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讀人館百年老宅變身旅人會所 - 人間福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藍色線條代表舊時文人布衣,隱喻民間知識分子。

位在台北大稻埕的「讀人館」,是文學書店與旅人會所,開設的目的主要用以接待來台作家、藝術家、學者及 ... 首頁> 國際兩岸> 兩岸.不可不知> 微文創大翻轉讀人館百年老宅變身旅人會所 微文創大翻轉讀人館百年老宅變身旅人會所 郭士榛 |2017.05.27 語音朗讀 69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的老式建築大都有著狹長型的空間,尤其是大稻埕的老屋特色,走訪一趟「讀人館」,更驚奇一棟已荒廢的百年建築老宅重生,華麗變身成結合街區的現代館舍。

圖╱讀人館提供 台灣的老式建築大都有著狹長型的空間,尤其是大稻埕的老屋特色,走訪一趟「讀人館」,更驚奇一棟已荒廢的百年建築老宅重生,華麗變身成結合街區的現代館舍。

圖╱讀人館提供 文╱記者郭士榛 台灣的老式建築大都有著狹長型的空間,尤其是大稻埕的老屋特色,走訪一趟「讀人館」,更驚奇一棟已荒廢的百年建築老宅重生,華麗變身成結合街區的現代館舍。

駐足在大稻埕公園旁的安西街四十二號門口,「讀人館」標誌立即吸引著來訪者的注意,那打開來倒放的書,雖幾筆簡單線條,卻讓人可以意會這是個精心的圖案設計,世代文化品牌經理、讀人館館長林曉雯,解釋這象徵翻開一本書的標誌,其義涵就是打開的書,即「讀」;書形有如漢字的「人」;書背像傳統屋頂寓意「館」。

藍色線條代表舊時文人布衣,隱喻民間知識分子。

位在台北大稻埕的「讀人館」,是文學書店與旅人會所,開設的目的主要用以接待來台作家、藝術家、學者及外國訪客,讓他們可以在此休息,也可創作。

同時也持續舉辦「讀人沙龍」,在充滿書香的客廳中聚會交流。

與周邊街區相呼應 台灣的老式建築大都有著狹長型的空間,尤其是大稻埕的老屋特色,走訪一趟「讀人館」,更驚奇一棟已荒廢的百年建築老宅重生,華麗變身成結合街區的現代館舍。

林曉雯表示,介紹「讀人館」前,先要了解台北大稻埕,依街區特色區分,包括「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青藝埕」、「學藝埕」、「聯藝埕」、「合藝埕」系列街屋,形成文化街區。

林曉雯詳細地介紹著,其中「聯藝埕」位於迪化街中北街,以「風土」、「博物」、「旅行」為主題,是一棟三進式街屋,也是「讀人館」所在地。

一樓一進是公平貿易商店、西點麵包咖啡館、台灣小農文創果品。

一樓二進是歐亞料理餐館。

一樓三進正是「讀人館」這間文學書店旅人會所。

各進之間有熱帶南洋風味的開闊天井花園,也是國片《大橋頭的戀愛夢》主要拍攝場景之一。

林曉雯表示,經營大稻埕街區工作團隊都必須了解每棟樓的歷史背景,每條街區的產業歷史,希望經營的店是創新融合傳統卻不突兀的,為配合「讀人館」因而以吃為重點,開設不同店面,但又可以和周邊南北貨、茶、中藥、戲曲、建築街區相互應,才可把人潮引進來。

百年建築老宅重生的「讀人館」,可由大稻埕公園旁的安西街四十二號進入,或是從迪化街一九七號穿過「聯藝埕」的店家及庭院而入。

書店蒐羅的書籍分為大稻埕與台北、台灣文史地、台灣食遊藝、台灣攝影與電影、台灣建築與美術、台灣文學,以及獨特的「讀人館作家」。

林曉雯表示,讀人館也是私人圖書館,書店之外還有七個客廳充滿了中英日文藏書,館內大部分藏書是可以讓住客在館內借閱,不外借也不出售。

清水紅磚磨石子地 「現代簡約風格的街屋,狹長型的兩進三層洋房式建築,是迪化街老屋常見的格局。

特別的是讀人館這棟洋房的外牆立面保留原有鄭順成商號字樣,清水紅磚、磨石子地、木頭門閂等舊建築特色都被保存良好。

」林曉雯說,「當初承租這棟這老建築真的是因緣際會,但偌大的老屋究竟要做什麼,讓我們煩惱許久,後來思考到大稻埕每年舉辦國際藝術節,都會邀請國內外藝術家來表演,讀人館剛好可以安排藝術家來駐點、創作,於是決定做私人會館。

」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舉辦至今五年,受邀來台的有作家、音樂家、舞蹈家、陶藝家,這些藝術家有的不喜歡黑盒子鏡框式的舞台演出,反而喜歡老屋中庭熱帶南洋風味的天井花園所形成的「環境劇場」。

林曉雯指出,像是大陸來台的天津京劇團一級演員凌珂,曾有兩年時間都在「讀人館」駐館,每天早上他會在中庭花園內吊嗓子,同時也在館內創作,最後在大稻埕的「思劇場」發表「碰老戲」。

