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最新→心理學 - 考前命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Terman採用比率智商來表示個體智力,不再僅以心理年齡來呈現智力。
比率智商(Ratio IQ)就是「智慧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的概念,簡稱「智商」。
以比率智商 ...
考前命題
Home
108年最新→心理學
心理學3916-0091.心理學3916-0012.心理學3916-002
五、請說明社會認知論所主張的「相互決定論」之意涵,並比較社會認知論與古典行為論觀點之差異。
◎【擬答】:
一、社會認知論:Bandura(班度拉)在1963年提出以觀察學習為主的社會學習論,試圖修正過去行為主義忽略以及不足的部分,像是無法說明為何模仿不需要有外在增強物?後來受到Mischel的影響,進一步將認知因素納入,在1986年提出社會認知論,並且認定人是主動的問題解決者,而且其人格結構包含了能力、信念、目標及標準等四個次系統,這一些系統利用交互決定論、觀察學習、自我驗明、自我強化等機制影響行為表現,在成長過程,透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二個因素影響,其中班度拉認為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人的行為是透過自己相信的信念引導,朝向特定目標邁進,而達成與否,是由自己的信念左右。
二、交互決定論:班度拉(1977)提出交互決定論,必須系統性研究三個變項,個人(P)、行為(B)、環境(E)三者之間,任何兩項都是有交互作用存在的,並隨時間更動而變化。
班度拉(1986)認為環境因素是個人之外,所有能夠影響個人行為的客觀因素,如社會規範、社會壓力、同儕激勵等;而個人因素則包含了個人的特質、動機、意識判斷以及有意圖的行動等,個人主要係透過符號能力、預知能力、替代學習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與自我覺察能力等五種基本能力的運作,調整其行為。
例如,小名大四在準備高考,一開始動機很強,並且安排進度表,規劃未來幾個月應該要學習的內容,並且專修相關高考所需的課程以及知識,但是在第一次學校考試遇到了挫折,小名發現自己並沒有跟上進度,另外準備的狀況也似乎不太理想,小名調整自己唸書的方式和環境,並且主動尋找與自己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一起打拼奮鬥,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
三、比較社會認知論和古典行為理論:二者理論的差別至少有下列兩點:
1.行為論忽略了認知因素:行為論認為人的內在歷程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黑箱,因為只要能夠瞭解環境中的刺激與反應的關係,就可以瞭解人,但是行為主義忽略了人的行為多樣性,是沒有辦法簡化成刺激與反應的歷程,例如:兒童能在2歲時就掌握母語的基本能力,光靠媽媽語的解釋,是不足以說明。
社會認知論認為人會思考、計畫、相信、想像、解釋和判斷等,這樣才能擴大對人的行為瞭解。
2.行為論視人類為環境輸入和影響的被動接受體:行為主義一直認為人是被動接受環境影響,所以只要環境設定好,人的行為就會朝向特定方向發展,Watson曾提及這樣的豪語,但是研究結果不斷的呈現出,就算環境被設定好了,人的發展仍存在個別差異,班度拉認為人們和環境是彼此互相影響,不僅是人被環境影響,人也會回過頭去選擇環境,交互決定論正是反應這樣的狀況。
六、試從心理學發展歷史的角度說明不同階段的智力理論內容。
學者們各依據那些研究方法建立其理論?
