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學: 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誠品線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介紹金惟純1952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眷村。
29歲便成為台灣《中國時報》主筆,30歲負笈美國,35歲回台創辦《商業周刊》,發展成為台灣 ...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商業財經
生涯規劃
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作者
金惟純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台灣最具影響力雜誌《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人生顛峰時,無意間闖進一趟生命探尋之旅,終於學會面對自我矛盾,重新學「怎麼活」!
相關類別
自我學習
內在英雄
內在自我
自我個性
人生學習
生命學習
內在生命
商業學習
商業人生
人生生命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台灣最具影響力雜誌《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人生顛峰時,無意間闖進一趟生命探尋之旅,終於學會面對自我矛盾,重新學「怎麼活」!人生到最後,只剩一件事,就是:活好!當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光。
世上到底誰是英雄?生而為人該怎麼活?我還能為世界留下什麼好事?我如今體會到,「學怎麼活」、每天換一個「更好的自己」,是人世間最高效能、越早開始越好的事。
個性能化、心念能轉、過去的遺憾都可再度圓滿,何況未來的命運?人生哪有比「活好」更歡喜的大解密!人一生重複最多次的,不是呼吸,而是「念頭」。
所以,管好你的念頭,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你是否是個不願意「看見」自己的人?過著「不得不」的半吊子人生,對自己的處境既不願面對、接受,又無法處理、放下。
問自己,你到底要不要快樂?這個決定,超越其他一切的決定。
※本書精選《還在學1》、《還在學2》,並增補作者近年來更深刻的生命學習心得,完整體現「活學」豐富而美妙的旅程。
從事業顛峰引退後的金惟純,在人生下半場回歸生命的學習,透過自我修練的經歷和心得,引導人們走上有意義的人生。
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生最重要的事」像一面鏡子,赤裸裸照映出你的內在面貌,終於如實的認知自己;第二部分「最高效能的人生」,分享如何透過「事上練心」,重新圓滿人我之間的關係,找回真正的快樂;第三部分「跟人在一起」,談在職場乃至組織及世界的領域中,如何對待,如何與人共修,讓生命環境更美好:不得不,就是半吊子人生,對自己的處境既不願面對、接受,又無法處理、放下。
因為沒有接受全部的自己,也難怪做人那麼累。
人一生重複最多次的,不是呼吸,而是「念頭」。
焦慮的來源,與面對什麼處境無關,只與自己的想法有關。
抓住道理不放,是心性成長、事業發展和人生圓滿的障礙。
跟著金惟純踏入學習之旅,一同體會最赤裸的人生省思,揭開你不敢觸碰的深層內在……【本書特色】1.作者分享從《商業周刊》的企業理念、育才,接班想法、世局觀察中,淬鍊出的經營想法。
2.更新近10年的人生學習體悟,讓你跟著作者一起成長與學習。
同時,也貼近成功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自我成長與成功的關鍵要素。
3.集成功學、人生哲學、自我學習於大成,一本書讓你看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金惟純1952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眷村。
29歲便成為台灣《中國時報》主筆,30歲負笈美國,35歲回台創辦《商業周刊》,發展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第一的雜誌。
現在商周集團屬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TOM集團一員,堪稱兩岸三地華人圈傳媒鉅子。
