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 1、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 2、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 3、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2021-01-09逍遙子的書香視界
俗話說:「樂觀的人像太陽,走到哪裡,哪裡亮。
悲觀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但其實,不管是,樂觀也好,還是悲觀也罷,往往都容易走極端。
樂觀的人有時候會陷入盲目樂觀,而悲觀的人又容易陷入盲目悲觀。
那怎樣才是最好的呢?孔子在評論《詩經》的時候,有一句說得非常好:「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做人也一樣,中正平和的狀態是最好的。
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那個度卻很難把握。
爲什麼會是這樣呢?這跟孔子一貫主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有關。
也就是說:「你只管按照聖人說的去做就可以,不用問爲什麼?」孔子在這裡也是有一番良苦用心的,也不完全是愚民思想。
他說的道理肯定沒問題,大部分都是對的,但是到了操作層面,總感覺跟自己的內心隔著一層,因爲他本身就沒給咱說透嘛。
這一點,禪宗就做得非常好。
禪宗講「成佛」,但是不是說讓人人都去當和尚。
他這個「成佛」,拋開宗教的意義,也可以理解爲讓自己成就自己。
禪宗六祖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他又說:「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
」他在這裡明確告訴我們,修禪其實就是修行。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場修行呢?怎樣才算是真修行呢?就是「自悟自修自性功德。
」禪宗認爲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性具足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和聖人一樣無差別的智慧。
爲什麼聖人遇到事情總能遊刃有餘很好地處理,我們總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呢?原因是我們的「自性」迷失了。
所以說「明心見性」很關鍵。
關於「明心見性」的學說,禪宗六祖在《壇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們一起來學一下。
1、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釋義:我們的自性就如一盞燈,當它顯現的時候,內心一切執念、妄念、不明,都會一掃而空。
當開悟的那一刻,不再迷惑,一切變得豁然開朗。
2、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釋義:世間萬事萬物,就像硬幣的一體兩面,都是一而二,二而一,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如果我們明了了這一點,又能在二者之間自由穿梭毫無停滯,那麼我們的心就可以稱得上是通達無礙了。
這樣就能獲得無上般若智慧。
3、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釋義:我們的本心,它原本是清淨虛空的,具有觀照一切的菩提智慧。
如果我們能用此心來觀照世間一切人事和物象,就能達到自性圓滿的境界,也就是「直了成佛」。
4、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釋義:佛性人人具足,凡夫也可以是佛,煩惱當中蘊含著菩提智慧。
前一念迷惑,就是凡人,後一念覺悟就是佛。
前一念執著於事物表象,很煩惱;後一念大徹大悟,從事物表象中跳脫了出來,達到了超凡脫塵的境界,這就是無上菩提智慧。
5、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
外禪內定,是爲禪定。
釋義: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就是禪,內心常清靜不慌亂就是定。
不因外在的事物而心生執念,不因外在的事物擾亂內心的安定平和,這樣就達到了「外禪內定」的境界,即就是禪定。
6、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
釋義:佛性人人具足,關鍵在於是否開悟,不覺悟時佛也是衆生,一念覺悟了衆生就是佛。
7、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釋義:前念後念,念念不斷,如流水一般毫無停滯,這是我們本心原有的樣子。
這樣用心覺知每一個當下,就是佛性的體現。
萬事萬物的表象,我們都可以用心去觀照,如果此心因此不停留於事物表象,一如它清靜虛空的本來面目,就是佛性。
8、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釋義:俗話說,「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山」,真正修行的人,不受時間、場所和形式的拘束,隨時隨地,時時處處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悟道。
9、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釋義: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回歸每一個當下,心心念念不離自性,快樂幸福就在其中。
10、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
釋義: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艷陽高照,我們都能坦然面對,不讓自性迷失,就是功德無量。
以悟道者的心態、行者的執行力去把握每一個當下,就是真皈依。
禪宗到了六祖慧能這裡,才真正實現了本土化,所以六祖實際上是中國禪宗的開創者。
他大開「見性成佛」,即:」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這樣的頓教法門。
不但簡化了成佛的路徑,而且直指人心,讓修行佛法更加方便易行。
此後,禪宗才得以蓬勃發展,並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禪宗開悟到底是什麼?六祖慧能大師說:佛之知見就是我們的心
六祖慧能大師曰:「……汝今當信,佛知見者,止汝自心,更無別佛……」世尊因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間,這「一大事」即是「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而「佛之知見」就是我們的「心」。
聊到這裡,就又不得不提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那就是究竟什麼是開悟呢?有的善信們認爲開悟,尤其是「禪宗的開悟,乃是指佛法之啓悟;而徹悟,則指究竟之洞澈。
《禪林寶訓》,一本常被忽略的禪宗經典,告訴我們真實的禪宗
提到禪宗經典,我們直接想到的是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此書流傳最廣、影響範圍也最廣。
由於六祖慧能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
於是,我們常常會產生一個錯覺,認爲禪宗不讀書。
而歷史上真實的禪宗高僧大德,卻是通達孔孟之道和道家的博學大家。
尤其在讀《禪林寶訓》時,這種體會更加深刻。
且聽六祖慧能大師如是說!
