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被盗却毫发无损,出土顶级国宝,湖北荆门包山大冢挖掘纪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保护工作被纳入正轨,考古工作者很早以前就发现,所谓的包山,其实就是一座楚国超级大墓。

同时,在包山左近,从南到北还依次排列 ... 多次被盗却毫发无损,出土顶级国宝,湖北荆门包山大冢挖掘纪实 上世纪80年代,湖北省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轻工业城市——沙市。

作为当时全国闻名的明星城,沙市同时还是长江上一处重要的水运码头。

为了发挥沙市的龙头作用,1986年2月28日,一条北起荆门南至沙市的荆沙铁路正式动工,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部工程。

按照设计规划,荆沙铁路要从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王场村旁经过。

这时候,一座名叫包山的小土丘成为工程建设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包山不大,又完全由泥土构成。

几台推土机,一天就可以把它彻底消灭。

但是包山周边的大片区域在荆门乃至整个湖北省考古学者的心目中,却是一块楚文化的圣地。

丛包山开始一直到西南5公里的范围内,这一大片此起彼伏的土丘又被称作稷山。

稷山不高,也谈不上有什么风景。

但自汉代以后,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诸侯国楚国都城郢之所以一直被称为稷南城,就是因为它处在稷山的南侧。

挖掘前的准备 自公元前689年强大的楚国迁都于此。

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郢都。

411年漫长的岁月里,共有20代楚王以及孙叔敖、伍子胥、屈原、黄歇等楚国英杰在这里演绎出了无数传奇。

同一时间,植被茂盛,地势略高的西山也就成为了楚国贵族甚至楚王的长眠之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保护工作被纳入正轨,考古工作者很早以前就发现,所谓的包山,其实就是一座楚国超级大墓。

同时,在包山左近,从南到北还依次排列着另外4座楚墓。

但是残存的封土直径依然有54米,高接近6米的包山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如此巨大的陵墓,葬制明显属于楚国贵族。

可是他的主人是谁,会不会是文献记载中某位楚国精英人物呢?被纳入工程建设范围后,包山大冢的抢救性发掘正式启动。

荆州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开始对包山大冢进行前期的勘探。

对于这座宏大的楚国贵族墓葬来说,仅仅勘探阶段就已经开始显露他的与众不同。

一开始勘探的工作并不顺利。

包山大冢因为年代深远,在当地也有很多传说。

有人说包山大冢是楚国申包胥的墓葬,也有人说包山大冢早几年有人进去过。

老百姓口中所说的申包胥是被称为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忠贤人物典范。

公元前506年,在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破郢都鞭尸楚平王后,申包胥独自一人来到秦国求救,在遭到秦王的拒绝后,他连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国君臣,带兵解了楚国之围,史称哭秦庭。

老百姓所说的墓葬被盗,有人进去过,在封土下有很多墓砖,难道说墓葬不是楚墓,也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而是砖石墓盛行的两汉。

接下来在墓葬情况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现场竟又有了一个让人遗憾的发现。

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三个盗洞,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三四米。

由于年代久远,洞中早已没有任何物品。

发现盗洞后不久进行了大量勘探。

数据显示在高大的封土遮蔽下,包山大冢墓坑呈甲字形,是一个异常巨大的竖穴土坑墓。

所谓的墓砖子虚乌有,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墓,墓坑开口的长宽都超过了30米,朝向东方延伸而出的墓道也有19米长。

几乎可以肯定,大墓属于楚国贵族所有,而且是考古发掘史上规模最大的楚国墓葬之一。

经过初步计算,人们发现要清理这样的一座超级大墓,仅仅需要挖掘的土方就有30万立方米。

如果用当时载重五吨的卡车来运输,需要12万车。

接下来困扰着勘探队员的疑问就是大墓是否早已被盗,墓葬中还有没有残留的随葬品和古代信息。

经过考古队员的勘探确定其中两个盗洞挖了10米左右就终止了,并没有挖穿大墓。

在中国传统文化,古人视死如视生,出于对祖先的崇拜,人们往往会不惜财力经营一场盛大的葬礼。

于是,随着厚葬之风盛行,盗墓也就屡禁不止。

三个盗洞中超过十米那个,就是面积最大的那个。

难道说考古领域十墓九空的魔咒将再次上演,一时间现场的气氛十分紧张,人们急着想要了解深邃的墓坑里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挖掘探查 包山大冢用探铲钻探,想到达墓坑底部的生土层要深入地下20米,这时候每打一个钻孔,队员们就要耗费好几个小时。