◎【擬答】:
(一)智力(Intelligence):隨著時代變遷、學術研究與教學制度的改革,智力的定義也跟著不同。
所謂「智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以個體遺傳條件為基礎,成長過程與環境交互作用,表現在運用經驗、吸收儲存及支配知識以解決問題的行為。
可從概念性定義和操作性定義兩方面加以說明。
(二)智力理論:生理計量v.s.心理計量。
(三)生理計量:英國生物學家高登(Galton)在19世紀80年代研究行為的個別差異,是智力測驗之始。
Galton採納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相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念。
他以個體感官敏銳度作為智力測驗的指標,以聲音強弱(聽覺)與線條長短(視覺)的判斷作為試題,進而推估個體智力的高低。
(四)心理計量:心理計量所根據的理念,主張人類的行為是由許多「特質」(Traits)和「因素」(Factors)所構成。
心理計量的目的在於確認這些特質,然後設計方法將它們精確的測量出來。
描述智力的理論眾多,多半都是從心理計量取向所發展出來的。
智力測驗「心理年齡」階段(mentalage,簡稱MA):比西量表(Binet-SimonScale)法國的Binet(AlfredBinet,1857~1911)被視為是第一個編製智力測驗的人,採用心理年齡(MentalAge,MA)概念來呈現智力。
1905年他在法國教育部的協助下,與醫師西奧多‧西蒙(TheodoreSimon)合作發展出能夠鑑別智能低下兒童的智力測驗工具,測驗包含三十個難度不等的試題,可測量判斷理解及推理能力,稱為「比西量表」(Binet-SimonScale)。
1908年經修訂題目增至五十九個。
該智力量表已不為當代人所用,但是歷史貢獻不可磨滅。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智力量表是在其基礎上修訂發展而來的。
(五)智力測驗:Binet主張智力是單一而且整體的能力,包含記憶、判斷、推理以及社會理解能力等層面,並可透過作業計量來加以測量。
Binet認為智力具有可塑性,且心理計量測驗有固有的誤差,智力測量免不了有誤差,以信賴區間來解釋測驗分數,Binet根據這套測驗的結果,將平均智商定為100,一般人的智商大多在85到115之間。
Binet以作業法取代高登(Galton)的生理計量法,以語文、算術作業結果判定智力的高低。
僅以心理年齡來呈現智力,無法做個體間智力差異的比較。
(六)「比率智商」階段(RatioIQ):斯比量表(Stanford-BinetIntelligenceScale):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推孟(LewisMadisonTerman,1877~1956),被稱為「智商之父」。
於1916年去除數個比西量表的項目並增加全新的項目,將「比西量表」(Binet-SimonScale)修訂為「斯比量表」(Stanford-BinetIntelligenceScale)。
Terman採用智商概念作為評估個體智力的標準,嚴格規定測驗編製的標準化程度提高測驗信度,使「斯比量表」成為公認最好的智力測驗工具之一。
Terman採用比率智商來表示個體智力,不再僅以心理年齡來呈現智力。
比率智商(RatioIQ)就是「智慧商數」(IntelligenceQuotient,IQ)的概念,簡稱「智商」。
以比率智商顯示個體智力,是透過個體的「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的比值。
用心理年齡(MA)除以實足年齡(CA),通常計算至小數兩位,再乘以一百化成整數。
(七)「離差智商」階段(DeviationIQ):魏氏兒童量表(WISC-Ⅲ):大衛‧韋克斯勒(DavidWechsler,1896~1981)是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Wechsler於1939年編訂一項新穎的智力測驗,此智力測驗分為三種不同量表,包含魏氏成人量表(WAIS-Ⅲ)、魏氏兒童量表(WISC-Ⅲ)、魏氏學前兒童量表(WPPSI-R)。
Wechsler最先採用離差智商概念來呈現智力,離差智商(DeviationIQ,DIQ),是一種用標準分數來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
此三份量表主要包含語文與作業兩個分量表,以100為平均數,標準差為15。
Wechsler的離差智商是以個體在智力測驗上的得分,與團體平均數相較的差距,配合標準差的概念來表示個體智力的高低。
2.心理學3916-002
延伸文章資訊
- 1比率智商 - 阿摩線上測驗
比率智商~絕對智商計算方式為:心理年齡÷實際年齡×100。 心理年齡高於實足年齡者,智力較高;心理年齡低於實足年齡者,智力較低。比率智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
- 2比率智商 - MBA智库百科
- 3比率智商搜尋結果-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最重要的特點是,改採德國心理學家史騰(Stern)所創的比率智商(ratio intelligence quotient,ratio IQ),所代表的意思為心理年齡(MA)和實際年齡(CA)的比...
- 4Ratio IQ - 比率智商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比率智商 · Ratio IQ · 名詞解釋: 為了比較智力的高低,早期的智力測驗是使用比率智商的觀念,所謂比率智商就是心理年齡(MA)除以生理年齡(CA)再乘以一百(即IQ=MA/CA×100)。
- 5108年最新→心理學 - 考前命題
Terman採用比率智商來表示個體智力,不再僅以心理年齡來呈現智力。比率智商(Ratio IQ)就是「智慧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的概念,簡稱「智商」。以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