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想像中的時空疆界:府城日治時期文化資產詮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系列日治時期的古蹟資產,九O年代末期逐漸成為地圖上的新標地:原「台南州廳」(2003 年指定為國定古蹟,今之台灣文學館)、「台南警察署」(1998 ...
跳至主要內容
姚明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曾經有一段時間,那洗石子、紅磚外牆、帶有點西洋洋樓式的日治時期建築,隱身於曲折的巷弄間。
由外觀上,或許能令人察覺到其歷史性,但由於大多數與雜物相處,模糊它們的價值與美感,僅有陳腐與老舊,成為過去存於今日的模糊印象。
就像台南府城市中心民生綠園圓環周邊環繞的日治時期建築,其中一棟最具規模者,位於中正路跟南門路交接路口,為當時的台南市政府:兩層樓的紅磚色建築,周圍圍繞一道牆;圍牆與建築之間,有幾棵一層樓高的大樹;正門口圍牆外的左右兩邊,各自立著一個公布欄,兩根紅色柱子所撐起的綠色中式屋簷,上面斑斑駁駁的是紙張撕貼痕跡。
即使座落在人來人往的鬧區,它也與生活保持一段距離。
當原本逐漸消失在記憶中的事物陸續被列入文化資產,回到市民日常生活,地貌隨之更新,召喚出記憶重新訴說往事,台灣的國族想像也隨著這些文化資產,鑲嵌在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情境裡。
一系列日治時期的古蹟資產,九O年代末期逐漸成為地圖上的新標地:原「台南州廳」(2003 年指定為國定古蹟,今之台灣文學館)、「台南警察署」(1998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台南市美術館)、「台南合同廳舍」(1998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台南市警察消防隊)、「林百貨店」(1998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林百貨)、「台南地方法院」(1991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台南測候所」(1998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台南測候所)、「山林事務所」(2003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等等。
市區民生綠園圓環那棟與世隔絕的建築,門口兩道中式風格的公布欄、四周圍牆,已於2002年拆除,而始現全貌於公共空間之中。
一樓是灰色長方形橫向石材拼貼起的牆面,在這個基礎之上,二樓是紅色的磚蓋樓體,頂著圓弧狀的綠頂,中間還有一個方型突出的灰白色閣樓小窗。
曾經與世隔絕的距離,如今大門敞開,門簷上方高掛著「國立臺灣文學館」。
右側是中正路,站在路口便可以很清楚看見俗稱「五棧樓仔」的「林百貨」,三面樓樓體外牆上拼貼的磁磚,並不是一般所見的平面,而是有十三道打勾突起的直立線條、粉質質地的「十三溝面磚」,同樣的造磚手法,在府城許多其他老建築身上也可以看見。
例如,台灣文學館左側南門路上的「台南市美術館」,2018年洗去深紅色噴漆外牆後,也顯露出與林百貨一樣的長方形粉質溝面磚外牆。
在台灣文學館後方還有一棟同屬灰底紅磚外觀的建築,為「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與之相對的白色塔形建築,是現在的消防局;消防局隔壁公園路路口,則是俗稱「胡椒罐」的氣象局,此處也同樣可見溝面磚牆。
這些散佈在大街小巷的日治時期古蹟,並非僅為單一的打卡地點。
這些看似獨立的景點,拼貼在地圖上,將一段又一段的在地故事,拼貼重組成為地景(landscape),呈現於各式各樣的參觀地圖上,像是「府城歷史散步」(孔廟線、赤崁線、五條港)、「台南超好玩」、「博物館旅行」、「老屋、老店老生活」、「日治懷舊之旅」、「葉石濤文學紀念館」指引旅人的行跡。