勘探到如此深的程度,勘探队员使用绳子悬挂探铲,名叫吊探的方式。

探产带出的竹席表明墓葬保存环境应该很好。

就在这时,现场突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故。

勘探人员刚刚取出一铲土,从墓葬中的土中传出了轰隆隆的声音,同时从探洞中喷出了一股气体。

这个时候有一个勘探人员正好在探洞附近抽烟,结果喷出的气体瞬间就被燃着的烟点燃了,点燃了的气体把勘探队员的眉毛都烧光了。

在场的勘探队员们吓了一跳,赶紧把现场的火扑灭,大家都没有经历过这些,现场有些慌乱。

可慌乱过后反应过来的队员突然兴奋了起来。

因为从目中喷出的可燃气体证明了墓葬的密封性很好,墓葬中聚集了大量高浓度的可燃气体,这些气体最大的可能性是有机物在密闭环境中发酵进而产生的沼气 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还能储存足以点燃的高浓度沼气。

那么墓坑深处应该还保持着良好的密封条件,这也证实了第三个盗洞依然没有打穿椁室,或者说盗洞虽然进入了椁室,但盗墓发生在下葬后不久,盗洞的及时回填,使沼气的生成和蓄积都没有受到影响。

经过考古人员的分析判断,包山大冢就是考古史上罕见的火坑墓。

火坑墓有别于因为地下水位较高,墓葬椁室被积水浸泡的水坑墓。

在土墓中占了绝大部分的水坑墓尽管对有机质文物保护有利,但对青铜器等金属文物来说则不尽然。

眼前的包山大冢如果真是完全密封十分罕见的火坑墓,那么他的意义将非同小可。

1986年6月,包山大冢发掘正式开始。

为了清理高大的封土堆,十里铺镇临近包山的村民几乎都被动员了起来。

那个时候基本上条件很差,而且这个考古发掘的特殊需要也不允许用机械作业。

几个多月的时间完全靠民工来用肩挑土,每天动用的民工高峰时有上千人之多,加上围观的上万名群众,发掘现场人山人海。

除了临时动员的劳动力,由于大墓十分罕见,陆续抵达现场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

最初是从湖北省博物馆和荆门市博物馆抽调的二十多名队员在现场承担发掘工作。

当大墓的发掘进入墓坑阶段时,又有来自武汉大学以及临近的荆州博物馆、襄樊博物馆、恩施博物馆、随州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近百人补充到了现场。

到后来开启椁室时,从全国各地陆续赶赴现场的专家学者又把这一数字刷新到了200人。

当封土被清理干净,墓葬开口终于呈现在了发掘现场刮平的工作面上。

这时候人们注意到大墓开口长34米,宽32米,再加上19米长10.3米宽的墓道,面积接近了1300平方米。

在确定了墓葬开口的范围后,队员们还在包山发现了一个楚墓中最典型同时也是最高等级的丧葬制度。

考古人员发现包山大冢总共是14级台阶,台阶每层高度接近1米,这可不是供人们进出使用。

楚墓形成阶梯的原因最初是自然条件的制约,但后来很快就成为了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其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

相对于北方的黄河流域来说,长江流域土壤比较疏松,直立性差,因此与同一时期四壁直立,甚至口小底大的中原墓葬不同,大型楚墓只能做成台阶状。

从地表开始,台阶一级一级往下收缩,直达摆放在坑底的椁室,墓坑越深,台阶也就越多,身份地位自然更加高贵。

台阶对应等级,那么十四级台阶意味着什么? 早在1978年1月,湖北省考古工作者曾经在江陵县发掘了一座楚国大墓。

尽管这座名为天星观一号墓的墓葬体积和深度都略逊于包山大墓,但15级台阶却十分符合墓主人仅次于楚王楚国封君的身份。

那么14级台阶的包山大主又属于何人,真的会是拥有贵族身份,又被称为王孙包胥的申包胥?。

在清理墓坑中的填土时,除了分层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包含物,队员们最关注的应该就是那个最深的盗洞。

他最终通向了哪里?有没有进入椁室呢?在清理包山大冢填土的过程中,发掘现场其实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气氛。

由于此前发生过可燃气体被点燃的现象,人们都认为这种类似雾气的东西是沼气。

可是墓中哪来的有机物竟然能产生如此多的沼气?难道说墓坑深处埋葬着大量殉人?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分明已经很少采用人殉制度。

