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aviorism - 行為主義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名詞解釋: 行為主義或稱行為論或行為學派,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B. Watson, 1878~1958)於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三日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行為主義的心理學觀〕(Psychology as ...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一節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 個人網頁空間
古典制約作用中的削弱法則,也可以來矯正學生偏差行為之用。 三.操作制約學習(操作條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意義: 從個體自發的反應中,選擇某一反應出現後 ...
- 2行為主義策略-消弱/負增強/懲罰- 幼師幼兒園 - Google Sites
行為主義策略-消弱/負增強/懲罰 ... 當學生表現某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時,教師拿掉他所嗜好的正增強物以減少那一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此改變行為的方法稱為什麼策略 ...
- 3負增強和削弱之區..-阿摩線上測驗
8. 行為主義是班級經營經常應用的原理,在學生的學習行為中,如因增強物消失反而強化某種行為,可稱之為何種現象? (A) 正增強 (B) 負增強 (C) 削弱 (D) 懲罰.
- 4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閱讀與生活:: 隨意窩Xuite日誌
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的學習理論可分為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與操作制約(operant ... 利用嫌惡刺激或消弱的...
- 5第一部分、理論 史金納操作制約論
例如:小明討厭洗碗,因此當他成績進步10分,就可以不用洗碗。 3、消弱:建立良好行為,不好行為出現,不予以增強,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