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危局新政: 美國
大國崛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國崛起紀錄片《大國崛起》片頭截圖類型紀錄片總導演李成才主持中國大陸:孫占山香港:狄娜集數全12集每集長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約50分鐘 香港:60分鐘(兼廣告)中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首播
播出日期2006年11月13日-11月24日
無綫電視翡翠台首播
播出日期2007年7月2日-9月17日
《大國崛起》是2006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電視紀錄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
該電視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黃金時間21:30首播,每集大約50分鐘。
本片播出後,中國中央電視台與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冊同名系列圖書,內容有了大規模擴充;並於2007年5月1日黃金時間20:55起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再次播出。
該電視片採訪的名人有《大國的興衰》一書的作者保羅·甘迺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1][2]、耶魯法學院教授布魯斯·阿克曼、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等。
由於片中涉及諸多政治敏感內容,《大國崛起》在首播後引起巨大轟動,並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創造了一個月內重播兩次的紀錄。
韓國教育放送公社和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亦於2007年引進和播出該片。
[3]
目次
1內容
1.1海洋時代:開篇與 葡萄牙及 西班牙
1.2小國大業: 荷蘭
1.3走向現代: 英國
1.4工業先聲: 英國
1.5激情歲月: 法國
1.6帝國春秋: 德國
1.7百年維新: 日本
1.8尋道圖強:俄國
1.9風雲新途: 蘇聯
1.10新國新夢: 美國
1.11危局新政: 美國
1.12大道行思:結篇
2製作人員
3創作過程
4評價
5作者表態
6香港版本
6.1主要特色
6.2總結篇
7參見
8參考文獻
9外部連結
10作品的變遷
內容[編輯]
整個紀錄片共12集,從海權為開頭,講述一個由一個的全球大國崛起的故事:
海洋時代:開篇與 葡萄牙及 西班牙[編輯]
本集講述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與西班牙探索海洋而成為世界霸主的歷程。
葡萄牙人為了打破被阿拉伯商人壟斷香料貿易,在恩里克王子的主持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所國立航海學校,系統研究航海科學和技術。
他們還不斷派出船隊,從羅卡角出發,沿著非洲西岸向南探索,把當地的黃金,象牙,非洲胡椒運回里斯本。
1487年7月,迪亞士率領三艘帆船沿大西洋南下,經過半年的航行,他們繞過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1498年5月,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領的船隊抵達印度,最終打通了與東方的貿易通道。
受葡萄牙人的成功的影響,它的鄰國西班牙也開始了海洋的探索。
由於葡萄牙人壟斷了向東的航線,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決定贊助哥倫布向西航行,希望開闢到印度的新航線。
雖然哥倫布沒有最終到達印度,他卻意外的發現了美洲大陸(1492年10月12日),並由此給西班牙帶回了數量可觀的白銀和黃金。
1519年9月20日-1521年9月5日,西班牙贊助的航海家麥哲倫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他帶領了5艘船和265名船員出發,僅剩18人返回。
麥哲倫本人在航程中死於與菲律賓人的戰鬥。
隨著航線的開闢,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別壟斷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並通過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擴張而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
但是,大部分的國家財富被用於支持天主教會,王室和殖民戰爭。
兩國的王公貴族都不支持本國的工商業,國內工業萎縮,最終導致國力的逐漸衰落。
小國大業: 荷蘭[編輯]
17世紀,只有150萬人口的荷蘭,憑藉其傳統的水上貿易,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和海上第一強國。
本集探索其中原因。
荷蘭人通過捕撈和加工鯡魚和海上貿易開始自己的致富之路。
在與英格蘭的貿易競爭中,荷蘭人通過建造造價低、速度快的船隻以及良好的商業信用而逐漸占據有利地位。
為了解決開闢新航線的資金問題,荷蘭人進行一系列金融和商業上的創新。
1602年,第一間股份公司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1609年,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成立,同年,阿姆斯特丹銀行建立,並第一次引入銀行信用。
這些新的金融和商業體系,使荷蘭的財富快速增長。
到了17世紀中葉,荷蘭的貿易額占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但此後走向衰落。
走向現代: 英國[編輯]
本集講述英國一個島國如何擊敗西班牙和荷蘭,逐漸取得海上的霸權。
1558年,伊麗莎白一世承繼英國王位。
她通過鼓勵雷利、弗朗西斯·德雷克等海盜來發展國家的海上力量。
英國海盜的掠奪行為一方面帶回豐厚的回報,另一方面卻加劇了與西班牙的矛盾。
1588年,英西海戰爆發。
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英國艦隊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英國由此迅速成為海上強國。