就如BenedictAnderson於「想像的共同體」書中第十章「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所言:地圖,使自然的地貌,變成了具有社會意義的地景。
若沒有地圖,這些地貌環境景觀只是散亂的符碼,而不是一篇文章。
地圖圈畫出領土的範疇,非但僅為官方權力管轄之政治意義,也是承載共同過去的鄉土,訴說這個地方的故事,也刻劃出台灣國族想像的時空特徵。
而始自1982年5月26頒布的文化資產法,內文第一條的「發揚中華文化為宗旨」,早已於2005年,消失於條文之中。
地方資產的歷史想像
台南府城的在地日治資產,如果脫離於台灣的文化與歷史,本身的故事性以及引發的迷思,則可能顯得相對薄弱,就如JohnUrry在ConsumingPlaces中,以英格蘭國家公園湖區(LakeDistrict,Windermere)為例,解釋其如何從18世紀的荒山野嶺,經過旅人的書寫與傳播,成為現今世界知名的觀光勝地;而其中吸引人之處,除了本身的自然條件,也與英格蘭的民俗風情、以及社會文化相結合。
以「林百貨」的呈現為例;本身除了做為購物商場,內部也博物館化。
二樓的牆上掛著書寫:
清代《臺灣府志》載述台灣八景之一「沙鯤漁火」,牽引訪客的視線落於樓內環境特徵:海上鯤鯓縮影,滿載著台南在地文創設計及藝師精品,其高低適切的陳列高度,用以將窗外街景帶入室內。
白晝,透過展櫃及四周天花板上的鏡面反射,呈現人與歷史空間共存的時空錯置;夜晚,室內鳳凰花吊燈裝置與窗外華燈夜景,共乘早期「沙鯤漁火」景緻。
「沙鯤漁火」之名,起於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後(西元1684年,康熙23年),知府蔣毓英纂修《大一統志》(1685年),之後續修《高志》的〈古蹟(附)臺灣八景〉之中。
此八景即: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澄臺觀海、斐亭聽濤。
而今「沙鯤漁火」典故應用於林百貨布置,將臺灣的歷史想像,從日治時期的20世紀中,又漫溯至清領的17世紀末。
在「林百貨」的展現與詮釋之中,歷史想像也由日治時期走向當代台灣。
林百貨頂樓展示了二戰期間牆壁所留下的遺跡,並加上文字解說。
在這項戰爭記憶展示中,地方歷史結合臺灣史的脈絡。
1945年3月1日的二戰空襲,建築物毀損共2,333棟,林百貨與州廳所在的末廣町為最嚴重災區。
縱使臺灣各地區具地域差異,二戰的歷史經驗給予彼此為共同體的想像基礎。
作為文化資產的林百貨,詮釋與展示歷史的方式起於本身的日本時期,更追溯過去,走向今天,將物理性的時間觀念,在資產詮釋的文本之中,展現社會化的時間(socializationoftime),使過去的時間與今日再度相連,展現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時光嬗遞。
文化資產詮釋中的鄉土範疇
文化資產詮釋,建構出歷史想像,也投射出鄉土範疇。
在林百貨內的《老屋展覽系列》(2019),展牆一共九張圖,而「林百貨」置於中間:林百貨(臺南中西區忠義路)就是觀看者當下身處的建築,展現府城摩登年代的風華。
此外,更有西門路「炎光藥局」、衛民路「双燕美容院」、神農街「綠色老屋」、延平街「永泰蜜餞行」、鹽水中山路「銀鋒冰果室」、鹽水橋南老街「磚木屋」、或是鹽水三福路「𩵚魠魚」,提醒大眾在現實生活環境當中的過去歷史,在文學書寫與視覺影像中,展示這塊土地的庶民生活,並將觀看的對象,從展覽的畫框延伸到真實的街景。
例如,展圖中的西門圓環「猴標六神丹」,配合展覽文字:
不同於現在用帆布印刷的廣告,而是如同裝置藝術般用許多建材堆砌拼貼,多了點厚重質感。
店面幾經更迭,圓環的街景也有所變化,不變的是這塊鮮黃色的大招牌,仍佇立在它的崗位上,守護著台南人。
展出之中的房子,皆如林百貨為具有數十年時間的老屋。
然而,這些訊息所傳達出世代相傳的意涵,指引觀眾理解到這個生活環境的意義,本身已經超越地理概念,而是薪火相傳的故土。