林曉雯表示,國內外藝術家都喜歡「讀人館」的「環境劇場」,此外,還有一系列「讀人沙龍」,邀請作家及讀者在充滿書香的客廳中聚會交流。

像是建築師阮慶岳、藝術家姚瑞中、作家廖玉蕙、林文義、台灣樂壇教父倪重華,以及電影《愛情算不算》監製葉天倫等,都曾在「讀人館」創作、辦過座談。

辛苦努力非常值得 「讀人館」的房舍共有六間,林曉雯指出,當初六間房的設計主體是針對一九二○年代做研究,發現一九二○年真是精采的年代,除了大稻埕是台灣文化運動的基地,國際知名的爵士音樂家路易.阿姆斯壯、美國舞蹈家暨編舞家瑪莎.葛萊姆、作家海明威、費茲傑羅、「時尚女王」香奈兒、畫家畢卡索等也都生長於一九二○年代。

最後決定融合這六位知名人士的個人特色來設計每個房間。

接手聯藝埕這棟樓時,雖然屋主曾翻修,但並沒有使用而荒廢五年,且因當時迪化街老屋修復沒有法規可遵循,也沒有設計師把關,再加上成本考量,使老屋修復工作不精緻,林曉雯回想,當初整理水電線路時,才發現埋在地下的都是一團混亂的東西,而以自然農法種植台灣原生植物的中庭花園,當初更是排水管倒裝,水無法排出致使植物根部潰爛,一切都要翻開重新裝修。

如今用心投入才換來煥然一新的老屋,林曉雯認為,任何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老屋重生背後的奇遇 打造翻修讀人館,林曉雯只能嘆說:「這是一次奇遇,不能不讓人相信緣分二字。

」 回憶那不可思議的一晚,她說,二○一三年某天,正和夥伴在「學藝埕」,為劉阿嬤店屋家族展布展。

有位先生進來說:「已找我多次,都沒見著,沒想到在此巧遇。

」 交談後,才知他是屋主王如春後代的女婿蔡先生,「再過去一點的三連棟街屋就是我們家族的。

」蔡先生進一步表示,家族打算將房子簽給物業管理公司拆分出租獲利,並且,在當晚八點即將簽約,「我們非常欣賞你們的經營模式與風格,一直希望能夠找你們來承租經營,可惜總是無緣見到面。

」他力邀林曉雯去看他們的老屋。

林曉雯立刻連絡到世代負責人周奕成,一起參觀蔡先生家族的街屋。

那是三連棟的雙層宅院,中央有著一片寬廣的庭園,並有階梯與二樓相連,前後棟共有十餘空間。

而庭園早已荒煙蔓草。

林曉雯指出,這橫生的棄置感無法掩蓋建築物本身流露的華麗感。

硬生生將之拆開分租,對這棟氣派的宅院而言未免可惜。

由於家族已和物業公司談定要簽約了,他們要求林曉雯必須在翌日中午前給予答覆。

林曉雯說,看第一眼不到二十小時內,便必須決定是否願意開啟這個街屋經營計畫,真令人驚嚇。

經過一番慎思熟慮,周奕成終於告訴王家:「好,我們來做。

」 林曉雯表示,世代承租後,全力投入老宅裝修與花園改造,檢修、埋設水管電線等、重鋪地磚。

也在老宅內裝置了無障礙設施,使得這棟大宅院有朝一日也能夠服務老屋主、在地老人。

老屋華麗再生,除了工作夥伴努力外,也幸得王家人的援手,方使相當艱辛的裝修過程,得以在相互合作下克服萬難。

經過七個月的修復工程,當時蔓草橫生,等待命運宰割的雙層宅院,搖身變成富有多元色彩、情調洋溢的「聯藝埕」。

落成開幕時,世代邀請了屋主王如春及家族後代十多人一同參加,當他們走進美麗的花園中庭,步上迴廊,環顧宅院內的一景一物,一行人都滿足、欣慰地笑了,彷彿對天上的祖先們有了交代。

前一篇文章微文創大翻轉迪化207博物館說在地人文故事 下一篇文章兩岸產業交流一帶一路中的台商機遇 熱門新聞 01【千年慈光】青州石佛微笑重現2022.09.1102明月幾時有吟詩問青天2022.09.0903英國女王謝幕伊麗莎白二世走過的傳奇2022.09.0904影/禁肉類廣告荷蘭全球首例2022.09.0905星雲大師:月亮的啟示2022.09.0906棒球/擊退甲子園軍團中華隊U18分組第一晉級2022.09.1407社論--媒體管政治而政治不管媒體2022.09.0908【節氣養生】白露9/7~9/23紅棗南瓜小米露2022.09.1009【延伸閱讀】修道修心2022.09.0910如何消弭戰爭?看佛陀怎麼做!2022.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考古的故事】宋六陵一窺南宋皇家陵園微文創大翻轉博物館文創如何走紅?【考古的故事】鄭州商城遺址商代早期的王者之都【大陸社會觀察】烏蘭察布猶如走進一座草原博物館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