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第1講陰陽五行概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一個問題講,醫學科學與中醫學,中醫學屬於醫學範疇,什麼是醫學科學呢?醫學科學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學體系,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綜合學科 ...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theaudioelement.
第1講陰陽五行概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
同學們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我們首先講第一個單元,講導論,導論的目的要求是:
了解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了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熟悉中醫學基礎理論課程的基本內容。
掌握中醫學的醫學模式。
掌握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
一中醫學與中醫學理論體系
第一個問題講,醫學科學與中醫學,中醫學屬於醫學範疇,什麼是醫學科學呢?醫學科學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學體系,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綜合學科,在我們國家有兩種醫學體系,即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兩個體系,在我們國家的傳統醫學是以中醫學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藏醫學、蒙醫學、維醫學等少數民族醫學,它們都屬於傳統醫學範疇,但是一般來說,無論是國內和國際學術界,認為中國的傳統醫學是以中醫學為代表,所以我們把中醫學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一個代稱,現代醫學通常是指西醫學來說的,是指的以歐洲文化為中心,所建立起來的西方醫學,與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的中醫學,相比較而言的,什麼是中醫學呢?中醫學是以中醫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保健的一門綜合學科。
這個定義的內涵有幾種要素:
中醫學是一門綜合學科,它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融合的一個學科。
它是以中醫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
這個學科的主體是中醫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它的研究內容是什麼呢?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保健的一門綜合學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到現在為止,目前學術界認為用這樣一個表述方法,來對中醫學這門學科的定義作個界定,現代這種定義有多種定義方法,在我們這本教材裡面,就是用上述的內涵,來界定中醫學的內容。
第一個問題講,什麼叫做中醫學理論體系?
什麼叫科學理論體系,中醫學是一門科學,我們首先講一講,什麼叫做科學理論體系?
科學理論體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體的科學規律,三個基本知識要素組成的完整體系;科學理論體系是一種完整的體系,什麼樣的完整體系呢?是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哪三個基本要素呢?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者定律以及具體的科學規律,這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完整體系,什麼是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呢?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由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按照中醫學的邏輯體系,組織而建構的理論體系,它是怎樣建構的呢?是以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作為科學方法論,以整體觀念作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病理和生理為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中醫學理論體系,完整的表述中醫學理論體系,應該這樣來表述,大家看這個示意圖,我們把上述的內容分解開,任何一門科學體系都必須有以科學方法論,做為構建理論體系的一個思維方式,科學思維方式,中醫學的科學方法論是以中國古代哲學氣、陰陽、五行這三種哲學思想,做為自己的自然觀、醫學觀和方法論,來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
它的基本醫學觀念是什麼呢?它的指導思想就是基本思想,指導觀念,就是整體觀念。
在這樣的科學方法論和指導思想基礎上,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是臟腑經絡的病理和生理。
它的特點,這個特點是指有別於西醫學的特點,就是辨証論治,中醫學理論體系,它的內涵就由這四個要素所構成。