這塊「故土」所指的區域,並非僅止於台南本地,於林百貨內《摩登年代的年味》系列照片展覽之中,除了呈現日治時期末廣町林百貨前熱鬧的街景,也有臺北許多地方,例如:榮町、大和町、西門町。
這些來自台南以外的地方,共同組織起這個展覽的內容,呈現相同的主題:「過年」這個傳統節日,以及影像中人物的服裝,呈現彼此共享的回憶,牽連起相互之間的關係,使地理想像的區域,延伸到臺南之外的城鎮,就如薩伊德所說的「想像的地理」。
這塊想像的地理範疇,標示了自我,也區分他者。
在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展覽之中,解說員講解到葉佬作品「度小月」時說:
「知道度小月是什麼意思嗎?度小月,老闆原來是捕魚的,但是到七八月的時候,我們知道台灣夏季的時候經常有颱風。
颱風天他沒辦法出去,所以就挑了擔子,在水仙宮前面賣麵,然後燈籠上寫度小月擔仔麵,所以度小月的意思是這樣」。
配合展場內的文字解說:
「簡阿淘差不多枯坐了兩個多鐘頭,看隔壁的度小月快要開店了就打算離座回去,他照例要在度小月吃一碗擔仔麵才回家去的」。
將聽眾的理解帶入「度小月」的時空背景,正是於台灣處四面環海的亞熱帶地區之下,所產生的飲食文化。
這段話帶領民眾由府城的當地生活,聯想到台灣地理特徵。
而這個地理特徵不僅是描述物理情境特徵,更在於傳達想像,想像台灣與四週海域是一個相連的生活世界,從而與其他地理空間有所區別。
結論
這些文化資產,有時作為博物館,而有時則是咖啡館、書店、餐廳,在手上的地圖之中,有次序組成的路線,引導參訪的行蹤,懷舊的氣味引起的思緒,捲入過去與今日的時空漩渦,在不曾走過的大街小巷中,找尋過往的年華。
隨著文化資產本身的展出與文字說明,更與標示著古早味的紅茶、汽水、豆干,還有懷舊明信片,散佈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際往來的日常生活中,都將你我的情緒帶入時光的想像之中,倒回至阿公阿嬤的日治時期、甚至已經帶有些許神話色彩的清領時期。
而在呈現這份資產故事的同時,情節之中穿插其他事物,像是北部與南部同慶的年節民俗、同有的戰爭記憶,皆打破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建立彼此的紐帶。
街景畫作與實際景觀相互詮釋,如同現今依然立於大街道上的「猴標六神丹」商店看板,說明這塊土地的故事,非僅純屬於塵封的記憶,也是存在的當下。
BenedictAnderson提出「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等事物的營運建構了「想像共同體」,而文化資產就同如博物館的角色功能,隨著詮釋,描繪出歷史軌跡與地理疆界,共有的記憶與遺忘,自身的認同與彼此的區分。
台南在地的文化資產,在人文與歷史之上建立起在地認同,更以此為基礎,建構出所謂的台灣「歷史性」與「地域性」,支撐起共同體的想像。
本文展現資產文本論述的實證觀察,提供思考台灣文化論述的內容,投射出當代臺灣國族想像的具體特徵。
※本文改寫自作者已出版之期刊論文,請讀者參見:
姚明俐(2019)文化資產詮釋與國族想像建構:日治時期街屋「林百貨」之美學論述。
博物館學季刊,33(4)。
姚明俐(2018)博物館中的國族想像–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國族文學論述。
博物館學季刊,32(3):1-20。
CoverImage:由本文作者攝影授權
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發表者:巷仔口社會學
檢視「巷仔口社會學」的全部文章
文章導覽
上一篇文章中國大推進式發展半導體產業可行嗎?下一篇文章當我們「胖」在一起?好朋友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
在〈國族想像中的時空疆界:府城日治時期文化資產詮釋〉中有1則留言
小心炸彈!那些二戰未爆彈的故事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939
正在載入...
