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嬌妻教我的事 去人多的地方前先想想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文),這並非新聞,但知道原來日本的心理師(士)狀況也同樣慘烈,還是讓我嚇了一跳。
請懂日文的朋友幫我查了資料,日本目前的臨床心理士共有31,291 ...
人際關係
月薪嬌妻教我的事──去人多的地方前先想想
作者
方格正
2016-12-05
圖片來源:TBS
已成功複製連結
輸在起跑點的月薪嬌妻
看完月薪嬌妻第一集,在我腦海揮之不去的除了片尾新垣結衣可愛的舞蹈外,還有開頭主角的簡介──「心理系畢業後不知道未來的方向,索性又念了研究所,畢業後取得臨床心理士資格,之後找工作卻總是碰壁」。
心理系-->研究所-->臨床心理師,這路線簡直跟在台灣的我一模一樣!
近年來高等教育普及,加上許多學生嚮往著能從事看似光鮮亮麗、透過談話就能助人的心理師,許多學校廣設相關系所,導致台灣心理師出社會後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請參考〈政府真的重視心理健康嗎?〉一文),這並非新聞,但知道原來日本的心理師(士)狀況也同樣慘烈,還是讓我嚇了一跳。
請懂日文的朋友幫我查了資料,日本目前的臨床心理士共有31,291名,換算密度比台灣還高,看來高學歷、甚至具有證照的年輕人就業上之困難並非台灣特有現象。
由於工作的緣故,常有大學生或研究生來找我討論生涯規劃,他們看到同儕紛紛找到明確的方向,對自己的迷惘與停滯感到慌張。
說來汗顏,一路本科系上來的我似乎沒什資格大放厥詞,從結果看來,我走得不算十分順遂,但儘管我不是什麼職涯規劃專家,至少能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對即將出社會的同學們有些幫助。
我的前車之鑑
我的職業生涯中做了兩個重大的決定,第一是從事心理師,第二是念博士班,現在我們從經濟學「供給-需求」的角度來看看這兩個決定做得如何。
成長過程中我是保守的乖乖牌,很少偏離軌道探索,所以心理系畢業後,順理成章地考研究所,成為心理師。
不是說我對這份工作沒有興趣,而是這幾年我老是在想,除了心理師之外是不是也有其他工作適合我?或許就像是一初戀就結婚者的心情吧,難免對其他選擇好奇。
在我剛出社會時,台灣心理師法通過不久,當時要在醫院找份工作並不困難,只是與前輩相比,福利已有落差。
許多醫院由於自負盈虧的壓力,多採用約聘的方式任用心理師(以及其他許多醫療人員),偏偏新人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由於無法幫醫院賺到錢(請見〈心理師的心裡話〉一文),所以職缺並沒有相對應增加。
目前新人要在醫院找一份好工作更不容易了,勞資雙方條件不對等,雇主有太多人選可挑,要談加薪什麼的更是困難,以至於許多醫院心理師的薪資幾乎停滯。
能力、努力與經驗都與薪資脫鉤,這在一般企業來說是相當不合理的事。
在醫院待了兩年,我思考著怎樣能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後來選擇攻讀「諮商心理學」博士,想著或許當教授也是不錯的選擇。
幾年後我畢業了,後來的故事很容易預測,在博士滿街跑以及少子化的壓力下,找教職十分不容易,再加上讀博士的過程中,我花了很多時間心力在實務工作的磨練,論文發表少得可憐,而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學重視績效,其中以論文發表最為重要,因此在應徵教職這件事上,我並沒有競爭力。
目前博士與教職的供需失衡,菜鳥幾乎沒有談判的本錢。
就我所知目前大學還是需要很多老師來教課,只是由於成本考量,或因應未來少子化的衝擊,大學紛紛用兼任助理教授來代打,兼任老師的鐘點費相當少,根本是賠本生意,只是許多博士仍然願意做,因為想著或許在戲棚下站久了,總有一天會輪到我。
即便如此,機會也越來越小,就算是全職缺,現在流行的是「專案助理教授」,說穿了就是一年一聘的約聘,當然系上總會是暗示,或許待久了就能轉為正職的專任教師。
簡單來說,學校掛著一塊肥肉在眼前晃,為了吃到這塊肉,菜鳥博士需要做牛做馬、過關斬將,而且不保證最後吃得到。
雖然畢業後我努力發表論文,但飽嚐人情冷暖的過程也讓我思考,如此重視績效發表的大學,真的是我要的工作環境嗎?我的努力究竟是因為熱愛這份工作,還是在為自尊爭一口氣,想證明自己能當上教授呢?