下面我們講第二個問題,我們前面講到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以中國古代的哲學氣、陰陽五行學說,為自己構建理論體系的科學觀和方法論,而氣、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中醫學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形成的醫學,所以那就需要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醫學的關係。
二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學
講一講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叫文化與傳統,到現在為止,對文化的定義,學術界公認的兩種定義,兩個內涵,一、廣義的定義,一個狹義的定義。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綜合,簡單地說,文化,一是指能力,二是指財富,什麼樣的能力和財富呢?是指人類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生產能力,以及物質和精神財富兩者的綜合,構成了文化的定義。
狹義的文化,僅僅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也就是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產品,它包括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一切社會意識形式,比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技術科學等等,所謂傳統,是指由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格、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這個傳統,大家注意,傳統並不意味著就是古代的東西,我們現代社會也有傳統,只要它是由於歷史沿傳下來的,就構成了傳統,它包括人們的思想、意識、方法、行為等等。
第二點,講一講中國傳統文化,按照史學界,一般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指自夏、商、周以來到鴉片戰爭前,中國奴棣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的文化,也有的學者認為,這個時間應該下延至五四運動以前,這一段時期傳承下來的中國文化,稱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它的基本精神是什麼呢?叫「致中和」三個字,它具體表現為:在處理人和自然的關係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大家注意中醫學理論講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方針,在強調人和社會的關係時,強調人倫和諧,那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強調天地人三才一體,集中到一點叫做和,或者叫和諧,這個思想在咱們中醫學裡面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文化的核心精神具體表現為它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第一,它表現為整體性,中國的傳統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個天人合一的和諧整體,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善於從整體上認識世界,把握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繫,具有強烈的整體意識,這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整體觀念,也是我們中醫學整體觀念的淵源,
第二特徵叫人文性,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特別重視倫理道德,它貫穿在哲學、宗教、文化、藝術、各個文化形態之中,也就是說,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倫理道德的根本,其中以修身為最,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性,突出表現在它強調人要通過自己的修身,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這種人文思想培育了我們中華民族,積極進取、堅韌不拔、大公無私、敬老扶幼的高尚的品格,這個思想,這個人文性,體現在我們中醫學上,我們中醫學的醫學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醫乃仁術,它是我們中醫學醫學觀的一個淵源,和西醫學是不同的,中醫學把人看成是一個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病,這是中醫學和西醫學,醫學觀的一個根本區別,它是受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人文思想制約的,
