有取捨之心,不動身口意、一念不生,欲界、色界、無色界都不染著,這就是真正的宴坐,與永嘉大師所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道理相同。
真正明白了,就知道維摩詰居士所講的不動是真正的不動,不但是打坐不動,動中這念心也能自在、也是不動,這就是一行三昧,也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的:「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在日常生活上依然是修一切善、斷一切惡,繼續不斷地精進用功,但是不執著自己對道場有多大的貢獻、做了多少功德。
所以,同樣是精進用功,只是不執著而已。
大家要了解,不執著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了以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這念心始終宴然不動,雖然不動,心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常知、處處作主。
講來講去都是這念心,橫說豎說始終是不離當念。
(十三)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
迷人不會,便執成顛。
如此者眾。
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
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
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
六祖大師提示大眾,有些人教授打坐的方式是看心觀靜,教人身體不動、心念不起,從這裡下功夫。
很多愚迷眾生不了解真正的禪定,執著這個觀念,反而愈修愈顛倒。
如此教導別人,便會產生極大的錯誤。
所以不要執著看心觀靜,不要以為心念不起不動就能契悟無上菩提。
看心,心在哪裡?心沒有形相,怎麼看呢?看心就是覺照,就是注意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這念心是生、是滅?是動、是靜?是善念、是惡念?看心、觀心、反照,這都是方便,注意讓自己的心只起善念、不起惡念,這還是一種方便。
因為一看就有能看、所看,心就成了相對。
所以看心的目的是在注意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打妄想,一打妄想立刻知道,趕緊剎車。
如果於修習的過程中產生執著,就會出問題。
例如,以前有一位居士修觀音法門,認為「觀音」就是要聽自己身體內的聲音,甚至一盲引眾盲,另一位居士聽了他的說法,也跟著這麼聽,久而久之就經常聽到身體裡面有聲音,腦子裡一直有聲音跟著自己跑,睡也睡不著,走路、做事都成了障礙。
後來師父告訴他,不要繼續聽那些聲音,要堅住正念、任心自在,因為有能聽、所聽,都是執著,這念能聽的心存在就好。
看心,看就是觀,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注意,注意自己不要打妄想,妄想來了不理它,自己要能作主,覺性要存在,心只起善念、不起惡念,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這就是看心。
有些人在打坐時感覺心很清淨、很安定,就自以為入定了,希望一直把心念住在這個境界當中。
這種想法是對於靜境產生貪著,一旦聽到外面有一點聲音就會起煩惱,乃至於覺得別人都不用功、都在妨礙自己修道。
這是執著靜境的副作用,心已經執著靜的境界,落入靜塵當中。
社會上多數的人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動的境界中,沒有種種五光十色的刺激時,就覺得很空虛、無聊,這就是動得靜不得。
修行人如果知見偏差,對靜境產生執著,則是靜得動不得,當靜境散了,煩惱還是存在,仍然是迷失本心。
凡夫眾生不是住在動的塵勞境界中找刺激,就是住在靜境,動境、靜境都是塵勞境界,執著動靜二塵,心永遠得不到解脫。
打坐時觀心又觀靜,不起心動念,這樣用功就能悟道嗎?六祖大師破斥這與無上菩提心相違背,無上菩提心是絕對的心境,這念心了了分明,也就是無住生心。
所以從無住生心、從了了分明來看,這個方法當然是不對,這只是修行的一種方便法。
《六祖壇經》所講的法門是直截了當,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之法。
《楞嚴經》中「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所闡述的也是這個道理。
古人說:「要得真不動,動中亦不動。
」真正的不動不起,不但是打坐的時候不動,順境、逆境也不動,面對外面種種境界,心中沒有任何取捨,這才是不動。
不起,就是不起心,不起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不起殺、盜、淫之心。
不動不起就是安住在不動、安住在定當中,但是若想要用這種方法契悟無上菩提,就會走遠路。
因為有法執,執著不動、執著不起、執著觀靜,這還有能觀、所觀。
真正的不動,不但打坐時一念不生,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這念心都能自在,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看到好的不起貪念,遭人毀謗也不生煩惱,真正達到八風吹不動,這才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一行三昧。
不了解這些道理,要想達到一行三昧的境界是不容易的。
觀心看靜尚有能觀、所觀,不動不起只是一個定境,這當中沒有慧、沒有覺照的功夫,如此用功無法契入無上道,不能達到一行三昧的境界。
「迷人不會,便執成顛。
如此者眾。
」在迷的眾生、愚昧的人無法契悟這個道理,不知道如何達到一行三昧、如何契悟直心,卻執著方便法門為實有,因此走了遠路,乃至於執著一些光影境界,這就成了顛倒。
現在從看心觀靜、不動不起這個方向去用功的人很多,也有人執著身體要打坐,而不知道心要安住於何處,這就如禪宗祖師所說的「磨磚不能成鏡」,執著身體打坐卻不在心地上用功,根本不可能契悟無上菩提。
但是,如果因此認為修行不需要打坐,這也是錯誤。
打坐是方便法,因為走路容易疲勞、心容易散亂,睡眠時覺性又容易沉下去、入到夢境中,所以藉打坐來契悟無上菩提心。
佛經及祖師大德法語中不乏讚歎靜坐之文,如:「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六祖壇經》也提示大眾,契悟這念心需要助道因緣,而打坐就是方便入道的法門。
如何在這念心上用功?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沒有妄想、沒有昏沉,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直到清淨心現前,一念相應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這念清淨心求也求不到、想也想不出來,化掉煩惱、破掉執著即是,就這麼簡單。
同樣都在修道,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從這念心上去修,而是對所修的法產生執著,不但執著法,甚至誤解法,所以六祖大師說「如此者眾」。
「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將錯誤的方法傳授他人,不但自己犯錯,受教的人也被誤導,錯上加錯,是為大錯。
現在我們明白了,修行應該怎麼修?「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所謂「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這才是真正在打坐、真正在心地上用功。
