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 - 思在樹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前者產生孢子,而後兩者均產生種子,以繁衍後代。

惟化石蕨類亦有產生種子傳其後代者。

現存植物藉種子繁衍子 ... 思在樹人 跳到主文 我思並我在、樹木兼樹人; 臉書粉絲專業:「草木居」 https://www.facebook.com/succulentgarden (sinceJune13,2010);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Oct31Sun201007:16 植物的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 前面介紹了不少的植物,也出現了類似**科的字眼,我想該是整理一下整個植物分類的時候了。

植物的分類有七層,他們分別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後面的資料是從下面網址中整理出來的,這裡不是很完整的資料,但應該是有用的資料;要看完整的資料,請大家直接去看這個網頁: 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tabid=338&Domin=b&Field=v0&FieldName=&ContentType=Knowledge&ObjectId= 植物界裡含有兩門:(我加上了樹狀結構的編號法,這樣應該比較容易瞭解,學資訊的人,忘不了資料結構的。

) A.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蕨類植物又名羊齒植物,是原始的維管束植物(維管束包括木質部、形成層和韌皮部,貫穿植物的根、莖、葉,負責植物體的運輸系統。

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維管束排列方式也不同。

)蕨類植物具有獨立生活的配子體和孢子體,此項特性是不同於其他維管束植物。

配子體構造簡單,主要是藏卵器和藏精器,且分別產有卵及精子;孢子體構造較為複雜,有根、莖、葉和維管束系統的分化,及產生孢子的孢子束。

蕨類植物是早期登陸的維管束植物,以孢子為主要散播方式,較種子植物為原始。

A.1桫欏科Cyatheaceae介紹:(前面介紹過的筆筒樹就屬於這一科) 莖單一不分叉,直立或斜向上生,葉集生莖頂,二至三回羽狀複葉,游離脈,單一或一次分叉,葉柄宿存或脫落。

孢子囊球形,具孢子囊托。

臺灣有一屬七種。

B.種子植物門Spermatophyta: 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前者產生孢子,而後兩者均產生種子,以繁衍後代。

惟化石蕨類亦有產生種子傳其後代者。

現存植物藉種子繁衍子代稱為種子植物。

花部不顯著而胚珠裸露於心皮外者稱為隱花植物,屬於裸子植物綱;花部顯著且胚珠包埋於心皮內者稱為顯花植物,屬於被子植物綱。

  B.1.裸子植物亞門Gymnospermae介紹:種子僅具1枚子葉;多草本或稀為木本;鬚根系;維管束組織多為散生排列,通常無形成層。

葉脈通常為平行脈或弧形脈,稀為網狀脈或羽狀脈。

花通常基數為3,稀為4~5。

裸子植物既是藏卵器植物,又是種子植物,是介於蕨類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間的一群維管束植物。

配子體寄生在孢子體上,絕大多數有藏卵器,小孢子萌發形成花粉管;同時由胚、雌配子體和珠被等形成種子,但並不形成子房和果實。

由於胚珠和種子是裸露的,因此,稱為裸子植物。

B.2被子植物亞門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是現代植物界中最高級最繁茂和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

它的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都比裸子植物複雜。

根、莖、葉的內部組織結構更適應於各種生活條件,生殖器官也具有更成功的繁殖能力,所以,自新生代以來它們在地球上佔絕對優勢。

現已知的被子植物約有1萬多個屬,20多萬個種,種的數量佔植物界的一半以上。

B.2.1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s: 種子具2片子葉;多數是木本植物;主根發達,多為軸根系;莖內維管束組織多排列成環狀,有形成層。

葉除少數外,多為網狀脈。

花的基數通常5或4。

B.2.1.1景天科Crassulaceae: 肉質草本或小灌木。

單葉或3-5出葉、全緣或鈍齒,常叢生或對生、無托葉。

繖房或圓錐花序。

萼片3-30,通常5片;花瓣與萼片等數;雄蕊1-2輪,與萼片等數或兩倍數目;子房上位,心皮與萼片等數,離生或底部合生,每一心皮外附一蜜腺,蓇葖果。

台灣有2屬。

B.2.2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s: B.2.2.1天南星科Araceae: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體具有酸性或乳狀汁液,並有肉質性的球莖或地下莖,少數為木本或攀緣莖,更有極少數為水生植物。

葉為單葉或複葉,單生或數枚根生,少數具莖生葉的種類則呈互生或輪生,全緣或具有各種程度的分裂,基部常呈戟形或箭形,在葉柄基部有一模質的葉鞘;花序為單一的佛焰花序,花多數而微小,兩性或單性(若為單性,則常為雌雄同株,且雄花在花序上方,雌花在下方,極少數為雌雄異株),兩性花具有花被,單性則否,雄蕊2、4或8枚,子房1至多數;果實為漿果,種子1至多數。

天南星科植物全世界約有126屬,1,800種左右,廣泛地分佈於全球各地,主要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台灣共有14屬,28種左右。

  B.2.2.2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 一或多年生匍匐、斜上或直立草本。

葉有十兩形,具葉鞘。

花單生,常多數排成頂生偶腋生之蠍尾狀或圓錐狀聚繖花序,兩性或單性(僅雄花),放射或兩側對稱,3數;萼片綠色,多數同形;花瓣3,離生或基部合生;雄蕊6,同形或兩形(偶三形),花絲光滑或被毛。

