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耳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定義, 克耳文,符號K,國際單位制的熱力學溫度單位。

當玻爾茲曼常數k以 ... 從克氏溫標換算至其他溫度單位, 從其他溫度單位換算至克氏溫標. 攝氏溫標, [℃] = [K] - ... 克耳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溫度單位。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克耳文(消歧義)」。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克耳文溫標。

克耳文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物理量名稱溫度符號K 得名第一代克耳文男爵威廉·湯姆森正式定義定義克耳文,熱力學溫度單位,等於水的三相點的熱力學溫度的1/273.16。

2019年克耳文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物理量名稱溫度符號K 得名第一代克耳文男爵威廉·湯姆森正式定義機構國際度量衡委員會制訂日期2018國際度量衡大會生效日期2019年5月20日定義克耳文,符號K,國際單位制的熱力學溫度單位。

當玻爾茲曼常數k以單位J⋅K−1,即kg⋅m2⋅s−2⋅K−1,表示時,將其固定數值取為6977138064900000000♠1.380649×10−23來定義克耳文,其中公斤、米和秒用h、c和ΔνCs定義。

「Kelvin」的各地常用譯名中國大陸開爾文臺灣克爾文港澳開爾文馬新開爾文 溫度計,左側單位爲攝氏度,右側單位爲克耳文 克耳文(英語:Kelvin)是溫度的計量單位。

它是國際單位制(SI)的七個基本單位之一,符號為K[註1]。

以克耳文計量的溫度標準稱為熱力學溫標,其零點為絕對零度。

在熱力學的經典表述中,絕對零度下所有熱運動停止。

1克耳文定義為水的三相點與絕對零度相差的1⁄273.16。

[1]水的三相點是0.01℃,因此溫度變化1攝氏度,相當於變化1克耳文。

克氏溫標得名自英國工程師和物理學家第一代克耳文男爵威廉·湯姆森。

目次 1歷史 2重新定義 3實際使用 3.1色溫 4與其它溫度單位之間的轉換 5註釋 6參考文獻 7Unicode 歷史[編輯] 克耳文勳爵,該單位的同名人物 1848年 克耳文勳爵威廉·湯姆森在其論文《關於一種絕對溫標》(OnanAbsoluteThermometricScale)中寫道,需要一種以「絕對的冷」(絕對零度)作為零點的溫標,使用攝氏度作為其單位增量。

湯姆森用當時的空氣溫度計測算出絕對零度等於−273℃。

[2]這種絕對溫標現在稱為克耳文熱力學溫標。

1954年 第10屆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第3號決議給出了熱力學溫標的現代定義,表明水的三相點為其第二定義點,並規定將其溫度訂定為273.15開。

[3] 1967-1968年 第13屆CGPM第3號決議將熱力學溫度的單位增量由「絕對度」(符號K)更名為「克耳文」(符號K)。

[1]同時,因為意識到要更明確地定義單位增量的程度的必要,第13次在國際度量衡大會第4號決議中指出「克耳文,熱力學溫度單位,等於水的三相點的熱力學溫度的1⁄273.16。

」[1] 2005年 國際度量衡委員會聲稱為了闡明水的三相點的溫度,克耳文熱力學溫標中的定義適用於VSMOW標準中規定的水有同位素結構。

[4] 重新定義[編輯] 2005年,國際度量衡委員會著手於重新定義克耳文,讓它有一個更嚴格的定義。

當時的定義並不能滿足於在低於20K和高於1300K處的使用。

[5]委員會提出,應重新定義克耳文,以使得波爾茲曼常數是一個定值6977138065049999999♠1.3806505×10−23 J/K。

[6]委員會原本希望,這個項目會在2011年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通過,但到了2011年,這個提議又被推後到2014年,成為更大的項目中的一部分。

[7] 新定義提案於2018年11月16日通過,已於2019年5月20日起生效。

[8] 從科學的觀點來看,這個新定義會使克耳文和其它國際標準單位連接起來,並且可以不再依賴於某種特定的物質。

從實際的觀點來看,這個新定義不會造成任何區別,水在一個大氣壓下的凝固點仍然是0℃(32℉,273.15K)。

[9] 實際使用[編輯] 色溫[編輯] 主條目:色溫 參見: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 克耳文常用於測量光源的色溫。