是誰要追殺我們的六祖慧能大師?大家不要忘記此時的慧能大師雖然已經從五祖弘忍大師那裡繼承了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的衣法,但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啊。
熟悉《壇經》的善信們應該了解,想當初,五祖弘忍大師初次和慧能大師相見的時候,就因爲左右徒衆太多而終止了談話。
並且安排慧能大師住到養馬的「槽廠」,從事雜役,發心作務。
期間有一次五祖弘忍大師見到慧能大師時說了下面這麼一段話。
關於禪宗六祖惠能,你不可不知的三個典故,每個都是經典流傳
在我國佛教的發展歷史上,六祖惠能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高僧。
南北朝初期達摩祖師入中土,開創禪宗,到禪宗六祖惠能,禪宗衣鉢有序流傳。
所謂「衣鉢」,客觀點來說就是「袈裟、鉢盂」,此袈裟爲「木棉袈裟」。
因爲得衣鉢爲傳人,自然也傳其佛法,因此後世也以「衣鉢」代指佛教傳承。
禪宗經典《六祖壇經》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六祖壇經》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本由中國人寫的佛經。
作爲佛教禪宗的至高經典,《六祖壇經》融匯了六祖惠能法師對佛學本質的深刻理解。
書中經典的語錄不勝枚舉,如果我們能頓悟當中最精華的10句佛語,一定可以受益終身。
佛法:六祖一句「迷時師度,悟了自度」,打了當今多少修佛人的臉
像這種將自己的成佛之道寄希望於他人身上的修行者,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的典範,偏偏現在這種人還不少,這種缺乏自信自尊的學佛人,如果有幸讀到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之時,不知該做何感想!網圖那麼,六祖慧能大師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話呢?原文是這樣的:「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曰:如是,如是!
六祖慧能《無相頌》盡釋無念法門真諦,讀懂做到便能見自性本心
六祖慧能《無相頌》盡釋無念法門真諦,讀懂做到便能見自性本心|文三隻眼讀史六祖慧能大師開示,禪修之人需用般若智心觀照世間一切,使本心內外光明澄徹,認識自己的自性本心;如果認識到自己的本心,就會明了本來無礙的自在解脫;如果得解脫自在,即是進入般若正定中,般若三昧就是對一切諸法無念。
什麼叫「無念」呢?「無念」就是雖知見一切萬法,而心不染著。
六祖慧能說:得道之人只見己惡不見人非一句話盡顯禪者胸懷
六祖慧能說:得道之人只見己惡不見人非一句話盡顯禪者胸懷|文青衫文齋六祖慧能的法脈傳人之一神會大師,是唐代著名禪僧,菏澤宗之祖。
最初,神會在荊州玉泉寺神秀大師處學習禪法,後來神秀大師因奉武則天宣召,入宮說法,便勸神會到廣東韶州六祖惠能那裡去繼續學習。
農曆正月初八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出山紀念日
東土禪宗六祖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5年2月26日,農曆正月初八,是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出山紀念日。
惠能大師俗家之時聞《金剛經》有悟於心,後參五祖弘忍,得法之後,隱居獵人隊中一十五載。
高宗儀鳳元年正月八日,惠能大師至南海法性寺,於該寺開東山法門,大弘禪法。
惠能(638~713年),唐代高僧,中國禪宗六祖。
俗家姓盧,先世是河北范陽人,其父因謫官至嶺南新州,貞觀十二年生惠能。
惠能幼年喪父,後移南海,家境貧困,依靠賣柴養母。
三水國學│禪宗南北之爭始末
南宋梁楷《六祖截竹圖》局部,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說起「南頓北漸」四個字,相信很多朋友對此並不陌生,它代表了中國禪宗史上最大的公案——南北禪宗的分裂。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已是當下很多人的口頭禪,六祖大師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惠能大師早年喪父,家居嶺南煙瘴之地,雖不識字但是無師自通,在五祖門下八個月便以一首偈蓋過了當時的「大師兄」神秀,得到了五祖弘忍祕傳心印。
爲了躲避北宗追殺,他南下隱遁,最終在南方開宗創派,以頓悟法門最終擊敗了北宗漸悟,成爲了禪宗的正統。
佛教:從《六祖壇經》可以引申出的幾個方便法門
六祖慧能真是天賦異頂,是有確切歷史記載的極少數佛教中的成就者。
雖然六祖重在講渡人的禪宗見性法門,但由於其聰慧無比,不經意間又傳出了許多方便的修行方法。
今天就壇經引申出來的一些方便法門,與大家共享一下。
當然,禪宗的對錯更側重於是否住相於色聲香味觸法,其次才是佛教觀念中允許的世間的善惡。
但就六祖懺悔文的內在文意來看,懺悔是可以消除「罪業」的,只是我們尚需對「罪業」一詞進行深入的認識,一方面,懺悔有洗心革面的作用,改正自己的惡習自會減少惡緣的增上緣,從這一層面,消除罪業並不是空穴來風;另一方面,並不能把「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