修觀行要依次第而修,「境為妙假觀為空」,為了安住自心,必須先觀想一個清淨的境界,由於想出來的境界是假有,還須將假有的境界回歸原點,所以要觀空;但是觀空以後,執著空、住在空當中也不對。
「境觀雙忘便是中」,能觀的這念心、所觀的假有以及空都要忘掉,不要執著,到了虛空粉碎,最後只有覺照存在。
「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有能照、所照,就有前、後、內、外等種種分別,現在達到一念不生、純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所以到最後還是歸於中道實相。
憨山大師所說「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也是同樣的道理,先由方便法門入手,從有而後入空,領悟地水火風四大相融。
進一步還要不執空、不執有,所謂「以空入有,有則不朽。
空有兩忘,適同金剛」,始終不離當念,這一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處處作主,直至「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這就是一行三昧的境界。
修行,一種是頓悟,一種是漸修。
真正悟到這個道理,安住在這個道理上用功,這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的「保養聖胎」。
如果是從教理上用功,就要修戒、修定、修慧,修種種方便法門。
可視自己的根基,配合外在的環境因緣,選擇漸修或頓悟法門。
如果對於一念不生的境界有所契悟,打坐時就用一念不生的法門。
如果做不到一念不生,打坐時還有瞌睡、妄想、無明、煩惱,心始終靜不下來、定不下來,就必須修加行,修四正勤等方便法門,例如誦經、持咒、早晚課誦,使自己善念時時現前,所以漸修和頓悟二者不相妨礙。
(十四)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無相者,於相而離相。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無住者,人之本性。
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
這一段是講頓悟法門,「我此法門」是指「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其中有漸修法門、有頓悟法門。
漸修法門,是藉由誦經、背經、持咒、修六波羅蜜……從聞慧、思慧、修慧上用功。
這裡是講頓悟法門,強調不思、無念。
心達到無念的境界,沒有男相、女相、在家相、出家相……沒有任何形相。
這念心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始終存在。
這就是心之體。
頓悟法門是佛法最上乘的法門,所談的都是心性,是頓悟自心的法門,也就是禪宗所說的不二法門,又稱為「教外別傳」。
閱讀佛經或聽聞佛法,都要先了解這部經是大乘或小乘?是漸修法門或是頓悟法門?否則就無法會通。
例如:佛法有八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出入息、念死,都提到「念」,但這裡為什麼卻「立無念為宗」?因為這是大乘法門,直顯無為法。
由於一般人不容易契悟到無念、無相、無住的心體,心沒有依靠,假使強調無念,就容易偏執一邊,所以佛陀慈悲開「有念」的方便法——誦經、持咒、念佛、念法、念僧……,目的是讓這念心先靠在善法上,到最後善法也不執著,就能達到「無念」。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要達到無為法,先要確立體、宗、本三個方向,以什麼為體?以什麼為宗?以什麼為本?「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從上以來」,指從過去到現在。
從過去到現在,六祖大師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說法,第一就是「先立無念為宗」,這個法門是以無念為宗趣、宗旨,就是大眾聽法的這念心要達到無念境界。
所謂「無念」,不但是無惡念,連善念也不起。
起善念屬於「假觀善」,契悟緣起性空屬於「真空善」,不執著假有,也不執著真空,歸於心體是「中道實相善」。
中道實相是最高的善法,所以,無念才是根本。
無念,就是佛經所說「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可思、可議,皆屬有念。
禪宗法門是佛的心法,佛的心是無念境界。
要契入佛的心要,第一步先要了解一切思維、推測,都屬於有念;有念,就無法契入佛的境界。
眾生心猿意馬,念念都在攀緣,這就是有念。
如果不起心動念,就會迷迷糊糊,就會打瞌睡、覺得無聊,這並不是無念。
無念也不是像木頭、石頭一樣,不但不起心動念,而且覺性要存在,這念心無妄念、無雜念,了了分明。
所以,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也就是所謂「起心即錯,動念即乖」。
頓悟自心的法門先要明白什麼是無念,先要契入無念。
有念是眾生,無念即是如來。
大眾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沒有惡念、沒有善念,看看當下這念心在哪裡,這才是最重要的。
(十五)
這念心有「體」、有「用」。
「體」就像水的源頭,找到源頭就「用」無窮盡。
所以,悟到心體──心之本體、心之體性,是最重要的。
心體,就是心的源頭。
哲學的領域也講到體、相、用,佛法也是藉由體、相、用來說明心性。
心體是無相、是空性,雖然是無相、空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作用。
起惡念,是染污的作用;起善念,是清淨的作用。
當這念心完全不起作用,而且清楚、明白、不動、作主,就是心之體。
「體」是體性、本體,「體」是空性。
世間上的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無論是有情、無情,到最後都歸於空性。
虛空是空,所有物質世界的體性也是空性。
心體也是空,空性是相同的。
空性之體相同,但是作用不同。
有「體」才有「用」,心的作用是無遠弗屆的,不受高山、海洋……種種有形物質的阻礙。
例如,與親友身處兩地,當你朝思暮想地關心他的生活、健康、安危,思念到極點,對方就能感應到,這就是心之用。
禪宗法門講「無念為宗,無相為體」,是直趨寶所,開宗明義、開門見山地告訴大眾:「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無念是什麼境界?無念的這個心,就是無相的心之體。
人有種種相貌、四肢五官、男相、女相、美相、醜相、高矮、胖瘦……這些都是相。
心性是無相。
要契悟心體,就必須離相;有任何執著,都無法契悟心體。
小乘藉由修「析空觀」悟到空性,大乘更進一步,空也不執著。
不住於空,就契悟到菩提心體。
要想見到空性、見到菩提心體,都要離相,所以說要破除我執;除了破除我執之外,還要破除法執,空也不執著,虛空粉碎,就能悟到心性之體,才能明心見性。
不論修小乘或大乘,都要破相。
破相,不是燒掉身體,而是用智慧來返照、觀照。
思惟是有念,由有念歸於無念、歸於心體,就開悟了。
悟有深有淺,有時是悟到心的作用,有時是悟到心之體,有時是悟到心的作用與心體同時存在,有時是悟到心作用以後又歸還心體。
當初惠明上座對六祖大師說:「我不是為了求祖衣而來,我是為了求法。
我在五祖座下學了很久,但始終不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六祖大師說:「你想要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現在聽我說,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就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就是這念清楚明白、了了分明的心,這就是自己,也就是每個人的本心本性,又稱為菩提心、心性之體。
惠明上座聽到這個道理,當下就契悟到心體、見到佛心。
