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網站創辦人不幸逝世 - Matter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備份好讀網站. 這是一篇超級後知後覺的文,創辦人逝世後至今已逾四年了,雖然好讀網站仍在持續運作,但是伺服器總是需要費用,不知道什麼時候終止服務 ... 獵人區塊鍊圖坦卡門ipfs永續保存電子書好讀好讀網站創辦人不幸逝世2月12日分佈式入口這是一篇超級後知後覺的文 備份好讀網站這是一篇超級後知後覺的文,創辦人逝世後至今已逾四年了,雖然好讀網站仍在持續運作,但是伺服器總是需要費用,不知道什麼時候終止服務都不奇怪,因此在matters寫下這篇文章,借助這裡大多數都是寫作人,也藉由ipfs分散式儲存技術保存這篇文章,以期也許會再多年後引起一些漣漪。

好讀網站是我在拿到智慧型手機後就知道的網站,那裏面有許多精心製作的DRM-free的電子書檔,著實也陪我度過了用手機看小說的美好時光。

也很謝謝周劍輝先生能在20年前就致力於電子書的製作,培養了一批除了喜歡閱讀,也重視智慧延續的一群人。

這篇文除了希望能夠找到方法能備份好讀網站之外,也希望會有新的有志人士能夠找到辦法接手,延續周先生的「數位圖書館」志願。

好讀網站閱讀一本紙本書後覺得很棒,憑著想讓更多人看見的衝動。

因此與志同道合的人一鍵一鍵敲著鍵盤把書電子化,製作成電子書格式,並且花時間校閱後還免費供人下載。

這當然會遇到版權問題,重製及散布。

在這裡以好讀網站的有關好讀頁面中了周先生寫下對於經營這個網站的心路歷程《有關好讀》周劍輝2008/11/14,並簡短節錄有關版權部分的態度與小故事。

若好讀網站上每本書都要原作者同意才能放上,這不是強我之所難嗎?不談已作古的,我又不是Google,要上哪裡去請示每一位作者呢?是否比較合理的要求是,若有作者不希望他的書被放在好讀網站上,請親自來信賜告呢?接到作者親自來信,我當然會尊重指示,將書立刻下架。

若非作者本人,而是第三者隨意來信騷擾,我目前的態度是置之不理。

我能保證的是,至目前為止,我沒有收到任何一位作者親自來信,要求下架的指示。

周先生甚至把他巧遇以告人聞名的李敖先生,並當面請教他對於他重製並散布他的書的看法。

李敖《北京法源寺》李敖《北京法源寺》因手頭正好有書,我在2001年參照原書整理校對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書。

我和李敖非親非故,我在電視上認得他,他並不認識我,當然我也無法事先徵得他的同意。

可是很巧,幾年後在台北永康街一家小館與友人聚餐,見李敖進來,便邀他一道同桌進餐,他居然很爽快地答應了。

李敖真是風趣,席間聽他說了幾個令人開懷大笑的小故事。

因他也以愛告人出名,我就趁這機會,順便請他看了PDA上我製作的北京法源寺電子書,問他有什麼意見,是否要告我?李敖說:告你有什麼好處?我說:沒有。

李敖說:那我告你幹嘛!不過這個其實有一點無法反映所有作者的想法吧,李敖先生寫書大概是為了理念而不是為了生活,其實版稅並不是他的重點。

如果有人能免費幫他把書再版製作成更容易散佈的電子版何樂不為?但是換做尚未成名的作家,嘔心瀝血並出版了一本書,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填飽肚子,因此版稅收入當然很重要。

當然針對寫作是否能夠賺錢,周先生與李敖先生不免俗地也有討論到這個問題,節錄如下:席間也談到寫作是否能賺錢,李敖說,台灣的市場很小,要賺錢則不能假手他人,他的書都是李敖出版社自行發行的。

他說他的書算暢銷的,每本書至少可賣上五千本。

一般的作家,大約幾百本,能賣上千本的就算很不錯了,每本的版稅只有數十元,有名氣的作家稍微多一點。

真如李敖所說,寫本書只能賺新台幣數萬元,純靠寫作為生還真是不容易。

而且,如果事先知道寫一本書只是要給、能給幾百個人看,大概沒有幾個人會有意願去寫。

如果本本皆如此,怎能出名,怎能突破呢?況且一刷若只是千本,好不容易盼到賣完,出版社倒了,或不願再印,就成了絕版書。

幾年之後,誰還知道、記得有這本書,恐怕連原先辛苦掙來的小名也沒了。

雜談其實這也是我對於內容創作者的一點疑慮,如果說嘔心瀝血的著作因為版權問題不再出版,後進者無法再閱覽到這些著作,對於創作者來說這不就是直接將他的心血盼下死刑了嗎?好不容易創作出來的作品就這樣塵封在出版社的角落,想看得看不到,放著也占空間,到最後就把原稿扔掉,再版成為絕響,根本就是作者、出版社、讀者、歷史研究者四輸的局面吧?因此我很認同線上圖書館的理念,就像現在基本上所有有註冊ISBN的書都會送一本到央圖去做保存,甚至是我以前寫的論文廢文也是平等地被保存在裡面,很多知識都是現在不覺得什麼,多年後其研究價值才慢慢浮現。

