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什麼1|科學的目的、精神、方法、侷限 - 壹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科學是使用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進行歸因的學科。
1 科學的目的. 發現自然、社會、思維的規律,不只是追求眼前的實用,而是 ...
目前位置:壹學>科學>正文
“科學”一詞是近代日本學界對英文“Science”的翻譯,“Science”來源於拉丁文“Scientia”,意為“知識”、“學問”。
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時期,“科學”是專門的“個別學問”,以“分科的學問”的意義被使用著,在近代側重關於自然的學問。
所以,從字面意義上,我們很難直接回答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科學側重獲取知識的方法、過程,而非知識本身。
我們需要從科學的目的、精神、方法、歷史、與哲學、神學、宗教的關係去了解科學的內涵與外延。
科學起源於古希臘自然哲學,在文藝復興時期產生,在近現代得到發展。
科學是使用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進行歸因的學科。
1科學的目的
發現自然、社會、思維的規律,不只是追求眼前的實用,而是刨根問底探尋背後的原理。
追求主觀的認識與客觀的實際達到一致。
發現事物的因果關係、自然的規律(廣義來說,也包括社會、思維規律)。
科學不以追求短期的實用為目的,更多的是一種更高層面的對於好奇心的滿足,但站在長遠的眼光來看,其帶來的應用是自然而然的,相對較大的。
哲學也是一種較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科學與之不同的是,追求量化、邏輯推理、實證。
哲學往往容易形成一家之言,而科學卻是累進的、往前看的,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通過發現問題、質疑,推理、實證,進一步增進理論的適用範圍。
而哲學往往還會往前看,相對於古代的哲學家,現代的哲學只能說各有千秋。
科學要探究事實背後的規律,上升的理論的高度,但不是虛無飄渺的理論,是有邏輯推理和實踐驗證的,是經得起檢驗的,是有明確適用範圍和邊界的,不是想當然的,也不是偶然發生的。
成為中國主導傳統的儒學缺少對世界提供整體解釋的理論興趣。
安排世界的秩序是中國思想的主流,至於怎樣去解釋世界反而不是儒學的精彩所在。
2科學精神
求真務實、改善創新的精神,質疑、理性、實證的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
科學精神要體現一種理性質疑、邏輯推理、實踐驗證的態度,一種求真務實,不斷追求改善創新的精神。
中國人會為歷史之真、為人之真,會為形形色色的忠孝節義殺身成仁,對於宇宙論的真卻不太關心。
3科學的方法
科學要用資料說話,用邏輯推理,用實踐檢驗。
包括定量分析、邏輯推理、實踐驗證的方法。
如確保觀察嚴謹的方法、確保假說邏輯嚴密的方法、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的方法。
定量分析離不開數學、離不開觀察和實驗(包括邏輯思維和思想實驗)。
從具體到一般、從一般到具體的抽象、歸納、演繹方法是邏輯自恰的。
人類有史以來就開始探索外部世界,但一直到近代(16、17世紀?)才開始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在這之前,人們一直在進行著頭腦中較純粹的思辨,而沒有與自然世界進行必要的互動。
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觀點從公元前開始影響了人類兩千年。
這其中也有自古以來宗教的力量。
直到16、17世紀開始,人們終於開始懷疑宗教的權威,開始學會質疑,也開始使用證據進行推理(reasoning)。
與此同時,人們意識到,既然宗教權威都可以被質疑,那麼人類一直以來關於這個世界的看法,當然也可以得到質疑!與此同時,人們終於開始走出純粹的頭腦中的思辨,開始對自然界進行觀察和記錄,而且使用數學(數字,幾何形狀)等進行記錄觀察的結果(這便是測量的開始)。
通過觀察和記錄,人們便得到了關於這個世界的一些資訊,並且人們認為這些資訊是“客觀的”(objective),也就是說不同於以前純粹的頭腦中的思辨,不同人有不同觀點並且誰也說服不也誰,不同的人進行同一個“客觀的”觀察所得到的結果是相同的,所以這樣的觀察和結果是可以依靠的——這便是“客觀”的含義,不因觀察主體人的改變而改變。
為了觀察,人們按照經驗製造更好用的工具(儀器),從而得到更好更有用的觀察結果。
而製造更好用的工具,就是“技術”。
當然,這裡面還少不了金錢、權利、地位、名聲等因素的影響和推動。