無念、無相、無住的這念心,就是心體、就是佛心。
王陽明也悟到心體,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曰格物。
」王陽明所說的「無善無惡心之體」與六祖大師開示惠明上座「不思善、不思惡」的道理,是一樣的。
有很多人誤解了「無善無惡心之體」的意義,認為這念心無善、無惡,豈不是天下大亂?事實上,「無善無惡」是告訴我們心性的本來面目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兩邊。
善惡、是非、好壞……都是相對法,因此,要從「不思善、不思惡」這裡去認識真實的自己。
(十六)
社會上有些人誤解了禪宗頓悟法門,不了解無論是善念、惡念都是有念,有念就是生滅,有念就是眾生。
因為心裡有眾多的念頭生滅,所以稱之為「眾生」。
想壞的事是生滅,想好的事也是生滅;想壞的事是作惡夢,想好的事是作好夢。
無論是惡夢、好夢,到頭來終歸於無、終歸於空,都是生滅的。
所以,禪宗頓悟自心的法門告訴我們要不作夢,佛就是不作夢的人。
這念心能到達無念、無相,當下就能契入如來境界。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每個人的心都有作用,檢討自己的心是起好的念頭,還是壞的念頭?起好的念頭是好的作用,是福報、功德;起壞的念頭,這念心就是黑暗,將來就感地獄、畜生、餓鬼的果報。
所以,一切都取決於自己這念心。
不起貪心、瞋心、癡心、無明,就不會墮入三塗惡道。
這念心起善念,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十善,乃至修種種善法,將來就是人間、天上的果報。
更進一步,念佛、念法、念僧、修六波羅蜜,修一切善法而不執著一切善,到達無念、無相,就真正契入心體,當下就是解脫,當下就是淨土。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心體與心的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
起善念、起惡念都是生滅,但是,一般人不思善、不思惡的時候,卻是懵懵懂懂、渾渾噩噩的境界,為什麼呢?因為心沒有覺照、不能作主。
所以第三步很重要,「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曰格物」,這念心時時刻刻要起覺照,只起善念,不起惡念,也就是佛法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
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也是這個道理,良知良能時時刻刻現前,革除心中的物欲,改革自己的習氣,也就是「心靈改革」。
儒家認為「格物致知」,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是最高的境界;在佛法來講,這只是修行、修道的過程。
良知良能是一種覺照、覺察,更重要的是最後必須要歸於心體。
儒家只知道「無善無惡心之體」,卻不知道這念心究竟在哪裡。
佛法有契悟心體的層次和方法,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最高境界?如何返照才能契悟無念、無相、無住的心體?無念不妨礙有念,有知才知道有念,不知怎麼會知道有念?所以,王陽明是從「知」字下手,最後悟到心體。
知是「有念」,是心的作用。
起好作用、除去壞作用,都是心之用。
有念而不執著,當下就是無念,就歸於「無善無惡」的心體。
無念的這個心是清楚、明白、不動,這就是體。
認識了心體,心就能不住在任何境界上。
(十七)
「無住為本」,一般人認為的「住」,是身體住在旅館、山洞、高樓大廈或茅蓬……。
這裡所說的「無住」,是指心不執著任何一個境界。
想到過去,心就住在過去的境界。
想到過去的成功、過去一帆風順,現在是一無所有,覺得很悲哀,這就是心住在過去和現在。
想到未來,心就住在未來,希望未來做一番大事業、發大財,有大名聲、大權勢……想來想去,未來也只是一個希望,也是一場夢。
或是想到現在一切都不順利,哪裡有未來?愈想愈傷心,愈想愈悲哀,這些都屬於眾生境界。
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不想現在,三際不住,離開了過去、現在、未來,就超越了時間。
不住在時間,不住在空間,也就是不住在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任何善惡、是非、美醜、得失……一切境界都放下,就超越了時空。
超越了時間、空間,就契悟了實相。
佛法是絕對的智慧,開悟了,就能了解什麼是「無念」,什麼是「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現在雖然沒有開悟,如果根據「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三個方向來考驗自心、安住自心,也就等同開悟。
因此,六祖大師接下來就解釋「無相、無住、無念」的道理。
「無相者,於相而離相。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無住者,人之本性。
」什麼是「無相」?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眼所見、耳所聞,衣食住行、行住坐臥,都沒辦法離開「相」。
眼睛所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事事物物,都是相。
一個境界就是一個相,是心與境相互作用的顯現。
要如何離開這些相?要「於相而離相」,在有相當中,將人與人之間的事、人與物之間的事處理好,處理好之後不執著,這就是「離相」。
離相,並不是離開世間,而是不執著一切相。
無念就離相,無念就是無相。
與「離相」相對的就是「著相」。
例如:認為自己從早忙到晚,日以繼夜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別人都不如我精進、不如我有道心、功德不如我大……有這種想法就是「著相」。
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藉由大眾的善因、善緣,才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如果沒有大眾的發心,事情也無法圓滿。
《梵網經》云:「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很多事並不是自己一個人所能成就的,功德成就了,要有「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的觀念,這就是離相的方法。
離相,就是不執著,並不是不要善法、功德。
勤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有了過失不推給他人,不居功、不諉過,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從這裡去體悟。
(十八)
不了解「於相離相」的道理,就容易起煩惱,容易看什麼都不順眼。
祖師常說,不要逃境安心。
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對現實,在假名、假相、假有當中「宴坐水月道場」,修一切善、斷一切惡,然後,於一切法、一切境界都不執著,修一切善法又不執著善法,當下就離相了。
悟到緣起性空的道理,也是離相的方法。
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性空,功德也是緣起、也是性空。
雖然是緣起性空,但是離開緣起法就沒有佛法。
因緣和合才能修建道場、才有講堂,因緣和合才能打禪七,因緣和合才能出家,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切都是大眾的功德。
既然是因緣和合,就是緣起、性空;既然是緣起性空,還執著什麼呢?這樣思惟就能離相。