随着墓坑填土的清理持续进行,人们发现盗洞虽然时粗时细,但却一直向下延伸。

当填土清理到距离地表接近8米的位置时,道洞中突然出现了一些青灰色的泥土。

这种青色的泥土就是清膏泥,可是他从来都只会出现在临近椁室的部位。

如今在墓坑中部的盗洞中出现青膏泥,极有可能是墓葬被盗穿的信号。

考古人员一边清理墓坑中的填土,一边关注着第三个盗洞的走向。

考古队员发现,这伙盗墓贼就像没头的苍蝇,在15米深的地下反复调整方向。

他们之所以这样,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大墓过于深邃,早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楚墓的深度。

于是直到最后一刻,盗墓贼都不知道盗洞和椁室其实只有一墙之隔。

在这个盗洞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盗墓的工具,而且还有一个人骨架。

队员们发现的盗墓工具包括了青铜铲和早已腐朽的麻绳,与这些物品为伴的这具人骨,显然是盗墓者中的一个。

所以后来的有专家推测的在如此深的地下,曲折的盗洞,更加妨碍空气的流通,导致了盗墓贼最终死在了盗洞中。

鬼吹灯的情节赫然出现在了包山大众,但他不仅没有给墓葬带来破坏,还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后来的盗墓者看到了这样的盗洞以及盗墓者的尸骨,就会认为此墓已经被盗掘而放弃盗墓。

另外考古人员可是确定这些古代留下来的盗洞明没有对墓葬造成损失。

椁室发掘 人们发现包山大冢确实保存的十分完好。

由于大墓封土和墓坑填土的清理耗费了大量精力,发掘到达椁室面时,越来越多的人赶到了现场。

为了保护挖掘现场,同时维护秩序,有关部门还派了一个排的武警来这里站岗。

1987年1月11日上午,在18米深的工作面上包裹着椁室的青膏泥已经清理干净,盖板接近正方形,边长超过7米的巨大椁室彻底显露了出来。

此刻,椁盖板上按照楚国葬制覆盖的竹席依然经纬分明。

据考古人员回忆当时出土的席子还是青黄色,给人非常崭新的感觉。

竹席共有八床铺在椁板上面,在泥土中埋藏了如此久的竹席,不仅色泽如新,而且还有很好的韧性,可以弯曲卷起。

看到这样的情形,大家愈发坚定了对墓葬保存环境的信心。

接下来只要揭开这一层盖板,2300年前被定格了的那个瞬间。

楚国大贵族下葬时的场景将再次重现。

这一天由主持过曾侯乙墓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曾经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的谭维四先生在现场指挥发掘。

在揭取盖板前,考古队员循例进行了分析绘图、拍照。

人们发现所谓的椁室盖板,其实根本不能称为板,而是每一根重达两吨,足有0.4米见方,长7米的粗大木料。

为了安全揭取,人们喊着劳动号子,全靠人力来搬动这些盖板。

可是当厚重的椁室盖板被揭开,下面竟然还不是椁室空间,而是又一层薄一些的分室盖板。

这时候人们已经可以看出,大约50平方米的椁室被分成了五个空间,中间的称作棺室,是墓主人的长眠之所。

周围的四个分室则被用来存放随葬品。

接下来,人们首先开始尝试揭开位于南侧的分室。

封闭了2300多年后,包山大冢的第一次亮相,留给考古队员最深的印象就是红红一片。

正是由于分室密封完好,椁板内侧红色的漆才得以保存。

除了鲜艳的红色,人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椁室中并不像考古人员一开始推测的那样是干燥空旷的火坑墓,两米多深的椁室有一多半都浸泡在了积水中。

此刻人们终于意识到尽管地势较高,但包山大冢仍然是一座水坑墓,只不过积水不像其他低洼地区的墓葬那样淹没整个墓葬。

因此上层的沼气才会从探孔中喷出,发掘填土时笼罩在墓葬上空的雾气,更多的是持续散发的水蒸气而已。

包山大冢南室的积水中堆满了文物,大部分因为用纺织品或竹席包裹,暂时还看不出是什么,但一些漆木器和体积较大的兵器却清晰可辨。

这时候队员们深知古墓中的各种随葬品,经过2300多年的腐蚀、水解和碳化,其强度韧性都大大削弱,提取时稍有不慎就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接下来尽快提取文物,成为考古发掘成功的关键。