2009年6月,卸下商周集團執行長一職,現為商周集團榮譽發行人,以及《商業周刊》「創辦人聊天室」專欄作家,並持續投身生命教育工作的推動。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自序學怎麼活PartI人生最重要的事第1章你也是這樣?1.「看不見」自己2.不能「做小事」3.被寵壞的中年男人4.禍由「想」出5.骨子裡的傲慢6.自我感覺良好?7.人生總是「不得不」?8.早就跟你說過了!9.好為人師10.「選擇」焦慮11.活顛倒了12.不「接受」難「認真」13.因為…所以…然後…14.這樣幸福嗎?第2章可以不一樣1.還只是「半成品」2.人生只有一件事3.「執念」即地獄4.管好「念頭」5.找回「真心」6.放下評判心7.逆境的三句「咒語」8.「叫停」的機制9.「愛自己」的方式10.一百萬分的人生11.決定要快樂12.人人都該改個性第3章從認錯開始1.開竅之路2.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3.「放下」的條件4.「怕麻煩」才麻煩5.太多「我認為」6.自己最厲害?7.為學日益為道日損8.先「搞定自己」!9.你改不改?10.試試看認錯吧!【豁出去!】PartII最高效能的人生第4章更好的自己1.揪出「不願意」2.修「願意」3.從小事做起4.不「聽話」,沒效能5.事事都在模擬考6.被動人生,未必不好!7.好好求別人8.「跟隨」讓人突破9「分身」即鏡子10.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1.感謝的力量12努力無極限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5章家族重修課1.善根2.「做」才有影響力3.「貴人」正解4.誰能教出好孩子?5.關心?還是擔心?6.童蒙養正7.從「家族業力」中解脫8.「愛」與「樣子」9.進食順序10.活得比父母「大」?11.盡孝即「進化」第6章還在學1.學「不講道理」2.學「感同身受」3.學「閉嘴」4.學「聽話」5.學「說話」6.學「讚美」7.學「感恩」8.學「信任」9.學「面對脾氣」10.學「說對不起」11.學「不計較」!12.學「助人」13.學「記名字」【有朋自遠方來】PartIII跟人在一起第7章職場的修煉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2.心真事實願廣行深3.離苦得樂的藥方4.如同孩子一樣5.培養洞察力6.「任性」與「覺性」7.以假修真!——之一8.以假修真!——之二9.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10.組織的「秘密」11.「恢復正常」就對了12.把自己捐出去13.人生實業家第8章領導的修煉1.對「人」就不累2.「活在當下」就不忙3.事上練心4.「權力」與「力量」5.歸零即突破!6.都是我的錯!7.反求諸己8.領導者的考驗9.以空間換時間10.你周圍的人有「空間」嗎?11.成功後的恐懼症候群12.不是英雄就別領導13.他的願意你的願力14.企業的最高效能15.傳承之道16.向禪宗五祖學「交棒」第9章組織的修煉1.企業的「剛需」2.文化生根,化性而已!3壓力來自業力4.「創新」是果不是因5賺到「做」!6.用腦太多用心太少7.「原罪意識」之必要8.把公司賣給巴菲特!9.追求「極致價值」10.擺地攤跑江湖11.你是玩真的?12.「真」有效能13企業的最高效能14.「喜歡」的威力15.去複雜修「簡單」第10章世界的修煉1.金錢是功課2.「大願」與「無我」3.「組織失敗」是問題根源4.管理「混序組織」5.從「清貧」到「清富」6.如果GDP只剩一半7.不得不?主動做?8.期待少年英雄!9.沒有「體驗」的人生10.普世價值?11.世界比你想像的單純!後記重返童年
商品規格
書名/
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作者/
金惟純
簡介/
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台灣最具影響力雜誌《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人生顛峰時,無意間闖進一趟生命探尋之旅,終於學會面對自我矛盾,重新學「怎麼活」!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9789865519100
ISBN10/
9865519100
EAN/
9789865519100
誠品26碼/
2681885210005
裝訂/
軟精裝
頁數/
352
語言/
中文繁體
級別/
無
尺寸/
17X22CM
用電/
N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活學」,完整呈現了我過去十年「學怎麼活」的心路歷程。
無論你處於人生什麼階段,無論你從事哪種行業,只要願意,打開本書就可以直接踏上學習之路。
試閱文字