不僅是外在的事物,自己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也是因緣和合,不要執著。
執著四大假合為實有,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
真正明白四大是緣起、是性空,當下就離相了,不必等到死了以後才離相,不必等物質毀壞以後才離相。
等到假合之相壞滅才離相,是屬於眾生境界;菩薩離相是「於相」當中「離相」,雖然有相,但是菩薩不認為「相」是煩惱、障礙。
菩薩不執著於相,當下就離相。
離相,就能見到「無念」的心體,就能認識心體。
如果執著相,時時刻刻都在攀緣,就見不到心體。
社會上很多人執著相貌的美醜,認為自己相貌不好,就去找外科醫生整形、美容,產生很多副作用,花了很多錢卻給自己增加煩惱;或是看到別人相貌好,想盡辦法去追求、佔有。
但是,再美的相還是會衰老,所以佛法講「無相」,教導眾生不要執著相,實在有很深的道理。
離相,也不是指遠離不好的地方。
例如,有些人認為台灣不好,就到大陸去;認為大陸也不好,就到加拿大去……跑遍了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好,因為始終離不開相。
世間上的相都是假相,是眾生的共業,稱為五濁惡世。
業沒有消,不論走到任何地方,都離不開五濁惡世。
只有從這念心離相,才能得到解脫。
破除對假名、假相、假有的執著,並非離開假名、假相、假有,只是不執著,不執著就是離相。
離了相,就能認識自己無念、無住的心性。
所以,「無相者,於相而離相」,從早到晚,還是食衣住行、行一切善,只是不執著這一切,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就能契悟心體,悟到心體才是最高的境界。
古人開悟之後說:「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
」過去沒有離相,沒有見到自己無念、無住、無為的心性,這念心始終有內外、美醜、取捨、得失……種種相對的境界,心隨著外面的境界流轉,是「人逐法」,心始終定不下來;現在開悟了,悟到無念、無住、無相、無為的這念心,超越了時間、空間,這念心歸於實相了,對於心內、心外的境界,自己都能作主、都能掌控,是「法逐人」。
所以,無念、無相、無住的心,是自己的根本,是自己的真生命,是法身慧命。
(十九)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在日常生活當中,一般人不可能不起心、不動念,在有念當中不執著就是「無念」。
《四十二章經》云:「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念佛,不執著這句佛號,當下歸於無念;誦經,不執著所誦的經,就能見到自己的無字真經,就能得解脫。
所以,「無念」是究竟、是根本。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卻說自己沒有說一句佛法,因為最後都歸於無念、無住、無相的心體。
「無住者,人之本性。
」儒家對於人之本性有各種解釋──孟子主張「性善」,認為人性本善,由於受到外境的引誘,心就被染污了;荀子主張「性惡」,認為人的本性是惡,心裡充滿貪、瞋、癡。
一般人所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是依據荀子的「性惡」之說。
人的本性是善、是惡,都講得通。
「人性本善」的主張是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善良的本性,有了過失,就要檢討、反省、改進,才不違背自己的本性;荀子講「性惡」,是了解人心容易有惡念,因此,自己要去除惡念,改過遷善,最後歸於善的境界。
佛法更進一步,主張人的本性是「無住」,不住善、不住惡,過去、現在、未來都不住,這是心之體,是我們的真生命,這才是人的本性。
這念心到達「無住」的境界,就是如來。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如來,就是指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成佛不難,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是指頓悟法門;修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則是漸修。
所以,講經說法要看對方的根機,對方是漸修的根機,就講漸修法門;如果對方的漸修功夫很高了,就告訴他無住、無念、無相的頓悟法門,使他更上一層樓,達到最高的善法──中道實相善。
「無住者,人之本性」,就是指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具空性、覺性,佛法稱之為「菩提妙明真心」。
在因地當中依本心起修,最後契入心體。
這念心達到不生不滅,不住過去、不住現在、不住未來,始終了了分明,時間、空間、穢土、淨土……乃至十方世界,都在這念心當中。
(二十)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此是以無住為本。
」
漸修法門,從有念入門,用善念取代惡念,念佛、念法、念僧,誦經、持咒……念念都是善法。
頓悟法門強調當下這念心具足定慧,定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
如何契悟?藉由聽聞道理,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最後契悟實相。
實相,即戒、即定、即慧。
因此,這裡所說的定慧,並非漸修法門所說的「因戒得定,因定發慧」,而是契悟當下這念菩提心、清淨心、無為心的頓悟法門。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此是以無住為本。
」從這一段就可以知道,何謂漸修、頓悟?何謂凡、聖?都是以當下這念心來區別。
眾生念念之中都是惡念,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將來的果報就是地獄、餓鬼、畜生。
修行學佛的人,絕對不會起這種惡念,所念的都是善法、都是佛法。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一般眾生念念之間都是財、色、名、食、睡……種種染污的境界;出家修行則是念念修建道場、度眾生、成無上道,念念都是善法、都是清淨的。
同樣是「念」,卻有善、惡、染、淨之別。
善念就是人天果報,惡念就是三塗惡道,淨念就是淨土。
「不思」就是不想;「前境」,指當前六根對六塵,色、聲、香、味、觸,善、惡、美、醜等種種境界。
「不思前境」,不但不起惡念,善念也不起。
譬如,看到佛像,便想禮拜、供養,這是淨念,這就是由善念再提升到淨念。
淨土宗講「淨念相繼」,藉由念佛,讓佛號念念相繼,財、色、名、食、睡、善、惡……任何境界都不思量。
此處更進一步,連淨念都不想。
「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這是從表面上來看。
並且,每個宗教的善惡標準都有一些差別。
凡夫眾生容易起惡念、打妄想,生種種煩惱,自己作不了主,沒有辦法剎車,進、退、坐、立都不是,始終煩惱一大堆。
心得不到解脫,就稱為「繫縛」。
因此,佛開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讓我們把心靠到善法上,稱為「繫念」,這些都是方便法門。
六祖大師講「無住」,無住心就是根本,這念心不住在任何境界上。
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無論是世、出世間法,不管是念佛、念法,都是前念、今念、後念……始終沒完沒了,所以說「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繫縛」就是生死,就是生滅。
不管念什麼,心始終得不到解脫,如同一匹馬被繩子綑綁。
因此,出家雖然離開惡法,拚命追求無上道,卻又被無上道的觀念、法門所繫縛,又是一重執著,無法心開意解。