位于墓坑底部的包山大冢椁室长6.32米,宽6.26米,高3.1米,规模十分庞大。

在椁室内部,楚人又将这个近123立方米的空间分成了五个分室。

这样的做法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息息相关,等级地位在楚墓中的体现,除了墓坑的台阶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椁室分室的数量。

小型楚墓室大多只有观室、边室和头室三个空间,而包山大冢则多出了西室和北室。

在这之前,考古工作者于1978年发掘的天星观一号墓,由于墓主人是地位仅次于楚王的楚国封君,它的椁室内部就被分成了七个空间,这也是整个楚国墓葬发掘史中能够确定的分室最多的墓葬。

分室清理 很早以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楚人就掌握了十分高超的木器髹漆技术,这次挖掘从楚墓中出土的漆木器很多都保持着堪称完整的状态。

但是在包山大冢发掘现场,如此鲜艳生动的色彩和纹饰,依然震撼着考古队员的心灵。

展现在考古队员眼前的楚国漆器就像是新的一样,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侵蚀后依然焕发着光彩。

可是令人感到十分痛心的是时间没过多久,发掘现场鲜艳的色彩就开始消退,漆器渐渐变成了暗红色。

挖掘出的漆器在暴露在空气中之后颜色开始消退。

颜色消退的主要原因是氧化,经历长期密封后被终止了的氧化反应剧烈进行。

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土文物就会再次走完它原本应该走过的整个历程。

在考古学上,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时间沙漏。

这也是文物部门历来不主张对地下遗存进行主动发掘的原因之一。

为了不让文物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冒着江汉平原深冬刺骨的寒风,考古队员首先开始尝试提取漂浮在水中的随葬器物。

椁室中的积水并不清澈,呈现出一种类似黑色的深褐色,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破碎的丝织品和羽毛。

这时候人们无法观察到水下的情形,因此必须先倒挂身体,清理出一个容身之地,才能进入椁室从容清理。

东室清理 包山大冢的东室长超过4米,宽接近1米。

虽然面积不大,但可以说是除了棺室外最重要的一间分室。

在楚墓中东室主要用来随葬礼器和摆放成果品酒食等器物。

考古人员在这间分室的积水中打捞出了一个名叫竹祀的竹编容器,里面果然盛放着大量食物。

在捞出竹祀四和漆木器等漂浮着的随葬品后,考古队员开始慢慢抽取东室里的积水,并随着水位的下降逐层清理其他文物。

这时候人们才注意到这间不大的分市里堆满了随葬品。

存放在包山大冢东室里的随葬器物共有264件,主要以青铜礼器、漆木器和陶器为主,其中代表等级地位的青铜鼎就有19件。

除了铜鼎、镂空铜杯、错红铜铜壶、错金银铜尊、铜尊、铜剑、铜缶,因为支架腐朽,再加上积水扰动,这些青铜礼器大多离开了原本的位置,或干脆倾倒在地。

但是与北方墓葬中,往往因为椁室坍塌被压扁或砸碎了的青铜器相比,包山大冢出土的这一批无论器型的完整,还是金属本身保存的状况来说都堪称完美。

当这批精美的器物被提取出来后,其中的几件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很快他们就被确认为当时属于“中国第一”的国宝奇珍。

这个酒杯它称为凤鸟双连杯,它是有一个特定的用途,它是专门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男女之间用来喝交杯酒使用的。

