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的故事大意@ 楊悅春的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006151850《戰爭與和平》的故事大意 ?名著欣賞與閱讀心得分享. 原著:托爾斯泰. 俄國作家、改革家、道德思想家。

生於莫斯科以南約160公里的雅斯納亞˙波利亞納。

16歲 ... 楊悅春的部落格歡迎您來本部落格閱覽文章!如果您的大作不想在這裡被分享,敬請惠予告知,以便移除,感謝不盡!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006151850《戰爭與和平》的故事大意?名著欣賞與閱讀心得分享原著:托爾斯泰   俄國作家、改革家、道德思想家。

生於莫斯科以南約160公里的雅斯納亞˙波利亞納。

16歲進喀山大學,1851年參軍去高加索。

1852年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處女作〈童年〉。

1854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後在〈塞瓦斯托波爾故事〉中敘述了他的這一段經歷。

1857年去法國、瑞典和德國遊歷。

1855~1863年間寫了一系列短篇小說,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道德問題上。

1860~1861年再次去西歐旅行。

1862年結婚,在婚後的15年中,創作了兩部最偉大的傑作:〈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戰爭與和平〉通常被認為是世界文學中兩三部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之一,托爾斯泰為寫作這部宏偉的史詩幾乎用了7年時間。

無論是作品的規模還是對問題的論述,這部傑作都遠遠超過了他以往的作品。

全部生活素材均被編織在一幅巨大的花毯中,對豐富的材料和眾多人物的處理,都是無比客觀的。

但是小說中也有一些章節經常受到評論家的指責,在這些章節裏,托爾斯泰闡述了他的歷史哲學,並對戰爭及其策劃者大發議論。

這種冗長的議論有損於全書的協調,成為藝術上的一個缺陷。

1873~1877年創作的〈安娜˙卡列尼娜〉,雖然在敘事方法和風格上與〈戰爭與和平〉相似,但在藝術上卻比較協調。

在寫作上述兩部作品之間的一段時間裏,托爾斯泰的人生哲學正處於變化過程中。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熱愛生活的樂觀小說,它的主要人物在道德上都是健全的,而且能夠主宰自己的內心衝突;〈安娜˙卡列尼娜〉則是悲觀的,它的主人公們的內心衝突往往得不到解決,有時還釀成了人間的災難。

安娜與渥倫斯基的私情所面臨的悲慘命運是不可避免的。

  完成〈安娜˙卡列尼娜〉以後,長期以來對人生目的的苦苦探索使托爾斯泰經歷了一場精神危機。

1880年以後,他花了很多時間就自己的宗教觀點、社會觀點、道德觀點和藝術觀點的各個方面寫了一些書籍、小冊子和論文。

後來,他還就道德問題和性的問題寫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和劇本。

71歲的時候,他寫了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復活〉。

小說中有許多優秀的篇章,特別是在第一部裏,作者的敘述具有一種使人入迷的詩情畫意。

審判的場面也是現實主義記事的一篇傑作。

然而就藝術性而論,〈復活〉卻比〈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大為遜色。

它有倉促寫成的跡象,它的道德說教和對司法制度、刑事制度和教會的宗教儀式的激烈抨擊,都使它仿佛是出自辯論家托爾斯泰,而不像是出自文學家托爾斯泰的手筆。

  1910年10月,日益惡化的家庭關係迫使托爾斯泰在一天夜裏偷偷地離家出走。

幾天以後,他因患肺炎在梁贊省偏僻的阿斯塔堡車站去世。

對於托爾斯泰作為一個文學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評論家們從未提出過疑義,一致公認他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與經濟決定論和馬克思主義激烈的階級鬥爭學說相反,托爾斯泰認為,促使人類達到沒有階級和國家狀態的進步運動,有賴於每一個個人通過奉行至高無上的愛之法律,摒棄任何形式的暴力,從而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趨完善。

儘管托爾斯泰把他的理性主義引向了極端,但如今他仍被公認為19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shane_liu2003/article?mid=4086&prev=4091&l=f&fid=33&sc=1)楊姐/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maxine521's新文章中華基督教浸信宣道會聯合會高雄大華教會簡介廚房訣竅白狼頌舉手是救命手段:對心肌梗塞熱檸檬水救你一輩子!養鍋秘笈~把不銹鋼鍋變不沾鍋檸檬水更勝人參五榖雜糧類中唯一的鹼性食品──小米如何預防老人癡呆症上帝送給人類的最後一件禮物(揭開上帝的終極底牌)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maxine521'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