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人生旅途 國考準備專訪戴旻諺、林育賢學長 ...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部分人對法律系畢業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考國家考試,例如司法官特考、 ... 會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也很注重自己在課業上的表現,因此在大三左右,就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法途 — 台大法律系杜鵑花節法律人的人生旅途─國考準備專訪戴旻諺、林育賢學長January27,2018|石容瑄、陳嘉凱大部分人對法律系畢業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考國家考試,例如司法官特考、律師高考,或是觀護人、書記官等司法人員相關考試,因此希望透過這次訪問兩位考過國考的研究所學長,分享他們在「準備國家考試」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準備國考與研究所的差異。

準備的起點關於為何會選擇準備國考,兩位學長不約而同皆說,就讀了法律系通常就會考國考,旻諺學長認為是在未來工作上的優勢,只要考上了、擁有司法官的資格,就可以得到一份工作的保障;擁有律師的牌照找工作,也相較沒有牌照來的容易。

育賢學長有相似的原因,但更重視的是能將四年來的所學與未來職業結合。

「讀書的時候要去思考,為什麼你要做這件事情?」依憑自己的興趣選擇就讀法律系的育賢學長,在就讀的同時,會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也很注重自己在課業上的表現,因此在大三左右,就決定要在畢業時先拿到律師執照、司法官資格,也引用吳從周教授的話,認同國考是檢視自己四年所學的「畢業考」。

旻諺學長亦是在就讀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到自己讀法律的目的,接觸到一些弱勢相關的新聞或案件時,「自己沒辦法當作沒看到」,因此希望透過考上司法官或律師,有實際的力量能幫助這些擁有資源相對較少的民眾。

國考生活面面觀對於大多數同時準備研究所及律師、司法官考試的學生,都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開始讀書,隔年二月考研究所、三月放榜,再接著讀國考的科目,八月進行第一試、十月進行第二試。

因此我們好奇,在這漫長的一年半中,學長的生活情形與時間分配。

大四—學業vs.準備考試兩位學長在大四的課程安排上有些許差異,育賢學長在大四上學期有14學分,但因為其修習的法律系課程對於準備研究所有所助益,也因學分要求仍有安排通識課,因此整體而言對考試的準備並無影響。

但旻諺學長的大四課程大多是較為輕鬆的課,不需特地為了課業煩惱,只要在上課時間去教室上課即可,不會影響考試的準備。

他也提到,學校原定的學分安排就有這樣的考量,大二、大三的課較重,大四必修非常少。

開始準備國考…兩位學長都有報考研究所、律師、司法官三試,且兩人開始準備的時間都是大三升大四的暑假。

育賢學長在暑假時先針對研究所下功夫,同時有在準備政大法研所刑法組的他,念的科目是國考也考的,刑法及刑事訴訟法。

但國考的其他內容就直到三月才開始花時間準備。

旻諺學長則說,因為自己是報考民法組,與國考的重疊科目相較其他組別多,因此準備研究所的同時就是在準備國考了。

兩人也都有提到,沒有報考研究所,只有要考國考的同儕,有些也會一起參加研究所的讀書會、在暑假就先開始唸書,以熟悉讀書的感覺、寫考卷的步調。

旻諺學長亦說,也有少數比較特別的人,都在考試前兩、三個月才開始讀,仍應屆上榜。

每日的時間規劃這一年半與書為伍的生活,兩位學長大多數沒課的日子都會待在圖書館,從早上開館到晚上閉館,大多數要考試的同學也是如此。

育賢學長在最開始的暑假是和法律服務社的同學一起在社辦讀書,學期中每天念書的時間也會佔六、七小時,之後的放假,除了每周休息一天,其他日子會整天在圖書館。

旻諺學長習慣一個人念書,不會與同伴互相打擾,在學期中,只要沒課的時候就會在圖書館念書,放假時也每天會在法圖、社圖讀到晚上八、九點,用餐時間才會外出,只有禮拜天留在宿舍休息。