关于交杯酒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实物的出现。

包山大冢出土的凤鸟双连杯是首次发现,可以说是最早的一个佐证。

考古队员之所以断定双连杯被用在洞房花烛之夜,原因是杯底有一个连通两侧杯身的小孔。

两人同时喝酒时,酒量大的一方可以多喝,体现了夫妻之间的相互体谅。

除了体现着楚国浪漫主义文化的中国第一鸳鸯杯,东室出土的国宝还包括中国第一错金银铜樽、中国第一酒具盒以及绘制于一件漆盒上的中国第一漆绘人物画“迎宾出行图”。

在许多研究古代艺术的学者心目中,包山出土的这件被称为漆奁的酒具盒,堪称圣物。

因为他竟然是中国最早的漆画,也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早的连环画。

这个漆奁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用来装梳妆用品的盒子。

这个漆奁它的盖子上面有一幅图。

后来我们是把它命名为了迎宾出行图。

这幅图看起来很小,但是在这个有限的图画里一共绘画出来了有26位人物,四辆车,十匹马,九只大雁,一头猪,两只狗。

迎宾出行图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战国时期楚国贵族之间人际交往的一幅生活图景。

南室清理 包山大冢的南室长4.47米,宽1.5米,主要用来盛放兵器和车马器。

南室内的随葬器物分布十分不均。

一些矛戈之类的长兵器漂浮在水中,而弓箭类的干脆直接悬挂在靠近棺室的隔板上,沉在水底的则是比较沉重的车马器和一些重兵器以及盔甲、盾牌等护具。

在清理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在一些长兵器上粘满了五颜六色的羽毛。

历经2300多年,这些脆弱的羽毛竟然还拥有一定的韧性。

从这个细节来看,沾有羽毛的兵器显然不是用来发动战争,而是威武的仪仗。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包山大冢南室西侧壁板上,利用挂钉在这里悬挂了一束毛发。

经过鉴定,这是一束人类头发,同样历经2300多年而不腐。

包山大冢南室虽然相对较大,但也只有不足7平方米,和东市以大件器物为主不同的是,包括车篮、车伞、车位、马路马、衔、节约、纱罩等车马器,弓箭、竹箙、矛、戈、戟、木盾、人甲、马甲等兵器再加上原本存放在马车内的丝织物和骨贝等,出土文物的数量迅速超过了1500件。

南室的清理大获成功,然而即将结束时,考古队员却在西南角又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

考古工作主要是寻找遗迹,提取古代信息,用来研究人类历史。

现代考古学注重实物资料,那么在各种信息载体中,文字无疑更加准确丰富。

因此每一次考古发掘如果能够发现文字都意味着有了重要的收获,其意义不亚于出土国宝重器。

在包山大冢南市的西南角,队员们发现的就是一束带有文字的竹简。

幸运的是2300多年过去,竹简上的文字依然清晰。

经过仔细辨认,人们最终认定它是一篇在后世被称为遣策的文书。

先秦文献中其实并没有遣策这个名词。

1954年,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的文字是记录丧葬仪及墓中随葬物品的清单。

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叶恭绰先生将其命名为遣策。

从包山大冢中出土的遣策中,学者们不仅了解到了楚国大贵族的丧葬礼仪,还明确了许多器物和葬具在古时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出土大量青铜礼器的东室,今天人们认为它是陈列祭品用来祭祀的重要空间。

但在当时人们却文雅的称之为“饮室”。

在包山大冢发掘现场,棺室暂时保持原状,四个分室同时进行清理。

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从积水中提取文物,每取一件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除了一开始需要长时间倒挂金钩,即使后来可以挤进狭窄的墓室,但还要站在刺骨的积水中持续奋战。

很多考古队员都是一干十几个小时才轮流休息。

就这样,二十多名队员组成这四个小组,工作了五天午夜,外围4间分室的清理才接近尾声。

西室清理 经过现场统计,仅仅在包山大冢4间分室中考古队员就提取出器物885件。

与东室相对的西室长3.88米,宽只有44厘米,是四个分室中最小的一间。

西室出土器物54件,包括铜盒、铜盘汤、鼎、豆,大多是日常起居用器。

然而,就在这些看似普通的实用器之间,人们发现了一具木床,床上还细心的放置了一把竹扇和一束竹简。

遗憾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当人们事后打开这束竹简,才发现上面竟然空无一字,无字天书给人们留下了遗憾。

当人们把当这具木床顺利提取出来后,队员们惊讶的发现它竟然有多处关节可以折叠,这可能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这个折叠床,它全部是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钉子。

两米多的床,折起来之后大概只有60公分,操作起来是比较方便的。

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大概在两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这样的一具极具巧思美观实用的折叠床,即使放在今天都堪称精致。

更何况他是2300多年前楚国。

包山大众出土的折叠床被证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折叠床。

北室清理 接下来,考古队员在北室同样发现了一件堪称中国第一的文物。

北室长4.93米,宽1.23米,主要用来盛放日常用具。

从这里共出头器物47件,北室内器物数量不多,摆放的比较整齐。

北室西侧铺着一床竹席,竹席上放置着一柄错金银龙手杖。

包山大冢出土的青铜器,许多都使用了错金银工艺,但这件龙手杖青铜质地的手杖造型十分美观,其龙形双眼微睁,两脚后收,张口露齿,吐舌为刃,通体用金银错出云纹和菱形纹,线条流畅,颜色绚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后来被称为中国第一龙手杖。