回覆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Akismet服務減少垃圾留言。
進一步了解Akismet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搜尋關鍵字:
最新文章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2021/11/16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2021/11/09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2021/10/26
維修取代拋棄:全球在地的維修運動
2021/10/12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2021/09/28
臺灣新都市社區如何做認同?北大特區的觀察
2021/09/14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美髮建教生的社會書
2021/08/31
臺灣的東奧驚奇:奧運獎牌的跨國政治社會學
2021/08/17
嫌貨方為買貨人:行動者對參與式預算的質疑、不滿和其積極意涵
2021/08/03
我們社會學者這樣看疫情…
2021/07/20
熱門文章︰
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ADD/ADHD)的社會學觀察
為何都說我白目?:從亞斯伯格看台灣的社交常規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離婚真的不好嗎?解析「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迷思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蕃仔、外勞與阿兜仔:種族主義的社會學
談談「死」這檔事─社會學觀點看死亡的現代性
證照到底是什麼?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社會學如何觀看生命歷程:年齡、歷史與世代
按月搜尋 按月搜尋
選取月份
2021年11月 (2)
2021年10月 (2)
2021年9月 (2)
2021年8月 (3)
2021年7月 (2)
2021年6月 (2)
2021年5月 (1)
2021年4月 (2)
2021年3月 (2)
2021年2月 (1)
2021年1月 (1)
2020年12月 (3)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2)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3)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4)
2020年4月 (2)
2020年3月 (3)
2020年2月 (1)
2020年1月 (2)
2019年12月 (3)
2019年11月 (3)
2019年10月 (2)
2019年9月 (2)
2019年8月 (2)
2019年7月 (4)
2019年6月 (3)
2019年5月 (3)
2019年4月 (2)
2019年3月 (3)
2019年2月 (2)
2019年1月 (4)
2018年12月 (3)
2018年11月 (8)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4)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6)
2018年6月 (5)
2018年5月 (5)
2018年4月 (5)
2018年3月 (4)
2018年2月 (3)
2018年1月 (5)
2017年12月 (4)
2017年11月 (4)
2017年10月 (5)
2017年9月 (4)
2017年8月 (5)
2017年7月 (4)
2017年6月 (6)
2017年5月 (5)
2017年4月 (4)
2017年3月 (4)
2017年2月 (4)
2017年1月 (4)
2016年12月 (6)
2016年11月 (6)
2016年10月 (4)
2016年9月 (4)
2016年8月 (6)
2016年7月 (4)
2016年6月 (5)
2016年5月 (5)
2016年4月 (4)
2016年3月 (5)
2016年2月 (5)
2016年1月 (3)
2015年12月 (6)
2015年11月 (4)
2015年10月 (4)
