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及文字媒體與幼兒專注力關係之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閱讀理論為基礎,進行相關幼兒專注力之研究,利用圖像與文字媒體之間的討論,發現圖像式的學習方式似乎比較符合現代多媒體社會的趨勢,然電視、電腦、DVD等媒體,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4/2509:20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鄭美萱研究生(外文):Cheng,meihsuan論文名稱:圖像及文字媒體與幼兒專注力關係之研究論文名稱(外文):The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ictorialMediaandWordsMediaandInfant’sConcentration指導教授:李慧馨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系所名稱: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學門:藝術學門學類:應用藝術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0畢業學年度:98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38中文關鍵詞:文字、專注力、圖像、閱讀外文關鍵詞:Concentration、Image、Reading、Words相關次數: 被引用:22點閱:4634評分:下載:924書目收藏:9 如何尋找文字與圖像的關係,似乎是當代社會的議題。

是圖像學習重要還是文字學習重要?對兒童而言這只是一個學習的媒介,但是學習的方法卻會深深影響兒童的專注力甚至是閱讀能力,在現在人愈生愈少的情況下,對於兒童的教育也特別的重視,在坊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作文及記憶增強補習班,這些補習班所使用的教學方式不外乎文字或圖像,而文字與圖像的關係像是密不可分的,但卻又可單獨存在於文學、繪本及各式媒體之中。

以閱讀理論為基礎,進行相關幼兒專注力之研究,利用圖像與文字媒體之間的討論,發現圖像式的學習方式似乎比較符合現代多媒體社會的趨勢,然電視、電腦、DVD等媒體,只適合作為一個輔助教育的工具,並非完全能增加幼兒的思考能力,只能透過聽覺及視覺來刺激輔助教學,並不能取代兒童現在所處的世界;通常還是需要透過文字的表達模式來增加幼兒的基模(背景知識),才能增進未來的閱讀及創造思考能力,進而才能將文字、語言運用於生活中成為互相溝通的媒介。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文字與圖像媒體之間的關係,對幼兒專注力應用進行研究,因此首先針對幼兒家長部分做一個相關圖像與文字媒體在幼兒專注力應用問卷測試,再透過問卷中抽樣與兩歲到六歲幼兒及父母進行互動晤談,來檢測問卷與晤談之資料結果,作為一個研究分析的問題探討及建議。