自序:學怎麼活本書「活學」,完整呈現了我過去十年「學怎麼活」的心路歷程。
先交代一下緣起。
大約十餘年前,我進入了世俗定義的「人生顛峰」和「超級舒適圈」。
當時的我,事業順遂,交遊廣闊,家中無事,生活悠閑。
隨興所至,常騎著自己養的馬馳騁,駕飛行傘御風而行,著潛水裝和魚群共舞。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表面春風得意,內心卻日漸空虛。
開始問自己:「生而為人,我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帶著這個問題,我遍搜典籍、請教高人,折騰了幾年,最後終於浮出一句話:「我是來學怎麼活的!」當這句話變得不容忽視後,十年前,終於下定決心,放下自己創辦的事業,走上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這十年,前七年我主要在做義工,從業餘做到全職,從台灣做到全世界,從刷馬桶、拖地板、種樹開山、服務學員、到當講師,無所不做。
最近三年,我開辦了自己的「學怎麼活」相關課程,分享人生心得,與有緣人一起同行。
這本書,就是這十年一路走來的「心靈日記」。
大家一定很好奇,學了十年「怎麼活」,我如今到底活成什麼樣了?我覺得最能代表此刻生命狀態的,莫過於這則蘇菲行者間流傳的故事:一隻小螞蟻在沙漠趕路,遇到一位蘇菲師父。
師父問它,為何匆匆?小螞蟻說:我要去朝聖。
師父哈哈大笑說:聖城那麼遠,你走得這麼慢,生命又這麼短,怎麼可能到聖城?小螞蟻說:沒關係,只要能死在朝聖的路上,就無比幸福!的確,小螞蟻不知道聖城有多遠?能不能到?到了以後會怎樣?……為什麼還堅持要去朝聖呢?我認為,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它現在已經很幸福,自從走上這條路,越來越幸福!這就是此時此刻的我。
現在的我,和過去有何不同?這麼罷,如果有人問我:「假設人生可以重來,你想回到什麼時候,重活一次?」過去的我,會認真考慮,要回到二十幾歲?還是三十幾歲?現在的我,無需考慮,會斬金截鐵的說:無需重來,此時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時光!此時此刻的我,真有這麼好嗎?當然未必。
首先,頭髮自然稀疏許多,體能也無法與過去相比;生活及個性上,有不少毛病依然故我;在各種關係上,仍然不能讓人滿意;甚至依一般社會標準,言行的瑕疵所在多有(這些都有許多人証),甚至我自己,也仍對自己不甚滿意。
那又為什麼說,此時此刻,是人生最好的時光?主要是因為,我如今更接受自己、接受別人、接受發生的一切。
因為接受,所以自在、臣服,因而感恩、樂於分享和付出,並在其中不斷超越自我,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人生風景⋯⋯這一切,讓生命變得有意義並感到幸福,是過去所不曾有的。
所以,才會像朝聖的小螞蟻,篤定地走在這條路上,無怨無悔。
「我是誰?」,這答案不是用問的,是全然活過了,自然就知道。
過去十年,我在這條路上,看見無數前人的足跡,因此知道,這條路是為所有人準備的;一路上也看到自己改變的痕跡,因此相信,這條路是每個人都不該錯過的。
既然像我這樣頑劣的人,仍有緣走上這條路而感到幸福,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攜手同行。
走上這條路,也引導我人生來到轉捩點,如今的我,在命運冥冥中的安排下,成為一個分享人生的老師。
正如年輕時投身媒體、後來創業成為經營者一樣,這次變成了老師,在我看來,都是人生的偶然、自然和必然。
我還記得自己真正「成為」老師的那一刻:大約三年前,看到學員在課程中的變化,聽到學員分享轉變的心路歷程,有那麼一個時刻,清晰感受到內在的聲音,告訴自己,這就是我人生此後唯一的一件事!那一刻,我真正成為了老師。
如今我每天在做的事,就是陪伴和見證別人生命的轉變,同時讓自己同步前進。
嚐過這種人間至樂,就不會再想做別的事了。
無怪乎孔夫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我如今完全了解他在說什麼。
有必要提醒一下:走上這條路,大家不必像我一樣,換一個領域,換一種角色。
這些都不是重點。
真正的重點,是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態度,換一個新的自己。
無論你處於人生什麼階段,無論你從事哪種行業,只要願意,都可以直接上路。
而且越早越好,不要像我,走了這麼多彎路,一大把年紀才上路。
在當今的時代,獨自走這條路不容易,結伴同行,當然更幸福!本書的出版,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只能說,感謝我此生有緣相遇的每一個人,你們若不是滋養了我、就一定是啟發了我,當然包括正在讀這本書、即將不同的你!感恩!