色溫基於黑體發出的光的顏色取決於輻射體的溫度的原理。

溫度低於約4000K的黑體為淺紅色,溫度高於約7500K為淺藍色。

色溫在投影和攝影的領域很重要,約5600K的色溫需要匹配「日光」膠片。

在天文學領域,恆星的光譜和它們在赫羅圖中的位置部分取決於他們的表面溫度,被稱作有效溫度。

例如,太陽的光球的有效溫度為5778K。

與其它溫度單位之間的轉換[編輯] 主條目:溫度單位換算 從克氏溫標換算至其他溫度單位 從其他溫度單位換算至克氏溫標 攝氏溫標 [℃]=[K]-273.15 [K]=[℃]+273.15 華氏溫標 [℉]=[K]×9⁄5−459.67 [K]=([℉]+459.67)×5⁄9 蘭金溫標 [R]=[K]×9⁄5 [K]=[R]×5⁄9 Delisle [°De]=(373.15−[K])×3⁄2 [K]=373.15−[°De]×2⁄3 牛頓溫標 [°N]=([K]−273.15)×33⁄100 [K]=[°N]×100⁄33+273.15 列氏溫標 [°Ré]=([K]−273.15)×4⁄5 [K]=[°Ré]×5⁄4+273.15 Rømer [°Rø]=([K]−273.15)×21⁄40+7.5 [K]=([°Rø]−7.5)×40⁄21+273.15 註釋[編輯] ^注意沒有°符號在K前面(與攝氏度和華氏度不同)。

在1954年時的名稱為「克氏度」(°K,有°符號),後於1967年改名為「克耳文」(K,不含°符號)。

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Resolution4:DefinitionoftheSIunitofthermodynamictemperature(kelvin).Resolutionsofthe13thCGPM.國際度量衡局.1967[2008-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5).  ^Thomson,William.OnanAbsoluteThermometricScale.PhilosophicalMagazine.October1848[2008-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1).  ^Resolution3:Definitionofthethermodynamictemperaturescale.Resolutionsofthe10thCGPM.國際度量衡局.1954[2008-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3).  ^Unitofthermodynamictemperature(kelvin).SIBrochure,8thedition.BureauInternationaldesPoidsetMesures:Section2.1.1.5.1967[2008-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6).  ^J.Fischer1;等.ReporttotheCIPMontheimplicationsofchangingthedefinitionofthebaseunitKelvin(PDF).InternationalCommitteeforWeightsandMeasures(CIPM).2007-05-02[2010-02-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8-11-23). 引文格式1維護:顯式使用等標籤(link) ^IanMills.DraftChapter2forSIBrochure,followingredefinitionsofthebaseunits(PDF).CCU.29September2010[2011-01-01].(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0-05-18).  ^GeneralConferenceonWeightsandMeasuresapprovespossiblechangestoth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includingredefinitionofthekilogram.(PDF)(新聞稿).Sèvres,France:GeneralConferenceonWeightsandMeasures.23October2011[25October2011].(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02-09).  ^HistoricVoteTiesKilogramandOtherUnitstoNaturalConstants.NIST.2018-11-16[2018-11-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9)(英語).  ^Updatingthedefinitionofthekelvin(PDF).InternationalBureauforWeightsandMeasures(BIPM).[2010-02-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8-11-23).  Unicode[編輯] 請參見K。

(⇧Shift+K) 閱論編國際單位基本單位 秒 公尺 公斤 克耳文 安培 燭光 莫耳 導出單位 赫 弳 立弳 牛頓 帕斯卡 焦耳 瓦特 庫侖 伏特 歐姆 法拉 西門 韋伯 特士拉 亨利 攝度 流明 勒克斯 貝克 戈雷 西弗 開特 可並用單位 天文單位 公噸 原子質量單位 公升 分 時 日 度 分(角度單位) 秒(角度單位) 電子伏特 分貝 公頃 奈培 原子單位 自然單位 參閱 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制 單位換算 國際單位制詞頭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2019年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重新定義 分類: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分類: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开尔文&oldid=67951718」 分類:​溫度單位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維護:顯式使用等標籤CS1英語來源(en)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CatalàНохчийнکوردیČeštinaСловѣньскъ/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legoગુજરાતી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La.lojban.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mburgsLombardLingála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Sardu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TiếngViệtWest-Vlams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