Itseemsessentialforacontemporarysociety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wordandimage.Thechoiceoflearningmethodswilldeeplyinfluencethechildren’sabilityofconcentration,evenofreading,evenifthetypesoflearningaremerelyalearningmediumforchildren.Theearlychildhoodeducationhasbeenstressedunderthecircumstanceoflowerandlowerbirthrate;therefore,cramschoolshavebeguntopresentmanyclassesofcreativewritingandmemoryenhancement.Theseclassesmakeuseofwayofteachingnothingelsebutthecontentofwordorimage,buttherelationbetweenwordandimageislikelyinseparable,andmayactuallyexistintheliterature,graphicbook,andothertypesofmediarespectively.Studieshavebeenmadeontheinfant’sabilityofconcentrationbasedonthereadingtheoryamongthediscussionsaboutwordsandpictorialmedia.Ithasbeenfoundthatpictoriallearningfitsmoreproperlyinthetendencyofmodern,multimediasociety,whichiscomparedtothewordingone.Themediasuchastelevision,computer,DVD,however,havebeenonlyconsideredasthetoolofsupplementaryeducation.Theuseofmedialistedabovehasnotfullyenhancedtheinfants’abilityofthinking,whichhasbeenmerelystimulatedthroughhearingandseeing.Ithasbeenrecognizedthattheschema(backgroundknowledge)ofinfanthasbeenusuallyadvancedbyexpressionofwrittencommunication;therefore,theinfants’abilityofreadingandthinkinghasbeenabletoincreaseandencouragechildrentousewrittenwordandspokenlanguageasthemediaforinteractivecommunication.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pictorialandwordsmedia,andexaminethefurtherapplicationontheinfants’abilityofconcentration.First,thequestionnaireontherelationofpictorialandwordsmediahasbeenmadeandtestedtowardtheparentsofinfants.Secondly,thestudysamplestheinfantsagedfromtwotosixandtheirparentsinordertodesigntheinterviewfortestingthevalidityofquestionnaire.Lastly,thestudymakesaconclusionbyanalyzingtheresultforminterview,andsuggestsrecommendationsforfurtherresearch. 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誌謝辭…………………………………………………………………………………iii目錄……………………………………………………………………………………iv表目錄…………………………………………………………………………………vi圖目錄…………………………………………………………………………………vii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研究問題…………………………………………………………………3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5第四節研究流程與步驟…………………………………………………………7第五節名詞解釋…………………………………………………………………9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11第一節圖像、文字媒體與識字率………………………………………………12一、識字率與社會文明…………………………………………………………13二、傳播媒介的性質與素養……………………………………………………17三、文字與圖像的關係…………………………………………………………21四、文字體系及類型……………………………………………………………22五、圖像媒體對幼兒、青少年的影響…………………………………………25六、小結…………………………………………………………………………27第二節專注力的定義與理論……………………………………………………28一、專注力的定義與理論模式…………………………………………………29二、影響專注力的因素…………………………………………………………32三、專注力的功能與影響………………………………………………………34四、專注力與注意力之差異……………………………………………………35五、關於「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36六、專注力之相關研究…………………………………………………………38七、小結…………………………………………………………………………39第三節閱讀的重要性……………………………………………………………40一、閱讀是什麼…………………………………………………………………41二、閱讀研究之歷史……………………………………………………………41三、閱讀的交互歷程……………………………………………………………42四、閱讀的相關研究……………………………………………………………45五、小結…………………………………………………………………………46第四節研究架構與假設…………………………………………………………47第三章研究方法……………………………………………………………………49第一節研究法……………………………………………………………………50第二節研究對象…………………………………………………………………55第三節測量工具…………………………………………………………………56第四節施測過程…………………………………………………………………62第五節資料整理與分析…………………………………………………………63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64第一節幼兒專注力的分析………………………………………………………65第二節家庭背景與幼兒專注力的差異…………………………………………68第三節媒體選擇對幼兒專注力的影響…………………………………………73第四節閱讀對幼兒專注力的分析………………………………………………78第五節生活環境影響幼兒專注力的表現………………………………………80第五章結論與建議…………………………………………………………………82第一節結論……………………………………………………………………82一、幼兒專注力與圖像及文字媒體間的關係…………………………………82二、幼兒不同家庭背景與幼兒專注力的關係…………………………………84三、不同媒體選擇對幼兒專注力的影響………………………………………85四、閱讀對幼兒專注力的幫助…………………………………………………88五、生活環境影響幼兒專注力的表現…………………………………………90第二節建議……………………………………………………………………92參考書目………………………………………………………………………………94附件………………………………………………………………………………104附件一幼兒專注力之重視程度測量量表…………………………………………105附件二訪談紀錄表…………………………………………………………………109 一、中文書目期刊洪蘭(2002/11/15)。

〈活化大腦激發創造力〉《天下雜誌》。

:92-94。

許芳菊(2008/10)。

〈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專注力〉《親子天下》。

2:134-143。

許芳菊(2008/10)。

〈對症下藥治分心〉《親子天下》。

2:144-145。

齊若蘭(2002/11/15)。

〈心靈的遊樂場一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

:84-88。

論文李尉郎(2004)。

《圖像文字中圖像意涵與替換位置對視認性之影響》。

台北: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佘啟銘(2009)。

《以閱讀治療改善幼兒專注力之成效》。

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未出版。

孫妙芬(2003)《兒童繪本中模擬兒童畫之插畫風格認知差異研究》。

新竹:交大應媒所碩士論文。

張淑萍(2007)。

《玩具書與幼兒認知學習之研究》。

台北:北科大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曾秋萍(2000)。

《九二一災區學童於讀書治療中之心理歷程及其對死亡態度之詮釋》。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加如(1999)。

《讀書治療對中等學校教師心靈特質之影響》。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佩鈺(2004)。