試閱文字
內文:人生只有一件事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別的事?忙別的事,都是庸人自擾。
人生到了一個階段,開始越來越簡單,也更能體會「大道至簡」的真義。
簡單到最後,只剩一件事,就「近乎道」了。
這件事,也只有兩個字,就是:活好!既然生而為人,當然沒道理不「好好活」。
這件事,人盡皆知。
但我說的是:除了「活好」,人生沒別的事。
這就需要解釋了。
人生苦樂成敗,大約脫不了「關係」二字。
在關係中,無論男女老幼、尊卑貴賤,其實只有兩個念頭。
其一,叫作「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其二,叫作「我想不想和你一樣?」如果別人並非「不得不」,而是真心的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樣,彼此的關係,應該就「沒別的事」了。
舉例來說,如果你家的孩子,是發自內心的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樣」,這樣的孩子,應該是不用教的。
他每天繞在你身邊,看你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就偷偷跟著學。
他看你往東,他就跟著往東;看你往西,他也跟著往西。
這樣的孩子,還需要教嗎?反之,如果他不想跟你在一起,更不想和你一樣,你叫他往東,他必然往西。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他不想和你一樣嘛!這樣的孩子,是沒法教的。
難怪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說:「教育之道,愛與榜樣,除此無他。
」在工作中亦然,如果你的屬下,都想和你在一起、和你一樣,你就不必「管理」他們了。
否則必然大費周章,事倍功半。
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亦然。
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想和你在一起、和你一樣,影響是自然發生的,不必刻意經營。
這也許就接近經典上所說的「無相布施」了。
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聖者,諸如孔老夫子、釋迦牟尼、耶穌基督,經過了兩千多年,還有數以億計的人想和他們在一起、想和他們一樣。
這些人生不逢時,只好從經典中揣摩他們曾經活出的「樣子」,想方設法活成一樣。
所以人生的意義,真的不是「想」出來的,只能「活」出來。
人生除了活好,真的沒別的事。
一個活好的人,可以透過遇見的每個人、發生的每件事,讓自己越活越好。
所以發生的都是好事,遇到的都是好人,怎麼可能有「分別心」呢?因為越活越好,所以人生當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光,最後必能含笑而去。
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別的事?忙別的事,都是庸人自擾。
講了那麼多,你難免會問我「活好了沒」?我的回答是:「還在學!」還在學「怎麼活才會好!」活到老,學到老,也真的只有這件事。
人生總是「不得不」?不得不,就是半吊子人生,對自己的處境既不願面對、接受,又無法處理、放下。
春節期間,好友相聚,聽了不少故事,其中當然不乏無奈和抱怨的情節。
每逢這種時候,常不由自主想起一則經典段子:女婿向岳父抱怨自己老婆,說她常常如此這般,有時居然如此那般⋯⋯,岳父聽完後回答:「你說的全都對,所以她才會嫁給你呀!」這段子,道盡了人生:你所遇到的人、所發生的事,當然不盡如人意,但毫無例外的,都「配你剛剛好」!這就是人生實相。
人常感到無奈、或忍不住抱怨,就是因為看不見這個無所不在的人間實相!他們的人生,因此充滿了「不得不」:遇見了這種人真倒楣,但不得不;發生了這種事太離譜,但不得不;進了這家公司太委屈,但不得不⋯⋯。
不得不,就是半吊子人生,意味著對自己的處境既不願面對、接受,又無法處理、放下,卡在半空中,除了無奈和抱怨,還能做什麼呢?這種時候,唯一脫困的出路,只有「轉念」。
因為不得不的感受,大部分出自未被認真檢視過的念頭。
所以「轉念大師」拜倫.凱蒂才會建議,先用書寫的方式,在紙上盡情的宣洩,把各種不滿的想法和不顧後果的做法,淋漓盡致的寫下來,再透過反覆的自我詰問,一一認真檢查。