1625年,查理一世繼位後,開始繞開英國議會直接向社會徵收新稅,完全破壞大憲章的規則,不斷激發與議會的矛盾。
1629年,查理一世強行解散議會。
1642年,英國革命爆發。
議會軍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的帶領下,擊敗國王軍。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處死。
在此後幾十年裡,英國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國家的政治體制,並在王權和民權的鬥爭中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工業先聲: 英國[編輯]
本集講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的發生和發展。
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己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論述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
牛頓的理論,使人們不但能預測行星的運動軌道、潮汐的漲退,而且可以更有規律性地設計和製造改良客觀世界的工具。
借助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1765年,瓦特和富爾頓發明了實用的蒸汽機,解決了工業化的核心問題-動力問題,從此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指出經濟活動裡的個體在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會最終促進社會資源的高效配置。
為自由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
在海外擴張、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合力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殖民地日益成為大英帝國的負擔,而持續的海外擴張和殖民貿易亦帶動了英國對商品的需求,科技發明不斷湧現,專利制度等各種力量推動了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開創了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然而,弊端也逐漸顯現,英國的發展開始減慢,最終在二戰後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激情歲月: 法國[編輯]
本集講述了位於歐洲大陸西部的法國如何從17世紀後半葉「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時,法國國力因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因為1789年7月發生的法國大革命以及拿破崙登基上升至歷史巔峰,全球殖民海洋大國前前後後近四百年之間的興衰史。
法國的國力第一次頂峰始於1661年,23歲的路易十四親政。
在他執政的54年中,從未任命過一任首相,並留下了「朕即國家」的名言。
在他的統治下,巴黎成為全歐洲的外交和文化中心,法國當時的國際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但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國竟有31年處於和其他國家的交戰狀態之中,足以說明其好戰和對權力與領土的渴望。
路易十四的時代,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時代。
僅僅過了74年,法國的君主政體就因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而暫時結束。
十五年以後,亂世中湧現出的拿破崙踏上皇帝寶座。
在他的帶領下,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傳遍了全歐洲,法國國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種局面卻因1812年侵俄戰爭失敗而走向衰竭,伴隨著1814年拿破崙簽訂退位詔書和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結束。
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至今仍然是國際舞台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
但對其來說,成為從前的超級大國,已經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帝國春秋: 德國[編輯]
地處歐洲中部心臟地帶的德國,四面強敵環伺。
15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終引起了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戰爭。
為結束這場戰爭而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用法律形式確保了德國的分裂狀態。
這片土地上曾經產生過314個獨立政權,並且嚴重阻礙了德意志地區的經濟發展。
18至19世紀,普魯士王國的崛起使德國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經過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場戰爭,『鐵血宰相』俾斯麥最終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大業。
然而,德皇威廉二世所鼓吹的大國沙文主義最終將德國推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並最終戰敗。
其後的威瑪共和國又被希特勒帶領下的納粹黨所顛覆,使德國掉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無底洞,與冷戰一起導致德意志民族再次分裂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分別實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經過40年,德國衝破了柏林圍牆的阻隔,再次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百年維新: 日本[編輯]