原本的運動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就沒有進行;考國考時是前三個月暫停。

大四的課程仍有期中、期末考,旻諺學長說,他通常都是考前一天才念,且會發現在班上排名「到了大四就往前衝」,類似高中學測、指考前,大家注重複習而會減少心力在課程進度的情況,通常不會特別花時間準備期中、期末考。

挫折與調適準備的期間,難免遇到挫折,對兩位學長來說,最主要的便是心理壓力。

育賢學長說,有時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考不上,調適的方法是會去運動或跟同學一起吃東西,學長笑說,「考生們就是靠吃來發洩自己的心情」。

另外,在專注於準備考試的同時,會「缺少時間跟精力去顧好你旁邊的人」,因此和周遭的人產生疏離感,原先會一起度過大部分時光的夥伴,在準備考試時會換了一群人,原本的人際關係會漸漸變淡,但也只能事後彌補。

而旻諺學長則是就讀書方面遇到過挫折,因為大一到大三時都沒有花很多心力在課業,因此在大四念書時有些概念「明明就是中文,自己還是看不太懂,覺得老師上課好像講過,但就是想不起來」,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很擔心自己考不上。

另一方面是家人、親戚的眼光及期待,即使只是自己的想像,在無形之中仍帶來很大的壓力。

調適的時候,會找好友說出自己的擔憂,每天都有情緒出口,是紓解壓力的管道之一。

有趣的是,學長也說,在考前一、兩周左右,這些情緒會被放下,「自己已經讀到問心無愧,沒考上還能怎麼樣呢?」已經很努力地走到最後一步,對於結果就沒有太大的得失心了。

國考之於人生的地位對於把國考看待為就讀法律系的必要考試的兩位學長來說,國考都在人生規劃中佔有很大的地位。

旻諺學長的目標明確,就是要幫助弱勢的人,但若真的無法透過司法官、律師的途徑,也考慮過轉行往社工師或物理治療師發展,雖然科目差很遠,但他認為,這種類型的職業可以直接幫助到人,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而育賢學長從來沒有考慮過,不考國考有什麼其他行業的規劃,擁有堅定決心的他說:「要嘛不要考,要嘛就要上,」若真的沒考上再做其他打算也不遲。

國考讀書會大四時,法律系學生或者單獨,或者找好三四個同學,會去找認識的學長姐,詢問可否帶讀書會。

讀書會的人數由學長姐視自己的能力而定,一般大概十人左右。

因為讀書會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所以早點詢問學長姊是必要的。

兩位學長參加的讀書會雖然有所不同,但是進行方式沒有相差太多。

都是負責帶的學長姐出考卷,寫完之後學長姐改考卷,大家一起檢討和討論。

讀書會的內容以檢討考卷為主,看看寫法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並且交流各個老師的學說。

學長姊在過程中會統合學說、帶領討論、檢討答案的對錯等等。

讀書會之必要那,讀書會是否必要?兩位學長給出了很不同的答案。

旻諺學長有很多科目沒有參加讀書會,他也認為,讀書會是讓人學習寫考卷的方式,並不是非得參加不可;育賢學長覺得,讀書會可以讓大家討論,促進思考,對他來說是有必要參加的。

說到底,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參加讀書會,儘管不一定每個科目都能參加,但是過程中或多或少能有所收穫,至於參加幾個讀書會,就視個人的研究所應考科目、時間規劃而定。