我對她的建議深有同感,因為人之所以「不得不」,正是因為半吊子,除非真實的全然面對,否則轉念必不徹底,起不了太大作用。
拜倫.凱蒂的建議,完全吻合「必須做最壞打算,才可能盡最大努力」的原則,真實不虛。
根據我自己的實踐經驗,通常所有的「不得不」,在經過反覆檢視後,都會看到「一切都是因為我」!抱怨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受」,無奈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做」,這就是真相。
世上所有事,只要甘願受、歡喜做,就沒有「不得不」。
我自己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迄今尚未完全過關。
但只要覺察自己升起了無奈的感受、或產生了抱怨的情緒,就告訴自己又半吊子了,又「不得不」了。
二話不說,立即轉念。
常做「轉念作業」的人,一定能看見:人生真的沒有不得不,只有不接受和不願意,接受了就不會抱怨,願意了就不會無奈。
「不得不」真的是人想出來的!以後遇見不得不,轉念就對了!「執念」即地獄人到底要「讓」什麼?難道不是讓出自己的「執念」?在書裡讀到一段關係的場景:你在餐桌上對伴侶說「早安」,但沒聽到回應。
你內在產生干擾,覺得對方不再愛你了。
這想法帶來了傷痛,傷痛又帶來評判,投射出一個不真實的對方,使彼此的連結中斷。
你因此被禁錮在受限的自我中,導致沮喪、冷漠和怨恨,激發出破壞性情緒和行為⋯⋯,從此陷入惡性循環而無以自拔。
傷痛使你盲目,只看見自己想看的。
這樣的戲碼,大家應該很熟悉,因為每天都在上演。
這齣拖棚大戲,角色常更換,但情節從來不變,總是照表操課:發生、解讀、情緒、評判、投射、失去連結、自我禁錮、負面能量、破壞性言行⋯⋯。
這齣戲,有時是內心獨白劇,有時是雙人秀,當然也經常大卡司、大製作。
而剛開始時,劇情通常很單純,卻越演越複雜,時間越長,角色越多,就越不明白到底「所為何來」?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
我的另類解讀是:你把別人想成那樣,你自己就墮入地獄;如果彼此都把對方想成那樣,關係就墮入地獄;如果一群人把另一群人想成那樣,社會就集體墮入地獄。
而這些「想」,從來都不是全部的真相。
這一切,到底所為何來?毫無例外的,都是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有人「亂想」開始的。
一旦有人開始亂想,就引發各種計較,人人拿起自己的一把尺、算自己的一本帳,損益從此不可能平衡。
這念頭一動,就是經典上說的「因地」,從此因果相生、糾纏激盪、共食惡果。
所以才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就是要人「善護持」自己的起心動念,慎之戒之。
修行人講究的「戒」,最主要的,就是「不要亂想」!這是一切戒的源頭。
自古以來,菩薩少、凡夫多,但過去的凡夫,自作自受而已。
而當今之世,凡夫特別活躍,形成的「共業」特大。
人一旦陷入自我的思維模式、情緒模式和行為模式中,就業力纏身,一群人的業力糾纏,則陷入共業。
身處共業的人,對真相看不見、也沒興趣,即使鐵證如山,仍然不信,繼續上演羅生門。
如今又有一種論調:在公眾事務中,可以溫良恭儉,但絕對不能讓。
但人人都不讓,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難道不是地獄?無怪乎美國政治家托馬斯.潘恩說:政治是必要之惡。
人到底要「讓」什麼?難道不是讓出自己的「執念」?因為它是一切「對立相」的源頭。
必須有人先放下執念,才可能重建人與人的連結,有機會一起從地獄中解脫。
誰先做?除了自己還有誰?管好「念頭」人一生重複最多次的,不是呼吸,而是「念頭」。
時間管理上,一個公認的法則是:應該花時間在「重要的」事情上。
這句話大家早就知道,但真的有認真思索:到底什麼事最重要嗎?我過去直覺的認為,重要的事,當然是影響大的、特別的、以前沒發生過的事。
但後來突然醒悟:也許「發生最多次」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一般以為特別重要的事,都不常發生,甚至一生只發生這一次。
反而是被我們歸類為「小事」的事,會一直重複發生。
這些事,因為發生次數超多,所以最後對人生的影響超級巨大。
有了這樣的了解後,我盤算了一下,多數人一生必做的事,到底有多少次?比如說:睡覺約三萬次,吃飯約十萬次,呼吸約六億次⋯⋯。
