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民國時代臺灣西南部的省轄市級行政區。

轄境被嘉義縣包圍,東邊毗連番路鄉,東北與竹崎鄉接壤,北隔牛稠溪與民雄鄉為鄰, ... 嘉義市民國時代臺灣西南部的省轄市級行政區。

轄境被嘉義縣包圍,東邊毗連番路鄉,東北與竹崎鄉接壤,北隔牛稠溪與民雄鄉為鄰,西接太保市,南隔八掌溪與水上、中埔鄉相望。

下轄東、西區兩區,市府設在東區。

面積約60平方公里,人口約27萬人(2007年12月)。

嘉義市在清代稱為諸羅山,因為是平埔族諸羅山社所在地而得名,自1684年(康熙23年)設為諸羅縣的縣治以來,經常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所在,後因林爽文事件居民死守城池,乾隆皇帝深受感動,於1788年(乾隆53年)賜名「嘉義」。

1920年(大正9年)的州廳行政區劃變革,確定了嘉義市今日的範圍,也讓嘉義市的行政地位滑落,由嘉義廳廳治所在成為臺南州下嘉義郡管轄的嘉義街。

拜阿里山伐木之盛,以及周圍鄉鎮糖業的發達,嘉義街成為木材業以及蔗糖的集散中心,人口增加迅速,於1930年(昭和5年)升格為嘉義市,與郡同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為省轄市,轄區包括今水上鄉和太保鄉,1950年降為縣轄市,兩鄉分出併入嘉義縣,1982年升格為省轄市。

戰後木材業與糖業的沒落,使嘉義市缺乏發展的動力,以致人口成長停滯,成為5個省轄市中人口最少的都市。

轄境介於平原與丘陵之間,東邊約1/3是丘陵地形,稱為山仔頂,有蘭潭水庫供應自來水源。

市中心向西則是低平的嘉南平原,八掌溪與牛稠溪流過南、北邊界,北回歸線通過南邊的水上鄉,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地形和氣候條件均優,是從事農業的好所在。

惟降雨季節集中夏季,冬春之際偶有缺水之虞。

受地形影響,除中心市街區外,東邊丘陵區的傳統聚落呈散村形態;西邊平原區的聚落為集村,規模較大者,如大溪厝、北社尾等。

嘉義市是臺灣的主要地震區之一,規模與災害較大者有:1906年(明治39年),使清代的城牆全數倒塌,僅存東門,政府趁此實施市區改正;1941年,震度6級,60人被倒塌的房屋壓死,嘉義市役所二樓震毀,後改以木造建築;1964年,震度6級,因為房屋較堅固,災害較輕;1999年10月22日嘉義地震,多棟建築物毀損。

早期的重要性在於作為地方的行政中心,因此市區內有諸多建設,最早於康熙年間修建木竹城,1723年(雍正元年)改為土竹城,1793年改建三合土城,1832年(道光12年)更改建為磚石城,後兩次城牆的整修都因民變後加強防禦而修。

日治後作為地方行政中心,有郡役所、街役場(市役所)、公會堂、警察署等行政機關建築,都是非常講究的建築式樣,可惜因地震或戰後人為破壞,今均不存。

日治前期人口緩慢成長,年平均增加率略多於全臺平均,1902年火車站開始營運,吸引人口移入。

1921年以後,由於木材業與糖業發達,人口增加迅速,面積達162,000坪的營林所製材工場不斷加工由阿里山運出的檜木,造就了許多木材富商,此時富商雲集、西門一帶歌樓舞榭林立,是嘉義市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戰後至1971年以前,林業與糖業盛況不再,人口成長趨緩。

1971年以後臺灣走向工業化,大量人口湧向臺北、高雄兩大都會區,嘉義市沒有發展的憑藉,人口成長停滯,1974-1993年人口一直停留在25萬多人,之後人口才又極緩慢的增加。

清代的諸羅縣城位於今日東區,因此早期市街發展以東區為主,縱貫鐵路以西到1960年代仍多田園分布,這裡也就成為後來市地重劃區的首選,西區前後共有6個重劃區。

市地重劃之後,道路寬敞整齊,沿途高樓林立,地價也隨之上漲,加上火車站位於西區,新興商業活動興起,需要廣大停車場的大型餐廳和娛樂場所成為重劃區的一大特色。

而位於東郊的蘭潭水庫與蘭潭後山等則是市民的運動休閒地。

撰稿者:吳育臻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吳育臻。

2001。

《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吳育臻。

2002。

《嘉義市志卷二:人文地理志》。

嘉義:嘉義市政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