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把觀察得到的結果,稱為“資料”,因為數學很自然地可以用來描述觀察的結果(結合自己之前對數學和現實世界的理解,很好解釋),也就是說,多數時候,可以把觀察結果數字化、數學化。
從這些資料出發,結合邏輯推理(構成人類思維的基本工具),人們可以嘗試進行歸納、猜想、假設等思維活動,對外部世界發生的現象做出合理的描述和解釋。
一個典型的例子,行星的運動軌道,在很長時間內教會都說是完美的圓,人們也都無法反駁。
但通過第谷(Tycho)等人觀測到的資料,經過計算髮現,無論如何也無法將資料與圓吻合,而是與橢圓吻合得最好。
通過觀測得到的客觀資料,加上邏輯推理,形成證據,證明行星軌道不是圓而是橢圓。
(當然,這裡意思是說“軌道就是橢圓”嗎?當然不是。
意思是,資料與理論上的橢圓契合度非常高,誤差很小,比圓小得多得多得多,差了很多數量級,並且通過資料我們也對理論和實際的誤差有了一些經驗上的瞭解。
另外,橢圓也只是一個簡化且足夠準確的模型,當需要更高準確度的場合,可以再次通過資料,發展出更復雜而準確的模型,比如橢圓的基礎上加一些修正之類的。
)
後來,人們不僅開始觀察,還開始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為地設計不同的場景,在這些人為場景中有目的地進行觀測。
這便是“實驗”(experiment)。
我們以行星軌道為例子,再次明確地闡述一下,什麼是“科學方法”(scientificmethod):
I提出一個問題(行星的軌道是什麼樣的?)
II(設計實驗場景),觀察(觀測),並瞭解結果(定性的趨勢、定量的資料)
III通過歸納、猜想等,提出理論假說(定量情況下是數學模型),然後用資料進行驗證,看契合度和誤差是否滿意(滿足描述要求,滿足應用要求等),調整修改模型,直到得出滿意的、大多數人接受的方案(模型),形成暫時的理論。
(暫時的理論就是,太陽系的行星,圍繞太陽按橢圓軌道運動,並且迄今為止觀測到的資料提供了大體上的誤差資訊,大多數場景中,按橢圓軌道得出的進一步資訊,其誤差可以滿足需要。
)
IV後續的時間中,出於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進行相同的觀測,得到資料,不斷對理論進行檢驗。
只要發現一例資料與理論不吻合的(當然前提是要可靠,具體什麼是可靠,貌似也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理論就被判失效,將回到step3重新發展新的理論。
這便是科學理論的“可證偽性”——也正是這種可證偽性,使得科學理論能夠不斷地自我修正,不斷地發展,越來越準確、深入和有用。
近代原子論是屬於實證科學,是通過實驗和計算建立起來的。
古典希臘時期的原子論完全是思辨的產物。
在科學研究方法上,近現代西方科學家大多采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以及數理邏輯推導的方法。
伽利略被後人稱為“現代自然科學之父”,不僅在於其在科學上的發明和發現,而且更重要的在於他在科學研究方法上的貢獻。
因為從那以後,現代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及其步驟,基本上都是沿著他所開創的道路前進的。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研究仍然主要採用傳統的整理典籍和總結經驗的方法。
4科學的一般特點
科學有不同於其它人文學科的特點:
I邏輯自恰性;
II簡單性;
III適應範圍明確有限;
IV實踐性,不能與任何適用範圍內的任何事實產生矛盾,並且可以做出預測,預測能被檢驗;
V普適性,沒有文化、種族、信仰、時空的界限;
5科學可以討論的事物(領域)
科學不是普適的,有其特定的領域:
I需要概念明確;
II標準、客觀、可量化;
III可證偽性;
IV有很強的錯誤可糾正性;
6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一種變通的哲學觀念,可以幫助人建立一個認知世界的簡單模式,因為人的文化差異、知識多寡、閱歷是否廣博、價值觀的不同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認知,甚至相反的概念。
陰陽五行學說具有以下特點:
I概念模糊,因人而異;
II不可量化,不可靠或說不靠譜,沒有客觀定量的標準,緒論千差萬別;
III不可證偽性;
7中醫中藥
中醫有其一定的歷史、養生、文化價值,能食用就有其營養價值所在,食療也是一種治療方法。
I一些中藥其中有西藥成分;
II沒有明確的毒副作用說明;
III藥效不能排除安慰劑效應;
IV藥效不能排除自愈功能,不能錯把先後關係當成了因果關係;
V可能存在一些有效成分,但都沒有經過雙盲對照隨機大樣本實驗;
VI喜歡拿個案說事;
VI望聞問切是原始的方法,大可以使用現代的儀器;
中醫探究病因和中藥的藥效只有模糊的經驗參考意義,沒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科學除了經驗,還必須講邏輯和實證,是經驗直覺和邏輯實證的區別。