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無須在意的小事,由於在人一生中大量重複,自然形成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
而在這些「小事」上,因為每個人的態度和習慣不同,經過大量重複累積,必然對人生產生重大影響。
所以修行師父們才會對弟子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走路,好好呼吸,」因為這正是「把重點放在要事上」的高效能活法。
接下來,大家一定會問:人生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到底是什麼事?順著剛才的邏輯,我們要先問:人一生做最多次的,是什麼事?答案是:想!人一生重複最多次的,不是呼吸,而是「念頭」。
多數人一生起心動念的次數,超過百億次。
這些念頭,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誘發我們的情緒,決定我們的人際關係、事業成敗、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結論很清楚了: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念頭」!無論是追求高效能的有識之士,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好好過」的人,或是發願利益眾生者,莫不致力於此。
所以古今中外的修行者,才把這件事當作「第一要務」。
要管好一件事,首先要能「看見」。
但偏偏念頭瞬生瞬滅,四處游走,既繁且雜,大多數人是看不見的。
我回顧自己的一生,花在這「第一要務」上的時間,幾近於零,時間管理效率如此低落,難怪活成了這樣。
我如今的人生功課,是盡可能提醒自己,想辦法看見「自己在想什麼」?尤其是,事情沒弄好,或升起了情緒,甚至身體感覺不對勁,都問問自己:「剛才我在想什麼?」如果人一生要培養一個真正重要的「好習慣」,應該就是這件事了!我自己受益甚多,供大家參考。
「愛自己」的方式如果能讓自己對自己更滿意,更喜歡自己,就表示做對了,否則就做錯了。
「愛自己」是人生的一門大課,我近日小有心得,願與大家分享。
過去的我,一直覺得「愛別人」才是人生的功課,無奈這門課如此難修,始終修不好。
對某些人,能忍受就不錯了,不知從何愛起;另一些人,好像應該並且值得去愛,卻愛得無感無覺;還有一些人,很願意好好去愛,結果卻不怎麼樣……,總而言之,愛與不愛間,總難得自在,更別說圓滿,最終成了人生一大懸念,少碰為妙。
直到幾年前,才了解「愛別人」有困擾,是因為不懂得「愛自己」,沒把自己愛到「滿溢而出」,所以付出的愛質量不純,自然不圓滿。
了解到這點後,我開始把「愛自己」當功課修,漸漸看到自己是如何的不愛自己,從何時開始不愛自己,為什麼不愛自己……。
如此看見後,很驚訝的發現,周遭竟然充斥著不愛自己的人,很少看見真正懂得愛自己的人。
最明顯的,是愛生氣的人,生氣是如此傷身的情緒,他們竟然容許自己經常陷入其中、無以自拔,真是太不愛自己了。
其次還有抱怨、嫉妒、占有、比較……,也包括比較不明顯的傲慢、偽裝、疏離、依賴、冷漠、好強,還有時下流行的媚俗和「酷」,背後的根源,都出於不愛自己。
一般來說,表面上看起來最自私、自我中心的人,其實骨子裡是最不愛自己的;還有些人用自尊、自重、自強、自信,來掩飾他們不夠愛自己;最特別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沒事就要「寵自己一下」的人,用溺愛自己來替代真愛自己。
看起來,「不愛自己」這件事,還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簡直可以開一家百貨公司了。
我有時聽一些人滔滔不絕,說自己多厲害、多滿足、多有愛心,卻看到他們臉上寫著一個「苦」字,時常嚇一大跳,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如此?挺嚇人的。
雖然了解「不愛自己」是人世間很多問題的根源,但在「愛自己」這事的學習上,仍是漫漫長路,一不小心,就拿冒牌貨當真,掉進自己不自覺的陷阱裡,弄半天出不來。
直到近日,終於悟到:「愛自己」不是念頭,而是結果。
它是一個人用全然的覺知和願意,去經歷人生酸甜苦辣後,必然出現的一種狀況。