第三,承傳性,所謂承傳性,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對傳統的繼承,從有文化那天開始至今,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強調道統,強調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幾千年來採取就是經學的方法進行治學,保證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不斷的延續下去、傳承下去,它的特點,是把先秦的典籍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這個思想-承傳性,也體現在我們中醫學上,我們中醫學的學術思想,非常強調經典著作,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在培養中醫藥人才當中,它的特殊重要地位,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性表現在我們中醫的學術思想、人才培養上,當然這種傳承性它的好的地方,它的長處就是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能夠不斷的延續下來,中醫學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但是它強調了繼承,強調了傳統,強調以經典作為判斷正確與否的標準,它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這也表現在人們過於強調經典著作的推崇,束縛了人們科學的批判精神,敢於對已有的科研成果,進行懷疑,進行突破,但總的來說,它的優點,它的長處,這種傳承性,就是使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幾千年的文化能夠得以保留,延續下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理論到實踐,滲透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徵。
第二我們講一講中醫學的文化特徵,
它表現為天地人三才一體的整體觀:
中醫學,我們前面講定義的時候,講中醫學,它的指導思想叫整體觀念,哪來的呢?受中國文化特徵所制約的,中國的文化特徵,強調天地人三才一體,善於從整體來認識事物,具體說來,表現在中醫學裡面,
一、中醫學把人作為一個社會的人和生物的人來看待,不僅僅把人作為一個具有生物學屬性,而且更重要的他有社會屬性,把人放在天地自然之間來考察,中醫學講:「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說醫生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可以為醫,這個觀點就是受中國文化特徵的整體觀念所影響,人是一個既有社會屬性又有自然屬性,這個思想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所決定的。
二、作為一個生物學的人來說,中醫學強調形與神的合一,形神合一,形神這個概念,本來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範疇,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講結構,講形體,神,是講功能,作為人來說,強調的形神合一,那就是形體和生命現象的合一,是結構功能的合一,把這兩個點結合起來,就構成了中醫學的整體觀,形成了中醫學把人同人,自然社會三者聯繫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用這樣一個觀點作為自己的醫學觀,形成了中醫學的整體的醫學模式,有別於西方醫學、生物醫學的模式,我們這個醫學模式從「內經」開始,中醫學它的理論形成開始,就確定了這樣一個醫學模式,而西方醫學直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才逐漸認識到人不僅有生物學屬性,而且還有社會屬性,強調了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也正因為這樣,中醫學具有這樣一個觀點,這樣一個醫學模式,它代表了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向,它不僅是有自己的自身價值,它對生命科學的發展,現代醫學的發展也會作出重大的貢獻,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人命至重,以人為本的醫道觀:
中醫學非常強調人的生命與價值,它強調在天地人三才一體當中,人是最重要的,這個觀點,醫道觀,在「大醫精誠」裡面表現最突出,它成為我們中醫學的醫學倫理的一個核心思想,具體表現為,中醫學認為天地萬物,莫貴於人,在「內經」反復強調天地人三才一體當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人最可寶貴的就是生命,所以「諸病源候論」講,人命至重,有貴天地,從這一點出發,強調了以人為本,而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體現為重視人的倫理道德的修養,這種思想反映在中醫學上,建立中醫學以人為本這樣一個醫德觀,中醫學就集這樣的思想形成了中醫學自身的科學倫理道德,任何一門科學的發展,它不僅受它自身形成條件的影響,它也會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社會環境的影響,其中倫理道德對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也就是說科學的倫理規範,中醫學是強調天地人三才一體,以人為本,強調人生命的價值觀,以人為本,把保護人類的健康、減少疾病,追求人們的健康長壽,做為自己本門學科科學倫理的核心,所以中醫學強調中醫是醫為仁術,要求醫生要不計名利,要潛心醫道,要對人有惻隱之心,有愛人之心,這就是中國的文化特徵表現在中醫學裡面,當然從現在來看,醫學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減少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現代醫學的終極目標就是保證人類的健康,我們的中醫學從建立醫學那天開始,就強調以人為本,以保謢人類的健康做為自己的最高目標,現代醫學直到現在才提出來,大家知道世界衛生組織二十一世紀的奮鬥目標,人人都有健康,我們現在的醫學目標是保障人類的健康。
第三,是陰平陽秘動靜互涵的恆動觀:
