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除了吃藥,還能做什麼?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輕至中度憂鬱症患者,心理治療與藥物的效果相當,患者更學會了一套應對症狀的自助技巧。

不過,提醒你考慮心理治療前,先問清楚心理師是否熟悉上述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專欄 心靈關係 憂鬱症除了吃藥,還能做什麼? 收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124,421 2020/01/08· 作者/洪敬倫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不少患者一進診間就會抱怨:「醫師簡單問個幾分鐘,就說我得了憂鬱症,接著就開藥給我。

憂鬱症真的只能吃藥嗎?」不可否認,藥物是治療憂鬱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對部分患者確實也非常有效。

然而,由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IMH)所主持最大型的臨床研究早已顯示,患者服用第一種抗鬱劑藥物達3個月後,只有27%緩解。

即使經過包含換藥或加藥的4步驟抗鬱劑治療,仍有3成患者療效不佳。

此外,抗鬱劑常見的長期副作用,如情感平板、性功能障礙等,更大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憂鬱症除了吃藥,到底有沒有別的辦法?其實,經過實證研究認可的非藥物療法並不少,國內提供非藥物治療的醫師與院所也日漸增加,在此分享數種可能選擇,提供你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的參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憂鬱症何時需優先考慮服藥?在討論非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先了解藥物治療的適用時機。

簡而言之,病情嚴重的憂鬱症需考慮藥物治療。

所謂嚴重,包括下列幾項特徵:(推薦閱讀:認識憂鬱症 簡式健康量表檢測)身體症狀嚴重:例如失眠、食慾不振、倦怠無力等生活功能大幅減損:無法工作、無法就學、生活無法自理出現精神病症狀:包括幻覺與妄想,例如覺得腸胃腐爛、別人都在批評自己等病情具有危險性:例如強烈自殺意念、產後憂鬱症想帶寶寶一起走,以及認知功能下降帶來的風險,例如開車反應不夠快,導致車禍rTMS療法可處理難治型憂鬱症你可能會問:「那針對吃藥效果也不好的那40%病人,要怎麼辦?」可喜的是,衛福部在2018年4月通過了rTMS療法,提供這項治療的院所日漸增加,知曉的民眾也越來越多。

rTMS是利用強力磁場改變腦細胞的活性,重整神經迴路,進而改善憂鬱症狀。

由於rTMS是僅作用在腦部的「物理治療」,而非像藥物是作用在全身的「化學治療」,副作用相對輕微,患者多半僅有暫時頭暈、頭痛或噁心現象,但也有極少數案例可能誘發癲癇。

由於rTMS是漸進式地改善腦功能,需多次治療方能見效。

患者每次至醫療院所治療約40分鐘,完整療程平均需要20次。

rTMS的效果究竟如何?經過2步驟藥物治療仍不見效的患者,我們稱之為「難治型憂鬱症」,這類病人若再換藥或加藥,成功機率只有5%。

然而,使用rTMS可大幅提升治療成功率至40%。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rTMS需經過審慎評估,例如腦部或體內有特定金屬物質者就不適合接受治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憂鬱症的心理治療不可少憂鬱症會導致與常人迥然不同的思考模式,患者的大腦彷彿被綁架了,需要專業的心理師來解套。

經研究證實有效的心理治療有下列3種:(推薦閱讀:想拋開憂鬱焦慮?莫忘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分析與憂鬱症相關的想法與行為,藉由調整想法、改變行為來改善憂鬱症人際關係治療:處理造成憂鬱症的人際互動因素,例如失落、衝突、角色轉換等,協助患者適應新的關係狀態正念認知治療:運用呼吸與靜坐等方法幫助患者與負面思考和平相處,並利用身體覺察穩定自己,轉化情緒。

對於輕至中度憂鬱症患者,心理治療與藥物的效果相當,患者更學會了一套應對症狀的自助技巧。

不過,提醒你考慮心理治療前,先問清楚心理師是否熟悉上述療法,是否有治療憂鬱症患者的充足經驗。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深海魚油Omega3可輔助改善憂鬱症狀大約20年前研究即發現「吃海產多的國家人民,罹患憂鬱症及自殺的風險比較低」,後續學者指出,深海魚油Omega3可能是關鍵之一。

中國醫藥大學蘇冠賓教授團隊透過一系列研究證實,Omega3可作為成人憂鬱症的強化治療,與抗鬱劑合併使用。

團隊中谷大為醫師等人更於2019年發表了國際性的臨床指引,明訂能有效改善憂鬱症狀的深海魚油,所含EPA(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需為DHA的2倍以上,且起始劑量建議至少需要1,000毫克以上。

若考慮食用,建議你先諮詢醫師合適與否,並仔細閱讀魚油產品的成分標示,確認有效成分含量充足再採用。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魚油 心理治療 憂鬱症 藥物治療 正念認知 rTMS 心身醫學大觀園 本專欄由洪敬倫醫師主持,為您剖析各種心身症的大腦,心理與環境因素,並提供治療新知與保健小撇步。

放下手機,開始生活 憂鬱焦慮還是自律神經失調?身心迷思說清楚 長期心理諮商 究竟能幫上什麼忙? 更多文章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肺癌治療超前佈署,延長存活期關鍵策略|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崇裕 熱門文章 1. 可活較久而且較少生病 科學證實2大要點 4. 常吃乳酸發酵高麗菜,減少壞膽固醇! 2. 你有肌少症嗎?復健醫師:看3個部位、5個症狀就知道 5. 每天按摩1穴位,淡化法令紋還膨潤蘋果肌 3. 韭菜配它一起吃會腹瀉 醫師:這些蔬菜組合,少碰為妙 6. 新冠後遺症咳嗽、頭痛、失眠?改善長新冠7招馬上學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猴痘是什麼?怎麼傳染?6種猴痘症狀、預防治療一次看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