我由此發展出一條簡單的準則:自己面對每件事的作為,如果能讓自己對自己更滿意,更喜歡自己,就表示做對了,否則就做錯了。
透過這樣不斷的檢視和修正,更愛自己,並因此更愛別人,都是必然的結果。
愛別人,來自愛自己;愛自己,來自修行。
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最終的圓滿,算的總帳,不是「日益」了多少,更是「日損」了多少。
多年前,我觀察周圍朋友們的成功之道,發現「了解自己」是關鍵。
我曾如此議論: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因此不難發揮優點、避開缺點,成就當然就比別人大。
這議論的關鍵字,是「避開」。
我為什麼不說「修正」,而說「避開」缺點呢?因為我發現自己的缺點很難修正,周圍的朋友們也一樣。
即使只是小小的缺點,也其來有自、非常頑強,很不容易改的。
更何況,很多人的缺點和優點,根本就是「配套」的。
譬如說,衝勁十足的人,就難免不慎思詳慮;溫柔細緻的人,就很難雄才大略。
萬一把缺點改了,優點也沒了,豈不成了庸碌之輩。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死腦筋的人,每天忙著改自己的缺點,又屢改屢犯,結果陷入自責自怨的悲慘境地,連自信也沒有,更別提大展宏圖了。
聰明人就不一樣,他「知道」自己有缺點,但巧妙的「避開」,然後專注在自己的強項上,發光發熱,取得成就,最後大家都看不到他的缺點,只看到他的成就。
如此人生,豈不快哉?更過分的是,有些人成就夠大,連缺點都可以大剌剌的公開示眾,自有人代為巧飾。
不是說,成功自己會說故事嗎?所以,關於缺點,我用「避開」這兩字,是有事證基礎,不是隨便說說的。
在快速取得成功上,它確實是討巧的方便法門。
然而,隨著年事漸長,我又看到了更多「事證」:有些人靠著某一強項,一招半式走江湖,迅速成功,但也隨即碰到了瓶頸,再也無法更上層樓;有些人強項真的超猛,可以一路過關斬將,成就非凡,打下一大片江山,但終有一日「弱項反撲」,闖下了大禍;還有一些人,把優點真的經營得很好,缺點避開得很成功,事業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但最後在人生境界上遇到瓶頸,午夜夢迴,覺得自己這一生並不盡興,更別提圓滿了。
有了這點體悟,我必須承認,自己以前所說的,只是人生「小道」,離「大道」則一謬數千里。
正如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一般人為了追求世俗成就,拚命「為學」做「加法」;但人生的「大道」,卻盡在「減法」之中。
要做減法,缺點就不能避開,而必須面對、接受、處理、放下(聖嚴法師語),如此才是「為道日損」。
人生最終的圓滿,算的總帳,不是「日益」了多少,更是「日損」了多少。
這才是真正的「大道」。
活動
【買書送米】圖書滿千贈米一包(海外訂單恕不參加)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商業周刊精選2書再95折起
延伸文章資訊
- 1金惟純: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別的事? - 工商時報
- 2金惟純活學工作坊|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學習課程– 活學Life ...
- 3金惟純《活學》:人生有時就得「哪壺不開提哪壺」 - 關鍵評論網
- 4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金惟純|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活學》電子書- 台灣最具影響力雜誌《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人生顛峰時,無意間闖進一趟生命探尋之旅,終於學會面對自我矛盾,重新學「怎麼 ...
- 5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 博客來
書名: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519100,頁數:352,出版社:商業周刊,作者:金惟純,出版日期:2020/06/08,類別: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