所以《六祖壇經》講得很清楚:「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修行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沒有辦法契入無上菩提。
這裡直截了當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念,不要經過當中的轉折、方便;如果做不到,也不妨礙修方便法門。
修方便法門,不執著方便,煩惱調伏以後,能所俱空,這念心又歸於無念,就得解脫。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此是以無住為本。
」念,就是想念。
想到過去、現在、未來,就住在過去、現在、未來。
住,心安住在一個地方,這是一種方便。
眾生不知道無念即是佛,無念就是無住。
這裡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住,不但惡念不住,善念也不住──住在惡念,將來一定墮入惡道;住在善念,將來生至人間、天上,仍是生滅的果報。
不住於善、惡,如此用功,就能契悟到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就是無住,什麼都不住,當下這念心如如不動。
這念心本來就是不動,因此,不動亦不住;假使再住在一個不動,就不是真正不動的境界。
住在任何地方,就有一個形象出現,就是煩惱、就是生死;假使不住任何境界,就沒有意識的形象,什麼人都找不到你,連閻王、小鬼都找不到你。
所以,無住是根本。
(二十一)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
「善知識」,乃是讚歎大眾是諸善上人的意思,提醒大眾在這裡聽法是不容易的。
「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要達到無住的境界,就必須離一切相。
怎麼離?在這念心上來離,而不是逃避或離開這個世界。
因為無論是台灣、美國、天堂,染、淨,世間相、出世間相,東、西、南、北,上、下十方,外在的一切都是相,逃也逃不了。
如果離開台灣到美國,美國還是個相;離開世界到天堂,天堂還是一個相,還是沒有離相。
所謂「離相」,不是用身體去離,而是心要遠離,心不生取捨分別。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知道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虛妄的,不攀緣、不執著,看到和沒看到一樣,就是不理它、不管它。
眼、耳、鼻、舌、身、意,超越外面的時間、空間,達到無住的境界,有這種智慧,就真正能離一切相。
「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這念心離相,則「法體清淨」,就能達到心清淨而無染著。
假使不知道離相的道理,就容易見境生心,起心動念就是有相。
例如:師父告訴大眾要遠離外面的塵境,到禪堂打坐得到清淨的境界,連這種清淨的境界也不能執著,因為清淨的境界屬於一種靜相,離開了動產生靜的境界,靜的境界也不能執著;連靜的境界都不能執著,其他不是靜的境界,更不能執著,所以《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外離一切相」,世間的一切森羅萬象,都是相。
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
只要有相,都是法,包括法性、法相。
何謂「離」?心不取著、心不染著,即是離,並不是離開世間。
如果真正做到六根不攀緣,當下這念心就是「法體清淨」,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淨法身之體性。
體性是絕對的、本具的清淨,所以,心是「以無相為體」。
有些人聽到無念、無相的道理,就以為可以什麼都不必做,光是坐在這裡就可以了。
但是,坐在這裡不知道用功,打妄想、打瞌睡、起無明、生煩惱,一樣沒有辦法達到無相的境界,所以就必須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靜中養成、動中磨鍊,時時刻刻以方便法門來對治。
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待人接物、早晚課誦、建道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這些都是有相,做了這些事情而不執著就是無相,從有為法歸於無為法,從有相歸於無相。
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不執著世間法,當下就是無相。
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安住在當下無念、無住、無為、無相的境界,即是以「無相為體」。
一切有相的境界都會毀壞,我們身體的四肢五官,乃至外在一切地、水、火、風,都屬於有相;假使執著有相為實有,當這些東西毀壞後,人要安住在哪裡?佛陀很慈悲,告訴我們一個永垂不朽的空間和世界,讓我們得以安身立命,這個世界就是無相。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任何境界,只有當下清楚明白的心。
這念心本來就是清楚明白,所以不執著清楚明白,這念心就是體。
王陽明也悟到「無善無惡心之體」的道理,因為善和惡都是相,想到好的境界是相,討厭壞的境界還是相,乾脆什麼都不要想。
因此,「無善無惡」,善惡都是虛妄的。
不想善與惡的境界,當下這念心不動,這念心就是體,就是清淨法身佛,就是自己的真生命,在這裡安住、保任,就是修道位,明白這個道理才算是悟道。
(二十二)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
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
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
「善知識」!恐怕大眾昏沉、打瞌睡,再一次提醒大眾注意。
無念只是不攀緣,不攀善緣、惡緣,但並不是指這念心像枯木死灰,像石頭、木頭一樣什麼都不知道。
假使像這樣修無念,連一個念頭都沒有了,稱為無想定。
無想定修成功,生到無想天,五百大劫的壽命過了以後,又將隨業流轉。
古德云:「莫謂無心云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有些人以為百思不想,就可以成為無心道人。
但是,百思不想時,這念心在哪裡?所以,這念心還要能夠作主,這是最重要的。
「完全空掉這念心」,或是認為「百物不思」即是道,都是隔靴搔癢,不是真正的道。
「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看到一切境界,只要心不染著就好。
譬如:看到杯子,知道是個杯子,好的不貪,壞的也不起煩惱,這念靈知靈覺始終存在,這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善、惡、世間、出世間,一切境界都不染,也就是禪宗所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道理。
「魔」代表的是恐怖的、不好的境界;「佛」代表的是歡喜的、好的境界。
這兩種境界現前時,這念心都不染著。
看到好的起貪心,心生歡喜,即是染;看到恐怖的境界,心生煩惱,這也是染。
如果看到好的,知道是好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照它一下,照了以後無能照、無所照;看到壞的也是一樣,心無染著。
「染」,就是掛礙,就是攀緣。
心無染,對於任何境界都不生掛礙、都不攀緣,這念心要清楚明白、要作主,這就是正念,就是靈覺、正覺。
進一步,達到更細微的境界,就是靈明妙覺,還是指不染著的這念心。
很多人修行講空,以為什麼都不要了,這是錯誤的觀念,並沒有悟到自性菩提。
「心不染,曰無念」,無念就是無雜念、無妄念、無染念。
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處處作主、正念常存,就是無念。
