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天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更,古代時間名詞。

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後來一般用三更來指深夜。

基本信息中文名:三更天英文名:The ... 三更天 三更,古代時間名詞。

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後來一般用三更來指深夜。

基本信息中文名:三更天英文名:Thethirdtime其他名稱:三更引申:第三階段注音:sangengtian引證解釋1.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

三更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子夜變歌一》:“三更開門去,始知子夜變。

”唐崔顥《七夕詞》詩:“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時秋七月中旬,見田中早稻已熟,吩咐軍士假扮作商人模樣,將車埋伏各村里,三更時分,一齊用力將禾頭割下,五鼓取齊。

”2.指三更更鼓。

郭沫若《高漸離》第四幕:“懷貞夫人倚門而立者有間,室外有打三更之聲。

”時間名詞更點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3時至5時為“申時”,下午5時至7時為“酉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三更天至11時為“亥時”。

古代人用的時辰時辰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

晝夜各五分。

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

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

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夜24小時為十二時辰: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下午3時至5時為“申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

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

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

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

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

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

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台北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台北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台北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台北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台北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台北時間09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台北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台北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台北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台北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

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台北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靜。

(台北時間21時至23時)。

相關詞條 《三更2》 《三更2》(Dumplings),中國香港恐怖電影。

劇情   影片介紹   演員簡介   楊千嬅大膽獻出“第一次”   陳果“回歸”商業片 混沌天經 仙俠小說,作者:微微鴻氣。

本書逐浪小說網首發。

內容介紹:大道無痕,仙道有悔恨!。

天蒙宇宙的七大絕世功法之中,唯獨混沌天經只有八層心法,其他的六大絕世功法... ​作品信息   作品簡介   章節目錄 天之妖瞳 《天之妖瞳》是以掌神器,血屠四方之靈為主要內容的小說。

全集介紹   目錄 三更峙 三更峙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馮家灣海濱,距文城鎮30公里,是一座50米高的小山包,三面臨海,山藤野樹青翠蔥籠,曲徑迴旋通上峙頂。

登頂觀望,能盡覽南海日出... 簡介   特點 三更[漢語詞語] 三更,古代時間名詞。

古代一晝夜分十二時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屬於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連同首尾共五個節點,稱為五更。

把晚上戌初一刻作為一更,亥初... 引證解釋   時間名詞   古代人用的時辰 三更冤 明朝民間故事。

女主角柳艷娘美麗而賢慧與夫王政圖伉儷情深。

但因跟小姑玉環不和,恰巧小姑不幸遇害,艷娘遂被王母及其夫婿誤指為兇手。

蘇州知府嚴問天公王嚴明,奈... 劇情介紹 掌控九重天 修真武俠小說掌控九重天,作者抽菸的比目魚,逐浪小說網連載 內容簡介   能力劃分   圖書目錄 武魂弒天 《武魂弒天》是鐵手追命創作的一部小說,首發於小說閱讀網。

主要講述了易辰遭到族人陷害,被流放到馬場,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一個驚天之秘,巧奪造化的無字天書,為他... ​作品內容   作品目錄   初章試讀 相關搜尋卯時2006年1954年4月11日1989年日蚨亥時子午流注療法蝶戀花3月22日愛新覺羅·胤礽2012年12月21日十二地支酉時2004年古代十二時辰天干地支2009年2008年2005年1989年6月4日三更天熱門詞條1030Database上海車展九章刺槐豆膠各國國旗天母張天霖強襲魔女愛閃亮斯蒂芬·馬布裡李洛克的青春全力忍傳歌仔戲水漾青春海景班門弄斧社會化竹筍粥紅豆致和花枝丸衝神趙詠華飛翔A1aquatimezpepperunless單盈盈大益普洱茶婷美欣欣客運流行鋼琴網獨步天下白馬綠茵崢嶸纖維腺瘤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萌學園4:時空戰役進口關稅金泰宇金童玉女體罰點召egoist大食代張暄祺泰安溫泉美臀騰訊謝坤達香格里拉休閒農場三更天@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