《嬰幼兒身心發展與延續性功能在玩具設計上之研究》。

台北:北科大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顏若映(1993)。

《先前知識與文章連貫性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之影響》。

台北: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羅小鈞(2008)。

《幼兒數學益智玩具設計之探討》。

台北:北科大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書籍王國強譯。

GillianRose著(2006)。

《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

台北:群學。

王萬清著(1999)。

《讀書治療》。

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瑤英譯。

大村正男監修(2007)。

《三天讀懂心理學:解讀人心的關鍵要訣》。

台北:大事文化。

丘永福編著(1991年)。

《字學》。

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危芷芬譯。

FrancisT.Mcandrew著(2001)。

《環境心理學》。

台北:五南。

朱柔若譯(2000)。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台北:揚智文化。

何佳芬譯。

DimitriA.Christakis&FrederickJ.Zimmerman著(2007)。

《客廳裡的大象-讓電視成為孩子學習發展的助力》。

台北:久周文化。

吳和堂著(2009)。

《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

台北:高等教育。

呂健忠譯。

史提夫.羅傑.費雪(StevenRogerFischer)著(2009)。

《文字書寫的歷史HistoryofWriting》。

台北:博雅書屋。

李玉琇、蔣文祁合譯。

RobertJ.Sternberg著(2005)。

《認知心理學》。

台北: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李振清、胡耀恆、彭鏡禧、梁欣榮、李文肇、賴慈芸、奚永慧(2005)。

《紐約時報英文解析(II)》。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卓纹君、徐西森、范幸玲、黃進南譯。

PetrúskaClarkson著(2002)。

《完形治療的實踐》。

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甘逢、劉冠麟譯。

R.J.Sternberg&W.M.Williams著(2003),教育心理學。

台北:華騰。

林東泰(2002)。

《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師大書苑。

林品章編著(1989年)。

《字學》。

台北:星狐出版社。

林美琴(2009)。

《繪本有什麼了不起》。

台北:天衛文化。

林清山譯。

RichardE.Mayer著(1997)。

《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

台北:遠流出版社,p.280-p.283。

柯華葳、游婷雅譯。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編著(2001)。

《踏出閱讀的第一歩》。

台北:信誼。

洪蘭譯。

HenryGleitman著(2001)。

《心理學(上)、(下)》。

台北:遠流。

唐淑華(2004)。

《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

台北:心理。

孫武彥編著(2007)。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心理與行為研究》。

台北:新文京。

徐宗國譯(1997)。

《質性研究概論》。

台北:巨流。

袁方(2002)。

《社會研究方法》。

台北:五南。

康照祥(2005)。

《媒體識讀》。

台北:揚致。

張玉燕(1996)。

《教學媒體》。

台北:五南圖書。

張旭鍇(2009)。

《5分鐘完出專注力》。

台北:城邦文化。

張春興(1989)。

《心理學概要》。

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7)。

《教育心理學》。

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1)。

《現代心理學》。

台北:東華。

張靜慧等著(2008)。

《是好動還是過動?教出專心的孩子》。

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梁耕瑭編譯。

RobertL.Solso原著(2003)。

《視覺藝術認知》。

台北:全華。

莊耀嘉、王重鳴合譯。

史密斯.麥基著(2001)。

《社會心理學》。

台北:桂冠。

陳小芬譯(2005)。

《幼兒發展與輔導》。

台北:五南。

陳月娥(2000)。

《社會研究法(含概要)》。

台北:千華。

陳東園、周芊、郭文耀/編著(2004)。

《傳播媒介與生活》。

台北:空中大學。

陳昭如譯(2008)。

《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

台北:城邦文化。

陳國明、陳雪華著(2005)。

《傳播學概論》。

台北:巨流。

陳惠珍、蔡燈鳅(2005)。

《幼兒的識字教育:從遊戲中培養閱讀能力》。

台北:國家出版社。

陳瀅巧著(2006)。

《圖解文化研究》。

台北:易博士文化出版。

游恆山譯,銀巴杜著(1989)。

心理學。

台北:五南。

游梓祥、吳韻儀譯。

WilburSchramm著(1999)。

《人類傳播史》。

台北:遠流。

楊文麗、葉靜月譯。

PetraThorbrietz著(2008)。

《專注力—幫助孩子更輕鬆有效學習》。

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楊宗魁編著(1980)。

《中國文字藝術》。

台北: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楊幸真(1992)。

專注力與學習之相關探討。

教師之友,33,28-30。

楊清田(1996)。

《造形原理導論》。

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路珈、蘇絲曼編著(2006)。

《教育心理學—奪分寶典》。

台北:路珈。

劉羽雯(1999)。

《幫助注意力缺陷症的孩子》。

台北:新迪文化。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

《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台北:韋伯文化。

潘淑滿著(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心理。

蔡念中著(2003)。

《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

台北:揚智文化。

鄭麗玉著(1993)。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

台北:五南圖書。

黎煒譯。

庫爾特.考夫卡KurtKoffka著(2000)。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PrincipleofGestaltPsychology》。

台北:昭明。

蕭筱秋等譯。

PaulA.Becl等著(2003)。

《環境心理學》,台北:桂冠。

錢玉芬編著(2007)。

《傳播心理學》。

台北:威仕曼文化。

鍾聖校(1990)。

認知心理學。

台北:心理。

韓叢耀著(2005)。

《圖像傳播學》。

台北:威仕曼文化。

羅雅芬譯。

UshaGoswami著(2004)。

《兒童認知》。

台北:心理出版社。

顧瑜君譯(1998)。

HarryF.Wolcott著(1990)。

《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UpQualitativeResearch,SagePub,USA.》。

台北:五南。

二、線上資料ysw730629(2008/03/03)。

《甚麼是符號學?》。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32003870檢索日期:2008/12/27小婉(2008/11/10)。

《專注力代表的是當寶寶投入》。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103109989檢索日期:2009/09/25中國文化研究院(2008/11/12)。

《象形》。

http://www.chiculture.net/0602/html/b01/0602b01.html檢索日期:2008/12/27王雅君(2008)。

《由「讀書治療」談兒童閱讀》。

獅湖簡訊:第15期。

http://sites.google.com/site/shps6081/Home/wen-zhang-fen-xiang/you%E3%80%8Cdushuzhiliao%E3%80%8Dtanrtongyuedu檢索日期:2009/0921石淑慧(2002年01月15日)。

《資訊社會的挑戰》。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0期。

.htm。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0/20-15.htm檢索日期:2009/10/06吳心怡(2006)。

《「文字畫」抑或「視覺詩」?談義大利未來主義中文字與視覺圖像之間的流動關係》。

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Interart/Futurism.htm#6檢索日期:2006/10/18吳翠珍(2008)。

《兒童之電視釋義基模初探》。

新聞學研究,48期,頁1-41。

http://www.jour.nccu.edu.tw/mcr/issue48.html?IssueID=0048檢索日期:2009/03/20呂文憲(2006)。

《繪本中的畫與話》。

http://www.ftes.tyc.edu.tw/40period/new_page_25.htm檢索日期:2006/10/18幸曼玲(2008-07-11)《幼兒閱讀,該「讀」些什麼?》,天下雜誌‧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e41b0a9c87011b1060405e003c檢索日期:2009/12/12林宏仁(2005)。

《環境教育的重要》。

http://www.ftes.tyc.edu.tw/40period/new_page_33.htm檢索日期:2006/10/18林惠娟(2002)。

《故事戲劇、戲劇遊戲和幼兒閱讀發展之關係脈絡》。

幼教資訊,第142期,頁5-12。

http://atecce.org/d/d1-6.htm檢索日期:2008/12/27杰(2006)。

生活科技的秘密基地《人類傳播史上的重要大事》。

http://tw.myblog.yahoo.com/living-technology/article?mid=275&next=274&l=f&fid=24檢索日期:2008/09/22施伯燁(2006)。

《媒體即使用者,使用者即訊息》。

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92/07.html檢索日期:2008/09/22張一蕃(1997/06/20)。

《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

文獻處理實驗室: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4_1.htm檢索日期:2009/10/05張明麗(2002)。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育實驗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5期,頁251-278。

http://www.fed.cuhk.edu.hk/ceric/jep/200200250002/0251c.htm檢索日期:2009/10/02郭羿婕(2003/05/14)。

《閱讀原來可以是一種治療》。

生命力新聞。

http://www.newstory.info/2003/05/post_38.html檢索日期:2009/10/02陳百齡(2005)。

《當記者本身也成為資訊來源─記者、美編與圖像》新聞學研究,50期,頁61-73。

http://www.jour.nccu.edu.tw/mcr/issue50.html?IssueID=0050檢索日期:2006/10/18陳徵蔚(2006/07/13)。

《文學科技化歷程之四—媒體演化螺旋,科技回歸視聽主流(上、中、下)-2006/07/13》。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9616檢索日期:2009/10/06陳徵蔚(2006/10/05)。

《文學科技化歷程之五》虛擬、文字、多媒體(上、下)-2006/10/05》。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9683檢索日期:2009/10/06黃秉紳(2006/06/15)。

