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之肇建(國情簡介-政治) - 行政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對外交涉及大小戰役接連失利,中國逐步淪為次殖民地,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國父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
1911年10月10日, ...
:::
政治、國防、外交
政治
國防與外交
:::
首頁
政治、國防、外交政治
中華民國之肇建
Facebook分享line分享twitter分享plurk分享列印本頁
日期:110/04/09資料來源:國史館
自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對外交涉及大小戰役接連失利,中國逐步淪為次殖民地,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孫中山先生。
1911年10月10日,革命軍在武昌起義,各省紛紛響應,12月在南京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翌年(1912)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任,同時發布《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和《告全國同胞書》,主張「掃盡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
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民國肇建之初,孫中山與臨時參議院合作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進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
然而清政府內閣總理袁世凱在列強的支持下和南京政府達成協議,逼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則對南京臨時政府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孫中山被迫妥協而辭職,由袁世凱繼任大總統,並遷都北京。
在民國17(1928)年6月之前,北京政府以五色旗為國旗,〈卿雲歌〉為國歌,內閣主要由北洋軍系掌控,史稱「北洋時期」。
北洋時期之初,曾發生袁世凱籌備洪憲帝制與張勳擁立清帝復辟事件;孫中山在廣州另行組織護法軍政府,號召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制,形成南北分裂之局。
之後由於北洋軍系各派別與地方實力派彼此爭權,全國各地陷入混戰局面,導致百業蕭條、民生凋敝。
有識之士為謀重建國家秩序,於是有國民革命運動的產生。
民國14(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
15(1926)年6月,國民政府任命蔣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自7月起誓師北伐,16年4月定都南京。
17(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12月,東三省易幟,分裂十餘年的混亂政局終告統一。
北伐完成後的十年間,國民政府實施訓政,國家建設得到長足發展,但內憂外患依然仍在,內有地方各省實力派與中國共產黨的割據勢力,外有日本帝國主義的窺伺覬覦。
民國20(1931)年9月,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地區,成立「滿洲國」傀儡政權,逐步蠶食中國領土;26(1937)年7月,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引發對日全面抗戰。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旋因太平洋戰爭,促成中華民國與美、英、蘇結為同盟國陣營併肩作戰,終於在34年8月獲得最後勝利,國際地位因之提高,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暨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民國35(1946)年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36(1947)年開始行憲,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37(1948)年選舉蔣中正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
在此同時,國軍與中國共產黨爆發全面戰爭,旋因戰事節節失利,中央政府喪失大陸各省控制權,於38(1949)年12月遷至臺北,中華民國有效統轄範圍乃大幅縮減,僅及於臺灣、澎湖、金門、馬祖、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等地區。
中國共產黨於該年10月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了臺灣海峽兩岸長期分裂分治的政治現狀。
相關圖片
隱私權及網站安全政策
聯絡我們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2021©行政院版權所有通訊地址:100009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總機電話:(02)3356-6500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
延伸文章資訊
- 1賴清德:1911年中華民國不復存在已在台灣新生 - Taiwan News
賴清德:1911年中華民國不復存在已在台灣新生| 2020-01-23 10:23:00.
- 2辛亥革命_百度百科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 ...
- 3國父 -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山先生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訂立1912年為民國元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開國之日,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誕生。 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首先 ...
- 4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 维基百科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又稱民國時期,是指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至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間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歷史時期,也是中国 ...
- 5中華民國
1912年1月1日在中國建立的民主共和國。依據1911年(宣統3年)12月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而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選出孫中山為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建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