8科學不等於正確
科學規律是有其明確的適應範圍和邊界條件的。
我們說“這是科學的科學的,這是不科學的”,強調的不是結論的正確與否,而是強調科學目的、精神和方法。
9科學的侷限性
科學有其侷限性,科學也受到人們從自然現象中探尋本質的能力的限制。
人會犯錯,同時,由於資訊的缺乏或者誤解,人們有時候也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科學本身是具有自我糾錯能力的,當我們獲取了新的知識、技術、方法(如望遠鏡、顯微鏡、微積分),即必須改變或者拋棄原本錯誤的想法。
科學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並不能解決世間所有領域的問題,特別是精神層面的問題顯得很無力,諸如道德、價值判斷、社會取向、個人態度這些問題是無法用科學方法加以解決的。
但科學的精神、方法卻是我們需要提倡的。
科學求“真”、求“力”,科學可以深入微觀的粒子世界、仰望巨集觀的星空,但往往對於自己、他人的內心世界卻很陌生。
原子裂變或聚變可以帶來驚人的能源或力量,但我們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愛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人類追求“真、善、美”,追尋生命、生死的意義。
科學求“真”,是冰冷的事實規律,是理性的,與意義無關,與感性無關。
我們只能說,科學的歸科學,哲學的歸哲學、宗教的歸宗教、文學的歸文學、藝術的歸藝術。
附:科學作為分科一詞的科學領域(自然、社會、人、生命、健康、心理):
-End-
上一篇寶寶維生素D要補到什麼時候?食補還是晒太陽?答案可能想象不到
下一篇孩子喜歡“吃手指”,雖是小行為卻是大問題,很多爸爸媽媽忽略了
相關文章喝水越多越好?科學喝水你得牢記,這4個小技巧“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員”:科學“頑童”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探索科學價值取向的演進馬上評|給“體能測試”一個科學的解釋,爭議才能煙消雲散全國科普日:開啟一扇窗讓科學照進生活科學並不是真理,那麼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什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科學》(20200918出版)一週論文導讀
熱門2019線上教育的市場分析2018-12-24
「手工吊飾」毛線手工溫暖來襲,材料雖簡單,創意卻無限!2018-08-31
2019中考數學、物理、化學公式大全|別光收藏還要牢記!2019-01-14
堅持好方法,七天成為優等生!新學期必備學習寶典2019-09-09
初中地理——學霸筆記!滿滿的乾貨!(初一上冊)22018-11-23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怎樣?比死亡還恐怖,我們根本無法適應2019-06-05
延伸文章資訊
- 1「一起聊聊教育」科學的目的是什麼? - 壹讀
然而「技能」反而是最沒必要專門去學的。或者說,在我們談及孩子的科學教育的時候,不需要重視具體的技能。 舉個例子, ...
- 2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和目的是什么? - 知乎
政治家:科学研究的目的应当是创造先进的社会生产工具,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最终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 科学家:科学研究是一场个人 ...
- 3张双南:科学的目的、精神和方法是什么?-科技频道 - 搜狐
科学的目的就是刨根问底,也就是发现各种规律,比如通过天文学的研究所发现的自然规律奠基了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物理学科,但是如何应用这些规律则并不是科学本身的 ...
- 4科学的目的是什么? - 科学- 2022 - warbletoncouncil
的科学的目的它是为了产生客观,有效和可靠的知识,以增加人类物种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的福利和发展。 传统上,人们公认科学的主要目的是知识和理解的构建,而不管 ...
- 5科學是什麼1|科學的目的、精神、方法、侷限 - 壹學
科學是使用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進行歸因的學科。 1 科學的目的. 發現自然、社會、思維的規律,不只是追求眼前的實用,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