《運用專注力提升國小學童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6期。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6/56-15.htm檢索日期:2009/10/02賓靜蓀(2009/10/31)《幼兒閱讀,怎麼開始?》,天下雜誌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531檢索日期:2009/12/19劉紀蕙(2006)。

《圖像.文字.符號:ReneMagritte的語言實驗與挫傷欲求》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interart/Magritte/Magritte'sImageTheory.html#3檢索日期:2006/10/18劉紀蕙(2008)。

《如何對待視覺圖像的符號學詮釋以及其背後的意識形態論述系統》。

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onlinecourse/VisualTheory/MainTheory/VisualTheoryNote2.htm檢索日期:2009/03/03蔣載榮的影像世界(2006)。

《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http://gc.shu.edu.tw/~tjchiang/profile03_2.html檢索日期:2009/01/10親子天下(2008)。

《25%國中生對文字閱讀感覺吃力》。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21e38cb22011e3ea954490005檢索日期:2009/03/02親子天下編輯部(2008)。

《如何讓學前幼兒愛上閱讀》。

親子天下WebOnly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761檢索日期:2009/10/12謝瀛春(1997/6/20)。

《數位媒介對大眾傳播的革命性挑戰-傳播媒介的性質》。

文獻處理實驗室: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6_2.htm檢索日期:2009/10/05顏擇雅(2009/06/24)《另類教育觀:為什麼台灣少年不讀書?》。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79檢索日期:2009/10/06蘇月妙(2005.12.28)。

《圖畫書在讀書治療上的運用--以情緒障礙學生為例》。

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電子報弟110期。

http://enews.trsc.chc.edu.tw/94Webs/94paper47.htm檢索日期:2009/09/21三、英文部分Bandura,A.(1977).Self–efficacy:Towardaunifyingtheoryofbehavioralchange.PsychologicalReview,84(2),191-215.Bandura,A.(1995).Self-efficacyinchangingsocietie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Bandura,A.(1997).Self-efficacy:Theexerciseofcontrol.NewYork:W.H.FreemanandCompany.Barkley,R.A.(1990).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NY:Guilford.BillHill(2008/3)。

《MSDNMagazine-數位獨立宣言》。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magazine/cc164254.aspx(2009/10/06)Bransford,J.D.(1979).Humancognition:Learning,understanding,andremembering.Belmont,CA:Wadsworth.Broadbent(1957).InvestigationofvirusdiseasesofBrassicacrops,CambridgeUniv.Press.Cherry,E.C.(1953).Someexperimentsontherecognitionofspeech,withoneandwithtwoears.JournaloftheAcousticalSocietyofAmerica,25(5):975-979.Flore,T.A.,Becker,E.A.,Nero,R.C.(1993).Educationalinterventionsforstudentswithattentiondeficitdisorder.ExceptionalChildren,60,163-173.GestaltPrinciples(2008)。

《GestaltPrinciples》。

http://facweb.cs.depaul.edu/sgrais/gestalt_principles.htm(2008/12/27)Goldstein(Eds).Helpingpeoplechange:Atextbookofmethods.346-380.NewYork:Pergamon.J.Deutsch&D.Deutsch(1963).Attention:Sometheoreticalconsiderations.PsychologicalReview,70,80-90.Johnston,W.A.&Heinz,S.P(1978).FlexibilityandCapacityDemandsofAtten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07,420-435.Kahneman,D.(1973).Attentionandeffect.EnglewordCliffs,NJ:Prentice-Hall.Mckay,F.G.(1973).Aspectsofthetheoryofcomprehension,memoryandattention.Quartely,22-40.Meichenbaum,D(1986).Cognitivebehaviormodification.Inf.h.Kanfer&A.P.Moray,N.(1959).Attentionindichoticlistening:Affectivecuesandtheinfluenceofnstructions.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1,56-60.Morrow,L.M.(1993).Literacydevelopmentintheearlytears.NeedhamHeights,MA:AllynandBacon.Stroop,J.R.(1935).Studiesofinterferenceinserialverbalreactions.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8,643-662.TheGestaltPrinciples(2008)。