後來我漸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選擇當一位自由工作者,朝著自費心理諮商的目標前進。
這並不容易,因為台灣民眾還不習慣把一筆錢花在談話上,除非真的感覺到有所幫助,因此這份工作也充滿成就感與意義。
當然,過去的路也沒有白走,都是我成長路上的養分。
不約而同,我聽到許多不同領域的朋友開始脫離原本不甚滿意的工作,試著當自由工作者,這種「類創業」的模式似乎正在興起。
離開公司或者機構的羽翼,雖然有自負盈虧以及充滿未知的壓力,卻也是自我實現的機會。
或許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比過去貪心,我們不滿於一份不喜歡但尚接受的工作,寧可出來一闖,希望對得起自己僅此一次的人生。
給準社會新鮮人的小提醒
我試著提出一些建議給年輕人做為參考,這些建議源自於我個人經驗,難免偏頗侷限,不見得適用所有人;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才不至於太過空泛。
1.「安全牌」沒有想像的安全
尼采:「活得安逸就是危險」。
很多學生告訴我,因為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所以聽父母親的話考研究,或者考老師、公務員等。
拿學歷、考取功名對長輩而言是一條安全的路,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確實管用;然而物換星移,時代真的變得太快了,學歷、證照等嚴重貶值,許多職缺早已被佔滿,長輩們不見得比你知道這些變化,看似安全之路可能滿是荊棘,更別說要拿寶貴的光陰作為代價。
如果純粹為了學術性去唸研究所,不求工作上的回報、又或者你清楚知道,你未來要走的產業需要拿到這個學位,那當然應該去考研究所,但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跟著大家唸,或者逃避面對就業的焦慮,那畢業後遲早還是得回來面對。
而考公務員呢,就統計上看來,落榜的機率比考上的機率高,或許要花幾年的光陰來準備,就算考上了,你有想過這真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環境嗎?若不是,有拋棄鐵飯碗另起爐灶的勇氣與決心嗎?也別忘了在目前政治的風向下,公務員的福利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2.了解市場供需,人多的地方謹慎考慮
若把人力看作是商品,決定商品價值的仍是供需;即便我種出來的香蕉又大又甜,如果產量過剩,一樣只能賤價出清。
世界一直在變,而學校不一定跟得上轉變的速度,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從前吃香的「專業」,如今已經供過於求了,但學校每年仍然產出一樣多的畢業生。
就拿律師來說,早期算是人人稱羨的職業,但廣設法律系加上國考入取率提升後,律師滿街都是,結果就是新進的律師薪資不斷被壓低。
醫療業也是一樣,除了醫師的待遇仍然高人一等外(其實也越來越辛苦),包含心理師在內的多數的醫事人員,在約聘制的條件下薪資與發展均受限。
國人常以廉價的健保為榮,殊不知犧牲的是醫療人員的福祉與熱情。
也就是說,薪水高低不見得與努力、天賦成正比,選對產業或公司很多時候往往更重要。
我們常聽到「行行出狀元」這句話,的確只要夠有競爭力,在任何領域仍可以脫穎而出,問題是在十個人的比試中考取狀元,與在千人的競賽中取勝難度是完全不同的,我想多數人都寧可選擇投資報酬率高的路線。
我並非鼓勵唯利是圖,如果真的方向明確,例如對於心理師、律師等工作充滿熱情,當然要勇往直前,只是在走這條路之前,不妨先探聽自己將面臨的什麼規模的競爭。
3.放膽「向外」探索
探索可以分成往內(了解自己)與往外(了解世界)兩部分。
常有學生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幹嘛,所以到諮商中心接受性向測驗,希望可以藉此得知自己適合的工作,坦白說我認為幫助有限,這些測驗大多過時,且只能給予一個大概的方向,例如適合人文或者理工,而這些結果往往只是驗證了學生對自己的了解罷了。
我更鼓勵年輕人向外探索,若只待在學校,當然很難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因為連市場上有哪些工作都不知道!