國考時學長姐帶領的讀書會較少。

育賢學長當時有和同屆約好,組成一個準備勞社法的讀書會,但那也屬特例。

大體上來說,參加研究所的讀書會比國考的讀書會多。

畢竟國考的科目較多,而帶讀書會的學長姐數量又較少。

帶領讀書會的經驗兩位學長都有帶讀書會的經驗,相較於被帶的一方,帶讀書會是非常累人的事情。

出題、擬答、整理學說、把握各種觀點等等,都是學長姊的工作。

而且,同樣的法律會有不同學說的見解,當每個學說都有其道理時,從中發掘出一個較佳的答案,提供給學弟妹更是挑戰。

兩位學長在帶讀書會時,覺得比起自己參加時可以改善的地方,都是控制討論的節奏。

一方面是讓大家都可以參與討論,另一方面是要控制討論的時間,以免學弟妹太累。

補習班簡介說到國考,大家的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可能就是各種補習班。

旻諺學長就自己參加補習班的經驗跟我們細說了一遍。

他會去上補習班的原因是因為有打折,考上研究所之後,補習班為了買榜單給予考生優惠,所以旻諺學長就去了;另一方面,沒有補習的育賢學長覺得,既然國考的書都念不完了,去補習只會讓念書時間變更少,沒有必要。

補習班分成正課班跟總複習兩種。

正課班會上一整天,從無到有把考科重新講一遍,總複習則是針對某個科目上兩三堂就結束。

兩者的重點都著重在整理題目的爭點、複習各家學說,不會講解法理或者是舉出案例,因為補習班的重點還是在於應付國考;也因此補習班的見解以通說為主。

至於補習到底是否有無必要,主要有幫助的是補習班編的講義,上課內容則成效不佳,甚至很多人拿完講義就會離開了,同時,沒有補習的人也會借補習班的講義來看。

至於補習的人數多寡,有去補習的旻諺學長覺得人還蠻多的,但沒有補習的育賢學長則覺得身邊的人都沒去補,或許還是個人抉擇的問題。

國考中的通說國考到底要不要寫通說?這大概是法律系學生甫進大學就會有的疑問。

在以前,國考以寫通說較為保險,不過國考改制後要求更為深入的論理,所以寫少數說也未必不行。

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台大法律系的學生進入大學以後,許多課程站在少數說的觀點批評通說。

雖然許多教授都會批評通說,但是兩位學長都認為,我們必須在理解通說的基礎上學習其他學說。

的確法律系的課程可能會以少數說為主,而少數說和通說可能都有其道理,即使不免心中有所排斥,通說還是有其學習價值。

至於通說會不會很難準備,是否需要從頭開始學,大四時準備國考不可避免的是,把法律系四年的課程從頭到尾複習一次。

考研究所時更需要學習各家學說,以應付不同老師的出題。

因此,就會需要看參考書、教科書以學習通說;考研究所因為要學習各種學說,負擔更重。

不過,育賢學長也說,統合的能力其實也是考試所必須,對法律系學生而言,困難的大四生活大概是無可避免的。

國考改制之後…新任考選部長上任之後,國考有所變革,因此準備的方式、考試內容等可能也需要些許調整,更詳細內容可由蔡宗珍部長的訪問文章進一步窺知。

勉勵與展望雖是老生常談,但兩位學長都提到「學習外語」的不可或缺。

精進常被法律系學生所忽略的英文能力,對於未來就職會有很大的幫助;或者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第二外語,例如韓語、日語等,也是很好的選項。

不過,更重要的是,學長也提到,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更應該抓住參加活動、出國交換的機會,留下寶貴的經驗。

法律系的學生們雖然畢業後不免會需要面對國考的壓力,但也沒有必要過早的杞人憂天,還是應該好好地把握大學生活的時間。

註:QuotationMarksbyICreateStufffromtheNounProjectMorefrom法途 — 台大法律系杜鵑花節本站包含升學資訊、多位法律人的訪談、以及關於國考、關於法律系的刻板印象、國際交流、法律人的菁英思維、台大法律系人物群像數個主題的專題。

文章內容由台大法律系系學會學術部的部員撰寫,費時一整學期採訪、搜集資料、寫稿、校稿,期望能將最正確、最多元、最豐富的資訊呈現予全台高中生。

Readmorefrom法途 — 台大法律系杜鵑花節AboutHelpTermsPrivacyGettheMediumappGetstarted台大法律系學會學術部484Followers台大法律系學會學術部一直致力於成為法律系與外界交流的橋樑,透過舉辦講座等活動充實知識,在杜鵑花節時將讀法律的歷程展示給他人。

Follow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