本集講述位處太平洋西部的日本在19至20世紀如何形成一個可與任何一個歐美大國抗衡的大國。
17世紀初,江戶幕府開始實行鎖國政策,只開放長崎予中國及荷蘭商人與日本商人進行買賣,與他國斷絕一切關係。
大約200年後,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利用武力重新打開了日本的國門。
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臺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於是開啟了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
這場大規模的運動結果,便是1868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及成立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
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進行了多項改革,封建體制被擯棄,引進西方的政治體制。
此外,其他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多項改革,使日本實力逐漸增強,並開始利用武力擴張。
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群島。
日本隨之膨脹的野心也導致了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以及日俄戰爭(1905年)。
在這些戰爭中,日本佔領了朝鮮、臺灣等多處領地,控制了中國東北,並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實力迅速膨脹。
20世紀初,日本軍力發展迅速,軍國主義抬頭,擁有世界第三大海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加入協約國,並派兵攻佔德國擁有的中國山東膠州灣和青島,並於戰事後成立的國際聯盟成為常任理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被美國佔領,美國引入多項新措施,把日本改造為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民主國家。
二戰後,日本經濟快速起飛,一度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系,僅次於美國。
尋道圖強:俄國[編輯]
1697年,俄羅斯皇帝彼得一世前往歐洲各國遊歷和學習。
歸來後,他用強硬手段推行了一場社會變革。
從穿衣、吃飯,到科學教育、商業活動、軍隊建設,彼得用野蠻的方式推進了俄國的文明進程,他甚至親自審訊反對改革的太子。
在打敗了強敵瑞典之後,彼得下令建造起一個面向歐洲的臨海新首都聖彼得堡,這個港口使得俄羅斯取得了大國所必須的這張門票。
繼承彼得改革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進歐洲的啟蒙思想,重視教育,並試圖起草法律,但改革無法觸動農奴制。
女皇的業績最終只能表現在領土擴張尋找出海口上,在18世紀後期,俄國成為地跨歐亞美的大國,並成為歐洲事務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農奴制使俄國很快在經濟、技術領域落後於完成了工業化的英法等國。
在戰爭—革命—改革的多次反覆中,這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徘徊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列夫·托爾斯泰等一批俄國知識分子希望能夠找到一條自己的道路。
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中,俄國逐漸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風雲新途: 蘇聯[編輯]
本集敘述列寧和史達林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如何建設世界上首個無產階級政權──蘇聯,使得蘇聯大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千瘡百孔中恢復過來,並且成為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
俄國自從十月革命將臨時政府推翻,列寧以共產黨思想實施新經濟政策,恢復及壯大了往後的蘇聯經濟。
列寧去世後,史達林更以強硬手段加快國家的工業化步伐,急於消除資本主義,蘇聯經濟頓變全球第二大。
歐洲國家需要過百年才能完成的工業化路程,蘇聯只用了20年的時間在計劃經濟政策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20年間,全球經歷了大蕭條,因此她採取的計劃方式卻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期間,很多西方國家的人都紛紛走到蘇聯取經。
蘇聯工業化的成功雖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成功背後亦隱藏著快速工業化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包括經濟不平均,官僚主義,過度發展軍事工業及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其根本結構問題就此埋下了蘇聯解體的危機。
新國新夢: 美國[編輯]
北美大陸出現一個新的國家,在當時的世界來說實是微不足道。
在喬治·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之前的百多年內,13個英屬殖民地的經濟一直是依附大英帝國,無論是北部的工商業,中部的農業,或是南部的種植業,她們都是在英國自由貿易的商業體系中發展。
美國憲法的確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但制憲會議上懸而未決的奴隸制問題,最終在1860年導致了一場南北內戰。
林肯總統帶領北方打贏了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中央政府也因此逐漸強大,並激起社會的創造,科技發明和推動自由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