無念就是如來,無念無不念,一切念頭都在無念當中。
「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自念」就是於自己本心本性上,沒有攀緣心、顛倒心。
「常離諸境」,順境、逆境、染境、淨境、善境、惡境都要離,時時刻刻離開諸境。
離,不是離開這個世界,只是心中無染著,看到外面的境界,不生取捨、憎愛,這就是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所以,禪修、打坐就是要練這念心。
打坐的時候,萬緣放下,看到好的不歡喜、看到壞的不討厭,這念心始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得住、站得長,如此就是「不於境上生心」。
明白這個道理,處處都是佛法。
「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
」所以,不是坐在這裡迷迷糊糊,什麼都不管、不想,必須要能作主。
一切都不想、不管,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不想、不管的這念心還要清楚、明白、作主,這就是淨念、正念。
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滅掉所有的念頭,這念心就好像死了一樣。
「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由於無念、無想、無住只是一種定境而已,定力一散掉,馬上就隨業流轉,就是「別處受生」。
「學道者思之」,時時刻刻都要三思、要謹慎,不可錯用這念心。
時時刻刻要有這種觀念,要有正知正見,這念心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要做就做、要睡就睡、要走就走,只起善念,不起惡念,起了善念也不執著善念,就是「念無念念」。
淨土宗修念佛,念佛之後要念而無念,達到無念的境界;無念而念,因此亦不妨礙有念,始終這念心要得自在。
「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假使不知道無上菩提的道理,不了解祖師意,自己錯了,可以自己負責,但是,如果又將這些不正確的知見傳給別人,乃至於勸別人和你一樣,這樣子不但是自迷,不能見道,還引導他人也墮入惡道,一盲引眾盲,毀謗佛經。
「所以立無念為宗」,有念就是眾生、就是生滅;無念不是滅絕,無念是無雜念、無妄念,了了分明,不攀緣、不顛倒,而且要有正知正見。
這樣子就是以「無念為宗」。
(二十三)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
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
六祖大師恐怕大眾對於無念還是不了解,所以進一步解釋,有些人光是口說見性,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見性。
許多研究佛法的人,也知道「見性成佛」、「直心是道場」、「人人都有佛性」這些道理,但是,說是說,在迷的眾生「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看到外面的境界,有取捨、生是非,說好、說壞,受外面的境界所干擾。
見境生心,產生執著、煩惱,乃至於起邪知邪見。
「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不但是邪見,一切六根對六塵的妄想,都從能見之心與所見之境產生,因為「自性本無一法可得」,本心本性什麼都沒有,本來沒有一法可得,如六祖大師悟道時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是悟到這念心安不上任何一法,本來無一物,什麼都沒有。
「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假使說自己看見、聽到什麼東西,妄說別人的吉凶禍福,「即是塵勞邪見」。
現在社會上也有一些人,會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表現自己道行的高深、智慧的高明,彷彿自己有天眼通,看得到別人的吉凶禍福,這種人自己沒有得到正知正見,沒有得到正法眼藏,所產生出來的見解都是邪而不正,使他人產生妄想、塵勞、懷疑。
別人一聽到未來是吉,心裡就很高興;假使未來將有大禍臨頭,則心生憂愁、煩惱、恐怖、妄想。
所以,妄說他人禍福的人,就是邪知邪見的人。
「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所以,為了避免產生邪見,藉由說他人的吉凶禍福來誇大、膨脹自己,就要時時刻刻安住在無念上,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正念,真正的出世法門、無上法門。
打坐也是如此,時時刻刻安住在正念、無念上,就是這個法門的宗趣、宗旨。
「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進一步分析、說明「無」和「念」二字。
無念,就是沒有能、所之心;有能有所、有執著就是二相。
「無者,無二相」,所謂「法無二相」,法就是指心法,是無上菩提法,這無上菩提法是絕對的,沒有男、女、美、醜,世間、出世等二相。
「無諸塵勞之心」,這念心遠離塵勞妄想──無攀緣、無顛倒、無雜念、無妄想。
所謂「塵勞」,「塵」就是外在色、聲、香、味、觸、法等塵境;「勞」就是勞頓、疲憊、勞苦,因塵而發勞。
由於六根對六塵,心生攀緣、取捨,慢慢地六根產生執著,就會疲憊。
我們可以試試看,眼根看外面的境界,不管看什麼,一直不斷地看,漸漸地眼睛就會產生疲勞,這就是所謂的「塵勞」;耳根也是一樣,聽任何聲音,聽久了以後也會發勞。
因為外境是塵,六塵刺激六根,六根慢慢變得不清淨,就成了慢性中毒。
《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會讓眼睛瞎掉,五音會讓耳朵聾掉……這是塵勞的關係。
有塵勞之心,就是有二相;沒有塵勞之心,就沒有二相。
自己檢討看看,這念心有沒有二相?有能觀之心、所觀之境,就是二相,能所相對,心就成了對立,一定會疲憊不堪。
所以,六根要想得解脫,就必須無住、無念。
「念者,念真如本性」,念念分明,真如就是如如不動、了了分明,就是覺性、佛性、空性。
真如就是真空,覺性就是妙有。
真空當中又能生妙有,妙有不離開覺性,覺性又是真空,稱之為真空妙有,就是真如本性。
所以,心要清楚明白,安住在覺性、空性上,安住在真空妙有上。
「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心有體、相、用三大。
這念覺性、真如之體,隨著六根接觸外面的色、聲、香、味、觸而產生作用。
這裡只講到體和用。
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體,如同水的源頭;這念心還有作用,無念不妨礙有念。
所謂「如來者,無所從來」就是體;「如來者,乘如實道而來」就是用。
悟有深、淺,不但要悟到體,還必須悟到用。
聽經聞法、修善斷惡、弘揚佛法……這些就是心的作用。
這些作用是從真空、本性當中產生出來的,假使沒有真空、沒有本心本性,也沒有這些作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這念心在眼睛稱為見,在耳朵稱為聞……在眼、耳、鼻、舌、身、意上產生作用,從真如、本心本性當中起念。
假使這念心性沒有了,眼、耳、鼻、舌、身就只是物質,像植物人一樣不起作用。
因為有真如自性,有真空、有覺性,才會起念,不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能夠起念,所以「非眼、耳、鼻、舌能念」。
那麼,這個要動就動、要靜就靜的是誰?就是能作主的這念心,這就是真如、就是覺性。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真如若無」,假使真空、真如、覺性、神識乃至於第七識、第八識、所有意識,全部都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就隨之而壞。