可以根據向內探索的結果(興趣或性向)為起點,開始進行向外探索,例如喜歡重機,不妨可以觀察社會上有哪些相關的工作,像是機車網站或雜誌編輯、維修改裝師傅、駕訓班教練、銷售、進出口、甚至設計製造等,然後透過觀察、網路搜尋、甚至直接請教已經工作崗位上的人,聽聽他們的故事,了解這些工作實質的內容、所屬公司的組織架構、待遇以及進入門檻等,思考其中是否有自己想嘗試的產業。
同理也可以適用在其他興趣或喜好上,像是咖啡、服裝、電玩等等,社會上許多既賺錢又有趣的工作是不在學校科系裏頭的。
想對年輕人說的話
我知道出社會的心情是焦慮的,跟別人相比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而父母親的關心很多時候反倒成為壓力,真的很希望能早點確定方向,好往前衝刺。
然而你知道嗎,現在全球化的時代比以前複雜許多,很難在20出頭就決定好未來的方向。
對此,有心理學家提出「成人初顯期(emergingadulthood)」的概念,意味著長大不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
相較於我們的長輩,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嘗試探索,有時甚至要到30出頭,才能夠立定終身的志向、達到經濟獨立,並選擇要跟誰長相廝守。
其實我們一直都很努力,正是因為太努力了,所以才給自己過大的壓力,急著要往前衝。
然而,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你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來探索,邊走邊修正自己的方向,終究能走出適合自己的路。
走過的路都將成為你的一部分,這些路都不會白走。
更重要的,希望你我都能學著享受這一路走來的風景。
瀏覽次數:143168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心理師
職涯發展
工作
人生
職場
方格正
心理師的心裡話
以助人工作為終生志業的臨床心理師,學歷為諮商心理學博士,曾於醫院身心科服務,目前於社區及大學從事個別諮商工作。
希望從電影與時事中分享身為一位心理治療師的觀點。
經營Facebook粉絲團「心理師的心裡話──方格正的工作隨筆」,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逛逛。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方格正
心理師的心裡話
以助人工作為終生志業的臨床心理師,學歷為諮商心理學博士,曾於醫院身心科服務,目前於社區及大學從事個別諮商工作。
希望從電影與時事中分享身為一位心理治療師的觀點。
經營Facebook粉絲團「心理師的心裡話──方格正的工作隨筆」,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逛逛。
熱門文章
1
從掃水溝的女兒到暢銷作家,黃大米:「正向的虛榮心,就是上進的動力」
2
從「外省二代」到「新二代」 作家陳又津:別被任何標籤定義自己!
3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4
釣魚界的印尼百萬網紅,讓東南亞這樣看見台灣!
5
心理師看《在車上》:關係中的失落,能找回的是對方,還是自己?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延伸文章資訊
- 1談日本心理師的功能 - 阿水
日本臨床心理師的工作領域有醫療、保健、教育、大學、研究所、福祉、司法、法務、警察、私設心理諮商、產業勞動。其工作範圍很廣,只要生活上有煩惱,也都 ...
- 2臨床/諮商心理師-薪水待遇最新情報查詢 - 1111薪資公秤
1111薪資公秤提供您臨床/諮商心理師的最新薪酬相關消息。臨床/諮商心理師主要取得臨床心理師證照,運用心理測驗與心理諮商、治療等專業知識與技巧,對病患進行心理衡 ...
- 3Re: [問卦] 為何月薪嬌妻要污名化心理師? - Gossiping板
: 為何作者要將美栗設定為臨床心理專業畢業? : 因為其實臨床心理師在台灣 : 還算是薪水相對穩定的職業 : 大醫院應該4 ...
- 4月薪嬌妻教我的事 去人多的地方前先想想 - 獨立評論
一文),這並非新聞,但知道原來日本的心理師(士)狀況也同樣慘烈,還是讓我嚇了一跳。請懂日文的朋友幫我查了資料,日本目前的臨床心理士共有31,291 ...
- 5日本心理師薪水 - 藥師家
「日本心理師薪水」+1。例如有些大學的資源教室輔導員,也有許多心理師擔任此職務,但是薪水可能是由31520元起跳;或是各種社區機構,也會希望聘用心理師,但薪水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