危局新政: 美國[編輯]
美國的自由經濟出現了各種問題,老羅斯福總統推動的『進步運動』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壟斷法。
源源不絕的科技發明,以及創新的流水線生產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推動下,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促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
美國踏入二十世紀,其經濟發展已一日千里,福特當時建立了一個最大的工廠,而且是以福特的生產方式,令美國進入了革命性的工業領域。
每日都有大量的煤、鐵、沙和橡膠,從流水線一方運入去,又有2,500架T型車從另一方運出來。
1924年,第1000萬架T型車出廠。
而福特這種生產方式亦應用於其他工業上;生產提高使得美國的經濟大大起飛。
然而,在經濟高度成長的背後,一個空前的危機在悄悄成形,隨時可能引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百業蕭條,美國卻在享受戰爭帶來的高度經濟景氣,渾然不覺自由市場經濟巨大的缺陷會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底,華爾街股票瘋狂下跌,引爆了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美國人瘋狂抽回在市場中的資本,擠兌現象使美國各大銀行紛紛倒閉,連帶使整個國家生產停頓,饑荒席捲整個美國,也影響了全世界所有資本主義國家。
這種大蕭條的情形直到小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才獲得改善。
小羅斯福借鑑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的成功,在自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中又加入了政府干預這隻「看得見的手」以平衡自由經濟所帶來的缺失,至今這種方式仍被世界各國效法。
新政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大蕭條的慘澹,緊接著又面臨法西斯主義挑起的戰火。
美國在二戰時扮演「民主的兵工廠」的角色,帶領同盟國反擊軸心國,最終贏得二次大戰的勝利。
二次大戰後,美國和蘇聯遙相對峙,展開了一系列在科技和軍事上的競爭。
在科技、民生等各個領域的競爭中,美國漸漸佔到上風,最終成為冷戰後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大道行思:結篇[編輯]
一個國家的強大,必須其組成的人民的意見統一,使力量能夠集中,並靠著文化的洗禮來決定與加強改正自己的政治方向,擁有優渥的經濟能力,確保國民的生存能力,利用科技的優勢,來保證國家的強大。
國與國之間的相處就跟人與人之間一樣,人與人之間發生衝突就會打架,國與國之間則是戰爭,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就會成為一個部落、成為一個國家,國與國之間相處久了就會建立聯邦。
今天的世界因為科技的發展,使得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經濟上的合作也越來越頻繁,已經漸漸不好也不該用武力解決問題,如何在一個越來越一體化的世界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各國該做的事情。
製作人員[編輯]
出品人:趙化勇
總監製:羅明、袁正明
監製:郭振璽、韓正群、高小平
總策劃:袁正明、麥天樞
總製片人:任學安
學術指導:錢乘旦
總撰稿:陳晉
創作總監:康健寧
作曲:葉小綱
演奏:中國愛樂樂團
總編導:任學安
承製: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多堂影視廣告有限公司
特效製作:北京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出品:中國中央電視台
創作過程[編輯]
製片人任學安表示,自己在2003年開始反思中華文明五千年來的「天朝上國」等傲慢、愚昧觀念。
在「天朝美夢」被擊碎,以及改革開放後新的歷史形勢下,中國應重新審視世界近五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並且探索和思考中國自身的復興道路。
由此自己便有了拍攝《大國崛起》的念頭。
[4]
該片於2004年初正式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立項。
製作團隊在撰寫解說詞時耗費了大量時間,如俄羅斯部分的劇本花費了一年時間才完成。
2005年4月,《大國崛起》通過了中國中央電視台高層的審查。
[3]
該片由7個攝製組在9個國家進行取景和採訪,於2005年10月完成全部拍攝。
[4]
評價[編輯]
播出後,英國廣播公司等國際媒體對此片進行了報導和分析。
[5]《紐約時報》評論說該片的播出意味著中國不再「虛偽地謙虛」,而是鼓勵人們討論中國崛起的前景。
[6]
該片採訪嘉賓之一的學者資中筠評價這部紀錄片:「值得欣喜的是,總體而言,歷史的主線在其中得到相對客觀、綜合的表述,脈絡清晰,對「軟實力」的重要性也給予一定的觀照,在我國目前的處境下,已屬難能可貴。
有許多珍貴的鏡頭,精彩的表述,無法一一列舉。
遺憾和缺陷當然是有的,估計大半不是由於創作者不知和不能,而是形格勢禁,只能有所不為。
」[7]
《天下雜誌》發表專文評論稱,《大國崛起》意在給當代的中國一些歷史的借鏡:思想文化滲透力、國家凝聚力、技術創新、合理的制度以及國民教育素質,才是形成大國主宰力的關鍵。
任何大國只要漠視歷史教訓,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片中涉及到的憲政、平等、法治和思想自由等敏感話題,亦給觀眾以古諷今的政治聯想。
[3]
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毛漢光指出,《大國崛起》對於喚醒中國對於世界歷史的重新檢視是成功的,但沒有很深刻的探討大國衰落的因素,是該片的一大遺憾。
[8]
劉曉波認為,《大國崛起》代表著中國自由派知識精英的觀點:中國崛起的正路,只能是融入世界主流文明。
[9]
《大國崛起》也遭到了中國左派人士的強烈抨擊,如「對帝國主義列強殖民掠奪的罪惡歷史『隱惡揚善』」、「右派『主流精英』們忽悠老百姓的新手段」、「為侵略中國的西方罪犯樹碑立傳,表彰其侵略掠奪的『寶貴經驗』,讓千秋萬代的中國人都對侵略者歌功頌德」、「指桑罵槐,旁敲側擊,在介紹『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的旗號下鼓吹全盤西化,變著法的煽動政變」等。