2015年9月 (3)
2015年8月 (4)
2015年7月 (5)
2015年6月 (1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3月 (5)
2015年2月 (3)
2015年1月 (6)
2014年12月 (8)
2014年11月 (4)
2014年10月 (7)
2014年9月 (5)
2014年8月 (4)
2014年7月 (4)
2014年6月 (5)
2014年5月 (9)
2014年4月 (9)
2014年3月 (6)
2014年2月 (3)
2014年1月 (4)
2013年12月 (5)
2013年11月 (5)
2013年10月 (5)
2013年9月 (5)
2013年8月 (4)
2013年7月 (5)
2013年6月 (5)
2013年5月 (5)
2013年4月 (5)
2013年3月 (4)
2013年2月 (2)
芭樂人類學叫她系主任!情境劇的社會結構觀點與高等教育人類學觀察小心!兇手~住在你身邊~阿根廷的轉型正義運動一景歷史學柑仔店「麵包學者」與「哲學頭腦」——世界史教授席勒談大學生的學習態度獨角獸和羅針圖,巨龍和比例尺:從經典的波特蘭海圖解讀新的想像世界Blogroll
芭樂人類學
歷史學柑仔店
台灣社會學會
新作坊
好厝邊福利社電子報
白經濟
標籤2018九合一大選(3)
ADD(1)
ADHD(1)
ANT(2)
Bataille(1)
Baudrillard(1)
Bourdieu(2)
CAM(1)
CERT(1)
CharlesTaylor(1)
COVID(1)
COVID-19(6)
CRPD(1)
g0v(1)
Geertz(1)
Goffman(1)
IVSA(1)
LAT(1)
Lolita(1)
Polanyi(1)
Rakyat(1)
SARS(1)
Scott(1)
Simmel(1)
Soyinka(1)
STS(4)
StuartHall(1)
Tilly(1)
Urry(1)
Zerubavel(1)
下流老人(1)
不平等(2)
不正常(1)
世代(2)
世界體系(2)
中國(23)
中國製造2025(1)
中東,歷史(1)
中藥(2)
中醫(1)
乳房(1)
亞斯伯格(1)
人口(3)
人口流動(1)
人口遷移與生命歷程(1)
人工智能(1)
人形地景(1)
人權(3)
人造社會性(1)
仲介(1)
伊斯蘭(1)
低生育率(1)
住宅政策(2)
佛光山(1)
佛教(1)
便利商店(1)
俗民方法論(1)
信仰(1)
修理咖啡館(1)
個人主義(1)
倫理(4)
做媽媽(1)
健保(2)
健康(13)
健康不平等(1)
健康主義(1)
傳統(2)
債務(3)
價值中立(1)
價值自由(1)
充權(1)
兒童(3)
入世佛教(1)
內部殖民(1)
全球健康治理(1)
全球化(3)
兩岸經濟(1)
八八風災(1)
公共性(2)
公共預算(1)
公投(1)
公民(9)
公民參與(4)
公民權(1)
公民社會(40)
公民科技(1)
公益(2)
共產主義(1)
兼業農(1)
冷戰(1)
分配正義(1)
初經(1)
刻板印象(1)
前台(1)
劃界工作(1)
勇武派(1)
動漫(1)
動物(1)
勞動(29)
勞動市場(1)
勞動管理(1)
勞工(1)
勞工運動(1)
勞資(2)
北京(1)
北大特區(1)
升學(2)
半導體(1)
南島(1)
南方(1)
南方理論(1)
南方社會學(2)
南水北調(1)
卡債(1)
印度(1)
原始積累(1)
參與式預算(4)
反同(2)
反商業主義(1)
反恐(1)
反抗(1)
反毒(1)
反相對主義(1)
反送中(3)
叢聚(1)
口腔癌(1)
古舞重建(1)
台北捷運(1)
台商(1)
台江(1)
台灣(2)
右派(1)
司法(5)
同儕(1)
同居(1)
同志(13)
同志婚姻(2)
同志親職(1)
同志運動(1)
同性婚姻(2)
同性親密關係(1)
和理非(1)
商品化(1)
嘉年華(1)
囤房稅(1)
國家(9)
國家機器(1)
國家資本主義(1)
國族(11)
國科會(1)
國際(1)
國際化(1)
圖博(1)
土地(1)
土地正義(1)
土地超限利用(1)
土地開發(1)
在地安老(1)
地圖(1)
地方性別文化(1)
地方政治(5)
地景敘事(1)
地震(1)
城市治理(1)
基因科學(1)
外籍移工(1)
外配生育率(1)
多元入學(3)
多元成家(1)
多元文化(1)
多胞胎(1)
大埔(1)
大學(2)
太陽花運動(1)
奧運(1)
女力(1)
女性(2)
女性主義(5)
女性主義領導(1)
女性候選人(1)
女性參政(1)
女性教育程度與生育率(1)
威權政府(1)
威權民粹運動(1)
娘炮(1)
婆媳(1)
婚外生育率(1)
婚姻(3)
婚姻平權(2)
媒介(1)
媒體(2)
子女學業成就(1)
孕產管理(1)