《TheGestaltPrinciples》。

http://graphicdesign.spokanefalls.edu/tutorials/process/gestaltprinciples/gestaltprinc.htm(2008/12/27)Treisman,A.,1969.Strategiesandmodelsofselectiveattention.PsychologicalReview,76,282-299.Tversky,AmosandDanielKahneman(1973).Availability:aheuristicforjudgingfrequencyandprobability:CognitivePsychology,5,207-232.WoodFB,FeltonRH,BrownIS(1988).Thedissociationofattentiondeficitdisorderfromreadingdisability:areplytoShareandSchwartz.BrainLang,(34),353-358.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先前知識與文章連貫性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之影響 2. 九二一災區學童於讀書治療中之心理歷程及其對死亡態度之詮釋 3. 讀書治療對中等學校教師心靈特質之影響 4. 嬰幼兒身心發展與延續性功能在玩具設計上之研究 5. 圖像文字中圖像意涵與替換位置對視認性之影響 6. 玩具書與幼兒認知學習之研究 7. 兒童繪本中模擬兒童畫之插畫風格認知差異研究 8. 文字閱讀中,[字形-字音]關係對字彙觸接歷程的影響 9. 文字閱讀中,[字形-字音]關係對字彙觸接歷程的影響 10. 聲音、圖像和文字對記憶和遺忘之影響 11. 客語形象詞的文化探討 12. 文字.圖像—蔡承翰水墨創作探討 13. 心形造型與色彩意象之研究 14. 文字圖像經驗下的台北市庶民生活 15. 文學中的畫境:維吉妮吉.吳爾芙《浪花》中文字與圖像的辯證   1. 洪蘭(2002/11/15)。

〈活化大腦激發創造力〉《天下雜誌》。

:92-94。

2. 洪蘭(2002/11/15)。

〈活化大腦激發創造力〉《天下雜誌》。

:92-94。

3. 齊若蘭(2002/11/15)。

〈心靈的遊樂場一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

:84-88。

4. 齊若蘭(2002/11/15)。

〈心靈的遊樂場一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

:84-88。

5. 楊幸真(1992)。

專注力與學習之相關探討。

教師之友,33,28-30。

6. 楊幸真(1992)。

專注力與學習之相關探討。

教師之友,33,28-30。

7. 吳翠珍(2008)。

《兒童之電視釋義基模初探》。

新聞學研究,48期,頁1-41。

http://www.jour.nccu.edu.tw/mcr/issue48.html?IssueID=0048 8. 吳翠珍(2008)。

《兒童之電視釋義基模初探》。

新聞學研究,48期,頁1-41。

http://www.jour.nccu.edu.tw/mcr/issue48.html?IssueID=0048 9. 林惠娟(2002)。

《故事戲劇、戲劇遊戲和幼兒閱讀發展之關係脈絡》。

幼教資訊,第142期,頁5-12。

10. 林惠娟(2002)。

《故事戲劇、戲劇遊戲和幼兒閱讀發展之關係脈絡》。

幼教資訊,第142期,頁5-12。

11. 張明麗(2002)。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育實驗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5期,頁251-278。

12. 張明麗(2002)。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育實驗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5期,頁251-278。

13. 陳百齡(2005)。

《當記者本身也成為資訊來源─記者、美編與圖像》新聞學研究,50期,頁61-73。

14. 陳百齡(2005)。

《當記者本身也成為資訊來源─記者、美編與圖像》新聞學研究,50期,頁61-73。

  1. 電子繪本教學對幼兒專注力及閱讀興趣影響之行動研究 2. 情境教學式運動遊戲對幼兒專注力之影響 3. 運用音樂元素融入多感官課程發展幼兒專注力及人際互動之研究 4. 中部地區幼兒家長對幼兒學習專注力之認知及其子女在學習專注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5. 創造性舞蹈課程增進幼兒專注力、社會情緒與溝通能力之分析 6. 圍棋活動對幼兒空間能力及專注力的影響 7. 融入閱讀教育課程對大班幼兒專注力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幼兒園為例 8. 原住民幼兒實施體能活動對專注力影響之探究 9. 數位遊戲式注意力訓練與專注力生理訊號回饋對注意力、課室專注力與學業成就之影響 10. 拼圖對幼兒專注力及空間能力提升之成效 11. 音樂情境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專注力影響之研究 12. 華德福式故事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專注力影響之行動研究 13. 全面性與立即性放鬆訓練對專注力之影響 14. 數位遊戲式學習對國中生專注力、批判思考能力與學科成就之影響 15. 中部地區家長和幼兒3C產品使用情形與幼兒專注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