[10][11]
作者表態[編輯]
2011年,該片總策劃麥天樞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國崛起》的根本目的,是在於讓中國人建立一種基礎的現代社會的歷史理性,對現代社會從哪裡來、現代社會的起源和走向,能夠有理性的認識和尊重。
西方現代國家的建立,就是以理性、妥協、合作的方式,來探尋新制度和社會利益分配的新形式。
「中國觀眾只要能領會和學會『妥協』兩個字,我們就功德圓滿了」。
[12]
而針對各種聲音對該片的不同解讀,麥天樞認為,《大國崛起》採取側重歷史事實、而較少價值判斷的方式講述歷史,與一般中國大陸歷史教科書的做法有根本的不同。
這種不同造成的緊張和興奮,恰恰是中國社會心理過於脆弱的體現。
[12]
香港版本[編輯]
無線電視由狄娜主持,每集除了開頭結尾及廣告前後有狄娜之評論外,其主要內容沒有太大改動。
主要特色[編輯]
狄娜之評論以國際視野看待外國的發展模式,不單從經濟角度的發展,而且從政治的發展角度,評述中國之形勢。
在廣東地區,每當提及敏感話題則用插播廣告遮蓋。
總結篇[編輯]
邀請了岑建勳和劉銳紹一齊討論中國的發展之路,當中提及中國的社會環境、及國際的形勢,中國崛起的方向。
參見[編輯]
河殤
復興之路,《大國崛起》的姐妹篇
中國崛起
超級大國
參考文獻[編輯]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中國經濟網—經濟學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斯蒂格利茨:盧周來,2003年,作為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的新古典經濟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見《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4年12月號總第33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3.03.13.2「大國崛起」為何引發爭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天下雜誌.
^4.04.1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總編導任學安:一次艱難的跋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央視網.
^BBC:《大國崛起》:誰在和中宣部做生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6年11月27日
^JosephKahn"China,shygiant,showssignsofsheddingitsfalsemodes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紐約時報》2006年12月9日2006。
^資中筠著《坐觀天下》第28頁(廣西師大出版社,2011年)
^從《大國崛起》影劇論中國崛起之歷史觀,毛漢光.
^劉曉波:找不到方向的胡溫政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觀察》.
^對《大國崛起》千奇百怪的解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黎陽:豈有此理的「大國崛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烏有之鄉.
^12.012.1《大國崛起》總策劃:何謂大國?如何崛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人民網.
外部連結[編輯]
無綫官方網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主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浪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專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作品的變遷[編輯]
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星期一至五22:30-23:35時段上一節目大國崛起星期一22:30-23:30(2007.7.2-2007.9.17)
最緊要進步星期二至五22:30-23:00(2007.7.3-2007.8.24)
味分高下星期二至五22:30-23:00(2007.8.28-2007.9.14)下一節目拾年星期一至五22:30-23:00(2007.6.18-2007.6.29)味分高下星期一至五22:30-23:00(2007.9.18-2007.10.19)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大国崛起&oldid=72677511」
分類:2006年中國電視節目2000年代中國電視紀錄片中國中央電視台紀錄片無綫電視外購節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한국어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我看大國堀起-- 美國篇的心得@ 一杯幸福 - 半糖去冰
我看的是第十、第十一集,美國篇,講述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經過。 美國建國才二 ... 更多大國堀起資料請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大国崛起 ...
- 2第十集:新國新夢(美國•上) @ Memorable Quotes
大國崛起. 第十集:新國新夢(美國•上) 【序】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堅合眾國”,也被稱作“美國”。這個國家的出現,雖然只有230 ...
- 3[大國崛起]美國1、2 - 各自風采- 痞客邦
- 4大國崛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危局新政: 美國
- 5大國崛起美國篇的觀後感800字左右 - 迪克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