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懶人包更勤勞一點的心理學入門書:《一次讀懂50心理學經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碰觸心理學一陣子的我來說,裡面介紹的書籍,幾乎都是我們在求學過程多少有接觸過的。

如果用心理系大學一年級第一堂課「普通心理學」來切分的話,這 ... 跳到主要內容 比懶人包更勤勞一點的心理學入門書:《一次讀懂50心理學經典》 日期: 4月25,2019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不知不覺,進入心理學領域即將邁入第十五個年頭。

從懞懂到略懂,從以為懂了到發現自己其實不懂,在心理學領域、在「人」這門學問裡面的日子,總是在「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這些狀態裡來回移動。

不管是個別諮商還是演講的時候,總會聽見許多個案或聽眾問,以前他也很嚮往念心理學、對「人」很有興趣。

問我能否推薦他們一些自己探索與學習的方法。

根據我自己過去的經驗,教科書仍然是要了解一門專業最基礎的入門(如果讀者真的有興趣,可參考:(1)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2)心理學導論:核心概念、(3)心理學導論)。

不過,教科書確實容易讓人聯想到過去唸書的辛苦回憶XD那到底,還有其他更入門的引導嗎?有的!事實上,許多心理學家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就是試著把他們在研究上的複雜發現,寫成適合讓大眾容易閱讀的科普書籍。

但,心理學其實是一個很大、很廣的領域。

簡言之,與人有關的議題,其實都關乎心理學。

那想要自己探索心理學會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演變成⋯⋯可以從哪幾本書下手? 事實上,這個問題其實還蠻重要的。

可以這麼說:你接觸某個領域的「第一印象」,其實會影響著你之後對這個領域的看法(小時候被迫學鋼琴的人,很可能後來就⋯⋯)。

反之,若慎選適當的入門書籍,就比較有機會被打開真正的興趣,讓你願意繼續花心力,繼續探索這個領域。

*** 這也是「心理師的口袋」這個部落格當初成立的原因:希望能幫大家稍微篩選一下比較適合的心理學讀物,而不需要在「茫茫書海」之中,必須靠自己的方式從一堆書裡面找到適合的書。

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上學、補習、線上課程。

我自己經驗中最「划算」的學習管道,其實就是書。

經歷過幾本書的創作歷程,深深感到,其實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說是如懷孕般含辛茹苦也不為過XD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50PsychologyClassics 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 原文作者:TomButler-Bowdon 譯者:林鶯 時報出版2019/04/23 最近時報出版社引進一本有趣的書《一次讀懂50心理學經典》,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在書封講了一句話,點出了這篇文章剛剛提到的現象: 「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者,人性總是吸引著我們每個人。

」 這本書創作的初心,就是一種小小的邀請,讓可能沒有時間與機會「正式」學習心理學的讀者,也能因心理學而受惠。

所以,在收到這本書的資訊時,整個眼睛發亮XD(小弟本身就是一個「書單控」)。

仔細瀏覽書裡面介紹的五十本經典後,相當佩服作者的選書(當然,還有很多遺珠。

但作者放在「延伸閱讀」的書,其實也都蠻推薦的)。

對碰觸心理學一陣子的我來說,裡面介紹的書籍,幾乎都是我們在求學過程多少有接觸過的。

如果用心理系大學一年級第一堂課「普通心理學」來切分的話,這本書蠻完整地把整個西方心理學脈絡和經典都網羅到了。

為了讓大家一覽本書架構,我用普通心理學的分類方式,把這五十本書整理給大家看(可見本文最下方)。

*** 在資訊量過多的年代,現在頗盛行「懶人包」的概念。

本書也有一點懶人包的味道。

不過,在我的感覺裡,本書其實比懶人包再更勤勞一點。

除了介紹這五十本書的理論重點、作者經典話語、湯姆‧巴特勒—鮑登自己讀後的評論之外,也簡易介紹了作者的背景,在怎樣的年代背景下,讓他寫出了這本書籍。

其實結構非常完整,不失為當作初探心理學很好的入門「導覽手冊」! 為了讓大家更無痛的接觸心理學,我和海苔熊將在5/26(日)、6/15(六)的兩個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用我們擅長的體驗與互動方式,帶領更多讀者一起來了解心理學。

非常歡迎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大眾,甚至是高中生,一起來聽聽我們研究心理學許久之後的心得。

讓大家站穩認識心理學的第一步:) 這兩場活動,如果有購買本書的讀者,可以直接帶著書過來,即可直接入場!如果只是單純想聽講座的聽眾,也可以直接用399元的價格現場報名(現場也提供直接購書,購書後就可直接入場囉;一書限一人入場)。

