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靈雞湯全面入侵了你我生活? - MH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次去誠品,總是看到勵志書籍的專區站滿了人; 去年加入線上學習產業,發現心靈 ... 每個人都自顧自,且養成一種「一人團隊」的工作模式,那辦再多工作坊都沒用,這是 ... GetstartedOpeninappMHSigninGetstarted1.1K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為什麼心靈雞湯全面入侵了你我生活?MH·Mar17,2019我就開門見山地說了:以前的我,對於心靈勵志和自我提升相關的文章/書/課程/影片等不屑一顧。

我覺得我不需要那些東西,而且自認身心健全,即使有迷惘、困惑、挫折,也認為那些問題的答案只能靠自己找出來,而不是把希望放在一個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人所寫的文章/書/課程/影片上面。

我甚至會取笑那些很屁的書名,認為它們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是消費大家的情緒,以人們的不安賺不義之財。

(對,我蠻憤世嫉俗的呵呵呵)source:pixabay。

我還真的為此找了一張雞湯的照片,好荒唐。

然而,最近觀察到以下這些現象後:每次去誠品,總是看到勵志書籍的專區站滿了人去年加入線上學習產業,發現心靈勵志主題的市場潛力之大今年初打開博客來的〈2018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排行榜,發現心理勵志書籍是大宗我決定再來努力分析「為什麼心靈雞湯文會廣受市場歡迎」這件事,並且轉換自己原先的「你們這些會看心靈雞湯文的人瘋了嗎」先入為主心態。

先來看看博客來的年度暢銷榜:source:博客來這個排行榜共有100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看,礙於篇幅,這邊只節錄前20名的書籍。

依照博客來的分類邏輯,前20名是這樣分布的:心理勵志:5文學小說:5商業理財:3親子教養:3語言學習:2宗教命理:2個人認為「宗教命理」跟「心理勵志」算是殊途同歸,都是想要尋求一些方法,只是管道不同。

若這樣算起來,「泛」心理勵志的書籍數量可是攻佔TOP20中超過1/3的名額。

可能有人想過其他可能性,比如:有出版社買榜?心理勵志類書籍的數量會不會本來就比較多?但這兩個問題,暫時都沒有客觀數據可佐證,所以只好先不列入考慮。

但到底誰需要這些內容呢?以下試著用星座專家(?)的語氣,定義出這些心理勵志內容的潛在TA:1.迷失的人你的人生正面臨一些挑戰,可能覺得做事情有點卡卡的,也可能只是心裡悶悶的,覺得似乎被一些事情困住,但也還說不清楚是什麼事情;也或者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有點停滯,不過也不確定是被什麼人事物絆住,可能是因為周圍的人似乎都前進到了某個階段,相較之下自己似乎原地不動,所以有點困惑、有點緊張、有點焦慮。

總之,雖然想找解法,但也說不清自己究竟為什麼所苦。

既然如此,建議你先靜下心,給自己一段充足且不被打擾的時間,走進最近的一家書店,隨意拿起一些很有感覺的書來翻翻,或許你會從中找到解法,更好的是,或許還可以藉此定義自己的問題,讓心中的迷霧更有形狀、更好被丈量。

2.面臨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人你正面臨一些挑戰,而且很清楚是怎樣的問題,比如另一半最近有點心不在焉、自己喜歡上一個似乎沒那麼喜歡你的人、莫名其妙地被提分手、升遷一直卡關、對新換的工作感受不到熱情、主管一直刁難自己、與同事頻起衝突……雖然你很疑惑,或者有時很不耐煩,想趕快解決這些問題,但還是要先恭喜你,至少找出問題癥結點了!有了目標,要找方法就更容易了,不是嗎?所以當你看到網路上這些文章:「他為什麼不愛你?你其實需要的是……」、「善用這五招,讓下屬都聽你的」、「你要『這麼』努力,才是主管眼中的努力」,你覺得有這麼一個人懂你的煩惱,真好,就會忍不住點進去一探究竟,更甚者,你可能也買了一些線上課程或講座,希望能更快地解答這些疑惑。

3.未雨綢繆的人你現在過得很好,事業有成、感情美滿、廣交人脈、穩定儲蓄,但你看過太多太多案例:前公司的同事突然被裁員、好友跟愛情長跑十年的女友突然分手、原本的小主管被升上大主管後變了一個人、鄰居健康檢查後發現身體有異樣……你自認是個保守派,做事情喜歡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不想承擔突如其來的風險,也不想讓這些事情打亂原本的人生規劃,也或者你只是想幫朋友分憂解勞,在他們被這些事情殺得措手不及的時候,自己還能給他們一點點建議。

所以一有時間——即使沒有,你也會想辦法擠出一些時間,到書店翻翻書、看看網路上的影片,了解這些事情的處理方式。

「就當是幫自己買保險吧?」你總是這麼想。

至於,又是哪些人會覺得自己不需要這些內容,他們在想什麼呢?1.面臨到問題,但有明確解決方式的人跟上面那類「面臨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人」一樣,這類人也面臨到相同的問題,不同的是,與其四處找尋解法,他已經有很明確的方式了,有的人決定靠自己,或者直接和利益關係人討論。

