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初/釐清「以學生為中心」之誤解 - 當代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謂「以學生為中心」,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來思考整個教育制度要如何改變,才能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歷程。
這種思考、這種改變當然是由大人們來 ...
Skiptocontent
Postedon
2018-03-102018-03-10
(來源:StraitsTimes/TheStar)
所謂「以學生為中心」,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來思考整個教育制度要如何改變,才能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歷程。
這種思考、這種改變當然是由大人們來完成,不可能交由學生處理。
當然,要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必多講,統一課程、統一考試、統一進度就是三大關。
若真的要落實,課程要有彈性,評量要多元化,而在教學上,要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
這三項都是大工程,彼此之間又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極為不易。
無論如何,把關鍵的觀念徹底弄清楚,絕對是教改成功的第一步,否則南轅北轍,終究徒勞無功。
【文/黃集初】
「以學生為中心」是教改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只是在實踐過程中,常常不得其正解,淪為一句口號。
其後,又盛行「學生為主體」的說法,但仍然面對同樣問題。
一般上,我們對「以學生為中心」有兩大誤解,一是所謂的「教師為中心」,二是誤解「學生為中心」就是讓學生為所欲為。
以下詳論之。
首先將先討論「教師為中心」的說法。
過往推動教改時,常把「學生為中心」和「教師為中心」對立並舉,把過去的教學法概稱為「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云云。
這樣的提法會讓一些教師產生情緒上的反應,認為他們過去的努力及犧牲被否定,也讓社會大眾對教師產生不良看法,其實不是很妥當。
事實上,「教師為中心」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呢?如果,只著眼於師生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課堂內,或許有些道理。
但放到整個教育的現實中,顯然大有問題。
很簡單,只要考慮兩個基本問題,一、教師可以自己決定課程綱要嗎?二、教師可以自己決定考試綱要嗎?很顯然,別說是教師,連校長也無法決定。
再進一步地問,教師可以自己決定教學進度嗎?比如說某班的學生跟不上而放慢進度?好像也不行,否則校內大考一來,進度沒趕不上,肯定會受責難。
(來源:TheCoverageMalaysia)
從這些基本問題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從國家到學校,教師其實是相當弱勢,就算在學生面前也還不見得強勢,「教師為中心」的說法是高估了教師的實際處境。
真的要概括過往的教育理念,或許用「大人為中心」這樣的說法會比較恰當。
其次,「學生為中心」是否等同讓學生為所欲為呢?這種誤解是源於過去教改的推動者,往往把「學生為中心」和「教師為中心」對立起來,結果,導致出現否定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所扮演之角色的聯想,進而延伸出所謂「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讓學生為所欲為的情緒性論調。
那要如何正確理解「以學生為中心」呢?一般上,「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多以杜威(JohnDewey)的教育哲學為本。
依據杜威的觀點,「以學生為中心」是要強調教育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否則無法發揮其功能及價值。
因為,教育是持續不斷的歷程,學生會遭遇各種問題,也藉由個人直接或他人間接的經驗來解決問題。
在這過程中,經驗也不斷累積,與此同時,既有的舊經驗也不斷受到修正。
最後,在經驗不斷累積、重組與改造的過程中,學生擴充了知識與技能,增強了適應環境的能力,進而促進個人的整體成長。
簡言之,學習是透過經驗,經驗則來自於生活。
杜威的觀點在教育實踐上有兩大啟示:一是鼓勵學生主動探索與發現、二是因材施教。
前者是基於學生的學習是透過經驗,是一種對學生原有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動態歷程,這種歷程只能靠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不可能越俎代庖。
後者則因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經驗,造成人人的學習歷程都不相同,所以,也不可能強求一致,必須因材施教。
(來源:FinancialTimes/WilfredLim)
因此,所謂「以學生為中心」,簡單講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來思考整個教育制度要如何改變,才能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歷程。
這種思考、這種改變當然是由大人們來完成,不可能交由學生處理。
當然,要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必多講,統一課程、統一考試、統一進度就是三大關。
若真的要落實,課程要有彈性,評量要多元化,而在教學上,要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
何以要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學校教育系統中,誰最了解學生?當然是教師,不可能是校長,更不可能是教育部的大人們。
但在我們的教育行政體系中,教師往往最沒有話語權。
更糟糕的是,不賦權予教師也就算了,反而引進績效管理,以強化對教師的管理。
這種行政導向的管理方式,結果造成教師應付上頭多過面向學生,這種教改措施根本是背道而馳。
當然,真的要做到課程有彈性、評量多元化及教師賦權,每一項都是大工程,彼此之間又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極為不易。
不過,不管怎樣,把關鍵的觀念徹底弄清楚,絕對是教改成功的第一步,否則南轅北轍,終究徒勞無功。
黃集初
曾經在馬來西亞獨中服務十七年,期間擔任過兩所獨中校長。
2016年考獲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評論以教育為主,偶涉政治,略盡公民義務。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文章導覽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政治最新文章
周若鵬/作壁上觀,明天不會更好
文化最新文章
魏月萍/國家如何對待學者?──從新加坡一場六小時的聽證會說起
國際最新文章
曾薛霏/碳權交易市場,大馬準備好了嗎?
延伸文章資訊
- 1學生為中心之教學發展計畫
本主軸計畫包含學生學習成效達陣計畫、行動學習平台深耕計畫、特色教學資源橋接計畫、教師教學能量滿載計畫、通識教育強化體驗計畫等五項子計畫。每項子計畫皆以學生為 ...
- 21.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計畫最可能不包括下列那一項特徵?(A ...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計畫最可能不包括下列那一項特徵? (A)安排社會互動 (B)確認先備知識 (C)多元化的內容呈現 (D)確定清楚且明確的教學目標。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
- 3邁向「以學生為中心」之教學設計的世界潮流 - 全國特殊教育 ...
教師為中心」的舊式型態,轉變為「以學生. 為中心」的新式 ... (八)從「以教學為主」轉為「以學習為主」。 ... 別化教育計畫(以下簡稱「IEP」)未能落實. 於教學實務 ...
- 421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
編按:為了確保大學生的素質,世界先進國家無不風起雲湧推動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軸的評鑑,並以此作為大學辦學良窳的重要判準。而在此波推升高等教育品質的改革浪潮中,「 ...
- 5學生中心教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名詞解釋: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強調教學時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 指導、特別輔導、動手作教學、計畫教學(project instruction)、模擬教學(simu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