人有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眾生迷失本心,只知道色身,而不知道心性。
波羅提尊者曾對異見王講善明心性的道理,異見王問:「這念心在哪裡?」波羅提尊者回答:「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
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
」明白這念心,自己能夠作主,就稱之為佛性,否則即稱為精魂,隨業流轉。
(二十四)
儒家也有這種說法,《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即真如之體;「謂之中」,所以中道實相就是真如。
「發而皆中節」,起心動念即真如之用。
明白了心有體、有用,就是真正的菩薩行,就是如來住世。
喜怒哀樂,屬於眾生境界。
尚未起心動念的時候,當下這念心在哪裡?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沒有妄想、昏沉,這就是真如之體。
如果喜怒哀樂未發,卻在這裡打瞌睡、無聊,這也不是真如之體。
所以,不但不起心、不動念,這念心還要清楚明白、還能作主,這才是真如之體。
「發而皆中節」,這念心可以喜,也可以怒,起心動念都「中節」。
什麼叫作「中節」?例如,有人來侵犯道場,就要學金剛力士、學韋馱菩薩,降伏魔道、護持正法,這就是心的作用,喜怒恰到好處,這就是中節。
現在正是修建道場的時節因緣,就必須要起心動念,具足一切善緣,勸大家共同來發心,早日完工,利樂有情,這樣就是中節。
禪七時,告訴大眾:「通身放下,一念不生,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起,了了分明、處處作主,這就是體。
」體,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是無窮盡的,稱之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清淨法身佛。
有體,就有用;有了用,不著用相。
用了以後要歸還於體,否則就成了生滅,成了眾生境界。
《莊子》也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此即真如之體。
可見,不但是佛法講體,儒家也講體,佛法則講得更清楚、更明白。
「至人」就是聖者,學問、慈悲心、定力、智慧,以及其對心性的契悟,都達到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止於至善」。
「用心若鏡」,聖人的心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任何塵垢,時時刻刻都是光光明明、照天照地。
心的體性也是如此,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如同鏡子一樣。
「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此即真如之用。
「應」,六根應對萬事萬物,無論是待人接物、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乃至於看到世界上的善善惡惡、燈紅酒綠種種境界,都「應而不藏」,心中不留一點痕跡,不躲躲藏藏。
眾生好的也藏,壞的也藏。
「應而不藏」,隨緣應物,如禪宗祖師所說「如明鏡當臺」,這念心猶如明鏡一樣光明,一照到萬事萬物,漢來漢現,胡來胡現,全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日常生活中要明察秋毫,善法、惡法,乃至世間法、出世法,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最後到達「不藏」的境界,不留一點痕跡,如「雁過寒潭不留影」。
雁子從空中飛過,經過水潭時,能夠清楚地看到潭中的倒影,等到雁飛過以後,看不到潭中有任何影子,指境界過去之後,不在心中留下絲毫痕跡,也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的道理,這就是體。
「不將不迎」,不預設立場,既不排斥、也不歡迎,和《中庸》所說「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道理相同。
「應而不藏」,日理萬機,心中始終不留一點痕跡。
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易經》中的〈繫辭〉篇提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此為真如之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真如之用。
這段話告訴我們不要執著,真正達到無思、無慮、無為的境界,這念心寂然不動,一念不生,就是心之體。
明白這念心有體、有用,還有深淺之別,佛法必須去實踐,實踐了體和用,這一生就能超凡入聖。
(二十五)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
六祖大師恐怕大眾還不明白,於是以大乘經典來作結論。
剛才談無念、無住,恐怕大眾又執著無念。
執著無念,則無念又成為一重障礙,所以說「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這就是禪七時師父經常提示大眾的「任心自在,堅住正念」。
道究竟在哪裡?道無所不在,周遍一切處,道就是空……這些仍舊只是形容詞而已,真正的道不離見聞覺知。
「六根雖有見聞覺知」,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假使沒有見聞覺知,這個人就成了木頭,成為麻木不仁的人。
如何在見聞覺知上用功?「不染萬境」即是。
這念心始終不染萬境,外面所有善惡、是非、美醜,一切境界都不染著,如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
」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佛心;染污了就不是。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功夫,就是時時刻刻使六根不染污、不落境界。
禪宗祖師將六根比喻為牛,必須使這頭牛不落入草莽。
色、聲、香、味、觸等境界,就是草。
一旦落入境界,就是「落草」,就得輪迴六道,這頭牛就得受宰割,這就是生死的根本。
道不離見聞覺知,也不是見聞覺知。
所以,修行就是在見聞覺知上來契悟。
《華嚴經》云:「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就是指這念心無染著,而且連空也不著,禪宗所講的就是這個最高的境界。
許多人以為佛法就是空,並不是完全不對,只對了一部份;空也不執著,才是如來的境界。
見聞覺知是空還是有?說空、說有都可以,空有一如,空有無礙,空有不二。
見聞覺知就是覺性,亦即《楞嚴經》所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所以,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知」和「智慧」。
知就是覺性,就是絕對的智慧心,這念絕對的智慧心始終都要存在。
人人都有見聞覺知,可是眾生的見聞覺知會造惡業,所以眾生的見聞覺知不清淨。
見聞覺知產生分別、取捨,就成了相對的境界。
所以,必須契悟到沒有取捨的這念心。
進一步,要時時刻刻檢討見聞覺知,保持清淨而不染污、不落草、能作主,如此就是不染萬境,真如本性常得自在、解脫、無礙。
明白了「不染萬境」的道理,眼睛要看就看、不看就不看,看了以後不作看想。
眾生做不到,看了以後念念不捨,只找好的看,看到好的便想占有,看到壞的心生厭惡。
同樣是一個「見」,卻有迷、悟之別,作用完全不一樣。