簡單的說,中國文化一個觀點就是運動的觀點,反映在醫學裡面,形成了中醫學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去看待生命運動,看待健康和疾病的變化,中醫的傳統醫學,中醫學是以氣、陰陽五行,為自己的科學方法論,中醫學認為生命的本原是氣,世界的本原是氣,氣通過氣化運動形成了物質世界,形成了生命,而氣的運動的根本原因,是氣本身內部的陰陽的運動,表現為氣的一分為二,氣本為一,一分為二,分為陰氣和陽氣,陰氣和陽氣的運動構成了生命的運動,哲學上,中國傳統文化哲學講世界是運動的,世界本原於氣,它的運動原因是陰和陽的矛盾,叫陰陽對待,貫穿了所有的事物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陰陽是運動的總規律,這樣一個規律引入到醫學裡來,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生命的本原,氣的運動變化就是氣化,氣化才能形成生命,生命就是一個氣化的有機體,人正常的生命歷程和異常的生命歷程,用我們醫學的術語講,就分為健康、疾病和死亡,到目前為止,有健康、亞健康、疾病和死亡,這個過程是氣陰陽運動的結果,陰陽運動在什麼狀態下是健康?什麼狀態是疾病?什麼狀態下是死亡呢?「內經」講陰平陽秘,叫陰陽勻平,而後世醫家提出來叫陰陽自和,徐靈胎這個注解講的陰陽自和,就是思維健康,解釋陰陽勻平,就是陰陽和合,陰陽自和,更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以和為貴的核心,致中和,那個和諧的精神,陰陽勻平意味著用陰陽二氣和陰陽運動的觀點看,平衡狀態,那叫和諧狀態,那就是健康,一但打破了這個平衡,陰陽失調,就是疾病,而我們今天看,在陰平陽秘和陰陽失調之間,它們既然是運動的,它有個變化過程,雖然陰陽失調,陰陽平衡有所打破,但還沒有表現出典型的疾病的時候,我們又不能說它是健康的,又不說它構成一個疾病,在這個中間狀態,大家注意,現在有人提出新的概念,叫做亞健康,從中醫來看,怎麼樣來看亞健康呢?過去定義是這樣的,定義疾病與健康是相對的,中醫學定義健康的時候,就是不病謂之健康,不病謂之平人,如果從今天我們研究概念的話,不能用否定的詞來下定義,我們就進一步追問說不病謂之健康,不病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這樣來定義,大家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今天就不能再這樣進行定義了,這個亞健康狀態後面我們還要進一步講的,它是介於健康、疾病這樣一個中間狀態,它既是陰陽不平衡,又沒有不平衡到構成疾病這樣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現在把它列入亞健康,這也是我們當前二十一世紀中醫理論研究一個重大課題之一,也希望我們同學們能夠多做一下這個工作,陰陽失調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最終矛盾沒有了,那就是用我們的術語說,陰陽離決,在這種狀態下,它們生命運動的過程矛盾消失,生命就結束,就死亡,那就是說從生下來到健康,到疾病,到死亡的過程,始終是處於一個陰陽的動態平衡的運動過程中,不斷的運動過程,這個觀點,大家注意,中醫學看待人的生命過程,看待健康和疾病過程,始終用一個動態的觀點來看問題,這在我們的臨床醫療過種中的辨證論治體現得淋漓盡致,中醫學看任何一個疾病,絕不是今天來診斷以後,確定下來這個証,這個人,確定下來什麼病,什麼証,他經過長時間治療,它永遠不變,不會這樣的,這就是和西醫,同西方醫學看待這個疾病,一旦診斷下來,按照標準診斷下來以後,它把它看作一個靜止的,治療方案是不變的,而中醫學就時刻在變化,時刻在考察,這一點也是中醫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始終在運動狀態中考察生命運動。
第四,防治的觀點,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防治觀:
也就是說,中醫非常強調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具體表現為在沒有病之前,即使在陰陽平衡狀態,陰平陽秘狀態,也強調人們要防患於未然,維護健康,防止陰陽平衡被打破,這在中醫學當中,保留下來一些系統的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當前研究的攝生學,就具體體現在這個裡面,攝生學現在已經構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原來它是在中醫理論體系當中,這個思想,醫學思想是咱們中醫所特有的,它的前提就是保護健康,追求人們的延年益壽,保謢人們健康,一但有了病以後,它強調即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可以採取截斷的療法,截斷疾病向下一個方向發展,具體怎麼截斷,我們後面再講,這種醫學核心思想,中醫學它反應了中國文化的特徵,中國文化它有個憂患意識,中國文化特徵憂患意識反應在咱們中醫學裡面,確定自己的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的核心思想。
三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第三個問題,前面我們講了兩個問題,一,什麼叫中醫學和中醫理論體系,第二個問題我們講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學的關係,集中到一點,中醫學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所形成的醫學,第三個問題我們具體講,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講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條件,