」等同於所有罪業可以不還。
農曆五月十三中國禪宗第七祖神會禪師圓寂日
德宗邀諸禪師,共推神會爲禪宗第七祖。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4年6月10日,農曆五月十三,唐代高僧、中國禪宗第七祖神會禪師圓寂紀念日。
神會(668~760),唐代禪宗高僧,荷澤宗創始人。
年十三歲,就去曹溪參謁六祖慧能大師。
慧能大師圓寂之後,神會參訪四方,跋涉千里。
開元八年(720),神會奉敕住南陽龍興寺,大力弘揚禪法,人稱南陽和尚。
六祖慧能大師圓寂後的二十年間,曹溪頓悟宗旨影響不大,尤其北方各地,基本毫無影響,長安、洛陽兩京都很推重神秀,神秀圓寂之後,又由普寂等人接著樹立法幢。
禪宗爲什麼敢呵佛斥祖?
不過,禪宗,本就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哪位「大師」跟你把禪講得讓你覺得昏昏欲睡、乏味無趣,那你可以對他斷然大喝「吃茶去」,這三個字可是禪宗著名的公案之一,出自趙州禪師之口。
二、中國的陰曆四月初八,是佛陀誕辰。
禪宗有六位祖師分別是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
六祖慧能:世界虛空,包藏萬物萬象,自性即佛,含藏萬種佛法
以上佛學觀和慧能的禪宗頓悟完全不謀而合。
關於自性成佛,頓悟得本心,如何開發般若智慧,咱們不放看看六祖慧能是如何理解的。
1,般若智慧。
佛教認爲,追求對真理的認識,達到解脫的目的,開發般若智慧很重要。
如何開發呢?那就是認識諸法性空,認識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人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假象。
佛教夜半三更,五祖六祖之間的「幽會」,擦出的又豈止是火花?
就在五祖弘忍大師用鞋底子擦掉六祖慧能大師偈子這件事情過後不久,五祖弘忍大師決定避過大衆耳目,去六祖慧能大師踏碓舂米的工作室視察一番!《壇經》原文用一個「潛」字來形容五祖弘忍大師的這次行動。
當五祖弘忍大師見到六祖慧能大師的時候,這位未來的小祖師正在舂米。
這個世間就是這樣,所謂衆生百態。
從來不一樣的人幹什麼事都和大家不一樣。
六祖神奇預言:我死後幾年有人偷我的頭
」——《六祖壇經》【注釋】弟子又問六祖大師:「再往後有沒有什麼劫難?」六祖大師答道:「我圓寂之後再過五六年,應該會有一個人過來拿我的腦袋。
你們要記好我說的預言:頭上養親,口裡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爲官。
」
延伸文章資訊
- 1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達人心,了悟人生!
六祖慧能的一句佛偈 ·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尖埃。 · 2、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 3、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面,悟人 ...
- 2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 人人焦點
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 1、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 2、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 3、 ...
- 3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10大经典名言,句句直达人心,了悟人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10大经典名言,句句直达人心,了悟人生! ·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2、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 ...
- 4《中文經典100句-六祖點津》:慧能,一作惠能
《中文經典100句-六祖點津》 · 1.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2.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 3.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 4.佛法是不二之法 · 5.法無 ...
- 5《六祖壇經》中的十句經典語錄 - 每日頭條
《六祖壇經》中的十句經典語錄 · 一.迷途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 二.時有風吹幡動。 · 三.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 四.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