珍贵的错金银龙手杖还不是北室清理最大的收获。

在这间分室中部,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大批竹简,而且这一次发现的既不是相对常见的遣策,也不是无字天书,而是288枚记载着司法文书卜噬诸多内容的解读。

这批竹简不光内容丰富,最珍贵的是它的纪年非常明确,为研究楚国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地理以及文字、书法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加上之前发现的遣策包山大冢出土的简牍数量足有445枚之多。

后来被人们誉为楚国百科全书,成为包山大冢发掘重要的收获之一。

根据竹简中的文字,考古队员还提前解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原来墓主人名叫昭坨,生前担任楚国左尹,因为左尹们在当时是主管全国司法的,相当于楚国的第三把手。

除了官职,包山大冢墓主人的身份之高贵,还体现在他的姓氏上,传说就是楚昭王的后代。

历史上楚国有屈氏、景氏、昭氏三大王族,合称三闾。

屈原遭扁斥之后,就曾经担任过主持宗庙祭祀,监管三族子弟教育的三闾大夫。

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三族都是楚王的分支,其中昭氏的来源是楚昭王没能继承王位的后裔。

但是这个说法长期以来饱受质疑,很多人认为招昭氏以族为姓,楚昭王后裔之说属于穿凿附会。

如今,包山楚简的发现终于解开了这个疑问。

在包山楚简祭祷类文字中记载中,墓主人的元祖是黄帝之孙老童,而近祖中列在首位的恰恰就是楚昭王。

此外,根据竹简上的纪年文字,人们还准确的判断出昭坨下葬的时间是公元前316年。

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统治楚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怀王,在这一时期楚国步入了辉煌的顶峰,成为当时最大的国家。

棺室清理 1987年1月17日上午,棺室的清理终于开始。

揭开分板人们很快发现包山大冢的葬具不仅保存完好的,而且异常复杂。

相对最外层巨大的椁室来说,长3.84米,宽2.49米的棺室也被称为内椁。

而棺室内成殓墓主人遗体的葬具,竟然又分成了内外三重。

最外层是长方形的外棺,中间是玄底弧形中棺内层则是通体彩绘的方棺。

包裹在内棺关外的丝织品终于被清理干净后,考古队员将它起吊装车运回了荆门博物馆,进行室内清理。

看到这具外黑内红的彩绘方棺的第一眼,考古队员们就意识到这件文物非同小可。

在棺盖和方棺两侧,楚人用金粉、银粉和红漆、黄漆绘制了九组四龙四凤的精美图案,其中龙为一首双身,盘绕成圆角方形,凤则昂首阔步,展翅卷尾行走在龙纹之上。

经过反复验证,人们很快确认这具中国保存最好的龙凤彩棺,足以称为中国第一彩棺。

这时候算上出土在东室的鸳鸯杯、错金铜樽、漆奁和其上绘制的漆画。

再加上出土于西室的折叠床、龙手杖,出土于南室的剑形矛,出土于北室的中国第一支毛笔和中国第一彩绘铜镜,包山大冢中国宝级文物已经达到了十件之多。

根据以往的考古经验,楚墓的内棺中往往会放置一些墓主人生前喜爱的器物。

在他前往另一个世界时随身携带。

揭开棺盖队员们发现遗体仅存骨架,经初步观察,墓主人明显属于男性。

头东脚西。

经过2300多年岁月的侵袭,下葬时穿着的丝织物已经基本腐烂,但他的手臂和足部都都有明显的绢带捆扎痕迹。

针对这具遗骨,后来的人类体质学鉴定也表明墓主人死亡时年龄在35到40岁之间,如此年龄就能跻身强大楚国的权力核心这和当时的贵族身份及职务都可以世袭有着很大的关系。

出土于内棺的随葬器物,最醒目的是两把带鞘青铜宝剑,剑柄分别为玉质和骨质。

在内棺西北和东北两个角落里,放置着三块精美的玉璧及一些小件玉器。

墓主人身上则佩戴着两枚玉璜,腰部还摆放着两块玉璧。

棺室共出土随葬器物49件,他的清理完成意味着包山大冢的发掘取得了圆满成功。

即使将成套器物例如竹简等看作一件,包山大冢出土的文物依然达到了惊人的1935件,其中青铜礼器59件,乐器14件,兵器72件,简牍445件,生活用器269件,车马器1435件。

目前包山文物在湖北荆门市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光辉灿烂,极具浪漫主义风格的楚文化瑰宝,历久弥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