一,我們在定義的時候提到了,它有科學方法論,這個科學方法論就是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用現代的科學哲學的術語來說,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就是中醫學的科學哲學,對中醫學影響最大的,中國古代的哲學有三個,三個哲學思想,一,氣論,或者叫做氣一元論,二、陰陽學說,三、五行學說,任何一門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哲學思想的指導和制約,換句話說,它都離不開構建這門理論體系的科學方法論,在中醫學形成的時期,就在先秦兩漢時期,中國的傳統哲學非常發達,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氣論,也叫氣一元論,其次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氣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哲學最基本的範疇,最基本的理論,它是形成中華民特有的思維方式,特有的文化觀念的哲學基礎,中醫學就是將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作為自己構建理論體系的科學觀和方法論,用它,用氣、陰陽、五行,中國古代哲學的一些基本範疇和概念,去總結秦漢以前,人們長期積累下來的醫療實踐經驗,和生物科學知識,來形成本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原理,來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因此中醫學的氣、陰陽、五行學說,與中國古代哲學的氣、陰陽五行學說,既有聯縏又有區別,中國古代哲學的氣、陰陽五行學說,它從哲學的高度來闡述、來回答自然社會的問題,它也要回答人的問題,生命問題,而中醫學的氣、陰陽、五行,利用中國古代哲學對它們的一些基本範疇和術語,用它的思維方式,來回答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問題,因此中醫學裡面的氣、陰陽、五行,就成為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醫學是傳統醫學,它按照現在的科學史來說,它屬於古代傳統科學的時期,那個時基的科學又稱之為自然哲學,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條件下,每門科學都沒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科學概念、科學術語、科學原理,尤其是科學概念,常常引用哲學的概念、術語,來說明自己本學科的問題,這是傳統科學的一個重要特徵,中國如此,國外也如此,如果大家以後有機會,可以看看西方的醫學史,看看古希臘的醫學,和中國是一樣的,氣、陰陽、五行,形成了中醫學,既是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又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它和古代的哲學思想,氣、陰陽、五行,有聯繫、還有區別,這一點也是我們學習中醫理論的一個難點、難關。
第二,一門科學,中醫學,除了它要有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也要利用本民族的,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遺產、哲學思想,作為自己的科學方法論之外,它還要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在秦漢時期,當時的自然科學也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天文學、氣象學、物候學、農學等等,其中對我們中醫學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解剖學,僅就「內經」和「難經」,關於人體某些臟器的記載,就是心、肝、脾、肺、腎、大腸、小腸、膀胱,這些臟器的形態、大小、位置的記載,與現代解剖學,特別是消化器官,非常相近,如果說在解剖學史上,第一個提出解剖的概念是「黃帝內經」,因此在世界學術界上公認中醫學的「內經」,是世界上最早一本解剖學,任何一門醫學,既然是研究人的,它就離不開人的形態,盡管如何來表述這個生命現象,它必須有形態學基礎,而秦漢時期的解剖學的成就,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形態學基礎,在中醫學裡面還要牽涉到好多,天文、氣象、地理、物候、數學,還有好多學科,這些都是充分的吸收了秦漢時期自然科學的成就,來構建我們的醫學體系。
第三點,社會科學成就,社會科學對醫學的影響,我們講中醫學強調天地人三才一體,除了自然以外,還有社會,我們今天看,任何一門科學的發展,都需要有社會環境,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人們的文學、藝術,這些都給每一門學科以深刻的影響,秦漢時期的社會科學,當時百家爭鳴,諸子百家蜂起,這些豐富的學術思想,都給我們中醫學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提供了人文思想,在當時集中的對我們影響比較大的有幾個觀點,一叫天人合一,大家知道天人合一不是中醫學自己的術語,是中國古代哲學社會科學一個最基本的範疇,直到今天,現代研究和環境科學才提出來,西方科學家從環境科學,現代環境科學得出來的結果,就會看到中國人那個天地人三才一體,強調以人為本,這是最科學的,提出社會環境對一門科學的影響,中國人天人合一這個術語,雖然字很少,四個字,但是講得微妙微肖,非常科學的,闡明了社會自然和人的關係,闡明了社會自然對科學發展的影響,這個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科學的一個基本範疇、基本思想,它應用到醫學,我們中醫學強調天人合一,這裡面核心,前面曾經講到的,給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科學倫理規範,所以我們中醫學強調以人為本,這樣一個科學道德,強調醫乃仁術,醫生必須愛人,不計名利,這個思想,就是我們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科學思想,對我們中醫學的影響。