孤單(1)
孤獨感(1)
學校(1)
學術(5)
學費(1)
學運(13)
學院(1)
安樂死(1)
宗教(5)
官僚(1)
客家(1)
家務分工(1)
家庭(19)
家庭型態(1)
家暴(7)
家長參與(1)
密集母職(1)
實務(1)
審美社會學(1)
審議民主(3)
寫作(1)
專家(1)
專業(20)
尋租中國(1)
小畢典致詞(11)
小農生產模式(1)
少子女化(1)
局內人(1)
居住正義(3)
居家照護(1)
屏東(3)
展演性理論(1)
山寨(1)
川普(1)
工人(2)
工作(4)
工具(2)
工會(2)
工會法(1)
工業發展(1)
工資(1)
左派(1)
巴西(1)
巴赫金(1)
巷仔口社會學(1)
市場(3)
年金(2)
年金改革(3)
底層階級(1)
建教生(1)
弱勢生(1)
弱連結(1)
強連結(1)
影像發聲法(1)
後台(1)
後殖民(2)
後現代(1)
徵地(1)
德國(1)
心理健康(1)
心理發生(1)
志工(1)
性(16)
性交易(1)
性侵害(1)
性傾向(1)
性別(57)
性別化的友誼網絡(1)
性別差異(1)
性別氣質(1)
性別角色(5)
性工作者(1)
性平法(1)
恐同(1)
恐怖(1)
恐怖主義(3)
恐懼(1)
情感(1)
情感勞動(1)
情緒勞動(1)
想像共同體(2)
愉港(1)
意義(1)
意識(1)
愛情(1)
慈濟(1)
憲政(1)
成績(1)
戒嚴(1)
戰爭(1)
房價(1)
所得分配(2)
才藝班(1)
托育(2)
技術(2)
技術哲學(1)
技術者(1)
投票行為(2)
抵抗(18)
拉薩(1)
捐款(1)
捷克(1)
推拉理論(1)
支配(12)
政大社會系(1)
政府(1)
政治(18)
政治參與的性別平等(1)
政策(1)
政黨得票率(1)
教學(2)
教改(1)
教育(53)
教育社會學(2)
教育部(8)
教養文化(1)
數位文化資本(1)
數位落差(1)
文創(1)
文化(72)
文化工業(1)
文化權(1)
文化研究(1)
文化資本(2)
文化資產(1)
文明(1)
新冠肺炎(6)
新加坡(1)
新小農階級(1)
新自由主義(3)
方法(11)
旅美台灣移民(1)
族群(24)
族群經濟(1)
族群邊界(1)
旗津(1)
日本(9)
時間(1)
最佳生育年齡(1)
月經(1)
服務業(1)
服裝(1)
未來(2)
本體論(1)
東亞(1)
校務研究(1)
校園文化(1)
核四(1)
核心邊陲(2)
核能(3)
根源情結(1)
極右民粹(1)
權力(23)
正常(1)
武漢肺炎(2)
歧視(2)
歷史(3)
歷史社會學(2)
死亡(1)
殖民(12)
母職(8)
母親(1)
毒品(1)
比較研究(1)
比較社會學(1)
民主(37)
民主化(2)
民族主義(10)
民族國家(1)
民族舞蹈(1)
民族誌(1)
氣候正義(1)
氣候變遷(1)
水產養殖(1)
水資源(2)
汙名(1)
污名(28)
河川(1)
治理(2)
法國大革命(1)
法律(1)
法規(1)
法鼓山(1)
流行(1)
消費(14)
消費者,市場,政治,社會(1)
淡馬錫(1)
淨選盟(1)
清明上河圖(1)
溝通(1)
漫畫(1)
災難(5)
災難社會學(1)
照片引談法(1)
照顧(3)
照顧勞動(1)
照顧體制(1)
熱錢(1)
父權(7)
物(1)
物質(1)
犯罪(4)
現代性(2)
理論(2)
瑞典(1)
環保(5)
環境(5)
生命政治(1)
生命權利(1)
生命歷程(2)
生命線(1)
生命軌跡(1)
生態(3)
生態不平等交換(1)
生態債務(1)
生殖(1)
生活風格(1)
生產(2)
生育率(4)
產婆(1)
產業(2)
產業工會(1)
產業結構(1)
產銷失衡(1)
田野(2)
田野的技藝(1)
田野調查(1)
男子氣慨(1)
男性(1)
疾病(4)
疾病社會學(1)
癌症(1)
發展(2)
發展遲緩(1)
白領(1)
相對主義(1)
真實烏托邦(1)
睡眠(1)
知識人(1)
知識份子(2)
研發(1)
研究(24)
社交距離(1)
社區(4)
社大(1)
社子島(1)
社會(6)
社會不平等(1)
社會互動(1)
社會交換(1)
社會企業(1)
社會住宅(2)
社會保險(1)
社會制度(1)
社會創新(4)
社會化(2)
社會學(14)
社會學是什麼(1)
社會學者(1)
社會安全網(1)
社會實踐(1)
社會心理學(1)
社會想像(1)
社會投資(1)
社會抗爭(1)
社會排除(1)
社會政策(1)
社會比較(1)
社會發生(1)
社會福利(3)
社會網絡(4)
社會變遷(2)
社會資本(2)
社會運動(41)
社會金融(1)
社會關係(2)
社會階層(1)
社經地位(1)
社群媒體(1)
社群效應(1)
福利(2)
福利國家(1)
禮物經濟(1)
秀異(1)
科技(24)
科技混生性(1)