蒴果,常開裂。

  B.2.2.3禾本科Gramineae介紹: 草本,少數灌木或喬木。

莖圓柱形,有時稍扁平;節明顯,節間通常中空。

單葉,二列排列,具葉鞘,葉片與葉鞘間通常具葉舌。

花序由多數小穗(spiklet)聚合而成,小穗再聚集成為穗狀或總狀花序,部分種類之穗狀或總狀花序再聚合成指狀、總狀或圓錐排列之複合花序;每一小穗在其基部通常具2穎片(外穎和內穎),包住一至多數小花。

每一小花由二苞片(內稃和外稃)所包;花被退化為鱗被,通常2片;雄蕊通常3,稀為1、2或6沒;子房上位,花柱2或3,柱頭羽狀。

穎果,通常為宿存的內稃及外稃所包住。

竹類在分類上屬於此科,但由於其木本特性與其他禾本科的種類大不相同,故將之置於處理的最末。

除了竹類外,本科植物在台灣有118屬。

  B.2.2.4薑科Zingiberaceae: 多年生草本,具芳香之地下塊莖。

葉互生,二列或稀螺旋排列(台灣),基部具鞘,具葉舌。

花序穗狀、總狀或圓錐狀,生於莖上或另由根莖生出。

花兩性,兩側對稱,或具苞片;花被片6,2輪,外輪較小,基部合生;孕性雄蕊1,花藥2室;退化雌蕊2或4,側生2枚花瓣狀、齒狀或缺,中央2枚合生成大而具顏色之唇瓣;子房下位,3或1室;花柱1,絲狀,由藥隔後方往上伸出。

蒴果或漿果;種子具假種皮。

  B.2.2.5百合科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少數種類腐生無葉綠素。

單葉,常具鞘基。

花通常兩性,整齊花或稍不整齊,單生或聚合成各式花序;萼片通常3,常花冠化;花瓣片通常3;雄蕊通常與花被片同數,並與花被片對生;子房通常上位,稀下位或半下位,通常3室,花柱單一,柱頭一般3裂或頭狀;具蜜腺。

漿果或蒴果。

台灣有28屬。

  B.2.2.6石蒜科Amaryllidacee: 多年生草本,具有皮鱗莖。

葉基生,質厚,線形。

花莖實心,繖形花序;花被片6,漏斗形,花被筒狀,喉部有鱗片;雄蕊6,著生於近喉處;子房下位,花柱纖長,柱頭頭狀。

蒴果通常頂端具喙。

臺灣有2屬。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快樂的園丁 思在樹人 快樂的園丁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生活綜合個人分類:生物學筆記此分類下一篇:植物的莖、葉、花 上一篇:合果芋:值得推薦的室內植物 下一篇:植物的莖、葉、花 歷史上的今天 2011:盆景的型態(1/16):單幹直立型,V1.1版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搜尋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花蓮生活(3) 走過花蓮(56)食在花蓮(17)住在民宿(2) 盆景與盆栽(4) 松柏類(3)盆栽紀錄(186)竹子盆栽與地植(13)盆景筆記(59) 多肉植物(9) 景天科擬石蓮屬(20)景天科(272)百合科(54)龍舌蘭家族(38)番杏家族(20)大戟家族(23)馬齒莧科(6)仙人掌家族(54)其他科(36) 草木居(6)蘭花(2)菊科植物(16)禾本科植物(16)農舍(9)庭院(34)白花植物(48)黃花與紅花植物(49)紫花與藍花植物(26)多花色植物(39)觀葉植物(57)雜草野花(32)玫瑰花(16)鳳梨科(11)水生植物(23)海濱植物(17)蕨類植物(8)地被植物(5)喬木(40)果樹(13)藤蔓植物(24)裸子植物松杉柏(10)蔬菜(7)植物一般(24)生物學筆記(9)動物(10)旅遊雜記(19)印度遊記(11)計算影像學(2)工作與生活(52)教育與學術(27)未分類文章(3) 熱門文章 最新迴響 月曆 « 四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誰來我家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活動快報 我要抽人氣咖啡機! 即日起,趕快下載痞客邦App,即可免費獲得眾多好康... 看更多活動好康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6九月(1) 2016八月(9) 2016五月(7) 2016四月(26) 2016三月(1) 2015八月(1) 2015七月(1) 2015五月(2) 2015四月(1) 2015二月(2) 2014十二月(1) 2014十一月(7) 2014七月(2) 2014五月(5) 2014四月(27) 2014三月(49) 2014二月(31) 2014一月(26) 2013十二月(21) 2013十一月(21) 2013十月(23) 2013九月(16) 2013八月(15) 2013七月(24) 2013六月(21) 2013五月(23) 2013四月(20) 2013三月(27) 2013二月(28) 2013一月(28) 2012十二月(30) 2012十一月(23) 2012十月(21) 2012九月(20) 2012八月(34) 2012七月(53) 2012六月(35) 2012五月(25) 2012四月(35) 2012三月(35) 2012二月(31) 2012一月(28) 2011十二月(29) 2011十一月(36) 2011十月(31) 2011九月(28) 2011八月(33) 2011七月(41) 2011六月(43) 2011五月(43) 2011四月(32) 2011三月(31) 2011二月(45) 2011一月(44) 2010十二月(36) 2010十一月(45) 2010十月(40) 2010九月(30) 2010八月(40) 2010七月(31) 2010六月(30) 所有文章列表 新聞交換(RSS)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