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模式助特教生克服溝通阻礙:AAC一般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參與模式(participation model)」是目前美國聽語學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ASHA)認為可用來作為執行AAC介入與評估 ...
全文檢索關鍵字
查詢
平台訊息
最新消息
AAC影音
平台簡介
成立平台宗旨
平台功能
成員及分工
聯絡我們
AAC科普
AAC迷思
AAC一般知識
輔具產品
輔具介紹
輔具類型
低科技輔具
有聲溝通器
溝通軟體
溝通App
輸入方式
溝通輔具相關周邊產品
輔具廠商
元鼎國際
朋笛
博陽科技
宏渥
吉喬
Sense森思
語悅科技
宇康生科
庭田
AppStore
GooglePlay
AAC百寶箱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資源連結
政策法規
相關書籍
相關文獻
AAC新趨勢
提供AAC服務單位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AAC科普
:::
首頁 > AAC科普 > AAC一般知識 > 參與模式 助特教生克服溝通阻礙
AAC迷思
AAC一般知識
作者:王俊凱
文/特殊教育教師王俊凱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發行日期/2018年11月2日
溝通是基本人權,當特殊生無法透過自然言語滿足日常溝通需求時,就需要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AlternativeCommunication,簡稱AAC)介入。
在二十世紀七○年代和八○年代,盛行以「候選人模式(candidacymodel)」評估特教生是否適合使用溝通輔具,但它的評斷標準頗有爭議,例如:當特殊生的年紀太小或年紀太大、認知功能嚴重受損、社會互動能力差、動作控制不佳,都被認為不適合接受AAC的服務。
還有,具自然言語的特殊生,因被認為會說話,即使他還沒達到能使用口語有效表達需求的階段,仍被認為接受AAC的服務可能會阻礙他自然言語的發展。
「參與模式(participationmodel)」是目前美國聽語學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Association,ASHA)認為可用來作為執行AAC介入與評估框架的主要模式。
參與模式的第一步,是確認特殊生的參與形態和溝通需求,作法是先確認一般生的參與形態,再評估特殊生參與同樣活動時會遭遇到的阻礙,例如:中午用餐時,一般生如果沒吃飽,會主動要求再盛飯添菜,但患有腦性麻痺的特殊生受口語及肢體動作的限制,雖然想多吃一些(溝通需求),卻無法使用言語表達,只能坐在輪椅上等教師協助(阻礙)。
參與活動的阻礙可分「機會阻礙」與「使用阻礙」。
機會阻礙屬於社會及支持系統的限制;使用阻礙則較屬特殊生個人能力、態度、可用資源的限制。
相關說明如下。
機會阻礙
政策阻礙:通常是法令規定或管理決定造成的阻礙,例如:在融合教育的思潮下,如果決定將特殊生安置到隔離環境中,他們就比較沒機會和一般生溝通互動。
實行阻礙:指一個單位的作法或規定造成的阻礙,例如:透過學校系統購買的溝通輔具,因為學校須負保管責任,所以輔具通常會放在校內;如果不是接受在家教育,特殊生是無法把輔具帶到其他場所使用的。
知識阻礙:當學校行政團隊或教師不了解AAC及它的評估、介入、評量流程時,就會對特殊生參與日常活動或課程造成阻礙。
技能阻礙:主要照顧者在協助特殊生操作溝通輔具或運用策略時有困難,無法有效執行AAC介入方案。
態度阻礙:家長、教師、同儕、專業人員如果對使用溝通輔具的特殊生持有負面的信念,就會形成態度阻礙,例如:將使用溝通輔具的特殊生視為智能障礙,不知道該如何與他溝通。
使用阻礙
評估特殊生的溝通現況,排除他可能遭遇的障礙。
可以從三個方面評估。
環境調整的潛力:改變物理空間,例如:在輪椅前面加一塊桌板,讓特殊生得以在桌板上操作溝通輔具。
提升自然言語能力的潛力:AAC提供特殊生多管道的溝通方式,用來擴展、強化和補足溝通的所有面向;使用溝通輔具並不會抑制語言產出,如果使用得當,反倒有促進的效果。
使用溝通輔具的潛力:評估特殊生的認知、語言、動作、感官等限制及偏好後,提供適當溝通輔具。
應用實例
每年三月及十月,桃園市教育系統會舉辦輔具聯合評估,讓有輔具需求的特殊生經過上午的專業人員評估,以及下午的專家審查會議後,藉調整、媒合、新購,或改向社會局申請等方式,取得適切輔具。
今年,桃園市南區特教資源中心承辦相關業務,並於十月七日在興南國中辦理聯合評估。
這次申請溝通輔具的特殊生共十四人,年齡涵蓋學齡前到國中階段,申請輔具項目有特殊開關及玩具的結合應用、語音溝通板、溝通筆、平板式溝通輔具。
早期溝通輔具評估原則偏向候選人模式,設定較多資格標準,例如:有無自然言語,認知功能高低,動作控制好壞。
參與模式成為主流後,不單看特殊生的障礙造成的限制,而是從提供支持服務的角度去思考,使用溝通輔具能否助特殊生提升參與日常活動、課程的機會,是否有助於提升自然言語的發展。
▲輔具評估專員(中)評估特殊生操作平板式溝通輔具的效果。
(圖由特殊教育教師邱燕華提供)
轉自: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409
延伸文章資訊
- 1參與模式助特教生克服溝通阻礙:AAC一般知識
「參與模式(participation model)」是目前美國聽語學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ASHA)認為可用來作為執行A...
- 2輔助溝通系統擺位的原則
AAC輔具使用評估領域. 擺位與坐姿評估. 動作. 動作能力評估. (控制介面的選擇). 認知語言能力評估認知. 讀寫技能評估讀寫. 感覺/知覺技能評估感官 ...
- 3語言治療師的AAC臨床經驗分享 -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電子學報
AAC介入計畫。經詳細的評估觀察後,不僅要設計使個案溝通更便利的替代形式,經語. 言治療師的溝通訓練後,要讓個案有更多元的擴大性溝通能力。
- 4輔助科技協會 -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行AAC介入與評估的框架。 ・參與模式最早由Beukelman和Mirenda在1988年提. 出,他們拓展了由Rosenberg和Beukelman在1987. 年所提出以指導AAC決策和介入...
- 5AAC今天就開始 - Facebook
分享AAC溝通輔具的知識和經驗,幫助無口語或少口語的人溝通,因為每個人都值得被聽見! 部落格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分享什麼是溝通輔具、評估及治療,以及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