移工(2)
移民(17)
移民政策(1)
種族(2)
種族主義(3)
空屋率(1)
空間(20)
符號(1)
米德(1)
精神病(1)
糙米(1)
系統(1)
紓困(1)
組織(2)
組織者(1)
結婚率(1)
結構(2)
統計(1)
經濟(11)
經濟學(1)
經濟社會學(3)
維修運動(1)
網絡(2)
網路(3)
綽號(1)
繁星(2)
罐頭遊具(1)
羅莉塔(1)
美中貿易戰(1)
美國(1)
美墨邊境(1)
美容(1)
美髮(1)
老人(2)
老年(2)
老年社會學(1)
考試(1)
聯考(1)
職業傷病(1)
職業工會(1)
股票市場(1)
肥胖(1)
育幼院(1)
能K能玩(1)
能動性(1)
能源(1)
脆弱族群(1)
腐之眼(1)
臉書(1)
自我(1)
自我認同(1)
自殺(1)
自衛隊(1)
臺灣(2)
臺灣佛教(1)
舞(1)
舞蹈(1)
色情產業(1)
英國(1)
華人(1)
萌(1)
萬年溪(2)
薪資(1)
藍綠(1)
藝術(5)
藥商管理(1)
藥物(1)
藥物濫用(1)
藻礁(1)
蘭嶼(1)
虛擬社區(1)
號子(1)
融合(1)
行動者網絡理論(3)
街友(2)
衛生棉(1)
衝浪(1)
被發明(1)
補習(1)
西方中心主義(1)
西藏(3)
視覺研究(1)
視覺社會學(2)
親密(1)
親密關係(3)
親職(1)
觀光(6)
角色(8)
角色期待(1)
言談(1)
計畫性淘汰(1)
記憶(1)
設計(2)
認知社會學(1)
認識論(1)
語言(1)
課外活動(1)
諮商(1)
證券營業廳(1)
證照(2)
貧富差距(1)
貧窮(2)
貿易(1)
資本(3)
資本主義(7)
資訊(1)
資訊社會學(1)
超商(1)
越南(5)
跨國(2)
跨國灰姑娘(1)
跨性別(1)
身分實踐(1)
身分認同(1)
身心障礙(2)
身障者(1)
身體(29)
身體社會學(1)
身體論述(1)
軍隊(1)
軔實力(1)
農村(1)
農業(3)
農業社會學(2)
農民工(1)
迷(1)
遊戲場改革(1)
遊民(2)
運動(3)
道德(1)
達瓦諾布(1)
遶境(1)
遷移(2)
遷移法則(1)
遷移體制(1)
選擇性(1)
選舉(2)
遺忘(1)
邊境工廠(1)
邊界(1)
邊緣(1)
部落民(1)
都市(3)
都市主義(1)
都市政治(18)
都市更新(2)
都市社會學(2)
都市規劃(2)
都市計畫(1)
醫學(3)
醫師(1)
醫療(11)
醫療社會學(1)
重劃區(1)
金融制度(1)
金融化(1)
錢(1)
長壽(1)
長照(2)
長照2.0(1)
開放政府(1)
陰柔氣質(1)
陰陽人(1)
陽剛氣質(4)
階層(1)
階級(51)
階級分析(1)
隔離(1)
障礙(1)
障礙研究(4)
障礙者(5)
隱私(1)
集體主義(1)
雙胞胎(1)
雨傘運動(1)
電力(1)
電影(1)
電玩(1)
電車(1)
需求不確定(1)
霸凌(1)
青少年(3)
非典勞動(1)
非典型(1)
非同居親密關係(1)
韋伯(7)
韓國(2)
韓流(2)
預算(1)
風險(1)
風險社會(1)
食品(1)
食品工業(1)
食物與社會(1)
飲食社會學(1)
香港(3)
馬來西亞(2)
馬克思(2)
馬太效應(1)
體育(1)
高教工會(1)
高雄(1)
高雄氣爆(1)
高雄港(1)
高風險妊娠(1)
高齡化(1)
高齡社會(1)
魔神仔(1)
黑客松(1)
最新文章
住宅何以為「社會」?社會住宅的必要性(續):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二)
2021/11/16
臺灣住宅體系的結構性調整之道:寫於社會住宅運動十周年(一)
2021/11/09
為何女性易為陷於貧困生活的「下流老人」?年金分配之性別差異初探
2021/10/26
維修取代拋棄:全球在地的維修運動
2021/10/12
臉書是促進了社會聯繫,還是讓人們愈來愈隔離?談社群媒體與個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2021/09/28
臺灣新都市社區如何做認同?北大特區的觀察
2021/09/14
頂上功夫,頂真人生:美髮建教生的社會書
2021/08/31
臺灣的東奧驚奇:奧運獎牌的跨國政治社會學
2021/08/17
嫌貨方為買貨人:行動者對參與式預算的質疑、不滿和其積極意涵
2021/08/03
我們社會學者這樣看疫情…
2021/07/20
按月搜尋 按月搜尋
選取月份
2021年11月 (2)
2021年10月 (2)
2021年9月 (2)
2021年8月 (3)
2021年7月 (2)
2021年6月 (2)
2021年5月 (1)
2021年4月 (2)
2021年3月 (2)
2021年2月 (1)
2021年1月 (1)