上述氣、陰陽、五行,形成了中醫學的自然觀、科學觀和方法論,自然科學為中醫學認識生命運動、認識健康疾病,提供了生物學基礎,在這一點希望同學們注意,過去曾經有人認為,中醫學是沒有形態學基礎的,如果沒有形態學基礎,研究疾病、研究人,那就純粹從文化角度講,怎麼來解決疾病和人的問題呢?中醫學它是以古代的生物學成就作為自己的生物學基礎,尤其是解剖學,盡管我們現在講的臟和腑,心肝脾肺腎和現代的解剖學是同名,含義不同,後面我們還要講,那是中國文化所決定的,中國的思維方式所決定的,除了生物學基礎之外,人文科學也給我們中醫學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集中表現在天人合一,以人為本這樣一個思想,為我們中醫學確立了科學的倫理規範,保證了我們中醫學沿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中醫學從建立那天開始直到今天,一直強調以人為本,珍惜人的生命,把保障人類的健康,作為中醫學的終結目標,這些思想都是在秦漢時期的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思想,為我們中醫理論體系形成,準備了充分的條件,集中起來形成了中醫學的自然觀、科學觀、醫學觀、方法論,具體這個方法論,由氣、陰陽、五行所體現出來的,那就是整體的、系統的、辨証的科學思維,這種整體系統的辨証科學思維,恰恰是具有現代科學思維的特徵,僅僅我們中醫學的整體系統辨証的科學思維,前面加了兩個字,樸素,僅僅是形成的歷史條件,科學發展水平不同而已,為什麼說中醫學前途光明,代表著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方向,從科學思維方式的改變來看,最初中醫學提出來的叫整體的、系統的辨証思維,科學思維,現代科學從古代樸素的、系統的、整體的辨証科學思維,發展到近代的、分析的、還原的科學思維靜止的、分析的還原科學思維,再進一步發展,從二十世紀初期,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初期,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現代科學的科學思維,又進一步發展為系統的科學思維,而這系統科學思維,它的本質特徵,作為思維科學來說,恰恰與我們中醫學的樸素的、系統的、整體的辨証科學思維具有共同的屬性,僅僅是發展的歷史階段不同而已,這就是在秦漢時期無論是從哲學和自然科學,或者社會科學,為我們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準備了思想方法的條件,準備了生物學的條件,準備了社會科學的條件。
下面講一講形成的標誌,我們這節課,最難的是這個地方,通過形成的條件,要使學生知道中醫學體現它的科學性,講氣和陰陽五行,承認世界是物質的,生命是物質的,世界是運動的,生命是運動的,氣、陰陽、五行從方法上說,形成了中醫學的系統整體辨証的科學思維,奠定了中醫學是科學的,它偉大,現在成為世界優秀文化遺產,其次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重點在解剖學,為我們中醫學的形成,奠定的形態學基礎,克服我們認為中醫學沒有解剖學,中醫學就是文化學,就是思辨,就是拍了腦子想,我們過去一直不是這樣的,第三點強調,中醫學強調以人為本,尊重人,強調人生命的價值,這和西醫學截然不同,這個形成條件,就形成了中醫學的學術思想,也是中醫學學術思想的根蒂,學生要了解「黃帝內經」奠定了醫學的基礎,也就是說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雛型,基本觀念、基本理論的框架,由「內經」所奠定,就是它提出了科學的事實,提出了科學命題,而「難經」補充了「內經」的不足,「內經」和「難經」所構建的這些理論,如何應用到實踐,到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應用「內經」所構建的理論,去解決疾病的問題,而應用的「神農本草經」,那是有了理論還要用手段,其中手段之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藥,「神農本草經」是咱們中國藥學史上最早一本經典藥學著作,它,
一不僅僅是論述了幾百種藥,更重要的是第一個提出了以功效為分類標準,建立了上、中、下三品的分類方法,
第二它提出了四氣、五味、七情中藥學的理論,
這幾本經典著作合起來,醫和藥的基本理論體系都形成了,今天這節課就到這裡,我們今天講課的重點內容,什麼是中醫學,什麼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什麼是中醫學的文化特徵,它和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關係,在了解這個基礎上,來掌握中醫學形成的條件,來理解中醫學學術思想的根蒂,好,今天到這裡,謝謝同學們。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醫基礎理論全部精髓,第一講|有點多,慢慢記下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髒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 ...
- 2中医基础理论-第1讲(张云清)
- 3中医基础理论1_哔哩哔哩_bilibili
- 4中醫基礎理論第1講陰陽五行概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一)
第一個問題講,醫學科學與中醫學,中醫學屬於醫學範疇,什麼是醫學科學呢?醫學科學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學體系,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綜合學科 ...
- 5中醫基礎理論01 | 健康跟著走
在這樣的科學方法論和指導思想基礎上,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是臟腑經絡 ... ,中醫基礎理論第69講疾病的轉歸養生... 這裏就是學一個概念,我們期望的最佳結局,這是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