比如跟同事起口角,就直接私下和同事聊聊,理性討論該如何解決;又或者感情受挫,與其去看所謂的「兩性專家」的高談闊論,不如找三五好友訴苦,哭出來了,心情就好過一點了,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

對工作沒熱情?理性的他習慣先自己梳理一番邏輯:是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對?自己的熱情到底是指什麼?工作內容可以有所調整嗎?當他歸納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後,問題或許也迎刃而解了。

2.活得很好的人這類人還可以分兩類。

一種是「真的」活得很好,另一種是「自以為」活得很好。

前者就是俗稱的「人生勝利組」,不多說,反正他什麼都有了。

另一種是,他其實缺了些什麼,比如溝通技巧、時間管理能力、細心度、正向積極的心態、思考的深度等,但他並不知道,他覺得自己很好。

講好聽一點,他已達到「自我滿足」,講難聽一點,他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但無論如何,反正這類人不會去尋求外界資源,「我已經很好了,為什麼我需要?」說了這麼多,心靈勵志書籍基本上就是參透並運用了「當局者迷」與「感同身受」,才能盤踞暢銷排行榜這麼久。

當局者迷所謂「當局者迷」,大家應該很有感覺。

有時候人就是會深陷在某個苦惱之中,結果身旁的人只是拋出一個問題或者一個靈感,自己就茅塞頓開了。

而且,通常那個問題或靈感,也只是「點一下」,並不是很鉅細靡遺下指導棋。

總之,不知道為什麼,人就是很常被眼前的細節所苦,而忽略大方向。

比如今天老闆說:「希望網站註冊率可以提升30%,想些做法。

」或者陷入感情困擾的朋友問自己:「為什麼我被前任劈腿之後,現在這個追求者似乎也是放很多條線……我的擇偶眼光是不是有問題?」這些問題在剎那間都很難解決,可能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太多個好解法。

但其實,可以先用很簡單的問題回答這些問題。

比如先問老闆:「為什麼想要提升註冊率呢?」是想要增加網站會員數?是想提升DAU?還是想要增加訂單數?目的是什麼?有了目的,再來想做法。

搞不好「提升網站註冊率」並不是最終目的,只是其中一個衡量標準而已,若看不到整體,做起事來難免會覺得瞎子摸象。

再來是為情所苦的友人,外人雖無法告訴他該怎樣擇偶,因為每個人標準喜好都不同,但可以先問問他:「那你喜歡怎樣的人呢?」當他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幫他確認他是不是有持續遵循這樣的目標,會不會他說自己喜歡成熟穩重的人,但一有高顏值的人出現,他的標準就變了?又或者他希望能跟對方學習成長,可是對方隨便一句花言巧語,他就被唬得一愣一愣?其實這些解法都不高明啊,說穿了也只是「以終為始」——先找到終點,再決定要走哪條路過去。

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有時候就是會莫名卡關。

說了這麼多,再講回來心靈勵志書籍。

人們常陷入某個盲點而不自覺,而心靈勵志書籍多半只是重新梳理很多基本觀念,它沒有提供任何新的刺激,只是教讀者把這些觀念帶入實務中,讓人可以藉此解決自己的煩惱。

如此而已。

感同身受至於「感同身受」,很多時候大家受了傷,需要的不是藥水或OK繃,而是想要一句「我懂你」。

就是俗稱的「討拍」。

勵志文章通常要表達的概念都很簡單,但他們會用很長的篇幅說明如此簡潔的觀念,為的就是透過更具體的人物和情節,進而引起共鳴。

如果書裡只說「人就是要愛自己」,聽起來大概沒什麼感覺,但如果說了一個「以前我不懂得愛自己,30歲前的生活只有工作,直到被前女友提分手,我才發現自己不只長期忽略照顧自己,也疏忽了他。

現在的我會安排下班後的時間去運動、進修,讓自己接受新的刺激、培養新的技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是不是會比較有感觸呢?因為裡面的#30歲#只有工作#前女友#被分手#下班進修可能都有機會打到每個有類似經驗的人,進而引起共鳴。

結語寫了這麼多,其實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幫這篇文章收尾。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已解釋了「為什麼心靈雞湯文會廣受市場歡迎」這件事,但至少已為自己做了點紀錄。

事實上,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去年底的自己,當時在工作有點迷失、人際上碰到一些問題,同時又碰到不少朋友詢問各種人生難題,我發現以往的所知真的不夠用了,只得嘗試新的方法,於是我也站在書店的心靈勵志區,並且打開了youtube推薦的心靈勵志影片。

不過,最後發現,自己仍無法成為心靈勵志流派的信徒,但至少努力嘗試過了,可能就是不適合吧。

但我想,人生問題那麼多種,解決方法也有很多種,每種方法都是一種浮木,任君挑選。

也願大家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浮木,繼續在這疲累但也充滿挑戰的汪洋上探索人生。

22 22MorefromMHFollow做過公關、數位行銷,2020年轉職成為產品經理,2021年跑到新加坡繼續當PM。

歡迎在文章留言或私信交流:[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