2020年12月 (3)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2)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3)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4)
2020年4月 (2)
2020年3月 (3)
2020年2月 (1)
2020年1月 (2)
2019年12月 (3)
2019年11月 (3)
2019年10月 (2)
2019年9月 (2)
2019年8月 (2)
2019年7月 (4)
2019年6月 (3)
2019年5月 (3)
2019年4月 (2)
2019年3月 (3)
2019年2月 (2)
2019年1月 (4)
2018年12月 (3)
2018年11月 (8)
2018年10月 (5)
2018年9月 (4)
2018年8月 (4)
2018年7月 (6)
2018年6月 (5)
2018年5月 (5)
2018年4月 (5)
2018年3月 (4)
2018年2月 (3)
2018年1月 (5)
2017年12月 (4)
2017年11月 (4)
2017年10月 (5)
2017年9月 (4)
2017年8月 (5)
2017年7月 (4)
2017年6月 (6)
2017年5月 (5)
2017年4月 (4)
2017年3月 (4)
2017年2月 (4)
2017年1月 (4)
2016年12月 (6)
2016年11月 (6)
2016年10月 (4)
2016年9月 (4)
2016年8月 (6)
2016年7月 (4)
2016年6月 (5)
2016年5月 (5)
2016年4月 (4)
2016年3月 (5)
2016年2月 (5)
2016年1月 (3)
2015年12月 (6)
2015年11月 (4)
2015年10月 (4)
2015年9月 (3)
2015年8月 (4)
2015年7月 (5)
2015年6月 (1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3月 (5)
2015年2月 (3)
2015年1月 (6)
2014年12月 (8)
2014年11月 (4)
2014年10月 (7)
2014年9月 (5)
2014年8月 (4)
2014年7月 (4)
2014年6月 (5)
2014年5月 (9)
2014年4月 (9)
2014年3月 (6)
2014年2月 (3)
2014年1月 (4)
2013年12月 (5)
2013年11月 (5)
2013年10月 (5)
2013年9月 (5)
2013年8月 (4)
2013年7月 (5)
2013年6月 (5)
2013年5月 (5)
2013年4月 (5)
2013年3月 (4)
2013年2月 (2)
芭樂人類學叫她系主任!情境劇的社會結構觀點與高等教育人類學觀察小心!兇手~住在你身邊~阿根廷的轉型正義運動一景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
名稱
網站
傳送到電子郵件地址
你的姓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取消
文章未送出─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檢查失敗,請再試一次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治時代遺緒高雄古蹟「逍遙園」11/1重現風華 - Taiwan News
- 2探索台灣古蹟風華,台南日治建築巡禮 - tsunagu Japan
日治時期政治中心移往台北,台南依然是僅次於台北的第二大城,在日本的建設下成為一座現代化的都會。如今在台南市區留有非常多日治時代建築史蹟,這回 ...
- 3國族想像中的時空疆界:府城日治時期文化資產詮釋
一系列日治時期的古蹟資產,九O年代末期逐漸成為地圖上的新標地:原「台南州廳」(2003 年指定為國定古蹟,今之台灣文學館)、「台南警察署」(1998 ...
- 4台灣歷史の主題景點行旅: 日治時期篇 - 知乎专栏
簡介: 日治時期的「台中驛」,與總統府同為辰野金吾風格建築,是台灣鐵路迷的三大聖地之一(嘉義阿里山小火車、彰化扇形車庫、台中舊火車站)。因為當初日本人建設縱貫縣鐵路 ...
- 5【台北市旅遊】監察院:台灣日治時期代表建築(國定古蹟 ...
【國定古蹟】 (正門) 監察院,做為一個奇怪又無用的政治盲腸, ... (模型) 這幢建築興建於日治時期,做為台北廳之行政中心,設計者為總督府營繕課技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