覺悟了,見聞覺知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愈來愈細,真正達到最高境界──六根歸一,明察秋毫,就是菩薩境界。
眾生見是見、聞是聞、覺是覺、知是知,六根各不相干,所以是「背覺合塵」;覺悟的人時時刻刻見聞覺知都能清楚明白、都能返照自心,是「背塵合覺」,也就是不染萬境,心常得自在。
(二十六)
何謂「自在」?遇到任何境界,始終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可以測驗自己,假使外面一有聲音,會不會轉頭去看一眼、聽一下?外面鬧哄哄的,是否能夠靜得下來?眾生不得自在,看到好的東西,就要去貪。
例如,喜歡喝酒的人,不讓他喝酒,喉嚨就會發癢,想辦法要弄到酒喝,所以不得自在;看到別人花天酒地,自己也要去花天酒地。
受外境所引誘,就得不到自在。
修行人時時刻刻心不染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要動就動、要靜就靜。
看到善事,一定去做;壞事,絕對不做。
做了善事以後,心無染著,即得自在,這是達到自在的第一步。
第二步,六根歸一,六根互用,六根得自在。
進一步再用功,成就如來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千百億化身隨緣應化,生死自在,所以自在也有深、淺。
要達到最終的自在,必須先從眼、耳、鼻、舌、身、意下手,六根不染萬境,淨化見聞覺知。
假使做不到,就不可能六根歸一、六根互用,乃至得到三身的果報。
沒有前前,就沒有後後。
沒有前面的因,絕對沒有後面的果,求也求不到。
「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經,指《維摩詰經》,亦稱《淨名經》。
「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就是菩提涅槃,這念心始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是定慧,就是無念、無住、無相。
這是說明歸於本心本性,使真性自在無礙的道理。
所謂「不動」,古德云:「要得真不動,動中亦不動。
」不但打坐時不動,走路也能保持不動心。
因此,不動的功夫也有深淺的差別,先藉由打坐養成不動的心,進一步,在動當中保持不動。
六根在行住坐臥當中不攀緣,看到好的、壞的境界,知道好壞,好的不貪、壞的不嫌,這也是不動。
修四禪八定,達到空無邊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最高境界,一樣只是定,而沒有智慧、覺性。
等到八萬大劫過後,定散掉了,又隨業流轉。
因為修四禪八定的人,只知道「靜中不動」,而不知道「動中亦不動」,也不知道「能善分別諸法相」。
「能善分別諸法相」,就是以智慧檢討、反省自己心中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
若有,馬上照破,照破以後,無能照、無所照,又歸於寂然不動。
這一段告訴我們,從無相、無住、無念下手,最後就能真正契悟菩提妙明真心。
(二十七)
過去,有一位名叫暹道者的修行人,修行三十多年。
有一天,忽然悟到這念菩提妙明真心,悟到道是本具的,說了四句話:「三十餘年四海間,親師擇友未曾閒,今朝得到無心地,卻被無心趁出山。
」「三十餘年四海間」,修行三十多年,為了求道,東西南北到處跑。
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跑,而是「親師擇友未曾閒」,為了訪明師、擇益友,花了三十多年四處奔波,從來沒有閒過。
「今朝得到無心地」,忽然間悟到無心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人認為無心就是什麼都不想,這只是對了一部分;倘若悟到無心法、無生法,卻又執著無心也不對。
古德云:「莫謂無心云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六祖大師亦云:「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不著有、不著無的這念心,才是現成的。
「今朝得到無心地,卻被無心趁出山」,證到無心,也不要執著,明白本來就是無心,只要無雜念、無妄念,當下這念心就是,這念心什麼也比不上。
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
契悟無心,也不妨礙心的作用,並不是完全不起心、不動念,像石頭一樣。
《續指月錄》有一則公案,無念深有禪師也悟到無念的道理。
他說:「四十餘年不住功,窮來窮去轉無蹤,而今窮到無依倚,始悔從前錯用功。
」「四十餘年不住功」,四十多年來不斷地用功。
「窮來窮去轉無蹤」,一直參「念佛的人是誰」。
「而今窮到無依倚」,最後才明白能轉的這念心無需依靠,不需要依靠任何東西──不依東西南北、明暗、動靜、過去、現在、未來……魔也好,佛也好,一切都不依。
不依,就是無住。
始終這樣專注地用功,四十多年之後才悟道,悟到什麼呢?「始悔從前錯用功」,過去始終是東尋西找,而不知道能找的這念心,當下即是。
以前有一位尼師,穿一雙芒鞋在外行腳幾十年,也是悟到無心的道理。
他說:「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一生修行走了幾十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是現成的。
呂洞賓見到黃龍祖師後,也悟到過去錯用心:「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所以,無論是正法也好、外道也好、修仙也好,最後還是要悟到無念、無住、無想的本心才是道。
本章所講的定慧,不是先定而後慧、先慧而後定,不是有次第的定慧,而是定慧一如,這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
漸修,是漸次修行,最後才悟道;頓悟,則是悟到一切現成,明白道本自具足,就在見聞覺知。
從過去到現在,眾生的見聞覺知始終在妄想當中,所以不妨礙漸修,修了種種法門之後歸還於無修,就是圓融,就是頓漸一如,否則就會執一非他。
明白這個道理了,時時刻刻不離當念,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最後「修而無修,念而無念」,善、惡兩亡,善也不可得、惡也不可得。
善惡皆不可得,這念心究竟在哪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的心就是。
悟到這個道理,修行就能四兩撥千斤,就能得自在,否則就是執一非他。
這一章對於修行人具有很大的啟發性,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今生絕對不會走錯路,更不會走遠路。
單元首頁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台世界】 《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心悟轉法華- 中台禪寺
- 2六祖壇經通說EP01(共43集)_見輝法師 - YouTube
- 3中臺禪寺惟覺《六祖壇經‧行由品》釋義(二)
《六祖壇經‧行由品》釋義(二) 釋惟覺(中臺禪寺開山方丈) ... 中臺禪寺惟覺老和尚圓寂遺願盼信徒繼續弘法中臺禪寺開山住持惟覺老和尚8日晚間過世,享壽90歲,他一生 ...
- 4六祖壇經般若品(五)970323 ... - 護法護教中台禪寺中台山中 ...
護法護教中台禪寺中台山中台世界 · January 17, 2013 at 8:42 AM ·. 六祖壇經般若品(五)970323 「自性真空亦復如是」,這念心性本來就是真空,真空不是頑空,空當...
- 5【中台世界】 六祖壇經定慧品
《六祖壇經》則是講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定慧就是這念心。如天台宗所講的「三止三觀」和「一心三觀」,三止三觀屬於漸次修法,一心三觀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