場次一:我是誰——了解你的潛能和陰影  主講:海苔熊 時間:5/26(日),1430~1630 地點:時報出版大樓二樓(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40號) 場次二:你是誰——心理學教你手把手探索人心 主講:蘇益賢 時間:6/15(六),1430~1630 地點:時報出版大樓二樓(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40號) 👍👍👍書籍資訊:《一次讀懂50心理學經典》👍👍👍 經典50書單 『經典原著』 17維克多•法蘭可《追求意義的意志》(1969) 30凱倫•荷妮《我們的內在衝突》(1945) 31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1890) 32卡爾•榮格《原型與集體潛意識》(1968) 36亞伯拉罕•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1) 『發展心理學』 15艾瑞克•艾瑞克森《青年路德》(1958) 42尚•皮亞傑《兒童的語言與思考》(1923) 43史迪芬•平克《白板》(2002) 『行為心理學』 40伊凡•帕夫洛夫《制約反射》(1927) 49伯爾赫斯•史金納《超越自由與尊嚴》(1971) 『動機心理學』 3亞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1997) 12卡蘿•杜維克《心態致勝》(2006) 38沃爾特•米歇爾《忍耐力》(2014) 『決策心理學』 22麥爾坎•葛拉威爾《決斷2秒間》(2005) 33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2011) 39雷納•曼羅迪諾《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2012) 47貝瑞•史瓦茲《只想買條牛仔褲》(2004) 『智力』 20霍華德•嘉納《發現七種IQ》(1983) 『精神分析』 19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夢的解析》(1900) 18安娜•佛洛伊德《自我與防衛機制》(1936) 『人格心理學』 1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識人性》(1972) 16漢斯•艾森克《人格的維度》(1947) 35朗納•連恩《分裂的自我》(1960) 5艾瑞克•伯恩《天生不同》(1964) 6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天生不同》(1980) 9蘇珊•凱恩《安靜,就是力量》(2012) 『社會心理學』 2葛登•奧爾波特《偏見的本質》(1954) 10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1984) 37史丹利•米爾格蘭《服從權威》(1974) 29艾里克•賀佛爾《群眾運動聖經》(1951) 『親密關係』 27哈利•哈洛《愛的本質》(1958) 24約翰•高曼《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1999) 『情緒心理學』 8大衛•柏恩斯《好心情》(1980) 23丹尼爾•高曼《EQ2》(1998) 4蓋文•德貝克《求生之書》(1997) 13亞伯•艾里斯、羅伯•哈波《理性生活指南》(1961) 『人際溝通』 28湯姆斯•哈里斯《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1967) 『正向心理學』 11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創造力》(1996) 21丹尼爾•吉伯特《快樂為什麼不幸福?》(2006) 48馬汀•塞利格曼《真實的快樂》(2002) 『心理治療學』 45卡爾•羅哲斯《成為一個人》(1961) 26史戴分•格羅茲《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2011) 41弗利茲•波爾斯《完形治療》(1951) 14米爾頓•艾瑞克森、史德奈•羅森《催眠之聲伴隨你》(1982) 『心理疾病』 25天寶•葛蘭汀《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2013) 50威廉•史泰隆《看得見的黑暗》(1990) 『腦與神經心理學』 46奧立佛•薩克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1970) 44拉馬錢德蘭《尋找腦中幻影》(1998) 『兩性與性心理學』 34阿爾弗雷德•金賽《人類女性的性行為》(1953) 7露安•布哲婷《女人的大腦很那個》(2006)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熱門文章 我真的要唸心理系嗎:給高中職生的心理學書單(2020年更新) 還記得n年(n>10)前指考放榜,糊里糊塗依據志願落點來到心理系。

不知不覺就把大學、研究所念完到現在。

暮然回首,當時的自己其實在「心理學在學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況下就乖乖到學校報到了,實在是勇氣可嘉XD大眾對心理學有諸多的想像,不管是心理測驗、心理醫師、犯罪調查、變態心理、愛情理論、習慣改變。

很多高中、高職或轉學生,往往就是因為這些美好的幻想決定就讀心理系。

直到真的上課之後,才發現,心理學跟我想的不一樣。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決定坐時光機,回到十多年前的暑假。

用這幾十年累積的經驗,推薦自己幾本進入心理系之前值得翻過的書,好好的問問自己:「心理學其實是這樣,你真的要念心理系嗎?」寒假到了,若覺得考完試想放鬆一下的莘莘學子們,不妨讀些好書。

就算未來不是讀心理系,也可以增加自己對於人的理解,訓練自己的思考。

對於學習其他領域、專業也是很有幫助的!P.S.許多心理相關書籍都是外國專家、作者所撰,未來在唸心理系時,也會碰到非常多的原文書籍,為了與西方心理學接軌(他們跑比較快),好好增進自己英文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喔!不過,本書單所有書籍都有中譯本,請大家不用擔心。

2020.6.26更新本書單真心推薦給⋯⋯想往心理系、諮商輔導領域發展的高中職生 接下來可能會參加心理相關科系推甄的學生 害怕推甄時被教授懷疑自己其實不懂心理學的學生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一般民眾 對於孩子所就讀的心理系感到困惑的父母 認為心理學就是算命、占卜、趣味測驗的懷疑論者 讀者來信:我該念心理系或研究所嗎?(相關系所網站整理) 讀者來信:(以下內文經讀者同意公開)你好!我是OO,想請教你有關於心理系的問題,因為,我不是本科系畢業的。

我在大學是讀應用英文系,現在已經畢業了。

說真的,這是家裡人叫我讀的,但我真的沒有什麼興趣。

我對於心理的相關的資訊,還滿有興趣的。

我在困惑說,像我這樣的話,要直接考研究所嗎?還是說重讀大學或是讀在職先修班呢?我已經開始上班了,因為我沒有基礎,所以我怕說會跟不上。

但,我也沒有頭緒,希望您能給我一些意見給我參考。

謝謝!!!----------------------以下回應,文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