這讓我想起我剛加入matters時寫的一篇廢文數位石碑,這篇文的誕生其實是因為當時去看了2020年1月到4月的圖坦卡門-法老王的黃金特寶藏特覽,除了展出舉世聞名的壁畫與著名的黃金面具等等之外,對我而言最吸引我的是一塊石碑。

流傳3350年的一塊石碑 阿肯那頓、娜芙蒂蒂與三位公主的雕刻石碑阿肯那頓、娜芙蒂蒂與三位公主的雕刻石碑StelewithAkhenaten,Nefertitiandthreeprincesses石碑左側刻劃阿肯那頓法老緊握並親吻長女梅莉塔頓的姿態,右方是梅利塔頓的妹妹梅珂塔頓公主坐於母親娜芙蒂蒂大腿上的圖樣。

而排行第三的妹妹安赫塞娜蒙公主則依偎在母親的手臂一側。

在這對夫妻的中間,太陽神阿吞(Aten)頭戴有翼的圓盤如太陽般發光的手臂朝國王與皇后鼻息間延伸,象徵著生命,而石碑上的象形題字記錄著每個人物的名字與頭銜。

這塊石碑放在現代來說,充其量就是一篇臉書貼文,按讚數可能會因為他是國王而有個幾千幾萬。

展覽中除了這塊石碑外,還有展出一塊圖坦卡門與他的妻子到底多麼恩愛以及手到太陽神的祝福的石碑,這不就是一篇3350年前的臉書放閃文嗎!!?不要說君王等級的臉書推文才有研究價值,來看看兩千多年前的龐貝城,那裡的人民甚至把家門口當作臉書來用。

每日頭條-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的龐貝古城,竟是街頭塗鴉的發祥地?這些留在牆上的推文也許在當年只是個沒價值的塗鴉,但是放在兩千年後的現在,確是研究古羅馬歷史與地球火山活動等學術的重要依據。

現代人的資訊其實很脆弱,現在已經找不到卡式錄音帶的播放裝置了,讀取音樂CD的CD-Player大概也看不見了。

也許黑膠還有人在玩,但是LD(LaserDisc)大概已經消聲滅跡了。

10年前的軟體現在已經打不開了,10年前製作的MSdoc文件大概也沒辦法正常地開啟了,甚至我放在Google雲端硬碟上的照片現在也不給我完整的下載了(會丟失GPS位置及照相的時間點),甚至手機被車子輾壞或是硬碟故障後一大堆回憶照片就從這世上消滅了,在這樣的年代要怎麼把訊息永久保存並可以流傳給後世?在沒有網路甚至沒有照相機的年代,古代人提出的解法很簡單—找一塊石板,然後刻上去。

現在也有類似的作法,把資訊刻在膠捲上,然後封存。

ithome-GitHub在全球4位置封存精選開源程式碼儲存庫,雖然未來也許不會有電腦這種東西,不過解讀就留給後人煩惱吧,我們只負責保存可以讀取(DRM-free)的資訊。

.數位石碑接著談談那篇廢文,自從比特幣出現在大家眼前後,其基底技術區塊鍊也跟著被廣泛討論,其中心理念就是「分散式儲存+資訊溯源」。

這兩項特性就會讓數位資訊具有備份容易以至於幾乎可達到永久保存的效果,以及新舊資訊互相掛勾,除了可以溯源,也能藉著MD5等檔案指紋的方式來驗證資訊副本與原版連1bit的差異都沒有。

如果區塊鍊與分散式儲存能持續運作,也許這就是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共用的一塊能夠流傳到後世的數位石碑吧!分散式儲存最後回到好讀網站,這是一個中心化網站,所以當創辦人逝世後就沒有人能夠繼承了,因此要是代管伺服器關了這個網站,那它就永遠消滅了。

因此web3的分散式儲存網站我覺得會是未來的趨勢。

這裡引用我喜歡的漫畫《獵人》,裡面的角色對於生死看得很淡,常常都是個體死亡了無妨,即便是團隊的首領,重點是團體要能續存,這不就是民主的概念嗎?這也能延伸到政治的話題。

若君主制,就是把法律寫在君王的腦袋裡,若是君王死亡了,法律就消滅重寫。

若是民主制,就是把法律白紙黑字地寫成一本書,即使總統死亡了,只要紙本法律還在,那這個社會就能繼續運作。

我是頭腦,你們就像四肢。

原則上四肢要忠實服從頭腦的指令。

不過⋯這是組織運作機能上的原則,和生死無關。

要是頭腦死了,只要有人繼承位子即可。

有時候,四肢比頭腦還重要。

別本末倒置⋯我的命令最優先,但不需把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我也是旅團的一份子。

應該存活的不是個人,而是旅團。

不要忘了這一點。

 —庫洛洛·魯西魯 獵人第12集p16---把文中提到的網站連結備份到ipfs上,若文章下架後仍可以藉由分散式儲存讀取《有關好讀》周劍輝2008/11/14數位石碑每日頭條-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的龐貝古城,竟是街頭塗鴉的發祥地?ithome-GitHub在全球4位置封存精選開源程式碼儲存庫支持作者喜歡我的文章嗎?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CCBY-NC-ND2.0版權聲明20看不過癮?一鍵登入,即可加入全球最優質中文創作社區登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